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rg环境法案例tbh.doc_第1页
[法学]rg环境法案例tbh.doc_第2页
[法学]rg环境法案例tbh.doc_第3页
[法学]rg环境法案例tbh.doc_第4页
[法学]rg环境法案例tbh.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uthor: 铁沙船河北省乐亭县孙有礼等18人诉迁安第一造纸厂等9家企业合作者:摘自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学案例教程 网友点击量: 2526 次 添加时间:2004-3-29 16:36:47案例25 河北省乐亭县孙有礼等18人诉迁安第一造纸厂等9家企业合 法行为所造成环境损害之赔偿案 案情 河北省乐亭县农民孙有礼等18人为了发展海水养殖业,于1997年与乐亭县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签订了滩涂承包合同,共同集资在大清河、滦河人海口滩涂开办海水养殖场,从事海水养殖。2000年10月上旬,大量的工业污水沿滦河河道和滦乐灌渠奔涌至滦河口、大清口海域,污染了孙有礼等18人的6家养殖厂,致使养殖厂内即将成熟上市的蛏子、毛蚶、文哈、青哈、梭鱼、鲈鱼等贝类、鱼类等成批死亡。后查明,致养殖厂污染的工业污水系由迁安第一造纸厂、迁安市濡远造纸厂、,迁安市华丰造纸厂、迁安市自新福利造纸厂、迁安市友谊化工厂、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唐山市冀滦纸业有限公司、河北华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排放。于是,孙有礼等18位农民遂将上述企业告上法院,请求法院判令上述企业赔偿其经济损失。孙有礼等18人诉称,位于迁安市境内的上述企业所排工业污水超标,而这些超标排放的污水进入其养殖厂后导致水体污染,水质量下降,终致场内贝类、鱼类死亡,共造成20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孙有礼等18人请求法院判令上述各企业排除污染危害,并赔偿其因此所遭受的经济损失。然而,上述各企业均否认孙有礼等18人养殖厂水污染事故系由其排污所致。其中,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特别强调,其系政府认可的达标排放企业,其所排放的污水系达标排放。为了证明这一点,该公司还出示了由当地环保部门颁发的企业达标排放证书及相关文件,以证明其排污行为是合法的,即使污染损害的事实成立,其也无需承担赔偿责任。天津市海事法院依法受理了此案。 问题 本案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如果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污水排放确系达标排放,那么,该企业是否也应与其他非达标排放企业一样承担污染损害赔偿责任? 参考结论与法理分析 天津海事法院受理此案以后,分别于2001年12月17日和2002年3月21日两次对该案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经审理查明:(1)除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外,迁安第一造纸厂、迁安市濡远造纸厂、迁安市华丰造纸厂、迁安市自新福利造纸厂、迁安市友谊化工厂、迁安市书画纸业有限公司、河北华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唐山市冀滦纸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所排污水均超过规定的标准排放;(2)上述9家企业所排污水中含有悬浮物、重金属、挥发哇酚等大量有害物质;(3)上述 9家企业所排污水沿滦河河道和滦乐灌渠流人滦河口、大清口海域,涌人孙有礼等 18人开办的6家养殖厂,致使养殖厂内即将成熟上市的蛏子、毛蚶、文哈、青哈、梭鱼、鲈鱼等大量死亡,经济损失约为1 366万元。 根据以上查明之事实,法院于2002年4月12日依法作出一审判决,判令上述 9家企业对孙有礼等18人承担污染损害赔偿责任,赔偿其因贝类、鱼类死亡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共计1 36597万元。其中,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污水排放虽未超标,属合法达标排放,但这并不等于其污水排放活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损害结果。况且,企业排放污染物是否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并不是判定企业应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界限。故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同样应对孙有礼等 18人承担污染损害赔偿责任。 这是我国第一起企业在达标排放污染物的情况下承担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它在司法实践中首开了追究达标排放企业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的先河。 本案最具讨论的价值是,作为一个没有实施违法行为,而是达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否应当与其他8家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一样承担污染损害赔偿责任。我们知道,污染物排放标淮是环境标准的一种,它是为实现环境质量标准或环境目标而对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浓度和数量所作的限量规定。其目的是控制污染源的排放活动,防止大量的高浓度污染物进入环境,以保证环境质量标准的实现。 污染物排放标淮作为环境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判定排污者的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因为,污染物排放标淮对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所作的限量规定,实质上就等于为排污者的排污行为规定了一个合法与否的尺度:凡达标排放的,其排放行为即是合法的;凡超标排放的,其排放行为就是违法的。而合法排放与违法排放会导致不同的法律后果。