【毕业学位论文】创新项目技术监测与评价研究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创新项目技术监测与评价研究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创新项目技术监测与评价研究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创新项目技术监测与评价研究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创新项目技术监测与评价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创新项目的成败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然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高新技术日新月异、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 因信息获取和分析以及决策能力不足而导致技术决策失误成为大多数创新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首先将技术监测与技术评价相结合, 提出了先监测、 后评价、不断监测、 适时评价的动态技术监测与评价过程。 然后, 对过程中的技术监测与技术评价分别展开研究。 技术监测方面的研究包括: 对创新项目中技术监测的应用过程进行了分析与设计, 提出了事前监测、 事中监测和事后监测, 并对这三个阶段监测的目的、 内容和特点进行了比较和说明; 分析给出了创新项目的技术监测信息源。 技术评价方面的研究包括: 提出了基于 析的创新项目技术评价与决策过程, 并对过程中的建立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等步骤详细进行了介绍。 上述研究成果被应用在“交流等离子体裂解危险废弃物成套装置”创新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 创新项目,技术监测,技术评价, 析,模糊综合评价法 n of in on in or is of In to a is on in on of in of on a to is of of is in to a 录 第 1 章 引言 . 1 第 2 章 创新项目动态技术监测与评价过程的提出 . 3 术监测在创新项目中应用的意义 . 3 术监测方法概述 . 4 术监测的产生与发展 . 4 术监测的定义 . 5 术监测的过程 . 6 术监测的应用优势 . 6 新项目技术评价的意义 . 7 新项目技术评价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8 新项目动态技术监测与评价过程 . 9 第 3 章 创新项目技术监测的应用过程分析与设计 . 12 体应用框架 . 12 新项目各阶段监测的目的、内容及特点 . 13 第 4 章 创新项目技术监测的信息源 . 18 术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交互模型 . 18 新项目通用的技术监测网络信息源 . 20 第 5 章 基于. 22 . 22 于. 22 立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23 行. 23 施技术定位 . 27 断技术类型、选择技术战略 . 28 第 6 章 创新项目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30 术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和原则 . 30 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第 7 章 创新项目的技术监测与评价应用 . 35 目背景 . 35 新项目的技术监测应用 . 35 于. 44 结束语 . 谢 .考文献 . 56 第 1 章 引 言 技术创新的理论概念, 是在熊彼特 ( 20 世纪初创立的创新理论基础上演绎、发展而来的1,它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已雄辩地证明: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2。根据科学家的调查,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 20 世纪初为 5%20 %, 70 年代至 90 年代为 70 %80 %3。“技术创新”一词愈来愈耀眼。 从对我国的数据统计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 我国企业资金在 R&到 2002 年已经达到 企业已经开始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4。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 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包括多方面,技术创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5。不断的技术创新是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企业能否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然而宏伟的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要靠一个个创新项目来实现。 创新项目是技术创新实现的载体6,是一次具体的技术创新活动。企业不断技术创新以备参与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 项目也就不断产生。 每一个创新项目构成了技术进步的载体, 成功的项目为企业带来了活力,也构筑了企业发展的阶梯6。 但与一般工程项目相比, 创新项目由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大、 时效性强、 发展变化快, 因而失败率极高。 据国外的有关资料表明, 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时, 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成功率只有 1/6,新产品开发成功后投入市场而获得成功的只有 2/37。由于创新失败而遭至沉重打击的例子比比皆是。 