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1页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2页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3页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4页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市委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超前谋划、积极推进,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坚持规定动作狠抓落实、自选动作积极突破、试点工作大胆创新,统筹推进各领域重点改革事项,持续推出了一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成果,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年,我市紧密结合实际推进改革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围绕市委确定的“勇当排头兵、争做先行者、打造示范区”的总目标,忠诚担当干净干事的总要求,狠抓项目引进和建设的总抓手,建立马上办抓落实推进工作机制的总保障,围绕市委、市政府“15358”工程,聚焦国企改革、放管服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卫计事业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新型城镇化改革、要素市场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好最急需、最迫切的改革。目前有些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改革成果比较突出,成效比较显著,有力地促进了调结构、强支撑、防风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为在复杂严峻形势下打赢稳增长、保态势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红利加速释放,为我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活力,为实现又好又快跨越发展决胜全面小康不断催生发展新动能。20年我市在经济体制、民主法治领域、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等六个方面确定的改革事项共93项,其中省委确定的事项85项,国家和省试点5项,需要加强的3项,按照时序进度要求,已完成39项,正在持续推进54项。改革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改革总体部署和组织推动情况(一)凝聚改革合力,层层夯实责任。我们凝聚改革合力,层层夯实责任,充分发挥领导小组、专项小组、专题小组的作用。领导小组负责管大事、管全局,审议全局性重要改革事项,研究部署改革总体任务;专项小组负责研究相关领域的重要改革问题,协调推动有关专项改革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专题小组负责组织拟订相关专题改革方案,组织推动改革事项实施。市委改革办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按照要求加强对全市改革的统筹指导、督促督察,强化上下联动机制,协同推进市直部门与各乡镇改革。(二)完善规章制度,搭建信息平台。探索建立改革协调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各专项小组联络员专题协调会议,就各小组、各部门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沟通。建立改革信息定期报送制度,要求各专项小组、专题小组、各部门将改革的新做法新经验及时报送市委改革办,供市委市政府领导参阅,同时便于相互学习借鉴。探索建立以公众邮箱、微信为主的“改革信息平台”,积累成改革数据库,为全市改革工作提供便利资源。在市委党刊工作设立改革动态专栏,及时刊登中央、省委、市委有关改革的信息和典型经验,同时在政府网站设立“改革专栏”宣传各级改革动态和改革亮点。 (三)注重统筹兼顾,精准落实。把全面深化改革与全市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结合起来,与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与推动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强化职能部门、责任单位、重点乡镇的关键主导作用,加强和省委相关改革部门的对接,按照要求,结合实际,制定高质量的改革方案,明晰改革的重点任务、主体责任、推进举措、时间节点等要素。市委深改小组提出抓落实要有系统,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有序协调系统推进。把抓改革落实同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结合起来,同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既要通过抓改革来促发展,又要围绕谋发展来抓改革。要有方法。继续坚持省委确定的“一导向、三重点、两方面”的工作思路,着眼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聚焦改革、聚焦关键、聚焦实事,解决好改革事项泛化、分散和空虚的问题,抓好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关键性的重点改革任务。要有重点。各专项小组严格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年工作重点确定的改革事项,科学谋划、重点突破,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坚持抓重点和带整体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促进、重点突破和渐进推动相衔接,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市委改革办今年先后4次召开各专项小组联络员会议,进一步细化和分解全市各项改革任务,制定工作台账,对各领域的具体改革事项均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有效突出了改革重点;还实施了“改革月报”制度、定期召开推进会、创新会议形式“把改革会议开到改革现场去”、开展改革专题调研、建立“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交流”微信群等推进落实举措,不折不扣谋划到位、承接到位、落实到位,做到不推托、不漏项、不走偏,确保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真正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四)注重改革成效,大力推广应用。主要围绕转型发展搞谋划,充分发挥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主动聚焦我市“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措施,进一步明晰了改革的思路、布局和重点,着力出实招、破难题,加快推进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有利于“五大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开放合作、民生福祉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全面从严治党的体制机制创新。立足民生民本搞谋划,推动改革向民生聚焦、向民生倾斜,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医疗卫生改革、创业就业服务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改革事项,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针对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开展改革调研,系统总结梳理。