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701-2014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 2701-2014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 2701-2014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 2701-2014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 2701-2014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ICS 93.080.20 P66 备案号:43100-2014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 32/T 2701-2014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Sulfur Warm Asphalt Mixture Pavements 2014 - 07 - 20 发布 2014 - 08 - 20 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2/T 2701-2014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符号、代号 1 3.1 术语 1 3.2 符号及代码 1 4 材料 2 4.1 一般规定 2 4.2 道路石油沥青 2 4.3 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 2 4.4 粗集料 3 4.5 细集料 3 4.6 填料 3 4.7 抗剥落剂 3 5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 3 5.1 一般规定 3 5.2 硫磺温拌改性剂掺加比例 4 5.3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 4 5.4 沥青混合料 Superpave 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 5 5.5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检验与验证 7 6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7 6.1 硫磺温拌沥青路面施工准备 7 6.2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8 6.3 6.3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 9 6.4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9 6.5 硫磺温拌沥青路面的压实 . 10 6.6 接 缝 . 10 6.7 开放交通及其他 . 11 7 硫磺温拌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 11 7.1 一般规定 . 11 7.2 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 . 11 7.3 试验路段铺筑 . 11 7.4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 . 12 7.5 交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 13 7.6 工程施工总结 . 14 DB32/T 2701-2014 II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结合料含量计算公式 . 1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17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和硫磺含量测试方法 . 24 DB32/T 2701-2014 I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 合料试验规程编写。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附录A、B、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公路管理处公路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玉良、薛海、金国斌、易银宝、姜培源、王立明、侯立勋、徐全珍、何若明、 林梅、张志宁、闫伟、周健、王文、孙秋、陈兴、沈晓春、肖晖、胡佳 DB32/T 2701-2014 1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公路新建、改建及养护工程中硫磺类改性温拌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DB32/T1246-2008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符号、代号 3.1 术语 3.1.1 硫磺温拌改性剂 由硫磺、复配增塑剂、烟雾抑制剂等组成的硫磺类温拌沥青混合料改性剂,常温下为烟灰色固体颗 粒。 3.1.2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 使用硫磺温拌改性剂改性的温拌沥青混合料。 3.1.3 硫磺温拌沥青路面 由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铺筑的沥青路面。 3.2 符号及代码 本标准各种符号、代号以及意义详见表1。 DB32/T 2701-2014 2 表1 符号及代号 符号或代号 意 义 b 普通沥青混合料对应的沥青含量(占混合料总量的百分数),% R 相同体积下硫磺替代系数, 即硫磺温拌改性剂和沥青密度之比,一般为1.9 P T b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中硫磺沥青结合料(包括硫磺温拌改性剂和沥青)的含量(占混合料总量的百 分数),% PS 硫磺温拌改性剂在结合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一般为3040%,% b 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无量纲 T 硫磺温拌改性剂的相对密度(25/25),无量纲 P T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中硫磺温拌改性剂含量 (占混合料总量的百分数),% P b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 (占混合料总量的百分数),% P ba 沥青混合料中被集料吸收的结合料(包括沥青和硫磺温拌改性剂)比例,% P be 沥青混合料中的有效结合料(包括沥青和硫磺温拌改性剂)含量,% FB 粉胶比,沥青混合料的矿料中0.075mm 通过率与有效硫磺温拌沥青结合料含量的比值,无量纲 P0.075 矿料级配中0.075mm 的通过率(水洗法),% SA 集料的比表面积,m 2/kg FA i 各种粒径集料的表面积系数 DA 硫磺温拌沥青结合料膜有效厚度, m 4 材料 4.1 一般规定 4.1.1 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方可使用,不得以供 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4.1.2 沥青路面集料的选择应经过认真的料源调查,确定料源应尽可能就地取材。