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料]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刑事附带民事诉权之实现途径.doc_第1页
[法律资料]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刑事附带民事诉权之实现途径.doc_第2页
[法律资料]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刑事附带民事诉权之实现途径.doc_第3页
[法律资料]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刑事附带民事诉权之实现途径.doc_第4页
[法律资料]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刑事附带民事诉权之实现途径.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刑事附带民事诉权之实现途径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存在审查期限短暂导致被害人诉状迟延提起的矛盾等问题,影响了被害人刑事附带民事诉权的实现。刑事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可以通过修改立法、合理界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受案范围、明确规定告知具体内容、建立国家补偿机制等途径实现。近年来,刑事被害人因得不到赔偿而缠诉缠访的案件增加,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之不和谐因素。这些案件中,有部分是被害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后,加害人没有能力履行赔偿义务后被害人上访的情形,这也是司法机关平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实践中,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很大一部分上访案件却是因一纸委托诉讼代理人告知书而引起,这类案件中不少是因为被害人没收到委托诉讼代理人告知书,或其依告知书所提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法院驳回等等情形,即被害人的赔偿请求尚未进入审判程序即被终止。在实践中,正是因为被害人无法充分行使程序性的诉讼权利,其实体权利的救济无从保障。被害人刑事附带民事诉权无法实现之原因剖析(一)法律规定的冲突导致被害人权利被虚置从表面上看,刑事被害人之权利救济有较为充分的法律依据。但细观各法律规定后可以发现,关于被害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具体条款相互冲突,从而使部分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得到民事赔偿的权利被虚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根据该条款,只要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因犯罪行为而起,均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不论犯罪行为是侵财类犯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抑或是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一条,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相比刑诉法第七十七条,该规定将被害人提起民事赔偿的范围大为缩小,仅限于侵犯人身类犯罪和毁坏、破坏型财产犯罪引起的物质损失。对由于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规定不允许被害人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的形式来解决,被害人只能通过人民法院的追缴或者责令退赔,来弥补损失。正是因为关于被害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的法律规定不一,导致实践中很多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二)刑事案件的审理方式影响被害人刑事附带民事诉权的实现刑诉中,存在审查期限短暂导致被害人诉状迟延提起之间的矛盾。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司法实践中,人民检察院在收案后,一般采用电话或邮寄委托诉讼代理人告知书的形式来告知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刑诉法规定对于移送起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而基层检察院往往存在案多人少的问题,一年受理的案件数量可能达千件,有时候在短短一周内每个承办人要受理3-4件刑事案件。所以,为提高办案效率,有些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承办人一般在一个星期内审结,移送法院;而对于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法院也会在二十天内结案。故这类案件如果被害人系外来人员,报案后又离开案发地,等其收到诉讼代理人告知书,了解到该案已到审查起诉阶段,其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事实后,再将刑事附带民事诉状送至检察院或法院的,该案可能已经审理终结。被害人的刑事附带民事诉权因办案期限的限制而被变相剥夺,其实体权利的救济也因此落空,被害人为获经济赔偿不得不另辟蹊径。被害人刑事附带民事诉权的实现(一)解决立法与司法解释之法律冲突1、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的第五条,使之与刑诉法的相关规定一致。明确对于被害人财物被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的财产因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案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理由如下:(1)从法律上讲,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的物质损失,和财产被犯罪分子毁坏一样,也是由于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物质损失,应当允许提起附带民事诉讼。(2)对被害人受损财产追缴和退赔不利于全面、及时、有效地保护被害人之合法权益。追缴和责令退赔是一项司法强制措施,须在进入审理程序后进行,某种程度上说是限制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而允许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被害人权益的实现。对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案件,双方当事人对物质损失数额基本无争议的案件,赔偿数额较小的案件,直接附带民事诉讼,并不影响刑事案件的审理。相反,对这些案件的合并审理,会大大节约司法资源,减少当事人讼累。2、合理界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受案范围。从理论上讲,几乎所有的犯罪都会造成伤害,也都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但是,这样理解会造成附带民事诉讼受案的范围过宽,加大刑事审判的负担和压力,甚至有导致刑民不分,从根本上动摇司法制度的危险。因此,对于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的范围应当适当扩大,但也要有所限制。(二)建立侦查、检察、审判环节的被害人告知联动机制1、修改刑诉法的相关规定,扩大告知的义务主体。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之规定,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法律并未规定在侦查阶段办案人员就应当告知被害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应修改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款,规定对于公诉案件,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都应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由此,对被害人的诉权及实体权利的实现形成多重保障机制。2、重点完善侦查和检察两环节的告知制度。为维护刑事被害人之合法权益,检察机关应和侦查机关就被害人告知事宜多加沟通,形成共识,并在实践中探索操作性较强的被害人告知模式。笔者认为,在侦查阶段,侦查人员在接受被害人报案或第一次询问被害人时,应当告诉被害人所享有的权利,并告知其提供不详地址可能产生的后果;侦查人员也可要求被害人提供邮寄详细地址和收信人,并记录在案。这样,有利于被害人及早进行准备,保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同时,要明确规定告知的具体内容,不使告知制度形同虚设。告知不能简单理解为告诉被害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应有一套系统、全面的内容。它应包括:第一,哪些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向哪些人提起诉讼。第二,附带民事诉讼的内容是什么,可以要求哪些项目的赔偿,需要准备哪些证据材料。第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定期限。第四,是否要交纳诉讼费。第五,诉讼后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三)国家补偿机制的建立如上所述,现有对刑事被害人的救济制度并不能使所有的被害人获得实质赔偿。此外,还有以下客观原因使被害人得不到赔偿:第一,部分刑事案件得不到侦破,犯罪嫌疑人不明,或者犯罪嫌疑人明确,但不能抓捕归案,从而使被害人无法行使赔偿请求权。第二,犯罪人确实没有财产或足够多的财产来履行赔偿义务。第三,犯罪人有能力赔偿,但是却不愿赔偿,通过转移、隐匿财产等手段逃避赔偿义务,而人民法院又不能百分之百地将此类案件全部执行。刑事被害人属于弱势群体,如果其遭受的经济损失得不到赔偿,就有可能导致被害人向犯罪人的角色转换,形成一股新的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