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现代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ppt_第1页
银行现代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ppt_第2页
银行现代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ppt_第3页
银行现代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ppt_第4页
银行现代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分行风险控制部,现代风险管理与信用评级,2,内容提纲,现代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风险基本概念(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等) 风险成本度量(信用评级、债项评级等) 风险资本度量 盈利性衡量(raroc) 信用评级的基本情况 实施信用评级的意义 我行信用评级项目的开发情况 对信用评级现实性的正确认识,3,什么是现代风险管理?,(一)基于传统风险管理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其管理精髓。 (二)风险量化管理手段的大量应用,并与传统专家经验很好地结合,相得益彰。 (三)健全的风险管理理念、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和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构成了一个所谓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四)一个目标:实现资本收益的最大化。这与银行经营目标高度一致。 (五)两个主题:一是风险成本问题;一是风险资本问题。 (六)国际先进银行普遍采用,并使其成功抵御东南亚金融风暴、最近全球性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使其在资产负债规模不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4,风险的三个基本特性,风险是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损失性 损失可能表现为盈利受损、资产受损、银行价值受损(包括商誉)、不能支付、破产等不同程度。 (二)不确定性 损失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损失程度也是不一定的。损失一定不会发生就不是风险,损失铁定要发生也不是风险(如已进入损失类或已核销的资产)。 (三)可测性 损失不确定,并不意味着没有规律。正是因为风险有规律,才有研究价值,才使风险管理成为一门科学。,5,风险的三种基本测量方法,(一)经验判断 优点:对事物特殊性应变力强、简便、不需要辅助工具、不依赖数据积累、充分发挥个人智慧,对贷款个性风险把握较好。 缺点:主观、个人经验不易积累升级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不能量化、不利形成全行统一标准、不易用于组合风险管理 (二)数理统计 用数理统计分析历史数据,找风险规律,建风险模型,管理风险。 优点:客观、可在使用中不断自我升级完善、可量化、有利于形成全行统一标准,对贷款的共性风险把握较好,可应用于组合风险管理。 缺点:对事物特殊性应变力差、高度依赖评估技术的有效性、高度依赖历史数据的积累、不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经验判断+数理统计 单纯的经验判断是落后的,单纯的数理统计是不切实际的,结合两者,取长补短,是必然选择。先进银行大凡如此。,风险分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每天定价的变化 (%),非预期的定价变化,时间,时间,违约率 (%),非预期违约,平均违约率,时间,短款差错,举例,债券,贷款(进行信用评级),储蓄部门,银行持有资产因为市场因素不利变化而导致价值下降 利率上升导致固定利率计价的贷款价值下降 美元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债券价值(相对于人民币)下降 银行由于借款人或其他交易对手违约,不能履行还本付息义务,而导致损失 贷款逾期,启动催收程序,损失全部或部分债权。 企业破产清算,银行只能核销贷款 银行由于内外部突发事、战略决策失误、操作失误等原因而造成的损失 划错款项、偷盗 火灾、计算机中断,三种风险在不同业务中的结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银行,投资银行/ 交易,资金,公司银行/ 机构,零售银行,信托和 资产管理,银行服务,主要为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主要为操作风险,高,中,低,重要性,8,风险可能带来的三部分损失,损失(风险大小),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极端损失,var,概率,a线,b线,信用风险的概率分布图,受险价值( value at risk,var)是指一项资产(负债)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容忍度下其价值的最大损失值。,9,风险可能带来的三部分损失,(一)预期损失 即风险可能带来的平均损失。如果100笔贷款,可能损失10笔,可能损失2笔,也可能损失0笔,不同损失笔数发生的概率是不同的,把每种可能损失值与可能发生的概率相乘,加总在一起就得到平均损失。 预期损失=损失值1概率1+损失2 概率2 预期损失可以看成是风险可能带来损失的中间值,实际损失总是围绕预期损失而上下波动。