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国土房管局局长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1页
县国土房管局局长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2页
县国土房管局局长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3页
县国土房管局局长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4页
县国土房管局局长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国土房管局局长 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 一、 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卓有成效的一年。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去年全县先后遭受 7次区域性强降雨,共诱发各类地质灾害灾险情 15 起,造成了 300 余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地质灾害防治战线的同志们奋力拼搏、高效行动,成功处置灾险情 15起,紧急撤离险区群众 30余人。确保了险区群众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了因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了连续 4年人员零伤亡的防控 目标。 回顾 2016 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市国土房管局业务指导下,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夯实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形成全民防灾体系。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市委市政府规定,我县建立健全了政府领导、国土牵头、部门分工负责、乡镇(街道)、村组(社)、片区地质灾害负责人齐抓共管,群测群防员和受威胁群众共同参与的全民防灾体系。一是强化防灾目标考核。县政府继续将地质灾害防治达标率纳入县政府对乡镇(街道)的综合目标考核。年初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县级相关 部门签订了 016年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进一步细化落实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街道)的防灾责任和措施。二是强化防灾计划管理。汛前县政府及时印发了 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2016 将全县 15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点、线、面”三个层次的重点防范区域全部纳入防治方案,明确了监测防范、搬迁避让及工程治理等年度防治重点,明确了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落实责任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7 明 确了县城乡建委、县交委、县水务局、县安监局等重点行业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职责分工。三是压实了地质灾害防治“四重”网格化管理责任。去年我局对排查出的 15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全市的统一安排部署,全部落实了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员、片区负责人、驻守地质队员、区县地环站“四重”网格化管理责任。第一重,落实了 159名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对每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常态化监测;第二重,落实了 26 名乡镇(街道)分管负责人担任的片区负责人,具体负责本乡镇街道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三重,争取市级专项资金 50 余万元,我县委托重庆 川东南地质队和重庆 136地质队共派出 6名地质队员分片区驻守乡镇街道,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开展地质灾害排查核查、监测培训、应急演练和应急处置工作;第四重,加强区县地环站建设,强化专职人员保障,全力做好本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进一步强化了地质灾害巡查排查、监测预警、专家驻守、应急处置、督查督办 “五道防线”。 一是强化隐患巡排查。去年,我县组织各乡镇街道在驻守地质队指导下,开展了隐患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工作,共核实隐患 159 处,警示防范区 79 处。发放了防灾明白卡 2300余份,更换破损 的警示牌 76块。做到隐患底数清、情况明。同时,督促指导相关行业部门开展了相关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整治。完成了 27处矿山尾矿库、 21处人工堆积体等隐患再复查和整改销号工作。二是强化监测防范。针对排查确定的 15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逐点落实了 159名监测员开展监测预警(非汛期每周 1次,汛期每周 2 次,强降雨及极端天气加密监测),并督促监测员通过地灾防治专用手机同步上报监测信息。发现险情变化第一时间预警并转移受威胁群众。同时,强化片区负责人对群测群防工作的组织和督促,并通过地灾防治专用手机每周 1次上报工作开展情况信息。 通过群测群防,去年汛期成功预警 8 起,避免了 30 余名受威胁群众的伤亡。三是强化技术支撑和督查督办。为及时掌握雨情、水情信息,我局加强了与气象、水务部门的协调联动和会商,并通过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发送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 15次 6000余条,覆盖受威胁群众近 20000人,有效指导乡镇和险区群众加强灾害防范。