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物理综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概念+简单)精选必考_第1页
油藏物理综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概念+简单)精选必考_第2页
油藏物理综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概念+简单)精选必考_第3页
油藏物理综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概念+简单)精选必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1岩石的粒度组成:构成岩石的各种大小不同的颗粒含量,用电大考试电大小抄电大复习资料重量百分数表示。 2岩石的比面:单位体积的岩石内岩石骨架的总表面积或单位体积岩石内孔隙总内表 面积。 单位:cm2/cm3 m2/m3 mm2/mm33泥质(粘土):胶结物泥质是沉积岩粒度分析中粒度小于0.01mm的物质总和。 胶结类型:胶结物在岩石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称为胶结类型。4孔隙度:指岩石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观体积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记为 5绝对孔隙度:指岩石的总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观体积的比值 记为a6有效孔隙度:指岩石的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观体积的比值. 记为e7流动孔隙度:指岩石中可以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观体积的比值 记为m8储层岩石的压缩性定义:地层压力每降低单位压力时,单位视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的缩小值。单位:9综合弹性压缩系数的物理意义:地层压力每产生单位压降时,单位岩石视体积中孔隙及液体的总体积变化量。 记为:ct10流体饱和度:孔隙体积中某相流体所占的百分数称为该种流体的饱和度.常用百分数表示.11达西的物理意义:粘度为1cp的流体,在压差为1atm的作用下,通过横截面积为1 cm2,长度为1cm的多孔介质,其流量为1 cm3/s,此时,孔隙介质的渗透率称为1达西。12克林肯堡效应(气体滑动效应):表示的是气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管壁处流速不为零,而液体在管壁处流速为零。 13等效渗流原理:假设理想岩石的外表几何尺寸和真实岩石相同在仙童压差作用下,如果通过岩石的流体性质一致,在理想岩石的渗流阻力和真实岩石渗流阻力相同的前提下,通过真实岩石的流量与通过理想岩石的流量相同。第二篇14天然气的组分:构成天然气的各种成分15天然气的组成:组成天然气每一种气体的量占总体积量的百分数。16天然气的视分子量 m:0,760毫米汞柱,体积为22.4米3(升)的天然气所具有的重量定义为该种天然气的公斤(克)分子量。17天然气的比重 s: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天然气的重度与空气的重度之比 压缩因子z的定义(物理意义):给定压力和温度下,一定量真实气体所占的体积与相同温度、压力下等量理想气体所占有的体积之比。18对应状态定义:一切物质在相同的对比温度和对比压力之下,就有相同的对比体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物质处于对应状态。19对应状态原理:如果两种气体处于对应状态,则这两种气体的所有内涵性质相同.(即与某种物质量的多少无关的量,如压缩因子,粘度等)20天然气的体积系数bg:气体在地层条件下所具有的体积与地面标准状况下(20,0.1mpa)所占有体积的比值.(无单位)21天然气的压缩系数cg:在等温条件下,单位体积气体的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单位:1/mpa 相:一个体系,其内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均匀一致的部分称为一相。不同的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存在。