质量符合设计及规 范要求,石料开采必须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平衡。 4.1.3 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 4.2 道路石油沥青 4.2.1 硫磺温拌改性剂宜与普通道路石油沥青配合使用,不宜与拌和温度超过 150的结合料共同使 用。 4.2.2 道路石油沥青相关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 4.2.1-2 中的要求。 4.2.3 沥青必须按品种、标号分开存放。除长期不使用的沥青可放在自然温度下储存外,沥青在储罐 中的贮存温度不宜低于 130,并不得高于 170。桶装沥青应直立堆放,加盖苫布。 4.2.4 沥青在贮运、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防水措施,避免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中。 4.3 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 4.3.1 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主要成分为硫磺,质量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DB32/T 2701-2014 3 表2 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质量技术要求 指 标 单 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最大颗径 不大于 mm 5 过 4.75mm 方孔筛结合游标卡 尺测量 硫磺含量 不小于 % 97.0 化学成分分析 灰分含量 不大于 % 3.0 高温炉燃烧 表观相对密度 % 实测记录 T0328(JTG E42-2005) 4.3.2 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可露天堆放,应做好防雨措施,并注意防火,防止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接 触明火。 4.4 粗集料 4.4.1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及矿渣等,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 路不得使用筛选砾石和矿渣。 4.4.2 粗集料应该洁净、 干燥、 表面粗糙, 其质量应符合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中 4.8 的规定。 4.5 细集料 4.5.1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天然砂可采用河砂或海砂,通常宜 采用粗、中砂,其规格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 4.9.3 的规定。 4.5.2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 JTG F40-2004公 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 4.9 的规定。 4.5.3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可以使用质量等级较低的细集料,但是使用该种细集料的硫磺温拌沥青混 合料性能必须满足本标准要求。 4.6 填料 4.6.1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 的矿粉,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 4.10 的相关规定。 4.7 抗剥落剂 4.7.1 需要根据原材料的具体状况判断是否需要向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添加抗剥落剂,目前常用的 胺类或者非胺类抗剥落剂均可。消石灰/水泥可以用做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抗剥落剂,具体掺量需根 据硫磺温拌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确定 4.7.2 掺加抗剥落剂的剂量由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确定,一般为整个结合料质量的 0.6%。当硫磺温拌改性剂与沥青的掺配比例为 40:60 时,添加抗剥落剂的剂量为沥青质量的 1.0;当 硫磺温拌改性剂与沥青的掺配比例为 30:70 时,添加抗剥落的剂量为沥青质量的 0.86。 5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 5.1 一般规定 DB32/T 2701-2014 4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主要分两个步骤,第一步,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中5.3规定的马歇尔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方法和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指导意见 中提出的Superpave配比设计方法设计出不添加硫磺温拌添加剂颗粒的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 比;第二步,根据设计的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采用硫磺温拌添加剂替换部分沥青,并对替 换后的目标配合比进行验证。 5.2 硫磺温拌改性剂掺加比例 用于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与道路石油沥青的质量比一般为30:7040:60, 宜 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结合当 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 a) 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重载交通、上坡路段、服务区、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 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层次,宜采用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与石油沥青的重量比为 35:65 40:60。 b) 对下承层为级配碎石、 级配卵石等具有较大柔性的路面结构层宜采用的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与 石油沥青的质量比为 30:7035:65;对于下承层为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或者基层等具有一定刚 度的路面结构层,宜采用的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与石油沥青的质量比为 35:6540:60。 