实际损失发生在中间值或其附近的可能性一般最大(本例假设预期损失是1笔)。,10,风险可能带来的三部分损失,(二)非预期损失 即一定容忍度下,风险带来的最大损失超过预期损失的部分。本例中,如果我们可以测量出99%的情况下,最大损失不会超过10笔,那么超过预期损失1笔之外的9笔就是非预期损失。 有99%的保证,也就是说有仍然有1%的可能最大损失会超过10笔。这1%就是容忍度,即所允许不能保证的缺口。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100%保证下的最大风险是不可测的(也许就是100%的损失),所测的只能是允许一定容忍度下的最大损失,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测部分损失是准确的。这就是风险不确定性和可测性之间的辨证关系。 容忍度大小是人为设定的,同样风险,设定的容忍度越大,非预期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11,风险可能带来的三部分损失,(三)极端损失 极端损失与非预期损失紧密相关。在一定容忍度下,非预期损失加上预期损失就是最大损失。如果实际损失比这个最大损失还大,那我们就说发生了极端损失。在数学上,有以下公式: 上例中,我们可以测定99%的情况下,最大损失不会超过10笔,假设实际损失超过10笔了(比如20笔),就是发生了极端损失。当然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只有1%(总是与容忍度相等)。 极端损失是很难准确测量的,管理难度也很大。但国际上还是有人在尽力研究。,12,风险可能带来的三部分损失,(#)容忍度 容忍度是什么?是我们划分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的人为界限。实际发生的损失总是集中在预期损失周围,超过得越多,损失值就越大,出现的可能性则越小。 我们把尾端概率很小,损失值很大的部分(极端损失)撇开来,有利于把绝大部分风险测算准确,并管理好。究竟应该管住多少风险?80%,可能太不安全的,因为还有20%情况没有管住;99.999%,可能成本太高了,不值得。也许管住99%是可行的,既保证很高的安全性,又不至于成本太高。 容忍度就是管不住的部分,这部分是我们允许“放任”不管的部分。管住了99%,容忍度就是1%,就是容许1%的“放任”。“放任”只是理论上不能有效管理,实践中并不是完全不管。,13,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一)成本转移-对付预期损失 成本转移,就是把风险可能的损失核算为成本(风险成本),并通过计入产品价格转移给客户。 1、只有预期损失能成本转移,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不能成本转移。 因为预期损失是可以预见的平均损失,一部分贷款实际损失小于它,另一部分大于它,一般情况下轧起来接近它,可见预期损失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把平均数计入成本是合理的。 非预期损失发生在不利情况下,相对不确定。银行把只有在不利情况发生的可能损失转移到客户身上,是不公平的,也是不会被市场接受的。极端损失更是如此。,14,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一)成本转移-对付预期损失 2、成本转移能否成功要看市场是否接受,归根结底取决于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预期损失是银行内部测量,不同银行是不同的。同样的客户类型,a行测算为1%;而b行测算仅为0.5%,a行贷款价格就会比b行高0.5个点。b行只要报出比a行低0.1个点的价格,客户就乐意了;b银行还比a行多赚0.4个点的利差。 如果a行勉强与b行报相同价格,它的预期损失就没有成功转移。 为什么两家银行的预期损失会不一样,原因在于风险管理水平高低差别,谁水平高,谁就不但可以成功转移风险,还可以提高盈利空间。,15,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一)成本转移-对付预期损失 3、拨备计提的呆帐准备金应当等于预期损失,但实践中常常有出入。 理论上,应计的呆帐准备金应当等于风险成本,也等于预期损失。但实践中往往有偏差:第一,银行常常没有足够的能力准确计算预期损失。第二,有的银行故意以此调控年度利润。第三,监管方面问题。如过去统一的1%,后来五级分类1%、1.5%、25%、50%和100%,本质对风险的敏感性是不够。 发达国家拨备政策是趋向允许银行自己按照风险成本计提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允许如此。如果实现这一步,银行首先必须有能力准确测算预期损失。,16,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二)资本覆盖-对付非预期损失 银行把风险的一部分(预期损失)通过定价转移到贷款价格中了,那么如果发生更大的损失,怎么办?必须要用资本去抵补。因此,银行要足够的资本量,才能承担相应的风险。 1、再多的资本也不能覆盖全部风险。 资本只能覆盖其中的非预期损失,不能覆盖极端损失。 2、资本覆盖风险的程度取决于银行对风险的偏好程度。 想稳健一点,把容忍度设得较小,同样资本能承担的风险就少;反之激进一点,容忍度设得较大,同样资本能承担的风险就多,后果就是容易倒闭。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是按照容忍度0.1%的要求设定,即如果银行达到他的要求进行风险管理和资本充足准备,那么银行能够99.9%的保证不会倒闭(可能就是千年一遇的标准)。 很多银行是按照外部评级要求设定容忍度的,即:如果招商银行希望获得评级机构aaa级的评级,那么容忍度大概要设定在0.02%的水平,保证5000年一遇的安全水平。,17,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二)资本覆盖-对付非预期损失 3、资本充足率是监管机构对银行资本覆盖风险的程度的一种最低要求。 