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痛风降酸溶石汤》.doc_第1页
自拟《痛风降酸溶石汤》.doc_第2页
自拟《痛风降酸溶石汤》.doc_第3页
自拟《痛风降酸溶石汤》.doc_第4页
自拟《痛风降酸溶石汤》.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拟痛风降酸溶石汤治疗痛风病69例的体会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职工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赵文金 赵多明 赵华内容一、背景 二、方法 三、治疗结果 四、典型病例 五、经验体会一、背景一、痛风的概述二、痛风的病机探源三、痛风的病因病机探讨一、痛风的概述痛风像糖尿病一样,也是一种古老的疾病 ,早在公元前400多年,医学文献中就有关于痛风的记载。痛风是一种世界流行的代谢病,越是发达的国家,发病率就越高,所以在欧美国家比较多见。据资料统计 ,其发病率平均为0.3%。在亚洲近几十年来,此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蛋白质食品成倍的增加及营养过剩,痛风成了盛行疾病。在我国,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的大量摄入,痛风的发病率也在明显升高,达0.2%。痛风在我国将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号代谢病,成为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给社会及个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痛风已日益成为一个社会医学问题,受到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重视。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降低血尿酸药以及激素口服,疗效确切,但存在较严重的毒副反应。而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痛风取得较好疗效,报道颇多,显示一定的优势。因此,探讨痛风病的中医发病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长年坚持有效的防治措施,使绝大多数痛风病人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优质生活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长期坚持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目的。二、痛风的病机探源中医“痛风”之名始于金元。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痛风”中指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书中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风取凉,或卧地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还指出“肢节肿痛,脉涩数者,此是瘀血;寒湿邪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等等。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风痹”中又言:“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其在景岳全书“脚气”中认为:“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清 张石顽在张氏医通“痛风”中更明确指出:按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名之历节,后世更名曰白虎历节,多由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又指出:“一切痛风肢体痛者,痛属火,肿属湿,所以膏粱之人多食煎炒、炙、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疮痈疽者最多”。三、痛风的病因病机探讨1、脾肾亏虚是痛风的主要病机2、湿、痰、瘀是痛风的重要病机3、饮食、情志、寒湿是痛风的促进因素4、浊毒贯穿痛风始终二、方法一、临床资料二、治疗方法临床资料本组病例69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例,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疗组46例,男42例,女4例;年龄最小者30岁,最大者75岁,平均年龄52岁,病程3个月以内7例,3-6个月12例,6个月-1a15例,1a以上8例;并见肥胖10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7例。对照组23例,男20例,女3例;年龄最小者32岁,最大者77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3个月内3例,3-6个月6例,6个月-1a8例,1a以上6例;并见肥胖3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5例。治疗前血尿酸定量均高于430umol/L。经统计学检验,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症状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方法治疗组:自拟痛风降酸溶石汤:忍冬藤100g、金银花30g、土茯苓60g、黄柏20g、萆藓20g、地龙15g、秦艽15g、赤芍60g、石膏30g、熟军10g、水牛角30g、川牛膝20g、薏苡仁30g、生鸡内金20g、鹅不食草20g、鱼脑石20g、(先煎半小时),车前子30g、黄芪50g、汉防己20g、丹皮20g、金钱草150g 服用方法:水煎4次,每次约30分钟,兑在一起,总量约1500ml,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第5次药渣加芒硝100g、食醋250ml,再煎2000ml药水泡手泡脚,温度50,时间30-40分钟,一日两次。泡完后外用,速效止痛擦剂,配方:硼砂 10g、枯矾20g、龙脑50g、虎杖20g、芒硝100g、95酒精500ml。配法:先龙脑片溶化于酒精内,后再投入研细末的硼砂,枯矾,虎杖,芒硝混合后即可外用(放置时间越久则效果越好)。对照组:使用别嘌醇片治疗, 初始剂量50mg,1d2次,每周递增50100mg,至1d200300mg,分23次服。服2周测血尿酸水平,如已达正常水平,则不再增加量;如仍高再递增,但1d最大量不大于600mg。血尿酸控制正常水平1个月后,剂量逐渐递减。上述2组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三、治疗结果疗效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 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关节肿胀消退, 疼痛缓解, 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治疗结果:见表1,经X2检验, 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未愈 总有效率(%)治疗组 46 15 26 5 89.13对照组 23 5 12 6 73.91四、典型病例刘某,男,51岁,患者因经常饮酒,食用海鲜,三年前突然出现双足第一跖、趾、跗、踝等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经口服西药秋水仙碱,消炎痛胶囊后症状好转,但关节多处仍有轻度红肿疼痛,尤以活动时加重,此后每遇聚会饮酒厚味和劳累后复发,如刀割样疼痛难忍。以后逐渐发展为多关节受累,开始时每年发作2-5次,近半年来频繁发作,近日再次复发前来我院,诊见:双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痛,触之灼热,夜不能寐,伴见头疼发晕,胃脘胀痛,不欲饮食,口干口苦,肢体倦怠,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血尿酸688umol/L;X线片右跖趾软骨缘临近关节有不整齐透亮区。西医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断为热痹。证属脾虚湿滞,湿热内蕴,痹阻经络。治以清热利湿,清凉消肿、祛湿化浊、活血化瘀、溶石散结、祛风通络、解毒止痛。方用;痛风降酸溶石汤加山慈菇15g、元胡20g,每日一剂;外擦速效止痛剂,每日三次,内服外擦,14天后红肿热痛全部消失,下肢关节活动自如,饮食佳,二便畅,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细,血尿酸360umoL/L,嘱患者禁酒,禁食高嘌呤食物,多喝水,一年后两次随访未再复发,正常工作。 五、经验体会本病多由于风热湿侵袭,痹阻经络,流注关节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入夜尤甚。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凉血消肿。方中黄柏,金银花,忍冬藤清热解毒,土茯苓,萆藓,防己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止痛,薏苡仁,车前子渗湿利水;赤芍,丹皮,水牛角凉血消肿,川牛膝能引药下行,地龙活血通络,石膏,大黄能清热泻火;重用金钱草,可治疗酸性痛风,清热化石,溶石止痛为治疗结石症之要药;鹅不食草亦有较强的利湿排石作用,鱼脑石功专化石消炎,解毒排石,鸡内金有软化结石的功能,黄芪健脾运湿,生地黄滋阴清热。后两味药既可扶正又可防苦燥之药,耗气伤阴。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柏,秦艽等对尿酸钠所导致的关节炎有显著地抗炎镇痛作用,黄芪,防己,薏苡仁等能抑制酸原酶活性,维持结缔组织结构与功能,地龙能抑制尿酸生成,土茯苓,萆藓能降低血尿酸,车前子,薏苡仁能促进尿酸从小便中排出;川牛膝,赤芍,大黄等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石膏有清热碱化尿液的作用;山慈菇有清热解毒,消瘀散结功能,药理研究证明山慈菇含秋水仙碱成分,能有效的缓解痛风的发作。痛风性的关节炎现代医学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