将好的改革举措,大力在全市推广应用,并向省委改革办呈报典型。(五)强化衔接沟通,加强改革办建设。加强改革办与各改革小组之间的工作对接,积极沟通,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做好改革任务衔接;加强改革办与兄弟市(县)改革办之间的联系,学习先进,探索好经验好做法,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加强和省委改革办之间的联系,以省委改革办的意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学习省委改革办运行体制机制,指导改革进展,服务好改革工作。强化改革办人员的业务素质,以理论学习指导实践,以调查研究提供决策参考,宣传推介改革进展。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向领导小组、省委改革办报送信息;选好配强改革办人员,目前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已配置到位。(六)加强督办督查,严格奖惩制度。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了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形成由市委改革办为主体,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紧密配合的督察小组,对全市各部门改革进展情况实行每季度自查,半年实地督办督察的工作机制,形成督办督察专题报告报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对完成任务较好的通报表彰,对任务滞后的通报批评,将改革任务进展完成情况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重要指标。还实行改革任务落实情况月报制度、月通报制度,各专项小组和牵头单位每月30日前对改革任务落实的方案、举措、进度、成果上报改革办,改革办汇总报送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并在市属媒体公布。二、改革任务落实情况(一)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改革情况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改革专项小组共承担改革任务53项。截止目前,共完成16项,需持续推进37项。1、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1)做好行政许可事项衔接落实工作(已完成)。20年,国务院、省政府取消、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涉及到我市的共10项,其中:取消8项,2项合并为1项,我市审改办印发了关于转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省政府工作部门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的通知、关于转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职权和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承接和取消,强化后续监管,做好工作衔接,避免出现监管真空,严防行政许可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2)落实权责清单,规范中介服务(已完成)。强化权责清单运行情况监督检查,为促进“权责清单”的刚性落实,改革牵头单位组织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未发现任何单位或部门有清单之外“乱用权”、未按照权责清单运行、超时审批等问题;圆满完成了全市行政权力事项目录清单编制工作,采取“三步工作法”,编制完成了行政权力事项目录清单工作,全市保留行政权力事项共1959项,已以市政府文件印发,并全部录入河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加强权责清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根据省级有关要求,印发文件对我市保留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动态调整,保留的中介服务事项由31项减少到30项。(3)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和后置审批事项(已完成)。市工商局按照省工商局要求削减前置审批5项。目前,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削减为33项,后置审批232项。(4)积极探索“多证合一”(持续推进)。将发改委、公安、财政、住建等17个部门的35个证照整合为1个营业执照,实现“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网归集、一档管理”。截止10月13日,全市共办理“三十五证合一”营业执照 2629户,其中企业营业执照 447户、农业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 29 户、个体营业执照 2153户。(5)实施简易注销制度(持续推进)。自20年3月1日起,我市全面实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以缩短市场主体退出周期,降低退出成本,提高登记效率。目前,我市已有35家已通过企业信息公示系统进行了简易注销公告,并办理了简易注销。目前,正在推动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6)推动“两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持续推进)。(7)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制定并下发关于印发市公共信用信息征集目录的通知、关于完善诚信建设红黑榜发布工作机制的通知和关于建立信用联合奖惩机制的通知等文件,开展“信用”宣传活动,组织信用联络员培训,稳步推进“双公示”等信用信息归集工作。目前,已归集各类信用信息20余万条。我市信用综合排名在全省直管县中排名第一。(8)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持续推进)。印发了关于部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通知,选择市水利局所属制管厂、物资供应站等8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为20年改革试点,目前正有序推动改制。(9)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已完成)。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市发改委依托河南省联审联批平台,将投资审批、核准、备案事项纳入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行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实现一次受理、一并办理,确保不漏掉一个联审部门、不漏掉一个审批事项。市行政服务中心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初步实现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工作机制,促进了我市政务处理电子化、管理方法制度化、办事流程高效化、服务行为规范化,管理水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收到了较好成效;市商务局实现各类企业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及备案、股权出质登记、电子营业执照领取等项工商登记业务网上办理。