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长期以来,许多企业都认为,只要污染物排放符合排放标淮的要求,则企业的排放行为就是合法的,即便给他人造成了污染危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财产损失,企业也不用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为,达标排放的行为是合法的,而合法行为是不会产生否定性的法律后果的。 的确,按照一般民事责任的构成,只有在行为人的行为具有违法性的情况下,行为人才得承担民事责任。换言之,一个人的行为如果不具有违法性,即使该行为对他人造成了损害,行为人也不应承担民事责任。因为,通常情况下,法律是不能要求未实施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的违法性,是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必备条件。那么,何谓行为的“违法”?通常认为,违法就是指对法律禁止或命令性规定的违反以及对公共道德或善良风俗的违反。这是目前对违法最广义的解释,它既包括了形式上的违法(对法律禁止或命令性规定的违反),又包括了实质上的违反 (对公共道德或善良风俗的违反)。而狭义的违法,仅是指形式上的违法,即违反法律规范的规定。目前,多数人对违法作狭义的理解,司法实践中对违法的解释也是指形式上的。 在本案中,超标排放工业废水,显然是一种违法行为。它们因此而对孙有礼等 18人承担污染损害赔偿责任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达标排放工业污水,其行为是合法的,根本不具有违法性,但法院缘何判令它与其 他8家超标排放企业一样对孙有礼等18人承担污染损害赔偿责任呢?这涉及到环 境民事责任构成的特殊性。前面论到,根据一般民事责任构成的原理,只有当行为 人的行为具有违法性,且符合民事责任构成的其他要件要求的前提下,行为人才应 当承担民事责任。但在环境法中,法律并未把行为的违法性作为行为人承担环境民 事责任的必具条件。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明确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 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水污染防治 法第55条第1款也明确规定:“造成水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 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这些规定并未将行为的违法性作为行为 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这些规定表明,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并不要求行为人 的行为具有违法性,只要行为人从事了“致人损害”的行为并产生了危害后果,即 使行为是合法的,行为人也承担民事责任。e从法律规定来看,天津市海事法院判 令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同样承担污染损害赔偿责任无疑是正确的。那么, 法律为什么要对污染损害之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作如此“特殊”的规定呢?我们认 为,这是由环境污染形成的特点所决定的。环境污染形成的原理告诉我们,当一定 范围内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数量超过环境本身的自然净化能力时,该范围内的环境质 量就会下降,就会产生环境污染,而人们的人身或财产就可能因此受到损害。环境 污染的形成并不完全取决于人们排放污染物质的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是达标排放 还是超标排放。它主要取决于污染物质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累积。当污染物质的 累积超过了当地环境本身的容量和自净能力时,污染就会形成。因此,企业即使达 标排放污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污染源较为集中的地区)也会导致环境污染的产 生。易言之,企业合法排污同样可能导致致人损害之危害后果的产生。而有损害就 应当有补偿救济。于是,法律规定,凡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其中既包括合法达标 排放污染物的,又包括违法超标排放污染物的,都有责任排除危害,并赔偿受害人 的损失。法律作此规定,是从社会公正的立场出发的。一方面,它使受害者的权利受到保护,所受损失得到赔偿;另一方面,它促使排污者不断完善工艺,提高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果法律不作如此规定,而是坚持要求排污企业的排污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的话,那么,环境污染损害的受害人在许多情况下将不能得到污染损害赔偿,这对受害人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现代立法的精神。 本案中,尽管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当地政府认可的达标排放企业,其实际排放污水的活动也符合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确系合法行为。然而,这并不等于其依法排污行为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假设本案中排放工业污水的仅其一家,则极有可能不会出现受害人之养殖厂水污染事故的发生,而在迁安第一造纸厂等8家企业先后向同一环境排放工业污水的条件下,其合法达标排放的污水与其他企业排放的污水“同流合污”,累积生变,就会导致污染的形成和污染事故的发生。污染形成的本身是不区分排污者是合法排污还是违法排污的。即便本案中9家企业均系达标排放,根据污染物的积累效应原理,仍有可能产生污染。这从另一方面说明,污染物的达标排放或超标排放,都可能会造成污染损害的结果。据此,虽然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排污行为是合法的,但在客观上造成了环境污染损害的情况下,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追究其行为不具有违法性之排污者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责任,是现代 立法发展的趋势。