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三国演义》之曹操形象比较_第1页
《三国志》《三国演义》之曹操形象比较_第2页
《三国志》《三国演义》之曹操形象比较_第3页
《三国志》《三国演义》之曹操形象比较_第4页
《三国志》《三国演义》之曹操形象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曹操形象之比较 摘要:三国志着力描写曹操的文治武功和卓越才能,表现曹操的旷世 奇功和济世之才。而三国演义却毫无忌讳曹操特点,将曹操塑造称一 个放纵不拘、奸诈无信、自私残忍的反面人物。两者皆事出有因。 关键词:三国志 ;三国演义 ;古代文学;曹操形象 汉末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以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 实行抑制豪强兼并、大兴屯田、唯才是用等一系列进步政策,统一了北方。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317,为建安文坛领袖。继承汉乐府民歌“感 于哀乐,缘事而发”现实主义精神,以乐府旧题写时事,反映汉末动乱现 实,表达雄心壮志;散文简洁朴素,清俊通俗,富有创作性,鲁迅称其为 “改造文章的祖师”1006, “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1006。但是在正史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中却有着两个截然不 同的曹操形象。 三国志张扬曹操的文治武功和卓越才能,极具肯定和褒 扬。而小说三国演义则把曹操塑造成了放纵不拘、奸诈无信、自私残 酷的反面形象,对其进行否定和贬低。 首先, 三国志中的曹操,机警聪明,有孝行,是个旷世奇人,具有济世 之才。 曹操机警,有胆识,曾被桥玄和何颙赏识。 三国志武帝纪说:“太祖 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唯梁国桥玄、 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 者,其在君乎! ”2 这里“机警,有权术”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都是用来表现其奇特才能的。中平六年,董卓占据洛阳,废少帝,立献帝 刘协,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相国,专擅朝政。曹操不同意同董卓合作, “乃变异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 窃识之,为请得解”5。 “变异姓名,间行东归” ,正是曹操好自为谋机警 聪明的表现。 曹操的机警和魄力还表现在他为政力治、驾御全局的政治能力和杰出的军 事才。如兴平三年,曹操同刘表及张绣战斗, “绣与表兵合守险,公(曹操) 军前后受敌。公乃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会明,贼谓公为遁也, 悉军来追。乃纵奇兵步骑加攻,大破之”34 又用贾诩计谋,离间马超、 韩遂,同韩遂相见与语,引起马超等怀疑,最终大破之。 曹操具有孝行。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 郎” 2.任兖州牧时,别驾毕谌母弟妻子被张邈劫掳,曹操即遣毕谌, “众 为谌惧” ,曹操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 ”16 任毕谌为鲁相。以己之孝心推及他人,宽容了毕谌过错。 其次, 三国志中的曹操有着高超的政治才能。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政治上的一大成功,是他高明的政治谋略和手段。 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亲自至洛阳朝见献帝,随即挟持献帝迁都许昌。从此, 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337 的政治优势,开始了他翦灭群雄、 统一北方的战争。诸葛亮对刘备评价曹操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 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 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912 对曹操“挟天子以令 诸侯” ” 的谋略给予肯定。 曹操举孝廉为郎后,曾任一些地方官。为官期间,多有所为,政绩显著, “百姓喜悦”26,收到百姓赞许。其任济南相时,济南“国有十余县, 吏多阿附贵戚,脏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 然” 3. 汉末军阀混战,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出现大饥荒,粮食供应成为各军 事集团的最大问题。初平三年,谋士毛玠曾向曹操说:“宜奉天子以令不 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曹操“敬纳其言” 374 。建安元年,曹操采纳枣祇、韩浩等人建议, “始兴屯田”14,当 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曹操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采取各 种措施,扶植农耕。先后颁布法令,采取招怀流民、奖励军功、迁徙人口、 劝客农桑、兴修水利、减免赋税、检括户籍等措施恢复生产,防止豪强兼 并农民,有效解决了粮食问题。其军谯令曰:“吾起义兵,为天下除 暴乱。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其 举义兵以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 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呵恨哉!” 22 建安二十二一年三月,身为丞相,年已 62 岁的曹操依然“亲耕籍田” 47,以为百姓榜样。可见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在用人方面,曹操打破世俗门第观念,唯才是用。