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信访工作十项长效机制_第1页
xx镇信访工作十项长效机制_第2页
xx镇信访工作十项长效机制_第3页
xx镇信访工作十项长效机制_第4页
xx镇信访工作十项长效机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政发201026 号 关于印发修山镇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十项 长效机制的通知 各村、社区、镇直各部门: 修山镇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十项长效机制已经修山镇 党委、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修山镇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十项长效机制 修山镇人民政府 二一年五月十八日 主题词:建立健全 信访 长效机制 通知 发 至:各村 社区 镇直各部门 修山镇党政综合办 2010 年 5 月 18 日印发 (共印 30 份) 修山镇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十项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建立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 形成与建设和谐修山目标任务相适应的信访工作机制,推动 科学发展,确保我镇社会大局稳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精神和上级政府工 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订修山镇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十项 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领导责任机制。 一是按照“属地管理、分 级负责” 的原则 ,完善党政主要 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 的信 访工作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要定期组织研究信访工作,每 季度至少主持召开一次联席会,专题听取信访工作汇报,讨 论和决定重大信访事项;研究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重要信 访案件;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接待重要来访;授权有关部门 查处重要信访案件;审查、批准需上报的重要信访信息;督促、 检查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分管领导要对本镇信 访工作负主要责任,主持信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及协调各部门工作,督促、检查和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 具体部署、指导和组织本地、本部门的信访工作;查处上级党 委、政府交办的重要信访案件和信访积案,督促按时限办结、 上报;及时处理重要的群众来信和来访;抓好信访部门的建 设。其他领导除要负责抓好分管的业务工作外,还要负责抓 好职责范围内的信访工作。二是强化定点包片与线条分工负 责相结合的信访维稳工作双责任制,即镇领导干部既要逐级 向下定点挂钩联系一个地方,又要牵头研究解决分管线条系 统的重大信访维稳问题,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访工 作责任制网络。发生群众大规模上访时,负责挂钩联系的领 导及分管领导要同时出面协调解决。 二、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目标管理机制。 各村、社区、镇直各部门要逐级建立季度或年度控制群 众上访及解决信访问题的目标管理机制,从数量和比例等多 方面细化考核标准,考核内容重点放在为信访群众解决实际 问题,落实领导责任制,健全工作网络,提高案件办结率,畅 通信访渠道,维护信访秩序,加强和改进基层信访工作,信 访调研、宣传、创新工作,集体上访和疑难个访处理工作等 方面。考核采取听汇报,查阅有关文件材料、各项制度,检查 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召开会议进行民主测评、综合分析等 方式。对目标考核不达标的村、社区和部门要严格实行重点 管理。重点管理期间,个人和所在地区不得作为评先评优对 象;同时,被列入重点管理的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要向镇 综治办汇报信访工作情况。 三、建立健全信访信息研判机制。 一是部门协调联动。各村、社区、镇直各部门要协调联动, 充分发挥基层综治队伍的作用,敏锐捕捉信访信息,定期进 行分析、研判,重点研究各地一段时期内苗头性、倾向性问 题以及发展趋势,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要确保信访信息传 递渠道畅通。要及时、准确、全面报送信访信息,特别是对涉 及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访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信 息,必须按规定及时报告并超前做好应对工作,不得迟报、 漏报和瞒报。二是进行矛盾排查。要切实抓好日常排查化解、 定期排查化解、突出问题专项排查化解、敏感时期预先排查 化解工作。要建立经常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 查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增强对大规模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 的预防和控制能力,防止和减少因决策不当对群众利益造成 的损害。 四、建立健全基层大接访机制。 一是信访部门长年开门办公,接待来访群众。二是领导 干部坚持定期接待群众来访,镇党政主要领导每周安排一天 接待群众来访,镇领导班子成员对群众来访要随到随接。既 可以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也可以带案下访,按照“谁接访、 谁负责”的原 则,包案解决所接待群众反映的问题,确保“ 案 结事了”。