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轴套的加工工艺分析与编程毕业论文.doc_第1页
连接轴套的加工工艺分析与编程毕业论文.doc_第2页
连接轴套的加工工艺分析与编程毕业论文.doc_第3页
连接轴套的加工工艺分析与编程毕业论文.doc_第4页
连接轴套的加工工艺分析与编程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 文 课 题 名 称连接轴套的加工工艺分析与编程 分 院/专 业 机械工程学院/数控 班 级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3 年 6 月 1 日 装 订 线 摘摘 要要 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加工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控机床的应用已日趋普及,机械制造业正在越 来越多地采用数控技术来改善其生产加工方式,社会对其相应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 此,我国机电产品呈现机电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在机械设计中开始应用可靠性设计,优化设计 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消化了引进先进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在产品设计中的推 广采用技术标准向国际标准靠拢,标准化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因而大大提高了机械设计和 产品水平。 数控加工的目的是让加工精度更高,效率更高,减少人为的加工失误为了满足和适应这 个新的形势因此,本人概述了轴类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加工方案,通过自己所学专业知识 和实际加工经验并把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合理的结合在一起,更好的应用到实际当中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那么产品工艺合理性就是根本中的根 本本人经过工艺编制,将普通机床与数控机床合理的结合,使现有资源合理化,从而实现低 成本高收益,首先进行轴类加工方案的确定,然后选择满足图定尺寸要求的机床,从而确定加 工工艺。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的内容是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采用普通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 相结合的方式,设计编制轴类零件的普通加工工艺规程和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并编制精加工的 数控加工程序。 关键词:关键词:机械加工,数控加工,加工工艺 装 订 线 Abstract With mechatronics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CNC machine tool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increasingly using digital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ir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s, soci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o its corresponding demand for increasingly higher. To this end,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showed mechatronics development trend started in mechanical design applications reliability design, optimized design and computer-aided design, modern design methods, digest the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new materials, new processes in product design promote adoption. Technical standards closer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standardization work has also been a new development,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mechanical design and product level. The purpose is to allow CNC machining and precision machined, more efficient, reduce human processing errors. In order to meet and adapt to this new situation. Therefore, I outlined the typical shaft par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cessing