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波振荡电路设计课程设计.doc_第1页
正弦波振荡电路设计课程设计.doc_第2页
正弦波振荡电路设计课程设计.doc_第3页
正弦波振荡电路设计课程设计.doc_第4页
正弦波振荡电路设计课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弦波振荡电路设计1 技术指标 设计一个正弦波振荡电路,使它能输出频率一定的正弦波信号,振荡频率测量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电源电压变化1V时,振幅基本稳定,振荡波形对称,无明显非线性失真。2 设计方案及其比较通过查阅资料可以知道所谓的正弦波振荡电路是指一个没有输入信号,依靠自激振荡产生正弦波输出信号的电路。正弦波电路由放大电路,正反馈电路和选频网络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实质是放大器引正反馈的结果。正弦波振荡电路主要有RC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和石英晶体振荡电路。本次试验中我主要设计的方案是RC正弦波振荡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是由电阻R和电容C元件作为选频和正反馈网络的振荡器,RC作为选频网络的正弦波振荡器有桥式振荡电路,双T网络和相移式振荡电路。根据桥式振荡电路和相移式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方案。2.1 方案一图一 文式桥式振荡电路 本方案主要采用一个文式桥式振荡电路作为正反馈,一个由两个二极管反相并联组成的稳幅电路作为负反馈。其中当=0=1RC时,RC选频网络的相移为零,这样,RC串并联选频网络送到运算放大器同向输入端的信号电压与输出电压同相。满足相位平衡条件有可能发生震荡。 2.2 方案二图二 RC相移式电路这是一个RC相移式电路,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由反相输入比例放大器,电压跟随器和三节RC相移网络构成。对于三节RC电路,其最大相移可以接近于二百七十度。有可能在某一特定的频率下使其相移为一百八十度,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合理的选取元件及元件参数,满足产生振荡条件和幅度平衡条件的电路就会产生振荡。2.3 方案三图三 RC文式桥正弦波振荡电路这是一个RC文式桥正弦波振荡电路。振荡原理与方案一相似。2. 方案比较 主要来比较一下方案一和方案二,两种方案都1 1MHz的低频信号。方案一采用的是RC文式桥正弦波振荡电路,它主要由一个文式桥振荡电路和一个由两个反向并联的二极管组成的稳幅电路组成。方案二采用的是一个反相比例输入放大器和电压跟随器以及三节RC相移网络组成的RC相移式电路。振荡和稳幅公用一条线路。RC文式桥电路的特点有输出幅度稳定,非线性失真比较小,频率变化易调节,输出波形比较好,但是线路相对复杂。相移式电路的线路相对简单,但是频率不易调节,输出波形也不够稳定。因此在最终的实现方案中还是选择了RC文式桥振荡电路。 实现方案最终的实现方案采用的是RC文式桥正弦波振荡电路,电路图如下:图四 实现方案由图可见这个电路由R和C组成的振荡电路以及和反相并联组成的稳幅电路构成。振荡电路的作用是使反馈网络形成正反馈,产生振荡。稳幅电路的作用是利用了电流增大时二极管动态电阻减小,电流减小时二极管动态电阻增大的特性,加入非线性环节,从而使输出电压稳定,此时闭环电压增益为AF =1+(R+RV1) R,通过计算可得AF约为3;当输出电压信号较小时,二极管的工作电流较小,电路的增益较大,引起增幅振荡过程。当输出幅度达到一定程度,二极管工作电流大,动态电阻小,电路的增益下降,电路的输出电压幅值不再上升,电路为等幅度振荡,最后达到稳定幅度的目的。由此可见,通过一个振荡电路及稳幅电路,这个电路图的实现是可能的。RV1的作用是调节输出波形,使输出波形无非线性失真。通过计算及联合所得到的元件的阻止或者电容大小等,我们最终采用的电容大小均为., R和 R均为,R为,为,测量RV1可以知道它所能达到的最大的阻值是.以下是测试电路的布线图图五 布线图 调试过程及结论我们是在三十号早上进行调试的,在此之前,我们通过计算和联系手中的元件,确定了各个部分元件值的大小,并且已经连好了线路,通过多番检查,可以确定线路无误。调试的那天由于我们去的不算早,而电流源和示波器都有限,所以刚到的时候我们没有电源和示波器可用。最后采用的办法是与别人共用一个电流源进行调试。但是两个或者多个电路并联在一个电流源上是不被允许的,估计也会对电路的调试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最后的时候我们使用的还是独立的一台直流电流源和一台示波器。刚开始调试的时候毫无进展,示波器始终都无法显示出波形,最后检查发现我们的集成块接反了,幸好由于负端没有连上,并没有使得正负极都接反,所以集成块没有损坏。正确连接集成块以后,示波器出现不稳定的小波形,但是调节滑动变阻器波形不改变,且形状与我们预计所应该得到的波形不同,幅度与频率都过小,通过观察知道,这个波形并不是电路的输出正弦波,而是干扰波,也就是说我们是试验还未成功。我们再次检查了线路,发现线路并没有问题,利用万用表来测量电阻和电容及导线,发现这些也并没有损坏,由此我们怀疑是否是面包板存在问题,所以我们决定改变位置重新连一次线路。这次连线力求简单明了,少用线,以防止接触不良等问题给我们的测试造成阻碍的可能性,最终的连线图即如上面的布线图所示。检查线路无误以后重新开始试验,发现,波形仍然不能出现,或者出现的是空气中的干扰波。这时候指导试验的学长提出一个问题,即面包板横着的一排有可能是不导通的,即我们用于接地的一排可能并不等电位。