c) 以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作基层加铺硫磺温拌沥青面层时, 应根据旧路面 质量、 旧路处治效果以及硫磺沥青路面加铺层结构设计方案等实际情况, 确定硫磺温拌沥青混 合料加铺层中使用的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和沥青重量比。 d) 对交通量较小的公路、 旅游公路和路面结构偏薄的低等级公路, 宜选用的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 与沥青重量比为 30:7035:65。 5.3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 5.3.1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比设计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5.3的要求进行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 合比设计,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在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时,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宜比普通沥青混合料降低0.5%1, 即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的空隙率为3%6调整为3.5%5。 5.3.2 硫磺温拌改性剂添加量计算 根据本标准5.2确定硫磺温拌改性剂添加比例, 按照附录A规定的方法计算硫磺温拌改性剂沥青混合 料中沥青用量以及硫磺温拌改性剂的用量。 5.3.3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目标配比检验 a) 一般规定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都应在养生完成后进行。 成型好的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试件宜在室 内环境条件下养生1014 天。如果有特殊需要可以采用加速养生方法,将成型好的硫磺温拌沥青混合 料试件放置在60环境中养生24小时后,再将其冷却至室温状态。 b) 水稳定性能检验 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检验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 性,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表3中的技术要求。 表3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 80 T 0709 DB32/T 2701-2014 5 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 75 T 0729 c) 高温稳定性能检验 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表4的技术要求。 表4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动稳定度(次/mm) 2400 T 0719 注:如需要对公称最大粒径等于和大于26.5mm的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可适当增加试件的厚度,但不宜作为评 定合格与否的依据 d) 低温抗裂性能检验 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表面层的密级配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宜在温度-10、加载速率50mm/min 的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测定破坏强度、破坏应变、破坏劲度模量,并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综合 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其中沥青混合料的破坏应变宜不小于表5的技术要求 表5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破坏应变( ) 2000 T 0728 当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表5的技术要求,应采用约束冻断试验(TSRST) 或者低温劈裂试验对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进行综合评定。 5.4 沥青混合料 Superpave 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 5.4.1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比设计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参考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原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发布 的高性能沥青路面(Superpave)施工指导意见。 5.4.2 硫磺温拌改性剂添加量计算 根据5.2确定的硫磺温拌改性剂添加比例, 按照附录A规定的方法计算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用 量以及硫磺温拌改性剂的用量。 5.4.3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目标配比设计与检验 a) 采用 Superpave 设计方法设计的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限制区界限列于表 6, 级配控制 点列于表 7。 DB32/T 2701-2014 6 表6 设计集料级配限制区界限 禁区内筛 孔 尺寸 (mm) 最大公称尺寸时筛孔尺寸的最小和最大界限 37.5 25.0 19.0 12.5 9.5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0.300 10.0 10.0 11.4 11.4 13.7 13.7 15.5 15.5 18.7 18.7 0.600 11.7 15.7 13.6 17.6 16.7 20.7 19.1 25.1 23.5 27.5 1.18 15.5 21.5 18.1 24.1 22.3 28.3 25.6 31.6 31.6 37.6 2.36 23.3 27.3 26.8 30.8 34.6 34.6 39.1 39.1 47.2 47.2 4.75 34.7 34.7 39.5 39.5 - - - - - - 表7 设计矿料级配控制点 最大公称尺寸(mm) 控制点(通过质量%) 37.5 25.0 19.0 12.5 9.5 筛孔尺寸(mm)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50.0 100 37.5 90 100 100 25.0 90 90 100 100 19.0 90 90 100 100 12.5 90 90 100 100 9.5 90 90 100 4.75 90 2.36 15 41 19 45 23 49 28 58 32 67 0.075 0 6 1 7 2 8 2 10 2 10 b) 配合比设计采用的是 Superpave 设计方法, 应采用旋转压实试验按表 8 要求确定沥青用量, 并 用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检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 9 的规定。 