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裘锡圭)期末复习要点.doc_第1页
文字学(裘锡圭)期末复习要点.doc_第2页
文字学(裘锡圭)期末复习要点.doc_第3页
文字学(裘锡圭)期末复习要点.doc_第4页
文字学(裘锡圭)期末复习要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文字形成的过程一、文字形成的过程 (一)文字的定义: 狭义文字:文字是纪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广义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 汉语“文字”的所指: 文字个体指一个个的字 文字体系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二)文字形成的过程 1.前文字阶段: A 文字画:具有文字性质或功能的图画。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曾经用画图画和作图解的办法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通常把这种图画和图解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 B 记号:硬性规定的符号 云南红河哈尼族的契 约木刻 原始人的图画与文字的区别:用图画代表事物,没有用它们来记录事物的名称语言里的词. 表示数量的符号与数字的区别:四道线或四个点,可能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天时间,在另一场合代表四个人,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头鹿,它们所代表的对象不确定记数符号。 2.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 表意字、记号字 假借字 形声字 (1)表意字、记号字 表意字:凡是字形本身跟所代表的词的意义有联系,跟词的语音没有联系的字,我们都称为表意字。 局限:语言里有很多词是很难或完全不可能给它们造表意字的。 记号字:有些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词没有内在的联系,只是作为硬性规定而确定关系的,称为记号字。 局限:记号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词没有内在联系,难记难认,不容易被接受。不论哪一种独立创造的文字体系,在形成过程中都极少造记号字。 (2)假借字:借用某个字或者某种事物的图形作为表音符号来记录跟这个字或者这种事物的名称同音或音近的词,称为假借字。 优点适应性强+提高了文字记录语言的能力; 劣势假借字担负的意义过多造成理解困难,影响表达明确性。 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3)形声字:由表音的符号和指示字义的符号一起组成的字,称为形声字。 a 假借字上加表意字符; 翌 小官 b 表意字符上加声符。凤 早 形声字的意义:在文字发展中的重要性,原始文字发展为完善文字体系。 二、原始文字如何发展成为文字体系? 在增加新字的同时,需要进行以下改进: 1.摒弃文字画式的表意手法 2.简化字形并使之趋于固定 3.使文字的排列逐渐变得与语序完全一致把蛋抛第二章 汉 字 的 性质 第一节 意符音符文字或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说 (从字符看汉字的性质)P10一、区分两个概念:P9 1.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有音也有义) 花: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明:明亮 日:太阳 2. 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字符 花:由两个字符“艸”和“化”构成。 明:由两个字符“日”和“月”构成。 日:由一个字符“日”构成。 备注: 独体字的字符只有一个;合体字的字符是它的偏旁。二、文字的性质由字符决定 某种文字的性质,指的是这种文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本质属性。 字 字符 字符对应的语义项 字符对应的语音项 英语 sun s+u+n ss u nn 汉语 梅 木+每 木:树木 每三、文字字符的分类:意符、音符、记号 P101.意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 A 形符:作为象形符号使用,通过自己的形象来起表意作用。 B 义符:由已有的字充当的表意偏旁,它们就依靠本身的字义来表意。 歪有“不+正”2个义符 松有“木”1个义符2.音符: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P11(1)假借字音符 吴/公(蜈蚣) 犹/豫 巧/克/力 chocolatetklt 奥/林/匹/克 Olympicslmpks(2)形声字的声旁音符 A 单纯借来表音,如:“花”的声旁“化”。 B 音符兼意符。如:“珥” 的声旁“耳”。 3.记号:P12 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 记号字的类型:P12-15 A 由于汉字字形的演变,独体表意字的字形大都丧失了原来的表意作用。