导致技术创新活动呈现出高风险性的原因有很多, 然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高新技术日新月异、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 因信息获取和分析以及决策能力不足而导致技术决策失误成为大多数创新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8。失败的具体原因,绝大多数是由于缺乏对创新项目的技术评价,在缺少必要的决策信息的情况下盲目决策所造成的8。由上述分析可知,为了降低创新项目中的技术决策风险, 一方面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增强企业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要针对创新项目的特点建立一套有效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并选取恰当的评价模型, 在充分利用信息的基础上, 提高企业的技术评价与决策能力。 因此, 本文所提出的先监测、 后评价、 不断监测、 适时评价的动态技术监测与评价过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其意义就在于通过对与项目有关的技术因素及相关信息的动态变化1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进行适时的监测和分析,能够实现对技术现状的全面评价以及对技术变化的及早识别,从而辅助决策者做出并及时调整相关的技术决策。 本论文的研究即围绕创新项目技术监测与评价 展开,示。本论文由 7 章构成,各章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 1 章提出因信息获取和分析以及决策能力不足而导致技术决策失误成为大多数创新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 由此引出创新项目动态技术监测与评价的必要性。 第 2 章具体分析了创新项目中技术监测与技术评价的意义以及二者目前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提出了先监测、 后评价、 不断监测、 适时评价的动态技术监测与评价过程。 第 3 章对创新项目中技术监测的应用过程进行了分析与设计。 第 4 章则分析给出了创新项目的技术监测信息源。 第 5 章提出了基于 析的创新项目技术评价与决策过程。第 6 章对基于 析的创新项目技术评价与决策过程中建立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步骤进行了详细说明。 第 7 章结合具体的创新项目进行了技术监测与评价的应用。 这样的结构安排旨在先从整体上给出创新项目动态技术监测与评价过程, 然后再分别对该过程中的技术监测与技术评价展开研究与探讨,最后给出一个应用案例。 第 1章 创新项目动态技术监测 与评价的必要性第2章 创新项目动态技术监 测与评价过程第3章 技 术监测应用过程的分析与设 计 第5章 技术评 价与决策过程研究第4章 技术监测信 息源分析 第6章 技术评 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7章 创新项目的技术监测 与评价应用技术评价研究技术监测研究图 文 研究思路及框架 2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创新项目动态技术监测与评价过程的提出 术监测在创新项目中应用的意义 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是由于不确定性事件造成的, 而不确定性事件又是信息不完备造成的, 即由于当事者对事物有关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变化情况缺乏足够和准确的信息而出现决策失误或错误造成的9,信息量越少,不确定性将越大。信息论的奠基人仙农( 经指出,信息的本质在于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 10。 从不确定性减少的观点来看, 创新过程的本质是进行不确定性减少的信息处理活动, 而不确定性的大小取决于创新需求信息与企业现占有信息的差异11。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市场形势复杂多变的信息社会里, 信息是一项宝贵的资源。 企业能否全面、及时、 准确、 高效地占有必要的信息资源对创新的成败具有重要的影响12。 因此, 降低技术创新风险、 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强有关信息的获取、 分析和利用。 但在目前的技术创新项目管理中这一举措仍有待加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立项阶段的信息调研不充分, 有用信息少, 决策失误率高; 二是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 对信息需求的认识不够, 信息服务没有跟上, 缺乏对信息变化的动态把握, 很多项目因没有依据信息变化及时做出相应调整而中途夭折;三是在项目完成后续阶段, 没有及时捕捉项目相关的最新信息及反馈信息, 以寻求新的技术创新点, 实现创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就需要有强大的信息获取和分析方法的支持。 然而, 目前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只注重企业内部信息的检索和统计分析, 无法满足创新项目对于外部技术信息的需求。 另外, 在外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方面, 基于手工操作的人工网络信息检索方法在面对呈几何数量级增长的网络信息时, 信息获取范围愈显狭窄, 获取速度跟不上需求, 且容易出错。 这种既费时又费力的方法, 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不可能经常使用, 因此很难捕捉到信息的动态变化, 更无法从海量的信息中发现先前未知的、有效的、可用的信息。而专家法则主要受专家个体能力的限制,再加上专家在分析问题时往往依靠缺乏数据支持的主观判断, 因而在信息分析和预测3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导致其应用的科学性受到质疑13。 