同时,我县实行了专家驻守,加强技术支撑。共派驻 6名地质队员在汛期( 5守乡镇街道,监督指导所驻守单位常态化开展群测群防及应急处置工作。为确保各项防灾责任和防灾措施落到实处,我局又组织了3次地灾防治专项督 查,并在主汛期及强降雨天气等重要时间节点,专题召开了 5次片区负责人及驻守地质队员参加的防灾会议,重点强化巡查排查、监测预警和应急准备等防灾措施的落实。全年共发放地质灾害隐患处置函 98 份,在应对去年的 15 起灾险情中,做到了反应迅速,处置及时规范,有效防范了人员伤亡和险情扩大,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进一步强化了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去年我县多层次开展了地灾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进一步宣传普及了防灾避险知识,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应急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一是广泛开展防灾知 识宣传。利用“ “安全生产宣传月”等契机,我局深入部分乡镇开展了 3次防灾知识集中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 8000 余份、书籍 200 余册;二是多层次开展防灾技能培训。我局邀请地质专家进行专题授课,对片区负责人、群测群防员、建管办人员及基层国土所人员进行了 3次防灾知识集中培训。并在 8月 17日 坪、坪山等 3个片区再次对使用地灾防治专用手机进行了专题培训。同时督促各乡镇街道分层级对各隐患点监测员开展了一对一的监测技能培训近 50 余次,强力提升基层监测预警能力;三是强化预 案管理和应急演练。去年我局对全县 159个隐患点防灾单点预案进行了重新编制,在汛期督促各隐患点逐点开展了简易避险演练 159 次。并在去年 11 月,组织全县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在县体育场进行了队伍集结和联合训练,强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四是强化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管理。去年我县投入资金156万元建成了本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并投入了正常使用。在信息系统中全部、准确录入了 159个隐患点基础数据和“四重”网格人员的相关信息,并实现了利用地质灾害防治手机适时上传监测预警信息、灾险情远程会商和对四重网格化人员的信息化管理。二是完 成了全县专用手机使用情况的专项清理。共更换了损毁手机 61台,为 76台手机重新安装和调试了群测群防软件,补卡 37 张,完成手机实名制登记 194 台,恢复欠费停机手机 28 台,确保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有序运行。 (四)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的工程治理。 2016 年,我县共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项目 14 个,县级地质灾害 补助资金 350 余万元。申报成功隐患治理市级资金保障项目 1个。一是将鹤游镇石鼓居委 1组石鼓溪危岩纳入了市级挂牌督办,并将桂溪一小集资房危岩治理项目、桂溪三合水库塘坝危岩和澄溪镇通集村烧房湾滑坡等 3个项目纳入了县级挂牌督办,目前上述 4个项目已全部治理结束,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二是对汛期发生的 13 处灾险情隐患,启动了应急抢险,目前已完工 10 个,还有 3 个未完成治理。三是积极争取市国土房管局支持,将双河水库危岩治理项目纳入了市级资金保障范围,目前已完成了野外勘查和报告评审,预计争取资金近千万元。 二、 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异常严峻 一是气候影响不容乐观。据气象部门预测, 2017 年我县暴雨洪涝总体较常年偏轻。主要多雨时段在 5 月中下旬、 6 月中下旬、 8 月下旬至 9月上旬。春季( 3降雨量为 350期相比偏多 1季( 6降雨量为 420期相比偏少1。秋季( 9):降雨量为 320米,同期相比偏多 15为汛期,预计有 6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汛期特别是主汛期发生地质灾害概率较大,需重点防范。 二是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增多,监管难度大。受经济形势持续好转推动,今年全县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和交通建设等工程活动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边坡开挖、堆土加载等工程建设活动对地质环境扰动强烈,极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三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防治任务重。近几年尽管我县通过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等措施销号了一些地质灾害隐患点,但受地壳运动和强降雨等因素影响,经专业队伍多次排查复核,目前我县仍有地质灾害隐患点 159处,警示防范区 79处,受威胁群众近 2万人。 四是基层防灾能力不强。一方面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各隐患点监测员普遍由年龄大,文化不高的群众担任,监测预警最后一公里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工作调整,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变动较频繁,防灾知识技能得不到持续提升;同时部分乡镇对防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一些重要地灾隐患点得不到及时治理。 五是少数单位防灾职责不清。部分单位没有落实地灾防治机构和人员,没有人来具体抓地灾防治工作。