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教案.doc_第1页
会计基础教案.doc_第2页
会计基础教案.doc_第3页
会计基础教案.doc_第4页
会计基础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会计学教案学时数:20 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掌握会计的目标和概念。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二、 教学方法归纳讲授法,从会计产生的原因、条件,会计发展的过程,会计发展到现在所具备的特点、职能归纳出会计的概念图示法,以图表示会计的产生及会计概念的归纳。三、 重点难点 1、理解会计的目标 2、掌握会计的概念四、 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五、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六、 教学步骤(一) 明确目标本节分别阐述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目标和会计的概念(二)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介绍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以多媒体展示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图,并进行讲授说明。3、由马克思的资本论引出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并介绍会计多职能论观点,4、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和货币的职能,讲授会计的四大特点和目标。5、利用归纳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会计的概念。(三)总结扩展。通过本次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的重要性、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职能、目标、特点和概念。陈云同志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你是如何理解的?(四)作业布置 第一章课后习题一七、板书设计 剩余产品的出现会计 会计产生条件产生 文字的产生发展 中国:会计名词出现、账簿、四柱清册结账法、龙门账 会计的发展 西方:复式记账 会 计 职 能 (核算、监督) 会计的特点 会计的概念 会计的目标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理解会计对象的概念、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掌握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和六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学习会计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二、 教学方法演绎法,由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具体化为会计六要素,再到会计要素项目。图示法,划图表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三、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 2、企业的资金运动。 3、会计六要素的划分。 4、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要素之间的关系。难点:1、企业的资金运动 2、会计六要素的划分四、 课时安排2次课(4课时)五、 教具学具准备1、 资金运动图的挂图2、 多媒体六、 教学步骤 第一次课(2课时)(一) 明确目标 本节讲授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企业的资金运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二) 教学过程 1、 复习上次的内容2、 提问(1) 会计有哪些基本职能?(2) 会计的目标是什么?(3) 会计的概念3、由会计的概念、职能导入本次课的内容会计的对象 经济业务4、讲授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 资金运动 交易和事项会计法的表述 讲清楚三种表述的本质相同性和表达角度的不同性 5、通过企业资金运动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和分析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 6、要求学生自己绘制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情况图。7、分析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图,并引出会计六要素。8、从会计的方法论重点分析六要素是如何划分的,强调会计问题的两点论。(三)总结扩展本次课学习了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企业的会计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并由企业的会计对象引出企业会计的六要素。让学生思考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与企业资金运动的不同,并要求查阅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四)作业布置 第一章课后习题三 第二次课(2课时)(一)明确目标学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的概念、分类和具体项目。(二)教学过程1、展示企业资金循环图,指定学生解释图中所示资金运动情况。2、提问(1)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是什么?(2)思考企业会计对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的异同(3)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有哪六要素?3、资产的概念、特点。4、资产的分类和项目,讲清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含义及分类。5、以图表示资产的分类和项目。说明资产是会计六要素的中心要素。6、负债的概念和特点,剖析负债与资产的关系。要求学生理解资产与负债是同两个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得出的不同结论的论断7、负债的分类和项目,讲清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概念和种类8、以图示负债的分类和项目9、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特点10、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内容11、收入的概念和特点,收入要么增加资产,要么减少负债,但必然增加所有者权益12、收入的种类,请学生体会那些是主营业务,哪些是其他业务13、费用的概念和特点,请学生结合收入特点总结费用的特点。14、利润的概念和构成15、总结六要素是如何以资产为中心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情况和结果的。(三)总结扩展 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因素,是会计学基础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基础。掌握并理解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学好基础会计的前提,要求学生必须下工夫理解和记忆这些基本概念和分类及内容。学生应思考为什么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称为静态要素,把收入、费用和利润称为动态要素。