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城给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某县城给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某县城给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某县城给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某县城给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 容 提 要 1 工程名称:某县新县城给水工程 2 工程规模:水厂规模 30000m3/d;配水干管 15.50km。 3 供水水源:新县城供水设置两种水源,即 “永定桥水 库水源”和“流沙河水源”;待建的“永定桥水库水源”为主 水源,“流沙河水源”为备用水源;在“永定桥水库”建成之 前,新县城水厂由流沙河备用水源供水,“永定桥水库”建成后, 新县城水厂主要由永定桥水库供水,在水库岁修或水库供水紧张 时,由备用水源供水。 由于某新县城的整体搬迁源于瀑布沟水电站的建设,其给 水工程中的“取水工程”(包括主水源的水库、输水管 /渠、 备用水源的取水、输水及加压提升等)由移民资金单独立项解 决,且业主已委托其他单位设计,因此,本初设不包括 “取水 工程”设计,初设文件中的“给水工程”内容亦仅指“净水厂 净化水配水管网”工程。 4 总体供水系统 主水源和备用水源的原水,分别通过重力和压力输送 到 富塘小学附近的净水厂,净化水分别进入三个相对独立的分区分 压城市配水环网,进行重力配水。 5 净水厂 水厂规模:30000m3/d 工艺流程:原水 沉砂斜管沉淀池 过滤清水池(消毒) 配水管网 6 配水管网 (1)管网分区:根据县城规划区域的地形条件,供水分 为三个供水区,采用环网重力配水。 高位区环网直接由水厂清水池重力配水,中位区环网由中 位区清水池重力配水, 低位区环网由低位区清水池重力配水 。 水厂净化水经输水管道重力输送至中位区清水池,再通过 中位区管网转输至低位区清水池。 (2)水量分配 高位区环网配水量 7500m3/d, 中位区环网配水量 8500m3/d, 低位区环网配水量 9000m3/d; 远期工业区配水量 5000m3/d,由于尚缺乏具体规划,本初 设不作设计。 (3)管道长度 配水管网干管总长 15.50 公里,其中: 高位区环网干管长 5.50km,管径 DN150500; 中位区环网干管长 5.59km,管径 DN200500; 低位区环网干管长 4.15km,管径 DN150450; 7 给水工程概算投资 初设概算投资只计入净水厂及配水管网的工程投资,不含 取水工程及远期工业区供水的投资。 给水工程(净水厂配水管网)概算投资列于下表。 工程费用(万元) 序号工程费用名称 给水工程 (净水厂配水管网) 净水厂工程 一工程概算静态投资4 43 30 09 9. .2 26 62243.002243.00 1第一部分工程费3500.561801.71 2第二部分工程其他费489.50275.14 3第三部分基本预备费319.20166.15 二二建设期利息147.8159.94 三三铺底流动资金40.2034.20 四工程概算总投资4 44 49 97 7. .2 27 72 23 33 37 7. .1 14 4 8 制水成本 以净水厂投资计算的达产年制水总成本为 620.90 万元/年, 单方制水成本为 0.74 元/m3;年经营成本为 457.29 万元/年, 单方经营成本为 0.54 元/m3; 以工程总投资(净水厂配水管网)计算的达产年制水总 成本为 843.31 万元/年,单方制水成本为 1.00 元/m3;年经营 成本为 564.24 万元/年,单方经营成本为 0.67 元/m3; 前 言 根据国家有关规划,将在 某境内大渡河的瀑布沟建设瀑布 沟水电站,瀑布沟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输水防洪、拦砂 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瀑布沟水电站的建设,对 缓减下游龚嘴水库泥砂淤积对成昆铁路的影响,保持龚嘴、铜 街子两级水电站安全正常运行, 增加发电效益以及乐山市的防 洪都具有重大作用,是大渡河水电开发的控制性工程,是长江上 游防洪体系的水库群之一。 瀑布沟水电站建成蓄水后,某老县城-富林镇将全部被淹, 规划在流沙河对岸距富林镇约 23km 的萝卜岗山坡上新建新县 城。 为配合瀑布沟水电站的建设,加快移民搬迁的进程,为县 城搬迁提供最基本的建设及生活条件,必须在新县城新建全套 给水工程(取水、输水,净水厂及净化水配水管网)。由于瀑 布沟水电站已处于施工阶段,水库蓄水之日为期不远,因此, 必须加快新县城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 受某县自水来公司委托,四川中联工程设计建设有限责任 公司在进行现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于2005 年 6 月提出了 某新县城给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简称“可研报告” ),并根据评审意见对 “可研报告”进行了修改。 2005 年 12 月,我公司按照规划意见完成了 某新县城给水工程初步设计工 作。 在 2005 年 12 月至 2006 年 6 月期间,项目业主( 某县城 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现备用水源管线存在穿越拉裂体、 滑坡区等种种不利因素,向 某县规划局和建设局提出了 “将 水厂位置调整到富塘小学背后 1195 米高程位置”的报告,并 取得了某县规划局和建设局批准。