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分析》之读书笔记_第1页
《受众分析》之读书笔记_第2页
《受众分析》之读书笔记_第3页
《受众分析》之读书笔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受众分析读书笔记 受众分析 (audience analysis)是传播学大师丹尼斯麦奎尔对传播 受众的全景扫描著作。麦奎尔的书在国内介绍的很多, 大众传播模式论和 大众传播理论很多研究者耳熟能详(这两本也都是需要啃的著作) 。媒介发 展日新月异,传统受众形态已经遭到根本的颠覆。在新媒体时代,在小众化传 播时代,受众还存在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现在这些信息接收者,我们 该如何称呼他们? 本书译者之一,在前沿对受众概念进行了微化扫描,叫做受众分析: 解读与思考,其中一些知识观点摘录如下。 一、大众、受众与大众受众 大众受众(mass audience)在传播学中简称受众,其实大众(mass)和受 众(audience)属于不同的话语范畴,一个是社会学概念,一个是传播学的。大 众与受众的勾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在社会学领域,大众是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大众传播的结果,反 映了脱离家庭、血缘、土地等传统纽带,相互依赖却又彼此陌生的人们的生存 状态。大众具有规模大、分散、匿名和无根性等特点,既不同与组织性的群体 (group )( 传播学上应该称之为组织),也不同于松散的群集(crowd) ,以及有 政治自觉意识的公众(public) 。受众没有任何组织,没有稳定的结构、规则和领 导者,也缺乏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行动的意愿和手段。 麦奎尔认为受众是社会环境和特定媒介供应方式的产物。最早受众可追溯 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那些聚集在一起现场观看表演或竞技的城邦观众,他们 是受众的原始雏形。以报刊为代表的印刷媒体催生了最早的大众受众阅读 公众,一种拥有一定社会地位和阅读技能,相对自主的群体。电影则创造了第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受众:数百万的人们一起分享相同的、经媒介传播的情 感和体验,批量生产的拷贝传播,取代了个性化的、活生生的现场表演和互动。 广播电视的出现,使受众身份第一次与技术手段的拥有联系在一起,跨越有形 疆域的无形传播,大大扩展了传播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时空转换性更强,共时 分享的受众也更多。 但是在批判学派的眼里,大众受众一词多少带有贬低的意思,意味着个性 Comment 微微微微1: 市场推动,媒介 市场行为 Comment 微微微微2: 经典经验学派研 究方法与理念 Comment 微微微微3: 更客观。其实在 无形中夸大受众在传播中的作用。 Comment 微微微微4: 什么是接受分析? ? Comment 微微微微5: Comment 微微微微6: 需要了解方法实 施的过程 丧失,非理性和缺乏自我意识。用马尔库塞的话说,大众受众的形成是控制与 同质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控制和同质化导致了单维度的社会和单维度的 人。他们无力辩解,而传媒却可以将“心理无知”强加给他们。 然而,后期文化研究学派尤其是接受分析了传统的“大众概念” ,也否认受 众不可避免的被动性,他们认为,受众从来就不是绝对被动的,而是具有一定 的主动性和选择能力,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解读媒介文本,并建构意义。 二、受众研究的三种传统 麦奎尔将受众研究分为三种传统,分别冠以结构性、行为性和社会文化性 受众研究之名。 结构性受众研究源于媒介工业的需求,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受众规模、 媒介接触、到达率、流动情况等方面的量化信息,这些数据对于媒介广告经营 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催生了一个与广告和媒介市场研究密切相关的庞大 产业。结构性研究也有助于区分受众类别,探讨社会背景、大众 传媒系统与个 人媒介使用之间的关系。 行为性受众研究的目的,重在改进和强化媒介传播效果,即通过考察受众 的外在而非内在的表现,比如受众的媒介选择、使用、意见和态度等,来解释 媒介的影响,预测受众行为,为传播决策提供参考。在行为性受众研究中,受 众被视作“黑箱” ,不必知其内在机理,通过查其言观其行,便可描述受众经验, 推知其行为动机和传播效果。 社会文化性受受众研究内容广泛,广义包括批判研究、文学批评、文化研 究和接受分析在内,狭义主要指后者。