8%是最低监管要求,相当于每100元一般贷款,需要有8元的资本覆盖。这样,只要银行出现损失不超过资产的8%,就只会消耗资本,而不会倒闭。如果损失超过8%,就会资不抵债倒闭。这大概相当于0.1%的容忍度,也就是有99.9%的保证银行不会倒闭,当然这只是在一堆理想假设的前提下的结论,实际经营的复杂性远较此更容易倒闭。 银行如果追求更稳健,可把容忍度设得更小,也就是让充足率高于8%。但仅仅提高总体充足率是不够,更重要的是能够准确测算非预期损失,以此为基础保证资本对风险的充分覆盖。,18,对付风险的三种基本手段,(三)压力测试-对付极端损失 极端损失虽然发生的概率极小,但一旦发生损失却极大,既不能用贷款定价转移,也不能用资本覆盖,从理论上说银行就面临资不抵债而倒闭。 但实践中银行并不是完全束手无策的,而预先假设各种极端不利事件的发生(如911),模拟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这就是所谓的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的目的是要在事件发生前提前作出应对反应。如发现恐怖活动开始频繁,有一定再度911的迹象,可以主动先减持美元资产。 压力测试虽在一定程度有效,但并不可靠。毕竟要预知某个事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还是要说,极端损失的可能发生为银行留下了一个永远的风险缺口。,19,内容提纲,现代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风险基本概念(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等) 风险成本度量(信用评级、债项评级等) 风险资本度量 盈利性衡量(raroc) 信用评级的基本情况 实施信用评级的意义 我行信用评级项目的开发情况 对信用评级现实性的正确认识,20,信用风险成本核算-客户信用评级,风险成本 (预期损失) (expect loss,el),=,违约概率 (probability of default,pd),违约后损失率 (loss given default,lgd),授信敞口 (exposure at default,ead),信用风险成本(预期损失)怎么计算?,债项评级!,客户信用评级!,21,评级,评分,卡,衡量刻度,等级,违约率,i,2,3,default,.02%,.05%,.10%,100%,借款人,等级,aaa,aa,a,d,170,150,130,10,层化,校正,.05% .15% .30%,信用风险成本核算-客户信用评级,客户违约率怎么计算? 客户信用评级!,风险成本 (预期损失) (expect loss,el),=,违约概率 (probability of default,pd),违约后损失率 (loss given default,lgd),授信敞口 (exposure at default,ead),22,信用风险成本核算-客户信用评级,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警示信号 / 行为因素,财务指标,行为指标,非财务指标,客户评级,什么是客户信用评级?,寻找客户违约的规律,制作评级标准,判断客户的违约可能性!,23,信用风险成本核算-债项评级,信用风险成本(预期损失)怎么计算?,客户信用评级!,债项评级!,风险成本 (预期损失) (expect loss,el),=,违约概率 (probability of default,pd),违约后损失率 (loss given default,lgd),授信敞口 (exposure at default,ead),24,无担保,有担保,风险暴露头寸,清收,信用风险成本核算-债项评级,损失,无担保收回比例,担保收回比例,债项评级对应lgd,客户违约后不同业务的损失相同吗?当然不同!,风险成本 (预期损失) (expect loss,el),=,违约概率 (probability of default,pd),违约后损失率 (loss given default,lgd),授信敞口 (exposure at default,ead),25,信用风险成本核算-债项评级,示例: 债项评级的可能结果,26,信用风险成本核算-示例,举例1: 评级为a的客户,1亿元房产抵押的流动资金贷款,风险成本是多少?,客户信用评级,0.30%,50%,债项评级,贷款余额,1亿元,15万!,0.15个风险点差!,风险成本 (预期损失) (expect loss,el),=,违约概率 (probability of default,pd),违约后损失率 (loss given default,lgd),授信敞口 (exposure at default,ead),27,信用风险成本核算-示例,举例2: 评级为b的客户,1亿元房产抵押的流动资金贷款,风险成本又是多少?,客户信用评级,3.5%,50%,债项评级,贷款余额,1亿元,175万!,1.75个风险点差!,风险成本 (预期损失) (expect loss,el),=,违约概率 (probability of default,pd),违约后损失率 (loss given default,lgd),授信敞口 (exposure at default,ead),28,信用风险成本核算-小结:贷款成本的核算,目标利润,风险成本,资金成本,经营成本,贷款价格的构成,客户信用评级,债项评级,资金转移定价,财务成本核算,总成本,根据贷款占用资本大小和资本盈利性要求确定,29,内容提纲,现代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风险基本概念(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等) 风险成本度量(信用评级、债项评级等) 风险资本度量 盈利性衡量(raroc) 信用评级的基本情况 实施信用评级的意义 我行信用评级项目的开发情况 对信用评级现实性的正确认识,30,风险资本-非预期损失的另一种表达,风险资本(经济资本):是根据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测算出来的一个数量,表示如果银行要充足覆盖风险,至少应具有的资本数额。