例如,在已经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的我 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第五编(侵权责任法编)第四章(环境污 染责任)部分中明确规定,排污符合规定的标准,;但给他人造成明显损害的,有关 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污染环境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的,有关单位或 者个人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参见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北京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绵阳市涪城区永兴砂石厂诉绵阳市涪城区农机水电局违法行政作者:摘自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学案例教程 网友点击量: 1549 次 添加时间:2004-3-19 16:22:50案例17 绵阳市涪城区永兴砂石厂诉绵阳市涪城区农机水电局违法行政 行为案 案情 绵阳市涪城区永兴砂石厂(以下简称永兴砂石厂)系绵阳市涪城区永兴镇办集体企业,1991年购置了淘金船,同年9月向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和绵阳市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申请了为期5年的采砂许可证;同年8月至12月先后向四川省黄金工业管理局、绵阳市市中区(1993年划分为涪城区和游仙区)乡镇企业管理局、市中区江河管理站、绵阳市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和涪城区农机水电局等12个行政主 管理部门申请并经审核批准同意在涪城区江河管理站划定的区域内采矿。自1992年9 月以后,永兴砂石厂因未向涪城区农机水电管理局申办采砂许可证,以及交纳河道采砂管理费问题与该局发生纠纷。1993年7月涪城区农机水电局在同一河段向谢朝俊颁发了采砂许可证,并委托谢朝俊代收永兴矿石厂的采砂管理费。谢朝俊收款后开具白条子收据,永兴砂石厂难以作账,并使税务、审计发生困难,因而使纠纷扩大。永兴砂石厂经多次与涪城区农机水电局协商未果,遂以涪城区农机水电局越权发证,使其造成经济损失为由,向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停止委托谢朝俊非法收费,退还已非法收取的管理费,保护其合法采矿权,并赔偿其经济损失15 000元。本案经过一、二审。首页 案例评析 专家评案蔡守秋:环境法案例教程案例摘录(二)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诉希尔案( 发布日期:2010-03-26 来源: 本站 )1案情介绍1967年,美国联邦议会批准在小田纳西河上修建一座用于发电的水库,作为配套设施,美国联邦机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开始在小田纳西河上修建泰利库大坝(又译为特里科水库,the Tellico Dam) ,以应对能源危机和地区经济萧条状况。1973年12月28日,美国濒危物种法经尼克松总统签署生效。1975年,生物学家发现小田纳西河有一种濒临灭绝的小鲈鱼(又译为鳔鲈鱼、蜗牛镖、蜗牛飞鱼、蜗牛鱼,the Snail Darter);同年,联邦内政部根据公民申请将其列入濒危物种名单, 从而使其进入美国濒危物种法保护范围之内。当时人们认为泰利库大坝修建地是蜗牛镖的唯一栖息地 ,内政部认为大坝的修建将会使蜗牛镖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的破坏。在蜗牛镖被内政部列入濒临物种保护名单之后,国会仍继续为泰利库大坝拨款近2900万美元,总统也签署了国会的拨款计划。在内政部宣布蜗牛镖的关键栖息地(critical habitat)将受到泰利库水库破坏之后,以希尔等为首的田纳西州两环保组织和一些公民以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为被告向联邦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认为TVA违反了美国濒危物种法的规定,要求法院确认其违法并终止泰利库大坝的修建。在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一案中,原告认为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违反了第七条规定 。被告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认为自己并没有违反美国濒危物种法的规定。联邦地方法院在初审时认为,虽然大坝的修建将会对蜗牛鱼的关键栖息地造成不利影响和破坏,但大坝在该法案生效前七年就开始动工,当时TVA已经为鱼类的洄游采取了合理措施,到蜗牛镖被列入濒危物种名单时,大坝已经接近完工,以牺牲纳税人一亿多美元的利益为代价来保护一个微不足道、没有重大经济价值且生态价值也不明显的鱼种是很不明智的,因而驳回了原告诉讼请求,拒绝对一个将近完成的大坝工程下达停工禁令。原告不服,将案件上诉至联邦第六巡回法院。巡回法院的法官认为,是否豁免被告遵守该法案,只有国会或内政部才能做出决定,而地方法院在其判决中做出了这种决定,滥用了其自由裁量权,因而判令地方法院禁止大坝继续完工,“除非国会通过适当立法豁免泰利库大坝遵循美国濒危物种法,或者蜗牛镖从濒危物种名单上取消或有新的关键栖息地生存”。 联邦第六巡回法院撤销了地方法院的判决,并声称美国濒危物种法不允许进行衡平,必须将保护生物多样性性置于绝对优先地位。被告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不服,于1997年4月18日将案件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要求撤销上诉法院的判决。原告希尔等人申请法庭在诉讼期间发出裁定,暂停大坝的修建,以免造成不可逆转的结果。最高法院于1978年6月15日做出终审判决,9位大法官以6:3的优势支持希尔等人的诉求,裁定维持联邦第六巡回法院的判决,认为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违反了美国濒危物种法的规定,要求其中止泰利库大坝的修建以保护蜗牛镖。首席大法官沃伦伯格(Warren Burger)代表法庭出具了法庭意见书,宣布了两项决定:一是濒危物种法能够禁止大坝的修建,尽管大坝在该法通过之前以及在蜗牛镖列入濒危物种名单之前就已动工,也尽管国会在动工后每一年都会拨款;二是停工禁令(injunction)是最合适的救济手段。