独体表意字成为记号字。 如:“电、月、山、水” 注意:独体表意字成为记号字后,仍然作意符或音符的情况:a.用作合体字的偏旁时:晴:“日”为意符 驲r:“日”为音符(驲:古代驿站专用的马车) b.假借来表示其它词时 日内瓦的“日”:“日”为音符。 巧克力的“力”为音符。 B 准合体字:有不少变成了记号字。 如:立、并、射 C 合体表意字:少数也变成了记号字。 表:由“衣、毛”二字合成。本义是罩在皮衣外面的衣服的名称。从衣在毛上示意。 D 形声字:偶尔也也会演变成记号字。 “年”: 説文解字:秊,穀孰也。从禾,千声。春秋傳曰:“大有秊。” 特:从牛寺声,本义为公牛。 E 假借字:也可能变成记号字。 对根本不认识借字的人来说:假借字实际上只是个记号字。 我:像一种有许多利齿的武器 F 半记号字:即由记号和意符或音符组成的文字。P14 春半记号半表意字(説文解字: 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恥 半记号半表意字。从心耳声。 耻半记号半表音字笨半记号半表音字(本义:竹子里的白色薄膜。形声字,从竹,本声。后借为愚笨的“笨”)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原来的意符和音符有很多已经变成了记号。相应地,很多表意字、形声字和假借字,也就变成了记号字或半记号字。而:本像颊毛,借为连词。记号字 泉:甲骨文像石洞里细流涓涓。造字本义:出水的石洞,水流的 源头。楷书变为从白水。半记号半表意字布:从巾父声 半记号半表意字 急:从心及声 半记号半表意字 诛:从言朱声,本指用言语谴责,后指诛杀。半记号半表音字球:从玉求声,本义指一种美玉。后借为“毬”意。半记号半表音字 汉字的性质:结论P15 1)意符音符文字(象形程度较高的早期阶段,大体是西周以前)意音文字 2)意符音符记号文字(隶书的形成是个转折点)后期意音文字第二节 语素音节文字(从语言结构的层次看汉字的性质) 语言是个层级体系:下层是语音层,分为音素和音节两级;上层是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层,分为语素、词、词组、句子。一、区别几个概念1.拼音文字(表音文字): 字符只表示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 a音素文字:字符表示语言中的音素。如英文。 suns n pen p e n b音节文字:字符表示语言中的音节。如日语的假名。 日文片假名:、两个字符表示两个音节ka、ki2. 语素文字:字符跟语素这个层次发生关系,而跟音素、音节这两个层次没有关系的文字。 如:休 歪 拿二、汉字的性质:语素音节文字P161.定义:既使用属于语素这个层次的字符,又使用表示音节的字符的文字。 森:字符3个“木” 属于语素层次,起提示意义作用。 卡车:字符“卡”属于音节层次,起提示读音作用。2.“语素音节文字”的类型(1)汉字里的独体、准合体、合体表意字、记号字、半记号表意字语素字(字符包括意符和记号)笔、明意符+意符 月、牛记号 春、急记号+意符(2)假借字音节字(每个字只表音节) 如:达鲁花赤 仓庚 花 (3)形声字介于语素字跟音节字之间的文字 (每个字既表意,又表音) 如:肌 惜 斧 珥 露 袋 肝 勇 三、汉字的音符和拼音文字的音符的区别P12 汉字的音符是借音符。1.拼音文字的音符是专职的;汉字的音符是借现成文字充当的,如“梅”的声旁“每” ,“珥”的声旁“耳”。2.一般拼音文字所使用的字母数量都相当少(如英语只有26字母);汉字的声符数量很大(古今用作声旁的字估计在一千左右),同样的字音往往借不同的字来表示。媚梅思考:汉字为什么称为语素音节文字?答:汉字的意符和记号都不表示语音,前者只跟文字所代表的语素的意义有联系,后者只能起把代表不同语素的文字区别开来的作用。它们都是属于属于语素这个层次的字符。所以汉字里的独体、准合体和合体表意字以及记号字、半记号半表意字,都可以看作语素字。但是,汉字使用的音符,虽然都由原来是语素的符号的现成文字充当,却应该看作表示音节的符号。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汉字不应简单地称为语素文字,而应该称为语素、音节文字。第三章 汉 字 的 形 成 和 发 展第一节 关于汉字起源的猜想(一)结绳说 周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陆德明释文:“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 东汉.郑玄周易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古者无文字,其有誓约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 结绳是一种实物记事的方法。用结绳辅助记忆,或计数、计日,或记事。许多民族使用,如秘鲁印加人,我国藏族、瑶族、高山族、独龙族、傈僳l s族、哈尼族等。 结论:没有和语言中固定的词联系起来,不能象文字那样起记录语言和传播语言的作用,所以它不可能是文字,也不可能演变成文字,与汉字的起源无关。 作为一种文化产物,结绳对人们的造字活动也不是毫无影响,汉字体系中就有个别汉字采用结绳形象来构字。 例如:商周金文中代表“十”“廿”“卅”“卌”的字形正像一根或几根打结的绳子;还有间接取形于结绳的汉字,如“世” 。 但决不能由此得出整个汉字体系都起源于结绳的结论。 (二)刻契说 “契”是在木条上或竹条上刻有锯齿,用来记数。 刘熙释名: “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郑玄系辞注:“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考合。” 