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案.doc_第1页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案.doc_第2页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案.doc_第3页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案.doc_第4页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目 录一、编制依据3二、工程概况3三、治理领导机构和职能分工9四、治理内容及措施91、钢筋工程质量通病92、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123、砌体砌筑工程质量通病144、墙体抹灰质量通病155、外墙面裂缝、渗漏质量通病156、铝合金型材、窗渗漏质量通病167、卫生间渗漏质量通病188、屋面渗漏质量通病199、栏杆、扶手高度和宽度不符合要求2010、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做法不规范2011、电气暗配管不通,管内穿线“死线” 21五、技术交底实施21六、原材料控制21七、施工技术与监督22八、检查验收22九、成本保护22一、编制依据(1)桂建管【2014】27号通知 (南建质安【2014】21号文)(2)桂建质安监【2014】28号通知(3)规范、标准类别名称编 号规范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5版)GB50204-201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0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03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二、工程概况设计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建筑功能民用建筑2建筑性质居住3建筑面积()、结构形式结构形式楼层(层数)面积框架、抗震墙地下一层,地上33层25907.674建筑层高地下部分层高地下1层4.5m地上部分层高133层3m顶层楼梯间、机房5.7m、3m5建筑高度绝对标高0.00相当于:78.2m室内外高差0.3m基底标高4.7m最大基坑深度5.3m建筑总高99.3m6建筑防火耐火等级一级7外装修外墙装修贴砖、涂料门窗工程防火门、铝合金门窗屋面工程SBS、聚苯板、钢性防水、上人屋面8内装修顶棚楼、电梯间、物业管理用房及公共走道腻子卫生间水泥砂浆除卫生间外的住宅及公共部分混合砂浆楼地面电梯厅、外走廊地砖公共卫生间防滑地砖其它水泥砂浆内墙电梯间、物业管理用房及公共走道腻子卫生间水泥砂浆其它混合砂浆踢脚楼、电梯间、物业管理用房及公共走道地脚线砖9防水工程地下混凝土自防水(P8)加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2mm厚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厚耐穿刺防水卷材,40厚C30HEA补偿收缩细石砼(内配4钢筋双向150)上人屋面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浴厕间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屋面防水等级二级三、 治理领导机构及职能分工1、领导机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材料员:*安全员:*质检员:*预算员:*资料员:*取样员:* 各施工班组长2、职能分工职能组别责任人职责任务组织项目经理现场组织、协调、统筹交底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是参与施工人员进行工艺的技术交底落实施工员负责防治工作的具体落实检查质检员负责跟踪、检查施工情况验收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负责防治项目的完成验收四、防治内容及措施1、钢筋工程质量通病(1)楼板钢筋保护层超厚或超薄,偏差过大。 防治措施:加强对现浇楼板负弯矩钢筋位置的控制;负弯矩钢筋位置应设置足够强度、刚度的通长钢筋马镫,其间距不宜超过500mm(详见板负筋方案);板底钢筋保护层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厚度制造垫片,垫块放置数量每0.8m2不少于1个; (2)框架梁钢筋 一、二排纵筋之间的净距偏小。防治措施:一、二排纵筋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0mm和一排纵筋直径的较大者。如箍筋弯勾阻挡二排纵筋位置,应按如图12. la、 12. lb或图12. 2b处理。分隔筋直径不小于20mm和纵筋直径的较大者,一、二排纵筋与分隔筋三者必须靠紧,用粗铁丝绑扎;梁面第一分隔筋距支座0.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设一处,同一面纵筋每跨不少于2处;梁底第一分隔筋距支座1.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设一处,每跨不少于2处。(3)抗震箍筋的弯度不满1350,弯钩伸长段长度不满足要求。 防治措施:框架梁、柱箍筋应按图12. 2a制作;当梁、柱纵筋较密,无法按图12. 2a制作时,应做成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如图12.2b或规范的焊接工艺),不得焊伤箍筋。(4)梁柱节点箍筋缺放或少放。防治措施:梁柱节点箍筋必须按图12. 