因此,根据业主和当地建设 部门的要求,重新调整了初步设计文件。 根据调整的某新县城总体控制性规划,由于 某新县城给 水厂的总体规模较小,且预测的中期( 2015 年)的供水规模 已达到 22000m3/d,为便于工程实施,简化今后水厂的管理, 本初设将某新县城水厂按终期 30000m3/d 规模一次设计。 第一章 概 述 1.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某县新县城给水工程(净水厂配水管网)。 工程规模:日供水规模 30000m3/d。 建设单位:某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1.2 编制依据 1.2.1 依据文件 1 某县新县城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修改版) ,成都市工程咨询公司、四川中联工程设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2005 年 8 月; 2 关于某县新县城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 川发改投资2005427 号; 3 某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中科院建设部山地城镇与区域 环境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2005 年 3 月; 4 某县城总体规划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 2005-2020), 中科院建设部山地城镇与区域环境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城市规 划与设计研究院, 2005 年 3 月; 5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瀑布沟水电站移民安置和库区 迁建工作的通知,川府函 2003249 号; 6 关于对新县城供水厂初设方案的几点建议, 某供排水 有限责任公司,2005 年 8 月 1 日; 7 萝卜岗场地总体规划阶段地质勘查报告(第一册),国 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8 移民实物补偿标准表; 9 某新县城萝卜岗场地规划勘察阶段,土工试验及水质分 析报告,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科学研究所 (2004.5); 10 某县新县城湖区地形图; 11 某新县城控制性规划 ,攀枝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 究院,2005 年 7 月; 12 某县地形图,四川省第一测绘工程院, 2003 年 9 月; 13 萝卜岗场地详勘阶段地质勘查报告,四川省林业勘察 设计研究院, 2005 年 8 月; 14 源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请求调整水厂位置 的请示,汉城投文 200638 号,2006 年 6 月 6 日; 15 关于调整水厂位置的函,某规划和建设局,2006 年 6 月 13 日; 16 某县新县城城市给水工程净水厂初步勘察 中国建 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2006 年 6 月 17 与业主的来往文件; 18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设部, 2004 年 3 月。 1.2.2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2006; 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06; 3 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41-91; 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50015,2003; 5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6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CJ/T 206-2005, 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 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 9 全国通用给排水标准图集 (合定本)S1- S3;2002; 1.3 设计范围 由于“取水工程”(主水源、备用水源的取水及输水工程) 的投资全部由移民资金单独立项解决,且业主已将 “取水工 程”另行委托其他设计院设计,故本初设不包括 “取水工程” 设计,亦不对水源进行论证。 此外,位于萝卜岗西北部高平台地段的规划工业区,由于 地势较高,不在新县城城区范围之内,且将在远期才能启动实 施,当前还缺乏相关的详细规划,有关工业区供水的相关工程 设施亦不列入本初设范围。 由此,某县新县城给水工程初步设计的范围,仅包括新县 城城区的给水工程设施,即: 1 萝卜岗 30000m3/d 净水厂工程设计; 2 新县城城区的配水管网工程设计; 3 新县城城区分区供水的高位水池设计。 