(四)作业布置 第一章课后习题三、四七、 板书设计会计职能 核算和监督 核算监督的内容 资金运动(又称经济业务或交易和事项) 供应 生产 销售 投入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 借入 资金循环 静态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财务状况 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 动态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经营成果 流动资产:货币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存货 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 资产 固定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等 其他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资产 流动负债 负债 长期负债 实收资本 所有者权益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 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直接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直接记入“生产成本” 生产费用 间接费用 制造费用费用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记入“本年利润” 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 利润 利润总额 净利润第三节 第四节 会计准则 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程序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准则的意义和我国已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情况,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掌握会计基本准则中所规定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含义、作用;掌握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及其应用。会计核算的前提是会计学的公理,本次课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非常重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述会计准则的意义,我国已发布的会计准则情况,重点介绍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总则部分关于会计的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例证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授较深的会计公认原理图示法,绘图表示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二、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计假设的含义及作用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难点:1、会计假设中的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的理解和应用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靠性、可比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含义、应用。三、 课时安排一次课(2课时)四、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会计核算方法关系图五、 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本节讲述了会计准则的意义,我国已发布的会计准则情况,重点介绍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总则部分关于会计的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介绍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会计处理的基本程序,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加以使用,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会计处理的基本程序介绍了实际工作中会计处理的一般程序,学生应结合实际工作进行理解。(二)教学过程1、提问(1)什么是资产?资产分哪几类? (2)会计要素的静态要素是哪些? (3)会计要素的动态要素是哪些?2、从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说明会计领域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或在现有技术下难以把握的事项,需要我们对一些事项作出估计,即进行会计假设。3、 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兴趣。4、 分析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教师指出解决办法,向学生讲明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的含义和所解决的疑难问题,以及对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重大影响。5、 会计工作必须进行规范,说明会计准则的地位和作用,6、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先让学生阅读理解会计质量信息要求的内容,然后结合经济生活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的实际,向学生讲授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的含义及要求。7、 讲授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关系8、 联系实际工作,说明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一)总结扩展本次课学习的会计核算基本假设是会计学的公理,对以后会计课程的学习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学生必须认真掌握。建议学生查阅会计法规体系中,除会计准则外,还有哪些?(二)布置作业 第一章课后习题六六、 板书设计 会计主体 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会计 持续经营 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假设 会计分期 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 货币计量 币值不变可靠性会计信息质量要 求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在设好的账户中 经济编制报表登记账簿填制凭证 业务 发生 财产清查 利用复式记账法 账实 核对成本计算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 第二节会计科目 会计恒等式一、 教学目的本章论述了会计七种核算方法的第一种设置账户,学生通过学习应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种类,账户的设置、掌握会计恒等式的的内容,以及会计恒等式在会计理论中的重要地位。二、教学方法归纳推理法,由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归纳推出会计恒等式。例证法,由实例总结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二、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2、会计科目的种类。 3、会计平衡式的恒等关系。 4、会计恒等式的应用。难点:1、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与实际工作应用的结合。 2、会计恒等式恒等原因的理解。 3、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三、 课时安排1次课(2课时)四、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会计科目表六、教学步骤(一) 明确目标 本节讲授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种类,会计恒等式的恒等关系,会计恒等式的理论意义。