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doc

离合器接合叉工艺及铣7槽夹具设计【5张CAD图纸、工艺卡片和说明书】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7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22585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83.01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5-26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15
积分
关 键 词:
离合器 接合 工艺 夹具 设计 cad 图纸 卡片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摘要
夹具设计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教学的基本训练科目,在课程设计中占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对本学期所学的机械制造知识的综合检测,也是对其他学科的一次很好的复习,锻炼我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本次设计主要内容:设计离合器接合叉加工工艺及铣夹具工艺装备并绘制出支架零件图、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填写工艺卡片,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过指导老师的指点,和自己查参考资料以及同组同学的研究,将本次课程设计完成。通过这次设计,使自己对本专业的知识更加系统的掌握,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增强对绘图软件的运用,更加了解夹具的设计。










Abstract

Fixture design for engineering colleges teaching basic training course, in the process of graduation design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The purpose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is to have learned this semeste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knowledge of comprehensive testing, but also on other subjects of a good review exercise ou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bility
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s : the design of clutch fork processing craft and the clamp mouth face milling fixture tooling and draw the support part drawing, blank map, jig assembly drawing, filling process card, compilation of curriculum design manual.
Through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s guidance, and find the reference and the same group of students study, the curriculum design. Through this design, make their ow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his more systematic grasp, training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alysis ability, enhance the application of drawing soft ware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future design.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
1.1零件的作用 1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
第二章 工艺规程设计 1
2.1.毛胚的确定 1
2.2. 加工工艺过程 2
2.2.1 确定个表面加工方案 2
2.2.2 选择加工方法是考虑的因素 2
2.2.3 端面的加工 3
2.2.4 孔的加工 3
2.25 槽的加工 3
2.3 确定定位基准 4
2.3.1 粗基准的选择 4
2.3.2 精基准选择的原则 5
2.4 工艺路线的拟订 5
2.4.1 工序的合理组合 6
2.4.2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7
2.4.3 加工阶段的划分 7
2.4.4 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 9
2.5 拔叉的偏差,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2
2.5.1 毛坯的结构工艺要求 12
2.5.2离合器拨叉零件材质 13
第三章.夹具的设计 18
3.1 铣7槽夹具设计 18
3.1 研究原始质料 18
3.1.2 定位基准的选择 18
3.2夹具方案的设计选择 18
3.2.1 切削力及夹紧分析计算 19
3.3 误差分析与计算 20
3.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1
结束语 22