少数部门没有按照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 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责任做好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的紧急通知(渝委办 2007 77号)以及全市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分工方案(渝办发 2012 209 号)文件的地质灾害防治职责分工开展本行业领域的防灾工作,防灾职责不清,导致防灾责任和工作措施落不到实处。 三、全力以赴做好 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持续深化地质灾害防治“四重”网格化管理。 一是进一步压实群测群防员、片区负责人的防灾责任。各乡镇(街道)对排查出的 15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全部落实群测群防员,并在片区负责人和驻守地质队员督促指导下,认真开展地质 灾害监测和巡查排查等防治工作。地质灾害片区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本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管理、指导和监督群测群防监测人员做好监测预警工作,组织做好隐患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工作,协调解决隐患专项调查、核查和排查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并与驻守地质队员共同研判地质灾害灾险情形势,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等,并要利用下发的地质灾害防治专用手机及时上传工作信息(每周一次)。 二是进一步强化驻守地质工作职责。驻守地质队员在汛期( 5驻守乡镇(街道),务必到岗到位,指导、检查、监督所驻守乡镇( 街道)开展隐患核查排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群测群防工作。每天务必通过驻守手机按时上报驻守工作日志。 三是县地环站要落实 3名专职人员,统筹做好全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工作。要强化群测群防员、片区负责人和驻守地质队员的监督管理,及时协调解决地灾防治中的相关问题。重点要加强监测信息上报和市县级挂牌项目推进的检查督促,全力提升今年市对县地质灾害防治达标率考核分值。 (二)明确防治工作重点,强化督查督办。县政府即将印发 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在方案中已把全县 159处地质灾害隐 患点以及 14 处市县级挂牌督办项目的防治任务,全部分解落实到了相关乡镇街道及部门,请各单位认真对照目标任务,细化防治措施,限时完成整改任务。特别是市县级挂牌督办的 14 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务必在今年 10 月底前完成防治任务。请各乡镇街道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科学编制本级地质灾害防治年度方案,将本辖区排查出的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纳入本级防治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监测防范、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该方案务必在 5月中旬前通过内网上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土房管局)备案。 (三)全力做好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 加强地质灾害排查巡查工作。各乡镇(街道)、县级相关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的原则,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三查制度”,以“点、线、面”三个层次为重点,开展对城市建设区、重要交通干线、重大水利工程、重要市政设施、矿山、学校、旅游景区、农村居民点及人口密集区等重点区域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工作。科学划定威胁区,签订防灾责任书,明确防范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时发放避险明白卡、防治督办函,督促责任单位采取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等措 施进行防治。 乡镇(街道)要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利用具有 质灾害隐患监测员要熟知所负责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位置、威胁对象、撤离路线、避灾场所等基本情况,按要求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其周边的巡查排查和监测工作,认真填写监测记录,熟练运用下发的地质灾害防治专用手机上传监测信息(汛期每周 2次,非汛期每周 1次,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加密监测上报)。发现地质灾害险情变化,及时预警并第一时间协助群众转移避 险。驻守地质队员要指导乡镇(街道)修改完善地质灾害隐患单点预案,在单点预案中要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质不稳定情况、威胁范围和威胁对象等设置雨量预警值,当该区域雨量达到预警值时,地质灾害防治片区负责人、群测群防员及当地干部要组织威胁区群众主动撤离到单点预案确定的安全区域。 一是强化防灾知识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各乡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制订计划,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分期分批对群测群防员、防灾责任人和乡镇(街道)工作人员进行防灾知识 培训。各乡镇(街道)要在 5月底前至少组织 1次群测群防知识集中培训和“一对一” 地灾防治手机使用培训,并在 7 月底前对所有纳入监测的隐患点至少开展 1次简易应急避险演练。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