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安考试个人总结必背知识点-案例分析.doc_第1页
注安考试个人总结必背知识点-案例分析.doc_第2页
注安考试个人总结必背知识点-案例分析.doc_第3页
注安考试个人总结必背知识点-案例分析.doc_第4页
注安考试个人总结必背知识点-案例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知识重点一、危险危害因素辨识1、 重要概念:1)危险、危害因素:能使人造成死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2)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3)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4)事故隐患: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一旦有某个触发条件触发,就可发生事故。危险源可能存在隐患,也可能无隐患。2、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1)人的因素:A)心理、生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B)行为性危险和危害因素: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物的因素:A)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电噪振磁设防信号,高低运照明火标志)(1)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4)噪声(机械性、电磁性、流体动力性、其他)。(5)振动危害(机械性、电磁性、流体动力性、其他振动)。(6)电离辐射。(7)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微波、超高频、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8)运动物危害(抛射物、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其他)。(9)明火。(10)高温物质。(11)低温物质。(12)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13)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14)有害光照(直射光、反射光、眩光、频闪效应等)。(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B)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爆炸品。(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易燃液体。(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有毒物。(7)放射性物品。(8)腐蚀品。(9)粉尘与气溶胶。(10)其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C)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其他);(2)传染病媒介物;(3)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环境因素:A)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B)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C)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D)其他作业环境不良。4)管理因素:A)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B)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C)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D)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E)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F)其他管理因素缺陷。3、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机车起物中,触淹灼其火,坍透放高冒,火锅容其瓦】1)物体打击(适用于落下物、飞来物、滚石、崩块所造成的伤害,不包括因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适用于机动车辆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以及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矿车或放飞车,车辆运输挂钩事故,跑车事故);3)机械伤害(适用于在使用、维修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适用于触电、雷击伤害);6)淹溺;7)灼烫(适用于烧伤、烫伤、化学灼伤、放射性皮肤损伤等伤害,不包括电烧伤以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不适用于地面水害事故);13)放炮;14)瓦斯爆炸(主要适用于煤矿,同时也适用于空气不流通,瓦斯、煤尘积聚的场合);15)火药爆炸;16)锅炉爆炸(适用于使用工作压力大于0.07MPa、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不适用于铁路机车、船舶上的锅炉以及列车电站和船舶电站的锅炉);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4、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按职业健康分类参照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危害因素7类。5、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厂布路建,艺装环管)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几方面进行。1)厂址:工程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2)总平面布置:考虑功能分区、防火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道路、贮运设施等。3)道路及运输:从运输、装卸、疏散、消防、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方面分析。4)建(构)筑物:厂房: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识别。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识别。5)生产工艺过程:(1)对新.改.扩建项目: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根据需要采取了消除、预防、减少、隔离、连锁、安全警示标志等措施。(2)对在线项目:主要根据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利用各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3)典型单元过程(基本单位.基本过程):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手册.规范.规程和规定。6)生产设备.装置:(1)对工艺设备:重点关注:高温、低温、高压、腐蚀、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等方面分析;(2)对电气设备:重点关注:触电、断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等方面分析;(3)对机械设备:重点关注: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等方面分析。7)作业环境:重点考虑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粉尘及其他有害因素。8)安全管理措施: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作业许可、安全监管等方面。6、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分析方法: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1)对照、经验法;2)类比方法。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危险度分析、事件树(ETA)、事故树(FTA)、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等。7、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采取事故预防对策时,应能够:(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3)处理危险和危害物并减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制内。(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8、事故预防技术措施:设计过程中,当事故预防对策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宜优先考虑事故预防对策上的要求,并应按下列事故预防对策等级顺序选择技术措施: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不出现事故和危害。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等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4)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9、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按事故预防对策等级顺序的要求,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具体原则: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 6项。1)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危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2)预防: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风装置等;3)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4)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危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 (如防毒服、各类防护面具)等;5)连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6)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10、事故预防对策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11、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包括:1)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实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2)设置安全装置;3)机械设备、装置及其主要部件必须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和安全系数;4)保证电气安全可靠(安全认证;备用电源;防触电;电气防火防爆;防静电措施);5)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6)保持工作场所合理布局、整洁;7)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1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除外),与下列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居住区以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二)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三)饮用水源、水厂以及水源保护区;(四)车站、码头(依法经许可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通信干线、通信枢纽、铁路线路、道路交通干线、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以及地铁站出入口;(五)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渔业水域以及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基地;(六)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七)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场所、设施、区域。已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监督其所属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需要转产、停产、搬迁、关闭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组织实施。14、国家安监总局的文件规定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类型如下:1)储罐区(储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4)压力管道;5)锅炉;6)压力容器;7)煤矿(井工开采);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9)尾矿库。