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虞张公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pdf_第1页
苏虞张公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pdf_第2页
苏虞张公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pdf_第3页
苏虞张公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pdf_第4页
苏虞张公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虞张公路改扩建工程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简本) 建设单位: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环评单位: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2012 年 7 月 目 录 1.1 建设项目概况.3 1.1.1 背景. 3 1.1.2 地理位置和路线走向. 4 1.1.3 主要工程内容和技术指标. 5 1.1.4 产业政策和规划符合性. 7 1.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8 1.2.1 地表水环境. 8 1.2.2 地下水. 8 1.2.3 声环境. 9 1.2.4 环境空气. 9 1.2.5 生态环境9 1.2.6 影响评价范围. 9 1.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效果.10 1.3.1 评价标准. 10 1.3.2 环境影响. 13 1.3.3 环境保护措施. 15 1.3.4 设计期. 15 1.3.5 施工期. 15 1.3.6 营运期. 20 1.3.7 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21 1.3.8 环境管理计划. 22 1.3.9 监测方案. 23 1.4 公众参与.25 1.4.1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发布. 25 1.4.2 公众意见调查. 27 1.4.3 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 29 1.4.4 小结. 29 1.5 评价结论.30 1.6 联系方式.31 1.1 建设项目概况 1.1.1 背景 苏虞张公路起于苏州市区桐泾路北延工程与 g312 交叉处,向北穿过相城区、 常熟市,终于张家港市 s340 处,全长约 58.8 公里,2004 年建成通车,是苏州市域 南北向重要的一级公路,加强了苏州城区与常熟、张家港两地的经济联系,有效的 实现了苏州、常熟与张家港三地之间的快速连通,承担了苏州主城以北地区的发展 轴线功能。 由于沿线乡镇发展迅速,苏虞张公路两侧街道化现象严重,道路沿线平交口多 达 56 处,通行能力急剧下降,交通事故频繁发生。针对这一情况,2008 年苏州市 政府对苏虞张公路太阳路绕城高速段进行了快速化改造,通过建造主线下穿,增 设集散道路、设置人行通道、封闭中央分隔带开口等方式,有效提高了道路的通行 能力。但随着沿线经济发展,尤其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以南路段斜穿相城区中心城 区,与城镇规划存在较大干扰,现状交叉道口均为异形交叉,交通组织较为混乱, 极大影响了城区发展。 因此,为了更好地支撑和引导苏州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进一步加强苏 州市与张家港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市域经济发展, 强化南北纵向干线功能,体现“便捷、快速”的原则,苏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 了苏虞张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2011 年 3 月 30 日,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委托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 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在接受委托后成立了项目组,项目组在进 行现场调查、资料调研、环境监测、公众参与等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苏虞 张公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1.1.2 地理位置和路线走向 苏虞张公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以北路段(以下简称“北段” )路线与区域规划相 符, 2008 年完成的快速化改造也收到了一些效果。 本次快速化改造工程考虑 “北段” 在原路线基础上进行优化改造,强化快速通道功能,提升道路容量,增强道路安全。 主要工程为对现有平交口处理及辅道贯通。 而苏虞张公路苏州绕城高速以南路段(以下简称“南段” )路线存在一定问题, 随着苏州市城市的拓展, “南段”已经进入了相城区中心城区,其中太阳路以北路段 与相关城镇规划布局基本相符,但南侧路段已进入相城区主要规划区域,并斜向分 割了西部规划区域,目前现状交叉道口均为异形交叉,交通组织较为混乱。因此, 本次快速化改造工程对南段进行改线。 1、苏虞张公路苏州绕城高速以南路段(南段)、苏虞张公路苏州绕城高速以南路段(南段) 苏虞张公路苏州绕城高速以南路段推荐的路线方案:路线起于 312 国道,路线 向北完全利用沪宁高速公路苏州新区互通北连接线至互通预留的桥台处,向北跨过 苏州新区互通北连接线由东往南的定向匝道(连接阳澄湖路)后,以高架形式绕开 三角咀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域向北延伸,上跨春申湖路西延的规划线位后,路线继续 利用规划线位向北,上跨苏埭路、太阳路和黄埭荡(区规划五级航道) ,接上规划的 永丰路线位,此后利用永丰路线位和下穿京沪高铁通道向北至苏州绕城高速南侧, 利用规划的长春路作为绕城高速连接线至北桥互通,回到苏虞张老路。 