参 考 文 献 23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件主要用在操纵机构中,比如改变车床滑移齿轮的位置,实现变速;或者应用于控制离合器的啮合、断开的机构中,从而控制横向或纵向进给。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45,是强度较高的一种中碳优质钢,因淬透性差,一般以正火状态使用,机械性能要求较高时,采用调质处理。冷变形塑性中等,退火和正火的切削加工性比调质的好。拔叉是一个很重要的零件,因为其零件尺寸比较小,结构形状较复杂,其加工内花键的精度要求较高,此外还有上端面要求加工,对精度要求也很高。其底槽侧面与花键孔中心轴有垂直度公差要求,上端面与花键孔轴线有平行度要求。因为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及各表面的表面质量均影响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质量,进而影响其性能与工作寿命,因此它们的加工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第二章 工艺规程设计
2.1.毛胚的确定
工件尺寸较小单边余量一般在,结构细密,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占用生产的面积较小。因其年产量是5000件,查参考文献[3]表2.1-3,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

2.2. 加工工艺过程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拨叉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和槽系。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内花键的加工精度容易。因此,对于拔叉来说,加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保证孔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处理好孔和平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槽的各尺寸精度。
其加工有五组加工:铣圆柱部分端面;铣叉子端面;车外圆,端面及倒角;钻铰孔;铣槽。
(1) 圆柱端面的加工主要是为了后续工序中能有更好的定位面,确保后续加工所要求的精度,粗糙度在12.5即可。
(2)铣叉子端面,钻铰孔
(3) 精铣槽

 2.2.1 确定个表面加工方案
 一个好的结构不但应该达到设计要求,而且要有好的机械加工工艺性,也就是要有加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保证加工的质量,同时是加工的劳动量最小。设计和工艺是密切相关的,又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设计拔叉的加工工艺来说,应选择能够满足内花键加工精度要求的加工方法及设备。除了从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两方面考虑以外,也要适当考虑经济因素。在满足精度要求及生产率的条件下,应选择价格较底的机床。
 2.2.2 选择加工方法是考虑的因素
   (1) 要考虑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根据各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选择加工方法及分几次加工。
(2) 根据生产类型选择,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专用的高效率的设备。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则常用通用设备和一般的加工方法。
(3) 考虑被加工材料的性质。
(4) 考虑工厂或车间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应考虑不断改进现有加工方法和设备,推广新技术,提高工艺水平。
(5) 此外,还要考虑一些其它因素,如加工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特殊要求,工件形状和重量等。
选择加工方法一般先按这个零件主要表面的技术要求选定最终加工方法。再选择前面各工序的加工方法。
 2.2.3 端面的加工
   侧面的加工主要是为后续加工做准备,因此,在选择加工方法上可以选用一次性铣面,表面粗糙度为6.3。上端面的查参考文献[3]表2.1-12可以确定,上端面的加工方案为:粗铣——精铣(),粗糙度为6.3~0.8,一般不淬硬的平面,精铣的粗糙度可以较小。
 2.2.4 孔的加工
   加工孔Φ9
查参考文献[3],由于预制孔的精度为H9,所以确定预制孔的加工方案为:一次钻孔,由于在过程中才能保证孔表面精度,
加工方案定为:钻,铰。
2.25 槽的加工
查参考文献[3]表2.1-12可以确定,槽的加工方案为:粗铣——精铣(),粗糙度为6.3~0.8,设计要求为6.3和3.2,粗铣时,精度可适当降低。
2.3 确定定位基准
2.3.1 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时,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余量,使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的尺寸、位子符合图纸要求。
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 粗基准的选择应以加工表面为粗基准。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关系精度。如果工件上表面上有好几个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选择其中与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求壁厚均匀、外形对称、少装夹等。
(2) 选择加工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作为粗基准。例如:机床床身导轨面是其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因而在加工时选择导轨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床身的底面,再以底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这样就能保证均匀地去掉较少的余量,使表层保留而细致的组织,以增加耐磨性。