22泡点压力:温度一定,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的压力. 23露点压力:温度一定,开始从气相凝析出第一批液滴的压力.24c临界点:泡点线和露点线相交的点。在该点所处的压力和温度下,液相和气相所有内涵性质相同。(内涵性质是与物质数量无关的性质,如密度、压力、温度、粘度、表面张力等);25闪蒸分离或一次脱气:在油气分离过程中分离出的气体与油始终保持接触且系统的组成保持不变的脱气方式.26多级分离:在油气分离过程中将每一级脱出的气体 排除后,液体再进入下一级进行油气分离的脱气方式.27微分分离(微分脱气):在微分分离过程中,随着气体的分出,不断地将气体放掉,即脱气是在系统组成不断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但脱气的级数远大于多级脱气的级数。 28亨利定律:单组分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服从亨利定律,即温度一定时,溶解度和压力成正比,或成直线关系,即:29溶解度.表示压力为p时,单位体积的地面原油所溶解的天然气量(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单位:为(标)米3/米3.30溶解系数:表示一定温度下,每增加一个大气压时,单位体积液体中溶解的气量.的大小反映气体在液体中溶解能力的好坏。单位:(标)米3/(米3mpa)31相态方程:表征温度、压力、油气组成与溶解度的关系表达式。 32拉乌尔定律:气液两相平衡时,各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等于同温度下该组分单独存在时的蒸气压力乘以在液相中的摩尔浓度 33道尔顿分压定律:或各组分的分压等于其摩尔分数与体系总压力的乘积,即: 在泡点: ng=0 nl=1(1mole) p=pb 34泡点方程在露点: ng=1 nl=0(1mole) p=pd露点方程35平衡常数:真实多组分体系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汽-液平衡时组分j在汽相和液相中的摩尔分数之比 记为:k36地层油的密度:单位体积地层油的质量37地层油的相对密度:地层条件下油的密度与4oc水的密度之比。4oc水的密度为1g/cm3.按石油行业标准,地面油相对密度定义为:20oc时的地面油密度与4oc时的水密度之比,用符号o表示。38地层油的溶解油气比:某一压力、温度下的地下含气原油,在地面进行一次脱气,将分离出的气体标准体积与地面脱气油体积的比值就称为该压力、温度下的地层油溶解油气比。单位,标米3/米3 rs = vgs / vos39单相体积系数:原油在地下的体积(地层油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b0=vof/vos40两相体积系数:在饱和压力以下,某一压力时,地层原油和释出气体的总体积(即两相体积)与地面脱气油体积之比。bt=(vof+vgf)/vos41原油两相体积系数与溶解油气比的关系: bt=bo+(rsi-rs)bg42地层油的压缩系数:在等温条件下,单位体积地层油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 单位: 1/mpa42矿化度:地层水含盐的多少通常用矿化度表示,其单位一般用毫克/升表示。 单位:ppm(或mg/l)43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在地层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地面水所溶解的天然气体积。44地层水的压缩系数:在等温条件下,单位体积地层水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单位: 1/mpa45地层水的体积系数:在地层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地层水的体积与其在地面条件下的体积之比。46物质平衡的基本原理:油藏物质平衡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油藏看成体积不变的容器,油藏开发到某一时刻,采出的气量加上地下剩余的气量等于未开发前油藏中原有的气量。 第三篇47两相界面的自由表面能:由于界面层分子力场不平衡使得界面层分子储存了多余的能量,这就是两相界面层表面自由能。48比表面能或界面张力:单位表面积具有的自由表面能,也叫表面张力。或增加单位表面积所作的功。