这些内容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方法的基础。(二) 教学过程1、提问上次课的内容 (1)会计核算的四个前提是什么?每个前提分别解决什么问题? (2)权责发生制的概念、应用。 (3)谨慎性的典型应用。2、带领学生复习第一章第二节会计对象的内容,因为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形成会计六要素,对会计要素的基本分类称会计科目,从而导入本次课的内容 基本分类 进一步分类3、按照: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的逻辑关系,讲授会计科目的概念、意义 4、让学生体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学习把握国家为什么对总分类科目要通过会计制度实行统一的会计科目,来理解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5、讲授会计科目分类的内容和意义。6、采用联想法回忆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和关系,推倒出会计恒等式。(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 利润=收入-费用 7、利用多媒体的图示,学习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及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8、由会计等式和经济业务类型的分析,说明会计等式的重大理论意义。(三) 总结扩展本次课学习了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和种类,会计恒等式的恒等关系及理论意义。学生课下应思考如何建账,假定学生被任命为某新建企业的会计负责人,他应如何按国家规定和本单位的业务实际建立一套适合本单位需要的会计科目体系。(四) 布置作业习题集,第一章的单选、多选和判断七、板书设计 1、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会计科目会计要素资金运动会计对象 损益类成本类权益类负债类资产类 2、经济业务发生的基本类型 权 益 类资 产 类 (1)同增 (3) (4) 有增 有增 有减 有减权 益 类资 产 类 (2)同减第三节会计账户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账户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会计账户的结构、使用和分类,掌握建账工作的方法和原则,学会如何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和管理的需要建账。二、 教学方法讲授推理法,由会计的对象经济业务会计六要素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图示法,以图示直观的讲授账户的基本结构。三、 重点难点重点:1、账户的结构。 2、账户的种类。 3、不同种类下的账户的应用。 4、账户按用途结构分类的运用难点:不同种类下的账户的应用。四、 课时安排二次课(4课时)五、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手工账簿六、 教学步骤 第1次课(2课时)(一)明确目标学习如何根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的分类以及不同种类的账户的应用。(二)教学过程1、 复习上次课的内容带领学生复习上次课从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的逻辑关系。 2、在复习的基础上,讲授会计科目的局限性,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进行的基本分类,还无法解决对会计要素进行记录和计量的要求,推倒出设置账户的必要性,导入本次课。3、从会计科目的局限性讲起,阐述设置账户的意义。4、讲授账户的基本结构。5、由账户的基本结构引申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成本类”和“收入类损益类“费用类损益类”账户的结构、内容和用法。在讲课时,应注意举一反三,只需讲清楚资产类和负债类两类账户的用法,其他账户主要由学生自学。 6、讲授账户按用途结构分类的目的、用途。重点讲授“结算类”、“调整类”、“集合分配类”账户的使用方法。 第二次课(2课时)(一)明确目标 讲授不同账户的结构,要求学生熟练应用各类账户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二)教学过程1、 复习上次课的内容(1)资产账户的结构(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3)账户按经济内容分哪几类2、说明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只是账户的基本分类,账户还有按用途结构分类,导入本次课的内容。3、说明账户按用途结构分类是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补充。4、盘存类账户的含义、结构、典型账户举例。5、资本类账户的含义、结构、典型账户举例。6、结算类账户的含义、结构、典型账户举例。7、调整类账户的含义、结构、典型账户举例。8、其他类账户的含义、结构、典型账户举例。(三)总结扩展本节课重点讲授了账户的设置、分类和应用,详细学习了账户在不同条件下的分类,及各类下的特点和使用,学习了设置账户这一会计处理的专门方法。学生在学习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会如何根据账户的设置,在账簿中建账。(四)布置作业第二章习题一、二,习题集中第二章习题七、 板书设计 1、资产类账户基本结构 借 账户名称 贷 期初余额 * * 增加数* 减少数* *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 * 2、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结构 借 账户名称 贷 期初余额 * * 减少数* 增加数* *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 * 资产类 负债类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所有者权益类 成本类 反映收入的损益账 损益类 反映费用的损益账 盘存类账户分类 结算类 资本类 账户按用途结构分类 集合分配类 跨期摊提类 成本计算类 损益类财务成果类第三章 复式记账第一节复式记账的原理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会计史上两种不同的记账方法,理解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特点,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二、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比较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的差别,得出复式记账的特点。 例证法,由实例解释借和贷的含义三、重点难点重点:1、复式记账的原理 2、复式记账的特点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律难点: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律 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四、课时安排一次课(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学习复式记账法,掌握复式记账法的出现是现代会计产生的标志,掌握复式记账法的特点。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和“贷”的含义。(二)教学过程1、完成课堂练习 2、提问 (1)盘存类账户的结构 (2)结算类账户的分类和结构 (3)调整类账户的分类和结构 3、账户只是解决了记账的位置,还没有解决记账的方法,本次课开始学习记账方法。4、介绍单式记账方法。5、讲授复式记账的方法及特征。6、带领学生思考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的区别及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7、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由来。