solutions have learned through their ow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processing and the CNC machine tools and general machine reasonable combine them better into practice. For enterprises, the product quality is the basis of survival, then the product is fundamental in the process of rational fundamental. I go through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the general machine tools and CNC machine tool reasonable combination of the rationalization of existing resources in order to achieve cost-income, first for shaft machining program to determine and select the figure given siz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achine tools, in order to determine processing processes. The graduation project i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shaft parts CNC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Using ordinary machining and CNC machining combination of design common shaft parts preparation process planning and CNC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of finishing CNC machining process. Keywords: machining, CNC machining, processing 装 订 线 目目 录录 第 1 章绪论1 1.1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1 1.2 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1 1.3 SWCNC 的简单介绍.1 第 2 章 数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2 2.1 数控技术的现状2 2.2 数控技术的发展2 第 3 章 零件图的加工工艺性分析.4 3.1 对零件的分析及毛坯的选择4 3.2 机床的选择6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6 3.4 装夹方式7 3.5 选择刀具和量具7 3.6 切削用量的选择8 3.7 编制工艺卡9 第 4 章 零件加工步骤及 SWCNC 仿真和编程. 14 第 5 章 总结. 20 谢词.21 参考文献.22 装 订 线 第 1 页 共 22 页 第第 1 1 章章 绪论绪论 1.11.1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轴类零件加工工艺与编程,让我们了解数控技术在轴类零件 中的应用。 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编写可以使我自己的数控专业知识更加牢固,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以前在课 堂上所学不到的东西,能够真正的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地转变,使自己的技术更进一步。 1.21.2 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1)工件的工艺分析 (2)工件的 SWCNC 仿真 (3)工件的编程 1.31.3 SWCNCSWCNC的简单介绍的简单介绍 斯沃数控仿真的实时三维数控机床模拟系统和先进的 G 代码验证软件。它允许用户模拟所 有的数控机床操作和调试使用同一平台的 NC 代码! 该软件套件包括: 1.逼真的机器模拟器:设置,程序和操作一个虚拟的安全环境中的各种数控机床。 模拟器允许所有的筹备和规划技能仿真过程,以及所有设置操作,如确定工件尺寸和夹紧,工 件坐标原点,选择和测量工具的集成,最后加载刀塔和杂志。 2. G-的代码 backplotter(分析器和调试器) ,拥有先进的功能,如循环和宏罐头。 该软件能够模拟 NC 程序,无论是在工件截面的二维可视化或虚拟 3D 加工区模拟和 3D 材料去除 仿真。在模拟过程中,进行碰撞检测计算,并考虑到加工区域的所有组成部分。 3. 服务器模块,远程指导和管理学生和管理测试。 当软件安装在本地网络上的一个服务器 - 客户端配置,它提供了教师与学生,班级和测试管理 的能力。 装 订 线 第 2 页 共 22 页 第第 2 2 章章 数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数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2.12.1 数控技术的现状数控技术的现状 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 1958 年,近 50 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58 1979 年,即封闭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我国基础条件的限制,数控技 术的发展较为缓慢。