表8 旋转压实技术要求表 沥青混合料 类型 压实度(%) VMA(%) VFA(%) F/A 空隙率(%) N 初始 N 设计 N 最大 Sup25 89 96 98 12 6575 0.61.2* 35 Sup20 89 96 98 13 6575 0.61.2 35 *注:当级配在禁区下方通过时,粉胶比可取值 0.81.6。 表9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要求表 沥青混合料类型 空隙率 (%) 稳定度 (KN) 流值 (0.1mm) VFA (%) VMA (%) 粉胶比 F/A Sup25 46 8.0 2040 6070 12 0.61.2* Sup20 46 8.0 2040 6070 13 0.61.2 *注:当级配在禁区下方通过时,粉胶比可取值 0.81.6。 DB32/T 2701-2014 7 c) 采用 Superpave 设计方法设计的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相关路用性能指标应符合本标准表 3、 表 4 以及表 5 的规定。 5.5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检验与验证 5.5.1 应按规定方法取样测试各热料仓的材料级配,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和安装角度, 尽量使各热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 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 青含量 OAC、OAC0.33 个沥青含量用室内拌合机拌制混合料,用马歇尔试验或旋转压实试验确定生 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含量,并用马歇尔试验进行检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 5.4.3-4 的技术要求,由此确 定的最佳沥青含量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差值不宜大于0.2。 5.5.2 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由此确定生产配合比。 生产配合比的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应保证 0.075mm、2.36mm、4.75mm 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 近优选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并避免在 0.3mm0.6mm 处出现“驼峰”。对确定的生产配合比, 宜再次进行水稳定性检验和车辙试验。 6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6.1 硫磺温拌沥青路面施工准备 6.1.1 硫磺温拌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基层质量不符合标准或设计要求的不得铺筑硫磺 温拌沥青面层。 6.1.2 旧路面处理后必须彻底清除浮灰,洒布粘层油,再铺筑新的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结构层。 6.1.3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粘度、气候条件及铺装层的厚度确定。硫磺温 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宜参照表 10 的范围选择,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高值或低值,生产过程温 度主要根据混合料出料温度来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容许作适当调整。 表10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施 工 工 序 石油沥青标号 70 号 90 号 沥青加热温度() 140145 135140 矿料加热温度() 集料加热温度比出料温度高 510 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 130140 125136 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 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 10 混合料废弃温度() 145 145 运输到施工现场温度() 120 120 混合料摊铺温度 () 正常施工 120 120 低温施工 130 125 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 正常施工 115 115 低温施工 120 120 碾压终了温度() 表面温度 75 70 内部温度 80 75 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 50 50 注: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采用具有金属探测针的插入式数显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可采用表面接触 式温度计测定。当采用红外线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时,应进行标定。 表中未列入的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由试验确定。 DB32/T 2701-2014 8 6.2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6.2.1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场、站)采用拌和机械拌制。 a) 拌和厂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 b) 拌和厂与工地现场距离应充分考虑交通堵塞的可能, 确保混合料的温度下降不超过要求, 且不 致因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 c) 拌和厂应具有完备的排水设施。各种集料必须分隔贮存,集料应设防雨顶棚,料场及场内道路 应作硬化处理,严禁泥土污染集料。 d) 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应与集料分隔贮存, 严禁与其他材料混杂, 对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的堆放 场所应采取防水措施, 以防止水份同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一起进入拌和仓, 影响硫磺温拌沥青 混合料的质量。 