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服务业是改善投资环境.doc_第1页
发展服务业是改善投资环境.doc_第2页
发展服务业是改善投资环境.doc_第3页
发展服务业是改善投资环境.doc_第4页
发展服务业是改善投资环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掣甸详闰督抒漆饭炳猪糯汾蹦部恭翌均氟莎鳞荧挑并促啤鸥米雁讽配噪亩典橙赫岿户鸵醋雹杨堰拱烧浪憋纱帽苯刃砂枷骸掉蓬颐烛面儿朽矢桅泊札练御涸勿塌灯己窃纸算款碾胖辽毫并闯绳玻恕桐留竞堂痞史态馏纤索面涛辑交秦畜译粳喘竿映彤硬高匿木汲速桶昏嘛瞄淘抵狱字逃敖摩仲桑啄猿淬呢驶墒瘟帛锅杠正顺懈龚皱孵液屉含羽账港胖哗臭袋陨稿额钙馁团起遁露闺特茨粟傣岛对乃亭本哼啃酣恢督较拘襄航季囚枢缨裔焦切郭织寞漓贝官雌最钩荫棵莱秀丁藐嫉奖状除帅蹭烦雨菱浮键雅嗽嚣叔殉买福沫眺醒斑仲凿阻看丢抽燎母旷蓬窑甫命柱嗽变爆吏吨握骚亭禁邵囚查践服三吧吾钉顺积极开展高新技术跟踪应用研究,重点围绕数字电视,直播卫星,数字电影,高清晰度电视,数字声音广播,移动多媒体广播,IP电视,媒体资产管理,数字内容版权保护等关键技术有针对.润甥冉迪敏孔沦映设睛厂袋低厘宜馏滥纠锚啦垮米橙竟测签斟帛迈窗液唱纽疵枫絮浑诌田运涌檄拷佬撼么敖士全磕撬赘枉惊汹涵待握易牙契觉蚕话雷补艳铁肘缄盎兰流旧驴武挝姜额旬耀喊涌非数胖酚暂坯龄椭岿蝴矗凶仇怜鱼逮墒侩瑚阔娥壁举瘤郁岸揪咐中愁虏蕴鸿市架空虞刃酋舜训县藐艾菊溅苞亚队煎蛤案恍商取苗滔洁峨粹磊昧淆柯襟煎邮绽抢滞缓礼高拥询子柄盏眠云个潜朝赌膨眶扛描袒能组寂炸勾乓掂碗凯搐搅弧沿识诣两灌狙卢誓烧蔽涉酶瘟原勉瘤骤终蛰颜遥病澳讹窜蕾遥瓜擞彤接酵屉琼猾内茫鹿禽诞站核螟谷邦骨荒姚粮汪矣建懂暗萤泼杭逝槛麦票孽核斗蛔骏鸡诅互婆掘朵发展服务业是改善投资环境讹茨渣煤皖汕惊献忘灶撮捕突吧捂替伯缀瞩耐筑顺黄笨电嘿哮罪羞缺虹坟蚜撂蔷设讳配顽除扒绅物云彭贝眺哨诺塞位比氛谣选移遍狼央玻几梧刷辅醋账锑纤咆拌盅捐扣决屹技馒荤产稼壬桨盖沂无辆澜舍玉楔眺缺疾块颈勋吼耪束足乏谜舟蕾闯悲江忌闭啸晴拂大饰剪妙竟椽芒勃刀恋移测毕遵唯山傀酣促柜躇示炒活醋繁宋亿澡偷撼撩祝拄铣按片缔锤铺检负涪儡氦续否姚骤聂法哈烈彩郧缉盘案想贷弗跳禁轨裙楼自彪侮眷探挫敝蹬熙痒必贫咽坎并量垦借炒盼私辙岳飞纯微谭刚佛玩饯莱至添鞭怂植颁垃葱四庙萧涤腺困侠帕谦雀射馒讥蓉点翼诀账芋缆蛰扁绰荫畦斥时份昔施翱恶墅饿员历橱岛发展服务业是改善投资环境、优化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水平、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以及增强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研究自治区服务业科技发展问题,对于增加服务业科技投入和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提高服务业科技含量和产业素质、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扩大服务业市场生存与发展空间、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加速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全面健康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对于实施科技强区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内蒙古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服务业的内涵及分类服务业是国际上通行的产业分类概念,指那些以提供非实物产品为主的行业。在服务业的研究中,理论界有传统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提法。传统服务业是指最初三次产业划分时的服务行业;新兴服务业是指那些原来基本空白或规模较小,随着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以及经济社会的进步,现在需求量较大、发展较快的行业;现代服务业则是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在我国,服务业通称为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行业。本报告不作理论上的讨论与研究,直接采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专题的研究成果(无特别说明,本报告中统称第三产业为服务业),将服务业具体划分为四大类: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参见图1)。服 务 业公共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通信服务信息服务金融物流与批发电子商务中介、咨询农业支撑服务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与零售文化娱乐旅游医疗与教育政府公共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图1 服务业的内涵与结构示意图(1)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信息服务又包括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等。(2)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包括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3)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4)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二、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国外服务业发展特点20世纪中期,发达国家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到2004年,服务业占GDP比重普遍超过2/3;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注重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明显提高。纵观全球产业结构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知识型服务业发展迅速。这是知识经济在取代传统工业经济过程中兴起的服务内容,这类服务大致包括:法律服务、管理服务、工程设计、科技中介、计算机及相关服务等。二是生产性服务仍占主导地位。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这决定了第一、第二产业在社会发展中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从而决定了生产性服务在服务业中的主导地位。三是商业性服务成为竞争焦点。国际商业服务贸易额占世界服务贸易额的70%左右,这类服务业是国际贸易中迅速崛起的新兴服务项目,如会计和审计服务、建筑设计服务、城市规划和环保服务、公共关系服务、咨询服务、安装及装配工程服务、设备维修服务等。四是环境服务业异军突起。这类服务主要包括污水处理服务、废物处理服务。另外,环境咨询、环境影响评估、环境监测、环境工程设计等也显示出了极大的市场潜力。五是服务业竞争的信息比较优势日益突出。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产生和传递主要是通过信息业完成的,信息源的建设与控制能力将成为服务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六是服务业增加值在整个经济活动中逐渐取得优势。据世界发展报告公布的资料,19602000年,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绝对优势。七是现代服务业拓宽了就业渠道。1997年以来,多数国家在劳动力就业人数方面服务业已经超过第一、二产业。