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2013年经济学院复试(西经、国经、世经、政经).doc_第1页
人民大学2013年经济学院复试(西经、国经、世经、政经).doc_第2页
人民大学2013年经济学院复试(西经、国经、世经、政经).doc_第3页
人民大学2013年经济学院复试(西经、国经、世经、政经).doc_第4页
人民大学2013年经济学院复试(西经、国经、世经、政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人民大学2013年经济学院复试(西经、国经、世经、政经) 经院13级考研联袂推出:经院各大专业复试经验贴西方经济学第一篇又是一年复试时,写篇经验贴的想法去年就有,现在距离复试还有三四天的时间,希望能够对西经考研的师弟师妹准备有所帮助。先介绍下自己吧,南方某985工科纯正工科男,零基础跨考经济学,第一年报的政治经济学,总分没有过线,第二年总分403,专业第三。至于人大复试,整体感觉有点走过场,一般初试分数比较靠前,复试不要与老师发生冲突,应该都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还是要好好准备,如果专业课笔试没有过线而没有录取的先例也是存在的。笔试:人大笔试分为英语与专业课,英语包括英译中,中译英两种类型,其中英译中有考研的水平应付足够,中译英大家都推荐人大宏观经济论坛报告,中英文对照着看,最好对着中文,自己来默写英文,主要把握这种翻译风格,去年最后翻译的不是宏观经济报告,但是文体很相似,这样准备也不失为最好的办法。专业课包括宏观,微观,还有经济史:经济史:教材是姚开建老师的教材,大家看着都比较烦,但是烦也得看下去,我当年就是懒了下,结果后面50分两道经济史题目,有道完全就打错,有道还有点到点,最后以63分低空悬过,姚老师的教材可以好好看下,主要关注流派,思想,观点,可以总结出来背。宏观:宏观去年貌似没有考,主要看下周业安老师的土地政策以及其他相关论文,每年都有考。其他就是把宏观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索罗模型等掌握透就好。微观:去年微观有道题出的比较难,有道计算题比较正统,也就是说尼克尔森的难度,所以建议把尼克尔森的题目再好好再做下,有时间可以做下平新乔的题目,学有余力可以将光华,CCER的计算题看下。面试:面试整体很nice,一般是周业安老师负责面试,王湘红老师负责口语面试,去年还有于泽老师在场,今年他不知道会不会去,但是周老师,王老师应该都会去的,你懂得。面试过程一般先是英语口语,然后是专业课抽题答,老师可以适当追问,问题都比较宽泛,老师会适当追问,这样更显经济学水平。我当时问到的题目是:1,怎么看待卢卡斯批判 2,谈下价格歧视。然后如果你经历比较特殊,或者简历有些亮点不错的话,老师也会追问,我有个同学曾经在央视电视台工作,就这段经历引起老师兴趣点还高一点。整体过程比较轻松愉快,我个人又比较喜欢聊天,所以用了二十多分钟吧,辛苦后面等的安妮同学,嘉杰同学。最后,祝大家复试顺利,金榜题名。西方经济学第二篇又到一年一度考研复试季,广大上线童鞋此时怀着兴奋又忐忑的心情开始了最后的战役。作为2013年RUC经院考研西经专业初试第四名,受耀哥嘱托将我去年此时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让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复试看起来不再那么神秘。说来惭愧,初试后给自己放了个格外长的假期,整天在家吃喝玩乐、乐不思蜀,等到成绩出来惊觉一定会参加复试的自己离复试指日可待却毫无准备,此时怎可前功尽弃,于是当机立断决定全力以赴、赴京准备,到人大租好房子已是3月11日,这时距复试也就10来天左右。所以时间仓促的童鞋此时要淡定,当然我是反面教材,还是建议大家提前开始才能成竹在胸。废话之后,进入正题。首先是复试流程。经院的复试分为两天,第一天早上笔试(包括专业课、英语)、下午面试(包括专业能力、英语、综合素质),第二天体检。其次是复试准备。这里我分模块详细谈一下,因为时间紧张,所以我的准备还是比较有的放矢的。针对笔试专业课,包括宏观、微观、经济学说史。我主要是看曼昆的中宏和尼克尔森的中微,因为初试已经比较熟悉了,所以这时看起来也很快,一些典型的计算题再练一下以防手生。据说会考到姚开建经济学说史的内容,但我打听了一下2012年复试并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题,时间本就捉襟见肘的我有意放弃这部分内容,但性格里的谨慎阻止了这种投机取巧的心思,整本书是肯定看不完了,于是我从网上下载了三份不同的重点,交叉着背,感谢万能的因特网,也感谢我那万一的多虑,事实证明心怀侥幸只会招致不幸。针对笔试英语,就是人大经院网站上的宏观经济报告,中英文对照多看几遍,熟悉一些经济术语的英语表达。针对面试专业课,我主要是重温了一下高鸿业的宏微观,熟悉一些基本概念之类的,还有浏览财经博客和经济观察报,了解一下最近经济动态。虽说这个所谓的经济学素养要考平时的积累,但临时抱佛脚也是少不了的,在笔试宏观部分的论述题中我就现学现卖,把我几天前看到的一些大家观点拿来忽悠了一下。针对面试英语,我准备了20来个常见问题的回答,这个网上有很多可供参考。