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新技术规范_第1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新技术规范_第2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新技术规范_第3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新技术规范_第4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新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新技术规范 简 介 张登良 教授,这次修订的内容主要有: (1)在“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道路沥青标准和沥青路面的气候分区。提出了按照当地气候条件及交通情况(公路等级)选择沥青标号的方法。 (2)在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各部分内容中针对改性沥青和SMA方面的一些特殊要求进行了补充完善。 (3)调整了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及施工质量检验要求。 (4)修订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5)完善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调整了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及设计指标、标准,修订了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空隙率的计算方法。 (6)修订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检验指标,如压实度、平整度、抗滑标准等。 (7)为利于压实,调整了不同粒径混合料的适宜厚度,不同层位的沥青混合料种类、规格。 (8)增加了有关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改性沥青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内容,合并到沥青表面处治一章中。修订了不同基层上的透层油和粘层油的要求。,(9)在基层中增加了有关柔性基层的内容。 (10)修订了施工质量检验指标、频度、方法,增补了密水性(渗水系数)要求。 (11)根据最新施工设备的发展,修订了对拌和厂的要求、提高平整度的措施、摊铺和路面压实工艺,修订了施工压实度检验方法及标准。 (12)修订了桥面铺装的厚度、混合料类型,施工工艺。增补了对钢桥面铺装提出了基本要求。,一沥青的技术标准 1沥青路用性能气候分区 高温 七月平均气温 (1)夏炎热 30 (2)夏 热 2030 (3)夏 凉 -9,沥青混合料气候分区指标 表2,2沥青的技术标准 1998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提出了1号和2号高等级道路石油沥青企业标准(表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系统也都制定了类似的沥青企业标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高等级道路石油沥青企业标准 表3,现行的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相当于2号标准,1号标准为赶超进口沥青的标准(含蜡量提高到不大于2%,软化点提高2,溶解度提高到99.5%,增加了密度指标,对薄膜加热试验后的针入度比、质量损失和延度也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八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道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专题,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尤其是美国战略公路研究计划(SHRP)的最新成果,并考虑我国现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新的重交通道路沥青技术要求的建议(表4)。,“八五”攻关专题建议的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表4,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初稿),1.各级非改性沥青的P1值均不宜大于+1.0;2.缺乏试验条件时, 60动力粘度可作为非强制性指标处理。 2针入度标号60/80的沥青可根据需要要求供应商提供针入度范围为60-70或70-80的沥青,标号40/60的沥青可要求提供针入度范围为40-50或50-60的沥青。,注:,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修订稿),1试验方法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规定的方法执行。用于仲载试验求取PI时的5个温度的针入度关系的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7。 2经主管部门同意,表中的PI值、60动力粘度、10延度可作为选择性指标,也可不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 370号沥青可根据需要要求供应商提供针入度范围为6070或7080的沥青,50号沥青可要求提供针入度范围为4050或5060的沥青。,注:,430号沥青仅适用于沥青稳定基层。130号和160号沥青除寒冷地区可直接在中低级公路上直接应用外,通常用作乳化沥青、稀释沥青、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 5老化实验以TFOT为准,也可用RTFOT代替。 6气候分区见附录A。 在“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提出的建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欧美一些国家的最新标准,提出了新的“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建议如表6。,3新的“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特点 1)取消原来“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和“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两个技术要求。 同时根据目前我国的沥青使用和生产水平,将每一个等级的沥青在主要性能上分为A、B、C三级。A级与石化系统提出的1号沥青标准相近;B级与石化系统提出的2号沥青标准相近;C级沥青相当于一般沥青水平,比现行“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稍有提高。 