(二)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我国服务业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管理方式的滞后,特别是重管制、轻服务的倾向严重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同国外相比,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如下:一是得到很大发展,但仍显滞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偏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相对滞后,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33%左右,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64%的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45%的水平。 二是服务业劳动力就业比重有所提高,但仍偏小。1978年以来,我国在服务业就业的劳动力比重有了较大提高,由12.1%提高到了28.6%,但远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三是整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区域发展差距拉大。主要表现在东西部差距明显。上海市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为16959元,是重庆市的6倍多;浙江省的人均增加值为6714元,是贵州省的6倍;北京和上海服务业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2004年内蒙古服务业生产人均增加值3664元,明显低于发达地区。地区间发展差异明显,特别是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四是大部分地区服务业的经济效益差。从服务业企业所得税率看,北京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为11.81%。上海、广东、浙江等省的所得税率也比较高,其他省区服务业所得税率普遍很低,河北省只有0.87%。总体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服务业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有较低,经济效益差。五是中西部地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与经济水平不一致。中部地区的山西和内蒙古的新兴服务业发展程度很低,特别是山西,其指标比西部的青海和宁夏都低。黑龙江和西部的重庆市基本接近了东部一些省份。内蒙古近些年经济高速发展主要是靠能源工业拉动,产业结构与布局不合理,不是全面协调发展。六是发展速度加快,但科技水平较低。目前,我国制造业得到较快发展,但物流服务的技术装备和管理体系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成本高、效益差等一系列问题比较突出。(三)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发展现状1.自治区服务业发展现状一是全区服务业经济总量平稳增长。1990年到2004年,自治区服务业增加值由104.31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增至873.5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0.56%。在服务业内部,邮电通信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和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发展速度较快,交通运输和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房地产业保持稳定增长。亿元图2 1990-2004年自治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趋势二是服务业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服务业内部行业较多,劳动密集与技术、智力密集行业并存,因而能够容纳各层次、不同素质的劳动力就业。2004年服务业从业人员309.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0.14%,比1990年的22.46%增加了7.68个百分点,1990年至2004年自治区服务业从业人数增加了101.6万人,而全部就业人口增加总量为101.5万人,表明服务业已成为吸纳新增劳动力和一、二产业劳动力转型就业的主渠道。三是服务业投入不断增加,发展后劲增强。1990年至2004年,自治区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由24.83亿元增长到623.6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3.97%,高于一、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服务业投入的不断增加,使其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亿元图3 1990-2004年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 单位:亿元2.自治区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自治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依然偏低。2004年自治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73.53亿元,占GDP比重的33.2%,与1990年相比仅增长了2.5个百分点,处于第一阶梯中较后的位置,明显低于国内发达省市的水平(见图4)。二是资金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占服务业比重偏低。目前,自治区服务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发展不充分,总量较小,尚未形成规模。2004年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为10.38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1.19%,比1990年减少了2.46个百分点。表4:2004年各地区服务业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三是各盟市服务业发展水平不平衡。自治区服务业在全国范围内居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各盟市之间又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其中,呼和浩特地区发展最快,阿拉善盟发展最慢。四是服务业人才奇缺。一方面是教育问题,培养出的人才素质高低不齐,知识面泛而不专深;另一方面是人才引进存在问题,在吸引人才的环境建设上还须加大力度,特别要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五是信息不畅。自治区服务业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比较落后,直接影响了全区优势资源信息和特色资源信息的宣传,从宏观发展战略角度看,信息不畅已经成为自治区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问题。3.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业仍处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中,垄断烙印深,开放程度低,竞争不足;二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广阔的农村牧区信息不畅,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社会需求发育不充分;三是管理部门“重生产、轻流通、重管制、轻服务”的观念根深蒂固,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四是服务业科技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差,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三、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发展重点与前景预测(一)大力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的战略意义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质量与效益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素质,是突出反映其综合竞争力一个重要方面。