在si单位制中,比表面能的单位是: 焦耳/米2(j/m2) 1 j/m2 =1 nm/m2=1 n/m在cgs单位制中,比表面能的单位是: 1达因/厘米=1毫牛顿/米49吸附:某物质在界面层中,浓度能自动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吸附。50吸附剂: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称为吸附剂(活性炭)。51吸附质: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溴)。52正吸附:溶解物质在界面上的浓度大于溶液内部的浓度(降低界面张力)。53负吸附:溶解物质在界面上的浓度小于内部浓度。 54表面活性剂:把那些溶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或表面活性剂。55表面惰性物质:凡能使溶液表面张力升高的物质称为表面惰性物质。56润湿:液体在分子力作用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流散现象。57润湿性:当固体表面存在不相溶流体时,某相流体优先附着到固体表面的趋势。也称选择性润湿。58润湿接触角是指过三相周界点,对液滴界面所作切线,切线与液固界面之间的夹角,并规定从极性大的液体方标起。 59附着功是指在非湿相流体中,将单位面积的湿相从固体界面拉开所作的功。润湿滞后就是三相润湿周界沿固体表面移动的迟缓。1前进角,湿相驱替非湿相的接触角2后退角,非湿相驱替湿相的接触角 60静润湿滞后:由润湿次序不同引起的接触角变化。61动润湿滞后:由移动速度引起的接触角变化。 62润湿反转:固体表面在活性物质吸附的作用下,润湿性发生反转的现象。63驱替过程:非润湿相驱出润湿相的过程称为“驱替过程”。 64吸吮过程:润湿相驱出非润湿相的过程称为“吸吮过程”。65毛管力:毛细管中弯液面两侧非湿相与湿相压力之差称为毛管压力。记为pc. 方向为由湿相指向非湿相。66贾敏效应:当液珠或气泡流动 到孔道窄口时,遇阻变形,产生了附加阻力。67毛管压力曲线:油藏岩石的毛管力和湿相饱和度的关系一般称为毛管力曲线。 68阈压或称排驱压力pt:指非湿相进入岩样所需的最小压力,它对应岩样最大孔道的毛管压力。69润湿指数和视接触角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以油空气系统中,油润湿岩石的能力定为标准,把水油系统中,水润湿岩石的能力与标准进行比较来判断水油系统中水对岩石的润湿能力。70退汞效率ew:把压降后退的汞体积与降压前注入的汞的体积的比值叫退汞效率71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当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一相流体的通过能力。72相对渗透率:多向流体共存时,每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一个基准渗透率的比值73流度比:水的流度与油的流度之比。 用m表示74水产率:油井产出液中,产出水的量占产液量的比例。fw=qw/(qw+qo)75末端效应:在岩心端面,由于毛细管孔道突然失去连续性而引起的距岩心端面一定范围内湿相饱和度偏高和出口见水出现短暂滞后的现象。油层物理简答2。粘土矿物分为哪几种类型?高岭石型,蒙脱石型,水云母型和绿泥石型。3。实际岩石中的孔隙按大小可分为哪几类?超毛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微毛细管孔隙。5。影响岩石渗透率的因素有哪些?颗粒组成、胶结物、粘土矿物的产状、水敏现象。6。粘土矿物的产状分为哪几种类型?分散型、薄膜型和搭桥型。7。简述束缚水产生的原因?毛细管力,润湿性。9。简述天然气的分类?按矿藏分类:可分为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按汽油蒸气的含量:分湿气和干气按含硫量分:净气、酸气10。天然气的组成有哪几种表示方法?重量组成、体积组成、摩尔组成。11。按照比重可降油气藏分为哪几种?气藏、凝析气藏、临界气藏、油藏、重油油藏、天然沥青矿12。简述油气分离方式的分类?接解分离(一次脱气)微分分离(多次脱气)13。简述原油地下体积系数和压力的关系?当ppb时,地层油以受压缩为主,随压力的增加,地层油体积vf缩小,故bo也减小当p=pb时,油中具有最大的溶解油气比rs,体积系数bo最大当ppb时,随地层压力的降低溶解气量减少,地层油体积vf减小,故bo随压力降低而减小。14。简述地层油粘度的影响因素?化学组成,压力,温度及溶解的气量。15。简述原油析蜡温度的影响因素?原油性质,石蜡含量,原油中的表面话性物质,压力等因素。16。简述地层水的苏林分类?