(10)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已完成)。市编办以政府各部门权责清单和行政权力事项清单为基础,梳理出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行使行政权力,服务企业、群众办事、创业过程中要求申请人提供的各类证明共289项,取消各类证明事项的276项,保留13项,并以市政府文件形式进行了印发、公布,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1)四供一业”移交改造工作(已完成)。我市已于5月底率先完成“四供一业”工作,其中供水9835户,供电10139户,供气9605户,供热9605户,物业方面,9605户。顺利接收7家省属企业退休人员,高标准完成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顺利通过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剥离省属企业办社会职能验收工作。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12)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制度(持续推进)。市发改委出台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政策收集和研判工作小组、项目谋划和项目库建设工作小组和工作督导小组等三个小组,从预判政策形势、完善项目管理和加大督导力度等方面,加强项目谋划工作。目前,我市共储备项目合计569个,列入20-2020三年滚动计划年项目合计320个,总投资198亿元。 其中涉及农林水利项目38个,总投资5亿元;交通类项目共23个,总投资21亿元;城市基础设施类项目10个,总投资9.8亿元;社会事业类项目234个,总投资42亿元;能源2个,总投资94亿元;环保项目7个,总投资1.5亿元。(13)坚持改拨为投、投贷结合,发挥好各类投资基金作用(持续推进)。市财政部门积极整合各类资金,通过永财投资管理公司与中原银行合作,设立了市产业发展基金,用于促进面粉食品企业健康发展;市金财公司借助百城提质工程契机,成立百城开发公司,争取专项贷款资金4亿元支持我市棚改项目建设;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专项贴息基金4.52亿余元,支持我市第二水厂项目、候岭采煤沉陷区治理等10个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的建设和发展。(14)创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融资机制(持续推进)。针对具体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设计针对性投融资方案,争取资金支持我市城市建设。目前,我市国储林项目已经完成规划,并经省林业厅同意,上报至国家林业总局,项目规模调整为32亿元,拟融资额度25亿元。(15)完善并落实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已完成)。制定下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促进我市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保持我市经济平稳运行;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成立了PPP项目中心,建立了ppp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目前,已有8个项目纳入PPP项目库,天然气城市门站项目和万达热力项目2个PPP项目正在建设中,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和市第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正在推介中。(16)县级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银行(已完成)。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和有关文件规定,农信联社改制组建农商银行,于2016年5月18日正式挂牌开业。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17)强化政府责任,完善政府举债融资及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持续推进)。通过增加财政收入,优化支出、加大偿债力度,推广应用PPP模式化解存量债务,调整政府债务结构等方法降低债务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根据省厅测算,我市已于2016年底提前完成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工作;20年,我市由省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75亿元,主要用于在建及新建的公益性资本性建设支出,置换债券1.89亿元,主要用于产业集聚区公益性项目建设。(18)认真落实国家税制改革任务(已完成)。市税务部门积极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完成了营改增改革、消费税资源税费改革、税收征管体制综合改革。(19)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相关制度(持续推进)。编制政府购买服务目录,要求政府各部门严格按照目录购买服务;加强采购预算管理,对政府购买服务进行全过程监管,发现合同履行、绩效目标实施偏离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创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市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交易、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均纳入中心进行公开交易;交易中心对各类交易活动进行即时信息发布、全程监控及综合监督管理,确保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公正、透明,有力地服务了项目建设。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20)推进科技投入机制改革(持续推进)。组织我市70多家规上企业参会,增加企业对优惠政策了解,鼓励企业申报研发项目,今年我市共有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我市今年共有7家申请省研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企业免税1000余万元。(21)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推进)。制定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政策。(22)加大对科技人员激励(持续推进)。修订了市科学技术奖励暂行办法,严格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6、完善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2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已完成)。我市在2015年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取消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打破了城乡户籍壁垒,建成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户口自由迁移。20年4月,又出台了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细则,对租房落户、工作落户、学生落户、小产权落户等情况做了进一步规范,简化户籍窗口操作,更好地方便了我市落户群众。