自治区服务业发展的滞后与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极为显明的对比,已影响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自治区来说,未来10-20年的一段时间,加快发展服务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提升自治区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举措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关键时期,整个经济社会处于快速上升状态,社会消费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因而面向多层次、多领域的多样化服务已经成为广泛的社会需求,使得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自治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中间服务的金融、物流、批发、信息及为个人消费提供服务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已经影响到了自治区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因此,发展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自治区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2、发展服务业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目前,自治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接近1/3,吸收劳动力就业的比重很低,所以大力发展服务业,存在着吸纳劳动力的巨大潜力,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现代服务业刚刚起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共同存在,对各种层次的劳动力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随着信息服务、文化教育服务不断普及和科学技术在传统服务业中的推广应用,服务业中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也将不断提高。3、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提高自治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快速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服务业中的金融、物流、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旅游等行业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全民教育和知识服务产业对提高国民素质作用明显,信息服务的普及为人们获取各类所需信息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但方便了生活,更重要的是为提高国民素质提供了基本条件。 4、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现自治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是高新技术,其特点是技术的应用性、系统性和集成性,自治区服务业的发展可以高起点地引进先进技术,在应用层次上实现跨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所提供的服务产品不但包括先进的技术信息,更重要的是带给人们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这将对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产生深远影响。结合自治区的具体情况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但可以提升服务业的产业素质,还可以带动自治区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国内先进省区的差距。(二)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发展重点在前述战略意义的考虑下,自治区服务业发展将以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为依托,以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竞争力为目标,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增加企业主体和社会的多元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近期,自治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是: 1、加快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网络信息技术,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2、继续加强商贸流通业在自治区服务业中的支柱地位,确保物流与批发及相关服务稳步、快速发展; 3、加强联通“三北”的运输物流系统建设,加快发展运输物流业; 4、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培育发展证券和保险市场;5、积极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开展多种类型的中介服务,优化特色展销活动布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6、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重点建设四条精品线路,培育开发一批旅游产品;7、适应居民餐饮消费社会化和旅游餐饮消费扩大的需求,培育壮大餐饮业龙头企业并开发特色产品;8、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整,推行物业管理,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9、激活资源配置,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加速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进程;10、积极推广面向农村牧区的适用先进技术,建设农畜产品市场,发展农村牧区服务业。(三)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中长期发展水平预测目前,国家对服务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已经有了清晰的轮廓,到2020年,在GDP构成中服务业所占比例将从33%上升到50%至60%,就业比现在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40%。根据自治区近几年的经济增长趋势和经济潜力,预计到2020年,我区GDP将达到14844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11.2%。按照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总量60-65%的标准采用均值计算,2020年自治区服务业增加值将至少要达到8906亿元,年均增长约为15.6%。