风险资本数量是随银行承担的风险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风险资本=非预期损失(一定容忍度下) =var(一定容忍度下)- 预期损失 监管资本:是监管机构设定的银行必须达到的资本最低限额。 如果银行达不到,它有权要求你达到。理论上,监管资本=风险资本(监管机构希望到达的容忍度下,巴塞尔容忍度为0.1%)。但实践中,发展中国家的监管往往是划一的,即所有银行一个水平,对银行真实风险状况敏感性不足。 帐面资本:只是资产负债表上的几项加减的一个综合数字,表示银行实际拥有的资本。,31,风险资本的核算-与客户违约率的关系,全球只有少数大银行有足够长的历史数据,可以通过应用var技术,实证地测量出贷款的非预期损失。这就意味着绝对多数银行无法通过历史数据的实证,计算贷款所占用的风险资本。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可以通过测量违约率、违约后损失率以及时间期限因子,得到非预期损失: 非预期损失= f(客户违约率,违约后损失率,时间因子,与其他资产相关性)再通过风险资本资本充足率(8)风险权重,确定风险权重。这样银行就可以通过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获得风险权重。 为计算简便,新资本协议固定了风险权重和违约率之间的关系。,32,内容提纲,现代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风险基本概念(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等) 风险成本度量(信用评级、债项评级等) 风险资本度量 盈利性衡量(raroc) 信用评级的基本情况 实施信用评级的意义 我行信用评级项目的开发情况 对信用评级现实性的正确认识,33,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如何衡量一笔贷款的盈利性?用当今国际先进银行衡量贷款盈利性最先进的一个指标,全称是“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 (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raroc)。,计算任何对象盈利性的通用公式为: 盈利性=创造的价值/占用的资源 对于贷款: 创造的价值=贷款收入-风险成本-资金成本-经营成本 占用的资源=风险资本(=非预期损失=var-预期损失) 因此:贷款盈利性的计算公式为:,贷款收入-风险成本-资金成本-经营成本,风险资本,raroc =,34,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为什么说raroc是先进的?,(一)它全面考虑了风险因素。不但考虑了风险成本(预期损失),而且考虑了由于承担风险而占用资本的因素。 (二)它科学地表达了贷款创造的价值与占用的资源的合理对比关系。 资产回报率只考察了利润与资产的关系,而资产(贷款余额)并不是贷款占用的真实资源。 资本回报率只考察了利润与权益的关系,而权益也不是贷款占用的真实资源,而且又怎能测量出具体一笔贷款占用的权益呢?! 利差更是只考虑收益,不考虑资源占用的片面指标,而且利差只考虑了资金成本,没有考虑风险成本和经营成本。 (三)它的更大意义还不在单笔贷款上,而在于它在组合管理、资本配置等高层面的管理应用上。,35,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应用举例1:如何用raroc评价和选择不同项目?,用raroc衡量 a贷款 b贷款 贷款金额 100 100 贷款利率 10% 12% 客户评级 a b 违约率 0.30% 3.5% 违约后损失率 50% 50% 资金成本 7% 7% 经营成本 2% 2% 风险成本 0.15% 1.75% 风险资本占用 5 10 收益 0.85 1.25 raroc 17% 12.5% 当然选择a贷款!,用传统方法 (一)如果用利差衡量: a利差3%;b利差5%。当然选择b。 (二)如果用相同拨备率1.5%下的贷款收益率: a收益率-0.5%;b收益率1.5%。当然还是选择b贷款。 (三)即使考虑监管资本,两者都是100%权重(即8%),用监管资本收益率: a监管资本收益率-6.25%;b监管收益率18.75%。当然又是选择b。 瞧,传统方法的偏差有多大!,36,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应用举例2:如何用raroc进行贷款定价?,a贷款 b贷款 贷款金额 100 100 客户评级 a b 违约率 0.30% 3.5% 违约后损失率 50% 50% 资金成本 7% 7% 经营成本 2% 2% 风险成本 0.15% 1.75% 风险资本占用 5 10,如果银行希望资本回报率达到25%,那么两笔贷款分别应该如何定价?,raroc=,贷款价格-风险成本-资金成本-经营成本,风险资本,公式变形为:,贷款价格 =,raroc风险资本+风险成本 +资金成本+经营成本,为了达到目标raroc25%: a贷款至少应定价为:10.4% b贷款至少应定价为:13.25%,37,内容提纲,现代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风险基本概念(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等) 风险成本度量(信用评级、债项评级等) 风险资本度量 盈利性衡量(raroc) 信用评级的基本情况 实施信用评级的意义 我行信用评级项目的开发情况 对信用评级现实性的正确认识,38,管理程序自动化,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违约概率pd的测算,信贷授权,内部审计,信贷审批与监督,分类分析,早期预警,信贷组合管理,贷款定价,为什么要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是现代风险管理的核心,信用评级,39,为什么要信用评级? -通过评级可以测量不同客户的违约率,1983-1999穆迪评级结果与实际发生违约概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通过评级,可以测量不同等级客户的违约概率。 