8、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三)总结扩展 复式记账法是现代会计的标志,借贷记账法是世界通行的记账方法,本次课重点学习了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借贷记账的概念、由来以及借和贷的含义。学生应查阅有关会计发展史,了解我国是否也产生过复式记账法,为什么我国的复式记账法没有得到应用和推广。(四)布置作业第三章课后习题一、二七、板书设计 单式记账法 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 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 “借”表示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减少 在借贷记账法下 资产、成本、费用的减少 “贷”表示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增加第二节借贷记账法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学会应用借贷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二、教学方法 演绎推理法,由借和贷的含义、账户的结构推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律 例证法,以经济业务的实例练习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律和试算平衡 三、重点难点重点: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2、借贷记账法下会计分录的编制。 3、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难点:1、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2、会计分录的编制,账务处理的举例四、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五、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学习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对应关系和试算平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及应用举例。(二)教学过程1、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留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重点复习所学借和贷的含义。2、复习上一章所学账户的基本结构,为本次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导入本次课的学习。3、复述“借”和“贷”的含义。4、根据借和贷的含义及账户的基本结构,推理讲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律5、根据记账规律阐述账户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6、讲授试算平衡的原理及平衡方法。7、进行业务举例练习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的内容非常重要,学习了世界通行的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学生课下必须认真复习和做练习,把这部分内容学深、学透。课下思考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借贷记账法进行有关业务处理。(四)布置作业 第三章习题集中的习题七、板书设计借 资产账 贷 借 资产账 贷 (1) (3) (4)借 负债(权益)贷 借 负债(权益)贷 (2) 第四章 会计凭证与账簿第一节 会计凭证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和分类,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的有关程序、手段等。二、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带领学生参观模拟实验室,认识会计凭证及其传递和保管程序和方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1、会计凭证的概念和分类。 2、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及内容。 3、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及内容。难点:1、原始凭证的审核 2、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四、课时安排 二次课(4学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用支票、发票、收据、收料单每人1份;教学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及凭证封面每人1份 第1次课(2学时)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学习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会计凭证的分类,原始凭证的概念、分类和作用,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记账凭证的概念、分类和作用,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程序及有关规定。(二)教学过程1、 复习上次课的内容。2、 结合第一章会计的七种方法,介绍我们已经学习了设置账户和复式记账,本次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填制审核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的方法,导入本次课。3、 从会计工作的始点说明填制审核会计凭证在会计工作的重要地位。4、 会计凭证的概念。5、 会计凭证的作用。6、 会计凭证的种类,展示实际工作中常用的若干种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有关凭证。7、 学习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程序及方法。 第2次课(2学时) (一)明确目标学习记账凭证的编制依据和方法,练习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二)教学过程1、提问,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1)什么是会计凭证?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程序中的地位。 (2)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分那几类? (3)原始凭证的填制依据?2、由原始凭证只能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而无法表明经济业务应记入的账户、方向的局限性说明编制记账凭证的必要性,导入本次课的内容记账凭证的编制和审核。3、记账凭证的概念。4、记账凭证的种类。5、记账凭证的填制依据和填制方法。带领学生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由学生自己练习填制。6、结合模拟实验室关于会计人员的岗位分工讲授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三)总结扩展 本节讲授了会计凭证的概念、种类、作用,学习了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以及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学生在学习时要特别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课下练习人民币金额大写和小写的正确、规范写法,以确保原始凭证的正确填制。学生要查阅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了解会计凭证的保管。到模拟实验室进行实验,练习记账凭证的填制。(四)布置作业 第四章课后习题一七、板书设计 原始凭证会计凭证分类 会计凭证记账凭证 外来凭证 按来源不同分 原始凭证 自制凭证 一次凭证 按填制方法分 累计凭证 汇总凭证 收款凭证 按用途不同分 付款凭证记账凭证 转账凭证按反映业务的 单项凭证 数量不同分 汇总凭证 第二节 会计账簿一、教学目标为什么要设置会计账簿,设置哪些账簿,掌握账簿设置,登记方法,理解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的要点。