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_第1页
2016届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_第2页
2016届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_第3页
2016届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_第4页
2016届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江一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1、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 b、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 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2、德国汉学家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根本的社会变化,在政治上体现为 a、文官政治取代了地方藩镇的军人政治 b、二府三司取代了前朝的三公九卿制 c、官僚政治取代了过去的贵族特权政治 d、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3、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利机构出现4、晋书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这说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 b、恢复了汉朝的察举制度 c、引发了乡民议政的热潮 d、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 5、17世纪40年代,伴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清王朝建立起在全中国的统治。而同一时期的英国,也经历了一场不同含义的“革命”,这一“革命”最终结束了旧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东方的没落和西方的崛起都明显加快。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东西方“天平”失衡主要是指 a、东西方文明的衰亡以及兴起 b、东西方经济实力的对比和变化 c、东西方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 d、东西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及变化6、“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b、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c、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7、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a、临时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临时约法被毁有其必然的因素 d、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8、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 b、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之间的斗争 c、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 d、“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 9、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禁止本国报纸派记者采访战争过程,也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日本政府则启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宣传本国的开战立场,主张战争的正当性,允许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和外国武官随军观战,赢得了西方国家的好评。清政府这一做法实质上是() a未认识到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b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 专制体制加强对信息的管控 d担心西方列强的干涉 10、1949年6月,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光明日报在北平创刊。当时报头由民盟副主席兼任社长的章伯钧的妻子李建生填写(图1);后来,由于章伯钧被打成“右派分子”,1958年元旦报头替换成沈钧儒题写的行楷(图2);1967年元旦报头被替换成毛泽东的墨迹(图3)。光明日报报头的替换体现了 () a人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b新闻报刊的发展与繁荣 c“双百”方针受到破坏及其恢复 d“左”倾错误对报刊的影响 11、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 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d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12、下图为两位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可见,两位学者对国际格局的认识() a完全对立 b完全一致 c无法比较 d基本一致13、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土地私有制 b坊市制 c重农抑商政策 d均田制14、某学者认为“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c.“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d.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15、“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说明() 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 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16. 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7题24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2分,共52分。)17. (24分)国家对外战略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杜鲁门政府在1947年发表咨文,声称美国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武装少数人或外来的奴役阴谋”“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年)提出“解放”战略和“艾森豪威尔主义”,力图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保护“任何请求军事援助的国家防止共产主义侵略。”60年代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奉行“两个半战争”的战略,即准备同时与苏联和中国打大战,在世界其他地区打局部战争。 (据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1)二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是美国全球战略确立的阶段。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特征。(8分)材料二:1970年2月,尼克松向国会提出咨文,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准备在欧洲或亚洲(同苏联)打一场全面战争,同时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局部战争。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3年,美越达成结束越南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体面结束了越战;在中东和波斯湾增强军事力量,阻止苏联的渗透和扩张。(据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外政策发生转变的原因。(6分)如何看待美国这次对外战略的转变?(4分)材料三:50年前,中国分别与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创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经过半个世纪的洗礼,已经成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五项原则今天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事实也证明,任何超越国家主权平等和不尊重他国意愿的做法,难以真正实现人权、自由和民主的理念,相反还可能造成局势的动荡。因此,五项原则的传承、发扬,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蔡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能够成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分)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项原则今天所面临的“巨大的困难和挑战”。(4分)1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中期穆王命吕侯制作吕刑。春秋时期出现了刑鼎、刑书、竹刑,战国时期魏文侯命李悝制定法经,秦朝时被发展为秦律,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命萧何参照秦律制作了九章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其中曹魏的新律和北朝的北魏律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公元5世纪初到1066年诺曼征服之间,英国生活着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到7世纪初,先后建立起7个国家。现在保留下来的早期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法律碎片本质上都是习俗,尤其是百户法庭和郡法庭,都宣称习惯法的裁决是从习俗中产生的,这种习俗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所具有的弹性和可接受性。大部分的法律与商业财产的变动有关。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被他的邻居认定有罪时,他将通常受到若干经济惩罚,同时还需上缴给政府一定的罚款。如被他人杀死,则罪犯必须按照法律赔偿被杀者人身估计价值。具体的数目则由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一个国王的估计价值是30000先令,大主教为15000先令,一般主教为8000先令。百户法庭每月至少开庭一次,判决应该通过百户区所有自由民的同意。法庭可以根据他人保证宣告被告无罪,条件是必须找12个亲戚或关系密切的邻居来为他的誓言作证。国王阿尔 弗雷德10世纪统一英国,发布三个法令,但是否能得到执行,还是有赖于地方社会共同体的同意。当然这种原始的法治传统观念发展成英国的普通法,再转化到现代英国的司法体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 摘编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