2a或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制作,并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加密箍筋。当现场安装有困难时,可在柱每侧设置不少于1根12钢筋段与节点箍筋点焊制成钢筋笼,随绑扎后的梁筋一齐下沉至设计位置,如图12. 2c、图12. 2d。(5)钢筋保护层垫块易碎或走位。防治措施:禁止使用石做梁、板、基础等钢筋保护层的垫块。梁、板、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选用塑料垫卡;当采用砂浆垫块时,强度应不低于M15,面积不小于40mm40mm;梁柱垫块应垫于主筋处,厚度为纵筋保护层厚度;基础垫块厚度同基础保护层。垫块上应按图12.3.1预留18#绑扎固定铁丝。(6)板底钢筋和预埋穿线管的位置重合。 防治措施:应采用增高型的灯头盒和过线盒,保证接线孔下缘至盒的开口面的距离,不小于板底筋直径与规范规定的板筋保护层厚度两者之和。 2、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1)混凝土浇筑后钢筋偏位。防治措施:楼板、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施工中应派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严禁施工人员乱踩踏板钢筋。(2)板厚不稳定,超厚或超薄。防治措施:方法:楼板施工前,在每跨柱子的插筋上(剪力墙结构在暗柱插筋上)根据标高标出结构+50点,且用红油漆做好标识。+50点之间对角拉设细绳水平线,且保证水平线拉紧。浇注混凝土时,操作工人在每跨之间,根据水平线做出混凝土板面的控制点,控制点要均匀分布,距离不要超过2m,控制点与水平线的距离为500mm。最后根据控制点,采用两米刮尺将每跨的混凝土面找平。方法:在混凝土浇注前,根据楼板厚度制作标准的钢筋卡,操作工人在混凝土找平时,根据钢筋卡来控制楼板厚度。操作中要保持钢筋卡上下垂直,否则会造成控制误差。(3)混凝土外观蜂窝、麻面、柱墙烂根防治措施(蜂窝、麻面):模板刷隔离剂,浇筑砼前模板必须清理模板,浇水湿润;清楚砼粗骨料中的杂物;浇筑砼时,如砼底层层面距浇筑入口高差超过2m及以上时,采用溜槽或串桶浇筑;分层分段振捣密实,不能漏振、过振。防治措施(柱墙烂根):在浇筑楼板砼时,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平整度,用2m刮尺将墙柱边外侧的250mm宽度的范围内按标高刮平。在支模前沿墙柱边线钉板条,杜绝砼跑浆,避免因漏浆而造成烂根;制定装模方案时,计算好模板的侧压力,用钢管加固好侧模,约束其变形,浇筑过程中,专人看模,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浇筑,校正加固后方可继续浇筑;设法降低砼的入模高度,先在底板铺50100mm厚的与砼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砼入模相对固定的位置,用振动棒边振动边将砼向前推引。 (4)施工缝留设位置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当设计未作要求时,楼屋面施工缝留设位置及表面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有主次梁的楼板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板厚200mm时应按图13.3a留阶梯缝。 板厚200mm时应按图13.3b留直缝。 屋面混凝土板应一次浇筑完毕,尽量避免设置施工缝。(5)、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开裂渗水。防治措施:施工缝处垃圾要清理干净,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墙板筋钢筋较密,振捣器要插到底部,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施工时要防止垃圾杂物落入模板内,如垃圾被浇入混凝土中,将成为渗水隐患;止水钢板要焊接牢固密封;混凝土要分层连续浇筑;当板厚达到150mm时,宜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和二次抹压收浆;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持续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3墙体砌筑质量通病 (1)墙体马牙搓留置不符合要求防治措施: 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搓,马牙搓应“先退后进”,马牙长100,并沿墙高每400mm(600 mm)设26拉结筋(水泥砌块)和每500mm设26拉结筋(页岩砖),钢筋端部设90弯钩,伸入墙内不宜小于700m。拉结筋应事先放在砌筑操作现场,保证随用随拿,拉结筋应靠构造柱纵筋内边穿过。(如下图) 马牙搓边缘对挤揉出来的砂浆应用工具随手清楚,防止凸出砂浆“吃”进构造柱内。 支设构造柱模板时,宜采用对拉螺旋式夹具或步步紧夹具,为了防止模板与砖墙接缝处漏浆,宜采用双面胶条黏结。构造柱模板根部应留垃圾清扫孔。 在浇灌构造柱混凝土前,必须向柱内砌体和模板浇水湿润,并将模板内的落地灰清除干净,先注入适量水泥砂浆,再浇灌混凝土。振捣时,振捣器应避免碰触砖墙,严禁通过砖墙传振。(2)填充墙构造柱偏位拉结筋设置不符合要求防治措施:构造柱的钢筋采用后植法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且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填充墙砌体施工前,进行拉结筋(或构造柱钢筋)的施工。