史记三皇本纪:“太昊、伏羲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列子说符:“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告邻人曰,吾富可待矣。” 刻契为约也是一种帮助记忆的方法。刻契以计日、计数、记事、为凭。刻契为约的方法长期保存在佤w族、瑶族、苗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中。结论:契刻不是文字,跟文字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三)八卦说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说文解字.叙:“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而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官仓颉,名候刚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结论: 八卦是巫人用作占卜吉凶的算筹的各种排列方式,用来象征世上的各种事物。八卦不是记录语言的文字,与汉字的起源无关。 (四)仓颉造字说 仓颉造字说:这种说法影响很大,古代典籍多有记载。 吕氏春秋君守篇:“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j作稼,皋陶(go yo )作刑,昆吾作陶,夏鲧gn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 韩非子五蠹d篇:“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 荀子.解蔽篇中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说文解字叙:“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hng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这一传说到汉代,仓颉造字被极力的神话,如: 论衡 . 骨相:“仓颉四目。”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春秋元命苞:“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ku星圜hun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 结论: 文字不是哪一个人单独创造的,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 仓颉造字说不过是表达了人们对于具有非凡创造力的祖先的崇拜和敬仰。 (五)图画记事说 文字脱胎于图画。 沈兼士说:“余以文字之起源,实由记事之绘画。” 唐兰说:“文字本于图画.” 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已经懂得简单的图画,这种图画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向艺术的方向发展,成为绘画;一是向文字的方向发展,就是所谓文字画。文字画进一步发展,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形成图画文字。第二节 关于汉字形成问题的讨论 一、 汉字形成过程的起讫时 (一)现有的相关资料 1.古汉字资料: 最早的是商代后期的甲骨文和金文(前1300年前后前11世纪中期) 2.与原始汉字产生有关的资料:刻画符号 甲类:几何型符号 以仰韶文化遗址陶器刻画为代表 乙类:象实物之形的符号以大汶口遗址陶器刻画为代表(二)对仰韶文化遗址陶器刻画性质的探讨(甲类符号:几何型符号) 仰韶文化陶符资料简介 裘锡圭:仰韶文化遗址的陶符不可能是文字。只是一些记号,用作个人或集体的标记或计数的标记。这些记号跟象形为基础的古汉字不是一个系统,但它们对古汉字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如古汉字的数字就是从那里吸收来的。 结论:上述几何符号不是文字,少量符号为汉字吸收,大多与汉字形成无关。P24(三)对大汶口遗址陶器刻画性质的探讨(乙类符号:像实物之形) 结论:只有用符号记录成句语言中的词的认真尝试,才是文字形成过程开始的真正标记。不能把它们看作原始文字。 可以看作原始文字的先驱。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800-前2500年,按照上述推测: 汉字形成过程开始的时间也许在公元前第三千年中期。 二、 汉字脱离原始文字阶段形成完整文字体系的时间 结论:不会早于夏代,应是在夏商之际。 第三节 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汉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形体上和结构上。 一、形体上的变化主要是由繁到简(一)字体简化:线条化、笔画化(二)字形简化汉字形体的变化主要是简化,但字形繁化的现象也存在。A外形上繁化(目的:明确字形以避免混淆)上下 玉王 肉月B结构繁化(方法:增加偏旁 ) 凤 渊二、结构上的变化:(1)形声字的比重逐渐上升。