第二阶段是在国家的“六五” 、 “七五”期问以及“八五”的前期,即引进 技术,消化吸收,初步建立起国产化体系阶段。在此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和国家的重视,以及 研究开发环境和国际环境的改善,我国数控技术在研究、开发和产品的国产化方面都取得了长 足的进步。第三阶段是在国家“八五”的后期和“九五”期间,即实施产业化的研究,进入市 场竞争阶段。在此阶段,我国国产数控装备的产业化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在“九五”末期,国 产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50,配国产数控系统(普及型)也达到了 10。目前我国一部 分普及型数控机床的生产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产品技术性能指标较为成熟,价格合理,在国际 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我国数控机床行业所掌握的五轴联动数控技术较成熟,并已有成熟 产品走向市场。同时,我国也已进人世界高速数控机床生产国和高精度精密数控机床生产国的 行列。我国现有数控机床生产厂家 100 多家,生产数控产品几千种以上。产品主要分为经济型、 普及型和高档型三种类型。在 CIMT2003 上,中国内地共展出机床 700 多台,在 600 多台金属切 削机床和近 100 台金属成形机床展品中,数控机床分别占 75和 54。这既体现了中国机床市 场的需求趋势,也反映了中国在数控机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虽然我国在数控产品 的研究开发生产各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目前我国占据市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经济型产品上, 而在中档、高档产品上市场比例仍然很小,与国外一些先进产品相比,在可靠性、稳定性、 速度和精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上 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2.22.2 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的发展 1.1.目前国外数控系统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目前国外数控系统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 (1) 新一代数控系统向 Pc 化和开放式体系结构方向发展。 (2) 驱动装置向交流、数字化方向发展。 (3) 增强通信功能,向网络化发展。 (4) 数控系统在控制性能上向智能化发展。进入 21 世纪,人类社会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将成为科技和生产发展的资本与动力,而机床工业,作为机器制造业、工业以至整个国民 经济发展的装备部门,其战略 l 生地位、受重视程度也将更加鲜明突出。 装 订 线 第 3 页 共 22 页 2.2.智能化、开放性、网络化、信息化将成为未来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发展的主要趋势:智能化、开放性、网络化、信息化将成为未来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发展的主要趋势: (1) 向高速、高效、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2) 向模块化、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3) 向 PCbased 化和开放性方向发展。 (4) 出现新一代数控加工工艺与装备,机械加工向虚拟制造的方向发展。 (5) 信息技术(IT)与机床的结合,机电一体化先进机床将得到发展。 (6) 纳米技术将形成新发展潮流,并将有新的突破。 (7) 节能环保机床将加速发展,占领广大市场。 装 订 线 第 4 页 共 22 页 第第 3 3 章章 零件图的加工工艺性分析零件图的加工工艺性分析 3.13.1 对零件的分析及毛坯的选择对零件的分析及毛坯的选择 图 3.1 零件 1 装 订 线 第 5 页 共 22 页 图 3.2 零件 2 图 3.3 零件 3 装 订 线 第 6 页 共 22 页 图 3.4 装配图 如图 3.1,图 3.2,图 3.3这三件零件表面由圆柱面、圆锥面、圆弧面、螺纹面、沟槽 及内孔等表面组成。虽然这三个零件的加工要求不怎么高,但是由于这三个零件要装配在一 起,如图 3.4,所以轴和孔的配合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考虑到加工零件的费用,所以加工零 件的材料选为 45 钢,因为 45 钢的加工性能好。根据上述零件几何机构的分析及其技术分析, 该零件分别应该选择的毛坯为 50mmX110mm,60mmX40mm,,80mmX80mm.在数控车床上按照 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进行加工,粗加工时为保证精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及 加工精度,给精加工留余量 0.5mm 进行加工。 3.23.2 设备的选择设备的选择 由于我在实习期间操作的台湾三峰的数控机床,所以就选择此机床。它的数控系统是 FUNCK-OI-TD 的系统。 3.3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 1.1.