三是建立巡访制度,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每两个月要 到问题多的基层地方巡访一次,推动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四是每年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前,要集中组织干部大下访 活动,采取集中接访方式深入基层受理群众投诉。 五、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包案处理机制。 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在化解重大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对排 查出来的重大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分 级负责和谁主管、谁 负责” 的原 则,明确包案 领导、责任单位、解决时限和具体措 施,逐人见面,逐案落实,逐一化解。包案领导对所包案件不 得转包,按照“五包 ”(包掌握情况、包解决困 难、包教育转化、 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置)的要求,直接参与案件的研究、处 理、落实并深入群众做好疏导工作,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信 访部门对领导所包案件要实行动态管理。镇党政领导干部及 部门领导每人每年至少分别包案 1 至 2 宗信访大要案,推动 重大疑难信访问题逐宗得到妥善解决,努力减少重复上访存 量数。 六、建立健全综合调解工作机制。 进一步整合基层矛盾纠纷调解资源,积极推进村(社区) 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整合综治、信访、司法行政、公安、 法庭、纪检等相关方面的力量,形成村(社区)统一受理群众 诉求和调处信访及矛盾的工作平台。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主任 由镇党委书记兼任;村(社区)委要设立信访职位,原则上由 村(社区)委会主任或村“两委” 中有调解能力、在群众中有威 信的干部兼任信访办主任,真正形成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的 基层信访工作格局。对一些争议纠纷类的信访问题,要综合 运用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复议等手段,依法、 及时进行化解。对一些疑难信访问题和上访老户,要通过召 开信访听证会,搭建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切实把信访问题 的处理纳入社会、法律、舆论监督之中,提高依法处理信访 问题的水平和结案率。要建立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专项资 金,对确需一定资金才能解决的“无头 案” 、“钉子案”、“ 骨头 案” 进 行重点突破; 对 生产生活确实存在困难的信访老户实行 人道救助,促其息诉罢访。对长期纠纷不断又处于上访状态 的涉法涉诉案件,要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每年集中办理一批, 促使群众息诉息访。协助信访部门对无理上访户、缠访户做 好息诉、息访工作;免费为符合条件的有特殊困难的来访群 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七、建立健全政策解困救助机制。 信访部门要对因没有政策或政策不完善而引发的信访问 题加强调研,推动党政制定相关政策,集中解决某个时期某 个方面突出民主问题,从面上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推动 在源头上帮助群众解困。对那些因特殊原因而导致特困、权 益得不到保障的上访人,各级党政要有帮扶的具体措施,实 施临时困难救助,及时帮助信访群众排忧解难,较好地解决 他们的实际问题。 八、建立健全群众信访民意表达机制。 一是畅通群众来访渠道,加快建立镇人民来访接待中心, 由职能部门与信访部门联合接访,纪检监察机关负责督查, 从信访事项的提出、受理到督办,为群众提供“一站式” 服务, 切实落实职能部门的信访工作责任。二是进一步完善信访信 息系统,大力推广网上信访、电话、手机信访及其他快捷手 段,快速办理,快速回复,既减少群众的上访成本,同时也减 轻因群众集中上访给各级党政造成的压力。三是要充分发挥 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及其他社团组织在接收民意、反映民 意中的作用。同时组织热心社会事业的各界人士义务参与接 访活动,为信访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形 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四是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导 向性强、影响面广、反映及时的特点,在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形成快捷的民意和反馈通道。 九、建立健全依法规范信访秩序机制。 一是加强法制宣传工作,引导群众严格按照信访条例 依法信访,控制群众的过激情绪和行为,维护党政正常的办 公秩序。二是加强到市到省进京上访人员的劝返工作,信访、 维稳部门要与交通等部门加强联系,必要时对准备到市到省 进京上访的群众在中途实施劝返,防止因劝返不力而导致群 众在市在省在京滞留。三是加强教育稳控工作,对经过耐心 思想教育和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后一时难以转化的上访人 员,由责任单位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教育稳控工作。四是加强 依法处置工作,要形成以公安部门为主,信访部门和责任单 位协助的工作合力。对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的违法上访人员, 坚决依法进行告知、告诫、行政拘留、劳动教养,打击极个别 违法人员,教育上访群众。 十、建立健全考评激励和责任追究机制。 一是把信访维稳工作纳入干部考核、评选评优范围。对 信访维稳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要通过通报表扬,给予表彰 奖励;对原来信访问题较多,工作开展得快、信访问题解决得 好、上访量明显减少的地方,要进行通报表扬。二是要按照 中央纪委发布的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 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监察部、人力资源和 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