由此可见, 现有的信息获取和分析方法很难满足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需要, 这就为更加科学有效的信息获取和分析方法在创新项目中的应用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对于创新项目来说, 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高新技术日新月异、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 因技术决策错误所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 往往决定着整个创新项目的成败,因此对技术相关信息的把握及动态跟踪尤为重要。 基于上述原因, 本文提出了将技术监测方法应用于创新项目中的新思路, 以针对企业外部技术信息实现快速、 有效和动态的获取, 以及对其进行充分地挖掘分析, 从而减小创新项目决策者所面临的技术决策风险,提高创新项目的成功率。 术监测方法概述 术监测的产生与发展 技术监测是技术预测和技术机会分析的发展, 是把技术预测与评价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 (如数据挖掘、 信息萃取、 知识发现) 结合, 研究发展而来的新方法、 新手段。技术监测这一概念最先出现在研究报告 14中。北京理工大学知识发现与数据分析实验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基于智能化知识采掘的高新技术监测分析技术研究近两年的研究和实践中,通过对计算机前沿技术数据挖掘( 信息萃取( 知识发现( 数据可视化技术( 科技管理领域中的发展应用研究,初步创立和发展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监测分析的新方法体系。 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技术监测方法体系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如何在技术管理领域尽可能综合地考虑各种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充分利用各类数据信息资源, 构造分析问题的方法, 是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不断探讨的新课题15 80 年代中后期, 国外学者及一些科研机构开始利用大型数据库在科技政策领域开展文献计量研究,如 1993年斯坦福研究所研究员 数据翔实, 分析深刻。 再如美国学者 都是近年来这一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17 90 年代后,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技术政策和评价研究中心及工业系统工程系 1994 年起就筹划在 术发展评估和4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预测分析系统,目前进展很快19中国的朱东华、吴慈生和毛家杰学者也在 1998年根据近年来国际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科学管理研究领域的现状, 提出了基于数据网络环境的技术机会分析这一新课题, 并对这一课题的基本内容、 方法体系、 实现途径做了全面的阐述22。 技术监测方法就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重点开展对网页的科技信息资源开发、自动动态监测分析,而最终形成的一套相对完整的方法体系。 在研究报告 23中,汇集了现阶段所有技术监测的研究成果。该报告对技术监测的概念进行了定义与诠释, 并比较完整地介绍了技术监测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 同时对项目中开展的技术监测方法的研究内容和进展做了比较全面和详细的说明。 文中指出本项目重点研究了在科技文献和专利数据库环境下的知识发现、 挖掘模型及信息萃取技术、 具有中英文兼容、 关键词互译功能的对中文科技文献数据库挖掘和分析技术、 以及知识的可视化表达技术, 研制了一个技术监测的原理性软件平台, 并在国防基础科研、技术限制、“ 863”高技术对比分析、奥运科技、专利分析软件开发、纳米技术、 燃料电池、 光纤预制棒、 工业切削液、 发酵等技术领域进行了实证研究以评估和检验技术监测方法与技术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项目成果在我国技术创新管理、 科技战略与规划、 科学领域的立项管理、 科研机构和成果的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已初现端倪。 由上述分析可知, 虽然技术监测方法正处于创立和发展阶段, 其方法体系还并不成熟和完善, 其应用范围也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技术监测的概念已开始被学术界人士所认可, 其理论方法体系也正在 基于智能化知识采掘的高新技术监测分析技术研究 项目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中不断被丰富和完善, 相信不久的将来, 它将开辟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术监测的定义 技术监测( 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系统研究, 以科学技术信息、 数据分析为基础, 以信息科学前沿技术为手段, 综合集成各方面专家的战略性智力, 体现 “人机结合 ”, 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动态监视、观测、检查、分析及评估的方法23。 技术监测的内容和目标是: 发展面向技术预测、 评价和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的数据挖掘方法,通过针对大型科技文献、技术专利数据库、 技管理部门信息资源的数据挖掘方法的研究, 在新信息环境及技术条件下为基础研5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究管理、 技术创新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保障, 为科研管理决策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大量科技信息中挖掘对技术管理有价值的依据、 知识和精炼信息, 提高科技管理部门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和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决策准确性14。 