“植筋法”施工拉结筋(或构造柱钢筋)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植筋样板:选定有技术资质的单位在现场进行植筋样板。2)样板试验:对样板植筋进行拉拔试验3)弹线定位:、墙体拉结筋 :填充墙拉结筋为26600(400)。在结构柱的立面弹好墙厚位置线(墙厚为200mm),在墙厚宽度线的位置从底往上沿砌墙位置,每600mm高弹一条水平线与墙边线相交,再分别从两线交点沿水平线往墙边线内量5mm画点,该点为钻孔植筋位置。利用冲击钻,使用10钻头在该点钻孔,钻孔深度135mm。6钢筋植筋,植入孔锚固深度130mm,结构面外预留长度不少于700mm,末端90度弯钩。、构造柱设置要求:a当围护墙或间隔墙的水平长度大于5米,在5米处或墙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b墙端部和尾部没钢筋混凝土柱时,应在墙端和尾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沿墙等分点设置;c在内外墙不同材料交界处应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根据墙体厚度的尺寸设计,使用混凝土小型砌块,墙厚为200mm,使用页岩砖墙后240 mm,构造柱截面尺寸设计为200200mm(24024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配筋4 12,箍筋6200(两端加密区100)。、构造柱植筋位置的确定:a根据要求,构造柱底部(结构地面)和顶部(梁底)均需要植筋。在地板结构面上根据设计图要求,弹好墙身位置线,在墙身位置线上设置好构造柱的位置及尺寸200200mm(240240mm),按构造柱的位置在结构地面上弹好200200mm, (240240mm)框线,在框线的四角每边往框内量25mm交点,该点为柱筋位置。梁底植筋位置同样地面的方法操作确定。b植筋:用冲击钻,使用16钻头在植筋点钻孔,钻孔深度300mm。12钢筋植筋,植入孔锚固深度295mm,结构面钢筋外预留长度不少于700mm。(植筋方法详见填充墙拉结筋及构造柱钢筋后植筋施工方案) (3)、墙体顶砖砌筑时间不符合要求防治措施:填充墙砌筑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间,必须间隔14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当采用顶部“斜砖”补砌时,斜砖斜度宜控制在约60度;当采用梁(板)底预留30-50mm,用干硬性C25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塞。 填充墙砌体或非承重砌体顶部应预留200 mm左右空隙,至少间隔14d后再将其补砌顶紧。补砌顶紧可用配套砌块斜顶砌筑,按图14.3所示方法砌筑。(4)内外墙无可靠措施的分砌施工防治措施: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内外墙交接处必须留斜槎,槎子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槎子必须平直、通顺。分段位置应在变形缝或门窗口角处,隔墙与墙或柱不同时砌筑时,可留阳槎加预埋拉结筋。如下图:4、墙体抹灰质量通病 (1)、抹灰面空鼓、开裂。防治措施:墙体抹灰前,应先清理基层,除去附着在墙体表面上的砂浆、灰尘和污垢,并浇水湿润; 墙体抹灰前应采用1:3水泥砂浆将砌块开裂(先剃槽)、凹凸不平部位抹平,并对光滑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剔槽部位、临时施工洞处两侧应采取钉钢丝网等抗裂措施。钢丝网与不同基体的搭接宽度每边不小于100。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寸不应大于15*15mm,金属丝直径不应小于0. 5mm,应采用热镀锌电焊钢丝网,并宜采用先成网后镀锌的后热镀锌电焊网。钢丝网应用钢钉或射钉加铁片固定,间距不大于300mm,其宽度跨过每边不小于50mm;在墙表面喷涂抹灰结合层。喷涂结合层前,墙面应适当浇水湿润。结合层应采用界面剂与水泥浆拌合或1:1水泥砂浆加水泥重量20%的801胶。结合层养护至少三天后再进行墙体抹灰;墙体抹灰应分层进行,一般不宜少于两层。底层抹灰完成后,可在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剔槽部位、临时施工洞处两侧等宜开裂部位,增贴一道防碱网格布;抹灰砂浆宜掺加聚丙烯抗裂纤维、碳纤维或耐碱玻璃纤维等纤维材料。必要时,可在底层抹灰和面层之间增加玻纤网。如墙面抹灰有施工缝时,各层之间施工缝应相互错开;墙面抹灰应控制抹灰每层厚度。抹灰总厚度超过35时,应采取加设钢丝网等抗裂措施。5、外墙面裂缝、渗漏质量通病 防治措施: 封堵脚手架眼和孔洞时,应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然后采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封堵严密。 穿墙螺栓孔宜采用聚氨酯发泡剂和防水膨胀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塞密实,封堵后孔洞外侧表面应进行防水处理。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墙体表面必须进行整体抹灰找平。抹灰前应先清理基层,除去附着在墙体表面上的砂浆、灰尘和污垢等妨碍粘结的附着物。空鼓、和疏松部位应剔除并找平,并对光滑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或甩浆,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在抹灰施工前应充分淋水湿润。