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化纤仿真丝织物的设计(完稿).doc_第1页
毕业论文-化纤仿真丝织物的设计(完稿).doc_第2页
毕业论文-化纤仿真丝织物的设计(完稿).doc_第3页
毕业论文-化纤仿真丝织物的设计(完稿).doc_第4页
毕业论文-化纤仿真丝织物的设计(完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化纤仿真丝织物的设计The Design Of The Chemical Emulation Silk Fabric学 院: 纺织学院 专 业: 纺织工程学 生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审 阅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化纤仿真丝织物的设计摘 要仿真丝技术的发展, 即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将化纤改性, 使其在外观与穿着性能上与蚕丝相似。化纤仿真丝面料的研究是用异型截面细旦化纤加工而成的织物,经碱减量和低温等离子等技术处理,从而使加工出来的面料既能保证蚕丝织物的优点,又能克服普通化纤织物手感硬挺,吸湿透气性差等不足,其产品手感柔软,具有良好的悬垂性,透气性,抗皱性和强力,易洗快干、光泽柔和、丝绸感强。因此, 化纤仿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市场竞争力。化纤仿真丝织物的研究与开发对纺织业的发展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都有着深远且广泛的意义。 对此,本文通过对仿真丝织物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的精细了解与调查,从设计思路、风格特征、规格设计、工艺规格计算、工艺流程参数及后整理等方面详尽的对化纤仿真丝织物面料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织物设计技术计算及各工序的上机工艺配置等内容做出了介绍,并做了年产量为五百万米的各主要工序的设备选型及配台计算。关键词:化纤仿真丝;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生产配台The Design Of The Chemical Emulation Silk Fabric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mulation silk technology, that is, by physical methods and chemical methods to chemical modification, make it similar to the silk on the appearance and wearing performance. Research of chemical fiber emulation silk fabrics are made by a single section fine denier polyester fabric, classics of plasma and alkali deweighting technology processing, such as making processing of fabrics of silk fabric can be ensured, the advantages of can overcome the common chemical fiber fabrics feel stiff, poor absorption gas shortage, its products are soft, good drape, air permeability, wrinkle resistance and strong, washable quick-drying, strong luster, silk feels soft. So chemical emulation silk fabrics have good market prospects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Chemical emulation silk fabrics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xtile