第二章 基本情况 2.1 某县概况 2.1.1 区位概况 某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 大渡河中游,四川省雅安市 西南部,跨东经 10216至 10301,北纬 2905至 2943。东邻乐山市金口河区和眉山市的洪雅县,南连凉山 彝族自治州的甘洛县,西靠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和雅安市 石棉县,北接雅安市荥经县。全境东西长71.45 公里,南北 宽 70.1 公里,幅员面积 2349 平方公里。现县城(富林镇)距成 都市310 公里,距雅安市157 公里。 规划的萝卜岗新县城地处老县城北西侧23Km 的萝卜岗, 位于县域南部,行政区划属 某县市荣乡,跨富塘村、四隆村及 红沙村;位于大渡河左岸、流沙河右岸的条形隆岗上,水库形 成后,萝卜岗将形成一个深入库区的半岛,其西、南、东三面 环水,最高水位线为 850 米,最低水位线 790 米。规划区南 北长 4.8Km,东西宽 2.5 Km,占地面积约 6.0 Km2,其中近期 建设用地(以下称规划区) 3.0 Km2,近期建设用地主要集中 在采空区以北。 库区形成后,复建的国道 108 线采用隧道方式由县城中部 穿过,新县城对外道路在新县城东西两端与国道108 线相接。 规划中的雅攀高速公路由新县城西北部穿越,高速公路 某下 线口位于新县城北侧,通过连接道在新县城北侧约1.0 公里 处与国道 108 线相连。 某新县城对外陆路交通联系主要依靠国道108 线,对外 交通联系较弱。库区形成后可利用水上运输方式作为对外联系 的重要补充,但由于水运本身具有速度慢、转换多的特征,水 上通道作用受到一定的制约。 2.1.2 自然环境条件 1 地形地貌 全县地形属于中高山地区,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周边高 中间低,最高海拔 4021 米,最低海拔 550 米。大渡河、流沙 河谷地自西向东贯穿全县,两岸为古河床阶地和缓坡台地。 萝卜岗新县城属构造剥蚀中低山斜坡地貌,脊岭总体走向 约 320,长约 10Km,宽约 23Km;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 低,规划区内地面标高约 8601700 米,相对高差 840 米。 新县城位于脊岭北东侧流沙河右岸的斜坡地段,总体坡向 6070,地形坡度多在 1020之间,局部及场地上侧 (标高 1300m 以上)、前缘地形坡度 3050以上。坡面植 被不发育,多为岩石裸露或浅埋,局部覆盖层堆积被辟为耕地。 新县城用地内发育大小冲沟十余条,总体沟向与地形坡向 一致,少数支沟大角度斜交;冲沟多切割浅、规模小,上段多 呈树枝状,几乎无明显沟床,横向上呈宽缓的微凹状;中段沟 床切割较浅,两侧多无明显高陡沟壁;中下段沟床切割相对较 深而窄,多呈型,沟壁及沟床基岩大多裸露或浅埋。区内冲 沟均属季节性冲沟,雨季有流水。沟床坡降较大,多大于 10。 2 工程地质概况 萝卜岗新县城位于大岭向斜的北西翼,总体上属单斜构造 区,但由于受岩性及构造影响,新县城用地内岩层产状存在一 定变化。受区域构造的影响,新县城拟建场地内见褶皱2 条、 断层 2 条。褶皱为垭口头背斜及野猪塘向斜,轴部较宽缓;一 处断层位于场地北西下大岗灯影组地层中,走向北西,长约 200 米,为一南西陡倾(倾角 75)的逆冲断层,沿断层伴有 23 米宽的矿化带;另一处断层位于场地中北部野猪塘陈家沟 北岸公路边的昔格达组地层中,走向北西,长约300 米,倾 向北东,倾角 78,断面光滑,显示北东盘较南西盘向北西平 移,为一平推逆冲断层。 新县城场地内存在地下采空区、岩溶、滑坡、泥石流、塌 岸、潜在不稳定边坡等不良地质现象。采空区位于场地西南部, 滑坡区位于场地东北部。故不宜在规划区内大规模削方拉槽, 也不宜形成高陡工程边坡,以尽量避免诱发大的山地灾害。 3 水文地质概况 某县属岷江流域的大渡河水系,大渡河自西向东横穿经县 境南部,流经县境内的河段长 75.6Km,流域面积 2171.5 Km2,落差 250 余米,平均比降 3.13,年平均流量 1407m3/s,县境内有大小 286 条支流纳入,县境内河流均为崇 山峻岭之间的峡谷河流,河床比降大,滩多水急;较小的溪沟 在冬半年常断流,夏半年水位暴涨暴落,易形成山洪灾害;一 级支流呈树枝状,大小悬殊,流域内的植被不 发育,谷坡陡 峻,岩层、土壤大部疏松散碎,水土流失严重。 新县城位于中低山斜坡部位,冲沟较发育,但均在雨季才 有季节性流水;调查表明场区农户另有贮水水池、水窑,贮水 量 210m3不等;分布自然水塘 4 个,水量约 50500m3,多 为降水汇集贮存,新县城用地内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 场地斜坡下部有前进渠通过,分布标高在860880 米之 间,渠宽约 1.5 米,渠深约 1.52.0 米,估算流量 0.6m3/s; 规划用地西侧有大渡河自西而东流过, 东侧流沙河自北而 南流过;大渡河的径流量远大于流沙河,丰水期均在 69 月, 枯水期均在 12 月至次年 3 月,大渡河水质较流沙河好,为邻近 场区主要地表水体。 萝卜岗新县城规划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主要贮 存于基岩裂隙及灰岩区的溶蚀裂隙及孔隙中,因区外三面临空, 且切割较深,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顺层迳流并往河流排泄, 地下水位埋深较大,仅在冲沟极少量地段见覆盖层内有地下水 呈点滴及小股状泄出,水量很不稳定,受季节变化影响大。经 地勘试验证明,地下水对混凝土、钢筋均无腐蚀性。 4 河流 某县的河流,虽以大渡河为主干,形成统一水系,但大渡 河在某县境的河段仅占全长的 7.5,流域面积仅占全流域的 2.4,不能代表某县河流的水文特征。 