(3) 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这样可以保证该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4) 应尽可能选择平整、光洁、面积足够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有浇口、冒口、飞边、毛刺的表面不宜选作粗基准,必要时需经初加工。
(5) 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因为粗基准的表面大多数是粗糙不规则的。多次使用难以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要从保证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能保证拔叉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从拔叉零件图分析可知,选择作为拔叉加工粗基准。
2.3.2 精基准选择的原则
(1) 基准重合原则。即尽可能选择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这样可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
(2) 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基准的统一有利于保证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避免基准转换所带来的误差,并且各工序所采用的夹具比较统一,从而可减少夹具设计和制造工作。例如:轴类零件常用顶针孔作为定位基准。车削、磨削都以顶针孔定位,这样不但在一次装夹中能加工大多书表面,而且保证了各外圆表面的同轴度及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
(3) 互为基准的原则。选择精基准时,有时两个被加工面,可以互为基准反复加工。例如:对淬火后的齿轮磨齿,是以齿面为基准磨内孔,再以孔为基准磨齿面,这样能保证齿面余量均匀。
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可以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为基准。例如:磨削机床导轨面时,是以导轨面找正定位的。此外,像拉孔在无心磨床上磨外圆等,都是自为基准的例子。
此外,还应选择工件上精度高。尺寸较大的表面为精基准,以保证定位稳固可靠。并考虑工件装夹和加工方便、夹具设计简单等。
要从保证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能保证拔叉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从拔叉零件图分析可知,它的内花键槽,适于作精基准使用。
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时,考虑的重点是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并使装夹准。

2.4 工艺路线的拟订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一般总是首先加工出统一的基准。拔叉的加工的第一个工序也就是加工统一的基准。具体安排是:先加工圆柱端面,再加叉子端面,加工孔,最后铣槽。
后续工序安排应当遵循粗精分开和先面后孔的原则。
2.4.1 工序的合理组合
     确定加工方法以后,就按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机床设备等具体生产条件确定工艺过程的工序数。确定工序数的基本原则:
(1) 工序分散原则
工序内容简单,有利选择最合理的切削用量。便于采用通用设备。简单的机床工艺装备。生产准备工作量少,产品更换容易。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水平不高。但需要设备和工人数量多,生产面积大,工艺路线长,生产管理复杂。
(2) 工序集中原则
工序数目少,工件装,夹次数少,缩短了工艺路线,相应减少了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也简化了生产管理,在一次装夹中同时加工数个表面易于保证这些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使用设备少,大量生产可采用高效率的专用机床,以提高生产率。但采用复杂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使成本增高,调整维修费事,生产准备工作量大。
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中,为简化生产管理,多将工序适当集中。但由于不采用专用设备,工序集中程序受到限制。结构简单的专用机床和工夹具组织流水线生产。

内容简介:
机械工工艺过程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 离合器接合叉 零件名称 离合器接合叉 共 1 页 第 1 页 材 料 牌 号 毛 坯 种 类 锻造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件数 每 台 件 数 备 注 工 序 号 工 名 序 称 工 序 内 容 车 间 工 段 设 备 工艺装备 工 时 刀具 夹具 量具 准终 单件 10 下料 下离合器接合叉 形状材料 模具 游标卡尺 20 热处理 正火 30 粗铣 1 粗铣左端圆柱端面 式铣床 端铣刀 游标卡尺 40 粗铣 2 粗铣右端叉子端面 式铣床 游标卡尺 50 粗车 粗车左端圆柱外圆及倒角 角车床 端铣刀 外经千分尺 60 中检 70 半精车 半精车左端圆柱外圆 角车床 外经千分尺 80 半精铣 半精铣叉子内端面 式铣床 端铣 刀 游标卡尺 90 钻,铰孔 钻,铰叉子内通孔 2 立式钻床 内经千分尺 100 粗,精铣 槽 粗,精铣左端键槽 (宽度为 7 的槽 ) 式铣床 游标卡尺 110 去毛刺,清洗 设 计(日 期) 校 对(日期) 审 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 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 