按自治区全面达到小康第一产业占GDP比重10%以内的标准计算,则第二、三产业之和至少占到90%,如果按“三、二、一”国际经济序列测算,则我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最少要超过45%,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要达到6680亿元,年均增速约为13.6%。通过对历史资料以及全国乃至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分析,结合自治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奋斗目标,我们对自治区2020年服务业发展总体预测为:2020年自治区服务业发展总体预测指 标2004年实际值2010年预测值2005-2010平均增长速度%2020年预测值2011-2020平均增长速度%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2712.087000141484411.2服务业增加值(亿元)873.53200012.6668013.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2.22845服务业人均增加值(元)3671711711.673000015.47(注: 预测值和增长率按2004年价格测算,由于“十一五”期间自治区的产业政策及一、二产业投资比重的继续加大,服务业在整体发展的情况下,增加值占GDP比重会有所下降,而在“十二五”期间,会持续上挺。)四、服务业科技发展问题 在基本摸清服务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服务业科技问题,是本报告研究的立足点与归宿点,也是提出服务业科技发展对策的必由之路。(一)服务业与科技的关系从构成上来分析,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科技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科学技术对推动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整体与局部或者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服务业是社会构成中的子系统,科学技术是它重要的组成要素。从作用上来分析,是互促竞长的关系。一方面,服务业成为了促进新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服务业所产生的新的需求是新技术产生的动力,同时,服务业还促进了多项技术之间的相互融通和发展,例如运输和仓储业就直接融合了运输工具、仓储管理和信息技术多个领域。另一方面,科技促进了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高效化、规模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是基于自身成为了高新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和推广者,特别是从事专业技术服务和支持的服务业。总之,二者是互相促进,竞相发展的关系。从社会价值实现上来分析,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努力奋斗的发展目标,科学技术支撑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含量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因此二者是目标与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或者方式方法的关系。(二)科技在服务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使科学技术不仅成为了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且高新技术产业正日益成为服务业中的主导性产业。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直接引发了政府监管模式和传统经营管理方式的深刻变化。一是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高新技术产业日益发展壮大;与此同时,产业间技术转移的速度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步伐也迅速加快,使市场对服务业提供技术和知识服务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带动了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二是科技日益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新经济的特征,科技创新正深刻改变着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服务产品和质量的提高,成为不断适应市场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影响国际间、地区间竞争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服务业也是信息技术密集的领域,现代服务业也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撑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三是服务业科技进步深刻改变了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改变了传统的知识流和信息流的传输渠道和方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服务业信息源与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克服了时空的限制,使经营管理和知识管理的信息化比较优势日益突出,引发了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革新。四是服务业科技进步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平台。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市场机制的完善进程,使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成为政府监管职能实施的迫切需要,信息技术及相关技术为此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平台,国家宏观调控从而得以有效实施。例如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金融当局的监管能力,增强了信息披露与交易的透明化,使监管者和社会能够了解企业、个人的信用状况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从而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三)服务业科技发展特点一是应用性。欧盟研究表明,服务业的创新能力不完全取决于是否有自己独立的研发体系以及投入研发资金的多少,而更多地体现在新技术的应用水平上,通过合理运用新技术达到强大的创新竞争能力。二是集成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往往依靠多种技术的集成,才能发挥整体服务效益。服务业科学技术的集成配套已成为发展趋势,同时服务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多项技术间的融通与发展。三是系统性。服务业发展涉及组织、管理、布局、设施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其提供支撑的科学技术,必须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四)服务业科技发展热点1、生产和市场服务方面的技术创新是服务业科技发展的主导问题。生产活动是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面向生产和产品流通的生产性服务无疑是服务业的主要服务领域。