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劳动合同法》PPT课件.ppt_第1页
《关于新劳动合同法》PPT课件.ppt_第2页
《关于新劳动合同法》PPT课件.ppt_第3页
《关于新劳动合同法》PPT课件.ppt_第4页
《关于新劳动合同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趋向 及其对于劳动关系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常 凯 1 一、劳动合同法的立法 背景 2 1. 经济全球化下劳资关系的特点 n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化与资本全球化 n资本力量在全球范围的急剧飙升 n劳资力量对比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n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探底运动 n发达国家劳资关系新动向 n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 n如何通过合理、妥善的劳工政策来协调劳资关系,已 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和法律问题 3 2.中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和趋向 n劳动关系市场化已经基本完成,但调整机制尚不完善 n劳资矛盾成为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n劳动关系正在由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发展。 n社会劳资关系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n劳动关系和谐度的形象标志 n用手投票:机制协调 n用脚投票:消极抗争 n集体行动:积极抗争 4 3. 劳动合同实施状况 社会背景: n 劳动关系原子化:工人尚未形成集体力量 n 劳动法制的不完善:立法、执法、司法 n 劳动合同的实施状况及问题 n 无合同随意用工 n 合同短期化降低人工成本 n 合同不规范劳工权利不明确 n 劳工标准不落实劳工权益受侵害 5 4.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一) 19942003年中国争议数量及人数情况 年度劳动 争 议总 数 量(件) 劳动 争 议总 人 数(人 ) 集体争 议数量 (件) 集体争 议人数 (人) 集体争议数 量占劳动 争 议总 数量的 比例 () 集体争议人 数占劳动 争 议总 人数的 比例 () 199419098777941482 526377.7567.66 1995330301225122588773407.8363.13 1996479511891203150922036.5648.75 19977152422111541091326475.7459.99 19989364935853167672512687.2270.08 199912019147395790433192417.5267.36 200013520642261782472594456.0961.39 200115500046700098472870006.3561.46 2002184000608396110243749565.9961.6 2003226000 800000110005150004.8661.6 6 5.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的主要矛盾(二) n中国劳动争议的特点 趋势劳动争议呈现不断增长的 争议的性质主要是权利争议 集体争议占到争议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集体行动开始具有规模化和同盟化的趋向 将集体劳动争议分解为个别劳动争议 以应急措施将集体行动作为“突发事件”来处理 结论: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 7 二、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立 法趋向和原则及其评价 8 1. 劳动合同的立法趋向 n 重心:劳工权益保护 n 原则:劳资力量平衡 n 目标:劳资关系安定 n 要求:劳动合同长期 9 2. 劳动合同的立法原则 n 合同基本原则:劳动者权利保护 n 合同签订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n 合同内容原则: 依据国家劳动标准和集体合同(并非完全契约自由) n 合同履行原则: 亲自履行(防止中间盘剥,对转包的限制) n 合同解除原则:解雇限制 10 3.劳动合同法(草案)主要特点和评价 特点: n在总体思路上,体现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原则, 通过对劳动者保护调整劳动关系; n在总体内容上,符合当前我国劳动关系需要调整的 现状,特别是当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诸如 短期雇佣,劳动派遣等问题; n在具体规定上,借鉴了国际上劳动合同立法的一般 性经验和做法,并和中国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比较 适合目前中国的劳动法制需要。 评价: n是一个基础很好的法律草案,需要做许多技术性修改 。 11 4.劳动合同法(草案)存在问题的及难点所在 存在问题: n基本概念表述尚需明确, n一些具体规定实操性不够 n相关法律责任不清晰 n结构体系和条文表述还嫌粗糙, n许多具体条文规定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难点所在: n如何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具体定位 n如何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关系 n如何处理各部门和系统的关系 n如何体现不同经济地区劳资关系差异 12 三、劳动合同法立法的 原则争论 13 1. 关于劳动合同法的性质和立法依据 n 立法依据:合同法还是劳动法? n 法律性质: 社会法 n 特点:以私法为基础,以公法为主导 n 原因:劳动合同关系形式的平等和实际的不平等 n 方法:以公权干涉私权 n 目的:追求劳资关系的平衡 14 2. 