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土地利用系统及其分类_第1页
3、第三章  土地利用系统及其分类_第2页
3、第三章  土地利用系统及其分类_第3页
3、第三章  土地利用系统及其分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土地利用系统及其分类 3.1 土地利用系统 1、土地利用 1)概念 1976 年 FAO土地评价纲要:土地利用是指人类为获取所需的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 土地资源利用活动。 现代地理学词典: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照一定的经济、社会 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 动。 综合概念 土地利用:在特定的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和社会需求下,人类对土地所施加的各种活动, 是一个把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复杂过程。 特性人类主观能动性;时间变化性 2)土地利用系统 系统指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 机整体。 土地利用系统指一定区域内的人口、土地资源、土地环境、经济、社会、科技和管 理调控等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饿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3)土地利用系统构成 狭义:土地利用系统是土地利用者和利用对象相互作用的体现,由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 单元组成。 土地利用方式是比土地利用大类描述或规定更为详细的土地利用种类,是特定时空 下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影响的结果。 土地单元是土地评价和研究的基本单位,大小不等,但同一单元内的土地质量或土 地特性具有一致性。 土地利用系统的组成要素: 自然要素包括气候、土壤、地形、水文、植被和位置等自然要素及其组合水文养分 的循环、能量交换、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和物种种群的变化等。 经济要素主要有土地所有制、土地价格体系、经济发展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交通 运输条件、商业网点、城镇体系等内容。 社会要素主要有人口数量与质量、土地政策、公众干预、政府协调等。 4)土地利用系统目标 土地利用系统的目标体现:层次的扩展、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系统质量的提高、生产力 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土地利用的总目标:取得不断提高的综合效益(以经济效益为前提,与生产效益、生态 效益、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的效益系统) 5)土地利用系统目标主要体现在: 经济有效性人类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以获得经济的发展; 生态安全性保护土地生态系统及其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能力; 系统协调性要求各子系统和要素的开发利用规模在土地持续利用的阈值内,以保持 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 结构适宜性要求各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保持最佳的结构配置关系。 3.2 土地利用分类综述 1、土地类型 1)土地类型的概念 (1)土地类型是地球表面规律分布、面积大小不同、性质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 (2)同一种类型的土地单元应具有:相似的外貌形态;相近似的成因及可比拟的、相近似 的土地性质 (3)相同的土地类型具有大致相同的自然生产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相同的利用适宜性, 要求相似的保护、改造措施 (4)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 行类群归并 2)土地分级 (1)基本概念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对土地组成要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土地的复 杂程度,将土地划分为等级从属的土地个体系统。 (2)不同的土地分级方案 (3)常用土地分级系统 土地点(land site)内部性质和土地利用特点极为一致的土地个体 土地单元(land unit)是一组相关的土地点有规律的结合体 土地系统(land system)土地单元的组合,这些土地单元在地理和地形上相互联系, 其内地形、土壤、植被类型重复出现 3)土地分类 (1)基本概念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等级相同的土地个体 按其相似性进行分类归并 (2)基本步骤 确定分类对象 确定分类依据和分类指标 (3)土地分类的基本方法 景观法两列指标网格法、路线考察法、顺序法。 参数法 A、两列指标网格法 用纵坐标表示地貌类型,自上而下依次列出从高到低的地貌类型;横坐标表示植被和土 壤类型,自左至右依次列出湿生至旱生和湿润至干燥类型;纵横两列交叉构成一个网格。 B、路线考察法 指在研究区范围内选定几条代表性考察路线进行实地考察。 具体做法: 考察时绘制若干个土地综合剖面图,以分析土地单位的各组成因素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和 不同土地单位之间的空间组合规律;将几个综合剖面进行对比,进而对土地单位进行分类; 再从线推面,获得整个研究区的土地分类系统。 C、顺序法 含义:按种、属、棵的分类顺序直接列出土地分类系统。 优点:系统性逻辑性强 缺点:主观性较强,工作量大。 D、参数法 含义:选择对分类目的意义重大的若干个属性为分类标志,以这些属性的数量值为依据 来进行土地分类。 优点:客观性,数量化,便以比较和计算机处理; 缺点:选择属性时具有主观性。 小结:土地分级是土地分类的基础和前提;土地分级是对土地的纵向划分,土地分类是对 土地的横向类群归并。 土地类型研究对于土地评价单元划分的意义? 2、土地利用类型 1)概念 土地利用类型是土地利用相同的单元土地或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类型基于一定土地类型经过长期开发改造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土地用途、利 用方式的地域单位。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根据土地利用的方式、结构及其特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而进行的 归并或划分 2)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类型的区别: 土地类型是土地自然状态的反映,其划分主要考虑自然条件的差异性; 土地利用类型是土地经济状态的反映,其划分主要考虑生产利用的差异性。 3)土地利用分类的意义 土地利用分类是土地评价的主要依据; 是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 3、土地利用分类的理论基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城乡分异规律 4、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原则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反映土地利用的地域性 具有一定的生产适用性 具有一定的科学系统 5、土地资源分类体系 基础分类体系 应用基础分类体系 应用分类体系 3.3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1、土地利用种类(土地用途) 土地按其用途和利用方式可划分为: 土地利用大类一般对农村土地利用(耕地、林地、园地等)或城镇土地利用(工业用 地、金融用地等)中按主要用途所做的划分;土地利用方式是在大类的基础上进行划 分。 基本概念 土地多种利用方式指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用于两种以上的用途,每种用途各有其投入、 要求和生产。如林场果园娱乐地。 土地综合利用方式指在一块按评价目的划分一个单元的土地上从事两种以上的土地用 途。如耕地上稻麦轮作。 土地覆被指地表的物理性状。它能反映出土地利用类型。如麦田-耕地。 2、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方案 (1)耕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 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它树木的土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涂。 (2)园地: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包括果 树苗圃等用地。 (3)林地: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绿化地,以及 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岸林。 (4)牧草地: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用于畜牧业的土地。 (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城乡居民点、独立居民点以及居民点以外的工矿、国防、名胜古 迹等企事业单位用地,包括其内部交通、绿化用地。 (6)交通用地:指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民用机场、港口及码头等线路及场所用地。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