在衡量“牺牲泰利库大坝所产生的损失与牺牲蜗牛镖所造成的损失”这两种利益时,法院认为:“美国濒危物种法和宪法第三条都没有规定联邦法院有权做出如此的功利的计算。相反,美国濒危物种法明确清晰的语言及其立法史的支持都明确地表明国会视濒危物种之价值是无法计算的。显而易见,对一笔超过1亿美元的大数目所造成的损失与国会所宣称的无法计算的价值进行衡量,对于法院来讲是勉为其难,即使假定法院有权从事这样的衡量,我们也断然拒绝。”2案例评析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诉希尔案是美国最高法院受理的第一起依据美国濒危物种法起诉的案件,它因其掀起的一场有关“小鱼 与大坝”的争论而闻名于世。美国在2001年举行的一次由全国环境法教授决定美国最著名的十大环境法案例的网上投票中,该案名列榜首,其得票数几乎是位居第二位的两个案例的两倍。拥护该案判决的人很多,在联邦最高法院发布禁止令(injunction)中止修建大坝后,一家新闻传媒机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公众调查,90以上的人认为停止大坝建设是对的。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发电站可以建在别处,而蜗牛鱼一旦灭绝就永远无法再生了。反对该案判决的人则认为认为这些环保人士愚蠢而无聊,为几条既没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也不明显的小鱼,竟要一座耗资1.16亿美元国家级大工程停工,显然是疯了 。该案由于充分反映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社会各种力量对环境保护的综合作用而一直对美国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虽然已经过去三十余年,但是仍然是美国环境法上的经典案例,仍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该案告诉我们:第一,包括美国濒危物种法在内的环境法律有其特有的性质、特点、目的、适用范围和基本理念。该案不仅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美国濒危物种法的重点内容及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且反映了对环境法的目的、理念和价值观的不同理解。表面上看,在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诉希尔一案中,原被告双方争执的焦点是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在一个已受保护的濒危物种蜗牛镖的关键栖息地上修建泰利库大坝的行为是否违反美国濒危物种法之规定,是一个对于法律条文理解的法律问题;实际上,是对“保护毫无价值的、小小的蜗牛镖与保护已经开工修建且价值数千万美元的泰利库大坝”这两种利益孰重孰轻的态度问题,是环境保护法的目的问题,是人们关于正义、公平的价值和伦理观念问题。一种不为人所知的,不具有明显经济价值且生态价值无从准确衡量的小鱼竟然能阻止一项已耗资上亿美元的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这对美国人的环境伦理意识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加深了美国人对包括美国濒危物种法在内的环境法的认识。正如打赢这场官司的原告律师Zygmunt Plater所言,“这场争论是新的、刚刚出现的环境价值观,与那些关于社会价值与经济重要性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之间的一场经典性的交锋”。美国濒危物种法是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兴起的环境运动之产物,被认为是美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立法,是环境伦理学在当时的美国法律中得到的最强有力的体现。约瑟夫皮图拉(J.Petulla)认为,“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和濒危物种法体现这样一种法律理念:在美国,被列入保护名单中的非人类栖息者被赋予了某种特殊意义上的生命权和自由权。” 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些物种并不拥有利益或权利。从总体上看,并与以往的法律相比较,该法还是为某些非人类存在物的生存权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保护。前纽约参议员詹姆斯巴克利(J.L.Buckley)曾多次谈到这一点,他认为,“在人类认识其对完整的自然界的道德责任方面”,濒危物种法“代表的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该法的颁布极大地鼓舞了那些维护大自然的权利的用法行为。该法规定任何人都可以针对物种的侵害而提起诉讼,其中包括以物种作为共同原告表示的诉讼;法院基于此种诉讼还做出了胜诉的判决。正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法律哲学教授克里斯托夫斯通(Christopher Stone)后来指出的那样,从1974年至1979年期间,许多公民以受污染的河流、沼泽、小溪、海滨、物种、树木的名义向法庭提交了许多诉状。 其中,有一个物种是夏威夷的一种小鸟,即帕里拉(Palila)属鸟,它的栖息地急剧减少,只剩下芒那火山(Mauna Kea)的一小块斜坡。1978年1月27日,色拉俱乐部法律保护基金会和夏威夷奥杜邦协会代表仅存的几百只帕里拉属鸟提出了一份诉状,要求停止在该鸟类的栖息地上放牧牛、绵羊和山羊。该案的名称叫“帕里拉属鸟诉夏威夷土地与资源管理局”。1979年6月,一名联邦法官为帕里拉属鸟做出了裁决,要求夏威夷当局必须在两年内完成禁止在芒那基火山放牧的工作。 这是美国法律史上一种非人类存在物(鸟类)第一次成为法庭中的原告,并且获得胜诉的案件。第二,包括美国濒危物种法在内的环境法的目,以及人们(特别是法官)对环境法的目的的理解,对审理环境案件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虽然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不是当代环境法的唯一目的,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几乎所有的环境法律和国际环境保护条约都已经将保护环境(包括动物)和维护生态作为一项长期的目标、重要目的或直接目的,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也在本案中得到了体现。