其求贤令曰:“唯 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22 表露出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不拘一格的政 治魄力和广阔大度的胸怀。 三国志曾记载曹操不少任贤惟才,不计前嫌 的事迹。如他曾举荐魏种孝廉,任为河内太守。后魏种降敌,被曹操生擒。 曹操曰:“惟其才也!”乃“释其缚而用之”17。 第三、 三国志中的曹操,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 三国志武帝纪所记载的曹操帅军征战有数十次之多。他收黄巾,讨 董卓,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克马超,战 孙权,收张鲁,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其历史简直可以说是汉末的战争 风云录。 如中平元年,曹操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黄巾军,大破 之,斩首数万级。初平三年,曹操和鲍信合军,将黄巾军击败,分化、诱 降黄巾军,编为“青州军” ,有 30 余万人,乘势建立了自己比较强大的军 队。同年,袁术与袁绍有隙, “求援于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 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10。初平四年春, 袁术“ 使将刘祥屯匡亭。太祖击详,术救之,与战,大破之”10。兴平 二年,曹操与吕布战, “又击破之” , “遂斩兰等” 。时“太祖兵少,设伏, 纵奇兵击,大破之”12。 三国志中所记载的曹操诸如此类的胜仗,连 篇累牍,不胜枚举。官渡之战,是曹操成功运用谋略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的中国军事史上的辉煌战例,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第四、 三国志中的曹操重视文学,具有非凡创作才能。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领袖,王沈魏书载其“创造大业,文物并施,御军 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 被之管弦,皆成乐章”54.三国志中记载的曹操的章书令有 50 多篇, 如其 军谯令 、 求贤令 、 存恤令 、 慎行令 、 学令 、 蠲河北租 赋令 等,言简意赅,间接质朴,篇幅短小,有的仅有十多个字,清俊通 脱,很有特点。曹操重视文学教化,如其学令曰:“丧乱已来,十有 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 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24 建安十五年,曹操造铜雀台新成, “悉令诸子登台,使各为赋” 557.其酷爱文学,重视文学教化可见一斑。 三国演义则毫不避讳曹操缺点,甚至把曹操塑造成了放纵不拘、 奸诈无信、自私残酷的反面形象。 (三国演义中也有写曹操正面的一面, 这里就暂且不谈。 )如三国志中乔玄、何颙对曹操的评语,在三国演 义中被改写为:“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还有许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 之奸雄也。 ”6 以“能臣” “奸雄”并举,褒中含贬,其意谓汉末群雄割据, 天下大乱,曹操实为“奸雄” 。 三 国 演 义 是 在 三 国 志 和 裴 松 之 的 注 的 基 础 上 , 参 考 了 民 间 的 不 断 流 传 和 丰 富 着 的 三 国 的 故 事 而 写 成 , 它 是 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书中人物颇多,像曹操、诸葛亮、周 瑜、刘备、关羽、张飞之辈,吕布、张辽、赵云、于禁、李典之流,都是 英雄豪杰。有的是治世能臣,有的义薄云天,有的智勇双全,有的忠贞不 渝,当真是永放春秋、流芳百世。这些人物,或忠或奸,或美或丑。诸葛 亮卓越千古,曹操遗臭万年,一个是治世能臣,一个是粉脸奸臣,一正一 反,形成鲜明对比。在 小 说 的 第 一 集 就 有 所 披 露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 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 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 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嵩信其 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 ”6 少时的曹操 奸诈由此可见一斑。成年后的曹操更变的奸诈无信。在三国演义第十 七回中写有:曹操行军, “大小将相,翻过麦田,但有践踏着,并皆斩首” “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操乘马 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操随 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簿曰:臣相岂可议罪?操曰: 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众急救住。 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尊。臣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 ” 凭借这“法不加尊”曹操“割法权代首” ,命令颁布,理应实施,当自己违 犯时却诡辩出割发自刑的把戏,蒙骗将士而自免,他的奸诈,用作者罗贯 中的话来说“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130 在十七回中, “操 军相拒月余,粮食将近” ,他与仓官王垕商量,他提出“可将小斛散之” , “操暗使人各寨探听,无不嗟怨” ,曹操密召王垕说说:“欲借汝头以示众” ,王垕被“推出门外,一刀斩讫” 。 (4)129 分明是他指示“将小斛”解一 时之急,却归罪与管粮官,并诬陷“盗窃官粮” ,还骗王垕说“借汝头以示 众” 。又如七十二回中曹操说“恐人暗中谋害己身, ”,常吩付左右, “吾梦 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 。