industry, and meet the demand of peoples life, has a profound and extensive significance. To thi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mulation silk fabric of fine 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 from the design, style characteristics, specifications and design calculation, process specifications, process parameters and finishing the detailed design methods for chemical fiber emulation silk fabrics, design steps, the fabric design calculation and processing parameters of each process configuration and so on has made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annual output of five million meters of the main process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computer. Key words: chemical emulation silk; Product design; The process flow; Production with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 言1一、化纤仿真丝织物的设计思路及发展状况2二、化纤仿真丝面料的规格设计3(一)面料风格特征与性能31原料对风格特征与性能的影响32风格特征3(二)规格设计41原料的选择42纱线结构43捻度的选择44织物组织的确定45经纬纱紧度的确定56经纬纱密度的确定57织物幅宽与匹长58织物上机图(见图2.1)6三、化纤仿真丝织物的工艺规格计算7(一)总经根数及筘号等的计算71确定坯布幅宽:72核算坯布密度:73确定每筘穿入数:74初算总经根数:75公制筘号计算76筘齿数87筘幅8(二)用纱量的计算81百米经纬纱用量:82.无浆干重(g/ m2)的计算:9四、 确定工艺流程及参数12(一)工艺流程12(二)主要工序工艺及参数121络筒工序122整经工艺133浆纱工艺134织造工艺145.工艺长度及工艺重量计算15五、整理19(一)前处理191.退浆192.检验193.打包19(二)后处理191.退浆精炼202.预定型处理203.碱减量处理204.染色20六、 设备配备计算21(一)织部各生产工序的产量计算211织机的生产率212络筒机的生产率213整经机的生产率224穿筘架的生产率225验布机的生产率226折布机的生产率237打包机的生产率23(二) 织物产量231织物的总产量232每小时织物的经纬纱用量23(三)织部各生产工序机器配备台数241织机配备台数242络筒计算配备锭数243整经机的计算配备台数244浆纱机的定额台数255验布机的定额台数256折布机的定额台数257打包机的定额台数25结 论26参 考 文 献 27致 谢2831化纤仿真丝织物的设计引 言为增加丝织物的花色品种, 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 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改变化纤工业的产业结构,仿真丝产品的开发迅猛发展。本文以涤纶为仿真丝产品设计的原料,通过对发展历程及不同时期仿制加工核心技术的深入了解,设计出符合设计要求且独具风格的仿真丝产品。本次化纤仿真丝织物的设计,从选择合适的原料、适当的规格、合理的配色以及各个阶段的设备选用和工艺流程的设计,并对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说明。为在生产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国内已有的设备的生产适用范围及特点的掌握,合理选配,精确计算,使每一流程充分发挥所选设备的优良特性,使各工艺合理性、可操作性增强,使产品的质量达标,创造出高产同时满足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的产品。