针对面试综合素质,这个东东太抽象,当时的我还真不知怎么准备,就想着对老师傻笑,会的时候自信的笑,不会时候尴尬的笑,只要不是笑里藏刀就好了。最后是复试体验。说说我自己参加复试的感觉。笔试部分,专业课总分100分,去年考后大家的反映是难度不小,其中宏微观50分,计算论述都有,计算稍许复杂,而且有的题目剑走偏锋。坑爹的是经济学说史也50分,考场上的我是又喜又叹,喜的是还好稍有准备,叹的是记忆太粗线条,对题目还是束手无策,只能凭残存的记忆争取把卷填满。笔试英语50分,不是很难,经济相关的,一篇英译汉、一篇汉译英。面试部分,当时有人提示在门外等待的我可以进去了,刚推开门却被老师赶了出来,原来我前面的耀哥不知想起了什么,又开始侃侃而谈,只余我一脸膜拜地可怜巴巴走了出去。轮到我了,进去后,里面大概有5、6个老师,老师先让自我介绍,Oh, my LADY GAGA, 我一向最讨厌自我介绍之类的烂俗套路了,所以压根没准备,故作镇定地报了名字、专业、本科学校最基本的信息,老师看我没有继续的打算,就问了我一个英语问题,问我喜欢什么课还有原因,这个题之前准备过所以说的也比较顺畅。之后另一个很漂亮的女老师让我抽专业课的题目,是一个关于欧拉定理的题目,不过一道大题包含一连串小问题,具体说了什么现在也很模糊了,只记得我当时扯到了技术进步什么的,然后有个老师很兴奋跟我聊技术中性之类的问题,还有些我没听懂的,我们互动了几下,终于我词穷了,很尴尬,只能灰头土脸地老实交代我不懂,没看过相关东西.(汗)。老师人很好,也没有继续为难我,“不懂没关系,你来了以后就会学了”,这时旁边也有其他老师帮我解围,那个和我互动的老师打趣道“她不错,她说的深我就又挖了一点”(再次汗)。面试的一个感觉就是:快,太快了,感觉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自我介绍没有准备,和老师互动时词穷,还是让我有些惊魂未定的,后来证明结果比我预期的要乐观。所以,面试我的建议是自信大方,说话要有逻辑,被问住了,有多少说多少,不会就坦诚说不会,老师也不会刻意为难的。之后就是第二天开开心心去体检了最后的最后祝广大报考RUC经院的童鞋都能得偿所愿。国民经济学第一篇1. 复试专业课笔试人大的专业笔试,分成专业课和英语两部分。1.1 专业课笔试需要透彻复习刘瑞那本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历年的考题基本出自这本书。从1998年的题目到2013年我所能找到的来看,可以发现题型分成: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或者分析题。名词解释现在已经有演变的趋势,从原来的单个词到2013年的两个词组合,例: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因为原来解释单个词的考法太简单了,大家已经归纳锁定出重点和爱考的热点词的分布。现在的新变化反映了我们认识层次水平的提高和注意力的转移,侧重让考生区别易混词或者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这点信号提请大家注意,要在读书的时候不要孤立的看每一个词,而是应该比较分析,答题策略方面也相应需要单个解释后,将两个词语结合起来辨析,明确各个经济术语的内涵和外延(有的可能含有包含关系)。可以说这个考法加大了试题难度,提高了对考生的理论要求,它变向就是一个简答题,因而名词解释逐渐有综合考察多个点的迹象。不过按照真题来勾出重点认真准备,这个名词解释还是很好拿分的。关键在于抓关键词,每个术语都有一些落脚点。内容来看,前6章关于国民经济管理的一般性内容和结论是管理学的一套完整的体系: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的全面梳理,只不过作用的对象管理的对象是国民经济运行。还是要掌握很多核心词汇的,如国民经济管理模式、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战略、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国民经济决策、国民经济调控、国民经济规划、国民经济监测、国民经济预警、国民经济绩效。这些术语看似很咬文嚼字,但是这些基本的概念确实反映了你对整个国民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认识,这是基本的当然也是必须要掌握的。其他内容参照真题重点掌握,如果操作性实践性太强的如监测预警如何做这类问题可以不仔细看,因为太专业了,书也写的不清楚,我们也答不清楚。人大喜欢考的还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后6章开始讲经济总量和结构调整,从供给需求以及供需平衡角度以及从产业、区域、企业结构的角度分别详述如何解决经济问题。这部分内容关于需求管理重点掌握,因为现在虽然现在已经是过剩经济,但是是很大程度是市场机制还有供给方投资的问题造成的,而需求结构如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出口结构各个方面都面临很大的结构性问题,需要调整,这成了很有可能的出题点,中国需要提振消费,提高投资的效率、增强我国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另外,产业那一章也很重要,涉及中长期我国的供给生产能力。