(24)创新“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投融资机制(持续推进)。成立了市豫资百城提质建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我市百城项目投融资业务;对涉及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项目进行梳理和分类,依托项目直接融资,扩大与银行合作范围,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目前,通过省豫资百城提质建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已完成首批百城提质项目国开行专项贷款资金4亿(棚改安置专项贷款),支持我市棚户区改造。(25)完善住房保障体制(持续推进)。市住房保障中心根据我市情况编制了市住房建设专项规划(2016-2020),并报送市百城提质办审定。截止目前,共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33个,另有4个棚改项目已通过省住建厅核查,按排为2018年工作任务;共建成公租房7323套,已分配4621套,分配率为63%。中心制定了房地产中介公司备案制度,建立了租赁档案,实行住房租赁的网格化管理,规范租赁关系;利用本单位掌握的房源信息,搭建“房产超市”平台,方便群众看房选房。(26)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收益范围(持续推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制定了市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人员等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开展“住房公积金政策宣传月”活动,持续加大住房公积金新政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人员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受益范围。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加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23家,新增缴存人数1051个。(27)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整合政府部门间相同相近的执法职能、整合职责相近的机构,以减少执法部门、改变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为落脚点,加大力度,全面整合各部门的执法职能,先期全面整合了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部门的所有执法职能共26项。改革中注重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坚持重心下沉,将执法力量向基层、一线倾斜;加强对城市执法岗位人员培训,提升工作能力。(28)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芒山镇、高庄镇至2015年被定为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后,按照以建设“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合、城乡统筹、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为目标,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试点工作,初步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增强了镇域经济实力,为改革汇聚了财力。7、完善现代市场体系(29)落实产权保护政策(持续推进)。我市建立了党委牵头,人大、政府、司法机关共同参加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协调机制,推进产权保护。(30)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持续推进)。我市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升级所需资金的请示已获市政府审批,将尽快建立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系统,节约群众的办事成本,真正做到便民利民。(31)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市供电公司已成立子改分清算工作小组,新成立分公司基本户已开立完毕,等待上级指示。(32)推进盐业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市盐业局强化食盐专业化监管,完善食盐储备制度,保障我市食盐供应安全。同时,成立市盐业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起草我市盐业体制改革方案。8、深化教育体制改革(33)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实现教育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已完成)。我市2006年开始贯彻执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以来,已实行了城乡统一政策、统一标准。20年春季开始,教体局与财政局改革了教育经费拨付办法,实行“生籍同在,钱随生走”的拨付制度,学生在全市范围,在政策规定内可以自由流动,学生经费按学生所在学校按学期核算拨付。(34)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持续推进)。起草了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正在征求意见;持续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式,有效推进人才培训走向规模化,高效化,今年以来,共培训各类人才3.8万人次。围绕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面向社会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共招聘600余人,其中招聘专业教师330人,医护人员203人,硕士以上研究生52人;继续实施关心关爱人才机制,通过召开知识分子座谈会和市领导慰问专家人才等方式,营造识才敬才爱才重才氛围,体现各类人才的社会价值。9、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5)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加强监测,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成立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科学补偿机制,争取政策支持,巩固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改革成果;积极创建市临床重点科室,以重点科室带动我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二级以上医院“十大指标”监测,大力改善医疗服务。(36)推进分级诊疗(持续推进)。市卫计委印发关于实施分级诊疗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医疗联合体,加快建立和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市域内市人民医院同全市28家乡镇卫生院、7家社区中心签定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合同意向书,为所有签约乡镇卫生院安装了24小时动态网络心电图,对条河等8家乡镇卫生院开展技术帮扶指导,义诊50余次5000余人次,学术讲座30余次;我市已有三家医院与三级医院组成医疗联合体并举行揭牌仪式。