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业债务重组会计研究_第1页
bc业债务重组会计研究_第2页
bc业债务重组会计研究_第3页
bc业债务重组会计研究_第4页
bc业债务重组会计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浙江师范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的研究 系 别: 会 计 专业班级: 2011 级本科 学生姓名: 袁晓丹 指导教师: 雍传正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i 目 录 摘 要 1 引 言 2 1 债务重组概述 2 1.1 债务重组的概念及特征 2 1.2 债务重组的方式与会计核算内容 2 1.3 债务重组的方式选择和会计核算特征 3 2 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及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 4 2.1 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 4 2.2 会计处理比较 4 2.3 新债务重组实施的原因 5 2.4 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的利弊 6 3 债务重组会计问题探讨 7 3.1 关于公允价值的运用 7 3.2 关于重组收益的处理 8 3.3 关于货币时间价值的问题 8 3.4 企业债务重组中的财务监督 8 3.5 对新准则中问题的建议 9 4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1 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的研究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持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企业 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陷入财务危机,难以偿还到期债务。此时,各种解决债务纠纷 的方法应运而生,债务重组就是其中之一。2006 年 2 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12 号债务重组 ,这是继 2000 年 12 月对 1998 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 所作修订后的再次重大修订。债务重组准则经过两次修订,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 文从重组的概述、新旧准则的比较、债务重组会计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了研 究,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债务重组 公允价值 收益 会计准则 2 引 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世界性金融危机对实体 经济的影响,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难的状态。于是,为了帮助债务人渡过难关,尽可能 使债权人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进行债务重组,从而避免破产。 债务重组准则的规定既需要符合国家政策的需要,也需要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实 施债务重组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只有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反映业务发生的实 质及符合各部门的要求,并合理保护企业的利益,对真正财务困难的企业能够起死回生 做出贡献,笔者想通过此文,对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的做一些讨论和研究。 1 债务重组概述 1.1 债务重组的概念及特征 1.1.1 债务重组的概念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 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得以实行,前提是债权人的适 当让步,减少债务人的债务负担,以帮助债务人渡过难关,从而避免破产,也尽可能使 债权人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其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1.1.2 债务重组的内容特征 会计准则强调债务人在债务重组时所面临的财务困难,这是判断对已存在债务重新 安排的事项是否属于债务重组的显性条件。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主要是指因债务人出 现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陷入困境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等,导致其无法或者没有能力按原 定条件偿还债务的情况。 从定义内容看来,债务重组强调必须是债权人做出让步,这是债务重组的本质特征。 债权人做出让步,是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者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 账面价值的金额或者价值偿还债务,让步的结果是债权人发生债务重组损失,债务人获 得债务重组收益。债务重组对企业的利润产生直接影响。 1.2 债务重组的方式与会计核算内容 1.2.1 债务重组的方式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企业之间的债务重组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 方式。第一种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即债务人转让其现金、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 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第二种债务转为资本方式。债务转为 资本是站在债务人的角度看的,就债权人而言则为债权转为股权;第三种债务重组方式 3 是修改不包括前两种方式在内的债务条件;第四种债务重组是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因 此,在企业进行债务重组过程中,债权人与债务人企业之间的债务重组方式可以在以上 四种方式种选择,不同的选择就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利润影响也就不同。 1.2.2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债务重组的定义内容及重组方式,债务人发生债务重组时,应当将重组债 务的账面价值超过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重组后债务账面价值之 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记入当期损益。对于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 余额与受让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重组债权已经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冲 减减值准备,冲减后的余额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1.3 债务重组的方式选择和会计核算特征 1.3.1 以现金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债务人以低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时,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借 记“应付账款”等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贷记 “营业外收入- 债务重组收益 ”科目。