15、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 - 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不包含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军事设施、采矿业、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安全生产法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1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分类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为:1)爆炸品;2)易燃气体;3)毒性气体;4)易燃液体;5)易燃固体;6)易于自燃的物质;7)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8)氧化性物质;9)有机过氧化物;10)毒性物质。17、预防事故的基本指导思想:(1)消除-防止产生危险和危害因素。 (2)降低-排除或降低已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3)失效安全-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4)应急行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17、重大事故隐患:根据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分为两级: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18、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作了规定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内容:(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2)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3)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4)职业危害防护设施;(5)应急救援设施。19、其他法律法规(了解)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要求:“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对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应当将其储存数量、储存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港区内储存的,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存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应当向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2010年国务院23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要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备案。二、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评价1、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包括交接班检查、班中检查、特殊检查等几种形式;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4)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5)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6)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2、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客: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对非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压医用氧舱、起重机、电梯、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防爆电器、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等;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和有毒物质的浓度等。对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矿井风量、风质、风速及井下温度、湿度、噪声;瓦斯、粉尘;矿山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露天矿山边坡;尾矿坝;提升、运输、装载、通风、排水、瓦斯抽放、压缩空气和起重设备;各种防爆电器、电器安全保护装置;矿灯;钢丝绳等;瓦斯、粉尘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仪器、仪表;自救器;救护设备;安全帽;防尘口罩或面罩;防护服、防护鞋;防噪声耳塞、耳罩。3、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1)常规检查;2)安全检查表法;3)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4、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1)安全检查准备:(1)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3)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和危害的情况。(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2)实施安全检查: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仪器测量的方式获取信息。3)综合分析:经现场检查和数据分析后,检查人员应对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检查的结论和意见。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16号)指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6、安全评价的程序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1)前期准备;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3)划分评价单元;4)定性、定量评价;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6)作出安全评价结论;7)编制安全评价报告。7、安全评价分类及主要内容1)安全预评价:包括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2)安全验收评价:包括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及建议;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3)安全现状评价。8、安全评价方法按照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或L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概率风险评价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概率理论分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模糊矩阵法、统计图表分析法等都可以由基本致因因索的事故发生概率计算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常用的危险指数评价法有: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三、职业病危害评价1、职业病危害评价分类根据评价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可分为:1)经常性(日常)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2)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评价。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又可分为:1)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2)建设项目运行期间的现状评价。2、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的主要方法1)检查表法;2)类比法;3)定量法。3、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的主要内容1)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2)建设项目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4、职业危害控制职业危害的控制主要是指针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型、分布、浓强度等情况,采用多种措施加以控制,使之消除或者降到容许接受的范围之内,以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职业危害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1)工程控制技术措施;2)个体防护措施;3)组织管理措施。四、安全技术措施1、安全技术措施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可分为:1)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1)消除危险源;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3)隔离;4)故障-安全设计;5)减少故障和失误。2)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1)隔离:隔开、封闭、缓冲;2)个体防护;3)设置薄弱环节;4)避难与援救。2、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的优先顺序:个体防护;管理控制;工程技术控制;局限危害;对人员或危害进行隔离;改使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修改程序以减轻危害性;停止使用该危害性物质或以无害物代替。3、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具体应遵循如下四条原则:1)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2)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3)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4)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4、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事故、预防职业病,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等技术措施。大体可分以下4类:1)安全技术措施;2)卫生技术措施;3)辅助措施;4)安全宣传教育措施。5、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内容每一项安全技术措施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措施应用的单位或工作场所;2)措施名称;3)措施目的和内容;4)经费预算及来源;5)实施部门和负责人;6)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7)措施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五、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1、基本概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在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专职或兼职人员。2、机构设置要求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2)除上述以外,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由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3、人员配备要求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除上述三类高风险单位以外且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可以只配备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还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3)当生产经营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六、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必要性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依据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和标准为依据;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设,其核心就是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3)以国际、国内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为依据。