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障碍课件_第1页
神经症障碍课件_第2页
神经症障碍课件_第3页
神经症障碍课件_第4页
神经症障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态心理学,本科教学第八章,医学心理学教研室 陈 力,神经症性障碍,2,第一节 神经症概述,一、神经症的概念,神经症(neuroses) 是一组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以人格因素为基础,长期体验持久的心理冲突而感到焦虑痛苦的心理和社会功能性障碍。,3,二、神经症的发病因素,遗传易感素质,人格基础,心理应激因素,神经症,4,关于发生机制的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的说法 2.行为主义神经症理论 3.神经症的认知学说 4.人本主义心理学看法 5.森田正马的神经质论,5,三、神经症障碍的共同特征,焦虑情绪,内心感到紧张、压力感,常见焦躁不安、心烦意乱,不切合实际的恐惧感或不良预期。常伴有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性症状。,6,常常过度采取的应付环境变化的心理防御机制,以对抗内心的焦虑痛苦。如恐惧症患者逃避引起恐惧的场景和事物;强迫症患者做出种种刻板的行为动作等。神经症行为模式的特点是:刻板的和不由自主的。这种行为可暂时减低焦虑痛苦得到强化(负强化),使这种神经症的行为模式得以巩固、持续。这又成为新的不良刺激,引起更严重的焦虑,迫使患者进一步陷入防御行为之中不能自拔。,防御行为,7,躯体不适,几乎所有的神经症患者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躯体不适,这种不适感可以从轻微的疲乏、不舒服、自主神经失调,到紧张引起的背痛和头痛等,甚至失明和瘫痪等。但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与临床检查不符,也没有确实的病理学基础,但患者却自述“浑身是病”,并为之紧张、痛苦,需要别人的同情和关心。,8,人际冲突,由于情绪和躯体的痛苦和不良行为,使其沉浸在自己的苦恼中,高度的自我为中心,过分要求别人,不能体谅别人,难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患者若得到亲朋好友过多的同情和关照,可以逃避责任和放任自己,会带来神经症的继发性受益,使其症状更加难以改变。,9,第二节 癔症,定义 是指一组无器质性病理基础的以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心理障碍。 原因,遗传素质,人格特征,心理因素,躯体状况,分离障碍 转换障碍,10,轻度意识障碍 暴发性情感反应 分离性遗忘症 分离性漫游症 分离性木僵 失神与附体 分离性身份障碍,分离型障碍,11,转换型障碍,感觉和随意运动障碍,感觉障碍 运动障碍,12,第三节 恐怖性神经症,恐惧症(phobia)是指对于特定事物或情境具有强烈的恐惧情绪,伴有回避行为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 三种类型:,场所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特殊恐怖症,13,病因,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14,临床表现,场所恐怖症,三个特点: 焦虑症状。预期性危险的感受,伴有自主神经功能激活的表现。 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 回避行为。,15,社交恐怖症,主要表现为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持久的强烈的恐惧,并有回避行为。,16,特定恐怖症,也称简单恐怖症,是指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而产生不合理的恐惧。,17,第四节 焦虑症,以广泛和持续性的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特征,预感有难以应对的危险,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运动性不安。,两种类型: 惊恐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18,第五节 强迫症,定义:强迫性障碍(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意向和行为,明知其毫无意义、不合理,但无法摆脱和控制,导致显著的焦虑和痛苦的一种心理障碍。,病因与机制 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 神经内分泌,19,心理社会因素,人格因素 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 行为心理学的观点 认知心理学的的解释,20,强迫症的表现,强迫观念 强迫行为,强迫回忆,强迫怀疑,强迫思维,强迫联想,强迫对立思维,强迫意向,继发性 屈从性强迫行为 对抗控制性强迫行为,21,第六节 神经衰弱,主要表现: 精神容易兴奋(如注意力障碍、联想、回忆增多和感觉过敏)。 精神易疲劳(疲劳感强烈,有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 心理生理症状群(肌肉紧张性疼痛、记忆减退、头痛、睡眠障碍等)。 这些症状不能归于已存在的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病变或特定的心理障碍,但病前可存在有持久的情绪紧张或精神压力。,22,第七节 躯体形式障碍,定义:是一组与心理应激有关的无视医学检查结果而反复陈述各种躯体症状的心理障碍。 类型,躯体化障碍,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23,躯体化障碍 (somatization disorder),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的心理障碍。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异常的皮肤感觉,疼痛不适、性及月经方面的主诉也很常见。患者反复求医,各种医学检查不能证实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解释其躯体症状。病程须在两年以上,长期的病程往往导致社会、人际及家庭方面的严重障碍。,24,疑病症(hypochondriasis),对身体健康的过分关注。如特别注意心跳、消化道、肝脏等,往往和其家族成员死因或自己易罹患器官有关。 对身体外部感觉和内脏感觉的过分注意和关注。 有疑病的强迫观念。坚信不疑地认为自己某一脏器已有了癌症,并有强迫自己四处求医的行为表现,但经检查无任何病后,仍不能消除其强迫观念。 有焦虑、恐惧、抑郁、强迫思维等神经症症状。,25,26,27,认知的观点,反复出现的闯入性想法与他们的自身信念系统(比如,绝对化思考方式、过高的责任感、完美主义的要求和夸大危险的想象)相互作用,就会引发负性自动思维。因其负性的影响而获得了以焦虑为主的负性情绪。于是患者觉得必须采取具体的或象征性的中和行为,旨在预防和排除这种威胁或危险。由于患者采取的这类行为减轻了焦虑,因而这类行为被强化,形成了持久的强迫症状。引起焦虑的强迫观念和减轻焦虑的强迫行为及精神仪式之间的恶性循环,形成了“自我搏斗”的核心征象。患者感到停止中和很难,他们认为,不中和将感到痛苦或危险。,28,行为理论观点,第一阶段,一个中性事物当它与能够引发焦虑或者躯体不适的刺激同时出现后,这个事物与恐惧就联系在一起。通过条件反射,诸如想法和意象等一些中性事物就具备了让人不舒服的能力。 第二阶段,为了减轻痛苦,回避和逃避行为就产生了,而且如果回避和逃避能够成功降低焦虑,这些行为就会得到强化。由于强迫思维具有闯入性,引发强迫思维的情境难以真正回避。便采取更为主动的方式,如仪式行为,来减轻焦虑。这些仪式行为因为能够暂时缓解焦虑而被强化,从而反复出现,形成了强迫行为。,29,强迫性人格,强迫症与强迫性人格有密切关系,其核心特征是缺乏自信和完美主义。他们要求自己严格,追求完美,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一丝不苟,优柔寡断,严肃古板,做事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注意细节,酷爱清洁。有强迫人格的个体在心理压力下或生活事件应激下易发展为强迫症。,30,心理分析学派认为,强迫行为来源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性欲望。没有处理好性器阶段的本能冲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