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渔业现状及发展策略.doc_第1页
我市渔业现状及发展策略.doc_第2页
我市渔业现状及发展策略.doc_第3页
我市渔业现状及发展策略.doc_第4页
我市渔业现状及发展策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市渔业现状及发展策略肖来富(安徽桐城市双港水产站 安徽桐城231400)摘要:我市水域广阔,资源丰富,鱼类品种多种多样,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新技术新品种不断在生产中运用,产量逐年上升。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提高。关键词:名优水产品,休闲渔业,水产品加工业,管理桐城水域基本情况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长江北岸,境内湖、河、库、塘星罗棋布,水系发达。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从十年来水文资料来看,年平均降雨量为1241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6,相对平均湿度为75%,无霜期234天,年平均日照2150小时,常年15以上积温为4308,全市年平均降水总量为21.6亿立方米,年平均地表径流量8.5亿立方米,有效蓄水量2.58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1.35亿立方米。全市三大湖泊、中小型水库水色清流,透明度在50cm左右,池塘水色呈褐色或绿色,透明度30cm左右。水质PH值在6.7-7.8之间,溶氧量在5mg/L左右。汞、铜、锌、铬、H2S等有毒物质含量低于渔业水质标准。全市共有水域滩涂总面积23.2万亩,可养水面22万亩,其中湖泊面积12万亩,百亩以上养殖圩口面积4.3万亩、水库面积1.4万亩、池塘面积5.3万亩(其中连片精养池塘面积1.8万亩)。全市有五个渔业发展重点乡镇,一个渔业专业村,专业渔民1500余人,兼业渔民1.1万余人。东南为湖泊,有嬉子湖、白兔湖、菜子湖三大湖泊及大小圩口,其它水面分布全市。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渔业经济较为发达,是安徽省渔业发展重点县(市)之一。2008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20.5万亩,年产量3.7万吨,实现产值3.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2%。渔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六大主导产业之一,为促进(渔)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我市水产养殖基本情况桐城市的水产养殖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三大湖泊和水库的水产养殖都采取这种模式,运用人工投放鱼种的粗放经营模式,确保水产品都是合格的有机产品。其养殖品种以传统的“四大家鱼”为主,兼养河蟹、青虾、鳜鱼、黄鱼桑 鱼、翘嘴红鲌、黄鳝、甲鱼等名特优品种。二是精养和半精养养殖模式,我市的养殖圩口和池塘基本采用此养殖模式。其中精养面积近6万亩。上世纪90年代初我市水产精养开始起步,精养面积仅有0.8万亩,投放的肥料是畜禽粪便,投放的饲料为糠饼,养殖品种有黄白鲢、青、草、鲫等,平均亩产量仅200公斤。随着精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到2010年,我市精养面积已达6万亩,投放的饵料基本都是渔业专用颗粒料,这种投饵养殖模式效果更好,效益更佳。养殖品种主要有“四大家鱼”,以及龙虾、黄鳝、甲鱼、湘云鲫、鳜鱼、团头鲂、翘嘴红鲌、长春鳊、细鳞斜颌鲴等名特优品种。平均亩产也大幅提高,达到了500公斤/亩。2010年全市各类水域养殖面积达15.08万亩,同比增长3.3%,其中新增连片精养鱼塘300亩,改造精养鱼塘5580亩,新增水域滩涂面积4300亩。水产品总产量2.89万吨,同比增加1300吨,增幅4.7%,渔业总产值44500万元,同比增长7%。国有水面改革不断深入,渔业养殖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特色水产品养殖比例不断提高,休闲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健康养殖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全市渔业经济呈良好发展态势,渔业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支柱产业1、突出重点,顺利完成国有水面合同置换和新一轮发包准备工作。按照国有水面养殖使用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全市24家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进行国有水面承包合同置换,初步达到了规范管理的目标。2、新技术进一步推广,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进一步扩大。水产养殖模式进一步调优,以渔业“新三进工程”为抓手,大力推广稻田养殖泥鳅、网箱养殖黄鳝、池塘养殖河蟹、大鲵仿生态养殖、黄尾密鲴混养等新技术,继续推广套养、混养、人工增氧等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和效益的先进技术,加大研究推广高效渔业、健康养殖等新型生产技术力度,快速提升了我市渔业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全市水产养殖以常规鱼、中华鳖、黄鳝、青虾、河蟹等品种为主体,湘云鲫、黄尾密鲴、黄鱼桑 鱼、鳜鱼等优新品种养殖面积进一步扩大。3、进一步发展休闲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市的休闲渔业初步形成了以五大区域(嬉子湖、仙龙湖、团结圩、市郊垂钓区、大鲵养殖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市发展的格局。特别是两家省级休闲渔业基地(嬉子湖休闲渔业基地和仙龙湖休闲渔业基地)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70万元对基地进行扩建和改造,提高了接待能力,增加了服务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游玩。全市新增垂钓、渔家乐基地14处,全年休闲渔业创收5500万元,快速提升了地方渔业经济。在水产品加工方面,目前拥有重点企业3家,中小型企业12家,市润华公司今年投资270万元,引进全套水产品加工包装设备,扩度生产规模,使年加工能力达800吨。今年我市水产品加工量达1900吨,产值达6000万元,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开拓了我市渔业的发展空间,提高了渔业产业的附加值。4、加强水产良种工程建设,提升水产苗种综合生产能力。今年我市的水产苗种生产企业安徽兴农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桐城高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市级水产原良种场。使我市市级水产苗种场增加至3家,2010年全市累计生产淡水鱼苗2.4亿尾,鱼种2600吨,为我市的渔业生产提供了高质量的鱼种。在提升水产苗种生产能力同时,严把质量关。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水产大县。继嬉子湖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于去年底获得“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后,安徽兴农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继去年投资1800万元后追加投资300万元对团结圩水产生产基地进行改造。不仅获得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称号,其主导产品青鱼、草鱼、鳙鱼、鲢鱼、鲫鱼、团头鲂荣获无公害水产品认证,还成功申报了“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项目,使我市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面积扩大到7.8万亩,辐射带动面积增加到5.5万亩。同时安徽嬉子湖水产养殖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示范带动、增加渔(农)户收入、提升产值等一系列举措,荣获了“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6、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水产品质量提升。