关于中国劳工标准的高与低(一) n 劳工标准的概念和分类 n 劳工标准高低争论的意义 n 劳工标准是一个体系,工资标准是核心 n 中国的劳工标准的现状 n 劳工标准的高低与执行的关系 n 关于所谓“贵族劳动者的保护法” 15 3.关于中国劳工标准的高与低(二) 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在GDP中所占比重 年份职工工资总 额(单位:亿 元) GDP(单位:亿 元) 比重() 19946656.4 46759.414.24 1995810058478.113.85 1996908067884.613.38 19979405.374462.612.63 19989296.578345.211.87 19999875.582067.512.03 16 4.关于中国劳工标准的高与低(三) 中美雇员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比较 17 5. 劳工标准与企业竞争力 n劳动力低成本能否形成企业的优势? n企业创新能力与低成本的关系 n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反倾销与劳动力低成本 n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能保持多久? n企业社会责任(CSR)与劳动力低成本 结论: 劳动力低成本无法提高企业和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18 6.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合同法的关系(一) 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是两个不同的价值体系: n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追求增强企业竞争力 n劳动法律的目标追求实现劳资力量的平衡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和现状 n忽略了劳资关系调整是人管的核心内容 n将人力资源管理简化为减成本、增效益 n人力资源管理的火爆和企业风险的加剧的悖论 n劳动合同法必然要对于现行资源管理冲击 结论: 用人力资源管理来评判劳动合同法是本末倒置,应该依 据劳动合同法来改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19 7政府规制应放松还是收紧? n 全球化与政府规制的争论 n 西方规制放松的社会条件 n 政府介入与市场调节的相互关系 n 发展经济不应以牺牲劳工为代价 n 我国劳动关系的分子化与工会的作用 n 加强政府规制是目前劳动关系平衡的必然选择 20 四、劳动合同法(草案)的 主要内容和特点 21 1. 关于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n 基本概念辨析:雇主与用人单位(第二条) n 关于多种所有制和灵活就业的法律适用 n 关于事业单位的使法律适用 n偶然商业结构能否形成劳动关系 关于劳动关系的定义(第三条) n难点所在:过渡期 22 2. 关于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 n 关于规章制度的争论(第五条) n 规章制度的性质及其法律依据 n 何谓“非企业主导的规章制度” n 关于管理权限与劳工分享(五十一条?) n 市场经济下民主管理的新挑战 23 3. 关于解雇限制 n解雇限制的意义:就业权保护与促进长期雇佣 n劳动合同解除条件法定(三十一、三十四条) n关于劳动者提出解除和雇主解除的差别(三十六条 ) n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第三十九条) n关于集体裁员的程序(三十三条) n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24 4. 关于劳动派遣制度 n我国劳动派遣制度兴起的原因 n劳动派遣制度的性质和作用 n劳动派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n国外劳动派遣的借鉴 n劳动派遣制度严格规制的思路:(第十二、二十四、四十条) 派遣单位资质 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的连带责任 派遣的行业 派遣的时间 25 5. 关于竞业禁止(第十六条) n竞业禁止的性质: n劳动关系与商业关系的交叉 n当事人的特定性 n关于竞业限制的期限、补偿 26 6. 关于集体合同和劳动监察 n 集体合同在劳动合同法中的地位 n 草案关于集体合同的技术处理方式 n 劳动监察的性质和现状 n 加强劳动监察的意义和作用 n 集体合同和劳动监察的相互关系 27 五、劳动合同法对于劳 动关系的影响及其对策 28 1. 总体影响和预期作用 n总体作用:劳动关系法制化的基础工程 n社会影响:促进劳资分野更加清晰 n短期效果:推进和规范劳资博弈的过程 n长期效果:劳动合同长期化和安定化 29 2. 对于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影响 n规范劳动力市场:需求与规制相结合 n劳动标准确定:逐步提高与多方决定 n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奠定基础并予以推动 n劳动争议处理:要求与之配套 30 3. 对于劳动者的影响 n劳动者保护具有了具体的法律依据 n提升了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 n培育了劳动者的社会阶层或阶级意识 n促进了由个别劳权向集体权利的发展 31 4. 对于企业的影响 n短期内将增加一些企业现有的用工成本 n企业将面对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劳动者 n现有的法律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受到冲击 企业的应对策略: n改进管理、将低成本 n善待工人、主动示好 n实施企业社会责任 n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n增强企业持久竞争力 32 5. 对于工会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