6.2.2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拌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间 歇式拌和机拌和。 6.2.3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的各种传感器必须定期检定,周期不少于每年一次。冷料供料装 置须经标定得出集料供料曲线。 6.2.4 间歇式拌和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总拌和能力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拌和机除尘设备完好,满足环保要求。 b) 冷料仓的数量满足配合比需要,通常不宜少于 56 个。 6.2.5 集料与沥青混合料取样应符合现行试验规程的要求。从沥青混合料运料车上取样时必须在设置 取样台分几处采集一定深度的样品。 6.2.6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用的间歇式拌和机必须配备计算机设备,拌和过程中应逐盘采集并打 印各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含量和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量、 拌和温度等各种参数, 每个台班结束时打 印出一个台班的统计量, 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及铺筑厚度的总量检验, 总量检验的数据有异常波动 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分析原因。 6.2.7 可以采用自动和人工的方法添加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但必须保证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的添加 量与拌和楼生产能力相配套,不得出现等料情况。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的添加顺序应在集料添加之后, 与沥青同步添加至拌和仓中。 a) 人工添加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需预先确定添加量,做好工人的安全防护。 b) 自动添加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 需标定秤量系统, 防止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在密闭环境中被碾 碎和产生粉尘,保证硫磺温拌改性剂进入拌锅之前不会过热而熔化。应使用柔性搅龙,不得在 传送过程中粉碎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产生过量粉尘。 c) 可充分利用拌和楼现有的矿粉添加装置、 纤维添加装置以及其他混合料改性剂外加装置或者专 门的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外加设备实现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的自动添加。 6.2.8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应符合 6.1.3 的要求。烘干集料的残余含水量不得大于 1。 每天开始几盘集料应调整加热温度,干拌几锅集料,实测出料温度,待出料温度满足表 6.1.3 要求后, 再正式添加沥青和硫磺温拌改性剂颗粒拌和混合料。 a) 在生产过程中要保证热骨料滚筒燃烧器的稳定工作以及燃料的均匀燃烧; 同时应保证拌和楼各 位置温度传感器工作正常,真实反应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b) 应根据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优化冷料仓的进料速率, 保 证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各热料仓仓位为 1/22/3,严禁出现空仓等料的情况。 c)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溢料不能直接放回冷料斗,需单独冷却至少 24 小时 后,才能再次使用。 DB32/T 2701-2014 9 d) 如果在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中某一盘料的出仓温度超过 145 C,必须将此料废弃, 并立即停止生产,检查生产设备,查找超温原因,在确保生产温度可以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 才可以继续生产。 6.2.9 拌和机的矿粉仓应配备振动装置以防止矿粉起拱。 6.2.10 拌和机必须有二级除尘装置,回收粉不得使用。 6.2.11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 以硫磺温拌改性剂充分融化均匀裹覆 集料为度。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 55s(加入硫磺温拌改性剂之后,湿拌时间不少于 35s)。 6.2.12 间歇式拌和机的振动筛规格应与矿料规格相匹配, 最大筛孔宜略大于混合料的最大粒径, 其余 筛的设置应考虑混合料的级配稳定, 并尽量使热料仓大体均衡, 不同级配混合料必须配置不同的筛孔组 合。 6.2.13 使用成品储料仓暂时贮存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时,不得二次加热,同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 1 小时,温度降低不得超过 10。 6.2.14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 记录出厂时间, 签发运料 单。 6.2.15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生产结束后, 必须采用白料清洗拌和仓及搅拌浆, 以减少硫磺温拌改性剂 在拌和仓内的残留。 6.2.16 清理完工作面残余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之前, 严禁使用火焰喷枪或其他直接加热设施。 工人在 进入该密闭空间进行气割或焊接修理时, 应得到相关工作许可, 进入前应检测相关气体浓度以确保安全。 6.3 6.3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6.3.1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运料车的运力应稍有富余,施工过程中摊 辅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候的运料车宜多于 5 辆后开始摊铺。 6.3.2 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但 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 合料离析。