粗基准选择原则粗基准选择原则 (1)加工余量准则:保证工件上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 (2)保证位置精度原则:应尽量选择不需要加工的表面。 2.2.精基准选择原则精基准选择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 装 订 线 第 7 页 共 22 页 (2)基准统一原则:尽可能采用同一组基准定位来加工零件上尽可能多的表面。 (3)自为基准原则:对于工件上重要表面的精加工,必须选择该表面本身作为基准。 (4)互为基准原则:当对工件上两个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很搞的表面进行加工时,需要用两个表 面互相作为基准,反复进行加工,以保证位置精度要求。 3.3.定位基准定位基准 综合上述,粗、精基准选择原则,由于是轴类零件,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装夹定位,定位 基准应选在零件的轴线上,以毛坯 48mm 的棒料的轴线和左端面作为定位基准。 3.43.4 装夹方式装夹方式 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一样也要全里选择定位基准和夹紧应力求设计、工艺与编程计算的 基准统一,减少装夹次数,尽可能在一次定位装夹后,加工出全部待加工表面,避免采用占 机人工调整式加工方案,以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效能。装夹应尽可能一次装夹加工出全部或 最多的加工表面。 3.53.5 选择刀具和量具选择刀具和量具 表3.1刀具 序号名称型号/规格精度数量备注 1外圆车刀刀尖角35、55、902 2端面车刀452 3外切槽刀刀宽4,长92 4外切断刀刀宽5,直径602 5内外三角螺纹车刀刀尖角60P=1.5、22 6外梯形螺纹刀螺距62 7圆弧车刀R32 8麻花钻20、252 9内孔车刀 盲孔,刀杆长度50 镗孔直径20 2 10内切槽刀 盲孔,刀杆长度35 镗孔直径25 33 (宽深) 2 14钻夹头2 15活顶尖2 装 订 线 第 8 页 共 22 页 16磁力表座1套含表头 18垫刀片若干 表3.2量具 序号名称型号/规格精度数量备注 l游标卡尺02000.021 2外径千分尺 025、2550、5075 、75100 0.01各1 3深度千分尺1000.011 4计算器1函数运算 3.63.6 切削用量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 1.1.背吃刀量的选择背吃刀量的选择 选择背吃刀量: p a 背吃刀量是根据粗、精加工要求、已知的加工余量及加工系统刚性和机床功率来确定。 粗加工:为提高生产效率,在刀具强度、加工系统刚性允许条件下,尽量一次切除余量即: =A(A 为工件半径方向余量) 。若余量多,表面粗糙一平、有硬皮等,可将加工余量分二次切 p a 除即:1=(2/3-3/4)A,2=(1/4-1/3)A。 p a p a 精加工余量一般取=0.5mm。 p a 2.2.主轴转速的选择主轴转速的选择 主轴转速根据毛坯直径计算,并结合车床说明书选取:粗车时,取主轴转速 n=400r/min; 精车时,取主轴转速 n=600r/min。车螺纹时取主轴转速 n=200r/min,钻中心孔时,主轴转速 n=300r/min;钻底孔时,主轴转速 n=150r/min。 3.3.进给量的选取进给量的选取 在粗车 45 钢材料时,刀杆的尺寸为 18X30mm、=2mm 及工件的直径为 78mm,f=0.5mm- p a 0.7mm/r。 4.4.进给速度的选取进给速度的选取 根据实习时跟师傅学习数控车,一般选取:粗车时,选择=0.3mm/r,精车时,取 =0.1mm/r。车螺纹的进给量等于螺纹螺距,即=1.5mm/r。 3.73.7 编制工艺卡编制工艺卡 装 订 线 第 9 页 共 22 页 表 3.3 零件 1 的加工工艺卡 产品型号零件图号 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数控加工工艺卡片 产品名称零件名称零件 1 材料牌号毛坯种类45 钢毛坯外形尺寸50mmX110mm备注 工序号工序名称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程序编号夹具代号夹具名称冷却液车间 1车数控车床 O0001,O000 2 1 三爪自定 心卡盘 油基切屑 液 金工车 间 工 步 号 工步内容 刀 具 号 刀具 量具及检 具 主轴转速 (r/min ) 切削速 度 (mm/m in) 进给速 度 (mm/mi n) 背吃刀 量 (mm) 备注 1安装零件,夹持 15mm 2 粗车右端外圆,26,倒角, 40,倒角,48 T19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40050502 3精车右端外圆到尺寸T19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6001001000.5 4 换割槽刀,车 R4 圆弧和 8X4 的槽 T3外切槽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10020 200.5 5掉头装夹,取总长T19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40050502 6 粗出外圆 30,37.61, 倒角,48 T19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40050502 7精车外圆到尺寸T19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6001001000.5 装 订 线 第 10 页 共 22 页 8 换割槽刀,车 5X2 槽,和槽 宽 6 的槽 T3外切槽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15020200.5 9换螺纹刀车螺纹 