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2)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原则;3)系统性原则;4)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4、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从广义上讲,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括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两个方面的内容。5、综合安全管理制度包括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2)安全生产责任制; 3 )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5)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9)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10)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1)防灾减灾管理制度;12)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13)应急管理制度;14)安全奖惩制度。6、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包括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3)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4)特种作业及特殊危险作业管理制度;5)岗位安全规范;6)职业健康检查制度;7)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三同时”制度;2)定期巡视检查制度;3)定期维护检修制度;4)定期检测、检验制度;5)安全操作规程。8、环境安全管理制度l)安全标志管理制度;2)作业环境管理制度;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9、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管理1)起草;2)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3)审核;4)签发;5)发布;6)培训;7)反馈;8)持续改进。七、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组织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指导和监督中央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的总公司(集团公司、总厂)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指导和监督中央管理的煤矿企业集团公司(总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3)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指导和监督省属生产经营单位及所辖区域内中央管理的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的分公司、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和监督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4)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指导和监督所辖区域内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含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5)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除中央企业、省属生产经营单位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6)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外的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实施。2、对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内容和时间1)初次培训的主要内容:(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2)再培训内容:(1)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颁布的政策、法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2)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3)安全生产管理经验;(4)典型事故案例。3)培训时间:(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2)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3、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时主要内容和时间1)初次培训的主要内容:(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4)应急管理、应急预集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2)再培训的主要内容:(1)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颁布的政策、法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2)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3)安全生产管理经验;(4)典型事故案例。3)培训时间:(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2)其他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4、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安全监管总局统一式样、标准及编号。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5、其他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车间、班组的安全教育。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对转岗、复工人员应参照新职工的方法进行培训和考核。调整工作岗位和离岗后重新上岗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原则上应由车间级组织。对职工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岗位安全教育培训,是指连续在岗位工作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包括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安全考试和专题安全教育培训三个方面。八、特种设备设施安全1、采购特种设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选型、技术参数、安全性能、能效指标等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有关强制性规定以及设计要求。(2)所采购特种设备由取得相应制造资质的单位制造。(3)所采购特种设备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制造监督检验证书等出厂文件。2、特种设备安装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安全许可证。(2)具有安装相应的安装经验。(3)安装队伍的施王组织方案、安装程序、技术要求、安装进程中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自检报告符台要求。3、生产经营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1)持证上岗。2)按照规程进行操作。3)定期接受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4)在证书有效期满前60日内,由申请人或者申请人的用人单位及原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提出申请。九、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1、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适用范围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是指这五类危险性较大的企业,必须依照法定条件、程序,向有关管理机关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方可进行生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适用范围包括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和主体及其行为范围。2、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范围具体包括五类企业: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3、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自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8)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台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11)有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4、三类企业所谓三类企业是指安全生产法重点规范的三类危险性较大的高危生产企业,即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物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将法律所指的三类企业分为六种:矿山企业分为煤矿企业和非煤矿企业两种,危险物品生产企业分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三种,加上建筑施工企业共为六种。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三类六种生产(施工)企业必须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依法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方可从事生产建设活动。5、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程序1)公开申请事项和要求。2)企业应当依法提出申请。3)受理申请及审查:审查工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形式审查(所谓形式审查,是指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依法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文件、资料是否齐全、真实、合法,进行检查核实的工作。这时申请人提交的证明其具备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都是书面的文件、资料),另一部分是实质性审查(申请人提交的文件、资料通过形式审查以后,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认为有必要的,应当对申请文件、资料和企业的实际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实地审查或者核实)。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进行实质性审查的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委派本机关的工作人员直接进行审查或者核实;二是委托其他行政机关代为进行审查或者核实;三是委托安全中介机构对一些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设施、设备和工艺进行专门的检测、检验。4)决定:经审查或者核实后,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可以依法作出两种决定:企业具备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决定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具备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决定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书面通知企业并说明理由。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完成审查和发证工作的时限是自收到申请之日起45日之内。5)期限与延续: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不设年检。