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学的角度探求鲁迅《故乡》的主题_第1页
从叙事学的角度探求鲁迅《故乡》的主题_第2页
从叙事学的角度探求鲁迅《故乡》的主题_第3页
从叙事学的角度探求鲁迅《故乡》的主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叙事学的角度探求鲁迅故乡的主题鲁迅的小说故乡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其主题思想在 历史上有过不同的阐释。最先对故乡的主题进行阐释的是茅 盾,他提出了“隔膜说”,他在文章中说:“悲哀那人与人中间 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 简言之即哀人生之隔膜。”【 1】建国初期中学语文教材对 故乡主题的阐释为:“作者与闰土隔膜的悲哀,由这种悲哀 引发他自己所属阶级的悲哀。 这种悲哀也就是对不合理的社会制 度的不满与反抗。”【 2】进入新时期后,一般认为故乡的 主题是:通过对闰土、杨二嫂等人可悲生活的描述,揭露了统治 阶级的反动统治与社会的黑暗。 当下也有人从寻找精神家园的角 度解

2、读故乡,认为其主题是:“一种寻找精神故乡的艰难旅 程,而人的精神故乡即是人类企盼回归的终极所在, 也是人安身 立命的现实栖居。”【 3】以上几种说法说明鲁迅故乡的主 题目前尚无定论。 我们认为, 作者用第一人称“我”讲述回到故 乡的故事, 这就涉及到叙事学中叙述视角的问题, 用叙事学的方 法,从叙述视角的角度分析故乡这篇小说,或许能够探求到 作品主题的真相。叙事学是关于叙事的学问, 叙事学关注的不是故事本身, 而 是关注如何讲,谁讲述的,叙述学关注的是讲故事的方式。叙事 学的叙述视角是看待一个事物的角度, 其中作者和叙述者是两个不同的主体,他们可能重合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故乡中的“我”是故事的

3、叙述者,作者和“我”属于不同的主体, 并不一 致,这样的情况在鲁迅的小说伤逝中也有出现,其中叙述者 涓生和作者本人就不一致。我们认为,故乡中的叙述者“我” 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地主,因为文中有这样的表述:“那时我的父 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 祭祀的值年。”封建大家族轮流主持祭祀祖先的活动称为“值 年”。可见,“我”的家庭是封建地主家庭,只是后来家道中落 了。据文学史记载,作者鲁迅是出生在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一个没 落的士大夫家庭,小时候常随母亲回农村的外婆家省亲,得以更多地接触了解农民的生活。 由此可见,作者鲁迅和文中的叙述者“我”并不是一个人。文中的“我”在叙事学里

4、称“隐含作 者”,是作品表现出来的作者的第二自我,“隐含作者”的价值、观念规范和作者相一致,叫作“可靠叙述”。文中的“我”是一 个开明的封建地主,具有民主改良思想,而作者鲁迅是一位具有 先进民主思想的革命者,他们在价值观念方面具有一致性。 作者 借“我”的可靠叙述所传达的思想应该切近文章的主题。 文中以“我”为视角,通过回故乡的所见所闻,尤其是闰土和杨二嫂二 十多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发“我”一一一个开明的封建地主对 如何生活的深刻思考,从而引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我们认为,文 章通过对闰土和杨二嫂二十多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和可悲的生存 现状,揭示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一封建主义统治,这种统治 不仅表现

5、在政治上、经济上,而且表现在思想上。封建等级观念、 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着人们的思想。 如何打破封建思想,推翻封建 主义的统治,是“我”着重要思考的问题, 也是作者着重要表现 的问题。因而我们认为, 故乡的主题是:揭露了封建思想对 人们的统治,表现了作者反对封建主义, 打破封建思想统治的强 烈愿望。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阐述。其一,作品出自小说集呐喊,呐喊本身反圭寸建主题 鲜明。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也是文学革命的主将。鲁迅的第 一部小说集呐喊,以彻底反封建的深刻思想,显示了文学革 命的最初实绩。呐喊自序中有这样的对话:“假如有一间铁 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

6、人,不久就 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 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 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 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灭这铁屋的希望。”这里,作者把 封建主义比喻为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就是受封建思想统治的国 民,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是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的进步人士。很显然,作者写呐喊的目的是为了唤醒沉睡的国民,推翻封建主 义的黑暗统治。故乡收入小说集呐喊之中,它表现的主 题思想应该同呐喊所表现的反封建主义思想相一致,所以,故乡的主题应该在反封建这个大框架内。其二,从小说中闰土和杨二嫂的言行表现,揭示了圭寸建

7、等级思想观念对人们的迫害。小说中的“我”是以地主的身份出现的,闰土是“我”儿时的伙伴,由于是伙伴,自然没有那么多的隔膜。而二十多年后 成年的闰土见到“我”之后,“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这表明在中年闰土的思想观念里,地主老爷 是应该叫老爷的,应该受尊敬的,封建的尊卑秩序本应如此。又 如豆腐西施杨二嫂到“我”家,说道:“啊呀,你放了道台了, 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姑且不说杨二嫂这些话是否属实, 单从她的言语里就可以看出,“当官发财”,“姨太太”,“八 抬大轿”这些标示封建等级思想的字眼,充分表现出杨二嫂身上浓厚的封建等

8、级思想残余。 这表明,封建等级思想观念在人们的 心目中已根深蒂固,深深地毒害了像闰土和杨二嫂这样的劳苦大 众,封建制度,封建等级思想观念是造成他们麻木不仁的真正原 因。其三,从闰土迷信的言行,可以揭示出圭寸建迷信思想对劳动 者的毒害。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叫闰土,这就是封建迷信 思想的体现。闰土在“我”家拣东西时,曾要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我”还暗地里笑他崇拜偶像。 这说明闰土有封建迷信思想。 封 建迷信是封建文化、封建思想的体现,是落后的、陈腐的,和民 主、科学背道而驰,正是新文化运动革新的对象。所以,小说通 过闰土的迷信思想,揭示了封建迷信对人民的毒害, 表现了对封 建思想文化的批

9、判与否定。其四,小说最后抒发的一段议论, 表达了作者推翻封建主义 统治的愿望。小说最后的议论是耐人寻味的。“我”辛苦辗转而生活,闰土辛苦麻木而生活,杨二嫂辛苦恣睢而生活。 这三种生活有一个 共同点,就是辛苦而不幸。而造成这种不幸的原因,是封建主义 的统治,而“我”希望的新生活是推翻圭寸建统治后的民主自由的 生活,这个愿望能实现吗?“我”先是觉得其“茫远”,但是在小说最后,“我”这样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 路。”这段话是在说:希望是靠人去实现的,就像路一样,走的 人多了,就成了路。推翻封建统治,过民主自由新生活的希望就 在于广大民众,只要广大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