加大对有机水产品生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和水产健康养殖生产等技术的培训,全面提高养殖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和养殖技术能力。建立健全水产养殖登记制度,指导和督促养殖者填写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确保水产品的可追溯性。同时还组织开展水产品养殖用药执法检查活动,对养殖基地、苗种场等养殖场所的渔药使用情况进行大检查,未发现使用违禁药物情况,有效地从源头对水产品质量进行监控,保证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7、加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力度,提升抵御风险能力。我市的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建设已竣工,与企业自备的简易实验室构建了自下而上的水生疫病防控体系,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又成功申报了水生动物疫防治站扩建项目,增补水生动物疫病防治设施。8、加强渔政管理,促进渔业持续发展。一是加强渔政执法。开展了渔业秩序综合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打击电、毒、炸、违规渔业作业等一些违法行为,有效保护了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六、七月份我市开展了八次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入资金27.2万元,投放鱼种386万尾、甲鱼苗1.8万只,促进了渔业资源恢复和生态修补。三是实施禁渔期和禁渔区制度。将3月1日至6月30日划为禁渔期,禁止一切捕捞作业。四是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年初通过种草移螺在嬉子湖种植苦草、轮叶黑藻8000公斤,移植轮叶黑藻11万公斤,移植螺蛳11000公斤,促进了渔业资源恢复和生态修补。确保了渔业可持续发展。9、加强科技培训,促进养殖技术进步。一是开展水产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活动。为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二是结合新型农民培训活动,在嬉子湖镇双店村、肖店村、金神镇黄盆村等地举办了水产养殖培训班,培训渔(农)民320人次,发放教材320份。三是组织参观学习活动。以渔业协会为平台,组织协会会员到渔业发达地区进行参观学习,了解渔业发展最新动态,学习先进实用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四是承办省第六期水产基层技术人员培训班。我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办了全省第六期基层水产技术人员培训班,参训学员达110人,涉及黄山、池州、安庆三市。培训班的举办,为我市的基层水产技干和水产养殖户提供了学习平台,学习最新实用养殖技术,提升了我市水产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五是加大服务力度。组织水产技干为养殖户上门服务,指导和规范养殖户的苗种投放、渔药使用、饲料投喂和生产日志填写,为广大渔民解决了许多生产实际问题。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优势水产品养殖量不大,品牌渔业有待做强、做大。大部分还是养殖一些常规鱼类,经济价值低,养殖模式比较落后,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不大。2、水产品加工企业少,技术尚处在粗加工阶段,加工企业数量和技术有待提高。3、镇级推广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一是表现为有的镇未设立水产推广机构。二是由于双重管理体制,有的镇水产技术人员未能从事水产工作,造成了技术人员流失严重。三是推广资金缺乏,不能发挥技术优势。三发展策略1、 加强国有水面养殖使用权管理,全面实施“一票制”收费。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对国有水面将全面实行“一票制”收费。在完成好国有水面新一轮发包工作的同时,力争全额征缴国有水面有偿使用合同规定的规费,进一步完善国有水面养殖使用权制度,达到“水产增效、渔(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根本目标。2、 强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积极扶持各类水产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安徽嬉子湖水产养殖股份有限公司、东部肥牛公司和安徽兴农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要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脱颖而出,力争成为国家级龙头企业,桐城市菜子湖渔业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安徽三和水产有限公司力争成为省级龙头企业。要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一批能够拉动渔业产业化升级的水产品加工、渔用饲料和鱼药产业,创建2个市级龙头企业。3、 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和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步伐。在苗种生产上,要巩固完善现有的安徽嬉子湖水产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兴农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桐城高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这三个市级水产良种场,盘活资源存量、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优质良种比重,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增强企业活力,力争培育1个省级水产良种场,其他有条件的地方也要建设适度规模的多品种良种繁育基地。在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上,要以两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为载体,进一步推广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全面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要将高赛圩连片精养池塘、大鲵驯养繁殖区建设成为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区。4、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要充分把握目前国内市场的需求趋势,发挥我市自身优势,在龙虾、鳙鱼、鱼白鱼、鲴鱼、大鲵等优势品种上下功夫,用现代工业的理念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以此为先导,外连国内外市场,内连生产基地,形成紧密经济共同体,带动渔业科研与推广、渔需物质供应、信息与运输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效益。5、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要和质监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从生产源头上采取有效措施,对养殖基地投入品、渔业水域环境等各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质量安全。同时,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的认证步伐,力争新增无公害产品3-5个。6、大力推进渔业科技创新,全面提高标准生产水平。积极推进学研结合,加快渔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着力解决当前制约我市渔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