债权人应按实际收到的现金金额,借记“银行存款” 等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 支出”科目。 1.3.2 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 当期损益。即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当抵债资产为存货时, 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按其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结转“主营业务成 本” 。债权人应当对接受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接受的 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1.3.3 以债务转为资本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对债务人而言,债务转为资本时,股权的公允价值一定小于债务的账面价值,按重 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按债务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股权的面值 总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按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相应的实收资本或 股本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按重组债务 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贷记 “营业外收人债务重组收益” 科目。对债权人而言,债权转股权的投资成本包括股权的公允价值与相关税费(如印花税), 4 股权的公允价值与债权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1.3.4 以修改债务条件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债务人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 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 益。即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大于将来应付金额现值的,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减 至将来应付金额现值,按减去的金额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 债务重组收”科目。而债权人则借记“应收账款债务重组”等科目,按重组债权的 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1.3.5 以混合方式偿还债务与会计核算特征 债务重组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 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债务人应当依次以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 债务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再按照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规定 处理。债权人应当依次以收到的现金、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务人享有股份的 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再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规定处理。 2 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及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 2.1 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 2.1.1 定义比较 定义比较第一次修订后的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 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件。新准则对债务重组定义为:在债务 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 的事项。 2.1.2 重组方式比较 旧准则存在“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两种重组方式。新准则把上述两种方式合并归结为“以资产清偿债务” 。其他三种方式仍 然沿用。 2.2 会计处理比较 2.2.1 计税基础不同 旧准则以账面价值计价,规定债务人清偿债务,按换出资产或清偿债务资本的账面 价值金额计算;债权人按重组债权的账面金额作为受让资产或资本的入账价值。新准则 规定债务人以现金、非现金资产或者资本清偿债务的,应当在符合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 5 件时,终止确认重组债务,并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 额计入当期损益。 2.2.2 损益处理不同 收益确认差异第一次修订后的准则将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减少偿还的 负债计入资本公积。新准则下,债权人一般不存在收益,而债务人则将重组债务的账面 价值与转让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转让的资产与账面价值的 差额为转让资产损益,也计入损益。 损失确认差异旧准则下,债务人的重组损失只限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小于用以清 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情况。新准则下,债权人要确 认各种重组方式下的债务重组损失,而债务人要除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外,要确认资产转 让损失。 2.3 新债务重组实施的原因 2.3.1 公允价值计量方面 众所周知,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是可靠性和相关性,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的 优越性在于能有效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它却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尤其在市场 程度不是很发达的地区。在缺少相同或类似产品的市场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 公允价值就有失公允,并且无法可靠估计。许多 ST 公司正是利用公允价值大做文章,其 方法就是打着公允价值的幌子,以少量资产抵偿大量债务。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债 务重组收益利润给了这些企业包装利润的机会。原因为: 首先,公允价值难以公允。虽然我国的资产市场、产权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经过十 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取得很大进步,但仍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有较大差距。 其次,关联方交易影响公允价值。我国证券市场顶多是弱式有效市场,信息不对称, 监管力度不够,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进而操纵股价方面有很大空间,股票 价格不能完全代表公司价值。 