流沙河是大渡河在 某县境内的最大支流,流域面积 l134 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 47.5,流经乡镇 25 个,且干、支 流均在某境内,对某河流的水文特征最具代表性。 (1) 流沙河的水位与汛期 据 1953 至 1987 年 33 年的资料记载。流沙河从 6 月起便 出现最高水位,到 9 月后水位完全回落。这 4 个月的月平均 降水量,每月大都在 100 毫米以上。汛期与降水量时间一致, 汛期洪峰主要出现在 78 两月。33 年中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1955 年 7 月 14 日,水位高达 867.38 米(海拔),比当年最 低水位高出 2.22 米;比 1987 年 3 月 13 日的最低水位 863.63 米高出 3.65 米。 (2) 流沙河的流量与径流 流沙河多年平均流量为 22.9 立方米秒,据 1953 至 1987 年统计资料,年内最大流量出现时间与汛期一致。历年最 大流量(1960 年 8 月 2 日)达 1020 立方米秒,与当年枯水 期最小流量( 2 月 10 日)4.3 立方米秒相比,相差 237 倍。 历年最大流量与历年最小流量( 1981 年 3 月 23 日,2.28 立 方米秒)相比,相差 447 倍。 流沙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 7.25 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内 每平方公里水量仅 32 万立方米。在径流变化上,最高年出现 在 1961 年,多达 9.066 亿立方米;最低年出现在 1972 年, 少到 4.884 亿立方米,相差近 2 倍。 (3) 流沙河的含沙量和输沙量 流沙河是因含沙量多而得名,多年平均含沙量为 2.36kg/m3,比 含沙量最多的嘉陵江( 2.25 kg/m3)还多 0.11kg/m3;流沙河含沙量的极端最高值是 1960 年 7 月 6 日 的实测记录,达 96.6kg/m3。流沙河多年平均输沙量是 169 万 吨,输沙率是 53.6 公斤秒。 5 气候条件 某县属北温带与季风带之间的亚热带气候区,区内四季分 明,干热多风少雨;因受东北大相岭阻隔的影响 ,又有凉山州 东部大陆气候特征,高山寒冷,河谷炎热,垂直变化显著;日 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占可照时数的34;气候温和,无 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 296 天;昼夜温差大,降雨集中,常出 现春伏旱和七、八月的夏洪秋涝,屡有暴雨、冰雹、山洪及泥 石流等灾情发生。年平均气温 17.8;年平均降雨量 730.8mm,降雨集中在至 10 月,占年降雨量的 8090%; 七、八两月最多,占年降雨量的 45%。 某县位于四川盆地与西藏高原的过渡带,属北温带与季风 带之间的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分明,具有春早、夏秋凉、冬暖 的气候特点。因境内东北有大相山岭互阻的影响,故又有凉山 州东部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县境内高山严寒,河谷炎热;日照充分,气候温和,无霜 期长;降雨集中在至 10 月,占年降雨量的 8090%;七、 八两月降雨最多,占年降雨量的 45%。 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 17.80C,极端最高气 温度 40.30C,极端最低气温 3.30C;年平均降雨量 730.8mm,最多年降雨量 935.1mm,最少年降雨量 459.1mm;最 大日相对湿度 85,最大风速 24m/s;年平均日照数一千多小 时。 县区内气候灾害较发育,常年出现春旱,七、八月出现夏 洪秋涝,屡有干旱、低温、连阴雨、暴雨、山洪、泥石流、大 风与冰雹等灾害发生,对县境内的农房、农作物造成较大的危 害和经济损失。 6 地震 (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和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的规定,拟建场地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设计地 震分组为第三组。 (2)场地类别 根据地勘对 BZK23 号孔的波速测试成果及钻探资料,场地 北侧中下部及场地南侧内各土层( 20m 深度内)等效剪切波速 Vse=271m/s,综合判定的场地北侧中下部及场地南侧场地覆盖 层平均厚度5m,建筑场地类别属 类,中硬场地土;场地北 侧中上场地覆盖层平均厚度 5m,建筑场地类别为 类,岩 石场地;场地卓越周期为 Tg=0.131s,场地设计特征周期为 0.45s,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土的动力学参数详见 波 速测试报告。 7 萝卜岗建设现状 萝卜岗规划区由于地势较高、坡度较陡,同时缺水现象十 分严重,因而土地利用率不高,只有少量农房建筑和部分农田、 人工水塘建构筑物,在规划用地北部的富塘村现建有一所富塘 小学。由于场地内的土地未得到很好利用,基本无基础设施。 由于萝卜岗规划区的用地条件较差,地形坡度大,山脊、 沟谷密布。复杂的地形使得规划区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较大,投 资较高,建设成本将大大增加。 2.1.3 资源状况 水资源:县境内水资源丰富,主要为地表水,多年平均径 流总量为 16.58 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在 750 万千 瓦以上,已开发利用 3 万多千瓦。