(2)所使用的意符从以形符为主变为以义符为主 (3)记号字、半记号字逐渐增多 记号字:射 半记号字:鸡、涛 P43备注:一个字应不应该看作记号字,文化水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看法。如:都(从邑者声) 汉字字数问题东汉 许慎 说文解字 9353字南朝梁 顾野王 玉篇 16917字宋 陈彭年 广韵 26194字明 洪武年间 洪武正韵 32200余字清 康熙年间 康熙字典 47043字20世纪60年代 中文大词典 49888字20世纪80年代 汉语大字典 56000余字 一般使用的汉字的数量 P38-39: 从商代到现代,似乎没有显一般使用的汉字的数量著的变化,很有可能在五六千字左右徘徊。 原因: 1.新字不断产生,但是旧字也在不断退出历史舞台。2.复合词在汉语里越来约占优势,音译外来词又绝大多数用假借字记录,所以需要为他们新造的字却并不是越来越多。第四五章 汉字形体的演变 古文字阶段的汉字 p45 时间:商代秦代(前14世纪前3世纪末,前后1100多年) 分类: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今文字阶段的汉字(隶楷阶段) 时间:汉代至今 分类: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第一节 古文字阶段的汉字 一、 商代文字 研究商代文字的主要资料:主要是殷墟甲骨文和商代金文,其次是陶文、石文、玉文等。(一)甲骨文1.时代和命名命名: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又称: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 时代: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殷)P46公元前11世纪(商纣亡国)2.甲骨文内容 商代统治者的占卜记录:祭祀、 征伐、王事、年成、天时等。3.商代甲骨文的出土及研究 a 出土 甲骨文研究始自清末。 清光绪25年(1899),在京作官的金石学家王懿荣首先发现了甲骨文。 王氏共收购甲骨约1500余片,后由其长子卖给刘鄂(字铁云)。刘氏也收藏了不少甲骨,二者归一,总计5000余片。后编成铁云藏龟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辑录甲骨文字的书。 18991928年,约30年的时间,共有私人收藏到甲骨10万片左右。 新中国成立前:19281937年,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共对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共出土了甲骨24918片,分别编成小屯殷墟文字甲编和小屯殷墟文字乙编。 新中国成立后,又进行了多次发掘。其中1971、1973年两次收获较大,共发现甲骨4000多片。b 研究 清代孙诒让契文举例,是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书。 著作:郭沫若、胡厚宣甲骨文合集、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孙海波甲骨文编、徐中舒甲骨文字典、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4.甲骨文特点1)除少数是用毛笔写上的外,绝大多数是用刀刻的字体风格具有较为浓厚的刀笔味:线条瘦硬,笔画多方折。2)象形程度比较高,接近图画文字。3)形体结构不固定: a 繁简不一; b 一个字可以有若干形体; c 方向部位不定:同一个字可以正写、反写、侧写、倒写; d 偏旁不定。4)存在大量合文a笔画繁简不一 b一个字可以有若干形体 c方向部位不定:同一个字可以正写、反写、侧写、倒写d偏旁位置不固定(二)商代的金文 商代已经有金文。裘锡圭把甲骨文看作当时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俗体字,把金文看作正体字。所谓正体就是在比较郑重的场合使用的正规字体,所谓俗体就是日常使用的比较简便的字体。(三)商代文字的特点 1.甲骨文和金文字体上有不同特点 金文(正体字),显得更为庄重,更象形。 甲骨文(俗体字),与金文相比的特点:改圆形为方形,改填实为勾廓,改粗笔为细笔。比较剧烈地简化了很多字形。 2.象形程度高,写法不固定二、西周春秋文字研究资料:主要资料金文,其它资料甲骨文、 盟书(一)金文1.金文的命名、鼎盛时代 命名:古人把铜叫作“金”,铜器上的文字称作金文。又称钟鼎文、彝器文字。 鼎盛时代:西周 西周时期铜器铭文少则几个字,多则上百字。以几十个铭文的居多。散氏盘 350字,西周大盂鼎291字,毛公鼎 498字。2.金文的内容金文主要是记载王室的征伐、赏赐、功勋、盟誓、祭典、训诰等一些重大事件。 3.出土与研究 商周时代的铜器,汉代就有所发现。说文解字叙说:“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此后历代都有发现,到了宋代,开始有人搜集研究,现存的有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清代小学兴盛,著录和考释金文的著作很多。近人罗振玉、郭沫若更是对金文著录和考释作出了突出贡献。 金文工具书:容庚金文编、周法高主编的 金文诂林、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编的殷周金文集成(有铭文、图像、考释) 4.西周春秋时期金文的特征: (1)字体规整,字形整齐,笔划圆肥。(2)演变的主要趋势是线条化、平直化。 线条化:指粗笔变细,方形、圆形的团块为线条所代替等现象。