(37)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推进)。市卫计委积极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医生制度全面推行居民健康网格化管理和签约服务的意见,印发了市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截至9月底,全市成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69个,参与签约家庭医生妇保人员、公卫人员、村医1364人;全市共签约人口180007人,其中贫困户6614户,贫困人口13573人,贫困人口签约覆盖率100%。(38)深化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在出台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采购和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基础上,20年,又进一步规范采购耗材目录和采购方式,适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省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和全市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工作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健全药品使用安全工作机制,确保公众用药安全。(39)推进医养结合试点(持续推进)。我市20年共开展了薛滦泰康医院医养结合等三项医养结合试点,其中人民医院医养结合项目正在进行立项和规划审批,其余两个项目已建成投产。10、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0)建设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持续推进)。今年分别印发关于调整市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市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目前,正在开展入户调查工作,完善数据库。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工作于2016年年底已完成,目前运行正常。20年4月,市人社局与扶贫办联合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通知,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完成,并开始运行。(41)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完成)。制定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并按照时间节点组织实施。目前,我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均已完成参保登记和征缴发放。(42)健全基本医保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巩固完善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持续推进)。省内异地联网结算成功运行,试点永煤医院已可以实现异地结算。简化了新的备案人员的备案流程、提供方便快捷的备案服务,做到手续完备就即时备案,同时尽快完善备案人员的信息,提高异地直接结算率。(43)推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持续推进)。加强标准衔接,精确测算农村低保标准,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预计年内实现“农村低保标准线”和“扶贫线”两线衔接统一;加强对象衔接,精准识别对接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优先保障家庭成员中有重病、重残、老年人、幼童的家庭;加强政策衔接,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对于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统筹纳入产业扶持、异地搬迁、生态保护、教育扶持、医疗保障、资产收益以及社会扶贫等政策范围,做到应扶尽扶。11、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44)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持续推进)。目前,省环保厅还未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市环保局,开展环境污染攻坚战,加快生态保护建设,待省政策出台后制定我市管理制度。(45)完善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持续推进)。目前,已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火电、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实现了一证式管理。正在开展钢铁和水泥行业发证工作。(46)推进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持续推进)。我市环保部门已经按照省环保部门的有关要求,于2016年5月初上报了人员编制信息,正等待河南省正式实施方案。(47)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持续推进)。河南省已经建立了城市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我市作为省直管县市主要是加强本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确保城市空气质量不下降,避免因城市空气质量下降被省扣缴空气质量生态补偿金。(48)加快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持续推进)。大气治理领域,发展火电、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产业,推进节能调度和电能替代;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进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废水回收利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开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前,我市火电站均已落实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污水管网,将废水收集后送入第三、第五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49)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推进)。6月,印发了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8月,市河长制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后,市29个乡镇分别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了乡级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目前,已对全市河道进行摸底排查,掌握河湖具体情况,为建立一河一档、编制好一河一策打好基础;现已全面建立了市、乡、村三级河长的河长体系,并按照市河长制工作方案要求,完成了市、乡、村三级河长的公示。我市除按省里规定在流域3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推行河长制外,还把河长制延伸到境内全部河流和湖泊管理之中。目前,全市设市级河长37个,乡级河长233个,村级河长582个。