我们利用万用表测电阻的部分去测试,即若是两点间导通则电阻为零,不导通则电阻无穷大来判定两点间是否是等电位的。通过测试,果然发现接地端并不等电位,我们于是用导线将不导通的地方连接起来。同时,学长指出我们的集成块的负端没有连接到接地端。出现这样的错误令我们都觉得很懊恼。改正了以上所提到的两个问题以后,我们再次进行测试。通过不断的调节,最终我们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波形(如下所示),波形不失真,频率大约为,而通过计算可以知道理论上得到的输出波应该大致为,由此可见试验结果大致符合理论,而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元件误差,如电阻阻值和标明或者是测试的不完全符合,导线存在着电阻,元器件之间接触不良。导线和面包板之间接触不良。直流电源输出不稳定,也不一定就是12V,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出现,也使得正弦波并不一定没有失真。但是最终的调试结果是我们得到的最好的结果,由下图也可以看出还算比较完美,所以在老师检查以后我们最终确定试验成功。图六 波形图 心得体会这一次试验可以说是我们第一次做课程设计,从选题到预答辩到完成分组,连接线路,调试和写报告,时间并不完全是充分的,但是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还是绰绰有余。选题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题目比较有意义,并且大概符合我们的能力,所以就选择了它。这个课题任课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并没有仔细完全的讲解过,要想理解这部分的内容,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次好好的去看课本资料。预答辩之前要自己设计方案,当时并没有对于老师的“越多越好”做出更多的理解,并且由于选题的时候我们得到的题目是RC正弦波振荡电路,所以在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的时候,我就局限在了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进行设计,仅仅只做了桥式振荡电路和相移式振荡电路两种形式的电路。直到预答辩的时候才发现了这一问题。但是已经来不及去寻找设计其余的电路了。我选择的电路都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电路。重点还是放在了理解它的实现原理上了。所幸的是最后得到的试验方案也是RC正弦波振荡电路,并没有使我措手不及。拿到电路图以后我们就可是兴致勃勃的连电路,但是是第一次使用面包板,我对于它的实现原理并不了解,所以得到的电路虽然简单却还是下不了手,只能在了解了面包板的工作原理以后才开始连电路。我们总结出连电路的要点是:第一点,尽量使线路最简单,因为面包板经过多次使用可能有一些问题,导线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问题或者是使电路出现问题,所以要使线路尽量简单,减少这些问题出现的可能性。第二点,导线剥出来连接面包板的部分应该稍稍长一点,这样才能使面包板和导线之间接触良好。第三点,导线或者说是线路要尽量避免交叠,因为交叠的部分会对输出波形产生干扰,影响实验。第四点,线路的各部分应该要比较明显易判断,这样在之后的实验中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可以比较容易的检查出来,不至于浪费时间。连接好线路以后当然要注意检查,因为只有在确定线路无误之后,如果出现问题我们才能大胆的去假设。在调试过程中我们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直到调试快要结束的时候才调出了波形,由此可见,虽然电路简单,原理也不会很难理解,但是真正在操作的时候还会有很多问题出现,我们所要做的是尽量减少这些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尽量避免某些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出现。试验过程中一旦出现了问题,很容易让人心烦气躁,所以耐心仔细的去发现问题就非常重要,同时也要知道,在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也不一定是完全可以预知并且可以通过观察就能够发现的,所以在调试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的话我们就应该要大胆的去假设,在确定线路连接这些人力可以控制的问题不会有误以后,由小到大的去确定自己的错误假设是否正确。我认为我们在试验中不应该过早的去否定自己的线路,选择重新连接的时候要慎重,因为重新连接有可能会出现其它的问题,且浪费时间,但是在确定了其它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为零或者很小时,重新连接时最好的选择,通过两次线路的对比,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去发现问题。这次试验让我知道了,试验时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的,只有足够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够更深切的领会试验内容,更容易的发现问题,因此要想在试验中比较顺利,我们必须要学会理论知道。但是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