国家建 设中的 360 万千瓦 瀑布沟巨型电站,就在县境东部大渡河上 。 2.1.4 经济概况 据统计,2004 年某县国民生产总值 16.8611 亿元,同比 增长 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2466 万元,同比增长 7.5%,对 GDP 的贡献率 42.0%,拉动经济增长 2.1%;第二产 业增加值 60237 万元,同比减少 1.9%,对 GDP 的贡献率- 15.0%,拉动经济增长 -0.7%;第三产业增加值 55908 万元, 同比增长 11.5%,对 GDP 的贡献率 73.0%,拉动经济增长 3.7%。 某县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结构性矛盾 较为突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薄弱, 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工业基础薄弱,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 力不强,对资源依赖程度较高。 县城富林镇由于多年受 “瀑布沟水电站 ”准备建设的影响, 从上世纪 90 年代起,除灾后安置危房的单位与居民在新城区 进行了建设外,县城旧城区基本没有建设。县城新城区建设相 对较好,主街道长 1020 米,宽 24 米。旧城区基本上是上世纪 60、70 年代的建筑,街道狭窄、交通拥挤、居民生活质量差, 特别是受到泥石流与滑坡的威胁,安全难以保障。 2.2 “瀑布沟水电站 ”概况 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坝址位于四川雅安市 某县、石棉县 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交界的大渡河下游段,处于大渡河中 游尼日河汇口上游侧的角托附近,地跨四川省 某县和甘洛县 两县境,下距 某县乌斯河镇 7Km,上距某县城 28Km。 瀑布沟水电站总装机容量 136 万千瓦,电站坝址地理位置 靠近四川电力系统负荷中心,输电距离成都市200Km、重庆市 360Km、乐山市 100Km,是四川腹地重要电源。 大渡河瀑布沟电站系堤坝式开发,是以发电为主,兼有输 水防洪、拦砂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建成后蓄 水、拦砂作用大,对缓减下游龚嘴水库泥砂淤积对成昆铁路的 影响,保持龚嘴、铜街子两级水电站安全正常运行,增加发电 效益以及乐山市的防洪十分有利,是大渡河水电开发的控制工 程,长江上游防洪体系水库群之一。 电站水库为河道型水库。水库坝高 186m,坝前最大壅水 高度 173m,正常蓄水水位 850.00m,死水位 790.00m;水库总 库容 51.77 亿 m3;水库干流回水长度约 72km。支流(流沙河) 回水至某县河西乡和唐家乡,回水长度约为 12km; 水库淹没影响区主要集中在 某县和石棉县, 某县所占比 重最大。水库淹没区影响人口达 86069 人; 在水库正常蓄水水位 850.00m 时,水库的面积为 84.14km2,水库平均水面宽度约 1.lkm,最大水面宽度约 2.8km。 2.3 萝卜岗新县城概况 2.3.1 新县城的区位及地理条件 1 场地条件 萝卜岗位于流沙河西岸,处于流沙河和大渡河的交汇处; 电站水库形成后,萝卜岗将是一个由西北向东南伸入湖中的条 形半岛,半岛的北、东、南三面环水,海拔850.00m 以下全 部为水面。 根据对萝卜岗进行地质灾害评价的结果,在评价的8.1 平方公里土地范围内: 不适宜建设的土地共 1.33km2。其中,煤矿采空区 0.60km2,滑坡区 0.18 km2,拉裂体 0.26 km2,大冲沟 0.20 km2,地表土易滑落区域 0.09 km2; 适宜性差的土地共 2.58 km2,其中,小冲沟 0.07 km2,采 石场 0.08 km2,由于坡度、切割等影响适宜性差的土地2.43 km2; 较适宜的土地 4.19 km2,主要分布在南部与西部。 根据综合评价分析的结果,萝卜岗可用于建设的土地 6.85 km2, 建设用地的高程在 870.001125.00m 之间。 因此,城市规划将新县城近期的建设面积规划为 2.98km2;远期的建设总面积规划为 5.94km2。 2 地形概况 萝卜岗为典型的斜坡地,场地坡度较大,只有少量场地的 坡度 在 5 度以下。萝卜岗靠流沙河一侧(东北面)为顺坡,相对较 开阔,坡度一般为 5250;靠大渡河一侧(西南面)为逆坡, 地形陡峭,多为陡崖;逆陡坡与顺坡交接处呈条状山脊,顺 坡面坡地形成多条冲沟,冲沟大多从西南向东北方向汇入流沙河。 在对萝卜岗进行坡度分析的10.5km2场地范围内, 5100的场地约 2.1km2;10150的场地约 3.4km2;15200的场地约 3.5km2;200以上的 场地约 1.5km2。 在萝卜岗约 5.9km2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 , 5100的用 地约 1.6km2,10150的用地约 1.9km2,15200的用地约 1.8km2,200以上的用地约 0.6km2。 水电站建设成后,海拔 850 米以下为淹没区,同时形成 60 米高差的消落带,海拔 850.00870.00m 的人工湖泊岸线 是水浪影响的区域,对湖泊周围的生态环境及新县城的城市景 观将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 因此,城市总规确定,在海拔 860.00870.00m 之间不 宜建设除码头以外的永久性城市设施;海拔870.00m 为可建 设用地范围的最低高度;海拔 1300.00m 以上的高地,由于交 通困难,地形陡峭,为不宜进行建设的地区。 