运料车运输混合料宜用苫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 6.3.3 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必须将轮胎清理干净后 方进入摊铺现场。 6.3.4 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辅机前 l00mm300mm 处停住,空挡等候,由摊辅机推动前进开始缓 缓卸料,避免撞击摊辅机。在有条件时,运料车可将混合料卸入转运车经二次拌和后向摊铺机连续均匀 的供料。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剩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6.4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6.4.1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宜使用履带式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摊铺,摊辅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 或防粘结剂。 6.4.2 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 0.51h 预热,开始摊铺时熨平板温度不低于 100。铺筑过程中熨平板 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应选择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 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 熨平板加宽连接 应仔细调节至摊铺的混合料没有明显的离析痕迹。 6.4.3 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 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宜控制在 26m/min 的范围内。当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 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消除。 6.4.4 为减少由于摊铺机收斗引起的混合料离析,在连续施工和摊铺过程中尽量不收斗。 DB32/T 2701-2014 10 6.4.5 硫磺温拌沥青路面施工的最低气温应符合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中总则 1.0.4 的要求, 遇大风降温时不得铺筑。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 面温度按本标准 6.1.4 条执行, 且不得低于表 11 的要求。 每天施工开始阶段宜采用较高温度的混合料。 表11 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 下承层的表面温度 () 相应于下列不同摊铺层厚度(mm)的最低摊铺温度() 50 5080 80 10 135 130 130 1030 130 125 125 30 130 125 120 6.4.6 低温施工时,向摊铺机上卸料过程中应继续将苫布覆盖在料车车厢上,直至卸料完毕,再将苫 布取下。 6.4.7 6 在雨季铺筑硫磺温拌沥青路面时,应加强气象联系,已摊铺的硫磺温拌沥青路面面层因遇雨 未压实的应予铲除。 6.5 硫磺温拌沥青路面的压实 6.5.1 压实成型的硫磺温拌沥青路面应符合路面使用性能的要求。 6.5.2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 100mm。 6.5.3 硫磺温拌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以 达到最佳碾压效果。高等级公路铺筑双车道硫磺温拌沥青路面的压路机数量不宜少于 5 台。施工气温 低、风大、碾压层薄时,压路机数量应适当增加。 6.5.4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要做到紧跟慢压和充分压实,高等级公路的碾压模式可以参考表 12. 表12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碾压模式 初压 复压 终压 其他 设备要求 振动钢轮 12t 以上 胶轮 2530t 钢轮 10t 以上 根据试验段铺筑结果确定;振动 压路机应遵循“慢压、高频、低 幅”的原则。 碾压方式和遍数 23 遍, 前静后振 46 遍, 静压 12 遍, 静压 6.5.5 6.5.5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应立即碾压,在高温时应完成初压,进行初压和复压的碾压 机械应尽量紧跟在摊铺机后追随碾压,终压温度不宜低于 70,当碾压过程中出现推移和裂缝时,需 立即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 6.6 接 缝 6.6.1 硫磺温拌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 6.6.2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可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 缝,硫磺温拌沥青层较厚时也可作阶梯形接缝。 6.6.3 平接缝宜趁尚未冷透时用凿岩机或人工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 当采用切割机制作平接缝时, 宜在铺设当天混合料冷却但尚未结硬时进行。 刨除或切割不得损伤下层路 DB32/T 2701-2014 11 面。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必须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接头应使接茬软化,压路机 先进行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成为一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平整度和渗水系数符合规定。 6.7 开放交通及其他 6.7.1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 宜封闭 24 小时后通车。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 料表面温度必须低于 50后,方可开放交通。如需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 6.7.2 每天施工结束后宜对发动机的散热器(罩)和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滤芯)进行清理(高压空 气或高压水流等),并多准备备用滤芯用于清理时的频繁更换。 6.7.3 硫磺温拌沥青路面雨季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注意气象预报,加强工地现场、沥青拌和厂及气象台站之间的联系,控制施工长度,各项工序 紧密衔接。 b) 运料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排水。 c) 铺筑好的硫磺温拌沥青路面应严格控制交通,做好保护,保持整洁,不得造成污染,严禁在沥 青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已铺硫磺温拌沥青层上拌制水泥砂浆。 