一、 化纤仿真丝织物的设计思路及发展状况 丝绸纺织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传统的纺织品,几千年来,人们习惯于将蚕丝制成的织物称为丝绸,由此形成了丝绸的定义。丝绸纺织品因其具有爽滑细腻的柔软质感,且吸、放湿性能良好,具有独特的光泽、色彩和外观,满足了人们对服装舒适性及美观性的要求,在服装面料中有广泛的应用,故其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但因天然蚕丝由蚕茧缫丝而成,栽桑养蚕需占用大量的农田和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因而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且其纺织品保形性与耐穿性均较差。为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合成纤维的迅速发展,合纤仿真丝的研究和开发逐渐成为丝绸织物发展的新方向。其中以涤纶为仿真丝原料的产品,无论是外观,还是手感,都基本上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涤纶仿真丝绸产品兼有天然和合成纤维的优点,具有丝绸风格,轻薄飘逸、柔软滑爽、光泽柔和、悬垂性好,而且穿着舒服且强力、耐磨、免烫、抗皱、洗可穿性能均比真丝织物好1。回顾涤纶仿真丝技术的发展,它经历了以下五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62年到1968年,致力于仿蚕丝的外观。以异形截面丝、普通涤纶丝、强捻和假捻加工技术以及碱减量处理产品。产品有身骨和光泽,有滑爽感和良好的免烫性和抗绉性2。第二阶段,从1969年到1973年,开发了可染涤纶,特殊加捻和混纤丝技术的成功,使织物品种更加多样化,织物色泽鲜艳,悬垂性抗静电性和防污性都有了较大的改善3。第三阶段,从l973年到1978年,这一阶段主要采用的技术是收缩率不同的混合纱,制成多三角截面以及超细丝等4。在染整技术上更是提高了产品的发色性、色泽深度及鲜艳程度。因而,织物具有真丝绸般光泽,手感柔软蓬松,且不易起球。第四阶段,从l979年到l984年,采用超细纤度化和异形化涤纶长丝为原料,并且采用混纤技术和其他技术综合而成的近代仿丝绸产品,具有真丝那样的丝鸣、光泽、亲水和防污性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5。第五阶段,从1985年起,致力于“超真丝绸产品”的开发。特色是利用所开发的新的高聚物、多段高收缩聚合物, 使崭新一代的涤纶仿真丝绸既有蚕丝的风格及特点, 又发挥涤纶独具的特点6。所以本次论文设计的要点在于设计一款符合人们需求的化纤仿真丝织物,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化纤仿真丝织物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然后再通过整体与发散思维,创新方法,最终使设计达到实践标准,生产出一种符合当今理念并有一定市场化的化纤仿真丝织物。二、化纤仿真丝面料的规格设计(一)面料风格特征与性能1原料对风格特征与性能的影响真丝织物具有优美的外观,珍珠般柔和的光泽,鲜明的发色效果,且手感柔软,风格爽滑,丝鸣优雅,穿着舒适,成为人们仿效的榜样。但是蚕丝也有缺点,如其耐光性较差,在日光照射下易泛黄,并使其强度下降;在保存过程中易霉变和虫蛀;穿着过程中易起皱和产生汗渍、水印。其缺点抑制了人们对真丝织物的需求,也影响了丝绸工业的发展。最近几十年,高分子单体合成的化学纤维大量进入纺织原料市场。因其原料丰富,价格便宜,在保持其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基础上开发具有真丝绸风格的产品,既可大大改善化纤的使用性能,也为服装面料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化纤仿真丝产品即为由化纤原料制成的具有真丝绸风格的织物,原料选择在仿真丝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人们先后制成了如下几类化纤产品:粘胶纤维,醋酯纤维,尼龙纤维,腈纶,涤纶。在涤纶仿真丝绸产品成为一种时代特征产品和时尚产品的今天, 能够从涤纶仿真丝绸产品创新中追溯其中的技术创新, 从而挖掘其思维创新, 以便在以后的产品设计中, 不仅是纺织领域, 以及其他的各行各业中应用这些创新思维, 得到更有市场价值的产品, 显得尤为重要7。