平直化:指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不相连的线条被连成一笔等现象。(3)春秋时期,地域性特点逐渐显现。(4)部分春秋中晚期的金文呈现出美术化倾向。有些东方和南方国家的部分金文,字形特别狭长,笔画往往故作宛曲之态,如“丂ko、永、乍、月”。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这段时间里,还流行过一些特殊的美术字体,其中最重要的是加鸟形等文饰的鸟篆,也称鸟书。此外还有加虫形或其他文饰的字体,鸟形或虫形等文饰的美术字体,也有人合称为鸟虫书,主要流行于楚、宋、蔡、吴、越等国。 5.籀文:指史籀篇里的文字。按传统说法,是西周晚期文字。 史籀篇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字书之一,相传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史籀篇早已亡佚,但篇中一部分字的字形还保存在说文里(二百二十余字)。三、六国文字 六国文字:战国时代,除秦以外东方各国(齐、楚、燕、韩、赵、魏)的文字。分晋、楚、齐、燕、四系。(一)六国文字的资料1.实物资料:金文、玺印文字、货币文字、陶文、简帛文字2.说文、三体石经所保存的六国资料 (二)六国文字形体特点1.俗体流行A 俗体中最常见的是简体。 B 在六国文字里也出现了一些加点画或偏旁的繁化现象。由于存在大量的往往相当剧烈的简化现象,以及数量不算太少的繁化现象,六国文字的面貌就跟西周晚期和春秋时代的文字很不相同了。2.文字异形 在春秋时代的文字里,地方性的异体就已经出现了。 到战国时代,文字剧烈变化,而各国变化的情况又往往不一样,因此地方性异体就更大了。不但六国文字跟秦系文字差别很大,六国文字彼此间也有显著差别(但三晋字彼此较接近)。 四、秦系文字 秦系文字指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以及小篆。 秦国文字也有正体、俗体之分。 秦国文字的正体后来演变成小篆。 俗体则是隶书形成的基础。 (一)秦系文字的资料1.石刻文字2.金文3. 印章、封泥文字4. 陶文5.漆器6.简帛文字7.说文中的小篆(二)秦系文字的形体的变化(春秋战国) 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里,秦系文字的形体的变化表现在:字形规整匀称程度不断提高上。 有时为求字形的规整匀称,使笔道变得宛曲起来;有时又为了同样的目的,并为了书写的方便,使笔道变得平直起来。随着这两种变化,文字的象形程度就越来越低了。(三)小篆 1、时代与命名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 是在秦国文字的基础上整理、简化而成的。2.小篆的材料A说文解字:虽有讹误,但仍具有极高价值,是了解小篆最宝贵的资料。B 秦刻石:如泰山刻石、琅琊lng y台刻石、峄山刻石 3、小篆特点(1)规整匀称,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2)一部分字形经过明显的简化。(3)字形结构趋于定型规范。 异体字减少,汉字基本做到了定型化。 4. 小篆的意义: a 结束了文字异形的局面 小篆是我国历史上首次进行过官方规范整理的字体,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形的现象;而且使古文字异体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变。 b它是古文字的最终形式,是连接古今文字的桥梁五、 隶书的形成(一)古书关于隶书起源的记载 p74 说文解字叙说:“秦烧灭经典,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mio所作也。” 唐代张怀瓘gun 书断称:“传邈善大篆,初为县之狱吏,得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tn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之笔法,成隶书三千字,始皇善之,释其罪而用为御史,以其书便于官狱隶人佐书,故名曰隶书。” 从目前考古发现看,这些说法都是不符合事实的。隶书并不是起源于秦朝统一之后,也不是由某个人创造的。 (二)形成时间和形成基础P74 战国晚期是隶书形成的时期。虽然秦国文字比较保守,但是秦国人在日常使用文字时,为了书写的方便也在不断破坏、改造正体的字形。由此产生的秦国文字的俗体,就是隶书形成的基础。(三)秦隶的研究资料1.战国后期的铜器(如兵器)铭文等 2.睡虎地秦简:秦隶 秦简所代表的隶书是尚未完全成熟的隶书。主要表现在:1.有很多字的写法仍接近于正规篆文。2.有些字虽然有了跟成熟的隶书相同或相似的写法,但同时仍然使用接近正规篆文的写法。l 隶书在秦代的地位:在秦代,小篆是主要字体,隶书只是辅助字体,社会地位很低。但是,隶书写起来比小篆方便得多,到了西汉,隶书就取代了小篆,成为正式字体。第二节 隶楷阶段的汉字 p81隶楷阶段:汉代延续到现代1.隶楷阶段汉字的形体演变 A 两汉时代通行的主要字体是隶书,辅助字体是草书。 B东汉中期,从日常使用的隶书里演变出了一种比较简单的俗体 新隶体 C 到东汉晚期,在新隶体和草书的基础上形成行书。 D 大约在汉魏之际,又在行书的基础上形成了楷书。 2.研究资料 石刻和墓志文字、简牍文字、帛纸文字、其它文字(如铜器、漆器、陶器、瓷器、砖瓦文字等)一、汉隶秦朝的隶书叫做秦隶或古隶,到了汉代就叫汉隶或今隶。(一)汉隶形成的时间 在西汉,至迟在汉昭帝、汉宣帝时,汉隶已完全形成。(二)汉代隶书的发展1.