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轨迹方程题型全归纳.pdf_第1页
求轨迹方程题型全归纳.pdf_第2页
求轨迹方程题型全归纳.pdf_第3页
求轨迹方程题型全归纳.pdf_第4页
求轨迹方程题型全归纳.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求轨迹方程的六种常用方法 1直接法 根据已知条件及一些基本公式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的斜率公 式等,直接列出动点满足的等量关系式,从而求得轨迹方程。 例 1已知线段6AB,直线BMAM ,相交于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 4 9 ,求点M 的轨迹方程。 解:以AB所在直线为x轴,AB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则( 3,0),(3,0)AB, 设点M的坐标为( ,)x y,则直线AM的斜率(3) 3 AM y kx x ,直线BM的斜 率(3) 3 AM y kx x 由已知有 4 (3) 339 yy x xx 化简,整理得点M的轨迹方程为 22 1(3) 94 xy x 练习: 1平面内动点P到点(10,0)F的距离与到直线4x的距离之比为2,则点P的轨迹方 程是。 2设动直线l垂直于x轴,且与椭圆 22 24xy交于A、B两点,P是l上满足 1PA PB 的点,求点P的轨迹方程。 3. 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在过其中一条直线且平行于另一条直线 的平面内的轨迹是() A直线B椭圆C抛物线D双曲线 2 2定义法 通过图形的几何性质判断动点的轨迹是何种图形,再求其轨迹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定义 法,运用定义法,求其轨迹,一要熟练掌握常用轨迹的定义,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圆、椭 圆、双曲线、抛物线等,二是熟练掌握平面几何的一些性质定理。 例 2若( 8,0),(8,0)BC为ABC的两顶点,AC和AB两边上的中线长之和是30, 则ABC的重心轨迹方程是_。 解:设ABC的重心为( ,)G x y,则由AC和AB两边上的中线长之和是30可得 2 3020 3 BGCG, 而点( 8,0),(8,0)BC为定点,所以点G的轨迹为以,B C 为焦点的椭圆。 所以由220,8ac可得 22 10,6abac 故ABC的重心轨迹方程是 22 1(0) 10036 xy y 练习: 4方程 22 2 (1)(1)|2|xyxy表示的曲线是() A椭圆B双曲线C线段D抛物线 3点差法 圆 锥 曲 线 中 与 弦 的 中 点 有 关 的 问 题 可 用 点 差 法 , 其 基 本 方 法 是 把 弦 的 两 端 点 1122 (,),(,)A x yB xy的坐标代入圆锥曲线方程,然而相减,利用平方差公式可得 12 xx, 12 yy, 12 xx, 12 yy等关系式,由于弦AB的中点( ,)P x y的坐标满足 12 2xxx, 12 2yyy且直线AB的斜率为 21 21 yy xx ,由此可求得弦AB中点的轨迹方程。 例3椭圆 22 1 42 xy 中 , 过(1,1)P的弦恰被P点平分, 则该弦所在直线方程为 _。 解:设过点(1,1)P的直线交椭圆于 11 (,)A x y、 22 (,)B xy,则有 22 11 1 42 xy 22 22 1 42 xy 可得 12121212 ()()()() 0 42 xxxxyyyy 3 而(1,1)P为线段AB的中点,故有 1212 2,2xxyy 所以 121212 12 ()2()21 0 422 xxyyyy xx ,即 1 2 AB k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 1 1(1) 2 yx化简可得230xy 练习: 5 已知以(2, 2)P为圆心的圆与椭圆 22 2xym交于A、B两点,求弦AB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6 已知双曲线 2 2 1 2 y x, 过点(1,1)P能否作一条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A B两点,使P 为线段AB的中点? 4转移法 转移法求曲线方程时一般有两个动点,一个是主动的,另一个是次动的。 当题目中的条件同时具有以下特征时,一般可以用转移法求其轨迹方程: 某个动点P在已知方程的曲线上移动; 另一个动点M随P的变化而变化; 在变化过程中P和M满足一定的规律。 例 4已知P是以 12 ,F F为焦点的双曲线 22 1 169 xy 上的动点,求 12 F F P的重心G的 轨迹方程。 解 :设 重心( ,)G x y,点 00 (,)P xy,因为 12 ( 4,0),(4,0)FF 则有 3 0 00 3 0 44 y y x x , 故 yy xx 3 0 3 0 代入1 9 2 0 16 2 0 yx 得所求轨迹方程 2 2 9 1(0) 16 x yy 4 例 5抛物线 2 4xy的焦点为F, 过点(0, 1)作直线l交抛物线A、B两点 , 再以AF、 BF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FBR,试求动点R的轨迹方程。 解法一: (转移法) 设( , )R x y,(0,1)F,平行四边形AFBR的中心为 1 (,) 22 xy P , 将1ykx,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2 440xkx, 设 1122 (,),(,)A xyB xy,则 2 1212 1212 16160| 1 44 44 kk xxkxxk x xx x 222 2 121212 12 ()2 42 44 xxxxx x yyk, P为AB的中点 . 