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论.doc_第1页
重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论.doc_第2页
重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论.doc_第3页
重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论.doc_第4页
重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引言1问题及问题意识2学生数学问题的现状分析2.1应试教育观2.2教师主演观2.3教材决定观2.4错误评价观3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3.1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3.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想问3.3创设趣味激励情境,让学生会问3.4在新知探究中,提供机会,使学生善于提问4小结致 谢参考文献毕业论文写作提纲重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引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运用意识”。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然而,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不敢问到敢问到爱问再到善问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促进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现就如何重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做了一些思考。正文: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论述:1、问题及问题意识2、学生数学问题的现状及分析 2.1应试教育观 2.2教师主演观 2.3教材决定观 2.4错误评价观3、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3.1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3.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想问 3.3创设趣味激励情境,让学生会问 3.4在新知探究中,提供机会,使学生善于提问4结论:问题就像钩子,有了钩子才能钩到东西,没有问题是不会创新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形式和培养。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上积极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敢问想问会问善问的好习惯,从而启发其思维,点燃其智慧的火花,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重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2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且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重要任务。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键词:课程标准、问题意识、问题情境、问题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然而,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不敢问到敢问到爱问再到善问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有利的条件,才能促进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现就如何重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做了一些思考。1问题及问题意识什么是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认为“在数学中,问题是那些要求作出解答的任何事物”;一是认为“问题是让人感到费解或困难的东西”;3总之,问题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要求学生去完成一个学习任务,而对于这个任务,由于经验所限,没有一个现成的可供使用的完成任务的方法。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问题的存在,但是要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且是相当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多问几个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等。也要求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然而,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发展数学思维,驱使学生积极思考,质疑、解疑,最终达到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从而创新。4例如:教师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出示下面的算式先让学生计算哪些算式能被3整除:453=,163=,323=,213=,813=,1113=,3423=,2123=,待学生计算完,并对算式进行分组,再组织讨论: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这样既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2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分析就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存在与否现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述。21应试教育观以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大多是灌注知识的教书匠,学生多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因而,大部分学生会学不会问。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很好的锻炼。所以,应试教育观的教学观点使得很多学生变懒了。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他们都认为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老师的事情跟他们没有关系,对于,他们而言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听老师讲。长期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被扼杀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随之丧失。如果需要改变这种观念,就必须把老师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一课时,联系本校准备召开的运动会,已知足球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参加跑步的运动员有10名,其中女生有4名,男生有6名,问每个运动员跑两圈要跑多少米?女生共跑多少米?男生共跑多少米?2.2教师主演观在我国,学生的数学基本功都比较扎实,然而,学生应用教学意识且不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较弱,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也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的应用的实际问题中去。多年以来形成的教学形式是,学生惯于一味的听老师讲而学生则被动的接受不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5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装沙实验,观察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间的体积关系,通过操作,学生就会产生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的疑问?从而探究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2.3教材决定观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可能也就是因为这样才会导致大部分老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课本以为知识的重要性。比如,在教师上完一节或一单元数学课时,教师只会让学生做课本后的习题,这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太枯燥了,他们也想挑战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题型。因此,如果在课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学习一些课外知识。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就会被很好的调动起来。2.4评价错误观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即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即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6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同样有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元、角、分”一课时,有位学生提出“老师,硬币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四方的?老师听了之后,不但不给同学解释,反而骂了这位同学一顿。那么这位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可能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成绩可能就会往下滑,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上,不论学生的提问或回答问题是否让教师满意,教师都应根据实际需要给学生以评价。如: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赞扬的手势等等,都会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表扬也是多角度的,如:回答问题棒的,小组合作好的,动手能力强的这样不仅对受表扬者是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使学生不单注重教师的评价,还注重了学习伙伴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课堂上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交给学生一把学习的钥匙,使之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现从下面几个方面论述:3.1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进一步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多地研究、了解自己的学生,要注意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形成宽松、和谐、民主、合作、交流、竞争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积极的情感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求知。教师要通过自己富有童趣的幽默语言、动作和表情传递给学生尊重与信任、宽松与鼓励的情感信息,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自由发表意见。发现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第三,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教师要面向全体,给每个学生的提问以微笑,注视和评价,在教育学生养成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的同时,允许他们自由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活动,提倡讨论、辩论,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与教师、学生沟通信息。第四,让学生转换角色,自觉提出问题。有时,教师让学生自由提问,可是怎么动员,效果总是不佳。这并不是学生不愿提问,而是没有进入提问的角色,不知道怎样提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猜一猜,老师会提什么样的问题?(2)谁是老师的知音,知道老师提的问题是什么?(3)比一比,谁的问题又多又好?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带着帮助老师教学的心理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铅笔每只1.2元,小红买了2只,卷笔刀每个0.8元,小红买了1个,然后让学生猜一猜:老师会提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小红买铅笔用了多少钱?买卷笔刀用了多少钱?小红共用了多少钱?等等。这样较好地实现了教师的设计意图,也使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得到加强。3.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想问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在观念上要有问题教学意识。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不可能感受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们也不可能会去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并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教师的作用不应仅定位于“传递、授业、解惑上,而是要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要改变传统的课堂结尾模式:“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或有什么收获)你们听懂了吗?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当学生说听懂了,没问题了,下课铃也响了,教师也“满意”地走了。这样的结尾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学了一部分内容下来,学生不可能个个都懂,不可能个个都没问题问。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在课堂结束时应留几分钟给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3.3创设趣味激励情境,让学生会问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兴趣能使人对问题专心致志,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他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动力之一。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只有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才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思考。7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有趣的问题设置,给学生创设悬念,当学生跃跃欲试时,教师再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掌握新知。如在讲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前,教师让学生出数考考老师,无论学生出多大的数,老师都能一口说出此数能被几整除,就这样,学生的兴趣高涨,一个比一个说的数大,老师都有一一说对,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只要你们用心学,你们这节课就能掌握这个本领,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好奇心学习新知识。3.4在新知探究中,提供机会,使学生善于提问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的好学生,学生不仅要学答,而且要善问。第一,提供小组讨论的机会,在教材的“重难点处”提问。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难点,创设引起学生认识上产生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问,通过讨论,启迪思维,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第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让学生提问。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动手操作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兴奋,而且伴随着手与脑的并用,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强,这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产生很有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形成问题意识的习惯。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可以先问学生:“你们今年几岁了?过了今年生日了?小王今年8岁了,可他却只过了2个生日,这是为什么?”有关生日问题在人们生活中是比较现实而且感兴趣的,学生听了定会兴趣盎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了。对于类似的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肯定迫切地想解决,这样就会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结论问题就像钩子,有了钩子才能钩到东西,没有问题是不会创新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形式和培养。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上积极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敢问想问会问善问的好习惯,从而启发其思维,点燃其智慧的火花,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