当外墙砌体采用小砌块时,如外墙面做普通抹灰砂浆的,应按设计要求在砌体外立面挂金属网,金属网与相邻的混凝土构件搭接宽度不少于lOOmm。在外墙表面做甩浆结合层和浇水湿润后方可进行外墙抹灰。 抹灰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挂网、分层抹灰等防裂防空鼓的加强措施,抹灰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大于lOmm。 抹灰用的金属网,网格尺寸不应大于15*15mm,金属丝直径不应小于0. 5mm。在突出外墙面的挑檐、雨棚、空调隔板的根部,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水处理。 具体做法参照相关标准设计图集施工(当为砌体窗台时,应在窗台标高处设置C20的混凝土压顶,最小厚60mm,用以固定窗台角钢护边)。窗台顶面应内高外低,高差不应小于10mm。 玻纤网布(后热镀锌电焊网)铺设时,玻纤网布(后热镀锌电焊网)应处于两道抹面胶浆中间位置。当墙面以涂料饰面时,抹面胶总厚度应控制在35mm(首层应控制在57mm)。当墙面以面砖饰面时,抹面胶总厚度玻纤网布应控制在57mm(后热镀锌电焊网应控制在710mm)。玻纤网布不得皱褶、翘边和外露。 抹面砂浆在连续墙面上的施工间歇处,应留茬断开,留茬处抹面砂浆不应完全覆盖已铺好的玻纤网布,需与玻纤网布、底层胶浆呈台阶型坡茬,留茬间距不小于150mm,以保证玻纤网布搭接处的墙面平整度。 外墙面的普通抹灰层应按设计要求使用防水水泥砂浆。 6、铝合金型材、外窗渗漏质量通病 (1)、铝合金型材壁厚不满足要求防治措施:铝合金窗材料进场必须现场抽检,落地门的主要受力构件型材壁厚不小于2.0mm;铝窗的主要受力构件型材壁厚不小于1.4mm。(2)、窗框、边渗水防治措施:铝合金窗制作前必须对洞口尺寸逐一校核,保证门窗框与墙体间有适合的间隙;外窗进场后应对其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及抗风压性能进行复验。 在采用后塞安装法施工时,预留洞口应方正,尺寸适宜,总承包单位在内外墙抹灰时,应坚持样板领路,确保企口尺寸与门窗尺寸协调,门窗洞口抹灰面与门窗框间距58mm, 保证能进行填嵌及打注密封胶施工,避免预留尺寸过小或过大,影响发泡效果,禁止使用混合砂浆嵌缝。门窗安装应坚持样板领路。窗下框应采用固定片法安装固定, 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固定片宜为镀锌铁片,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间距:转角处180mm,框边处不大于500mm。窗侧面及顶面打孔后工艺孔冒安装前应用密封胶封严。条件具备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附框安装法。 窗框与结构墙体间应施打聚氨酯发泡胶,发泡前应将砂浆、窗框临时固定木楔、灰尘等杂物清理干净,发泡胶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形,填充饱满。 外窗框四周密封胶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密封胶应在外墙粉刷涂料前完成,打胶要保证基层干燥,无裂纹、气泡,转角处平顺、严密。 按设计要求进行窗台压顶及过梁施工,是防止或减轻墙体窗边开裂的有效措施。当窗外侧抹灰时,应作防水处理。外窗台上应做出向外的流水斜坡,坡度不小于10%,内窗台应高于外窗台10mm。窗楣上应做滴水线(槽),防止雨水从上部渗入。做法如下图;组合外窗的拼樘料应采用套插或搭接连接,并应伸入上下基层不应少于15mm。拼接时应带胶拼接,外缝采用硅酮密封胶密封。 窗扇滑撑安装应用不锈钢材质紧固螺钉,与框扇增强型钢或内衬局部加强钢板可靠连接。螺钉与框扇连接处应做防水密封处理。 安装所用的螺丝采用不锈钢螺丝,钉口应做好防渗处理。外窗下框设置泄水孔,外窗排水孔位置、数量、规格应根据窗型设置,满足排水要求。 外窗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外窗现场淋水见证检验,并形成记录。 7、卫生间渗漏质量通病 防治措施: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楼板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振捣密实。楼板四周应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反边,高度不小于200mm,宽度与墙体同宽; 防水层应沿墙四周上返,高出地面不小于300mm。管道根部、转角处、墙根部位应做防水附加层。 管道穿过楼板的洞口处封堵时应支设模板,将孔洞周围浇水湿润,用高于原设计强度一个等级的防渗混凝土分两次进行浇灌、捣实。管道穿楼板处宜采用止水节施工法。 对于沿地面敷设的给水管道,在进入有水房间处,应沿有水房间隔墙外侧抬高至防水层上反高度以上后,再穿过隔墙进入卫生间,避免破坏防水层。 地漏安装的标高应比地面最低处低5mm,地漏四周用密封材料封堵严密。门口处地面标高应低于相邻无防水要求房间的地面不小于20mm。 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内穿过楼板的管道根部应设置阻水台,且阻水台不应直接做在地面面层上。阻水台高度应提前预留,保证高出成品地面20mm。 有套管的,必须保证套管高度满足上口高出成品地面20mm。 防水层上施工找平层或面层时应做好成品保护,防止破坏防水层。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应做二次蓄水试验,即防水层施工完成时一次,工程竣前检查时一次,蓄水时间不少于24小时,蓄水高度不少于20-30mm,并形成记录。工程竣前检查应带水检查。 卫生间下沉式现浇混凝土坑池可采用二级排水施工工艺。 8、屋面渗漏防治措施:不得擅自改变屋面防水等级和防水材料,确需变更的,应经原审图机构审核批准,图纸设计中应明确节点细部做法。 