技术监测核心思想是以数据库、 网页、 图书期刊、 专家知识等为数据源, 以科技信息动态监测、 信息萃取、 数据准备、 技术组群识别和关联分析、 技术监测指标、 概念层次、数据可视化等技术为支撑,对科技发展战略与计划、科技发展环境与需求、特定技术领域监测、 技术项目、 科技文献、 技术专利、 研发主体等对象的监测与分析,从而为政府科技管理职能部门、 科研机构和企业界在科技管理方面提供有效的数据和知识支持23。 术监测的过程 技术监测的过程如图 示。首先利用技术监测中的“科技信息的网络动态监测和信息自动获取技术”对结构化的科技数据库(如 获取所需数据;然后将获取的数据利用 “技术组 (群 )自动识别和分类技术” 、 “技术组 (群 )的关联模型和关联关系的表达技术” 和 “关键技术生长点识别问题和技术创新指标” 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 最后通过 “数据可视化技术” 、 “信息萃取和文本报告自动生成技术” 将挖掘出的知识表示出来, 自动生成某专项技术领域的技术动态监测报告14。 需要指出的是, 上述技术监测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以上信息技术的支持, 同时也依赖于专家的参与。其中每一步的实现都是信息技术与专家知识结合、互动的结果。 数据 库、 网页等 信息 源信息 获取数据 挖掘 与分析知识 表示技术 动态监测 报告图 术 监测过程 术监测的应用优势 由上述技术监测的定义及过程可以看出, 技术监测在信息获取和分析方面具有以6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下优势: ( 1)外部性。大型科技文献、技术专利数据库、 络信息资源和科技管理部门是其主要信息来源, 这些信息资源是企业内部所不拥有的, 因而技术监测更侧重于对企业外部信息的获取。 ( 2)先进性。技术监测的信息技术基础是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科学前沿技术,它们的应用将大大改善信息获取的全面性、 及时性和准确性, 即增加信息占有量, 缩短收集资料、信息的时间,提高信息质量。 ( 3)动态性。技术监测充分利用了这些先进技术的强大优势,可实现对科技活动的适时监测、评估和分析,随时掌握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 ( 4)创新性。基于数据挖掘的技术监测可从大量数据中发现那些尚未发现的、有效的和可用的知识,是知识创新过程。 ( 5)科学性。在技术监测过程中更加强调与专家知识的结合,从而在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集成,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支持。 技术监测方法具有的上述优势使其可以实现对科技信息获取和分析的外部性、 全面性、 及时性、 准确性、 动态性、 有效性和科学性, 因此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创新项目管理中技术信息获取和分析方法的不足。 新项目技术评价的意义 对技术信息进行获取、 分析和清晰表达的目的是为了对特定技术的目前状况进行评价, 而评价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决策。 评价是决策的前提, 评价结果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随着决策的科学化进展, 作为决策基础之一的评价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24,在失败率极高的创新项目中更是如此。 与一般工程项目相比, 创新项目由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大、 时效性强、 发展变化快,因而呈现出高风险性。 为了降低创新项目中的技术决策风险, 就需要针对创新项目的特点建立一套有效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并选取恰当的评价模型, 在充分利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项目的技术评价。 创新项目技术评价是以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拟采用或已采用的高新技术作为评价对象, 在科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应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技术, 对技术所进行的宏观、全面和综合性的评价。 7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进行创新项目技术评价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大量相关信息的分析与综合, 形成能满足决策需要的信息, 使决策者能够全面掌握技术的真实状况, 及早识别技术的发展变化, 及时做出或调整相关的技术决策, 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决策能力, 降低决策的风险。 新项目技术评价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目前有关技术创新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评价、 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评价、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 而对于创新项目中的技术评价研究8, 25则相对较少。 张炯在其博士论文 8中针对创新项目中的技术选择评价进行了研究, 文中从创新项目的特点出发, 建立了一套较为实用的既有产品创新又含有工艺创新的复合型创新项目技术选择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给出相应的评价方法。. . I. 25中针对创新项目中的技术趋势预测问题, 提出了技术威胁与机会评价的概念, 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过程和评价方法。 而在技术评价研究方面, 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 一些学者侧重于技术选择评价的研究26有的学者侧重于技术经济评价的研究29 还有一些学者侧重于技术风险评价的研究31另有一些学者则侧重于技术评价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35 在对上述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深入企业对其创新项目中的技术评价应用状况进行实地考察发现,现有技术评价工作在以下几方面仍有待改进: ( 1)没有从技术内外属性的角度和面向创新过程的观点出发来设计指标体系。 