推荐方案路 线全长 16.584km,新建道路 15.139km,利用现状道路(沪宁高速新区互通北接线) 1.445km。路线走向详见附图二。 2、苏虞张公路苏州绕城高速以北路段(北段)、苏虞张公路苏州绕城高速以北路段(北段) 起于苏虞张公路苏州绕城高速以南路段终点,完全利用老路线位向北,依次跨 越(或穿越)锡太公路、s342、老 g204、沿江高速等公路后,终止于张家港市 s340 处,全长 42.599km。 改造完成后,苏虞张公路路线总长度 59.183km。 1.1.3 主要工程内容和技术指标 苏虞张公路改扩建工程“南段”的主要工程内容是新建 15.139km 的道路。苏虞 张公路改扩建工程“北段”的主要工程内容是基本贯通辅道,并对平交口进行改造, 消灭红绿灯,此外还包括路面修复、加铺工程,景观绿化工程以及交通工程等。 项 目主要工程内容见表 1.1-1,拟建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1-2。 表 1.1-1 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 桩号 路段 性质 路线长 度(m) 工程内容 起点k1+445 完全利用沪宁高速新区互通北接线 k1+145 k2+515 新建桥梁跨过苏州新区互通北连接线由东 往南的定向匝道 k2+515 k10+715 新建双向六车道高架桥 k10+715 k11+150 新建高架桥和地面道路, 标准横断面总宽 50m, 高架桥位于地面道路 8m 中分带内。 k11+150 k11+715 本路段为下穿京沪高铁路段, 采用地面道 路形式,高铁桥墩位于本项目侧分带内, 标准横断面总宽为 67-84m(侧分带渐变) 南段(起点 k16+584) 改线 段 16.584 k11+715南段 终点 (k16+584) 新建高架桥和地面道路, 标准横断面总宽 50m, 高架桥位于地面道路 8m 中分带内。 辅道工程 本次改造利用现况辅道, 并补充新建其余路 段辅道,使全线辅道基本贯通。全线新建辅 道约 28.81km,原有辅道改造约 13.231km 北段 (k16+584 终点) 老路 原位 改造 段 42.599 交叉口改造工 程 对 48 处平交口进行改造,采用立交方式改 造的共有 14 处;采用保留主线侧开口,增 设变速车道方式, 仅允许右进右出方式改造 的共有 2 处;采用封闭主线侧开口,接辅道 的共有 25 处,采用封闭平交口,利用地方 路绕行的有 2 处,维持现状的有 5 处。 表 1.1-2 平纵面线形主要技术指标表 路段 公路等级 车道数 设计速 度 指标名称 指标值 指标名称 指标 值 最 小 700 最大纵坡限制坡 长(m) 800 极 限 400 最小坡长(m) 250 i 路 拱 2.0% 4000 一 般 值 10000 平曲 线 半 径 (m) 不 设 超 高 i 路 拱 2.0% 5250 凸 形 极 限 值 6500 一 般 值 4500 主线 一级公路 双向六车道 (部分路段四车道) 北段 100km/h 南段 80km/h 最大纵坡 (%) 4 最小 竖曲 线半 径 (m) 凹 形 极 限 值 3000 路段 公路等级 车道数 设计速 度 指标名称 指标值 指标名称 指标 值 最 小 100 最大纵坡限制坡 长(m) 120 极 限 60 最小坡长(m) 700 i 路 拱 2.0% 600 一 般 值 450 平曲 线 半 径 (m) 不 设 超 高 i 路 拱 2.0% 800 凸 形 极 限 值 700 一 般 值 450 辅道 三级公路 双向四车道 40km/h 最大纵坡 (%) 7 最小 竖曲 线半 径 (m) 凹 形 极 限 值 3000 桥涵荷载标准:桥涵标准为公路-i级;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及涵洞1/100;路 基设计洪水频率: 1/100。 1.1.4 产业政策和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苏南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有助于完善苏州市域空间 结构,有助于完善苏州市综合交通体系,有助于完善完善区域快速公路通道。项 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发改委 2011 年第 9 号令)中的 鼓励类,符合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7-2020) 、 苏州市相城区分区规 划暨城乡协调规划(2007-2020) 、 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和 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等城市规划的要求,符合江苏省 省道公路网规划(20112020 年) 、 苏州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 苏 州相城区交通“十二五”规划 、 常熟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和张家港市公路主干 道网规划 等交通规划的要求。 项目跨越 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 划定的常熟西南部湖荡重要湿地和望虞河(常熟市)清水通道维护区,拟建项目 不在两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内进行任何工程, 通过采取加强管理和设置径流收集与 处理系统等必要的保护措施,项目的建设符合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 规划的要求。项目选线有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拟建 项目路线方案是合理的。 项目处于现有西塘河应急备用取水口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内, 待苏州市 政府落实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苏州市西塘河应急水源取水口北移的函(苏 府函201264 号)确定的取水口北移工程后,苏虞张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建设是 可行的。 