M30X1.5T4外螺纹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200500.50.5 编 制 审核第 1 页 共 3 页 表 3.4 零件 2 的加工工艺卡 产品型号零件图号 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数控加工工艺卡片 产品名称零件名称零件 2 材料牌号毛坯种类45 钢毛坯外形尺寸60mmX40mm备注 工序号工序名称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程序编号夹具代号夹具名称冷却液车间 2车数控车床 O0003,O000 4 1 三爪自定 心卡盘 油基切屑 液 金工车 间 工 步 号 工步内容 刀 具 号 刀具 量具及检 具 主轴转 速 (r/min ) 切削速 度 (mm/m in) 进给速 度 (mm/mi n) 背吃刀 量 (mm) 备注 1装夹工件,加持 8mm 2钻 25 的孔T7麻花钻 游标卡尺, 内径千分 尺 15020200.5 3粗车外圆 40,58T19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40050502 4精车外圆到尺寸T19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6001001000.5 装 订 线 第 11 页 共 22 页 5镗孔到 28.5T2镗孔刀 游标卡尺, 内径千分 尺 40040402 6 精车内螺纹 M30X1.5-7H 到 尺寸 T6内螺纹刀 游标卡尺, 内径千分 尺 20080800.5 7掉头装夹,取总长T19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40050502 8粗车外圆到 52,58T19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40050502 9精车外圆T19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6001001000.5 10车 M52X1 的螺纹T4外螺纹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200500.50.5 11 粗车内锥孔,37.61 和 R3 圆弧 T2镗孔刀 游标卡尺, 内径千分 尺 40040402 12精车内孔到尺寸T2镗孔刀 游标卡尺, 内径千分 尺 60080800.5 编 制 审核第 2 页 共 3 页 装 订 线 第 12 页 共 22 页 表 3.5 零件 3 的加工工艺卡 产品型号零件图号 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数控加工工艺卡片 产品名称零件名称零件 3 材料牌号毛坯种类45 钢毛坯外形尺寸80mmX80mm备注 工序号工序名称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程序编号夹具代号夹具名称冷却液车间 3车数控车床O0005,O00061 三爪自定 心卡盘 油基切屑 液 金工车 间 工 步 号 工步内容 刀 具 号 刀具 量具及检 具 主轴转 速 (r/min ) 切削速 度 (mm/m in) 进给速 度 (mm/mi n) 背吃刀 量 (mm) 备注 1装夹工件 2钻内孔 20T8麻花钻 游标卡尺, 内径千分 尺 15020200.5 3车外圆 58,78T19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40050502 4 粗车内孔 52,40,26 T2镗孔刀 游标卡尺, 内径千分 尺 40050502 5精车内孔T2镗孔刀 游标卡尺, 内径千分 尺 6001001000.5 6车内槽T9内槽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10020200.5 7车内螺纹 M52X1T6内螺纹刀 游标卡尺, 内径千分 尺 200500.50.5 装 订 线 第 13 页 共 22 页 8掉头装夹,取总长T19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40050502 9 粗车外圆 34,斜角, 70 T19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40050502 10精车外圆到尺寸T19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 尺 6001001000.5 编 制 审核第 3 页 共 3 页 装 订 线 第 14 页 共 22 页 第第 4 4 章章 SWCNCSWCNC 仿真及加工程序仿真及加工程序 1 1零件零件 1 1 右端加工步骤及右端加工步骤及 SWCNCSWCNC 仿真和编程仿真和编程 图 4.1 零件 1 的右端 加工步骤(加工完如图 4.1 所示): 1.安装零件,加持 15mm。 2.粗车右端外圆,26,倒角,40,倒角,48。 3.精车右端外圆尺寸。 4.换割槽刀,车 R4 圆弧和 8X4 的槽 。 程序: O0001; G54T0101S400M3; G0X26Z2; G71P11Q12U1R0.5F0.2; N11G1Z-26F0.2; G0X50; Z1; G0X14Z1; G1Z0F0.2; G03X26Z-7R11; G1Z-26; G1X40; G1Z-65; G1X48; N12G1Z-73; G70P11Q12; G0X100Z100; M05; G55S200T0202M3; G0X30Z16; G1X26; G03X26Z-21R4; G0X45; G0Z-71.5; G1X32; G1Z79.5; G0X50; G0X100Z100; M30; 装 订 线 第 15 页 共 22 页 二二. .零件零件 1 1 左端加工步骤及左端加工步骤及 SWCNCSWCNC 仿真和编程仿真和编程 图 4.2 零件 1 的左端 加工步骤(加工完如图 4.2 所示): 1.掉头装夹,取总长。 2.