在以往的技术评价研究中, 经济指标是不可或缺的, 它被认为是技术评价中的首要考量因素。 然而, 随着人们对 “技术” 一词的深入理解, 逐步将其内涵进行了拓展。文献 14中指出,技术具有双重属性,即描述技术内部状态的自然属性,以及描述技术所处外部环境的社会属性。 依据此 “技术” 定义, 可以发现传统的技术评价过于片面, 需要综合更多的技术属性指标, 才能全面反映技术的真实状况, 对技术做出合理的评价和决策。 另外,技术创新可以看作是技术形态的一种转换过程41,由此可以从技术输入、技术转化、 技术输出的过程出发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然而现有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忽视了这一过程,没有体现出这一重要思想。 ( 2)评价所依据的信息不充分,评价的主观色彩浓厚,导致评价结果的不确定8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性加大,决策风险增多。 由于技术创新的复杂性,构成创新项目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大多为定性指标, 在评价时受专家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受专家个体能力的限制, 在依靠缺乏数据支持的主观判断下做出的评价, 其结果的科学性将受到质疑。 因而在进行技术决策时,为了降低决策风险, 应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对相关信息的获取、 分析和利用, 尽量缩小创新需求信息与企业现占有信息间的差异以减小不确定性。 ( 3)在实际中评价方法的应用比较单一,基本都是依靠专家打分的方法,并应用加权求和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没有充分考虑创新项目的特点。 先依靠专家经验为各指标打分, 后应用加权求和模型将各指标值加以综合, 得到最终的评价值, 这种方法由于简单而易于应用, 所以在很多的评价实施中均有所采用。但由于创新项目过于复杂, 不确定因素较多, 很多因素不可直接计量, 只能依靠专家的定性判断, 导致指标取值的模糊性明显增强。 在这种情形下, 应用加权求和模型进行综合评价, 其结果的可信度将大大降低, 因此需要针对创新项目的特点选择一种更加科学、有效和适用的评价方法。 ( 4)评价结果过于单一。 目前应用定量分析方法获得的技术综合评价结果过于单一, 最终只得到一个反映技术总体状况的分值, 无法进一步识别技术的优劣势及其发展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 给予决策者的信息量过少, 难以满足决策者的信息需求, 很难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技术决策支持。 ( 5)评价缺乏动态性和适应性。 由于评价中的大多指标均是基于对未来的期望而确定其值的, 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目前的评价却多为一次性评价, 只能根据技术的发展现状而做出判断, 不能跟随技术的动态发展变化而进行适时的评价,因 而评价结果只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有效,其参考价值有限。 新项目动态技术监测与评价过程 由于创新项目中技术的不确定大、 时效性强、 发展变化快, 因此为了增强企业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能力, 同时提高企业的评价与决策能力, 尽可能降低技术决策的风险,本文提出了先监测、 后评价、 不断监测、 适时评价的动态技术监测与评价过程, 如图9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示。 此过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技术监测与技术评价的结合以及实施的动态性上。 特点一: 将技术监测与技术评价相结合应用于创新项目的技术决策分析过程。 其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方面技术监测是技术评价的基础, 即要依据技术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将应用技术监测方法获得的各类信息作为技术评价的信息依据, 获取相应的指标值。 另一方面, 技术评价又可以看作是技术监测工作的延续和扩展, 即通过技术评价可以将内容比较分散的技术监测结果进一步分类、 归纳和综合, 从各个角度全面而集中地展现创新技术的现状和特征, 清楚地识别技术的优劣势, 以及其发展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 从而提供给决策者更加有效的决策信息, 实现技术监测信息结果的充分利用。 特点二: 在技术监测与评价的实施过程中从监测到评价都体现了动态的思想。 一方面技术监测自身就具有动态监测信息的能力。技术创新项目具有信息的不完全性,即属于灰色系统, 其中包含一部分白色的、 已知的信息, 也包含一部分黑色的、 未知的信息, 随着创新项目的实施, 部分黑色信息将逐步白化, 发生不确定性的递减, 即部分不确定性将变为确定性的信息42。 为了使这些不断显现的信息能够被动态地加以利用, 就需要应用技术监测在信息获取和分析方面具有的强大优势, 实现对新信息的及时捕获、 对技术发展变化的及早识别, 不断推进信息从未知向已知的动态转化过程。另一方面这种适时的技术监测又有效推动着技术评价的动态进行。 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评价应是一种滚动评价, 即当创新项目进行到一定的阶段, 需根据已发生的情况以及新掌握的信息对技术现状重新做出评价。 动态技术评价可以对同一技术依据时间维进行纵向比较, 及早识别技术优劣势与技术发展机会和威胁的变化。 而在以往的评价中, 由于没有及时、 有效的信息支持, 动态评价的意义并不大。 在技术评价中融入技术监测这一新兴的方法体系后,动态评价的真正价值才最终得以体现。 10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明确 技术决策总 目标确立技术监 测目的确立技术 评价目的明确技术监 测内容建立技术评 价指标体 系选取信 息源选取评 价模型进行技术 监测依据技术 监测结果 实施评价依据评 价结果制 定决策有无 新的有价 值的信息 ?有无是否继续 滚动评价 与决策 ?