1.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2.1 地表水环境 (1)拟建项目未跨越省政府关于全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区划分方案的批复 (苏政复 2009 2号) 划定的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拟建项目跨西塘河新建桥梁距离苏州市西塘河备用水源取水口约20米, 项目处于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 (苏府2009 65号)划定的西塘河应急水源取水口一级保护区范围内。根据苏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苏州市西塘河应急水源取水口北移的函 (苏府函201264号) ,为切实 做好西塘河供水应急水源地取水口保护工作, 苏州市决定将苏州市西塘河应急水 源取水口沿西塘河北移1.2公里,拆迁现有取水口,北移工程将在苏虞张扩建工 程开工前完成,取水口北移后,可确保苏虞张公路改建工程项目不处于苏州市 西塘河管理保护办法中规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2)现状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二干河、南湖荡、冶长泾各监测因子 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望虞河、西塘 河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 1.2.2 地下水 拟建场地地下水为赋存于粘性土中上层滞水和赋存于亚砂土中的微承压水, 地下水水位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年变幅在1.00m左右。地下水主要受地表迳流及 大气降水补给,以侧向迳流方式排泄。 根据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除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亚硝 酸盐外其余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类水标准,地下 水部分指标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受到地表水污染。 1.2.3 声环境 (1)拟建项目为改扩建工程,全线共有 51 个敏感点,其中拟建项目南段 新建段涉及 15 个敏感点,拟建项目北段老路改扩建段涉及 36 个敏感点。 (2)现状监测期监测点昼夜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 功能区标准限值,仅 3 处监测点夜间有所超标,由此可见,拟改扩建项目沿线声 环境现状较好。 1.2.4 环境空气 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除陆家巷 tsp 超标外,其余监测点位各监测因子均均 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拟建项目沿线环境空气 质量良好。陆家巷 tsp 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受到现有道路扬尘的影响。 1.2.5 生态环境 (1)拟建项目穿越常熟西南部湖荡重要湿地和望虞河(常熟市)清水通道 维护区,穿越区域均为限制开发区,且在重要生态功能区内不进行任何工程; (2)农业生态系统是沿线主要的生态类型,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 (3)项目沿线土地利用格局为以农用耕地为主,沿线乡镇人均占有耕地资 源较少,项目占用的土地以耕地为主; (4)项目沿线没有珍贵野生动植物分布。 1.2.6 影响评价范围 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 1.2-1。 表 1.2-1 评价范围一览表 评价环境要素 评价范围 社会环境 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内地区,扩大至苏州市 生态环境 公路中心线两侧 200m 以内区域、公路沿线动土范围 声环境 公路中心线两侧 200m 范围内,扩大到达标范围,各类施工场界外 100 米 范围内 地表水环境 陆地范围内,公路中心线两侧 200m 以内范围;跨越河流处,桥梁中心线 上下游 1000m 以内区域,有取水口的,扩大到取水口范围 地下水环境 公路建设、运营可能导致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区域,一般在一个完整的水文 地质单元区域内 环境空气 公路中心线两侧 200m 以内范围 1.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效果 1.3.1 评价标准 地表水环境 (1)环境质量标准 表 1.3-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适用河流 西塘河、望虞河 张家港、华妙河、二干河、新西河、曹沙塘、 丰干泾河、练塘河、钱泾河、百花泾河、洞泾 河、贵泾河、项泾河、南塘河、马泾河、南湖 荡、六里塘、面长港、陈塘河、澄虞河、面丈 塘、黄埭荡、冶长泾、永昌泾 与项目关系 跨越 跨越 标准依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 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v 类标准 评价因子 浓度限值(mg/l) ph 6-9 6-9 高锰酸盐指数 6 10 bod5 4 6 石油类 0.05 0.5 nh3-n 1.0 1.5 ss 30 60 注:ss 参照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 (sl63-94) , ph 单位为无量纲 (2)污染物排放标准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冲洗废水等经隔油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不排放,施工营 地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农田灌溉,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 水作标准。 