号 签 字 日 期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 离合器接合叉 零件名称 离合器接合叉 共 1 页 第 1 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 料 牌 号 机加工 100 铣 45 毛 坯 种 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 台 件 数 锻造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铣床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专用夹具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 (分 ) 准终 单件 工步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进给次数 工步工时 r/m/mm/动 辅助 1 粗,精铣左端键槽 (宽度为 7 的槽 ) 铣 夹具, 铣 刀 75 1 5 设 计(日 期) 校 对(日期) 审 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 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机 械 制 造 技 术 基 础 课 程 设 计 题 目: 离合器接合叉加工工艺及铣 7 槽夹具设计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1 摘要 夹具设计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教学的基本训练科目,在课程设计中占极其重要的位置。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对本学期所学的机械制造知识的综合检测,也是对其他学科的一次很好的复习,锻炼我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本次设计主要内容:设计 离合器接合叉加工工艺及铣夹具 工艺装备并绘制出支架零件图、毛 坯图、夹具装配图,填写工艺卡片,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过指导老师的指点,和自己查参考资料以及同组同学的研究,将本次课程设计完成。通过这次设计,使自己对本专业的知识更加系统的掌握,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增强对绘图软件的运用,更加了解夹具的设计。 2 in of an of is to of on of a he of of of of s of of of to 3 目录 摘要 . 1 . 2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 1 件的作用 . 1 件的工艺分析 . 1 第二章 工艺规程设计 . 2 . 2 加工工艺过程 . 2 定个表面加工方案 . 2 择加工方法是考虑的因素 . 3 面的加工 . 3 的加 工 . 3 的加工 . 4 定定位基准 . 4 基准的选择 . 4 基准选择的原则 . 5 艺路线的拟订 . 6 序的合理组合 . 6 序的集中与分散 . 7 工阶段的划分 . 8 工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 . 9 叉的偏差,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12 坯的结构工艺要求 . 12 合器拨叉零件材质 . 13 第三章 设计 . 18 7槽 夹具设计 . 18 究原始质料 . 18 位基准的选择 . 18 具方案的设计选择 . 18 削力及夹紧分析计算 . 19 差分析与计算 . 20 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 21 结束语 . 22 参 考 文 献 . 23 第 一 章 、零件的分析 件的作用 件主要用在操纵机构中,比如改变车 床滑移齿轮的位置,实现变速;或者应用于控制离合器的啮合、断开的机构中,从而控制横向或纵向进给。 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 45, 是强度较高的一种中碳优质钢,因淬透性差,一般以正火状态使用,机械性能要求较高时,采用调质处理。冷变形塑性中等,退火和正火的切削加工性比调质的好。 拔叉是一个很重要的零件,因为其零件尺寸比较小,结构形状较复杂,其加工内花键的精度要求较高,此外还有上端面要求加工,对精度要求也很高。其底槽侧面与花键孔中心轴有垂直度公差要求,上端面与花键孔轴线有平行度要求。因为其尺寸精度、几何 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及各表面的表面质量均影响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质量,进而影响其性能与工作 2 寿命,因此它们的加工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第二章 工艺规程设计 工件尺寸较小单边余量一般在 12结构细密,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占用生产的面积较小。因其年产量是 5000 件,查参考文献 3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 加工工艺过程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拨叉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和槽系。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内花键的加工 精度容易。因此,对于拔叉来说,加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保证孔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处理好孔和平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槽的各尺寸精度。 其加工有五组加工:铣圆柱部分端面;铣叉子端面;车外圆 ,端面及倒角;钻铰孔;铣槽。 ( 1) 圆柱端面的加工主要是为了后续工序中能有更好的定位面,确保后续加工所要求的精度,粗糙度在 可。 ( 2)铣叉子端面,钻铰孔 ( 3) 精铣槽 定个表面加工方案 一个好的结构不但应该达到设计要求,而且要有好的机械加工 3 工艺性,也就是要有加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保证加工的 质量,同时是加工的劳动量最小。设计和工艺是密切相关的,又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设计拔叉的加工工艺来说,应选择能够满足内花键加工精度要求的加工方法及设备。除了从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两方面考虑以外,也要适当考虑经济因素。在满足精度要求及生产率的条件下,应选择价格较底的机床。 择加工方法是考虑的因素 ( 1) 要考虑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根据各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选择加工方法及分几次加工。 ( 2) 根据生产类型选择,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专用的高效率的设备。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则常用通用设备和一般的 加工方法。 ( 3) 考虑被加工材料的性质。 ( 4) 考虑工厂或车间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应考虑不断改进现有加工方法和设备,推广新技术,提高工艺水平。 ( 5) 此外,还要考虑一些其它因素,如加工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特殊要求,工件形状和重量等。 选择加工方法一般先按这个零件主要表面的技术要求选定最终加工方法。再选择前面各工序的加工方法。 面的加工 侧面的加工主要是为后续加工做准备,因此,在选择加工方法上可以选用一次性铣面,表面粗糙度为 端面的查参考文献 3表 端面 的加工方案为:粗铣 精铣( 7 9T ),粗糙度为 般不淬硬的平面,精铣的粗糙度可以较小。 的加工 加工孔 9 4 查参考文献 3,由于预制孔的精度为 以确定预制孔的加工方案为:一次钻孔,由于在过程中才能保证孔表面精度, 加工方案定为:钻,铰。 的加工 查参考文献 3表 以确定,槽的加工方案为:粗铣 精铣( 7 9T ),粗糙度为 计要求为 铣时,精度可适当降低。 定定位基准 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时,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余量,使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的尺寸、位子符合图纸要求。 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 1) 粗基准的选择应以加工表面为粗基准。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关系精度。如果工件上表面上有好几个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选择其中与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 基准。以求壁厚均匀、外形对称、少装夹等。 ( 2) 选择加工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作为粗基准。例如:机床床身导轨面是其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因而在加工时选择导轨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床身的底面,再以底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这样就能保证均匀地去掉较少的余量,使表层保留而细致的组织,以增加耐磨性。 ( 3) 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这样可以保证该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 4) 应尽可能选择平整、光洁、面积足够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有浇口、冒口、飞边、毛刺的表面不宜选 5 作粗基准,必要时需 经初加工。 ( 5) 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因为粗基准的表面大多数是粗糙不规则的。多次使用难以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要从保证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能保证拔叉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从拔叉零件图分析可知,选择作为拔叉加工粗基准。 基准选择的原则 ( 1) 基准重合原则。即尽可能选择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这样可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 ( 2) 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基准的统一有利于保证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避免基准 转换所带来的误差,并且各工序所采用的夹具比较统一,从而可减少夹具设计和制造工作。例如:轴类零件常用顶针孔作为定位基准。车削、磨削都以顶针孔定位,这样不但在一次装夹中能加工大多书表面,而且保证了各外圆表面的同轴度及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 ( 3) 互为基准的原则。选择精基准时,有时两个被加工面,可以互为基准反复加工。例如:对淬火后的齿轮磨齿,是以齿面为基准磨内孔,再以孔为基准磨齿面,这样能保证齿面余量均匀。 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可以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为基准。