否完成 技术决策 全过程技术监测结 果分析是图 创新 项目动态技术监测与评价过程 11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创新项目技术监测的应用过程分析与设计 体应用框架 通过第 2 章中对技术监测方法的介绍并结合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过程, 本章提出了创新项目中技术监测的应用框架,如图 示。 项 目管理过程事前监测事中监测事后监测项目 实施阶段项目 立项阶段项目后 续阶段新 项 目技 术监测过程信息获取数据挖 掘与分析知识表示新一轮监测图 新项 目技术监测的应用框架 该应用框架具有二维结构。 横向是依据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过程的特点而划分的三个阶段, 分别为不确定性最大的项目立项阶段、 信息不断变化的项目实施阶段和新项目酝酿的项目后续阶段。 纵向表示的则是信息获取、 数据挖掘与分析、 知识表示的技术监测过程。 技术监测方法可分别应用于创新项目的立项、 实施以及后续阶段, 即为图 所示的事前监测、事中监测和事后监测。特别指出的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是项目相继诞生、实 施、运作过程的集合6。因而,在应用事后监测而寻求到新的技术创新点后, 又会重新开始对新的创新项目进行监测,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实现企业追求不断创新的目标, 最终促使整个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 同样, 每一阶段的技术监测活动, 也不是仅靠一轮的技术监测过程就能够得以实现的, 也需要随着信息的不断变化进行动态的循环监测。 12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新项目各阶段监测的目的、内容及特点 创新项目各阶段监测的目的、内容及特点如表 示。 表 前 监测、事中监测和事后监测三者的区别比较 监测阶段 监测 目的 监测 内容 监测 特点 事 前 监 测 为决策者提 供尽可能多的有 用信息, 以降低立项决策的风险 专项技术研发信息,专项技术应用信息,专项技术应用领域的技术变革信息,专项技术应用领域中与专项技术有竞争优势的技术信息,专项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技术专利申请信息,与本项目相关的已完成或在研项目信息,技术可行性信息,行业信息,市场需求信息,用户需求信息,同行业竞争对手信息,同行业竞争产品信息 关注于对历史和现状信息的把握, 强调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事 中 监 测 使决策者能 够及时掌握信息 的变化, 以根据最新信息迅速和正 确地做出项目相 关决策 最新技术成果及其研发机构信息,专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机构信息,配套技术领域重点机构信息,专项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最新技术专利申请信息,用户需求变化信息,市场需求变化信息,最新竞争产品和竞争对手信息,同行业重点竞争对手信息,行业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变化信息 关注于信息的动态变化, 强调监测的动态性和及时性 事 后 监 测 为下一轮项 目的创新方向提 供决策依据 最新技术研发信息,最新技术应用信息,相关行业信息,最新的行业信息,最新竞争产品信息,用户反馈信息 关注于对趋势的分析, 强调监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由表 以清楚地看出,事前监测、事中监测和事后监测在监测目的、内容和特点方面均有所不同,这是由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过程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 在创新项目立项阶段, 各种不确定性最大, 而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不确定性逐渐减小, 因此由于前期调研不充分而导致立项决策失误的项目失败率极高。 据国外的有关资料表明,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时,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成功率只有 1/6,新产品开发成功后投入市场而获得成功的只有 2/37,由此可见在创新项目立项决策阶段, 对于相关各类信息的全面和准确把握对于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项13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管理者首要抓的一个环节。因此,在项目立项阶段,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技术监测,这就是所谓的事前监测。 再者, 在创新项目实施阶段, 由于其开发周期一般较长, 外界的信息变化又很快,因而在整个项目进行中, 不确定因素始终存在, 而且随着项目的继续开展, 更多预想不到的新的风险不断涌现出来, 因此除了要重视立项前的技术监测工作外, 对于项目全过程中外界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此即事中监测。 此外,技术创新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通常能形成创新群,因而一个创新项目的完成往往意味着另一系列创新项目的开始, 因此, 在一个创新项目的后续阶段, 仍需要应用技术监测方法进行项目相关技术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以寻求下一个创新方向, 使企业保持持续的创新力, 在某一技术或行业领域形成一整套强大的技术优势,从而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事后监测。 表 对创新项目各阶段监测内容的具体分析和说明。 