客户违约概率量化是贷款定价及其他风险量化管理手段的基础,是 现代风险管理的技术基石。,40,为什么要信用评级? -评级后的准确定价可促进信贷结构调整、提高盈利性,0,1,2,3,20,6.7,17,低 风险,高 风险,风险/信用评级级别,贷款额占比%,1,2,3,目前带来 亏损的贷款,风险成本%,基于信用评级的实际风险成本,目前贷款风险成本的定价,4,5,资料来源:东欧一商业银行的实际例子,目前创造 利润的贷款,目前贷款利润率为-1.6% ?评级以后可以提高盈利!,41,为什么要信用评级? -评级可以更准确地计量不同类型资产的资本占用,1、内部评级法使用复杂的函数计算风险权重,每一个违约概率都对应一个风险权重,中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风险权重函数不同。 2、对大中型企业,违约概率为1%时,风险权重为92.32%;违约概率提高到2%,风险权重为114.86%;违约概率下降到0.5%,风险权重为69.61%。违约概率在1.3%左右时,风险权重100%。同样的资本数额,资产质量好的银行可以拥有更大的规模,而资产质量差的银行则限制其扩张。 3、同样的违约概率,中小企业的风险权重比大中型企业低,这并不是意味着中小企业整体风险比大中型企业低;而是因为中小企业贷款集中度低,同样的违约概率带来损失波动性低。,42,为什么要信用评级?-有效评级可以节省资本占用,1、利用穆迪给我行开发的违约概率模型从9个分行选取了360个企业,利用2003年数据预测今年的违约概率,其违约概率分布如上图。 2、我行违约概率在1.3%(大型企业风险权重100%的分界点)以下的客户占总客户的57.38%;我行违约概率在3.4%(中小型企业风险权重100%的分界点)的客户占总客户的83.29%。 3、从初步测试数据看,如果用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基本法监管,我行同样的资产规模,资本要求(比目前简单100%、50%等监管权重)可以下降5%-15%。但具体的影响还需要对全行的数据测试后才能得出。 4、2003年属于经济周期的上升期,整个经济周期的平均违约概率还需要数据的积累。,小于0.5%,0.5-1.3%,1.3-2%,2-3.4%,3.4%以上,违约概率,43,为什么要信用评级? -评级可应用于各种风险动态分析和组合管理,任何等级的客户,其违约概率随着时间跨度的增加而升高。 但评级等级越高的客户,这种升高的幅度越低,表明经营稳定性较高。 投资级别(bbb及以上)客户的稳定性明显高于投机级客户。,44,为什么要信用评级? -评级可应用于各种风险动态分析和组合管理,时间是最大的风险如bbb级,1年内只有0.18%的违约;3年内有0.72% 的违约;10年内则有4.34%的违约。 这表明企业在时间的长河中永远是脆弱的,几乎都难逃生命周期的宿命。 美国62%的企业活不过5年,只有2%的企业能活过50年,世界500强企业的 平均寿命是40至42年。 中国企业的寿命呢?是5年、10年还是20年?等待我们去实证!,45,为什么要信用评级? -评级可应用于各种风险动态分析和组合管理,经济周期显著导致企业违约率的升高。gdp增长率与违约率呈现很强的负相关性,其相关系数高达-80%,在1991美国经济负增长时,违约概率也到了10.52%的最高峰。 经济周期对不同级别的企业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投机级的违约率受经济周期影响很大,投资级则相对较小。好企业与坏企业往往只有在经济形势不好时才能充分区分出来。 当经济形式好时,任何银行资产质量的好都不足以说明其管理水平高;只有经受了几个经济周期考验的好质量才真正反映了银行管理水平的高。,46,为什么要信用评级? -新巴塞尔协议的出台和实施,(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出台的背景: 巴塞尔委员会认识到“一刀切”的风险权重计算方法存在缺陷,并会导致“监管资本套利”,该方法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先进商业银行实践。 从1999年开始修改原有的资本协议,主要目的是提高新资本协议的风险敏感度。历时5年,三次征求意见,2004年6月10国集团一致通过 (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实施情况: 新协议将于2006年底实施,10国集团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以及荷兰、比利时、瑞典和瑞士必须实施。 欧盟所有的信贷机构也将实施。 香港监管局也将实施,并发布了实施征求意见稿。 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俄罗斯、巴西、墨西哥也准备实施。 (三)我国监管当局的态度“两步走” 与“双轨制” “两步走” :先执行好目前的资本充足率,协议鼓励大银行开发内部评级体系,当条件成熟时采取内部评级法进行资本监管 “双轨制”:将来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不搞“一刀切” ,争取到2009年时,我国能有10家左右的大银行实施按内部评级法基本法进行资本监管。,47,为什么要信用评级? -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带来的监管挑战,(一)主要金融发达国家都将按新资本协议对银行进行监管。如果我行要在欧美开机构,则必须受此监管;即使不开机构,欧美银行对我行授信也会参照此监管要求;如果在海外发行股票、债券,则更是受制于监管条件。 (二)香港金管局于2006年底按新资本协议监管。意味着,香港分行必定会受到此监管。 (三)我国监管当局计划2009年按照新资本协议实行差别监管,而实际上在此之前具体领域的监管要求一定已经提前参照新资本协议要求。 (四)实施新资本协议正式实施前,银行必须提前作好准备。而信用评级的开发和应用,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积累(至少5年),逐渐完善才能达到要求。