例如:磨削机床导轨面 时,是以导轨面找正定位的。此外,像拉孔在无心磨床上磨外圆等,都是自为基准的例子。 此外,还应选择工件上精度高。尺寸较大的表面为精基准,以保证定位稳固可靠。并考虑工件装夹和加工方便、夹具设计简单等。 要从保证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能保证拔叉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从拔叉零件图分析可知,它的 25 7H 内花键槽,适于作精基准使用。 6 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时,考虑的重点是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并使装夹准。 艺路线的拟订 对 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一般总是首先加工出统一的基准。拔叉的加工的第一个工序也就是加工统一的基准。具体安排是:先加工圆柱端面,再加叉子端面,加工孔,最后铣槽。 后续工序安排应当遵循粗精分开和先面后孔的原则。 序的合理组合 确定加工方法以后,就按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机床设备等具体生产条件确定工艺过程的工序数。确定工序数的基本原则: ( 1) 工序分散原则 工序内容简单,有利选择最合理的切削用量。便于采用通用设备。简单的机床工艺装备。生产准备工作量少,产品更换容易。对工人的技术 要求水平不高。但需要设备和工人数量多,生产面积大,工艺路线长,生产管理复杂。 ( 2) 工序集中原则 工序数目少,工件装,夹次数少,缩短了工艺路线,相应减少了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也简化了生产管理,在一次装夹中同时加工数个表面易于保证这些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使用设备少,大量生产可采用高效率的专用机床,以提高生产率。但采用复杂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使成本增高,调整维修费事,生产准备工作量大。 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中,为简化生产管理,多将工序适当集中。但由于不采用专用设备,工序集中程序受到限制。结构简单的专 用机床和工夹具组织流水线生产。 7 加工工序完成以后,将工件清洗干净。清洗是在 80 90 c 打及 硝酸钠溶液中进行的。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净。保证零件内部基本无杂质、铁屑、毛刺、砂粒等的残留物。 序的集中与分散 制订工艺路线时,应考虑工序的数目,采用工序集中或工序分散是其两个不同的原则。所谓工序集中,就是以较少的工序完成零件的加工,反之为工序分散。 ( 1) 工序集中的特点 工序数目少, 工件装,夹次数少,缩短了工艺路线,相应减少了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也简化了生产管理,在一次装夹中同时加工数个表面易于保证这些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使用设备少,大量生产可采用高效率的专用机床,以提高生产率。但采用复杂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使成本增高,调整维修费事,生产准备工作量大。 ( 2) 工序分散的特点 工序内容简单,有利选择最合理的切削用量。便于采用通用设备。简单的机床工艺装备。生产准备工作量少,产品更换容易。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水平不高。但需要设备和工人数量多,生产面积大,工艺路线长,生产管理复杂。 工序集 中与工序分散各有特点,必须根据生产类型。加工要求和工厂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决定采用那一种原则。 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中,为简化生产管理,多将工序适当集中。但由于不采用专用设备,工序集中程序受到限制。结构简单的专用机床和工夹具组织流水线生产。 由于近代计算机控制机床及加工中心的出现,使得工序集中的优点更为突出,即使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仍可将工序集中而不致花费过多 8 的生产准备工作量,从而可取的良好的经济效果。 工阶段的划分 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常把整个加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 ( 1) 粗加工 阶段 粗加工的目的是切去绝大部分多余的金属,为以后的精加工创造较好的条件,并为半精加工,精加工提供定位基准,粗加工时能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予以报废或修补,以免浪费工时。 粗加工可采用功率大,刚性好,精度低的机床,选用大的切前用量,以提高生产率、粗加工时,切削力大,切削热量多,所需夹紧力大,使得工件产生的内应力和变形大,所以加工精度低,粗糙度值大。一般粗加工的公差等级为 糙度为 0100 m。 ( 2) 半精加工阶段 半精加工阶段是完成一些次要面的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保 证合适的加工余量。半精加工的公差等级为 面粗糙度为 0m。 ( 3) 精加工阶段 精加工阶段切除剩余的少量加工余量 ,主要目的是保证零件的形状位置几精度 ,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 可防止或减少工件精加工表面损伤。 精加工应采用高精度的机床小的切前用量,工序变形小,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精加工的加工精度一般为 面粗糙度为m。 ( 4) 光整加工阶段 对某些要求特别高的需进行光整加工,主要用于改善表面 质量,对尺度精度改善很少。一般不能纠正各表面相互位置误差,其精度等级一般为 面粗糙度为 m。 9 此外,加工阶段划分后,还便于合理的安排热处理工序。由于热处理性质的不同,有的需安排于粗加工之前,有的需插入粗精加工之间。 