表 1.3-2 污水排放标准(摘录) 排放去向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于农田灌溉 依据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6) 蔬菜类作物标准 污染因子 浓度限值(mg/l) ph * 5.5-8.5 ss 100 bod5 - cod 150 nh3-n 石油类 1.0 动植物油 *:ph 单位为无量纲 地下水环境 表 1.3-3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标准(摘录) 标准依据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 评价因子 浓度限值(mg/l) ph 6.58.5 挥发酚 0.002 氰化物 0.05 总硬度 450 氨氮 0.2 高锰酸盐指数 3.0 砷 0.05 汞 0.001 六价铬 0.05 铅 0.05 氟化物 1.0 注: ph 单位为无量纲 声环境 表 1.3-4 声环境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标准值 db (a) 区域 范围 声环境 功能区 昼间 夜 间 依据标准 临路首排建筑面向公路 一侧 4a 类 70 55 临路建筑以高于 三层为主的区域 首排建筑以外 2 类 60 50 交通干线红线外 35m 内4a 类 70 55 临路建筑以低于 三层(含开阔地) 为主的区域 交通干线红线外 35m 外2 类 60 50 声环境质量标 准(g b3096-2008) 表 1.3-5 噪声排放标准 昼间,db 夜间,db 标准依据 备注 70 5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 限值的幅度不大于 15db 环境空气 (1)环境质量标准 表 1.3-6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浓度限值(mg/nm3) 评价因子 小时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标准依据 tsp - 0.3 0.2 no2 0.2 0.08 0.0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 表 1.3-7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类别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 机动车尾气排放 适 用 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二级标准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 (gb18352.3-2005) 、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 (gb14762-2008) 生态环境 沿线植被覆盖率高,基本不存在水土流失问题,现状水土流失为微度,施工 期间为中度。 表 1.3-8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指标 级别 侵蚀模数(t/km2年) 标准依据 微度 200,500,1000 轻度 (200,500,1000)2500 中度 2500500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 标准sl190-2007 强度 50008000 极强度 800015000 剧烈 15000 1.3.2 环境影响 社会环境 (1)项目的建设会对被征地和拆迁居民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采取合理的 经济补偿和安置措施后,可以确保被征地和拆迁居民的生活质量不下降; (2)项目建设期间会对局部陆上交通运输造成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 暂的,采取合理的交通组织可以减少影响; (3)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沿线基础设施,有效避免了工程建设对这些基 础设施的影响。 地表水环境 (1)桥梁工程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围堰和围堰拆除过程中,会 导致局部水域 ss 浓度升高,但这种影响是轻微的、短暂的和局部的; (2)施工场地产生的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回用,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污水经 处理后回用于农田肥田,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 (3)路面径流不直接进入有饮用功能的水体,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在现 有六里塘大桥、南湖荡大桥和望虞河大桥段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桥面径流排 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4)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后, ,工程实施对西塘河备用水源取水口的影响较 小。 地下水 本项目施工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桥梁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 响;施工期含油污水、建筑材料堆放期间的淋渗水等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通过 采用清水护壁、桥梁封闭施工、设置堆放场地防渗区域等措施防止污染物进入地 下水环境。 