2.3.2 新县城的人口及用地规划 1 人口规模 新县城的总体规划结合移民安置,考虑后续发展,并结合某 县城镇化发展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确定新县城人的 口规模。 萝卜岗新县城的人口将由搬迁人口(富林镇现有人口、市 荣乡现有人口、邻近乡镇迁来的移民安置人口)、新增城镇化 人口、新增的外来人口(大渡河公司、瀑布沟水电站管理机构 的迁入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流动人口组成。 (1) 搬迁人口数量:富林镇现有人口 29727 人,市荣乡 现有人口 17046 人,这些人口中,无论是城镇户籍人口还是农 村人口,绝大部分都将生活在新县城中,都属于搬迁人口的范 围: 富林镇现有人口将有 95搬迁到新县城,约 28240 人; 市荣乡将有 50搬迁到新县城,约 8520 人;共 36760 人; 临近乡镇的移民人口:水库淹没区的影响人口约86000 余人,除整体搬迁的富林镇人口、外迁人口( 26000 人)、以 及在乡镇迁建规划中就地解决的人口外,还将有一小部分人口 会主动迁移到县城,考虑为 2500 人; 以上两部分将迁入新县城的人口合计约39260 人; (2) 新增城镇化人口:根据县域城镇化的需要, 2020 年 某城镇化率 50,约有 17.5 万人居住在城镇,新增城镇化人 口 11.1 万人;根据县域人口城镇化迁移规律预测, 80以上 的人口将城镇化到新县城和几个主要的镇,其中九襄、萝卜岗 是主体;考虑九襄的吸引约 40;萝卜岗新县城吸纳约 24,约 2.6 万人;考虑在搬迁过程中已经吸纳 2 万人,估 计萝卜岗尚有新增城镇化人口 6000 人; (3) 新增的外来人口:新增外来人口主要考虑大渡河水电 开发公司、瀑布沟水电站管理机构等迁入将增加的人口,根据 这部分人口的带眷情况以及后续发展的需要,规划按1000 人 计,纳入萝卜岗新县城总人口规模; (4) 自然增长人口:考虑移民搬迁进入的 3.6 万人的自 然增长,按平均 0.3来测算,到 2020 年,共有新增人口约 1800 人; (5) 流动人口:新县城发展旅游业与服务业,估计流动人口 4000 人。 按以上规划,新县城的规划人口规模为: 近期(2010 年)城市规划人口规模 3 万人,中期( 2015 年)人口规模 4 万人,远期( 2020 年)人口规模 5.2 万人。 2 新县城用地规模 (1) 建设总用地 萝卜岗新县城的可建设用地共 6.85 平方公里。由于在可 建设的用地范围内,还存在一些冲沟等零星的不可建设用地, 用地条件的整体性较差,破碎程度高。因此,新县城规划的远 期(2020 年)人均综合用地指标为 114m2,中期(2015 年)人 均综合用地指标为 110.7 m2,近期(2010)人均综合用地指标 为 99.6m2。 (2)市政设施用地 第一水厂布置在萝卜岗中部的 “垭口头”,第二水厂布置 在萝卜岗西北部;高位水池 2 个,“罗家岗”和“九十背” 各布置 1 个; 污水处理厂位于东部临水地带,滨湖路南段东侧; 消防站布置在萝卜岗中部四号主干道路北段东侧;燃气站 位于大冲沟绿化带南侧; 远期(2020 年)市政设施总用地面积 0.116km2,占总用 地面积的 2.0%,人均占地指标 2.2m2。 (3)道路、广场及绿化用地 道路用地包括主干道路、次干道路、支路、步行梯道; 2020 年道路广场用地面积 1.052km2,占总用地面积的 17.7%,人均 20.2m2。 绿化用地包括森林公园、三处开放式公园、大型梯道两侧的 绿化带、滨湖绿地总用地面积 0.953km2,占总用地面积的 16.0%,人均 18.3m2。 (4)工业用地 在萝卜岗只安排无污染的农产品加工等一、二类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规划在萝卜岗北侧相对平坦的高平台地段,用地面积 0.333km2,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 5.6,人均用地指标 6.4m2。 3 规划人口、用地综合指标 根据上述规划,新县城有关用地面积及综合指标列于表 2-1。 表 2-1 新县城人口、用地面积综合指标 近期(2010 年) 中期(2015 年) 远期(2020 年) 序 号 规划用地种 类 总面 积 km2 面积 km2 指标 m2/人 面积 km2 指标 m2/人 面积 km2 指标 m2/人 一规划用地 1建设总用地5.9382.98899.64.542110.75.938114.0 2 市政设施用 地 0.1160.0963.20.0982.50.1162.2 3 道路、广场 用地 1.0520.56418.80.86521.61.05220.2 4绿化用地0.9530.38612.90.45311.30.95318.3 5工业用地0.333-0.3338.30.3336.4 二 规划人口 (万人) 5.23.0-4.0-5.2- 第三章 新县城供水规模 3. 城市用水量预测 3.1.1 城市人口 根据新县城总体规划,萝卜岗的规划人口为: 近期(2010 年)人口:3.0 万人; 中期(2015 年)人口:4.0 万人; 远期(2020 年)人口:5.2 万人。 3.1.2 近期(2010 年)城市用水量( Q 近) 城市近期最高日用水量( Q 近),包括城市生活用水量, 城市道路、绿化用水量、城市管网漏损及未预见水量。 (1) 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 Q1(包括公用建筑用水)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97)的城市综合 生活用水定额(表 2.02-2,一区,中小型城市),最高日综 合生活用水量采用 250 L/P.d(规范 220370 L/P.d)。 