12、试点事项(50)促进面粉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持续推进)。通过实施“15152”工程,制定了市强筋富硒小麦补贴发放工资方案,推广优质小麦,提高小麦质量;落实订单农业,支持五大面粉集团与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市财政部门积极整合各类资金,通过永财投资管理公司与中原银行合作,设立了市产业发展基金,用于促进面粉食品企业健康发展;增强面粉食品企业竞争力,协助河南华星粉业股份有限公司富硒食品绿色设计平台与绿色制造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成功申报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51)完成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已完成)。已圆满完成商务综合执法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市任务,通过改革,整合了监管职责,实现了“批”“管”分离;梳理了执法依据,理清了职责权限;建立了常态监管机,规范了体制运行;加大了基层倾斜力度,实现了重心下移,并搭建信息平台,提升监管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13、需加强的事项(52)设立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持续推进)。目前,我市为加快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于20年2月成立市豫资百城提质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作为业务平台承接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业务,已经落实专项棚户区安置贷款资金4亿元。(53)公务用车改革(已完成)。我市制定了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参加改革机构、参改人员和参改车辆范围,明确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和范围。建成了公务用车公车服务平台,规范了车辆使用程序,并严格车辆使用监督管理。(二)农村改革情况农村改革专项小组共承担改革任务13项,其中试点改革事项2项。截止目前,共完成4项,需持续推进9项。(1)以农村“三权分置”改革为重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制定贯彻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实施方案,探索“三权分置”的有效形式;正在起草市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支办法的实施意见。(2)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已完成)。全市实测面积1905614亩,占二轮延包面积的111.6;确权到户面积1905614亩,占二轮延包面积的111.6;完善承包合同户数286731户,占二轮延包农户数的93.7;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机房、信息成果展示系统已安装使用,第三方验收正在进行,数据库已完成,11月底数据库将报农业部质检。(3)开展房地一体的农村权籍调查,颁发统一的不动产权证书(已完成)。我市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外业测量已全部完成,农村宅基地权属调查已完成41.7941万宗,权属调查已公示宗地数为41.7941万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属调查已完成1514宗,权属调查已公示宗地数为1514宗;我市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已经省国土资源厅审核备案,等待省厅组织专家验收。(4)继续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持续推进)。紧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为契机,推动农村产权全面确权颁证,为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工作奠定基础。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之后,积极推进金融机构按上级要求开展抵押贷款工作。(5)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持续推进)。正在与省农信担保集团协商,拟搭建政银保担“四位一体”融资平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6)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业务(持续推进)。待河南农村商业银行“农机贷”抵押贷款管理办法修订后落实。河南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机贷”贷款与贴息合作协议正在协商中。(7)持续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全市共抽取12个村作为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上级奖补资金已经全部打入村级财政专户,各村工作都在进展中。(8)进一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巩固和加强农村经济互助合作中心建设,20年新发展会员单位325个,社员7365人,消费额达2615万元,为社员二次返利168万元,实现利润10.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增加5%以上。(9)土地托管工作进展顺利(持续推进)。以新桥供销合作社为试点成立的市富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土地托管达到5900余亩,200多户农民与其签订托管协议,在实现利润20余万元。以卧龙供销社为试点,芒山、高庄等供销社积极实施,吸收农民参与,以流转土地6000亩为目标,实现规模化经营,建设高标准粮田示范方。(10)深入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已完成)。20年发放补贴18601.19万元,补贴面积1699979.62亩,补贴农户30.1万户, 补贴标准每亩109.42元。(11)继续做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持续推进)。紧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积极实施“15152工程”;市财政拿出1200万元,用于对项目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的补贴、技术指导,并引导开展订单农业,优质优价,专收转储,签订优质小麦生产订单合同4万余份,项目区农民增加收入5500万元以上,面粉加工企业节本1亿元以上;积极开展开发性金融创新试点工作,出台了关于市现代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成立市开发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成立市开发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建设信贷评审委员会的通知;成立了市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会,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由促进会代为管理,存入促进会在国开行河南省分行开立的账户,国开行给予10倍放大, 创设了无抵押、无担保、低利率、批发直贷的“模式”,目前,促进会吸收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员187家,促进会为57家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贷款近4000万元,及时有效地缓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12)完成河南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交易试点。