字形构造的变化A、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B、隶书的字形大都是按由繁到简的方向演变的。2.书体上的变化: 结体扁方规整,用笔讲究挑法、波势、波磔。(三)汉隶的别名1.八分 (1)定义:汉代成熟的隶书,字形上扁方而规整,用笔上有蚕头燕尾、 讲究挑法、波势、波磔的特点,具备这些特点的隶书称为汉隶,也称八分。 (2)名称来历:书史上有三种解释: a“字方八分”; b笔画向两旁分散势“若八字分散”; c “割程隶八分取二分,割李篆二分取八分”,所以称为八分。 此外,还有分书、分隶的称法,是由八分派生出来的。 2.佐书 汉代官府里从事文书工作的官吏是书佐和史,启功先生认为佐书因此得名。隶书得名当与“令隶人佐书”之说类有关。 (四)隶书对篆文字形的改造P88 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里,由篆文变为隶书,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这次变革使汉字的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汉字的结构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隶书对篆文字形的改造: (1)解散篆体,改曲为直。(2)省并(3)省略(4)偏旁变形(偏旁分化)(5)偏旁混同(五)隶变的意义 篆书演变成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作隶变。隶变的结果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符号性大大增强了。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二、草 书 在隶书成为汉代通行的主要字体的同时,又出现了一种写得粗糙、简便、潦草的字体,叫做“草书”。 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由于写得比较快,所以在书写过程中有的省去了字形的一部分,有的把一些笔画连在一起。主要是用来起草文稿和写信。(一)草书的形成时间P91 草书的形成至迟不会晚于元成之际,很可能在宣、元时代就完成了。(二)分类:章草、今草、狂草 汉代的草书叫“章草”,是因为它比较整齐、规矩,有章法。而魏晋时的今草就潦草多了。今草是当时的人相对以前的章草而言的。再往下发展,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狂”就是漫无章法,随心所欲。(三)草书改造隶书的方法P931省去字形的一部分2省并笔画保存字形轮廓,或以点画代替字形的一部3改变笔法 如改隶书较长的撇为尖撇;草书转弯很快,把有些转折后较短的弯笔简化成了带钩的笔画;大量使用连笔。三、行 书 行书产生于东汉晚期,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据说为桓灵时代的刘德昇所创。 行书中接近楷书的称为“行楷”,接近草书的则称为“行草”。 四、楷 书 (一)形成时间 楷书产生于汉魏之际,在南北朝成为主要字体,在唐代成熟繁荣。(二)楷书特点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 楷书的主要特点:去掉了隶书的波势挑法,笔画平直,字形方正,结构更趋严整,字形更趋简化 。 作业一l 判断对错:l 1.汉字形体演变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个阶段。()l 2.商代文字的主要资料是甲骨文和金文。 ()l 3.商代文字中的甲骨文是正体。()l 4. 说文有小篆、古文、籀文三种字体。()l 5.三体石经有古文、小篆、隶书三种字体。()l 6.隶书形成的基础是秦文字的俗体。()l 7. 秦系文字的正体最终演变成小篆。() l 8.章草与汉隶(八分)是并列关系 ()作业二:简述汉字从古到今字体演变的大致过程 古文字阶段的汉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秦系文字以及小篆。今文字阶段又称隶楷阶段,包括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几种汉字。 (一)商代文字主要有两类:甲骨文和金文。a商代文字有正体俗体之分,金文是正体字,甲骨文是俗体字 b象形程度高,写法不固定。 (二)西周春秋文字,这一阶段是金文鼎盛阶段,a西周金文形体演变特点是字体整齐化,字形线条化、平直化;b春秋时期,地域性特点逐渐显现;部分春秋中晚期的金文呈现出美术化倾向。 (三)六国文字主要在战国时代,在这一时期,俗体流行,各国文字异形。 (四)秦系文字主要是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文字及小篆,秦文字的正体演变为小篆,而秦文字的俗体演变为隶书。a春秋战国时期,秦系文字的形体的变化表现在:字形规整匀称程度不断提高上;文字的象形程度就越来越低。 b秦代的小篆,是官方规定的标准字体,结束了文字异形的局面,规整匀称,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一部分字形经过明显的简化;字形结构趋于定型规范。 (五)隶书是战国晚期在秦文字的俗体基础上形成的,即秦隶,秦隶是尚未成熟的隶书。在昭宣之际产生了八分,即汉隶,结体扁方规整,用笔讲究挑法、波势、波磔。篆书演变成隶书,称作隶变。