因此,对于2009年的实施,留给商业银行的准备时间已经很紧迫了。,48,为什么要信用评级? -巴塞尔协议核心是建立信用评级系统,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是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的关键就是允许银行使用银行内部信用评级量化出的风险因素计算监管资本。内部评级法分为高级法和基本法: 基本法:允许银行利用自身信用评级确定的违约概率pd;而违约损失率lgd,期限调整因子m则由监管当局给定。 高级法:所有的风险因素都有银行自身的内部评级体系决定 高级法除了风险量化技术要求的更高外,关键是对历史数据积累时间和质量的要求更高,例如基本法只需要至少5年的数据,而高级法则需要至少7年的数据,数据必须经过经济周期的检验。 据估计,全球能达到高级法的银行不过50家。 我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定位是“引进先进的技术,通过逐渐的数据积累”达到协议内部评级法基本法的要求。,49,内容提纲,现代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风险基本概念(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等) 风险成本度量(信用评级、债项评级等) 风险资本度量 盈利性衡量(raroc) 信用评级的基本情况 实施信用评级的意义 我行信用评级项目的开发情况 对信用评级现实性的正确认识,50,评级系统如何开发的?项目概要,(一)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3年9月至2004年3月。对我行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的全面诊断和数据收集清理。 第二阶段,2004年3月至9月。开发9个行业打分卡的初稿和违约概率模型。 第三阶段,2004年9月至11月。将打分卡与违约概率模型整合在一起,形成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第四阶段,2005年1月至6月。完成配套的it开发。45月,深管部测试、试点。 (二)行内开发力量 领导小组:行领导以及相关部门总经理。 工作小组:总行风险控制部。 支持力量:总行信息技术部及其他有关部门; 九个分行的审贷专家参与测试和研讨; 二十家分行的大量人员参与数据收集。 (三)行外咨询 穆迪公司董事总经理为首的咨询团队。包括: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美国总部资深行业分析师、穆迪k.m.v.美国总部量化模型专家、穆迪北京公司咨询人员。 其团队曾在世界20多个国家开发了类似的体系。有在美国和欧洲,也有在巴西、墨西哥的,在亚洲包括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香港等。,51,“打分卡”,“纯粹专家判断”,“模版”,“统计模型”,评级系统如何开发的? 方法选择: 当今四种主要评级方法,评级仍由信贷专家给出,但每个级别有一些定量的确定标准 同一个行业可能能保持一致性,不同行业很难 不能量化风险,每一个级别有一系列定性的定义, 完全由信贷人员主观给定评级 难以保证信贷评价的一致性 成功的关键在于将合适的人放在了合适的位置 不能对风险量化,低 量化程度 高,信用评级最后仍由信贷人员决定, 但给出了详细的判断比率和标准,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一致性 结合专家经验和统计分析方法制定 能通过映射或统计方法量化风险,利用统计方法建立违约率预测模型 除少数例外,基本由统计模型决定评级 利用统计方法量化风险,52,评级系统如何开发的?方法选择: 为什么选择了打分卡+违约模型?,(一)“纯粹专家判断”和“模板”不能满足我行量化风险的要求。 (二)只选择“统计模型”,数据要求高,面临现实约束,且反映信贷风险变化的灵敏度可能不够: 1、历史数据不足,且数据质量不够高。 2、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转型阶段,历史数据对未来的预测性受影响。 3、信用风险的本质决定了不能依靠纯粹的历史数据统计模型。 “易计量化预测的信贷风险”:在发生违约前,企业的基本面会逐渐显示出一些有规律性的恶化迹象,例如现金流的减少,负债率的提高等,这些可以被违约率模型和打分卡所收集和反映,随着数据的积累,违约模型也和打分卡一样,对这种风险的反映能力将不断提高。 “不易计量化预测的信贷风险”:例如严重的信贷或者经济危机的来临,使得某些“好”企业也会违约,这种风险难以通过统计分析和历史数据预测,而需要对宏观经济和行业的前瞻研究。其中还有一类叫“模式改变引起信贷风险”,即监管政策,行业技术标准的改变会导致企业的业务和财务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例如当前的汽车行业。这些也不能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得到。 (三)只选择“打分卡”,量化风险能力受影响,违约率的确定需要较长时间实践后才能得到。,53,评级系统如何开发的?方法选择: 为什么选择了打分卡+违约模型?,(四)结合“打分卡”和“违约模型”,走“双轨渐进,取长补短”之路是合理选择。 1、结合了“打分卡”前瞻性强和“违约模型”一致性好的优点。 打分卡的优点:能够加入一些前瞻性的关于行业趋势、经济周期、技术革新和标准变化等财务数据以外的风险因素,违约模型的优点:客观,一致性强,量化程度高。 2、克服了单独使用“打分卡”和单独使用“违约模型”的各自缺点。 3、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可以进行相互校验,促进两者的逐渐完善。 4、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有利于实施。打分卡主要面向客户经理和评级人员,违约模型主要由总行评级技术人员使用。