虽然不同的人对如何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有所侧重,但当代社会已经认可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本案中,美国濒危物种法所确立的物种保护目的是维系该法律存在的精神根基和保障该法律良好实施之前提,法院优先考虑的是保护环境(物种)的目的。第三,人们(包括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社会团体)所信奉的环境法理念或环境伦理价值观,对处理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审理环境案件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不同的环境伦理价值观与不同的权力运行与分配方式对环境法的实施的影响是深刻的,这一点在本案中已经得到凸显。虽然不同的人对环境(包括动物)的价值的大小及重要程度还有不同的理解,但当代社会已经认可环境(包括动物)的价值;尽管在本案中法院极力声称自己无权也不能对“小鱼与大坝”之间的利益进行衡量,但在面对诸如“小鱼与大坝”这样的生态价值与经济公益价值或公民私益价值之间的严重冲突时,法律和法官都需要对这些不同的利益或价值进行衡量。这就提出了法律和法官“如何对这些不同的价值予以衡量?如何确立衡量的原则、标准或依据?法律在进行制度的选择时应该依据什么样的原则、价值或者采取何种具体的方法?”等问题。就该案而言,法院正是依据一种物种保护优先、生态优先和环境保护优先的环境伦理价值观行使了自己解释法律的职权,法院认为物种(蜗牛镖)的价值是无法计算的。第四,该案的最终结果(即大坝也修了、鳔鲈鱼或蜗牛镖的保护也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重视)说明,法律、法官和立法机关应该调整、能够调整和可以调整好人与自然关系(包括人与动物、河流生态系统的关系)。在本案中,尽管法院以严肃的法治观判决中止泰利库大坝的修建以保护蜗牛镖,然而国会在1979年通过的1980年能源和水发展拨款法案(the Energy and Water Development Appropriations Act of 1980)中附加了一个无关的条款,对美国濒危物种法第七条给予立法豁免,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最终还是完成了泰利库大坝的修建。这说明,无论是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还是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衡量直接眼前利益与间接长远利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人与自然体(包括动物、河流生态系统)的利益时,其态度和作法不仅不会完全一致,而且会因时因事而变化。那种一谈到法律、法官和立法机关考虑、调整人与自然关系,就认为要么是100%地考虑人的利益,要么是100%地考虑自然体的利益,是一种将人与自然、人的利益与自然体的利益截然分开、完全对立、水火不容的机械观点。法律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在坚持法律正当性、合理性的基础上,依法调整、实事求是,同时考虑、兼顾不同人的利益以及人与自然体(包括动物、河流生态系统)的利益。第五,该案对我们处理和反省类似的问题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甚至指导意义。从1936年美国科罗拉多河峡谷建起世界上第一座现代化大坝胡佛坝,仅仅不到70年,已经有80多万座钢筋混凝土坝矗立在地球上不同区位的河谷中。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是一柄双刃剑,它们在为人类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积极作用的同时,往往同时给人类带来各种消极的、负面的影响。例如,埃及耗资15亿美元,于1970年在其南部荒漠地区建成了横跨尼罗河的阿斯旺大坝。该坝相当于世界最大的胡夫金字塔的17倍,迄今仍然是世界三大水坝之一。按照当时的计划,高坝截流后形成的水库可用于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和养鱼,应该是一项综合效益显著的工程。但是,该坝竣工20多年来,其影响和作用却引起世界各国专家的广泛争议。一方面,它在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和养殖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效益;另一方面,大坝使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带来了一系列难以应付的严重问题,甚至对全国的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构成了威胁。人们在大坝建成后很快“发现”,由于阿斯旺高坝处于蒸发异常强烈的荒漠地区,大坝蓄水后宽阔的水面造成水资源因蒸发而大量浪费,纳塞尔水库的水位下降,不仅影响了发电,也减少了灌溉面积,使得大坝的经济效益迅速下降。大坝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尤为深远。历史上,尼罗河水每年泛滥带出的淤泥为沿岸土地提供丰富的天然肥料,大坝建成后,下游的洪水灾害是减少了,但这些肥沃的淤泥也失去了惠泽两岸的机会,造成了下游农作物大面积歉收。由于夹带大量有机物的泥沙在大坝前沉淀下来,河口水质养分降低,在尼罗河汇入地中海处导致河口鱼场严重退化,渔业捕获量大幅下降。此外,大坝还造成了上游的水涝和下游的土地盐碱化问题;尼罗河中多种传统的名贵洄游鱼类更是遭到灭顶之灾。综合看来,大坝工程对农业产生的效益已是负值,对生态环境和物种的影响更是深远。本案例摘自蔡守秋主编的环境法案例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尼罗河水坝案作者:摘自环境法学案例教程 网友点击量: 871 次 添加时间:2007-12-29 15:46:17尼罗河水坝案案情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由青、白尼罗河两条河流组成,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合,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扎伊尔、苏丹、埃及九国,全长6671千米,纵贯非洲大陆东北部,跨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后注入地中海。尼罗河的流量几乎全靠当年降水补给。