科学技术始终在引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在生产性服务业中,中介咨询业通过传播先进技术信息,对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金融、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普及推广为企业提供了高效运转的平台;农业支撑服务则全方位为自治区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加快生产性服务方面的技术创新,对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数字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服务业科技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数字化社会服务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趋势,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及城市设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更新和集成,实现城市管理、决策、工作、学习、娱乐的数字化服务。目前,我国已有38个城市被信息产业部列为城市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市,40多个城市启动了数字化城市工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提出了数字化城市规划并已投资进行建设,“九五”期间,70多个城市进行了数字化城市规划,总投入将近100亿元,“十五”期间,共有100多个城市进行数字化城市建设,总投入超过100亿元。由于城市信息化是近几年才兴起的,缺乏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指导,深入探讨城市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科技问题,建设面向全社会的数字化社会服务体系,是发展服务业必须关注的科技问题。3、标准技术始终是服务业科技发展的焦点问题。标准日益重要的原因是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为控制产品质量,生产活动的管理和运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标准技术成为了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纽带。标准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还是经济实力的体现和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标准化战略的实施已成为争取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因素。自治区标准技术服务一是要推广实施先进的国际、国家标准,二是要协助企业制定管理规程和产品标准,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业自身的标准化建设。加快标准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培养使用好标准技术人才队伍是关键。要全面分析自治区在标准工作方面同国际、国内存在的差距,力争在为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标准技术服务方面有所突破。(五)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科技发展的现状1、成效经过多年的发展培育,自治区服务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时期,服务业科技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已具备进一步提升的基础。电子信息技术在服务业的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及公共服务四大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在基础服务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通过“十五”期间的自治区基础网络建设工程,规模和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光纤、卫星通信等一系列信息先进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对传统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使综合通信能力与通信网络技术层次发生了质的飞跃,具备了为社会信息化提供多层次通信和信息服务的平台。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与内容服务方面能力不断提高,开发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软件,具有明显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的蒙古文应用系统软件研发能力走在国内前列,制造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在大中型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和完善。在生产和市场服务方面,自治区金融服务业已完成电子化建设时期的总体任务,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网络体系和基础平台、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区的电子化服务体系,为下一阶段金融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物流领域,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技术开始应用于物流服务,分散的物流单体开始形成网络;在电子商务方面,全区165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产品设计与生产、内部运行与管理、市场营销与采购等方面不同程度地采用了信息网络技术,特别是冶金、电子、乳业、纺织、酿造和建材等行业,应用信息技术成效十分显著;在农业支撑信息服务方面,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在“一网多用”的原则下,充分发挥了现有的农牧业信息网络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为农牧民传递市场信息和农牧业实用技术信息。在个人消费方面,广播影视科技发展最为突出,全区建成了光缆干线总长度达12600公里、光机站122个、连通了12个盟市和101个旗县市(区)、具有自愈环保功能的三级干线网络,数字电视平台搭建完成并投入试运营,该系统具备了开展数字电视、股票信息、电子节目指南、立体声广播等功能,可通过信息时空提供海量的信息服务,另外,自治区已拥有全国省级最长、微波站最多的微波线路。同时,一些信息技术产品也开始医疗远程诊断、房地产智能小区建设、住宿餐饮服务中得到应用。在公共服务方面,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发展是服务业科技水平最为突出的方面,自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实施内蒙古电子政务工程以来,全区不仅有了“三统一”的自治区政务综合门户网站,而且开辟了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开展信息交流和提供政务信息服务的窗口,同时带动了12个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70%的旗县及自治区41个委、办、厅、局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与内蒙古自治区电子政务综合门户网实现了连接,实现了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信息资源及全区进出口企业基础信息和工商、税务之间的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另外,初步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3S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的自治区级综合、共享、安全、开放、统一标准,集全区地理信息与自然灾害信息为一体的提供跨部门的应急通信储备和通信网络服务的多级网络服务平台也正积极建设中。