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符号性大大增强了,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五)隶书是战国晚期在秦文字的俗体基础上形成的,即秦隶,秦隶是尚未成熟的隶书。在西汉昭宣之际产生了八分,即汉隶,结体扁方规整,用笔讲究挑法、波势、波磔。篆书演变成隶书,称作隶变。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符号性大大增强了,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六)草书形成于西汉元成时期,汉代的草书叫章草,魏晋时演变为今草,唐代形成狂草。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七)行书产生于东汉晚期,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八)楷书产生于汉魏之际,在南北朝成为主要字体,在唐代成熟繁荣。 楷书的主要特点:笔画平直,字形方正,结构更趋严整,字形更趋简化。第六章 汉字基本类型的划分 汉字类型的两种指称一.汉字外在的结构类型(一)独体字:手、丁、人、田、心 (二)合体字: 1.左右结构:明、树 2.上下结构:岩、器 3.包围结构:庆、问、国 4.框架结构: 巫、噩 5.品字结构:晶、森二.汉字造字法意义上的结构类型 从造字法法看,可以分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在造字之初,其形体结构与其所表示的意义紧密结合。通过分析字形结构,可以了解字义、词义。考察词的本义,分析汉字结构是最基本,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例如:“首”的若干义项: 说文解字“首,头也,象形。”本义是“人头”。诗经邶bi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踯躅zh zh 。” 首:人头史记赵世家 “盾虽不知,犹为贼首。” 首:首领老子”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礼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祸乱开始的源头) 首:发端 尚书秦誓”予誓告汝群言之首。” (誓告:严肃告诫。群言之首:所有纷纷议论中的首要意见、关键问题。) 首:要领第一节 “六书说”六书说:汉代学者创造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理论,是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一、“六书”的来源 “六书”一语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至于“六书”的细目,到汉代才有记载。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三家的说法有异: 班固汉书.艺文志: 象形 象事 象意 象声 转注 假借 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 象形 会意 转注 处事 假借 谐声许慎说文解字.叙: 指事 象形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 现在一般采用班固的顺序,许慎的名称。即: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l 许慎与六书: 许慎是第一个对六书作出解释的人,也是第一个熟练运用六书理论对汉字作出系统分析和研究的学者。他依据六书理论而写的说文解字,奠定了汉字研究的基础,在中国汉字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二、六书释例(一)象 形1.定义:许慎:“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即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2.特点(1) 是独体字 (2)象实物的形状,字形近于图画。3.分类整体象形:像事物的整体轮廓。如:鱼、鸟局部象形:像事物的特征部分。如:牛、羊衬托象形:有附带部分。如:眉、果4.说文解字解释象形字的术语:“象形”、“象某某之形” “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象形。” “自,鼻也。象鼻形。” “羊,祥也,象头角足尾之形。” 5. 象形的局限 象形这种造字法很难于表示意义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单靠这种造字法造的字极少。 据有人对说文解字所收的9353个汉字作的统计,象形字为264个,仅占总数的2.8%。 但象形字是构成汉字的基础。它为指事、会意、形声字的构成创造了条件。(二)指事 1.定义:许慎: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即指事字一看就可以认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意义,“上”和“下”就是这种字。即用象征性符号表示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的造字法 2.特点:(1)是独体字。 (2)有抽象的指示性符号,用以指示字义所要表达的事物3.分类:纯体指事字:用象征性符号表示。