但须指出加工阶段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刚性好,精度要求不高或批量小的工件,以及运输装夹费事的重型零件往往不严格划分阶段,在满足加工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通常只分为粗、精加工两个阶段,甚至不把粗精加工分开。必须明确划分阶段是指整个加工过程而言的,不 能以某一表面的加工或某一工序的性质区分。例如工序的定位精基准面,在粗加工阶段就要加工的很准确,而在精加工阶段可以安排钻小空之类的粗加工。 工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 在保证零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术条件下,成批量生产可以考虑采用专用机床,以便提高生产率。但同时考虑到经济效果,降低生产成本,拟订两个加工工艺路线方案,见表 表 工工艺路线方案比较表 工序号 方案 方案 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 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 010 铣圆柱左侧面 左侧面 铣圆柱左侧面 左侧面 020 铣叉子端面 28 外圆及顶端 铣叉子端面 28 外圆及顶端 030 钻 2- 9孔,铰孔 已加工左端面 车外圆端面及倒角 叉子内端面 10 040 车外圆端面及倒角 叉子内端面 钻 2- 9孔,铰孔 已加工左端面 050 粗、精铣槽 已加工左端面 粗、精铣槽 已加工左端面 060 去毛刺,清洗 去毛刺,清洗 070 检验 检验 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论证: 方案、主要区别在于在加工上端面及以下工序时,所选定位基准不同,方案选用预制孔为主要定位基准,方案选用花键作主要定位基准,很显然选用内花键做定位基准更符合设计要求,因为其表面精度更高,且和某些需加工面有位置精度要求。 由以上分析,方案为合理、经济的加工工艺路线方案。具体的工艺过程见表 表 工工艺过程表 工艺过程综合卡 产品型号 零部件图号 物料编码 产品名称 零部件名离合器拨文件编号 11 称 叉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机床名称及型号 平面图号 技术定额单件工时分 金属牌号 5 铣端面 立式铣床5 毛 坯 种类 10 铣叉子端面 立式铣床锻件 尺寸 15 车外圆、端面及倒角 六角车床 量 毛重 20 钻孔,铰孔 立式钻床 净重 毛坯硬度 25 铣槽 立式铣床69 12 成品硬度 30 去毛刺 钳工台 69 每盒制品零件数 35 清洗并吹净 清洗机48892 每个零件所需工时 机动时间 40 检验 检验台 钳工时间 总工时 注意 1工艺中未明确要求的按照本岗位(通用操作规程)执行。 每合制品总工时 2安全作业须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叉的偏差,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拔叉其材料是 45 钢,采用的是金属型铸造,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 坯的结构工艺要求 ( 1) 拔叉为铸造件,对毛坯的结构工艺有一定要求: 铸件的壁厚应合适、均匀,不得有突然变化。 13 铸造圆角要适当,的得有尖棱、尖角。 铸件的结构要尽量简化。 加强肋的厚度和分布要合理,以免冷却时铸件变形或产生裂纹。 铸件的选材要合理,应有较好的可铸性。 ( 2) 设计毛坯形状、尺寸还应考虑到: 各加工面的几何形状应尽量简单。 工艺基准以设计基准相一致。 便于装夹、加工和检查。 结构要统一,尽量使用普通设备和标准刀具进行加工。 在确定毛坯时,要考虑经济性。虽然毛 坯的形状尺寸与零件接近,可以减少加工余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加工成本,但这样可能导致毛坯制造困难,需要采用昂贵的毛坯制造设备,增加毛坯的制造成本。因此,毛坯的种类形状及尺寸的确定一定要考虑零件成本的问题但要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在毛坯的种类形状及尺寸确定后,必要时可据此绘出毛坯图。 合器拨叉零件材质 为 45 钢,硬度为 用在锻锤上合模模锻毛坯。根据上述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工序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计算、机床等如下: 1. 铣端面 B 1)机械加工余量:查机械加工 工艺手册表 件重量在 间,锻件复杂系数为 度为 25,查 出 该 零 件 余 量 是 : 厚 度 方 向 为 以 B 面余量取 2 2) 切削用量、工时计算及机床:此工序为铣端面 B 面,保证 尺寸 14 (参考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切削速度:参考有关手册,确定 V=s,即 用高速钢镶齿三面刃铣刀 00数 Z=8。则: nS=00* 000=300r/ 现采用 式铣床,根据机床使用说明书(见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取 00r/实际切削速度为 v=1000000 300*100*= 00r/,工作台的每分钟进给量 为: *300=192mm/机床说明书, 190mm/ 切削工时:机动工时 fm 1=. 铣叉子端面 1)机械加工余量: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查出厚度方 向余量为 以叉子端面单边余量取 2 2) 切削用量、工时计算及机床:此工序为铣叉子端面,可在 立式铣床上采用隔套同时装四把铣刀一次铣削四个面成。 (参考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切削速度:参考有关手册,确定 V=s,即 用高速钢三面刃铣刀 10数 Z=4。则: nS=10* 000=75r/采用 式铣床,根据机床使用说明书(见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取 5r/实际切削速度为 v=1000000 75*110*= 15 当 5r/,工作台的每分钟进给量 为: *75=24mm/机床说明书, 切削工时:机动工时 fm 1=6. 