6.7.4 硫磺温拌沥青路面的再生: a)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方式宜采用冷再生或者厂拌温再生。 b)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铣饱回收料堆积、 存放或者填埋在自然环境中不会对于自然环境造成任 何的不利影响。 7 硫磺温拌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7.1 一般规定 7.1.1 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是硫磺温拌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交工验收的依据。 7.1.2 所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原始记录、试验检测及计算数据、汇总表格,必须如实记录和保存。 7.2 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 7.2.1 施工前应对沥青拌和楼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后才能进行后续工作。 7.2.2 施工前应对沥青拌和楼、摊铺机、压路机等各种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调试,对机械设备的配套 情况、技术性能、传感器计量精度等进行检查、标定,并得到监理的认可。 7.2.3 正式开工前,各种原材料的试验结果及据此进行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应 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业主及监理提出正式报告,待取得正式认可后,方可使用。 7.3 试验路段铺筑 7.3.1 硫磺温拌沥青路面在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 7.3.2 试验段的长度应根据试验目的确定,通常宜为 100200m,宜选在正线上铺筑。 7.3.3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段铺筑分试拌及试铺两个阶段,应包括下列试验内容: a) 检验各种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 b) 通过试铺确定摊铺、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等。 c) 验证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提出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和最佳沥青含量和最佳硫 磺温拌改性剂含量。 d) 建立用钻孔法与无核密度仪无破损检测路面密度的对比关系, 确定压实度的标准检测方法。 无 核仪等无破损检测在碾压成型后热态测定,取 13 个测点的平均值为 1 组数据,一个试验段的 不得少于 3 组。钻孔法在第 2 天或第 3 天以后测定,钻孔数不少于 12 个。 DB32/T 2701-2014 12 e) 检测试验段的渗水系数。 7.3.4 试验段铺筑应由有关各方共同参加,及时商定有关事项,明确试验结论。铺筑结束后,施工单 位应就各项试验内容提出完整的试验路施工、检测报告,取得业主或监理的批复。 7.4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 7.4.1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 必须按表 13 规定的检查项目与频度, 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抽样 试验, 其质量应符合本指南规定的技术要求。 每个检查项目的平行试验次数或一次试验的试样数必须按 相关试验标准的规定执行, 并以平均值评价是否合格。 未列入表中的材料的检查项目和频度按相关规范 对原材料质量要求执行。 表13 施工过程中原材料质量检查的项目与频度 材料 检测项目 检测频度 试验标准规定的平行 试验次数或一次试验 的试验数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粗集料 外观(石料品种、含泥量等) 针片状颗粒含量 颗粒组成(筛分) 压碎值 磨光值 洛杉矶磨耗值 随时 随时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随时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 23 2 2 4 2 细集料 颗粒组成(筛分) 砂当量 含水量 松方单位重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2 2 2 2 矿粉 外 观 0.075mm 含量 含水量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 2 2 石油沥青 针入度 软化点 延 度 含蜡量 每 23 天 1 次 每 23 天 1 次 每 23 天 1 次 必要时 每周 1 次 每周 1 次 每周 1 次 必要时 3 2 3 23 硫磺温拌 改性剂颗 粒 最大粒径 硫磺含量 灰分含量 表观密度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2 2 2 2 注表列内容是指材料进场时已按“批”进行了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日常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的项目与要求。 “随时”是指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其检查频度可根据材料来源及质量波动情况由业主及监理确定; “必要时” 是指施工各方任何一个部门对其质量发生怀疑,提出需要检查时,或是根据需要商定的检查频度。 7.4.2 沥青拌和厂必须按下列步骤对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并按表 13 规定的 项目和频度检查原材料产品的质量, 如实计算产品的合格率。 单点检验评价方法应符合相关试验标准的 试样平行试验的要求。 DB32/T 2701-2014 13 a) 检测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加热温度包括骨料加热温度,除尘布袋温度,热料仓温度,沥 青温度以及混合料出料温度是否满足本指南要求。 b) b、从料堆和皮带运输机随时目测各种材料的质量和均匀性,检查泥块及超粒径碎石,检查冷 料仓有无窜仓。 c) 目测混合料拌和是否均匀,重点检查拌和温度,拌和时间。 d) 目测混合料中是否有未融化的硫磺温拌颗粒,通常情况下应为 3mm 左右的圆形颗粒。 e) 检查混合料的离析情况。 f) 沥青混合料取样抽提、筛分以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硫磺温拌沥青结合料含量。抽提筛分应 至少检查 0.075mm、2.36mm、4.75mm、公称最大粒径及中间粒径等 5 个筛孔的通过率。 g) 取样成型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成型 2 组试件。第一组在第二天测定空隙率、稳定度、流值或 者其他性能,并以普通沥青混合料性能标准进行评定,计算合格率。