如:一、二、上、下加体指事字: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如:刃本末寸甘亦4.说文解字解释指事字的术语:“指事”,“象某某之形”,“从某”。如:上,高也,指事也。血,祭所荐牲血也,以皿,一象血形。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5.指事的局限 作为补救象形局限性的一种造字法,虽然能表示某些抽象的概念,但造字较之象形有时显得更为不易,所以,在汉字中指事字的数量最少。 说文解字中指事字只有129个,汉代以后基本上没有再造过指事字。(三)会意1.定义:“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即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或指事字,表达一个意义的一种造字法。2.特点:1.合体字 2. 偏旁都是表义的备注l “武”字篆文由止戈二字组成,许慎引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止戈为武”,把“武”的本义解释为制止干戈(即战争)。“信”字篆文由人言二字会合成意,许慎释其本义为诚实,人言必须诚实。l 而按现代学者研究,“止”本象人的脚,在别的会意字中多表人的行走前进,所以止戈会意是持戈前进,即征伐用兵的军事行动之意;“信”字是以“言”作形符以“人”作声符的形声字,而非会意字。3.分类:a以形会意:即通过偏旁的形象意义来会意同体会意字:步林从鬥膻异体会意字:逐牧莫寇寒b. 以义会意:即通过偏旁的独立词汇意义来会意。多可连读成语。 雀,从小隹。本义是依人小鸟也。 劣,从少力,本义是羸弱少力。歪,从不正,本义是偏斜不正。岩,从山石,本义是山上的石崖。嵩,从山高,本义是高山。 昶,从日永。永有长义。本义是日长。4.说文解字解释会意字的术语:1.x,x也。从x从x。 “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2.x,x也。从xx 。 “戍,守边也。从人持戈。”3.x,x也。从x。 “杲go ,明也。从日在木上。” 象形、指事、会意的区别1.象形与指事的主要区别: 象形重在像原物之形。如:日月 指事重在用抽象的符号进行提示。如:本、刃2.象形、指事与会意的区别: 用象形、指事造字法造的是独体字,如:口、三 用会意造字法造的是合体字,如:休、明(四)形声 1.定义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即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例如:战、芳、露、袋、柱、芝 2.特点:1是合体字 2形旁+声旁3.形声的说解条例是: “从某,某声”、“从某,某省声”、“从某省,某声”、“从某从某,某亦声”。幻灯片30(五)转注 说文解字“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转注就是用一个部首来统帅部内的字,意义相同的字之间可以互相解释。如老部的考字和老字就是这样。 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考,老也。从老省,丂ko聲。 多数学者认为,根据许慎的定义,转注字应有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1.有同一的部首。2.字义相同或相近,可以互相注释。如:说文: 顶、颠:“顶,颠也。”又:“颠,顶也。” 依、倚:“依,倚也”。又“倚,依也。” 吟、呻:“吟,呻也。”又:“呻,吟也。” 蹲、踞:“蹲,踞也。”又:“踞,蹲也。”(六)假借 许慎:“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本无其字”是指某一个词本来没有专字记录,“依声托事”是指找一个同音字或近音字来代替。1.本无其字 2.借音同音近的字表示l 我 本意为武器,假借为自身代词。l 而 本意为颊毛,借表第二人称。l 来 本意为小麦,假借为来去之来。l 万:本义为蝎子,假借为千万之万。三、“六书”的贡献及局限(一) “六书”的贡献 “六书”是汉代人根据对小篆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六条造字原则和具体的造字方法。 “六书”是以小篆为对象分析总结出来的,由于小篆保存了古文字的象形象意性,所以,虽然不少古文字用“六书”涵盖不了,但大部分古文字还可以用“六书”的方法分析。 六书理论提出后,在中国汉字学史上建立了研究汉字结构的基本理论框架,成为分析研究汉字造字结构的基础工具,为汉字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六书”的局限: 1.六书是分析近古文字亦即小篆的结果,它既不能全部解释古文字,也不能全部解释今文字。 2.“六书说”不够明确,历代的理解虽说大体相近,但也有不少歧异之处。为了完善汉字的结构理论,后代的学者试图突破六书理论的框架,作了许多改造六书的尝试,下面是影响较大的几种学说。一、“四体二用”说:清戴震 四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用:转注、假借 “四体二用”说的局限: “四体二用”说在学术界影响极大,尽管仍有异议,但事实上已为大多学者所接受。“四体二用说”在传统语言学中,对破除望形生训的陋习,引导人们因音求义,透过字去把握词,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就文字结构理论而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