12 22 1 2 22 221 21 k yyy k xx x 34 4 2 ky kx ,消去k得 2 4(3)xy,由得,| 4x,故动点R的轨迹方程为 2 4(3)(| 4)xyx。 解法二: (点差法) 设( , )R x y,(0,1)F,平行四边形AFBR的中心为 1 (,) 22 xy P, 设 1122 (,),(,)A xyB xy,则有 2 11 4xy 2 22 4xy 由得 12121212 ()()4()4 l xxxxyyxxk 而P为AB的中点且直线l过点(0,1),所以 12 1 1 3 2 2, 2 2 l y xy xxx k x x 代 入可得 3 4 y x x ,化简可得 2 212 412 4 x xyy 由点 1 (,) 22 xy P 在抛物线口内,可得 221 ()48(1) 22 xy xy 5 将式代入可得 2 22 12 8(1)16|4 4 x xxx 故动点R的轨迹方程为 2 4(3)(| 4)xyx。 练习: 7已知( 1,0),(1,4)AB,在平面上动点Q满足4QA QB ,点P是点Q关于直线 2(4)yx的对称点,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5参数法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 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通过“坐标互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 在确定了轨迹方程之后,有时题目会就方程中的参数进行讨论;参数取值的变化使方程表示 不同的曲线;参数取值的不同使其与其他曲线的位置关系不同;参数取值的变化引起另外某 些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变化等等。 例 6过点( 2,0)M作直线l交双曲线 22 1xy于A、B两点,已知OPOAOB。 (1)求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2)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OAPB矩形?若存在,求出l的方程;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解: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l的方程为(2)(0)yk xk,代入方程 22 1xy,得 2222 (1)4410kxk xk 因为直线l与双曲线有两个交点,所以 2 10k,设 1122 (,),(,)A x yB xy,则 22 1212 22 441 , 11 kk xxx x kk 2 121212 22 44 (2)(2)()44 11 kkk yyk xk xk xxkk kk 设( ,)P x y,由OPOAOB 得 2 1212 22 44 ( ,)(,)(,) 11 kk x yxxyy kk 2 2 2 4 1 4 1 k x k k y k 所以 x k y ,代入 2 4 1 k y k 可得 2 4 1() x y y x y ,化简得 22 40xyx即 22 (2)4xy 当 直 线l的 斜 率 不存 在 时, 易 求 得( 4,0)P满 足 方程 ,故 所 求 轨迹 方 程为 6 22 (2)4(0)xyy,其轨迹为双曲线。 (也可考虑用点差法求解曲线方程) (2)平行四边OPAB为矩形的充要条件是0OA OB即 1212 0x xy y 当k不存在时,A、B坐标分别为( 2, 3)、( 2,3),不满足式 当k存在时, 222 1 21212121212 (2) (2)(1)2()4x xy yx xk xk xkxxkxxk 2222 2 22 (1)(14)24 40 11 kkkk k kk 化简得 2 2 1 0 1 k k , 此方程无实数解,故不存在直线l使OPAB为矩形。 练习: 8设椭圆方程为1 4 2 2y x, 过点(0,1)M的直线l交椭圆于点A、B,O是坐标原点 , 点P满足)( 2 1 OBOAOP, 点N的坐标为) 2 1 , 2 1 (, 当l绕点M旋转时 , 求: (1) 动点P的轨迹方程; (2)| NP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9设点A和B为抛物线 2 4(0)ypx p上原点O以外的两个动点,且OAOB,过 O作OMAB于M,求点M的轨迹方程。 6交轨法 若动点是两曲线的交点,可以通过这两曲线的方程直接求出交点的方程,也可以解方程 组先求出交点的参数方程,再化为普通方程。 例 7已知MN是椭圆1 2 2 2 2 b y a x 中垂直于长轴的动弦,A、B是椭圆长轴的两个端 点,求直线MA和NB的交点P的轨迹方程。 解 1:( 利用点的坐标作参数) 令 11 (,)M x y,则 11 (,)N xy 而(,0),( ,0)AaB a. 设AM与NB的交点为( , )P x y 因为,A M P共线,所以 ax y ax y 1 1 因为,N B P共线,所以 ax y ax y 1 1 两式相乘得 2 2 1 2 1 22 2 ax y ax y ,而1 2 2 1 2 2 1 b y a x 即 2 ) 2 1 2 ( 2 2 1 a xab y代入 得 2 2 22 2 a b ax x ,即交点P的轨迹方程为1 2 2 2 2 b y a x 解 2: (利用角作参数 ) 设( cos , sin)M ab,则( cos ,sin)N ab 7 所以 aa b ax y cos sin , aa b ax y cos sin 两式相乘消去 即可得所求的P点的轨迹方程为1 2 2 2 2 b y a x 。 