尼罗河在埃及境内长度为1530公里,全国近99的人口(在20世纪已增加到6500多万)聚集在狭长的尼罗河流域,该流域可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而埃及的水源几乎完全来自尼罗河。在尼罗河流域,水主要继续用于灌溉。为了可以全年进行灌溉,人们于20世纪在尼罗河上修建了几座拦河大坝,其中有两座大坝皆在苏丹境内,一座是青尼罗河上的什纳尔大坝(1981年),另一座是白尼罗河上的阿瓦里亚大坝(1937年);另外一座是埃及和苏丹通过谈判签订的尼罗河水协定(1959年)所允许修建的阿斯旺高坝(建在埃及境内),协议将尼罗河水(年总量约740亿立方米)由两国分享,其中555亿立方米归埃及。在当前埃及尚垄断着尼罗河的情况下,上游流域国苏丹、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等国能否提高它们的灌溉量?而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肯尼亚等上游国家都有雄心勃勃的开发尼罗河水电资源的计划,要增加使用量。这一问题因在意大利控制了埃塞俄比亚,以及尼罗河上游流域国家沦为比利时和大不列颠的殖民地时签订的几个主要协定而变得复杂化了,如:大不列颠和意大利政府为划分各自在东非的势力范围而订立的1891年外交协定,禁止埃塞俄比亚修建任何妨碍尼罗河流水的工程;埃及与代表上游流域殖民地和苏丹的大不列颠之间关于尼罗河为灌溉目的使用的1929年换文,即尼罗河水协定(1929年),确认了埃及的优先权在尼罗河上游或支流上(只要在英国管辖范围内),未经开罗事先同意,不得建设工程。埃及强调其对尼罗河河水的大多数的“历史权利”,坚持认为这些协定仍然有效。但其他国家认为,当意大利被逐出埃塞俄比亚,以及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成为独立国家时,这些协定就已废止了。所有这些国家都宣布1929年的尼罗河水协定对于他们的主权领土无效。尼罗河水资源分配问题进而激发了剧烈的政治冲突。 法律分析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既是国家的义务,也是国家的权利。根据联合国宪章及其他重要的国际文书之规定,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也应遵循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之原则,国家不仅有权要求与其存有分歧或争端的国家以和平方法解决它们之间的争端,而且还有权自由选择和平解决争端的具体方法。即用政治的方法或法律的方法来解决国际环境争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也称之为外交方法,包括争端当事方自行解决程序的谈判和协商,非法律第三方介入程序的斡旋与调停、调查与和解。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是指仲裁和司法解决争端的方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的特点是:(1)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争端,只要争端当事国同意,无论是政治争端,还是法律争端;无论是混合型争端,还是事实的争端,都可以通过政治方法予以解决。(2)争端当事国始终具有自由裁量权,其主权和尊严得到了充分尊重。(3)政治方法的采用不影响争端当事国同时或在今后采用其他和平方法解决争端。争端当事国可以在一种政治方法解决争端不成功的情况下,随时采用另一种政治方法或政治方法以外的解决方法。政治方法对及时、圆满地和平解决国际环境争端具有重要作用。就本案而言,埃及和苏丹曾就尼罗河水资源的利用问题通过谈判签订了新的苏丹共和国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关于充分利用尼罗河水的协定(1959年),代替了1929年与英国的协定;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就印度河河水的分配问题,自1952年至1960年,历经8年,在世界银行官员们的主持下经过紧张、激烈的谈判,最后签署了印度河水条约,将印度河流域的水网进行永久性的划分,分成两个独立的系统。实质上,印度河水条约并没有消除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之间关于水资源分配争端的基础。其中,世界银行在解决印巴水资源冲突时扮演了关键的调停角色。在亚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达成新的湄公河合作协议中成功地完成了中间调停任务。运用政治方法,有助于促使水资源冲突各当事国加强水资源问题的国际合作。如:从1977年至1985年,埃及和苏丹合作开挖了从仲累至马拉卡尔长345公里的运河。目前,尼罗河水资源纠纷已不限于埃及和苏丹之间,2000年8月,埃及也曾同意考虑通过一份新的协议,来指导将会保证尼罗河流域内上游沿岸各国水资源需求的尼罗河水分配。而这一意向付诸实现的过程就是运用政治方法解决水资源争端的过程。公民刘工超诉北京市环保局案作者:摘自环境法学案例教程 网友点击量: 529 次 添加时间:2007-12-29 15:05:19公民刘工超诉北京市环保局案案情2000年11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公开审理公民刘工超诉北京市环保局一案。围绕上述实质问题,原、被告双方以平等当事人的身份对簿公堂,对事实和证据展开长达5个多小时的质证和辩论。众多媒体记者和数百名听众,全神贯注地旁听了本案庭审的全过程。 争论 1被告是否存在拒绝原告汽车尾气检测的行政行为?原告在起诉状中称,其于1998年2月购买了一台化油器捷达轿车。1998年12月,他为了响应北京市人民政府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的号召,自费安装了韩国生产的“马哥马一3000”尾气净化器。经检测,其尾气排放明显低于北京市技术监督局发布的DB lI0441999汽油双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044标准)。但北京市环保局、市交通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对具备治理条件的轻型小客车执行新的尾气排放标准的通告规定:1995年1月1日以后领取牌照的桑塔纳、富康、捷达等小客车必须安装电控补气和三元催化器,经验收达标并取得绿色环保标志后,方准予年检。显然,原告私车如未安装通告指定的产品,无论采取何种尾气治理措施、无论治理是否达标,市环保局都不予尾气复检,也不准许参加年检。这种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商品的政府垄断行为,阻碍了市场公平竞争,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自1998年8月起,原告就上述通告相关规定的合法性,向北京市环保局提出质疑,并多次与其联系参加当年年检事宜。