硫酸钠水型、重碳酸钠水型、氯化镁水型、氯化钙水型。17。什么是自由界面能?表面层分子力的不平衡使得这些表面层分子储存了多余的能量。18。简述自由界面能的主要特性?界面越大,自由界面能也越大。两相分子的极性差越大,自由界面能也越大。存在于两相界面到分子力场达到平衡的整个界面。自由界面能与相态有关。19。简述影响油藏岩石润湿性的因素?岩石矿物组成,原油组成及活性物质的影响。20。非均匀润湿主要有哪几种形式?斑状润湿、混合润湿。21。什么是驱替过程和吸吮过程?一般将非湿相流体驱替湿相流体的过程称驱替过程。一般将湿相流体驱替非湿相流体的过程称吸吮过程。22。什么是毛管压力?毛管中弯液面两侧非湿相和湿相的压差。23。简述毛管压力曲线的应用?定量确定岩石孔道半径。定性评价岩性。确定过渡带流体厚度。研究驱油效率。判断润湿性好坏。24。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因素有哪些?岩石润湿性的影响。油水饱和顺序影响吸吮过程驱替过程。岩石性质和孔隙结构的影响。温度对相对渗透曲线的影响,t大-u小-kw大。流体粘度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25。简述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确定油藏中流体饱和度的分布。分析油水产水规律。估算水驱最终采收率。毛管压力曲线的应用答:1 确定岩石的润湿性;2 确定油层的平均毛管压力函数;3 确定油水饱和度随油水过渡带高度之间的变化关系;4 用毛管压力回线法研究采收率;5 计算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6评定工作液对储层的损害程度;7 研究岩石的空隙结构;8 用pc50判断产油能力;9 评价岩石储积性能。岩石湿润性对开采的影响。为什么会出现kw+ko最小值,为什么swi对应的kro要对sor对应的krw大得多?答:1 当非湿相饱和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不仅流道被水占据,而且油在流动过程中失去连续性而呈孤滴状分布于水相中,产生贾敏效应,使两相流体的渗流能力下降;2 由于油水两相流体之间相互干扰,流动阻力增大,出现如毛管力、附着力和各种液阻现象产生的附加阻力。 对于束缚水,水呈环状分布于岩石表面及孔隙边角等狭窄部分,油处于大的流通孔隙中,因而水对油的流动影响很小,而对于残余油,湿相水占据了几乎所有的主要通道,非湿相油已失去连续性而呈孤滴状分布于湿相水中,并滞留于孔道窄口,产生贾敏效应,对于水的流动产生很大的阻力,故krw会比kro小得多。为什么一级脱气比多级脱气脱出来的气体要多?答:因为一次脱气时油气始终接触而达到相平衡,故不管重烃和轻烃均按各自的平衡比kj=yi/xi的比例大小而进入汽相中,这样,较重的烃类由于热力学的平衡也有进入汽相的机会,故使得分出的气量多且相对密度大。相反,当进行多级分离时,每次都首先将容易溢出的轻组分气体排走,其结果使得轻烃每次都首先跑掉而留下较重烃,这样,重烃在液相中的含量增加,所以,多级脱气时分离出的气量小,相对密度低。为什么气测渗透率比液测渗透率要大?答:气测渗透率时,由于气固间的分子作用力远比液固间分子作用力小,在管壁处的气体分子仍处于运动状态;另一方面,相邻层的气体分子由于动量交换,连同管壁处的气体分子一起沿管壁方向作定向流动,管壁处流速不为零,即产生了气体滑脱效应。影响渗透率的因素答:1 岩石的矿物组成:岩石矿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亲水矿物,一类是亲油矿物,当岩石中亲水矿物含量较多时,岩石表现为亲水,反之为亲油。2 原油的的组成:原油中烃类物质含碳数愈多,油越容易润湿岩石;水的组成:注入水的离子价态越高,沥青质的吸附量越大,从而增加岩石的油湿性;3 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物资可以使岩石的润湿性发生转化,甚至反转;岩石表面的非均质性及粗糙度,实际岩石空隙或岩石表面粗糙不平,导致了各处的表面能不均匀,因此岩石的湿润性在各处有差异。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因素定义:多相流体共存时,每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一个基准渗透率的比值。影响因素:1 岩石空隙结构;2 湿润性;3流体粘度;4流体中表面活性物质;5 油水饱和历史的影响;6 温度:温度上升,整体向右偏移;7 毛管力的影响。应用:1 计算产水率;2分析油井产水规律;3确定油水在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