练习: 10两条直线01yax和)1(01aayx的交点的轨迹方程是_ _。 总结归纳 1要注意有的轨迹问题包含一定隐含条件,也就是曲线上点的坐标的取值范围由曲 线和方程的概念可知,在求曲线方程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完备性”和“纯粹性”,即轨迹若 是曲线的一部分,应对方程注明x的取值范围,或同时注明,x y的取值范围。 2 “轨迹”与“轨迹方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求“轨迹”时首先要求出“轨迹方程”, 然后再说明方程的轨迹图形,最后“补漏”和“去掉增多”的点,若轨迹有不同的情况,应 分别讨论,以保证它的完整性。 8 练习参考答案 1 22 (2) 1 1648 xy 2解:设P点的坐标为( , )x y,则由方程 22 24xy,得 2 4 2 x y 由于直线l与椭圆交于两点A、B,故22x 即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22 44 ( ,),( ,) 22 xx A xB x 22 44 (0,),(0,) 22 xx PAy PBy 由题知1PA PB即 22 44 (0,) (0,)1 22 xx yy 2 2 4 1 2 x y即 22 26xy所以点P的轨迹方程为 22 1( 22) 63 xy x 3D 【解析】 在长方体 1111 ABCDABC D中建立如图所示的 空间直角坐标系,易知直线AD与 11 D C是异面垂直的两 条直线,过直线AD与 11 D C平行的平面是面ABCD,设 在平面ABCD内动点( ,)Mx y满足到直线AD与 11 D C 的距离相等,作 1 MMMP于 1 M,MNCD于N, 11 NPD C于P, 连 结MP, 易 知MN平 面 111 ,C D D CM PD C,则有 1 MMMP, 222 |yxa(其中a是异面直线AD与 11 D C间的距离 ) ,即有 222 yxa,因此动点 M的轨迹是双曲线,选D. 4A 5解 设( ,)M x y, 1122 (,),(,)A x yB xy 则 1212 2 ,2xxx yyy,由 myx 2 1 2 2 1 ,myx 2 2 2 2 2 两式相减并同除以 12 ()xx得 M O P B A y x 9 1212 1212 11 22 yyxxx xxyyy , 而 12 12 AB yy k xx 2 2 PM y k x , 又因为PMAB所以1 ABPM kk 12 1 22 xy yx 化简得点M的轨迹方程240xyxy 6先用点差法求出210xy,但此时直线与双曲线并无交点,所以这样的直线不存在。 中点弦问题,注意双曲线与椭圆的不同之处,椭圆不须对判别式进行检验,而双曲线必须 进行检验。 7解:设( , )Q x y,则( 1,),(1,4)QAxy QBxy 由4( 1,) (1,4)4( 1)(1)()(4)4QA QBxyxyxxyy 即 222 (2)3xy 所以点Q的轨迹是以(0, 2)C为圆心,以3 为半径的圆。 点P是点Q关于直线2(4)yx的对称点。 动点P的轨迹是一个以 000 (,)Cxy为圆心,半径为3 的圆,其中 000 (,)Cxy是点 (0, 2)C关于直线2(4)yx的对称点, 即直线2(4)yx过 0 CC的中点, 且与 0 CC 垂直,于是有 0 0 00 2 21 0 20 24 22 y x yx 即 000 000 2408 21802 yxx yxy 故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22 (8)(2)9xy。 8解: (1) 解法一 : 直线l过点(0,1)M,设其斜率为k, 则l的方程为1ykx 记),( 11 yxA、),( 22 yxB由题设可得点A、B的坐标),( 11 yx、),( 22 yx是方程组 1 4 1 2 2 y x kxy 的解 将代入并化简得,032)4( 22 kxxk, 所以 . 4 8 , 4 2 2 21 2 21 k yy k k xx 于是 ). 4 4 , 4 () 2 , 2 ()( 2 1 22 2121 kk kyyxx OBOAOP 10 设点P的坐标为),(yx则 . 4 4 , 4 2 2 k y k k x 消去参数k得04 22 yyx 当k不存在时 , A、B中点为坐标原点(0,0), 也满足方程 , 所以点P的轨迹方程为 22 40xyy 解法二 : 设点P的坐标为),(yx, 因),( 11 yxA、),( 22 yxB在椭圆上 , 所以 , 1 4 2 12 1 y x .1 4 2 22 2 y x 得0)( 4 12 2 2 1 2 2 2 1 yyxx, 所以 .0)( 4 1 )( 21212121 yyyyxxxx 当 21 xx时, 有.0)( 4 1 21 21 2121 xx yy yyxx 并且 . 1 , 2 , 2 21 21 21 21 xx yy x y yy y xx x 将代入并整理得 .04 22 yyx 当 21 xx时, 点A、B的坐标为(0,2),(0,2),这时点P的坐标为(0,0) 也满足 , 所以点P的轨迹方程为 2 2 1 () 2 1 11 164 y x (2) 解: 由点P的轨迹方程知 21 16 x,即 11 44 x所以 12 7 ) 6 1 (34 4 1 ) 2 1 () 2 1 () 2 1 (| 222222 xxxyxNP 故当 4 1 x ,|NP取得最小值 , 最小值为 6 1 ; 4 1 x当 时,| NP取得最大值 , 最大值为 21 6 9解法 1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