因市行政服务大厅搬迁,为避免重复建设浪费的现象,市委农办拟定待服务大厅搬迁完成后开展此项工作。(三)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改革情况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专项小组共承担2项改革任务,截至目前,2项改革任务均已完成。(1)健全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改革。(已完成)健全了代表联络机构,坚持“十有”标准建立完善了代表联络机构“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实现了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全覆盖,夯实代表联系群众的组织基础;明确代表联络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切实将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纳入常委会议事日程;乡镇人大主席团建立了代表履职档案,真实反应代表联系群众活动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开通了两个联络平台“委员建言”平台和“代表之声”平台,同时,建立了人大代表微信公共平台,公布人大公共邮箱,基本覆盖全市市级人大代表、市乡人大干部。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联络平台全方位多角度传递人大监督工作方面的信息,极大地推进了人大监督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使用履职联络平台逐步成为自觉,履职联络平台的作用日益明显。(2)建立预算审查前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机制(已完成)。制定了关于建立预算审查前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机制的实施办法,要求预算工作委员会提前介入预算工作,认真落实新预算法,接受社会监督,同时,筹建预算审查监督网络系统,启动预算联网工作,加强预算审查监督。20年,市人大常委会按照此实施办法对我市市直部门预算(草案)组织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群众代表座谈听取意见建议,认真进行审议,更好地优化预算支出结构,更合理地安排民生等支出,更好地吸纳代表意见、凝聚社会共识。(四)推进完善协商民主制度改革情况推进完善协商民主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共承担2项改革任务,截至目前,1项已完成,1项正持续推进中。(1)密切与党政机构的联系,加强与其他监督的衔接配合,积极探索民主监督新形式新举措(已完成)。市政协、市委统战部积极探索民主监督新形式新举措,组织专项监督,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分别召开了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启动动员会,组织开展了水污染防治攻坚专项民主监督和围绕脱贫攻坚开展民主监督性协商工作;组织视察监督,组织界别委员分别对电力工作、农业“15152”工程等方面进行实地视察;抓好提案监督,遴选出13篇作为重点提案,市委主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召开提案工作交办会,将提案监督的内容交相关部门办理,促进了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和作风的好转;组织调研监督,组织开展产业转型升级、秸杆综合利用、物业管理、企业反映招工难问题进行调研,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建议,同时也给调研部门提出了监督性工作意见;广泛开展全会协商、视察调研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民主监督的新形势新举措。 (2)制定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权益保障、知情明政、协调沟通和办理反馈机制(持续推进)。起草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在征求各方意见;进一步加大政协委员知情明政力度,建立政协各专委会、政协委员列席参加所联系部门的工作会议,为保证民主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持;加大民主监督效果的反馈机制,尊重和保护政协委员开展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五)司法和社会体制改革情况司法和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共承担4项改革任务,截至目前,4项改革任务均已完成。(1)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探索建立适应司法办案需要的办案组织形式,建立案件承办确定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以履职情况、办案数量、办案质效、司法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官检察官业绩评价体系,完善司法责任制改革的配套制度和工作机制(已完成)。(1)市人民法院入额使用47名法官均按照比例配备了审判辅助人员,并全部编入刑事、民事、行政、立案审判团队;对入额的院长、副院长、其他审委会委员每年承办案件数量进行硬性规定;全面落实裁判文书签署制度,让院、庭长主要精力放在办理具体案件和加强审判监督管理方面;相继成立了民商事案件专业法官会议、刑事专业法官会议和行政专业法官会议;健全分案机制,在分案系统合理设定每位法官的办案任务,做到均衡分案;完善监督管理,市法院逐步完善审判监督和管理相关制度建设,推进审判管理科学有序,审判监督到位有力。同时,法院印发了市人民法院监督管理司法办案权力清单(试行)的通知,严格按照文件精神,规范各类人员职责;内设机构改革推进情况及省以下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2)市人民检察院严格落实检察官入额标准和程序,院领导干部、检察官均按照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产生;以现代科技和创新方法破解难题,实现案件网上分流,网上阅签;开展检察官员额制等级套改。(3)市公安局建立执法责任终身制,制定出台市公安局执法责任终身制;建立执法质量绩效考评机制,制定了执法质量绩效考评方案,执法质量绩效考评实行百分制;完善执法监督制度,制定了市公安局案件办案五级审核把关制度和市公安局案件审核六不审制度,落实五级审核把关制。(4)市司法局完善律师执业保障机制。按照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建立完善便利律师参与诉讼机制和律师执业权利救济机制;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在全市29个乡镇成立法律援助受理点、在乡镇、工会、妇联等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市法院立案庭、市看守所设立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办公室,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依法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专业优势;完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完善司法鉴定与审判、检察、侦查工作衔接协调机制、完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管理制度、健全鉴定人负责制和违法违规鉴定责任追究制、落实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充分发挥司法鉴定在审判中的保障作用;建立公、检、法、司社区矫正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过程中的沟通协调与衔接配合,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信息动态掌控,实现“无缝对接”,使刑罚执行的法律性、严肃性和准确性得到有效保障。