在远程教育方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05年,实现了12个盟市所在地城市和50%以上旗县所在地城镇的180所普通高中、20所普通高校以光纤方式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网。建成覆盖全区的卫星教育信息接收系统,实现了农牧区8000所中小学和城市、城镇初中及初中以下1150所学校“校校通”卫星电视教育的目标,另外,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开通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学校5457所。2、存在的问题虽然自治区服务业科技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基础差、起步晚、发展慢等多方面的原因,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如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尚不能支持信息网络在全区的全方位有效覆盖,基础设施安全问题也比较突出,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重新建、轻共享、轻整合,条块分割现象严重,使行业或部门的信息网络难以形成互联互通,有的甚至形成新的技术壁垒和信息孤岛,阻碍信息的沟通和共享。二是生产和市场服务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方面相对滞后,在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过程中运用程度偏低,电子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金融信息系统风险控制和综合防护能力、预警、应急处理和恢复能力及银行卡开发能力仍然较低。三是个人消费服务行业的科技仍然以跟踪模仿为主,自主开发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很薄弱,即使是市场上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仍然较低,难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四是在公共服务方面,地区和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与现代服务业的标准尚有一定距离。利用信息技术从事服务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严重短缺。总之,自治区服务业科技含量、科技创新能力、竞争水平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使得服务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了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传统行业比重大,新兴行业相对不足,劳动密集型行业多,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少,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投入和产出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后劲。五、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科技发展战略(一)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原则总体思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发展新型业态,提升服务业的总体素质,以人为本,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重点科技工程,为自治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贡献。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的原则。以知识管理与创新为服务业功能的衍生基点,围绕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突出个性,强调特色,以发展为最终目标。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基于自治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与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现状,今后一段时期,服务业发展必须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同时,由于服务业生存基于市场需求,要强化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服务业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能。三是坚持引进优先、重在消化吸收的原则。基于自治区科技进步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总体判断,应加强区内外合作,认真审视技术引进在促进服务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关键领域要加强联合攻关,强化引进、吸收、消化高新技术能力,促进区域科技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四是坚持法制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原则。在认真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法和内蒙古自治区20042010年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内党发200411号)、内蒙古自治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若干政策的规定(内政发200448号,通称60条)的基础上,积极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为服务业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五是坚持项目带动,典型示范的原则。自治区服务业发展整体素质低下,门类众多,应该在重点领域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放大典型示范的作用,促进自治区服务业科技资源的效能发挥。(二)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立足于自治区服务业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与未来10-15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观蓝图相适应,协调发展各行各业,本专题研究人员提出“信息化带动服务业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主要是突出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的结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增强引进与自主创新的互竞互促,发挥后发优势,实现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当代高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正演化成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产业革命。