Q13.0 万人0.25m3/p.d0.75 万 m3/d7500m3/d; (2) 道路及绿化用水 Q2: 近期(2010 年)规划道路、广场面积 0.564km2,用水量定额 取 0.2 万 m3/km2.d(规范 0.20.3 万 m3/km2.d);绿化面积 0.386km2,绿化用水量定额取 0.15 万 m3/km2.d(规范 0.10.3 万 m3/km2.d),则: Q20.5640.20.3860.151707m3/d; (3) 管道漏损及其它未预见水量 Q3,取以上用水量的 18%(规范 1824,新建管网取低值),则: Q3(75001707)0.181657m3/d; 由此,城市近期的最高日用水量为: Q 近75001707165710864m3/d。 3.1.3 中期(2015 年)城市用水量( Q 中) 城市中期最高日用水量( Q 中),包括:城市生活用水量, 城市道路、绿化用水量,城市管网漏损及未预见水量和城市工 业用水量。 (1) 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 Q1(包括共用建筑用水)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97)的城市综合 生活用水定额(一区,中小型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 采用 340 L/P.d。 Q14.0 万人0.34m3/p.d13600m3/d; (2) 道路及绿化用水 Q2: 中期(2015 年)规划道路、广场面积 0.865km2,用水量 定额取 0.20 万 m3/km2.d;绿化面积 0.453km2,绿化用水量定 额取 0.15 万 m3/km2.d,则: Q20.8650.200.4530.152410m3/d; (3) 城市工业用水量 Q3 城市第一、二类工业用地面积 0.333km2,用水量定额取 1.2 万 m3/km2.d(规范 1.22.0 万 m3/km2.d)。 新县城一类工业于中期(2015 年)开始建设,考虑到工业 设施从建设到发展的渐进过程,对中期的工业用水量按总规模 的 50考虑,则: Q30.3331.20.51998m3/d; (4) 管道漏损及其它未预见水量 Q4,取以上用水量的 21%(规范 1824) Q4(1360024101998)0.213782m3/d; 由此,城市中期的最高日用水量为: Q 近1360024101998378221790m3/d 3.1.4 远期(2020 年)城市用水量( Q 远) 城市中期最高日用水量( Q 远),包括城市生活用水量, 城市道路、绿化用水量,城市管网漏损及未预见水量和城市工 业用水量。 (1) 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 Q1(包括公用建筑用水)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97)的城市综合 生活用水定额(表 2.02-2,一区,中小型城市),考虑到远 期(2020 年)城市生活水平提高的因素,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 量采用 340 L/P.d(规范 220370 L/P.d)。 Q15.2 万人0.34m3/p.d17680m3/d; (2) 道路及绿化用水 Q2: 远期(2020 年)规划道路、广场面积 1.052km2,远期的 用水量定额取 0.20m3/km2.d;绿化面积 0.953km2,远期的绿 化用水量定额取 0.15 万 m3/km2.d,则: Q21.0520.200.9530.153533m3/d; (3) 城市工业生产用水量 Q3 远期(2020 年)的城市工业用地面积 0.333km2,其用水 量定额取 1.2 万 m3/km2.d,则: Q30.3331.23996m3/d; (4) 管道漏损及其它未预见水量 Q3,取以上用水量的 21(规范 1824),则: Q4(1768035333996)0.215298m3/d; 由此,城市远期( 2020 年)的最高日用水量为: Q 远1768035333996529830507m3/d。 根据以上水量预测,新县城近、中、远期的城市用水量综 合列于表 3-1。 表 3-1 某新县城规划期的(最高日)用水量预测 城 市 用 水 量(m3/d) 序 号 城 市 用 水 量 类 别 近期(2010 年) 中期(2015 年) 远期(2020 年) 1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75001360017680 2城市道路绿化用水量170724103533 3城市一类工业用水量019983996 4管网漏损及未予见用水量165737825298 5城市用水量合计 108642179030507 3.1.5 消防用水(Q 消) 由于新县城供水管网分为高、中、低压三个独立的环网供 水,每个环网的服务面积相对较小,参照 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规定,对每个环网供水区,按同时发生火灾次数为2 次、 一次灭火用水量 15L/s 考虑。 3.2 城市供水规模 根据城市用水量预测,新县城城市供水规模确定为:近期 (2010 年)为 10000m3/d,中期(2015 年)为 22000m3/d,远 期(2020 年)为 30000m3/d。 根据上述供水规模,并针对新县城必须采用独立环网分区 供水的特点,本初设采用如下水量变化系数: 时变化系数 Kh1.60(规范:1.31.5,对小规模可适当加 大); 日变化系数 Kd1.30(规范:1.11.5)。 