这些章节的内容基本都是按照以下逻辑来书写的,先说概念内涵,再讲影响因素,最后说如何制定政策解决目标问题。我们也是需要将这几部分以题目的形式来记忆,不过从多年来看,国民的考题很少考企业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特别细的内容,因为人大还有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企业经济学等专业,这部分我们肯定没有他们专业,因而教材写的也是比较笼统。大致看看即可,很多也都是高鸿业西经书里的内容,比较熟悉。论述题13年出的就很有特点,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数据,让我们分析并给出政策建议。这个一般是围绕最近国家形势的热点,如近几年依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生态文明、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中央文件发布的核心经济改革关键词。这样可以就现有的问题出一些题目,让你来诊断经济的问题,号脉诊断分析之后再给出处方也就是政策建议。正好是一整个逻辑思维过程,从实践的角度考察考生对现有热点的把握、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1.2 专业课英语笔试50分的翻译题目:英译汉与汉译英。英译汉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汉译英。汉译英出自人大宏观经济论坛的报告比较多,这些年经常是拿宏观报告,让你去翻译成英文。多数还是以直译为主。个人感觉对于英语底子比较好的同学来说,不要耽误太多时间,稍微有个感觉,稍微做个一两段长段子,练习一下下稍微有个感觉就OK。2. 复试专业课面试复试面试没有很多人想的可怕,就是抽两个条子,一道中文,一道英文。可以换一次题目。抽到的条子宽,不见得题目很长就不好。我觉得题目很短,万一不会还挺惨的,题目长一点也许你不至于无话可说,还可以从某个点切入。进去普遍是比较紧张,有时候大脑一片空白。但是可以稍微停顿一会儿继续说,主要还是要多表达,错了不要紧,老师追问看表情试探你回答的是有问题还是老师对你很感兴趣所以才追问。所以也不要太紧张,人大的老师还是比较好的,着重于问题就好了。每个人也就平均下来7分钟左右吧。前面的高分同学可能会比较久,到了后头没时间了很快就出来了。复试的中文题目要比英文题目难,范围比较广,可以是高鸿业书上的一个IS-LM的推导,也可以是比较实际的现实热点问题,所以请大家还是将高鸿业宏观再复习一遍,免得用嘴说的时候可能会说不上来。英文的题目多半比较简单,还是名词解释的形式为主。中文如果比较熟的话,还是可以直译,我觉得能直译也可以了,不要什么都不说,要自信。高鸿业书后的许多英文的名词可以在复习的时候想想如何去说,重点将上面的热点词汇自己练一练。这些天也不能期望你的英文口语水准能达到什么样子,老师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不需要太紧张。我们那年就是2013年并没有自我介绍很复杂等等大家关心的细节问题,因为时间根本不够,国民每年面试的人比较多,初试分如果比较高,复试一般都没太大问题,就是走过场。只要谦虚、自信、认真的态度直面5个面试官就好了,其实分数不会打的太低,基本上大家面试也有可能会问到不是本专业的内容,如果知识面不够广,还是可能答不上,答不上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不能因为1、2道题决定生死。总之大家不要太担心,只要踏实,就会有回报的。国民经济学复试题目专业课面试题:1, 什么是微观经济政策?当前中国需要重视哪些微观政策的使用? 2,国家如何通过宏观调控解决公平问题 3,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利与弊 4,生产和交换的均衡条件 5,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6,经济达到效率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 7,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率英语面试题:1.GDP是由什么组成的?2.什么是通胀,中国现有有严重的通胀吗?3. 什么是购买力平价4. 什么是M0,M1,M2?5. 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看法?世界经济学篇复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有专业笔试和英语笔试,专业课主要看韩玉军的国际经济学和一本国外教材国际经济学(本科人大上课用教材),英语笔试就是英译中,或者中译英,其中英译中一般选项为某个论文中abstract翻译,还有中译英就是经济报告上面的翻译。英语老师问的问题:Tell the mo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