表 新 项目立项阶段监测的具体信息 信息 类别 具体 内容 主要 目的 专项技术研发信息 专项技术的研发现状,及其研发重点和研发主题的历史变迁 总体把握企业所要涉足的专项技术领域 专项技术应用信息 专项技术应用推广领域的现状,及其重点应用领域的历史变迁 了解专项技术应用的历史和现状,寻找各种可能的应用领域 专项技术应用领域的技术变革信息 专项技术应用领域的技术发展历史沿革 确定本企业的专项技术在应用领域中所处的技术发展阶段 专项技术应用领域中与专项技术有竞争优势的技术信息 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实现难易程度、先进性和成熟性等 明确专项技术在应用领域中的竞争优势和应用前景 专项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技术专利申请信息 专项技术领域的所有技术专利申请情况,以及其应用领域中与专项技术相关的技术专利申请情况 进行全面的专利查新工作,保证技术的创新性,同时也可避免重复劳动、发生侵权行为 与本项目相关的已完成或在研项目信息 所有相关的项目总量,各项目研究的内容、重点、技术路线、主要成果及申请或完成时间等其它重要信息 不仅可避免重复劳动,同时可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其精华 14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可行性信息 该项目技术的成熟度和复杂性、本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实力、技术方案选择的正确性以及相关配套技术的成熟性和完备性 分析确定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行业信息 全行业现状及行业相关标准、政策和法规 分析行业现状,了解国家对该行业的限定标准及支持和扶植程度,分析创新项目取得政府资助的难易程度 市场需求信息 同类产品市场总体的需求状况和潜在需求量及需求增长率 分析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前景 用户需求信息 用户明确及潜在的产品需求 确定新产品的创新方向 同行业竞争对手信息 生产同类或相似产品的竞争对手数量及分布,其技术优势、研发能力、研发方向,及其产品的种类与质量、生产能力、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等 了解竞争激烈强度及各竞争对手的实力,分析比较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 同行业竞争产品信息 同类或相似的竞争产品的数量、 种类 ,及各自的功能、 技术原理、 技术性能、价格、成本、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等 了解竞争产品的优缺点,比较新产品优势,吸收竞争产品的特长,分析新产品预期的成本、价格、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等 表 新 项目实施阶段监测的具体信息 信息 类别 具体 内容 主要 目的 最新技术成果及其研发机构信息 项目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研发动态,包括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最新技术研究成果及其研发机构的情况 分析这些最新研究成果对本项目的影响程度,如现有技术可能被新技术所替代等,并及时发现新的合作者和竞争对手,据此调整项目决策专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机构信息 专项技术领域的重点大学或科研单位的研发战略、研发主题、研发实力、技术成果及其技术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 实时掌握这些机构的最新技术研发状况,及早发现潜在的竞争对手,以随时调整项目决策 15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配套技术领域重点机构信息 配套技术领域的优势企业或单位的研发成果及相对实力的变化 实时掌握这些机构的最新情况,以随时调整配套技术方案及合作方案专项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最新技术专利申请信息 专项技术领域中新增的技术专利申请情况,以及其应用领域中与专项技术相关的新增技术专利申请情况 为避免专利侵权,在申请自身项目的技术专利前,需进行不间断的专利查新工作;同时可获取最新的技术信息 用户需求变化信息 用户对产品功能、技术性能、价格、操作、外观等方面的需求变化 跟踪用户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技术方案,完善新产品设计 市场需求变化信息 市场总体的需求状况变动趋势及变动程度 监测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新产品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 最新竞争产品和竞争对手信息 市场上最新出现的竞争产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其名称、功能、技术原理、技术性能、 工艺流程、 原材料、 价 格 、成本、规模和市场受欢迎度等及其生产厂商的情况 了解最新产品竞争态势,及时调整自己的新产品竞争策略 同行业重点竞争对手信息 同行业重点几个竞争对手的技术研发战略、研发方向、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和技术优势的动态变化;以及其竞争策略的调整与改变,如其产品的种类、产量、价格和销售地的调整及新产品的推出等 实时掌握重点竞争对手的技术产品研发状况和市场竞争策略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竞争对策及相关项目决策 行业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变化信息 国家对于该行业政策、法规和标准的调整与改变 及时了解国家对该行业支持态度及具体要求的变化,以调整创新策略及相关项目决策,抓住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机 16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新 项目后续阶段监测的具体信息 信息 类别 具体 内容 主要 目的 最新技术研发信息 项目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研发动态, 包括新理论、 新技术、 新工艺、新设备、 新材料等最新技术研究成果 寻求新的技术发展机会 最新技术应用信息 项目相关技术应用领域的最新拓展情况 寻求新的技术市场机会 相关行业信息 相关行业现状和趋势发展分析 在邻近的领域内寻求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最新的行业信息 国家最新出台的行业标准、 政策和法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