3.3 供水水质、水压和消防 1 供水水质:按国家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 2 供水水压:城市供水水压以城市最不利点进行压力计 算;由于供水区域的地形高差大,本工程采用分区、分压供水; 3城市消防:城市消防采用低压消防系统。 第四章 工程建设方案 4.1 方案设计原则 1 净水工艺的设计选型,既要先进、合理,也要充分考 虑当地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工艺设计应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2 工程设计在保证水厂运行安全可靠的条件下,要尽量 节约工程投资,使处理设施易于操作管理; 3 水厂工艺设计和平面布置应考虑城市用水的发展以及 在今后由于原水水质可能发生的变化对工艺改造的可能性; 4 输水管线在满足城市供水压力要求的前提下,要求技 术先进,经济合理。 4.2 总体供水系统方案 4.2.1 供水水源 本工程的供水水源部分,建设单位已委托成都勘测设计研 究院设计,不属于本初设的范围。 4.2.2 总体供水系统 本初设根据上述城市用水量预测,新县城的城市供水规模 近期 (2010 年)为 10000m3/d、中期(2015 年)将达到 22000m3/d、远期(2020 年)为 30000m3/d 的情况,中、远期 供水规模仅相差 0.8 万 m3/d。为简化工程建设程序,便于今后 水厂的统一管理,并根据业主 已获某县规划局和建设局批准的 “将水厂位置调整到富塘小学背后 1195 米高程位置”的报告, 本初设采用以下总体供水方案,即: 1 在富塘小学附近( 1195m 高程处)按终期供水规模一 次建设 3.0 万 m3/d 的萝卜岗水厂。在永定桥水库建成之前, 以流沙河水为水源(现实际以前进渠为水源);在永定桥水库 建成之后,以水库水为主水源,以流沙河水为备用水源。 2 新县城城区供水,根据地形采用分区供水,即: 高程 10651165m 的区域为高位供水区。由净水厂清水池 (池内底高程 1194.50m,V4000m3)直接向高位区环网重力 配水; 高程 9621080m 的区域为中位供水区。 由中位区清水池 (池内底高程 1109.5m,V2000m3)向中位区环网 重力配水; 净水厂清水池单独接管向 中位区清水池 供水; 高程 870970m 的区域为低位供水区。由低位区清水池 (池内底高程 995.00m,V2000m3)向低位区环网重力配水; 低位区清水池由中位区环网主干管转输供水。 为保证低位区配水管网的水质安全,在由低位区清水池设 置二次接力加氯消毒设施,在必要时进行二次消毒。 3 位于西北部高平台地段的规划工业区,由于地势较高, 又不在新县城城区之内,且尚不具备详细规划,待今后(中远 期)条件成熟时, 在西北部 1360m 高程处再建 1 座高位水池, 供工业区用水(不列于本初设范围)。 4.3 水厂水质净化方案 根据业主提供的原水水质,流沙河水经水质监测 ,属国家 级水域,可作为集中生活饮用水源;流沙河属山区河流,其 原水含沙量高,河水多年含砂量为 2.36kg/m3, 绝对最高含砂量 高达 96.90kg/m3;河水水质易受自然条件的变化影响,水中主 要为悬浮物及胶态杂质等,含盐量及硬度均较低。 针对流沙河水的特征,采用城市供水的高浊度水处理流程, 即: 原水沉砂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城市管网 对上述流程中的处理构筑物,在能满足处理水质要求、保 证供水安全的前提下,本着节约工程投资,降低设备能耗,易 于施工,方便管理等原则,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 设备选型上,既要先进,同时还应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使其与 当地的管理、技术水平相适应。 对于新县城净水厂的净水构筑物,按以下两种构筑物组合 型式进行比较: 方案 1:原水沉砂池斜管沉淀池气水反冲单阀滤池 消毒 方案 2:原水沉砂池平流沉淀池V 型滤池消毒 两种组合型式的比较列于表 4-2。 根据某新县城的原水条件,以上两种构筑物组合型式均能 满足水质净化的要求; “方案 1”的工程投资省,运行管理方 便,处理工艺更切合某新县城当前的实际情况; “方案 2”的 处理技术先进,出水水质稳定,但由于本方案对自控及管理水 平要求较高,工程投资也高。经多方面综合考虑,本初设采用 “方案 1”作为萝卜岗水厂的净水构筑物组合型式。 表 4-2 水厂净水构筑物组合型式比较 方 案工 艺 流 程优 缺 点 方案 1 原水沉砂斜管沉淀池 气水反冲单阀滤池 消 毒 优点:工程投资省,管理方便,运行操作简单,工艺技 术成熟,水厂自动化要求不高,水厂占地面积小。 缺点:滤池单格面积小,数量多,斜管需定期更换。 方案 2 原水沉砂平流沉淀池 V型滤池消毒 优点:技术先进,出水水质稳定,运行安全可靠; 缺点:工程投资高,自动化要求高,管理相对困难, 占地面积较大。 4.4 净化水配水方案(配水管网) 根据前述总体供水系统方案,配水方案采用分区供水,详 见“总体供水系统 ”(4.2.2)。 4.5 消防供水方案 消防供水采用低压消防系统,即生产、生活、消防为同一 配水系统,消防水由水厂统一供给; 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超过 120m,其保护半径不应超过 150m; 考虑到新县城的配水管网为三个相对独立的环网,对每个 环网单独设计消防用水量。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每 个环网的消防水量,采用室外消防用水持续时间为2 小时、 同一时间内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