本项目营运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路面径流对地下水水质的影 响。由于土壤层的吸附作用,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运移过程中一般被吸附净化,但 对地下水含水层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声环境 (1)工程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一般都具有高噪声、无规则等特点,对 施工处300米范围内环境影响较大,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通过模式预测可知,营运期敏感点的噪声值超标,声环境功能区不能 满足相应功能区的要求,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环境空气 本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扬尘污染和沥青烟气污染。采取设置围 挡、施工现场洒水、拌和站合理选址、拌合设备全封闭作业及安装除尘设备等措 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期施工扬尘、沥青烟气对沿线大气环境的影响。由于施工 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上述环境影响也将消失。因此,在采取上述污染防 治措施的情况下, 本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处于可以接 受的程度。 本项目营运后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污染,根据类比结果,本项 目运营近、中、远期路侧 no2 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因此运营期汽车尾气排放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 固体废物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 严禁乱丢乱 弃,对环境影响较小。拆迁建筑垃圾和桥梁桩基出渣应尽可能回用,不能回用的 运至政府指定的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场处理,严禁乱丢乱弃,对环境影响较小。 环境风险事故 施工期存在发生施工船舶溢油的风险, 营运期存在运输危险品车辆危险品泄 露的风险, 通过采取必要的工程和管理措施后, 环境风险事故处于可接受的水平。 生态环境 (1)项目建设对当地耕地资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对当地土地利用总体 格局产生大的影响; (2)工程占地会造成当地农业生产的减产,并会影响当地农灌系统和农作 物的生长; (3)施工期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造成的生物量损失分别为4238t/a和891t/a, 营运期临时用地恢复植被和边坡植草后,项目建设造成的总生物量损失为 3476t/a; (4)工程建设不会干扰沿线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不会对其生活习性造成大 的改变; (5)拟建项目穿越常熟西南部湖荡重要湿地和望虞河(常熟市)清水通道 维护区,穿越区域均为限制开发区,拟建项目跨越两个重要功能区段不进行任何 工程建设,通过采取加强施工管理和径流收集处理措施后,拟建项目对常熟西南 部湖荡重要湿地和望虞河(常熟市)清水通道维护区的影响较小。 1.3.3 环境保护措施 1.3.4 设计期 优化线路走向、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 避让人口集聚区、 减少噪声和空气污染, 避让耕地、减少耕地资源的占用。 1.3.5 施工期 社会环境 (1)建设单位必须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交通厅关于省 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征地补偿安置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对被征地和被拆 迁村民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 (2)在施工期,应加强交通管理和组织,设置必要的警告、安全措施,减 少交通堵塞和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3)施工期应尽量不破坏现有的排、灌渠道和现有道路,路线布设方案以 及设置的构造物应满足水利设施泄洪需求,同时,与沿线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密 切配合,做好水系和路网的重新规划和调整。 生态环境 在路基填筑和取土施工过程中, 对地表上层 20 cm 厚的高肥力土壤腐殖质层 进行剥离和保存,作为公路建设结束后农业用地复垦、地表植被补偿恢复和景观 绿化工程所需的耕植土。 对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等用地, 在工程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农业复垦或其它生 态修复措施,杜绝农业用地人为荒置导致的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流失。 对于项目建设占用的人工栽植作物,施工进行前,应尽可能将这些作物进行 移植,严禁随意破坏。加强施工期管理,严禁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随意破坏当地 植被。选用乡土物种,在土方工程完成后立即栽种,并在栽种初期,予以必要的 养护。工程临时用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居民要求及时进行地表植被补偿恢 复,并在竣工验收前实施完成。 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在雨季进行挖方,减少水土流失。 施工场地及挖方断面应备有一定数量的成品防护物, 防止水土流失。 