(2)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制定实施意见(已完成)。市法院坚持以审判为中心,突出审判程序在刑事诉讼中的中心地位,出台了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所有定罪的事实证据都经过法庭质证,确保侦查、起诉、审判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检验。(3)制定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实施意见,健全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已完成)。(1)市人民法院出台十条不断完善证据认定规则,坚持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切实防范冤假错案的发生。(2)市人民检察院要依法全面客观及时收集证据、完善讯问制度、健全当事人辩护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保障制度、建立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强化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职责、强化律师的行为规范,健全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3)市公安局严格落实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起草制定市公安局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实施意见,确保工作开展有力有效。开展专题培训、召开公检法非法证据排除联席会,加强侦查监督、建立健全规定实施意见。(4)全面推进中央全面深化公安改革“1+3”意见和我省深化公安改革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加强辅警人员管理,细化警务辅助人员工资待遇体系、层级晋升管理办法、表彰奖励、教育培训等相关配套政策和规章制度(已完成)。市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3”意见方案和省、市“两办”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实施意见、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年工作要点,不断规范辅警人员管理和使用。制定完善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修改完善了市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市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层级晋升管理办法;努力提高警务辅助人员工资待遇,警务辅助人员工资标准平均达到了1800元,为每名警务辅助人员交纳了“五险”;全面规范警辅人员招录管理使用。(六)群团改革情况群团改革专项小组共承担改革任务3项,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1项,2项正持续推进。(1)年底前基本完成工会、妇联、团委改革(已完成)总工会方面,按照强“三性”、去“四化”、强基层、促创新的改革总体思路抓好改革落实,建立了市工会代表大会代表联络机制,畅通市总工会与代表的联系渠道;优化机构设置,形成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加强规范管理,将工人文化宫划入政府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创办职工学校,进一步发挥好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的职能作用;切实提高领导机构中基层一线人员比例,建立一支“专职干部+兼职干部+挂职干部”的工会机关干部队伍;加大工会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提高机关干部联系领导、维权服务、调查研究、沟通协调能力。共青团方面,点面结合,重点突破抓改革,不断扩大组织覆盖面作为改革重点,持续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心商务区等各功能区等重点区域团建,同时进一步巩固乡镇、学校等传统领域团建,率先在市高级中学探索团组织直接选举,扩大基层团组织直接选举范围;同步推进青联、少先队改革;积极发展与义工联合会等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伙伴关系,引领青年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统筹推进少先队和青联改革,我市少先队辅导员“双线晋升”、少先队志愿辅导员选聘、少先队“第二课堂”等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先后被列为全省少先队改革试点市、全国少工委少先队改革联系示范点。妇联方面,市妇联成立专题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妇联改革。截至目前,全市732个行政村、35个社区已全部完成会改联工作,已建立“妇女之家”767个,在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妇女之家”5个;探索建立了“市妇联+市直及乡镇妇联+广大妇女”的三级新媒体工作体系,把党的声音、政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到基层;开展“和睦家庭大讲堂”等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扎实推进“巧媳妇”工程,已在全市创建省级“巧媳妇”示范基地6个、市级“巧媳妇”示范基地45个,带动4000多名留守妇女、贫困妇女就地就近就业。(2)完善群团改革配套政策(持续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市总工会改革方案共青团市委改革方案市妇联改革方案和工会、团委、妇联改革责任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委党的群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党政相关部门及群团组织召开群团改革工作推进会议,加强对党的群团工作的整体谋划和统筹指导,协调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努力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落实。(3)以工会、共青团、妇联为重点,带动其他群团组织改革(持续推进)。市科协积极引导科技工作者发挥示范作用,举办学会学术活动和公益讲座,联络协调全省学会的专家为企业解决科技难题,签订了四项战略合作协议;成功申报河南省科普信息化建设试点市、2018年河南省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县市,获得了河南省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先进市。市残联扎实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各项工作,建立一人一档,基本实现了目标人群的全覆盖;加强对残疾人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