二、教学方法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比较凭证与账簿的联系与区别,研讨账簿的作用,账簿的种类、介绍账簿设置和登记的方法。三、重点、难点重点: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模拟实习来完成分类账、日记账的区别。难点: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衡登记,需要老师进行详细讲解。四、课时安排6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六、教学步骤第1次课(2课时)(一)明确目标研讨账簿的定义、作用和分类,理解账簿的含义和设置原则。(二)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会计凭证的作用、种类及填制要求。2研讨会计账簿的定义,理解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与其他会计核算方法的区别与联系。3研讨会计账簿的设置,明确账簿的作用和设置原则。4研讨账簿的种类,明确各种账簿的功能和作用,了解各种不同账簿之间的联系。(三)总结扩展在本次课中,我们主要研讨了三部分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介绍,逐步加深了对会计账簿的认识。课后思考:为什么要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设置哪些会计账簿。(四)布置作业 思考习题第三题第2次课(2课时)(一)明确目标研讨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明确序时账簿及分类账簿的结构、格式、记账的依据和登记方法。(二)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会计账簿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研讨序时账簿,明确序时账的结构、栏式及登记方法。3研讨分类账簿(1)掌握总分类账的格式及登记方法。(2)掌握明细分类账的种类、格式及登记方法(3)研讨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理解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掌握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的要点。(三)总结扩展在本次课中,研讨了三部分内容,对重点内容通过图表的格式进行了分析,初步掌握了账簿设置和登记的方法。(四)布置作业第2次课 思考第四、五题第3次课(2课时)(一)明确目标理解登记账簿的规则,模拟练习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的登记。(二)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明细分类账簿的格式有哪几种?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应注意哪几点?2讲授账簿启用的规则(1)目标:保证会计账簿的合法性,明确记账责任(2)账簿启用的规则(3)账簿更换的规则3讲授账簿登记的规则(1)目标:为了使账簿记录保持清晰、耐久便于长期查考使用。(2)具体规则4讲授错账更正的方法(1)划线更正法的适用范围及更正方法(2)红字更正法的适用范围及更正方法(3)补充登记法的适用范围及更正方法5了解错账的查找方法6学生自己动手根据已编制的记账凭单模拟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及有关日记账。(三)总结扩展本次课在学生掌握账簿启用规则和账簿登记规则的基础,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模拟练习。(四)布置作业第三次课 思考第六题书面完成练习题习题一七、板书设计 普通日记账 序时账簿 特种日记账 总分类账 账簿按用途或记录的方式分 分类账簿 明细分类账 备查账簿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一节筹集资金的核算一、教学目的明确工业企业筹集资金业务的主要内容,掌握所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和结构,并根据设定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二、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明确企业筹集资金的两个来源渠道,指出在企业筹集资金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研讨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和结构,进而掌握企业筹集资金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三、重点、难点重点:资本金制度及资本金的账务处理是本节学习的重点。难点:资本公积,借款利息的账务处理是本节的难点,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重点介绍。四、课时安排一次课(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会计凭证六、 教学步骤(一)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出企业筹集资金的两个来源渠道,在研讨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制涉及实收资本。短期借款的会计分录,并给予指导。(二)教学过程1 复习检查、理解复式记账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2 指出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的主要经济业务,引出本节的内容。3 投入资本的核算(1)进行投入资本核算涉及到的账户,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及结构(2)实例说明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的一般账务处理方法4借入资金的核算(1)借款按偿还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2)核算借入资金涉及到的账户,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及结构。(3)举例说明借入资金的一般账务处理方法。(三)总结、扩展本次课主要研讨了企业筹集资金的来源渠道,筹集资金中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涉及到的账户,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四)布置作业思考一、二题七、板书设计 筹集资金的核算 投入资本筹集资金的两个来源渠道 借入资金一、投入资本的核算(一)总账账户设置(二)核算举例二、借入资金的核算(一) 总账账户设置(二) 核算举例第二节 供应过程的核算一、教学目的明确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学习正确计算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掌握所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及结构,根据设定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二、教学方法联系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认识供应过程经济业务的重要性,指出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及涉及的账户,解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及结构。以实例说明账务处理方法。三、重点、难点重点:材料采购的账务处理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是本节课的难点,应结合增值税条例,进行讲解。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会计凭证、多媒体六、教学步骤(一)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联系实际学习在供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掌握供应过程核算需要设置的账户以及账务处理。