其中用于仿真丝的涤纶原材料主要有:普通涤纶、异形截面涤纶丝、细纤涤纶丝,复合涤纶丝,中空涤纶丝还有涤纶加工丝和涤纶花色丝等。为了使织物更像真丝, 生产中, 除了上述的原料改性外, 还采用了类似于蚕丝脱丝胶的工艺, 将涤纶织物进行碱减量加工, 通过碱的剥蚀减量作用, 赋予涤纶纤维柔软的手感, 优雅的光泽和良好的发色性, 增强织物的失透性8。2风格特征本文采用超细涤纶纤维,因其纤度小,弯曲刚度小,拥有比普通纤维更柔软的手感和悬垂性;且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增加,织物更加蓬松,提高了其透气性。采用异形截面的纤维结构使织物光泽更加丰富。与此同时,产品风格别致,给人以神秘,变化莫测的视觉体验,吸引着每一个追求时尚的都市达人去亲身感受其内在的优雅与品质。(二)规格设计 本次设计的目的在于要使产品具有仿真丝织物良好的服用性能与外观,还要使化学纤维的良好性能得到发挥,使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纤维性能,弥补了真丝织物本身的一些缺陷。1原料的选择在选择原料时, 应根据纤维的不同性能做出合理的选择, 与织物的服用性能统一起来。所以在原料的选配上, 要尽可能利用各种纤维的不同特点, 强化纤维性质的优点, 避免纤维的特点受到抑制, 以达到提高产品使用价值的效果9。本产品为仿真丝织物,考虑到目前细号涤纶长丝和粘胶长丝常作为仿真丝绸的原料。在这里经纬纱均采用涤纶细号纤维做仿真丝产品原料。纤维纤度对仿真丝绸的服用性能影响很大10。纤维越细,单纤根数越多,则仿真丝绸的手感、悬垂性及透气性也越好11。经纬丝纤度的选择可相同也可不同,本文选用相同纤度的经纬纱。成品质轻、柔韧挺滑、手感细腻、华贵飘逸、导湿透气、穿着舒适。2纱线结构根据对产品性能的要求,又要保证较好的成纱质量,对经纬丝进行设计:经丝:13tex(130dtex/144f)超细异型涤纶长丝;纬丝:13tex(130dtex/144f)超细异型涤纶长丝。3捻度的选择捻度的选择是根据织物风格特征来决定的12。织物的弹性,手感,光泽,强力等品质都与捻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涤纶仿真丝产品的设计中,为了获得更理想的悬垂性,及活络性。选用高捻度可以有效地改善织物手感且有利于后道工序的加工。本文采用低捻度经丝,捻度为500捻/m;采用2S2Z高捻度纬丝,捻度为1800捻/m ,使织物形成起绉风格和蚕丝光泽。4织物组织的确定根据产品的风格特点,组织选1/1平纹组织,边组织采用纬重平,简洁平实,细腻大方。5经纬纱紧度的确定涤纶丝刚度较强,手感较硬,织物的整缩率大。为了获得真丝绸效果,织物的紧度应比同类真丝织物略低,这样对改善织物刚度、悬垂性、折皱性能均有好处。另一方面, 考虑到碱减量处理,为了防止织物纰裂,织物紧度也不宜过小13。根据相关经验,本品总紧度选定为87.5%,参照府绸类1/1平纹织物的经纬向紧度比例,确定Ej:Ew=5:3。故参考相关品种,据上述经、纬紧度比例,核算其紧度如下:Ej、Ew的计算:E(%)= (Ej+Ew)- EjEw/100=87.5% Ej:Ew=5:3求得Ej=77.47%;Ew=44.45% (2.1)式中E、Ej、Ew指织物总紧度、经向紧度、纬向紧度。6经纬纱密度的确定经纬密度可设计得较大。因为单纤细, 透气性好, 高密能使织物外观细腻, 经碱减量后仍能有足够的紧密度与强力。经密大于纬密, 且经纬向密度比可差异较大14。根据织物经纬向紧度计算经纬密度:(1) Pj的计算:Pj=Ej/CTj=77.47%/0.03913=551根/10cm (2.2)(2) Pw的计算:Pw=Ew/CTw=44.45%/0.03913=314.5根/10cm (2.3)式中Pj、Pw指公制经纬密度;Tj、Tw经纬纱特数;C:常数(涤纶:0.039)织物的经纬密度关系到织物的使用性能,根据上述计算,本次论文成品经密确定为551根/10cm ;成品纬密确定为314.5根/10cm 。7织物幅宽与匹长 本品为服装面料,一般的织物幅宽为142150cm,故根据织物用途成品幅宽设计为147.5cm;织物匹长一般在2540m,且采用联匹形式。轻薄织物常选用46联匹,故选定织物匹长定为35 m,5联匹。8织物上机图(见图2.1)图2.1 织物上机图(左图)及布边组织上机图(右图)三、化纤仿真丝织物的工艺规格计算(一)总经根数及筘号等的计算1确定坯布幅宽:根据参考,整理幅缩率选用:6.5%;整理伸长率选用4%。