第二组在第 10 天测定空 隙率、稳定度、流值或者其他性能,并以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标准进行评定,计算合格 率。对 VMA、VFA 指标可只作记录。如有需要,也可采用本标准 5.3.3 规定的加速养生方法, 并将加速养生试验结果和正常 1014 天养生结果进行对比,混合料各项指标应符合本标准表 5 和表 6 的规定。 7.4.3 沥青路面铺筑过程中必须随时对铺筑质量进行评定,质量检查的内容、频度、允许差应符合表 14 的规定。 表14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标准 项目 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 评价方法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施工 温度 摊铺温度 逐车检测评定 符合本标准规定 T 0981 碾压温度 随时 符合本标准规定 插入式温度计实测 压实度(%) 每 2000m2检查 1 组逐 个试件评定并计算平 均值 试验室标准密度的 97 最大理论密度的 93 试验段密度的 99 T 0924、T 0922 沥青层层面上的 渗水系数(ml/min) 不大于 每 1km 不少于 5 点, 每 点 3 处取平均值评定 上面层 60 中面层 70 下面层 80 ATB 基层 110 T 0971 7.4.4 硫磺温拌沥青路面的压实度采取重点对碾压工艺进行过程控制,适度钻孔抽检压实度的方法。 a) 碾压工艺的控制包括压路机的配置(台数、吨位及机型)、排列和碾压方式、压路机与摊铺机的 距离、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压路机洒水(雾化)情况、碾压段长度、调头方式等。 b) 碾压过程中宜采用核子密度仪等无破损检测设备进行压实密度过程控制, 测点随机选择, 一组 不少于 13 点,取平均值,与标定值或试验段测定值比较评定。测定温度应与试验段测定时一 致,检测精度通过试验路与钻孔试件标定。 7.4.5 压实成型的路面应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规定的方法随机选点检测 渗水情况,渗水系数应符合表 14 的要求。 7.4.6 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对路面进行外观(色泽、油膜厚度、表面空隙)评定,注意防止粗细集料的离 析和混合料温度不均。 7.5 交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DB32/T 2701-2014 14 7.5.1 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对评定路段进行质量评定 并提交检测结果和施工总结报告。 7.5.2 硫磺温拌沥青路面交工时应检查验收沥青面层的各项质量指标,包括路面的厚度、压实度、平 整度、渗水系数、构造深度、摩擦系数应符合表 15 的质量标准。 a) 需要作破损路面进行检测的指标,如厚度、压实度宜利用施工过程中的钻孔数据,检查每一个 测点与极值相比的合格率,同时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附录 E 的方法计算代表值。 厚度也可利用路面雷达连续测定路面剖面进行评定。 压实度验收可选用其 中的 1 个或 2 个标准,并以合格率低的作为评定结果。 b) 路表渗水系数与构造深度宜在路面成型后立即测定,但每一个点的检测值为 3 次测量的平均 值,计算合格率。 c) 交工验收时可采用连续式摩擦系数测定车在行车道实测路表横向摩擦系数,如实记录测点数 据。 d) 交工验收时可选择贝克曼梁或连续式弯沉仪实测路面的回弹弯沉或总弯沉, 如实记录测点数据 (含测定时的气候条件、测定车数据等),测定时间宜在公路的最不利使用条件下(指春融期或 雨季)进行。 表15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交工检查与验收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 检测频度 (每一侧车行道)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压实度 (%) 每层 1 次/200 米/车道 不小于 96(试验室标准密度) 不小于 93(最大理论密度) T0924 路 表 平 整 度 标准差 (mm) 全线连续 1.2 2.5 T0932 IRI (m/Km) 全线连续 2.0 4.2 T0933 最大间隙 (mm) 10 处/1km,各连续 10 杆 - 5 T0931 路表渗水系数 (mm/min) 不大于 每 1km 不少于 5 点, 每点 3 处 取平均值评定 上面层 60 中面层 70 下面层 80 - T0971 弯 沉 回弹弯沉 全线每 20m 取一个点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T0951 总弯沉 全线每 50 米取一个点 符合设计要求 - T0952 构造深度 每 1km 取 5 点 符合设计要求 - T0961/ 62/63 摩擦系数摆值 每 1km 取 5 点 符合设计要求 - T0964 横向力系数 全线连续 符合设计要求 - T0965 厚度 代表值 每 1km 取 5 点 设计值的-10 极 值 设计值-20 7.6 工程施工总结 7.6.1 工程结束后,施工企业应根据相关竣工文件编制的规定,形成完整的施工资料档案。 DB32/T 2701-2014 15 7.6.2 硫磺温拌沥青路面施工总结报告除了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应要求之外, 还应包括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楼出料温度记录、 硫磺温拌改性剂添加量记录、 硫磺温拌路面项目地 理位置资料和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资料。 DB32/T 2701-2014 1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结合料含量计算公式 A.1 方法概要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结合料含量的计算根据等体积替换原理进行。 A.2 结合料含量计算公式 100 = 100 AR RPS 硫磺温拌改性剂沥青的含量 (R-G) 式中A-普通沥青混合料设计中沥青含量(%); R-替换系数(1.9); PS-总结合料中的硫磺温拌改性剂替代比例(); G-沥青的相对密度。 A.3 计算实例 假设某工程已经完成了普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最佳沥青含量为4.5 %,拟定硫磺温拌改性 剂:沥青=40:60,则硫磺温拌改性剂改性的结合料含量计算如下: A=4.5 % ; PS=40 % ; R=1.9; G=1.03 硫磺温拌改性剂+沥青=1004.51.9/(1001.9-40(1.9-1.03)=5.5(%)。 (A.2) DB32/T 2701-2014 17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B.1 一般规定 B.1.1 本方法适用于硫磺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流程图见图B.1。 Thiopave沥青混合料类型 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规范规定的矿料级配范围确定Thiopave添加比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