粗车外圆 30,37.61,倒角,48。 3.精车外圆到尺寸。 4.换割槽刀,车 5X2 槽和宽 6 的槽。 5.换螺纹刀车螺纹 M30X1.5。 程序: O0002; G54T0101M3S400; G0X30Z1; G71P11Q12U1R0.5F0.2; N11G1Z-21; G1X36; G1Z-30; N12G1X48; G70P11Q12 G0X50Z100; M05; G55T0202M3S200; G0X35Z-21; G1X26; G0X40; G0Z-30; G1X24; G0X50; Z100; M05; G55T0303M3S400; G76X28.5Z- 16R0P1000Q150F0.2; G0X50Z100; M30; 装 订 线 第 16 页 共 22 页 三三. .零件零件 2 2 右端加工步骤及右端加工步骤及 SWCNCSWCNC 仿真和编程仿真和编程 图 4.3 零件 2 的右端 加工步骤(加工完如图 4.3 所示): 1.装夹工件,加持 8mm。 2.粗车外圆 40,58。 3.精车外圆到尺寸。 4.钻 25 的孔。 5.镗孔到 28.5。 6.车内螺纹 M30X1-7H 到尺寸。 程序: O0003; G54T0101M3S400; G71P11Q12U1R0.5F0.2; N11G0X52Z1; G1Z-15; G1X58; N12G1Z-27; G70P11Q12; G0X50Z100; M05; T0202M3S200; G0X55Z-15; G1X48F0.01; G0X55; G0X50Z100; M05; G55T0303M3S150; G0X0Z10; G83X0Z- 40R0.5Q10F0.1; G0Z10; G0X50Z100; M05; G56T0404M3S400; G0X52Z1;G71P21Q22 U-1R0.5F0.2; N21G1Z0; G1X36Z-9; G1Z-18.5; G02X30Z-21.5R3; N22G0Z10; G0X50Z100; M30; 装 订 线 第 17 页 共 22 页 四四. .零件零件 2 2 左端加工步骤及左端加工步骤及 SWCNCSWCNC 仿真和编程仿真和编程 图 4.4 零件 2 的左端 加工步骤(加工完如图 4.4 所示): 1.掉头装夹,取总长。 2.粗车外圆到 52,58。 3.精车外圆到尺寸。 4.车 M52X1 的螺纹。 5.粗车内锥孔,37.61 和 R3 的圆弧。 6.精车内孔到尺寸。 程序: O0004; G54T0101S400M03; G71P11Q12U1R0.5F0.2; N11G0X40Z1; G1Z-8; N12G1X58; G70UP11Q12; G0X50Z100; M05; G55T0202M3S400; G0X30Z1;G71P21Q22U-1R0.5F0.2; N21G1Z-13.5; N22G0Z10; G0X50Z100; M05; G56T0303MSS300; G0X30Z1; G76X28.5Z-14P1500Q500F3; G0X0; G0Z10; G0X50Z100; M30; 装 订 线 第 18 页 共 22 页 五零件五零件 3 3 右端加工步骤及右端加工步骤及 AWCNCAWCNC 仿真和编程仿真和编程 图 4.5 零件 3 的右端 加工步骤(加工完如图 4.5 所示): 1.装夹尺寸。 2.车外圆 58,78。 3.钻内孔 20。 4.粗车内孔 52,40,26。 5.精车内孔。 6.车内槽。 7.车内螺纹 M52X1。 程序: O0005; G54T0101M3S400; G71P11Q12U1R0.5F0.2; N11G0X34Z1; G1Z-3; G1X78Z-61; N12G1Z-70; G0X500Z500; M05; G55T0202M3S200; G83X0Z-80R0.5Q10F0.1; G0Z10; G0X50Z100; M05; G56T0303M3S400; G71P21Q22U-1R0.5F0.2; N21G0X26Z1; G1Z-21.5; N22G0Z10; G0X500Z500; M30; 装 订 线 第 19 页 共 22 页 六零件六零件 3 3 左端加工步骤及左端加工步骤及 SWCNCSWCNC 仿真和编程仿真和编程 图 4.6 零件 3 的左端 加工步骤(加工完如图 4.6 所示): 1.掉头装夹,取总长。 2.粗车外圆 34,斜角,70。 3.精车外圆到尺寸。 程序: O0006; G54T0101S400M3; G71P11Q12U1R0.5F0.2 N11G0X58Z1; G1Z-5; N12G1X78; G70P11Q12; G0X1001500; M05; G55T0202S400M3; G71P21Q22U-1R0.5F0.2; N21G0X52Z1; G1Z-15; G1X40; G1Z-53.5; N22G1X26; G0Z10; G0X100Z100; M05; G56T0303S200M3; G0X40Z1; G1Z-10; G1X56F0.05; G0X0; G0Z10; G0X100Z100; M30; 装 订 线 第 20 页 共 22 页 第第 5 5 章章 总结总结 时至今日,短暂的毕业设计终于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在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有苦有 甜,但是我很享受这种乐趣。 通过编写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使我掌握了加工零件的基本工艺步骤。从课题分析, 总体设计,SWCNC 仿真,直到最后写出一张完整的设计。每一步都让我把自己理论东西用于实践 中去,使我掌握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思路,给我以后做数控这行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实习期间,我在江南橡塑机械有限公司做了几个月的数控车实习工。刚进去这个厂的时 候我还是个在学校实训过几个星期的学生,发觉这里干的活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