该局答复:不安装电控补气和三元催化器就不能年检。原告不服,于同年12月24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国家环保总局于2000年2月对本案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后,原告对其有关内容仍不服,故向法院起诉。关于被告发布通告的合法性,被告委托律师王灿发辩称,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本市第二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通告(京政发19998号)明确要求,“对1995年以后领取牌照并具备治理条件的轻型轿车进行治理。安装电喷或电控补气加三元催化转换装置并达到新的排放标准的,发给绿色环保标志;未进行治理或不能达到新的排放标准的,到2000年一律不予年检。”被告市环保局根据市政府通告的要求,发布具体检测程序,认定有资格进行机动车排放检测魄检测厂。因此,被告依照市政府规章行事,其合法性无可置疑。被告人北京市环保局委托代理人、大气处处长冯玉桥出示并宣读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国家机械局关于发布(机动车排放污染技术政策的通知 (环发1999134号)文件:“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及要求应该与新车排放标准相对应。除采用的怠速法或自由加速法控制外,对安装了闭环控制和三元催化净化系统,达到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的车辆,应采取双怠速法控制,并逐步以简易工况法(如ASM加速模拟工况法)代替。”“有排放性能耐久性要求的车型,在规定的耐久性期限内,应以工况法排放检测结果作为是否达标的最终判定依据。”“针对要改造的车型,必须进行系统的匹配研究和一定规模的改造示范,并经整车工况法检测确可达到明显的有效性或更严格的排放标准,经国家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技术认证后,方可由该车型的原生产厂或其指定的代表,进行一定规模的推广改造。”因此,市环保局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与国家有关汽车排污技术改造规范性文件是一致的,因而是合法有效的。 、针对原告提出其被拒绝参加尾气检测的指控,冯玉桥辩称,我局在任何时候都没有针对原告的汽车作出拒绝其尾气检测和年检的决定这种具体行政行为,也没有让任何机动车尾气限期治理复检点和机动车检测厂拒绝对其汽车进行检测。相反,被告曾多次告诉原告,可以在任何时间到任何经确认的机动车尾气限期治理复检点和机动车检测厂,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接受检测。检测厂按规定的程序曾对原告的汽车进行了检测,但其未通过外观检测程序,从而属于检测不合格。因此,原告所诉被告拒绝检测的具体行政行为根本就不存在。原告刘工超肯定冯所述是事实,他说:“我买的净化器是当时最贵最好的产品。现在他们提出让我作工况法试验,我认为我无此义务。为何别人的车都不做,就让我做?” 审判长提问:“韩国生产马哥马产品是否达标?”冯玉桥又特别说明,至今没有其厂家前来申报产品,为对原告负责,我们委托有关方面对马哥马产品进行了工况法试验,结果是不达标。 2两个标准:适用一个,禁止另一个? 原告刘工超诉讼请求的另一个内容是,准许其汽车按照044标准到本市一机动车检测厂,参加机动车年度检验;同时禁止北京市环保局将达到DB 111051998(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105标准),作为准许原告之车年检的前提条件。针对此,被告委托辩护律师王灿发引用044标准前言:“本标准对达到DB 111051998(标准的车辆及其他车辆确定了双怠速排气污染物不同的排 放限值。”据此,只有先达到105标准,才能适用044标准,二者不可割裂。两标准起草人、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大气污染控制研究所所长傅立新出庭作证:105标准采用工况法,即模拟汽车在道路上不同的行驶状况,检测其污染物排放系统控制及排放状况。由于试验要将被试车辆放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测试,所需设备复杂、试验时间长(一般需一昼夜)、费用贵(5000元乃至上万元),通常汽车生产厂家在为车型作认证试验采取此方法。044标准是为汽车用户测试车况提供的。即以在理论上汽车出厂时已装备达105标准的污染物排放装置,检测人员可在汽车简单的怠速情况下,进行初步尾气排放浓度检测。105标准测试污染物排放多少,044标准测试汽车的技术状况是否正常;因此,适用044标准,应以105标准为前提,否则没有意义。新老车都是一样的。审判长提问:“105标准是否与国家排放标准一致?”傅立新回答,105标准与国家有关排放标准一致,但严于国家标准。工学博士、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姜鹏明出庭作证:达到044标准,并不一定能达到105标准。反之,能达到105标准,就能够达到044标准规定的排放值。全球汽油车都是安装三元催化反应器,才能达到105标准。有人怀疑三元催化器是否有效,说其降低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影响安全。应说明的是,三元催化反应技术加闭环控制产生电补气,以及无铅汽油,是达到105标准的唯一有效技术路线,这在中外没有争议。问题复杂在在用车的改造上。各车起点不同,发动机、供油、供气系统状态不同,造成情况的千差万别。装甲兵:程学院教授、硕士张一南作证认为:化油器加三元催化器和电控 补气并非成熟的技术路线,只有电喷加补气才能达105标准,即欧洲1号标 准。长期稳定达标不等于试验室里的达标,至少应跑完相应的公里数。在用车改造,电控技术只是其中一种。化油器工艺已走到了头。在国外,采取三元催化器加电控补气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有限,费用比换电喷技术要高,又不上档次,老车应采取老办法治理。 3“外观检测”,是否合理、合法? 姜鹏明作证说,外观检测合理、合法。外观检测是形式,其实质是为正确选择产品,意义重大。如尾气控制,没有装三元催化反应器,就达不到105标准。因此它是汽车生产厂家经严格工况法试验达标后,报政府登记注册的合法产品。所以,环保部门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有外观检测这一必经环节。其他国家也有这一程序。如在美国,规定外观检测,发现三元催化器被拆掉了,要处以罚款,无须再测试尾气排放合格与否。