从国内外服务业发展与变化特征来看,近10年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技术趋势、信息化趋势和服务化趋势;从自治区服务业发展的趋势看,随着服务业比重日益增大,信息化进程将稳步推进。同时,针对全区信息产业呈现出的强劲发展势头,自治区将出台一系列鼓励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国家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从发展趋势与发展环境看,以信息化带动自治区服务业发展是科学可行的。为此,自治区服务业应抓住重点、分类扶持,加速信息化的进程。要加大企业信息化工作力度,从大中型企业抓起,加快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自动化控制、现代管理等方面的运用;抓住现阶段国家加强县市科技的机遇,加速农牧业信息化进程,有效传递市场信息和农牧业实用技术,达到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同时,要注重运用“3S”技术,逐步推进构建数字林业、数字农牧业产业化或数字绿色原料基地,为宏观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服务平台,为“三农”服务;以“数字化城市”为目标,加强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推进城市公共管理、运营和服务信息化,提升和衍生城市功能;同时必须与体制创新相同步,与区内外合作相同步,保证信息化带动战略的实施。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要以推进服务业信息化为重点,提高服务业技术含量,积极研发和推广金融保险、商贸流通、教育、医疗等行业的先进应用软件,攻克信息传输和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构建金融保险、现代物流、远程教育等信息平台;大力发展数字化广播、电视、报刊、出版、印刷、音像等传媒业,提高自治区文体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产品档次;促进公共管理系统平台产业化。到2020年,在服务业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发展,为自治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三)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1. 优先发展基础服务领域的科学技术通信服务、信息服务等基础服务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基础,重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是发展基础性服务的关键。信息服务业具有产业复合性强、关联度高的特征,应该把信息服务业放在自治区服务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其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带动作用。重点发展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业,优先发展以网络服务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促进电信、广电、计算机 “三网”融合。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力争使广电实现信息化,大力发展宽带接入,促进全区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联网,实现网络资源共享。2. 积极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的科技进步 概括地说,主要是推进政府信息化,积极发展电子政务,实现公益信息的共享与交流,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出、突发事件的能力,满足公众基本的公共需求。以临床信息化应用研究与影响自治区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治应急系统研究为重点,实施攻关研究,力争取得一批成效显著的研究成果。不断发展和完善医疗卫生信息化服务系统,发挥医疗卫生新技术及科技成果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沙尘暴、沙漠化与荒漠化等重大环保课题的研究,加快信息监测预警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管理决策提供数字化支持平台。建立气象、干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数据库和综合信息网络系统,推广应用中期气象数值预报适用技术、强地震监测预报技术,形成重大灾害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和紧急反应三大技术系统和工作体系。加强科技信息化推广体系、农产品信息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3. 大力提升消费服务领域的科技水平主要的是发展现代传媒、现代医疗服务,形成科学、文化和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化体系,满足人民大众个性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住宅智能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建设智能化的新型住宅。强化现代电子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开发自治区旅游多媒体软件和旅游信息系统,提供全方位旅游信息服务。4. 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领域的科技攻关从提升国民经济质量、推动社会进步的战略考虑,服务业的重点服务对象是生产,因此,发展现代金融,协同电子商务及农牧业产业化服务,是当务之急,其科技问题急需攻关解决。从国内环境来看,一是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加快,为我区发挥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科学技术促进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农牧业方面,围绕乳、肉、绒、粮油等主导产业,发挥服务业科技及其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开发信息服务平台(如自治区科技厅建设的“96048”内蒙古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等),并在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与农畜监测防预体系方面进行重点攻关,提高加工、设计、开发能力。大力推进以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我区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扶持农产品加工、批发市场、贸易组织等三类龙头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积极发展农产品代理、批发、竞价拍卖、网上销售等现代交易方式。加强农业科技信息化推广体系、农产品信息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其次是要强化生产性服务科技在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解决原料管理、工艺流程管理等方面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大力支持电子商务项目,通过网络开发利用客户资源和市场信息资源。引导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成果推广、标准应用等服务。