(二)教学过程1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2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3增值税的原理及计算4 涉及到的主要账户,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及结构。5 实例说明账务处理方法(1)钱货两清(2)货到款未付(3)款付货未到(4)以预付款购货(三)总结、扩展本节主要研讨了三部分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了详细解释,并举例说明。学生根据材料物资采购业务,应能扩展到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周转材料的采购业务。(四)布置作业根据练习题114题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七、板书设计 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 设置的账户供应过程的核算 核算举例 银行存款 材料采购 原材料 应付账款 应交税费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核算一、教学目标明确生产过程核算的内容,掌握所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结构,根据给定例题中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能运用“品种法”进行完工产品、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二、教学方法指出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费用发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核算生产费用的发生与归集,另一方面要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引出需设置的账户及账务处理方法。三、重点、难点重点:生产费用发生和归集的核算是本节的重点难点: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难点。四、课时安排三次课(6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产品制造成本汇总计算表六、教学步骤第1次课(2课时)(一)明确目标把握产品生产过程核算的内容,掌握所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和结构,掌握生产费用发生和归集的账务处理方法。(二)教学过程1、 复习检查,说明“应交税费”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和结构。2、 学习第一部分,指出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有的是直接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有的是间接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对这些费用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归集、分配,以便计算出产品的生产成本。3、 介绍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和结构。(1)明确“生产成本”账户与“制造费用”账户的联系与区别。(2理解“累计折旧”账户的特殊性。4、 生产费用发生和归集的财务处理。(1)举例说明材料费用的核算。指出材料费用按用途不同分别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的借方,“原材料”账户贷方。(2) 举例说明人工费用的核算。“应付职工薪酬”根据企业工作人员从事的工作任务不同分别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借方,有关账户的贷方。(3)举例说明固定资产折旧及修理费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形成企业的生产费用。车间的固定资产均用于生产产品,但因无法直接确认每种产品负担的折旧数额,故应将车间固定资产的折旧记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车间房屋维修费,因无法直接确认每种产品负担的数额,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与其他制造费用一起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5、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哪些费用,老师引导讨论,进行小结。(三)总结、扩展 在本次中,主要研讨三部分内容,对重点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掌握了生产过程中经济业务处理的一般方法。第2次课(一) 明确目标理解成本计算的含义,能运用“品种法”计算产品生产成本。(二)教学过程1、 复习检查: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何进行归集、分配、核算。2、 明确成本计算的意义和要求,只有理解了这部份内容,才能明白成本与费用的关系,正确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3、 研讨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方法的内容和程序。企业应根据生产类型和管理要求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后,要进一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成本项目、成本计算期以及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这四个部分,构成了成本计算方法的内容,也是区分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4、 成本计算方法举例(1)归集生产费用直接材料费和直接人工费直接归集记入各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汇集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然后,于期末汇总转入“生产成本”。(2)间接费用的分配要计算费用分配率,因此,正确选择分配标准是至关重要的。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数某产品应负担的费用额=费用分配率该产品的分配标准(3)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分配费用当全部生产费用都记入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之后,就可以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了。如果期末没有在产品,则全部生产费用就是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如果有期末在产品,则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费用分配。5、 指导学生登记生产成本明细账生产成本明细账的格式是多栏式,即按成本项目在借方设专栏。(三)总结、扩展本次课主要研讨了两大部分内容,对重点部分进行了分析讲解,使我们逐步了解了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四)布置作业第一次课:练习第四题第二次课:练习第五题七、板书设计第一次课:原材料 生产成本 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累计折旧 第四节 销售过程的核算一、教学目的明确销售过程核算的内容,掌握所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结构。能正确核算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二、教学方法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销售过程核算的重要性,引出销售过程的主要业务及涉及到的账户,举例说明核算方法。三、重点、难点重点: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主营业务成本的结转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是本节课的难点,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