被告委托律师王灿发教授辩称,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和一氧化碳。双怠速检测只能检测一氧化碳和碳氢化物。由于怠速状态下产生不了高温,当然也就极少产生氮氧化物,而它恰恰是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对其只能用工况法检测。而该方法检测时间长、费用高,不适合大批量机动车检测。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要求汽车厂家对其生产的机动车所匹配的尾气净化装置进行工况试验,挑选出最适合其车型的尾气净化装置并在行政管理机关备案。以后检测人员只要通过外观察看有无与之被检测机动车型号相匹配并经备案的净化装置就可初步判定尾气排放是否达标。此后的双怠速测试,仅是检测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工作是否正常。国家环保总局等三部委联合发布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防治技术政策明确规定:“怠速法和自由加速法检测只能作为在用车检查维护(IM)制度的检测手段,不能作为判定排放控制装置实际削减效果的依据。”原告的汽车即属于没有安装捷达汽车生产厂家经II:况法试验所匹配并在北京市环保局备案的尾气净化系统,所以没有通过第一道外观检验程序。原告律师夏军还对一汽大众集团提交的测试报告的测试单位北京市汽车研究所是否为有权检测机构提出疑义,报告提交时间在本案受理之后,按有关诉讼规定,案件审理期间,不能提出新的证据;冯玉桥反驳,该单位持有市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合格证;依最高人民法院解释,法院要求提交,町以提出新的证据。 4被告是否有滥用职权,指定产品行为? 针对原告在诉状巾的“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产晶的政府垄断行为,阻碍了市场公平竞争,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指控,于灿发辩称,这里的三元催化器是一种技术路线,并非某一经营生产单位经营的产品名称或品牌。这种技术路线可以由任何厂商去生产各种品牌的汽车尾气净化产品,汽车生产厂商可以根据本厂匹配的情况自行选择符合治理要求的任何品牌的净化产品。因此,也就不存在原告所指控的“购买指定产品”的政府垄断行为。这正如国家强制燃气热水器生产厂家必须采取强排式的技术路线,不得采用直排式技术路线,并强制更换消费者在用直排热水器是同样的道理。而且,电控补气加三元催化器经过国内外广泛调查和国内汽车专家反复论证,认为该技术路线“是目前能大幅度削减化油器在用车3种污染物排放的唯一技术措施”。这也是各汽车生产厂家经匹配试验自行选用、并有效对在用车进行改造的技术路线;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影响汽车安全和严重影响汽车性能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侵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在最后陈述阶段,原告及其律师坚持其诉讼请求;被告委托律师针对原告要求法院作出确认北京市环保局等3被告联合发布的通告有关内容违法的请求,指出该通告不针对特定对象,而且能够反复适用,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抽象行政行为。依照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原告该请求没有法律根据。他特别提请法庭关注,北京连续数年被列入世界10个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汽车尾气已成为主要污染源。北京目前已成功地对18万辆在用小型客车进行改造,有效地削减了尾气污染的排放量,明显改善了北京的环境。北京正在申奥,大气质量要求只能更严格,机动车防治决不能在原有基础上后退。外来动植物人侵的危害作者:摘自环境法学案例教程 网友点击量: 1244 次 添加时间:2007-12-29 16:31:12外来动植物人侵的危害【案情】水花生对水稻、小麦、玉米、红苕和莴苣5种作物全生育期引致的产量损失分别达45、36 、19、63和47。紫茎泽兰含有的毒素易引起马匹的气喘病,仅1979年在云南省的52个县179个乡,发病马5015匹,死亡3486匹,甚至造成“无马县”,牛羊也因无可食饲料种群数量锐减。广东、云南、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每年都要人工打捞水葫芦,仅浙江温州市和福建莆田市1999年用于人工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分别为1000万元和500万元,全国总的费用有多少,目前没有准确统计,至少超过1亿元,而水葫芦带来的农业灌溉、粮食运输、水产养殖、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损失更大。美洲斑潜蝇最早于1993年在海南发现,到1998年已在全国21个省市区发生面积达2000多万亩,它寄生22个科的110种植物,尤其是对蔬菜瓜果类危害严重,包括黄瓜、甜瓜、西瓜、西葫芦、丝瓜、番茄、辣椒、茄子、豇豆、菜豆、豌豆和扁豆等,目前在我国,每年防治斑潜蝇的成本高达4亿元。被称为“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病在短短十年间,疫区已扩至江浙六省,发生面积100多万亩,对黄山、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区构成了巨大威胁。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外来物种常常引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成为贸易制裁的重要借口或手段。近年来我国出口美国的木制包装品因光肩星天牛问题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数以千万计的经济损失,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法律分析】 外来植物物种所带来“绿色污染”。这些外来物种往往繁殖力强,危害严重、潜伏期长,难以治理。对外来物种入侵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约束于此类环境问题的产生密切相关。中国加入WTO以后,商务活动、旅游人员和交流日益增多。外来植物物种引种法规建设势在必行!绿色壁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