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内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对安全生产状况良好、没有发生死亡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予以免审延期的特殊规定,目的是要鼓励企业自觉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不出生产安全事故。符合该规定的企业虽然不需经过审查即可延续3年,但不是自动延期,应当在有效期满前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提出延期的申请,经其同意后方可免审延续3年。6)补办与变更。7)档案管理与公告。6、安全生产许可证发证机关的层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按照两级发证的原则规定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机关,并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机关作出了特殊的规定。1、两级发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确定国务院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人民政府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证机关。2、一级发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负责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7、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煤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煤矿投入生产前,煤矿企业应当依照煤炭法规定向煤炭管理部门申请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由煤炭管理部门对其实际生产条件和安全条件进行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发给煤炭生产许可证。未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煤炭生产。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煤矿企业应当以矿(井)为单位,申请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在煤矿企业发证对象的问题上,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与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完全一致,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的发证对象都是煤矿企业的矿(井)。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是国家垂直管理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8、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中央管理的非煤矿矿山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前款规定以外的非煤矿矿山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绝大多数非煤矿矿山企业的生产作业场所比较固定,其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证机关也是两级,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9、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纳入监督管理的危险化学品主要包括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是危险化学品的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证机关分别是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中央管理的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其他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10、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前款规定以外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并接受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11、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负责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12、中央管理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1)中央管理的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及其投资或者控股的级上市公司,由国务院有关部门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2)中央管理的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全资或者控股的子公司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由其所在地省级有关部门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13、无证非法生产的违法行为有3种情况:一是从未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生产的;二是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但经审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生产的;三是被暂扣或者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1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设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设定的行政处罚有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扣和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5种。15、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的原则是“谁发证、谁管理、谁处罚”。发证权、管理权和处罚权三位一体,不可分离。(1)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是对非煤矿矿山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3)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4)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是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决定机关。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基本概念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2、监督责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并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承担国务院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监督管理。3、安全条件论证与安全预评价下列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分别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和安全预评价:1、非煤矿山建设项目。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下同)的建设项目。3、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4、化工、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军工、公路、水运、轨道交通、电力等行业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5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建设项目安全专篇应当包括下列内容:设计依据;建设项目概述;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及周边环境安全分析;建筑及场地布置;重大危险源分析及检测监控;安全设施设计采取的防范措施;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情况;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分析:安全设施专项投资概算;安全预评价报告中的安全对策及建议采纳情况;预期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可能出现的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定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并在收到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对已经受理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书面告知申请人。十一、企业生产标准化建设1、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所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创造人的安全环境,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使人-机-环境达到最佳统一,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的目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核心是人-企业的每个员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有关评分细则,对本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2、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一)确定目标; (二)设置组织机构,确定相关岗位职责; (三)安全生产投入保证; (四)法律法规的执行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五)教育培训; (六)生产设备设施管理;(七)作业安全;(八)隐患排查和治理;(九)重大危险源监控;(十)职业健康;(十一)应急救援;(十二)事故管理;(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十二、企业安全文化1、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是决定组织的安全与健康管理承诺、风格和效率的那些个体或组织的价值观、态度、认知、胜任力以及行为模式的产物。2、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安全文化是指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生存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健康、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为全体员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安全生产和奋斗目标,为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条件,是企业安全物质因素和安全精神因素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3、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1)安全文化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所涉及的种种文化实践及活动。2)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即“以人为本”,以人的“曼性管理”为基础。3)企业安全文化更强调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奋斗目标、安全激励精神、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生产及产品安全质量、企业安全风貌及“商誉”效应等,是企业凝聚力的体现,对员工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无形的约束作用,能激发员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4)企业安全文化对员工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影响人的思维,改善人们的心智模式,改变人的行为。5)导向功能。6)凝聚功能。7)激励功能。8)辐射和同化功能。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素1)安全承诺;2)行为规范与程序;3)安全行为激励;4)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5)自主学习与改进;6)安全事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