雨季施工时, 应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 制定雨季施工计划。 同时水土保持采取了一定工程措施。 取土场恢复以复垦和鱼塘相结合的方案,对于复垦的取土坑,报告书建议将 工程弃方、不能回用的桥梁钻渣以及拆迁垃圾等回填取土坑,减少取土坑复垦用 土量;取土场退闭场后,应及时进行取土迹地的生境再造、复垦绿化等措施,进 行相应的生态恢复修复与景观再造,以减小现状水土流失与景观环境的影响。 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措施: (1)严禁将大型集中施工场地和施工营地设置在 常熟西南部湖荡重要湿地和望虞河(常熟市)清水通道维护区; (2)加强施工管 理,严禁施工机械和人员进入常熟西南部湖荡重要湿地和望虞河(常熟市)清水 通道维护区。 声环境 1、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施工过程中还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导致噪声增强现象的发生。 2、具有高噪声特点的施工机械应尽量集中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作 到快速施工;集中施工场的位置应妥善选取,首先必须紧靠大型施工场地,以缩 短运输路线;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确定合理的工程施工场界,施工场 界距敏感点至少保持 300 米的距离,由于本项目敏感点紧临拟建道路,当施工 场位置不能满足 300 米的场界要求时, 则选择的施工场和村庄的直接影响点之间 应有树林等噪声障碍物,如没有,则应考虑在施工场周围修建一面或多面围墙作 为声屏障;如果做到了以上两点仍将对敏感点造成较大的影响,则可考虑施工时 间的合理安排,尽量不要在深夜施工,并通过地方政府进行协调和协作。 3、施工噪声影响属于短期影响,主要是夜间干扰施工沿线居民的休息,施 工机械夜间(22:006:00)在敏感点附近路段应停止施工作业,严禁夜间进行 打桩作业。 4、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施工物料运输时,注意调整运输时间,尽量在白天运 输,这样可以减少对运输道路两侧居民夜间休息的影响。在途径村镇、学校、医 院时, 应减速慢行, 禁止鸣笛。 需新建的便道应尽量远离学校和村镇等敏感目标。 5、加强施工期噪声监测,发现施工噪声超标并对附近居民点产生影响应及 时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具体监测方案参见第 10 章噪声监控计划。 水环境 1、组织管理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桥梁工程施工尽量安排在枯水期进行。 (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施工人 员首先应考虑租住现有的民房。 (3)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生活垃圾等严禁乱丢 乱弃,严禁向沿线的任何水体倾倒残余燃油、机油、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加强 对施工机械的日常养护和水上作业的监管力度,杜绝燃油、机油的跑、冒、滴、 漏现象。 (4)准备必要的防护物资。施工材料如油料和化学品等的堆放地点应在河床 之外,并应备有临时遮挡物品,防止雨水冲刷;桥涵施工必须制定相应的油污染 应急预案,在沿线重要跨河桥梁施工工地必须配备足够的油污染净化、清理器材 和防护设备,如围油栏等。 (5)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教育,学习各项 管理制度。 2、工程措施 (1)生活污水 施工营地设置化粪池和蒸发池分别处理粪便和餐饮废水, 经处理后的污水回 用于农田,施工结束后将化粪池和蒸发池覆土掩埋。 (2)施工泥浆的处理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运输至指定的场所进行处理,设置弃渣排水池,含水 率较高的弃渣在排水池中通过排水和蒸发实现固化,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一般 半日内即可达到固化效果,严禁排入直接排入河流和鱼塘。 (3)机械设备冲洗废水 机械设备冲洗废水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和石油类, 采取沉淀隔油池处理后的 水可以用于洒水降尘。 固体废物 施工期产生桥梁桩基出渣和拆迁建筑垃圾应尽可能回用,严禁乱丢乱弃,对 环境影响较小;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 严禁乱丢乱弃,对环境影响较小。 环境空气 1必须配备足够的洒水车,对施工便道和未完工路面经常洒水、保持路面 湿润,在敏感路段增铺草垫,抑制道路扬尘污染。 2粉煤灰、石灰、水泥、黄沙等物料的运输和堆放,必须采取蓬布遮盖、 表面潮湿处理、定期洒水等措施,抑制物料扬尘污染。 3必须在物料堆场四周设置挡风墙,经常洒水保持堆场内地面湿润,进一 步抑制物料扬尘污染。 4用粉煤灰、石灰、水泥拌和稳定土和稳定碎石时,必须对拌和设备增配 除尘装置,同时采取在拌和场四周设置挡风墙、经常洒水等辅助抑尘措施。 5进行路基填土掺生石灰处理、粉喷桩或水泥深层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 路基土填筑和压实等路基施工作业,进行路面水泥稳定碎石或二灰碎石基层、二 灰土或水泥土底基层铺筑等路面施工作业, 都必须在施工作业路段下风向侧设置 临时挡风墙并经常洒水,抑制施工作业扬尘污染。 6对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应更新尾气净化装置,提倡 使用高清洁度燃油,抑制汽车尾气污染。 7 混合料拌和场、 混凝土构件预制场、 物料堆场选址要尽可能避让表 1.11-3 所列敏感点,必须设置在环境敏感点主导风向下风向 300 米以外。 8运输粉煤灰应封闭运输或加盖蓬布、湿装湿运,必要时途中洒水,严禁 沿途扬尘。粉煤灰运抵施工场地后应尽快拌和,减少堆放时间。堆放时应加盖蓬 布、定时洒水,必要时设围栏,防止雨水冲刷进入附近水体、农田。 风险管理 (1)加强施工船舶和过往船舶管理,桥位上下游的港口、码头张贴告示, 或通过海事部门、报纸通告过往该江段的各种船只有关大桥施工作业区情况。 (2)施工单位和运料船舶应按港航监督部门、航道主管部门事先制定的有 关船舶安全通航的管理制度、办法和施工江域通航方案,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通航 保证措施,如设置航行标志、施工场地灯光照明管理及运输船舶控制航向和航速 等。 (3)考虑到溢油事故的突发性,本工程应自备必要的应急设施和应急行动 计划工作人员,施工现场前方配置吸油毡,发生溢油事故时可抛投吸油毡进行吸 油处理。 (4)河中的桥墩应设置防碰撞装置,如防撞墩、警示灯、警示牌等;在桥 址上下游 1km 处设置提示牌。 1.3.6 营运期 生态环境 1、道路管理部门必须强化沿线的绿化苗木管理和养护,确保道路绿化长效 发挥固土护坡、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隔声降噪、美化景观等环保功能。 2、配备专业人员定期对绿化苗木进行浇水、施肥、松土、修剪、病虫害防 治,检查苗木生长状况,对枯死苗木、草皮进行更换补种。 3、通过定向营造以乔木、灌木为主体的多结构层次植物群落,预防和减缓 苗木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降低道路绿化养护成本。 声环境 根据敏感点的环境特征和噪声超标情况, 采取了声屏障、 隔声窗等保护措施, 同时应按照报告书的要求,加强营运期噪声监测,对噪声污染进行跟踪治理。 环境空气 1强化拟建公路中央分隔带、路基边坡、边沟外绿化和日常养护管理,缓 解运输车辆尾气排放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 2提高道路整体服务水平,保障道路畅通,缩短运输车辆怠速工况,减少 汽车尾气排放总量。 3加强运输车辆管理,逐步实施尾气排放检查制度,限制尾气排放超标的 运输车辆通行,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总量。 水环境 1公路全线设置完善的边沟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的排出口位置位于非敏感 且与能区域内其他河流相通的水体,路面径流不排入封闭水域以避免出现雨涝。 2加强公路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疏通清淤,确保排水畅通。 3针对公路运营期路面和桥面径流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设计合理的 路面和桥面径流收集及排放系统,最后通过排水沟排入非敏感水体;针对有毒有 害物质在运送过程中发生泄漏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针对南湖荡大桥、六里塘大 桥和望虞河大桥设计合理的桥面径流收集及排放系统, 加强对运送危险化学品车 辆的管理,并制定应急预案。 风险管理 (1)加强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的日常管理,加强日常危险品运输车辆的“三 证”检查、超载车辆的检查; (2)南湖荡大桥、六里塘大桥和望虞河大桥桥头两端设置环境警示标志, 内容为“敏感水体 谨慎驾驶”以及限速等字样,以提醒过往船只谨慎驾驶; (3)在南湖荡大桥、六里塘大桥和望虞河大桥桥头两端显要位置设置报警 求救电话; (4)在南湖荡大桥、六里塘大桥和望虞河大桥设计径流收集和处理系统; (5)制定苏州市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3.7 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苏虞张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建设将有助于引导苏州市城市空间的发展, 有助于 是构建区域间快速通道、完善区域路网项目建设对社会经济负面效益主要有:土 地资源利用形式的改变、土地征用造成生物量损失、拆迁损失和环境质量现状改 变等, 但通过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可以减少工程建设带来的社会经济负面效益。 总体而言,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环境经济效益。 1.3.8 环境管理计划 本工程环境管理计划见表 1.3-9 至表 1.3-11。 表 1.3-9 设计期环境管理计划表 潜在的负面影响 减缓措施 实施 机构 负责 机构 监督 机构 影响城镇规划 科学设计,使项目与城镇规划相协调 工程用地内的居民和公用 设施的迁移和再安置 路线设计避让环境敏感点、指定并执行公正和合 理的安置计划和补偿方案 影响环境景观 科学设计,使公路景观与地形、地貌及周围建筑 相协调 损失土地资源、破坏地表 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采用少占耕地的方案,重视复垦、优化路线纵断 面设计、路基防护工程设计、绿化设计 影响水利设施、排灌系统 优化水利设施的改建方案,改移沟渠时充分考虑 交通噪声和扬尘污染 科学设计,保护声、气环境,种植相应的林带进 行防护 设计 单位 苏州 市交 通运 输局 苏州 市环 境保 护局 表 1.3-10 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表 潜在的负面影响 减缓措施 实施 机构 负责 机构 监督 机构 灰土拌合场的空气 污染以及施工现场 的粉尘 料场、拌合场离敏感点 300m 以外、安装除尘装置、施 工现场定期洒水防尘等 噪声污染 居民点禁止夜间施工,如有技术需要要连续施工的应在 设备上安装消声器或设置声屏障 施工现场、施工营 地的污水、垃圾对 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固体废物选择合理的堆放地点, 并设置相应的措施防止雨水冲刷 影响景观环境 减少破坏植被树木,施工现场有条不紊、及时清理垃圾 影响生态环境 对施工人员加强宣传、 管理和监督, 尽量少占临时用地; 严禁施工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固体废弃物不得随 意抛弃,应集中统一处理;严格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以减少对水体的影响,及时进行绿化工作;设立专门的 监督机构,派专人不定期巡查,专门处理各种破坏环境 的事件 干扰沿线公用设施 