车外圆 250 C 面 1)机械加工余量: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查出厚度方 向余量为 平方向余量为 以外圆余量取4C 面余量取 2 2)切削用量、工时计算及机床:此工序为车外圆 250 C 面及 5倒角 切削深度: 单边余量 Z=2外圆表面粗糙度 工 精度为 ,需经两次切削,粗车后单边留余量 Z=用立式车床 进给量 f: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用 f=r 计算切削速度:见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c=v *60 242 =123m/定主轴转速: ns= 125*23*1000 =313r/机床选取 n=322r/以实际切削速度 v=1000000 322*125*26m/削工时: t=nf 1=22 0425 = 16 4. 钻 + 部),选用机床:立式钻床) 机械加工余量:毛坯为实心 ,不冲出孔,两内孔精度要 求 照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序尺寸 及余量为: 钻孔: 2Z=孔: 9+ 2) 切削用量、工时计算及机床: 钻孔 f=r(见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v=12m/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表 5 类加工性考虑) ns= 2*1000 =411r/机床选取 392r/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所以实际切 削速度 v=1000000 392*削工时: t=fn w 21=92 410106 = 铰孔 9+ mm f=r(见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v=6m/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ns=v = *1000 =201r/机床选取 95r/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17 表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1000000 195*削工时: t=fn w 21= 本工序的机动时间是 . 铣宽 7+ 槽,选用 机床:立式铣床 ) 机械加工余量:参照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序尺寸及余量为: 粗铣: 5 2Z=铣: 7+ ) 切削用量及机床: (参考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切削速度 v=s 及 用错齿三面刃铣刀, 00,齿数 z=1,则 ns= 100*000 =据机床使用说明书(见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5r/实际切削速度为 v=1000000 75*100*削工时: t=fn w 21= 18 第三章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在加工拔叉零件时 ,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根据任务要求中的设计内容,需要设计加工铣 7 槽夹具。其铣叉子端面的夹具将用于 床,刀具采用三面刃铣刀。 7 槽 夹具设计 究原始质料 利用本夹具主要用来粗、精铣 7 槽,满足两端面尺寸要求。在粗铣端面时,其他都是未加工表面。为了保证技术要求,最关键是找到定位基准。同时,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 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叉子两内端面对圆柱头中心线有尺寸要求要求,其设计基准为圆柱头的中心线。 采用 25 外圆 V 形块定位 , 采用螺旋压紧机构压紧 , 10 用心轴定位 . 具方案的设计选择 根据任务书要求,现设计夹具方案有: 方案一:采用压板用螺栓联接,利用汽缸夹紧,这种夹紧方式夹紧力可靠,辅助时间短,工人劳动强度小,但是成本高。 19 方案二:采用压板,用螺栓、螺母联接,利用手动夹紧,这种夹紧方式夹紧力小,但成本低。 本次设计零件为大批量生产,要求成本低,且在加工过程中夹紧力要求不高,因此夹具夹紧方案选用方案二,利用螺栓、螺母手动夹紧。压板选择为直压板。 削力及夹紧分析计算 刀具材料: 45#(高速钢镶齿立铣刀) 刀 具 有 关 几 何 参 数 : 000 1510000 12800 85n00 2515 6D 8Z f / p 由参考文献 13表 1得铣削切削力的计算公式: 查参考文献 7表 1021 得: 510对于灰铸铁: 90( p 取 175, 即 96.0 1 . 1 0 . 7 2 1 . 1 0 . 95 1 0 2 . 0 0 . 2 5 6 3 6 0 8 0 . 9 6 6 4 0 . 6 9 ( ) 由 参考文献 3表 1得: 垂直切削力 : )( (对称铣削) 背向力: )( 根据工件受力 切削力、夹紧力的作用情况,找出在加工过程中对夹紧最不利的瞬间状态,按静力平衡原理计算出理论夹紧力。最后为保证夹紧可靠,再乘以安全系数作为实际所需夹紧力的数值。即: 安 全系数 K 可按下式计算: 20 6543210 式中:60 全系数,见参考文献 7表 121 可得: K 所以 )( 4 0 )( 9 )(K 由计算可知所需实际夹紧力不是很大,为了使其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决定选用手动螺旋夹紧机构。 单个螺旋夹紧时产生的夹紧力按以下公式计算: )( 210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可查得: 0 912 0592 其中: 120( )L )(25 螺旋夹紧力: )(W 易得:0经过比较实际夹紧力远远大于要求的夹紧力,因此采用该夹紧机构工作是可靠的。 差分析与计算 该夹具外圆定位心轴定心,为了满足工序的加工要求,必须使工序中误差总和等于或小于该工序所规定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离合器接合叉工艺及铣7槽夹具设计【5张CAD图纸、工艺卡片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22585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