坯布幅宽= 成品幅宽/(1-整理幅缩率)=147.5/(1-6.5%)158 cm (3.1) 2核算坯布密度:坯布经密=成品经密(1-整理幅缩率)=551(1-6.5%)=515.19根/10cm 整理为515根/10cm (3.2)坯布纬密=成品纬密(1+整理伸长率)=314.5(1+4%)=327.08根/10cm 整理为330根/10cm (3.3)3确定每筘穿入数:地经穿入数为4,边经穿入数为为4 4初算总经根数:根据相关生产经验得知,布边的宽度的选取一般为整个织物的0.5-1%,根据涤棉平纹织物边纱根数参考表,边纱根数确定为48根总经根数= +边纱根数(1-) (3.4) =515158/10+48(1-4/4) =8137根 取8140根 其中地经根数为8092根,边纱根数为48根5公制筘号计算参考相关资料取aw=7%公制筘号=(1-aw%)= 515/4(1-7%)=119.74齿/10cm (3.5)6筘齿数筘齿数=+备用筘齿(每边35齿,选4齿)=8092/4+48/4+24=2043齿 (3.6)7筘幅 筘幅=10=8140-48(1-4/4)/(4119.74)10=169.95cm (3.7)修正纬织缩率:aw=(筘幅-幅宽)/筘幅=(169.95-158)/169.95=7.03%(按新aw计算,筘号、筘幅相差幅度不大,故不用修正aw)(二)用纱量的计算1百米经纬纱用量:(1)所需参数的初步选定 已知: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根据相关经验,纬织缩率确定为7.0%,经织缩率确定为5.0%。其它主要经验参数:经纱加放率0.8%、经纱总伸长率1.2%、纬纱加放率0.8%、经纱回丝率0.5%、纬纱回丝率0.7%、染缩率2%。 (2)坯布百米经纱用量 =113.78(g/m) (3.8)坯布百米经纱用量=11.4kg(3)坯布百米纬纱用量 =75.49(g/m) (3.9) 坯布百米纬纱用量=7.55kg 2.无浆干重(g/ m2)的计算:经纱纺出标准干重(或纬纱纺出标准干重)=纱线特数/10(1+公定回潮率)由于本品选用的经纬纱纤度相同,故:经纱纺出标准干重=经纱线特数/10(1+公定回潮率) (3.10)=13/10(1+0.4%)=1.30(g/ 100m) 同理,纺出的纬纱标准干重为1.30(g/100m)则:平米经纱无浆干重(g/ m2) = 515101.30/(1-5%)(1+1.2%)100=69.64(g/ m2) (3.12)平米纬纱无浆干重(g/ m2)= (3.13) =330101.30/(1-7.0%)/100 =46.13(g/ m2)平方米无浆干重=平米经纱无浆干重+平米纬纱无浆干重 (3.14) =69.64+46.13 =115.77(g/ m2)织物设计工艺汇总见表3.1.表3.1织物工艺规格表成品规格纱线经纱(tex)涤纶13纬纱(tex)涤纶13密度经密(根/10cm)551纬密(根/10cm)314.5紧度经向紧度(%)77.47 纬向紧度(%)44.45总紧度(%)87.5 幅宽(cm)147.5 匹长(m)35织物组织1/1平纹续表3.1织物工艺规格表织造规格筘号(齿/10cm)120筘幅(cm)170边纱筘穿数4地纱筘穿数4总经根数8140经纱缩率(%)5.0纬纱缩率(%)7.0坯布经密(根/10cm)515坯布纬密(根/10cm)330坯布幅宽(cm)158百米经纱用量(kg)11.4百米纬纱用量(kg)7.55平米无浆干重1 m2布经纱的无浆干重(g/ m2)69.641 m2布纬纱的无浆干重(g/ m2)46.13 1 m2布无浆干重(g/ m2)115.77四、 确定工艺流程及参数(一)工艺流程主要生产工艺流程:经丝:长丝络丝捻丝定捻络丝分批整经浆丝穿结经纬丝:长丝络丝捻丝定捻络丝 织造退浆精炼、水洗(起皱)热定型(或湿热定型)碱减量水洗、酸中和、水洗皂洗、水洗、脱水焙烘染色或印花定幅后整理检验打包成品(色布)(二)主要工序工艺及参数1络筒工序络筒工序将前道工序的纱线加工成容量较大、成形良好、有利于后道工序加工的半制品卷装无边、有边筒子。络筒的另一主要任务是检查纱线条干,减少和清除疵点杂质,提高织物的外观质量,减少整经、浆纱、织造过程中的纱线断头。工艺参数如下:机型为1332MD 型落纱机,车速为600m/min;张力为14.7cN(15g)。其中,清纱器参数为短粗节灵敏度130%,参考长度1.2cm;长粗节灵敏度40%,参考长度29cm;长细节灵敏度40%,参考长度30cm。表4.1络筒工艺表工艺项目技术数据机械型号1332MD型络纱机络纱速度(m/min)600清纱器形式电子清纱器结头器形式机械打结器卷绕动程(mm)152成筒尺寸(mm)300槽筒铝合金槽筒2整经工艺整经工序要减少对纱线摩擦,保证伸长,保证张力、减少单纱间和片纱间的张力差排列及卷线均匀. 