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docx_第1页
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docx_第2页
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docx_第3页
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职会计专业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从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目前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剖析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三种常见模式,力求为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下载 关键词:职业教育;会计;校企合作 会计专业是一个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社会上各行各业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现代服务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行政事业单位等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较大,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都增设了会计专业。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高职院校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角度出发,积极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会计人才,以期缩短学生的职业过渡期,提高人才的实用性。 一、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学校角度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会计专业培养的则是面向企事业单位财务岗位的一线技能型人才,这一点决定了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都不能与企业实际职业岗位脱离。 (1)校企合作有助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会计专业通过校企合作,有助于学校开展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及时跟踪企业关于人才需求的变化。通过对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的调查,高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一般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从事会计工作需要的基本技能,能胜任出纳、往来核算、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核算、薪资核算、报表编制、纳税申报、资金管理、稽核等各类会计岗位、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他相关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总目标包括了三个层次的培养,分别是知识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培养。按照这一总目标培养出的会计人才基本符合企业对一线财务人员的需求。 (2)校企合作有利于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和实验室的建设 会计专业的教师大多从学校毕业就来到学校任教,从学校到学校的工作经历使得教师缺乏会计工作实践经验,校企合作的方式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提升实践能力的平台。学校可以建立教师工作站制度,让教师有机会去合作企业一次性锻炼不少于六个月的时间,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在企业从事实践工作,强化其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学校对教师出站要有严格的考核程序,只有通过考核,确定了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情况下方可出站。同时,开展校企合作,不仅部分合作企业能够捐赠一些教学设备,而且企业专家可以帮助学校共建实验、实训室。学校可按照企业专家提供的资料模拟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设备配置来布局高仿真度的实训室,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文化和管理流程。 (3)校企合作能及时评价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 通常评价教学效果都是采用单一的考试方式。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其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的表现在校期间就能接受企业的检验。由企业定期派出的专业人员对学生在会计岗位上的工作业务表现、能力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一旦这种合作方的评价反馈出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的不足时,也就说明了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出现了偏差。教学单位可以及时发现和调整,使学生在校的整个培养过程紧随着企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学生在就业时实现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2.企业角度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有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参与人才的培养,企业可以优先录用符合本企业人力资源要求的学生,这样就是在培养企业的准雇员,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成本与风险。其次,校企合作有助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中长期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的结合,师生可以提前感知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降低了合作企业对员工必须投入的岗前培训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升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再次,学生在企业中进行专业技术的学习,有利于企业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最后,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学生可以向周围的亲朋好友宣传所参与合作的企业,这样无形中扩大了企业品牌的影响力,甚至可以为企业带来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 3.社会角度 校企合作有助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模式,在企业第一线进行课程教学,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更丰富、更具体和直观,将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学得好,就业好,反过来也能极大地促进高职院校的招生。毋庸置疑,就业形势好的学校和专业,招生形势也好。从社会的角度来说,高职学校多招收学生,一方面可以增加技能人才在整个劳动力中的比例,提升人才的总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增长,又反过来促进就业目标的实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大循环。 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1.校企合作中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大多数高职院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初衷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实习场地不足的问题,并不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储备性人才。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虽然意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一方面希望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可以迅速胜任企业的工作要求,另一方面从经济成本的角度企业又不愿意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因此企业对校企合作表现出的积极性并不高。至于大多数小微企业还没有建立长远的人才培养战略意识,使学校在寻找合作伙伴时会遇到较多阻力。另外,由于企业的财务岗位是企业重要核心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可以获知许多企业的商业秘密,企业不太愿意让学生去接触。 2.校企合作中学校主导方的现状依然存在 学校的管理部门以及教学单位始终是站在教育教学管理的角度去看待校企合作的问题,认为学校是校企合作中的主导方,企业是配合方。学校往往从自身的角度要求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便利条件,而不考虑学校是否能满足企业方对实习实训的时间和课程设置的要求。因此学校要转变观念,要把企业的利益考虑进去,换位思考从企业实际需求的角度考虑校企合作,尽量配合企业对实习时间和学生数量等方面的要求。 3.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 就目前而言,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在推动校企合作上起到的作用还是有限的,尤其是没有形成企业利益补偿制度,使得校企合作开展起来较为随意。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形成的是一种意向关系,合作的形式是校方与企业方签订一个“校企合作意向书”,这种意向书对学校和企业均没有太大的约束力。由于合作企业本身能够接纳的会计专业学生本来就不多,所以意向书包括的内容就比较简单,大致规定了每年有多少学生要去合作企业中参观实习,企业的财务人员定期到学校进行几次讲座,而没有实质性的深度合作的内容与方式。 三、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 1.订单型培养模式 采用订单型培养模式,与学校合作的企业通常是大型企业。学校在很大程度上要以企业的要求为导向,调整和规范课程建设。专业理论课要邀请企业资深的财务管理人员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企业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种模式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如果合作企业发生变化,或者企业的职业岗位由于内外部因素变化而发生变化,那么都会导致学校要对相关的师资及课程设置进行大幅度的调整,而且这种模式只能培养少部分相对比较优秀的学生。因此,这种培养模式适用于与学校有长期战略合作意图的企业。 2.互动型培养模式 互动型培养模式以系统的理论学习为基础,在会计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以双师型教师与学生互动为主、同学之间的互动为辅,相互间展开讨论。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聘请企业中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前来讲课,以师生与企业专业人员互动为主,探讨会计实务工作,完成相关的实训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通过与教师、同学、专业人士的沟通与辩论,使学生学会思考和研究,增加团队合作和沟通交往的技巧,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且这种模式不受会计专业的学生人数的限制。 3.企业进校园模式 企业进校园模式,通过将企业引进学校,也就是将企业的一部分业务甚至是全部业务(如代理记账公司)放在校园内。学校对进校园的企业在办公、水电等方面给予优惠,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以让企业顺利地开展业务,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业务进行全方位的认知,学生在校园内可以模拟从事不同岗位,既提高了个人职业技能,同时又熟悉了未来的工作流程,获得了职业感受。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不仅解决了企业场地不足、容纳实习学生数量有限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投入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资源在企业和学校中共享。 综上所述,这三种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里运用的较为广泛,三种模式的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在各方面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通过下表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表 校企合作模式侧重点对比 四、结束语 校企合作的模式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开放性的办学思路,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发展,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也远不止以上提到的几种模式。校企合作想要在今后有更进一步的提升,校方和企业方也应积极沟通交流,实现融合中的互利。政府也要积极发挥统筹引导作用,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邸丽霞,马淑清.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探讨J.价值系统工程,2003(4). 袁月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以营销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8(9). 胡小勇,韩冰.论高职学院校企合作的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 金爱茹.高职院校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