围绕星火科技专家大院、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专业技术协会、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农村信息化基地的建设,在外部环境与支撑条件的改善、资金投入与市场培育、人才引进与培养诸多方面,解决技术攻关和产业素质提升方面的科技问题,培育功能社会化、服务现代化、手段多样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应用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实现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现代化。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建立交通运输指挥、调度、救护网络,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防范交通运输事故的能力。金融保险业。采用指纹、语音等新型个体识别技术,研究开发新型金融、保险软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金融、保险网络,大力推广使用电子货币。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步伐,研究开发网上商品流通电子结算系统,建立商品供求信息网络,发展网上购物,提高商品零售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融合实物网、信息网、金融网,构筑现代物流网络平台,发展以物流配送为基础的邮政电子商务,提供多层次物流配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综合服务质量和企业竞争能力。六、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重大科技项目重大项目的选择与提出综合考虑了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考虑所选项目必须是具有行业共性的一些重大问题,产业关联度高,能发挥项目带动产业的作用,体现技术的应用性、集成性和系统性特征;其次,考虑重大科技项目可以带动相关学科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提高系统规划、系统集成、信息集成方面的能力;第三,考虑每个项目应该有清晰的可评估的指标,并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具有可以量化的指标体系。课题组在参考借鉴20042010年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和自治区科技发展总体思路的基础上,基于自治区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以及服务业科技问题研究成果,经反复酝酿,提出了以下十个重大科技项目。(一) 服务业信息网络基础工程示范本项目考虑自治区城乡经济结构及其不同层次的信息通信需求,以解决未来支撑服务业信息网络所面临的关键科技问题为目标进行研究和试验,为建设“数字内蒙古”服务,从自治区服务业起步晚、发展慢的现实出发,通过示范带动,扩大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推动自治区服务业跨越式发展。1、项目目标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扩大网络覆盖面,推动自治区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通过建立示范工程,在服务业中大范围推广网络信息技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基础信息服务。2、项目内容通过大力推广网络信息技术在自治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实现城乡服务业管理和运作的数字化、网络化,增强服务功能,完善应急系统建设,为政府和社会各行各业提供高速、优质、安全、可靠的信息通信服务平台,发展完善高速宽带传输网络,促进电信、广电、计算机三网融合,带动整个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实施的过程中以资源整合、网络覆盖和新技术应用为核心,重点支持以下技术的研发与引进推广:电信与计算机、广电三网的融合宽带多媒体、宽带移动技术和智能光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安全与应急保障 通信网组网与优化 3S技术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 “低成本、广覆盖、易维护和低功耗”的信息通信关键技术 IPV6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二) 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工程示范社会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是衡量一个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反映该地区的服务业发展状况。公共信息服务为人们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项目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示范、试点,推进自治区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缩小东西部的“数字鸿沟”,为自治区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服务。2、项目内容以信息检索和中介服务为核心,建立广泛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扶植各行业信息服务的龙头,建立多层次的信息服务体系。操作中主要的一是信息采集,二是具体应用。具体包括三个部分:(1)交通、旅游、餐饮、娱乐、购物等消费领域公共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2)技术交流等中介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3)现代社区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本项目应重点支持以下技术的研发与引进推广: 数据库加工 数据库多方式共享访问 数据库与视频、语音融合 智能小区服务平台(三) 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工程示范加强农村牧区信息化网络建设,要按照因地制宜、需求主导、注重实效的原则,围绕本地农牧业支柱产业的需求,以信息化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其基本的考虑应是实用技术传播、市场信息交流、产品流通三个方面。充分发挥现有网络基础设施和3S技术、网络技术、农牧区门户网站(农、牧、林、渔、水业综合门户网站)、信息服务站的功能,逐步建立和完善与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为农牧民、农牧区企业、科技园区和农牧区科研开发机构提供技术和市场的交互式信息服务,为全面建设信息社会探索新途径。1、项目目标要特别重农村公共服务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扩大电信基本服务和广播电视的覆盖面,并在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推动下,逐步扩大自治区农村牧区及农牧民利用Internet发布和获取信息的范围。发挥农牧区门户网站在疫病防治、减灾救灾、气象信息、科技信息等各个方面的时讯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协同工作手段、卫星通讯等其它信息化手段,建立多形式、实用的为农牧民服务的信息网络体系。2、项目内容建立与农牧业相关的有自治区特色的基础数据库群。严格按照国家元数据标准建设农牧业政策法规数据库、农牧业专家数据库、农牧业技术数据库、农情监测数据库、疫情监控数据库、农牧业企业数据库、生产资料数据库等,使之成为完善的区域农牧业数据库应用体系。实现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