整经时要求做到“小张力、轻加压、小伸长、低速度”;停经片要选用合理,以减少断纱;为防止浆纱粘并, 整经打绞线, 以便浆纱穿小绞杆。整经工序操作应注意的问题:上料时轻拿轻放,以免擦伤原料;穿筘时从右边穿起,从下向上穿,直至穿完为止;单丝张力必须保持均匀一致,这是该工序的关键15。(1)整经的工艺设计 本次设计整经机选用采用SGA211 型高速整经机, 该机采用可调双柱盘式张力器,张力分档可调,张力均匀,波动小。为了获得片纱张力、排列均匀一致,卷绕良好的经轴,采用“低车速、小张力”的工艺原则,张力圈配置前、中、后分段。工艺参数如下:车速300 m / min,压纱压力0.35mPa,整经张力前段13.7cN (14g)、中段11.8cN(12g)、后段9.8cN(10g)。(2)整经速度纱线断头会随着整经速度的加快儿提高。这里确定整经速度为300m/min。表4.2整经工艺表项目技术特征机械型号SGA211 型高速整经机整经根数54514+510整经速度(m/min)300张力控制(c N)前段13.7;中段11.8;后段9.8压纱压力(mPa)0.35定幅筘号(#/入)170/43浆纱工艺超细涤纶由于具有较高的比电阻,极易积聚周围的静电荷,因此纤维形成了高静电效应,使纤维的毛羽数量增加,浆纱工艺则通过上浆能使毛羽尽量服帖,被浆料覆盖,超细涤纶作为疏水性纤维,上浆过程较亲水性纤维与浆料结合困难,需选用粘附力强的浆料,以防止浆膜脱落。但是超细涤纶由于纤维细的结构特点,又有良好的毛细管效应,在上浆过程中,浆料更易渗透到纤维内部,这使纱线内部的浆料在退浆时不能退净,增加了染色的难度,对匀染性和染色牢度产生影响。针对以上概述,故选择浆料配方时需考虑退浆难易。同时兼顾覆盖毛羽,降低静电,浆膜均匀完整,易上浆,易退浆等特性。根据相关经验,浆料配方及主要参数如下:PVA-205MB50kg,磷酸酯淀粉25kg,CD-PT 和CD-52 分别为4kg,上浆率(10 1)%,含固量8.7%,回潮率2.5%,伸长率小于等于1.2%,浆槽黏度(7 0.5)s16。表4.3浆料配方及工艺参数配置表成分重量(kg)PVA-205MB50磷酸酯淀粉25CD-PT4CD-524伸长率1.2%浆槽黏度7 0.5s浆桶含固率8.7%浆纱机C142c-300浆纱机上浆率10%1%回潮率2.5%4织造工艺本品采用纬纱强捻工艺,织造过程中为减少纬纱疵点,采用天马-EXCEL 剑杆织机织造17。由于该品种纤度较细,经密较大,强力略低,故经纱摩擦剧烈,使其开口不容易清晰。为了使开口清晰,保持布面细洁匀整,宜适当加大上机张力,因此张力弹簧应采用粗号,在机上调节弹簧活动量为6 圈。主要工艺参数设定如下:速度400r/min,开口时间330,开口高度32mm,后梁弹簧位置为1 或2,后梁水平位置为第二孔,后梁垂直位置为+1,综框动程等级为+2,停经架离最后片综的距离为600mm。织造的主要工艺参数如表4.4.表4.4织造主要工艺参数机械类型-EXCEL织机转速r/min400开口时间/mm330开口高度mm32后梁弹簧位置1或2 后梁水平位置第二孔后梁垂直位置+1综框动程等级+2停经架前后位置mm (到后梁的距离)6005.工艺长度及工艺重量计算(1)卷绕密度的选择已知纱线越细,卷绕密度越大,根据经验并参考股线的卷绕密度,故选定本品的织轴卷绕密度为0.50(g/cm3 );经轴卷绕密度为0.55(g/cm3 )。(2)织轴卷绕长度和重量计算织轴卷绕体积=1/4(170+10)(532-11.52)=378416.63cm3 (4.1)式中: w表示轴盘间距离,w=筘幅+1015cm,已知筘幅为170cm;D为最大卷绕直径,这里取530mm;d为织轴轴心直径,一般取115mm,织轴卷绕的含浆经纱重量GG(kg)=Vr10-3 =378416.630.5010-3 =189.2kg (4.2)织轴无浆经纱卷绕重量G1 =172kg (4.3)织轴最大卷绕长度Lmax =1625.40m (4.4)式中:m:总经根数;Tex:特数落布次数 =8.75 (4.5)按要求取8。式中上机回丝一般取0.2m,了机回丝一般取1m =37.14m (4.6)织轴实际卷绕长度LA=浆墨长度落布次数联匹数+上、了机回丝=37.1485+1+0.2=1486.8m (4.7)(3)经轴卷绕长度确定每一整经轴根数筒子的最大容量一般为520580,本设计选用550,则 经轴数=8140/550=14.8 (4.8)取15个平均每轴根数=8140/15=542.7根 取545根 (4.9)配轴方案为:5457+510+5457=8140根经轴最大卷绕体积=1/4178(682-262) =551933.85cm3 (4.10)式中:w:经轴盘边间距离,这里取1780mm; D:经轴最大卷绕直径,这里取680mm; d:轴管直径,这里取260mm。