卷材防水屋面基层与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井)道等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和基层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卷材防水在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泛水、阴阳角等部位,应做防水附加层;附加层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和立面卷材收头的端部应裁齐,塞入预留凹槽内,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最大钉距不应大于450mm,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 伸出屋面的管道、井(烟)道、设备底座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其高度不小于250mm;管道底部应做防水台,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封口。 屋面水落口周围直径500范围内应设不小于5%的坡度坡向水落口, 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防水层下应增设涂膜附加层,防水层和附加层伸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500mm,并应粘结牢固。刚性防水层与基层、刚性保护层与柔性防水层之间应做隔离层。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4.0m。 屋面太阳能、消防等设施、设备、管道安装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破坏防水层。 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应做蓄水检验,蓄水时间不少于24小时,蓄水最浅处不少于30mm。工程竣前检查应带水检查。 9、栏杆、扶手高度和宽度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有效高度应1.05m, 临空高度在24m及以上时, 栏杆有效高度应1.10m。 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0.22m, 且高度0.45m的可踏部位, 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 其高度1.05m; 窗台低于0.9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高度当窗台高度0.45m时, 从窗台面起计算,当窗台高度0.45m时,从楼地面面层起计算, 其高度不应低于窗台高度; 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 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设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 采用垂直杆件作为栏杆时, 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10、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做法不规范 防治措施:每个电源进线处都需做各自的总等电位联结,所有总等电位联结系统之间应就近互相连通,使整个建筑物电气装置处于同一电位水平上。 等电位联结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4mm2铜芯软导线,导线压接应采用接线端子并搪锡处理,压接螺栓应为热镀锌材料,弹簧垫圈、平垫圈应齐全,并压接牢固。联结导线应穿管暗敷。 混凝土浇筑期间应注意,等电位联结干线需与地板钢筋至少要有两处连接点(焊接连接);墙体为混凝土墙时,墙内钢筋网宜与等电位联结线连通。 安装阶段中,如果浴室内有PE线,浴室内的局部等电位联结必须与该PE线相连,如果浴室内原无PE线,浴室内的局部等电位联结不得与浴室外的PE线相连。 11、接地、防雷装置焊接不良防治措施:接闪杆(带)、均压环、接地干(支)线焊连接时,圆钢与圆钢、圆钢与扁钢应双面施焊,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扁铜与扁钢应不少于三面施焊,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接头焊缝连续饱满,焊渣清除干净;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以外,接头应防腐良好。11、电气暗配管不通,管内穿线“死线” 防治措施:管线应尽量布置在梁内,当楼板内需埋置管线时,线管应敷设在板上、下两层钢筋中间,且宜与钢筋成斜交布置或平行于板短跨方向; 线管敷设不宜立体交叉穿越,确需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二层管线。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线管交错叠放。 线管在敷设时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且振捣密实。 当两根以上管并行时,水平间距不宜小于50mm,沿管方向应增加4150宽500mm的钢筋网片,做到在应力集中部位有双层布筋。线管直径大于20mm时宜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