后来, “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 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响而起,佯竟问:何人 杀吾近侍?众以实对。 ”“众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 ,其他人没有敢靠近的。 541 为了防止行刺,竟然诱骗杀死亲信。又如第三十回中,曹操与袁绍作 战,相持数月,无粮可支, “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 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人,操先拜于地” ,就坐后,许攸问到军 粮问题,曹操“曰:可支一年 ;有半年耳 ;尚容实诉:军中粮实 可支三月耳 ;军中止有此月之粮 ”225 被迫之下,曹操由可支一年减 到可支半年,又减到可支一月,最终尚不肯承认粮谷已尽,足见其奸诈虚 伪。 自私残忍,是三国演义贬斥曹操的另一内容。曹操的人生哲学是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就表现出了极端自私的本质。小说 第四回,他因谋杀董卓不成而逃跑,中牟县令陈宫感其忠义,弃官随之而 去。途中投宿吕伯奢家。伯奢去西村沽好酒,家人磨刀宰猪,曹操疑神疑 鬼,先出手杀死全家八口。后见缚一猪欲杀,方知误杀好人。路遇吕伯奢 沽酒归来,已檫肩而过,曹操又拔剑复回,杀死吕伯奢。陈宫不解,曹操 告知原因后,陈宫说:“知而故杀,大不义也。 ”曹操云:“宁教我负天下 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寻思道:“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 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比为后患。 ”本欲拔剑杀死曹操,后念“杀之 不义” ,遂弃而自投东郡去了。通过陈宫对曹操前后态度的变化和对比,表 现了作者鲜明的倾向, “设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来一路人” 。28 曹操在 这样的人生信条指导下,便变现出残忍狠毒的本性。陈上述第四回疑杀吕 伯奢全家以外,第十回“报父仇曹操兴师”也是一个典型事例。曹操之父 曹嵩由琅琊赴兖州时,太守陶谦亲自迎送,设宴款待,并差都尉张闿及黄 巾余党,勉强降顺陶谦,未有好处,因贪财而杀了曹嵩全家,曹操闻讯, “悉起大军,洗荡徐州” , “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将屠戮,以雪父 仇” 。 “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百姓,发掘坟墓” ,极其残忍,且祸及无辜, 罪恶滔天。70 这样的事例在小说中还有不少。如第二十四回“国贼行凶 杀贵妃” ,他杀太医吉平,先是打得皮开肉绽,又断其指,死后不容发其肢 体;又将董承等五人及其家小一百余人尽皆处斩;后又勒死董妃。真是恶 贯满盈,天怨人怒。曹操杀杨修,是一段聚讼纷纭的公案。曹操问什么要 杀杨修?“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作者认为是曹操忌才。这是有道理 的。早在曹操路过蔡文姬庄,见到曹娥碑时,因不解“黄绢幼妇,外孙齑 臼”为何意,而杨修已近解其意。后上马行三里,曹操忽然省悟。杨修说 出“绝妙好辞”四字,曹操大惊。忌由此起。后来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 操之忌。曹操造花园一所,观后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杨修知嫌门 “阔” , “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曹操写“一盒酥”三字于盒上,杨修谓 “一人一口酥” ,与众人分而食之。 “操虽喜笑,而心恶休” 。后曹操梦中杀 人,被杨修看破,林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 “操闻而愈恶之。 ”后杨修不合卷入了曹家世子之争, “操因疑修怎害曹丕, 愈恶之。 ”杨修为曹植出谋划策, “操大怒。 ”杨修又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 曹丕偷来告操, “操见了大怒” , “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最 杀之” 。这里曹操除了忌才之外,还有就是杨修帮助曹植,排挤曹丕,是操 所不能容忍的。也有学者指出,曹操杀杨修的主要原因是杨修看透了曹操 的奸诈本色,这是颇有见地的,梦中杀人颇有迷惑性,杨修当面说破,曹 操恼羞成怒,顿起杀心,是可能的。可以说,杀杨修也是曹操奸诈本色的 变现。 可见, ,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已经被定位为自私、奸诈、残酷、 妒才的位置,成为了批判的对象。 另外,从作者创作的指导思想和对曹操的态度看, 三国志是尊曹, 三国演义是贬曹。 陈寿是晋代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他的三国志尊魏为正统。 三国志 全书 65 卷, 蜀书15 卷, 吴书20 卷。为张扬曹操文治武 功和卓越才能,给曹操写了武帝纪 。同为君主,刘备仅为先主传 , 孙权为吴主传 ,均有传无纪。 三国志对曹操尊为“太祖” 、 “魏武” 、 “魏公 ”、 “公” 、 “魏王” 、 “王”等,不言其名,极显推崇。对刘备则称为 “先主” 、 “刘备” 、 “备”等,对孙权则称为“吴主” 、 “孙权” 、 “权”等。 陈寿还曾高度评价曹操说:“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 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 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 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55 三国演义贬低曹操的根源,可能就要从曹操的文艺形象说起了。文 艺作品包括小说、戏剧和民间传说等面目,我们称之为“文艺形象” 。文艺 作品的感染力与街头巷口的口耳相传,使成见一代代积重难返,确有可能 曹操形象如照哈哈镜般的严重走样。 后来才出现了儒家正统思想,并且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