经轴理论卷绕长度整经长度是依据经轴的最大容纱量而设定。 L(m)= =42845.96m (4.11)估算每批经轴浆出的织轴数 =29.15 取30 (4.12)白回丝:没浆过的经轴回丝=并轴数1m;浆回丝:取2m;浆纱伸长率:1.2%经轴卷绕的实际经纱长度 =44057.08m (4.13)经轴上实际卷绕长度取为44065m,为匹长35m的整数倍。五、整理整理是获得高品质细号纤维仿真丝物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针对不同的外观风格,整理也有不同的要求,好的整理方式能赋予仿真丝织物胜似真丝的效果与性能。但大致分为:前处理和后整理。(一) 前处理前处理主要指对坯布的整理,这里包括:退浆检验修织打包入库。1.退浆经纱经上浆处理后,经纱表面被浆料薄膜覆盖,从而影响了织物的渗透性,阻碍了染料等化学品与纤维的直接接触,因此含有浆料的织物都要进行退浆处理。2.检验验布时通常以整匹布为基本单位。验布可借助验布机或以人手在平台上进行,但两者均须以能够验视布之正面及全布宽为准。验布时应在照明设备充足条件下进行,尽量避开反射及阴影的干扰。照明光线垂直射向验布机或验布台面上,而所验匹布最好与照射光线成45角。以达到最好的检验效果。 3.打包织物按相同等级的放在一起计量包装,目前多数选用塑料袋包装,即把织物折叠或打卷后放入塑料袋,袋中装入相应的卡纸,写明织物的品种、编号、颜色、长度、等级及生产厂家,如果是最终成品的包装,还应有生产厂家或供应商的联系信息。要求较高的包装是把一定数量塑料袋包装的成品在放到一定规格的纸箱或木箱内,然后在打包机上打包。(二) 后处理细旦丝织物的后处理, 包括退浆精练、各种方式的减量、超细复合丝的热定形几道关键工序。后处理是影响整个产品风格和质量最关键的工序, 也是最终产品的品质基础18。1.退浆精炼涤纶仿真丝织物在退浆时, 在平幅松式水洗、预缩机里, 把温度控制在高于涤纶玻璃化温度( 约为90 95 )上进行。通过释放纤维内应力, 加上液流的拍打振动, 使织物上的浆料充分膨化, 继而溶化、脱落, 可充分退浆。同时织物产生收缩, 形成一定的绉效应。由于织物的密度普遍较高,紧度大, 单一起绉工序退捻效果久佳, 绉效应不均匀, 因此必须采用高温高压起绉工艺19。2.预定型处理预定型处理工序,能有效的消除前道工序对织物产生的折痕,使织物不论是风格还是尺寸都稳定保形。并且能大大提高织物的强度,柔软性以及弹性,从而使碱减量对织物作用更加均匀。一般定型温度不低于190,约150170。可获得强度和尺寸稳定性的兼顾。3.碱减量处理碱减量工艺对于提高织物的柔软性, 手感和悬垂性等服用方面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20。碱减量处理是涤纶仿真丝织物仿真丝绸织物的关键手段。对织物风格的改良起着重要的作用。织物经碱减量处理后具有良好的弹性,蓬松性和悬垂性,抗起球起毛性能提高。纤维变细,织物透气量增加,吸湿性和防污性得到改善。织物更加轻薄,手感柔软。纤维表面呈现出凹凸不平,不规则的沟槽,使织物的光泽和染色性能得到改善。同时,为了减少织物强度的损失,碱减量程度不宜过强,一般10%20%之间。4.染色细号涤纶织物与常规涤纶织物在染色性能上有相似之处, 又有其特殊性。细号丝因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且纤维的截面小,和常规纤维相比上染率高,染色速度快,但染色色泽浅,染色牢度差,不易匀染。为了使纤维达到良好的上色效果,超细涤纶纤维采用分散染料,设备选用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染色。对溢流染色机通过低张力松弛处理,能有效的保证织物手感的柔软。本产品为细号高密织物,由于结构紧密,染液的渗透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约束,因此需提高染液的交换频率来完善染液的渗透率。经过后处理后织物已具有飘逸的风格,手感柔软,垂感十足,吸湿透气,表面平整,有较高的尺寸稳定性,并呈现风格别致的闪烁变色效果,无需进行柔软整理,为了提高仿真丝的效果可用丝鸣剂对织物进行处理,使其产生如真丝般的丝鸣。六、 设备配备计算对年生产量为500万米的色织厂的相关织造设备配台计算确定织机配备台数已知: (6.1)P织机年产量500万米n织机速度(400r/min)Pw纬纱密度(330根/10cm )Kb织机效率90%Xb织机计划停台率5% 则:织机台数=(PP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