协调各单位利益,先通后拆 影响现有公路和水 运的行车和通航条 件 设计时应搜集航道规划资料,加强交通管理,及时疏通 道路和航道 农田水利 改移农田排灌沟渠在旱季或农闲时进行、修便涵便桥 承 包 商 苏 州 市 交 通 运 输局 苏 州 市 环 境 保 护局 临时占地对土地利 用的影响 保存表层土壤,及时平整土地,表土复原 取土对土地利用的 影响 保存表层土壤,及时平整土地,表土复原 水土流失 地面开挖坡面应尽可能平缓,并设置覆盖围栏,取土场 及时进行复垦 表 1.3-11 营运期环境管理计划表 潜在的负面影响 减缓措施 实施 机构 负责 机构 监督 机构 环境空气污染 加强环境监测,种植防护林 噪声污染 噪声超标的敏感点设置工程降噪措施 生态环境及景观 环境破坏 公路绿化及植被恢复,对于施工便道和取土坑应尽可 能恢复 路(桥)面径流 污染 加强对给道路排水系统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排水系 统畅通 固体废弃物污染 制订禁止乱丢废弃物的规定 ,合理处理回收物 交通事故 制订和执行交通事故处理计划 危险品运输泄露 制订和执行危险品事故防范和处置应急措施 管理运 营部门 苏州市 交通运 输局 苏州 市环 境保 护局 1.3.9 监测方案 环境监测的重点是声环境、 水环境和环境空气。 常规监测要求定点和不定点、 定时和不定时抽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方法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 声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监测计划详见表 1.3-12 至表 1.3-14。 表 1.3-12 声环境监测计划 阶段 监测地点 监测 项目 监测频次 说明 管理监督机构 施工期 100 m 以内有 施工现场的 敏感保护目 标区 laeq 1 次/年(可根 据需要适当增 加) , 每次监测 1 昼夜 每次抽 2 个附近有 施工作业的敏感 点,昼夜间有施工 作业的点进行噪声 监测。 营运期 沿线规模较 大敏感点 laeq 1 次/年,每次 监测 1 昼夜 监测方法标准按 城市区域环境噪 声测量方法中的 有关规定进行,监 测时间: 1000-1100、 2200-600 1.建设单位苏州 市交通运输局; 2.苏州市环境保 护局负责监督 注:施工期间的监测次数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 表 1.3-13 水环境监测计划 阶段 监测地点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 说明 管理监督机 构 施工期 西塘河、冶 长泾 ss、高锰酸 盐指数、石 油类 1 次,连续监测 3 天,每天取一个混 合样 桥梁施工期监测,监测断 面设置及采样方法按国家 标准执行。 运营期 西塘河、望 虞河 ss、bod5、 高锰酸盐指 数、nh3-n、 石油类 2 次/年,每次连续 监测 3 天,每天取 一个混合样 丰、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监测断面设置及采样方法 按国家标准执行。 1.建设单位苏 州市交通运 输局 2.苏州市环境 保护局负责 监督 表 1.3-14 环境空气监测计划 阶段 监测地点 监测 项目 监测 频次 采样说明 说 明 管理监督机 构 施工期 100 m 以内有 施工现场的 敏感保护目 标区 tsp 连续 12 小 时以上 拌和场下风向设 监测点,并同时在 上风向 100 m 以处 设比较监测点。 营运期 沿线规模较 大敏感点 tsp no2 1 次/ 年,每 次连续 2 天采 样 no2连续 18 小时采 样, tsp 连 续 12 小时 采样 采样分析方法依 照有关标准进行。 1.建设单位 苏州市交通 运输局 2.苏州市环 境保护局负 责监督 1.4 公众参与 1.4.1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发布 1、网络公示 1、网络公示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环发 2006 【28 号】 ) ,在苏州市交通运输局网站 /发布项目建设环境影 响评价相关信息,见图 1.4-1、1.4-2。 公示时间:2011 年 4 月 25 日5 月 25 日(第一次公示) 2012 年 1 月 9 日1 月 30 日 (第二次公示) 图 1.4-1 第一次网络公示 图 1.4-2 第二次网络公示 2、敏感目标现场公示 、敏感目标现场公示 在项目沿线敏感目标张贴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信息, 向公众告知本 项目的部分工程信息和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信息现场情况见图 1.4-3。 图 1.4-3 敏感目标现场公示情况 1.4.2 公众意见调查 公众意见调查方式 个人调查表共发放 92 份,回收 92 份,回收率 100%,单位调查表共发放 2 份,回收 2 份,回收率 100%。 公众意见调查结果 一、个人意见统计结果 个人意见统计结果见表 1.4-1。 (1)公众对本地区目前的交通条件的满意程度 9%的受访者表示很满意,43%的受访者对目前本地区的环境质量表示较满 意,不满意的为 42%,很不满意的受访者有 6%,说明目前本地区交通条件公众 满意程度一般。 (2)公众对本地区目前的环境质量的满意程度 6%的受访者对目前本地区的环境质量表示很满意,37%的受访者对目前本 地区的环境质量表示较满意,不满意的为 46%,很不满意的为 11%,说明目前本 地区环境质量公众满意程度一般。 (3)本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公众所关心的环境问题 在施工期,受访者主要关心粉尘和噪声污染问题;在项目运营期,受访者 主要关心汽车尾气和噪声污染问题。 (4)公众建议采取的减轻本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措施 65%的受访者希望采取绿化来减轻本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环境污染,47%的 受访者建议加强管理,其次为声屏障。 (5)公众对征地/拆迁补偿政策的了解程度 14%受访者表示了解,24%受访者表示了解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