它抛弃了传播效果的刺激反应模式, 也不再遵从媒介文本或媒介讯息万能的观点,更扬弃了传统批判学派所谓受众 臣服于传媒体系的观点,它认为受众具有主动权和选择权,受众媒介使用是特 定社会文化环境的一种反映,也是赋予文化产品和文化经验以意义的过程。接 受分析还特别强调了受众对媒介文本进行“解码”中的能动作用,认为受众对 于大众媒介所提供的支配性和霸权性意义,具有抵抗和颠覆的力量。 麦奎尔归纳的受众研究三种传统,不仅在于研究目的和受众观的差异,还 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前两者主要采用调查统计和心理实验等定量研究方法, 后者则采用田野调查法和定性研究的方法。 Comment 微微微微7: 受众研究的目的不同,根源于研究者立场的不同:是站在传播者一方唯传 媒工业之马首是瞻,还是站在受众一方用他们的视角看问题。可以把“受众控 制”和“受众自治”作为两个目的的端点,在受众控制一端,数量最多的无疑 是定量受众研究,这是媒介工业的需要。近年来,受众研究虽然出现了由手中 控制向受众自治方向迁移、从传播者视角向受众视角转移的趋向,但整体上并 未跳脱“主流”研究传统的窠臼。 三、社会视角:受众的媒介使用 麦奎尔主要从社会视角来研究受众。一些传播学研究将“媒介使用”与其 他行为相区别,认为媒介使用是一种独立的、另类的行为类型,不可避免地回 替代其他活动。麦奎尔则认为,媒介使用是人们在特点社会环境中完成的众多 行为之一,或者说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合力促成的一种行为。媒介使用是融入我 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妨碍或代替其他活动。事实上,媒介的发展,常 常要与人们的生活形态相联系、相协调,不能人为地将媒介使用从受众生活的 社会环境中抽离出来。这是这个意义上,今天的电视成为人们的生活背景之一, “看电视”比“看电视节目”更准确地描述了人们的日程生活形态;“去看电 影”也总是更多地被描述为一项社会交往活动,而不仅仅是看电影。 四、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受众 传播技术的发展会解构传统的大众受众么? 某种意义上讲,技术的发展再一定程度上逐渐消弱了形成大众受众的可能 性和必要性;从遥控器、录像机、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以及各种新的录制、 存储和重放技术,到今天遍及全球的高速电子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发明和应 用,使传统的受众角色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消费者、目标对象将终止,取 而代之的是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等诸多角色中 的一个。 “在大众受众兴起长达一个多世纪之后,这样的变化也许的确堪称为革 命。 ” 麦奎尔认为,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增多和传播手段的丰富,虽然理论上为 传播者的多样化开辟了道路,然而传媒产业的结构并未发生如技术进步所提供 的可能那样奇妙的变化,相反,全球化、跨媒介并购、跨国媒介资本运动,却 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建构着受众:一个是受众的细分和分化,出现了新媒介渠道 和产品的专业化受众,即便如此,目前在大多数国家里,多数受众注意力仍然 集中在几个频道上,在大多数时间内,媒介“核心”仍然支配着大多数受众的 使用行为;另一个是作为媒介集中之产物的更大规模受众群的生长。 纽曼认为,面对新技术的发展,有两股相当强大的惯性力量,在制约着受 众的形成和受众行为的根本性改变:一股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心理,一种根深蒂 固的消极的,心不在焉的媒介使用习惯;另一股便是美国式大众传播工业模式, 规模经济将传播推向追求公分母式的、单向的大众传播道路,而不是促进窄播 和双向传播的发展。 读感:受众是传播的终端,随着研究视觉逐渐由传播者向受众的转向,受众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受众一直是个谜,现在有关受众的知 识,知识来源于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了解了受众的皮毛。受众可有不同的解读,如面向工业社 会的作为消费者的受众,如在政治角度,认为受众是民主社会建设的中坚等,但 是由根本而考究受众,在中国研究中还是比较欠缺的。彭兰在网络传播中认为 传统的受众已经不存在了,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大 规 模、同 质性的受众已经不复 存在,但是还没有一个合适的 词来形容新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