由于打分卡更直观,易被客户经理理解和接受,不会像“违约模型”那样因“黑匣子”而遭抱怨。 5、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更有利于针对不同情况灵活掌握风险量化的程度。 并不是越量化就越先进,要看是否适合我行实际;要看是否与我行自身业务特点、规模和复杂程度是否一致;要看成本收益的考虑。例如,对特大型企业一般可适当偏依专家判断;对个人业务可适当偏依统计模型;对中型企业可适当偏依打分卡;对项目融资可适当偏依模版。,54,评级系统如何开发的?打分卡: 我行打分卡的战略目标选择,(一)打分卡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战略目标: 1.应用于单笔信用分析和审批。 2.应用于组合层次的风险分析和管理。如: (1)对银行信贷资产行业结构风险的持续反映和监控。 (2)对银行信贷资产组合中期风险变化的预测。 (3)向高层提供全行信贷资产动态变化的风险报告。 (4)为银行未来风险管理技术(如raroc、资本配置等)开发、升级提供支持。 (二)不同战略目标对打分卡开发方法和重点有不同要求: 1.应用于单笔信用分析和审批的打分卡,重点要对客户违约或不违约有很强的区分和预测能力。即:打分卡只要能够划出一条界限,上面的预测不会违约,下面的预测会违约。 2.应用于组合层次风险分析和管理的打分卡,重点已不简单地在于区分客户违约或不违约,而要对客户的风险程度从高到低进行全面连续的反映。即:打分卡要能够划出很多线,体现不同的风险大小。也就是“刻度”要求更细更密。,55,评级系统如何开发的?打分卡: 我行打分卡的战略目标选择,(三)我行打分卡的战略目标是侧重整体风险分析,兼顾单笔信用分析。 我行打分卡的战略目标不仅仅是单笔信用分析,为审贷提供参考。更重要的是要提供一种量化信用风险的标准化平台,进行组合层次的风险分析和管理,包括对银行信贷资产行业结构风险的持续反映和监控;对银行信贷资产组合中期风险变化的预测;以及向高层提供全行信贷资产动态变化的风险报告等。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发和应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如风险限额管理、资本配置、raroc、主动组合管理等。,56,评级系统如何开发的?打分卡: 我行打分卡的设计框架,(一)行业划分: (1)共分九个打分卡:1.资本密集型行业;2. 轻工业;3.商贸服务业 ;4.交通运输业;5.房地产;6建筑业;7.公用及基础设施业;8.通讯及计算机服务业;9.投资类企业。 (2)九个打分卡涵盖了我行85%以上的贷款余额,不能涵盖的主要是农林渔牧、科教文卫及部分纯项目贷款。 (3)每个打分卡内各子行业信用分析特点一致,符合我行发展战略。 (4)虽然穆迪目前分100多个行业,每个行业有专门分析师,但由于我行规模有限,打分卡划分过多,会造成每个打分卡数据过少,达不到起码的统计要求。随着业务发展,今后可以适当分拆成更多的打分卡。 (二)预测时间跨度: (1)考虑到不同行业贷款期限的特点,除公用及基础设施为25年外,其余行业皆为2年。 (2)穆迪一贯侧重长期债券评级,评级预测时间跨度一般为37年。,57,评级系统如何开发的?打分卡: 我行打分卡的设计框架,(三)定量和定性指标的搭配: (1)定量指标为主(权重在70%-80%)。有利于打分卡的客观和一致性。 (2)定性指标为辅(权重在20%-30%)。在选择时,也尽量保证可获得性、客观性和一致性,为此有时要忍痛割爱,比如没有采用“管理者素质”,避免被使用者人为操控分数。 (四)评级稳定性: (1)原则上一年一评,但发生重大风险变化,需进行评级调整。 (2)评级应尽可能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变化,为资产组合质量监测提供支持。但过度频繁调整评级却不利于评级的实施,且可能干扰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正常平稳的开展。 (五)打分卡分值区间和等级对应: 打分卡满分100分,均匀分为10个档次,每个档次对应一个等级。 (六)打分卡的量化目标: (1)打分卡的量化目标是考察客户违约概率,而不是预期损失。 (2)要得到预期损失,还需要另外建立债项评级,目前正在规划中。 (3)打分卡分值对应的客户违约率,是在违约模型的辅助下获得的,违约模型对打分卡的每个等级定期给出一个违约率(一般为一年)。,58,评级系统如何开发的?打分卡: 我行打分卡开发主要过程,为了确保开发出的打分卡能够贴近我行实际,贴近我行市场,充分吸收我行信贷专家意见。项目小组对打分卡开发采用了多次测试,逐步求精的开发方法,具体流程如下:,穆迪就 行业和 违约特 点对我 行进行 调研,我行组 织测试 和研讨 提出相 关意见,穆迪根据 我行专家 经验对打 分卡修改,我行对修 改稿再次 测试比较 两次测试 结果得到 打分卡最 终稿,结合穆 迪行业 分析与 我行实 际数据 设计出 打分卡 初稿,不可能一次性开发出“永久万能”的打分卡,必须在以后的实践和应用中,不断完善,逐步求精,59,评级系统如何开发的?打分卡: 打分卡开发的总结和体会,国际先进银行和评级机构经过多年研究, 已经积累起丰富和完善的打分卡开发方法. 其核心在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根据专家经验和直觉设计打分卡,利用实际数据来分析和检验打分卡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逐步求精。 我行打分卡的开发过程中,开发样本使用了2000多个客户(其中300多个违约客户)的数据, 测试样本又选取了1000多个客户。 打分卡的开发必须坚持我行专家经验与外部经验结合的原则。 穆迪的优势在于对全球各行业的深入研究,我行信贷专家在于对中国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只有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才能开发既有前瞻性又符合中国实际的打分卡 打分卡开发的过程是对所在行业的信用风险深入了解和分析的过程。 