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主要方式就包括实 行资产或债务重组。另外,我国仍存在大量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或企业,其人事权、财权 等与政府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多数 ST 公司在地方政府和控股公司的支持与策划下 进行债务重组。从 2007 年年报也看到许多 ST 公司存在大量债务重组收益,极有可能是 这种情况。 2.3.2 会计处理方法方面 6 l998 年我国的准则曾允许债务重组收益计人营业外收入,当时引起了很多问题,每 到年底,总有一批日子不怎么好过的公司开始准备债务重组,依靠相关债权人的慷慨豁 免或以自身低值资产冲抵巨额欠款等方式,将大额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利润,得以维持 账面盈利,甚至扭亏为盈。2000 年重组愈演愈烈,各种形式、各种目的的重组方案层出 不穷。于是 2001 年修订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将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现在似乎又回归 到 1998 年的准则,又一次规定将重组收益计人当期损益。当然,这并不是简单的回归, 而是在我国资本市场日渐成熟、各类资产的价格信息系统达到一定程度后做出的修订, 各上市公司对新准则的反映,最明显的就是 ST 公司大量使用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而其他上市公司在使用新准则时则显得更加谨慎。 2.4 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的利弊 2.4.1 公允价值难以取得 公允价值是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突出的一种计量属性,相对于公允价值信息更具有客 观性。但是,公允价值首先是基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而产生的,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也并非高度自由,获得公允价值的条件还不是很充足。 同时,公允价值的确定要求能对及时收集来的商品交易的市价,采用评估手段,经 过综合分析、反复的复杂计算,最后才能确定。而我国的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还很难达 到。 2.4.2 不利于减少操纵利润现象 对旧准则的账面价值计量改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使重组损益计入当期营业外收 支,使少些企业可以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 2.4.3 对债务双方财务有影响 对债务人而言,负债减少,降低了债务人的资产负债率;减轻了债务人的负债;对 债权人而言,导致资产减少,产生债务重组损失;减轻债权人部分经济负担,盘活呆坏 账,加速资金周转。 2.4.4 财务困难不易确定 “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进行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也是债权人对债务人进行让 步的前提条件,此前提缩小了利用债务重组调节盈余的空间,防止了债务重组准则的滥 用。但是,新准则及其指南对债务人发生的债务困难只是说明而已,如何才能称得上 “财务困难” ,目前会计理论界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和公认的界定。在实务操作中, 财务困难时难以界定的,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人的主观因素,缺乏客观性。这就给不法企 7 业恶意套用新准则,把某些不法交易变成合法交易留下了空间。 2.4.5 会计报表的披露问题 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收益,即将债务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收益列作“营业外收入” , 而将债权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列作“营业外支出” 。新准则恢复了“重组收益”进入利 润表的资格,给利润带来了“虚假的繁荣” 。但是,债务重组不属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发 生的债务重组收益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现金流人和流出,对当期的经营活动的现金 流量不会产生影响,这必将导致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不一致,从而对 会计报表使用者产生不利影响。 3 债务重组会计问题探讨 3.1 关于公允价值的运用 这次债务重组准则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即是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谓公允价 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新 准则规定:当债务人以现金以外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时,对债务人放弃的非现金资产、 债权转为股权以及修改债务条件后的重组债务都将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价,不再以其原 有的账面价值作为记账基础。 这一变化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是否会再次出现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 现象,因为以前曾经出现过许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事件,并且公允价值的主观性 很强,要正确合理地运用之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地为 公允价值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1)明确公允价值的确认原则。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是:如果存在活 跃市场的,以该资产的市价作为确定公允价值的基础;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 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则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应该比照类似资产的 市价进行适当调整后确定; (2)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债务重组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调节盈余 的手段之一,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归结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不高,法制意识不强,在内、 外部压力之下缺乏应有的谨慎和独立性,从而成为财务造假的工具。因此会计职业队伍 的业务素质和应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加强会计监管。新准则的实施可能会导致一些企业滥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 如人为高估用以抵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提高资产转让收益,将债务重组收 8 益转化为资产转让收益,从而误导报表使用者,而债权人则可能利用人为低估收到的非 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扩大债务重组损失,达到以后转让非现金资产时提高非现金资产 转让收益的目的。为避免这种情况,应该加大会计监督的力度。充分发挥证监会、注册 会计师、国家审计部门的作用。 (4)健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对滥用公允价值的企业和授意者、执行者进行严格 监督,不断完善刑法、会计法等与公允价值相关的法律,给违规者以刑事处罚、民事处 罚和行政处罚。