只有对行业特点和行业内企业违约特点分析清楚才可能开发出有效的打分卡,因此不断完善的打分卡也将作为我行信贷分析经验和文化积累的载体。 永远没有一个“完美”的打分卡。 打分卡只是反映信贷分析的“共性”,所以不可能100%准确; 现实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打分卡必须根据实际不断调整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数据的完善,我们一定能开发出更好的打分卡!,60,评级系统如何开发的?违约模型: 花旗银行的故事,花旗银行客户评级由两步组成:第一步由违约概率模型得到一个定量化的评级;第二步由客户经理及信贷人员根据定性因素对定量化评级进行调整。 花旗的违约概率模型按行业、地区和业务类别分为16个子模型,每年在100个国家对超过15000个客户进行评级。 花旗的违约概率模型从1990年开始使用,至今已有14年,经过不断地调整测试,目前已经达到相当的准确率:根据花旗内部的测试,所有违约的客户,其根据模型算出来的评级没有超过“5”级的,89%的客户评级都在“6”级及以下(花旗内部评级为10级,其中后三级已经为不良)。 花旗对违约概率模型的认识: 提供了一个完全客观、一致的信用分析工具,为信用分析和预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不仅仅应用于信用审查,违约率模型对风险的量化结果广泛应用于其它管理用途 好的模型需要应用和数据的积累,不断地检验和校正花旗最早开始应用的北美公司客户模型已经有28年数据的积累,61,评级系统如何开发的?违约模型: 我行违约模型开发的主要过程,数据 收集,单变量 分析,多变量 分析,校正,模型选择,最终 模型 定型,测试,1,确定违约定义 明确模型适用对象 数据收集 数据清洗 选择建模与验证数据样本,选择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测试 风险因素分布 因素相关性 准确度分析 经验与合理性 单变量分析,使用回归分析对2中所选出之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进一步筛选风险因素 其它分析,确定模型的形式 模型优化处理 确定建模变量,样本外基准测试 walk-forward测试 k-fold测试,估计历史平均违约率 建立1年期模型校正曲线 计算1年违约率,模型结果分析和预测 确认模型最终形式,2,3,4,5,6,7,建模是一个不返回测试,逐步求精的持续过程,62,评级系统如何开发的?打分卡与模型的校验: 审慎看待打分卡和模型校验的初步一致性,但是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仅仅是两者对同样历史数据的一致性,还不能证明两者在今后使用中也一定有这种一致性关系。 真正的考验在实践后,而且不仅仅在于打分卡与违约模型之间一致性,更重要的是两者都要能够准确反映实际违约状况。无疑,这很具挑战性。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对我们实施信用评级提升了信心。在实施的推进,不断积累数据,不断回测,不断校正,它们一定会不断完善。 更重要的是,这些工具与信贷实践结合起来,将进一步促进我行风险文化的健全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穆迪公司认为“招商银行花了1年的时间就取得了穆迪公司花费了80年时间取得的成果,招商银行的信用风险度量水平,已经迈过了一个显著的里程碑”。 对此,我们应高兴,但更应审慎: 两批独立的专家独立开发,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各自开发出打分卡和违约模型,能够在校验中得到较好的一致性。这是可贵的,较有说服力地表明我行打分卡和违约模型方法是科学的。也表明我们拥有了能够相互校验的两种识别信用风险的量化工具。,63,内容提纲,现代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风险基本概念(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等) 风险成本度量(信用评级、债项评级等) 风险资本度量 盈利性衡量(raroc) 信用评级的基本情况 实施信用评级的意义 我行信用评级项目的开发情况 对信用评级现实性的正确认识,64,如何实施信用评级?正确认识,信用评级在西方国家可行,在中国国情下也可行吗? 可行。信用评级是建立于科学方法论上的一种信用分析工具,是得到实践证明的。 风险对个案来说,虽然有不确定性,但对总体而言,它具有可测性,可以用数理统计测量它发生的概率。这是客观规律,西方的风险这样,中国的风险也是这样。 信用评级是对风险客观规律的分析和揭示,因此任何国家都是可以进行的。所不同的是,各国、各地、各银行企业群的风险因素不一样,这就意味着同一个信用评级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而必须在科学的方法论下针对性地开发自己的信用评级体系。 正因为如此,我行要与穆迪合作。方法是他们提供的,数据主要是我行的,目的是要保证方法是科学的,成果要适合中国国情和我行实际的。如果我们自己开发,难免在方法上走弯路,时间上延误;如果直接买一个他们的产品,则一定会发生“洋货不中用”的后果。,65,如何实施信用评级?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如此复杂,打分卡和违约模型的几个指标能充分反映吗? 不能。它只能反映风险共性。其反映程度高低,决定于评级的有效性。 每一笔贷款发生风险的原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共性风险-客户违约的一般原因;另一种是个性风险-某一客户违约的特殊原因。 信用评级希望反映的是共性风险,如果它做到了,就是已经是一个好的评级。至于个性风险,永远只能由专家来评估。这也就是为什么容许专家调整评级的原因。 当然风险的共性和个性划分是相对的,一个行业内企业的共性,在所有行业中就是个性了。我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