以震慑他们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心理。 3.2 关于重组收益的处理 新准则规定将重组收益计人当期损益,与旧准则的做法不同。2001 年的旧准则规定 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资本公积,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其主 要目的是为了抑制利润操纵。 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新准则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企业只 有在提供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才能披露关联方交易是公平交易。这意味着上市公司今后难 以用债务重组等方式通过显失公平的价格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因此在新准则下,债 务重组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将直接从净利润中扣除。 3.3 关于货币时间价值的问题 所谓货币时间价值,是指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一定量的货币经过一定时 间的投资和再投资后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告诉我们, 不同时点上的相同金额是不等值的。现值能够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会计信息。 3.4 企业债务重组中的财务监督 3.4.1 企业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务重组就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 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 (1)财务困难的界定模糊 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由谁来认定?是由债务人企业的上级单位,还是财政、审计、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是外部中介机构?出具什么样的文件? 是否有标准规范的样式?需要 经过哪些程序? 因为没有规范化标准,没有衡量尺度,没有有效的监督,势必造成实际操 作的多样性,其中不管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国有资产的非正常的、人为因素造 成的流失。 9 (2) 作出让步 作出让步的依据不完善。 作出让步的原因不充分。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1)企业经营者具有了很大的经营管理自主性。 (2(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不科学,监督控制职能缺失。 (3)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产品销售环节脱离财务监督。销售折扣的决定,销售资金的回笼,往往由销售 人员决定和执行,资金回笼不及时,有时坐收坐支,或被挤占挪用形成企业财务管理 上很大的漏洞。财会部门只单纯作帐,财会与销售两部门缺乏必要的配合。 3.5 对新准则中问题的建议 3.5.1 进一步减少新债务重组准则中的不确定性 作为债务重组确定条件的主要环节, “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明确界定尤为重要。 因此,应针对企业发生的财务困难状况和程度,设定一组明确的财务指标,由具有权威 性、独立性的第三方来界定,使人们对企业发生财务困难有一个定量的认识,易于实际 操作处理。 3.5.2 建立实施公允价值的良好环境 公允价值有时被用来操纵利润,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一些特定环境 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可以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人员 的业务素质,健全和完善全社会的监督体系,加强相关机构的监督检查执法力度,提高 他们的工作质量,不断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对滥用公允价值的不法分子进行严惩,加 强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自律,给公允价值的实施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同时在债务重组中应有商、财政、税务、物价等部门参与,保证会计信息的权威性、 公正性和真实性。 3.5.3 引入现值 货币在不同的时间里其价值是不同的,若忽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很 大的损失。因此,对于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方式下进行的债务重组,债权人在比较重组债 权的账面价值和修改条件后的未来应收金额时,应采用现值计量。 3.5.4 调整债务重组损益的处理方式 虽然新准则规定债务人的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即计入“营业外收入” ,但是仍无 10 法防止不法企业借助债务重组操纵利润的问题。因此,应根据发生的债务重组收益金额 的大小,直接或分期计人企业损益。对金额较小的债务重组收益,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对金额较大的债务重组收益,分期计入企业损益。这种处理方法既可以避免债务企业不 同期间的利润因债务重组而产生大幅波动,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债务企业利用债务重 组操纵利润的行为,符合会计的稳健原则。 3.5.5 修改现金流量表的相关项目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把因债务重组产生的收益或损失从补充资料的净利润项目 中扣除,这样对净利润调整后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才会是真实的数据,才能 使现金流量表的主表和补充资料中所反映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项目相一致。 3.5.6 引入全面收益 使用公允价值而产生的资产减值准备和资产重组收益,是已经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 而我国的损益表原则上反映了已确认已实现的损益,所以认为那些已确认未实现的损益 不应该反映在损益表上,而应反映在全面收益表上的其他全面收益中。另外,其他全面 收益与净收益在全面收益表上分开列示,能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明确提供更加全面和有用 的损益信息,有利于他们进行决策。 3.5.7 改善公司治理,优化资本结构,避免债务危机。 对于大多数运营资产质量较差的公司来讲,只有通过债务重组,改善企业财务结构, 才可能为下一步的资产重组创造条件,为公司扭亏或减亏提供可能。要使债务重组成为 企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契机,需要一个完整有效的重组方案,这其中既要有表层的财务结 构的调整,又要有经营结构、治理结构和产权结构等深层次的变革。如果没有经营结构 的实质性变化,进而实现公司治理方面的改善,企业新的债务危机还将出现。 3.5.8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尽快适应新准则 无论企业会计准则如何制定,会计中的职业判断总是存在;无论会计准则是原则导 向还是规则导向,会计准则并不能解决与会计有关的所有问题。在新准则下,公允价值 计量涉及到多种表现形式,如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现行市价等,因而会计人员在判 断时具有很强的人为主观性,这势必给对公允价值的把握与实际操作带来很大隐患。由 于准则中并没有考虑折现因素,而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