高速公路要求采用A级沥青;其他等级公路及高速公路的下面层采用B级;C级沥青用于三级以下公路和维修养护。, 2)沥青等级划分以气候条件为依据。 按路用性能及气候区分成三个高温区和四个低温区,二者结合成为9个气候区。 为了与目前的针入度等级相适应,表中规定了各气候区适宜的针入度等级。高速公路交通量大的路段及温度高的地区采用针入度小的等级;反之,采用针入度较大的沥青。 同时,同一针入度等级的沥青适用于不同的气候区,但其技术要求有所不同。,3)技术要求的核心是沥青的感温性指标针入度指数(PI)。 (1)国外一般要求PI在-1+1之间而目前我国的沥青过分强调延度,PI一般较低,大都达不到-1以上。 建议中的PI值分别要求不小于-1. 5(A)和-1.8(B) (2)Pfeiffer提出: 或 式中:,其中:1为试验温度为T1时的粘度; 2为试验温度为T2时的粘度。八五”提出按针入度-温度曲线确实A值,即 lg P=AT+K 由此,测定三个不同温度时的针入度(通常为15、25、30),回归后即可计算得A值。,(3)感温性的改善 选用性能好的油源 感温性低的原油(稠油) 低蜡原油 沥青改性,4)“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提出的建议中有两个重要指标T800和T1.2,是用来反应高温和低温性能指标的,这次新标准中未列入。 并不是说这两个指标不对或者不重要,而是T800和T1.2实际上是与PI指标重复的。只要PI值满足要求,T800和T1.2也一定满足要求。,5)高温性能指标 “八五”攻关的建议中取消了软化点只保留了T800。(原因是对多蜡沥青测得的软化点有假象,偏高)。 近年来我国沥青的原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沥青厂采用的原油蜡含量已经较低,软化点的意义又被肯定。 作为高温指标,除PI和软化点外,对A级沥青还列入60粘度指标作为非强制性指标。(60粘度与车辙动稳定度相关性好),6)低温性能指标 原标准的15延度对A、B级沥青都能大于100cm,实际上已失去意义。 根据“八五”攻关建议除保留15 延度外,对A、B级沥青增加10 延度。 对C级沥青,15延度达到100cm,还比较难,仍然保留。 (10时,延度试验是粘性破坏,中间部位呈较为均匀拉长的细丝;5时,中央变细呈尖端;0时大都呈脆性破坏。原沥青的5延度一般较小,测定误差大,且试验难度大)。,“八五”攻关沥青延度试验结果(cm) 表7,7)含蜡量仍是标准中的重要指标。 分为2.2%、3%和4.5%三个等级是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制定的。(要求低于2%尚有困难)。 蜡影响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结晶蜡对低温性能影响大;无定型蜡对高温性能影响大。 含蜡量超过3%后,则起支配作用。 高温时,蜡熔化,粘度降低,与石料的亲和力下降,使粘结力和水稳性降低。 低温时,蜡结晶析出,易脆裂。,外掺微晶蜡对沥青性能指标的影响 表8,8)老化试验 由于施工方法绝大部分采用热拌工艺,所以统一采用薄膜加热试验(TFOT)(163、5h、5.5r/min、3.2mm厚) 薄膜加热相应于施工过程老化。 薄膜加热(TFOT)与旋转薄膜加热(RTFOT)试验结果大体相当。,9)其它 闪点、密度仍保留。 密度主要取决于原油,沥青的密度与其性能无内在联系,沥青比重大则用油量大、不经济,实测用于体积设计。 沥青的溶解度普遍大于99%,无控制意义,改为99.5%。,二、改性沥青 1适用场合 (1)气候条件恶劣; (2)交通繁重; (3)特殊路面结构; (4)特殊重要路段。 2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见表9),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表9,1试验方法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规定的方法执行。 2若在不改变改性沥青物理力学性质并符合安全条件的温度下易于泵送和拌和,或经证明适当提高泵送和拌和温度时能保证改性沥青的质量,容易施工,可不要求测定135运动粘度。 3贮存稳定性指标适用于工厂生产的成品改性沥青。现场制作的改性沥青对贮存稳定性指标可不作要求,但必须在制作后,保持不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环,保证使用没有明显的离析。,注:,4老化试验以旋转薄膜加热试验(RTFOT)为准,允许以薄膜加热试验(TFOT)代替,但必须在报告中注明。 5对采用几种不同类型改性剂制备的复合改性沥于,根据不同改性剂的类型和剂量比例,按照工程上改性的目的和要求,参照表中指标综合确定应该达到的技术要求。,3改性沥青设计 (1)用于制造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必须与使用的改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基质沥青的质量必须符合表6中A级或B级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基质沥青的标号由期望的改性沥青针入度要求通过试验确定,通常应选用比常用的沥青针入度大一级或几个等级的标号,基质沥青的针入度不得低于所制作的改性沥青的针入度,供应商在提供改性沥青的质量报告时必须同时提供基质沥青的质量检验报告。,(2)适用于本规范的聚合物改性剂按如下分类: 热塑性橡胶类,代表性品种有笨乙烯一丁二烯一笨乙烯嵌 段共聚物(SBS)。 橡胶类,代表性品种有丁苯橡胶(SBR)及其乳液。 热塑性树脂类,代表性品种有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乙烯(PE)、聚烯烃等。当使用回收废旧塑料制造的再生聚乙烯产品时,必须清洗、切碎处理。且不得混有不能溶解的废旧塑料制品。,(3)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复合改性,即同时采用几种聚合物改性剂,或聚合物与天然沥青复合改性的措施。 (4)根据聚合物改性剂的使用目的,宜作如下选择: 为提高抗永久变形能力,宜使用热塑性橡胶类或热塑性树脂类改性剂。 为提高抗低温开裂能力,宜使用热塑性橡胶类或橡胶类改性剂。 为提高抗疲劳开裂能力,宜使用热塑性橡胶类改性剂。 为提高抗水损害能力,宜使用各类抗剥落剂。,(5)改性剂剂量通过试验和实践经验论证确定,在改性沥青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较低的剂量。 4改性沥青的制备 (1)搅拌法 (2)胶乳法预混法,直接加入法,如胶乳 (3)混融法高速剪切或胶体磨如 PE、SBS、EVA (4)母体法二次掺配,如SBR等 (5)溶剂法如SBR+二甲苯,三、集料 1粗集料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10,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3,吸水率可放宽至3%,但必须得到上管部门的批准,且不得用于SMA路面;,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面层或磨耗层和粗集料对磨光值的要求 表11,粗集料对与沥青的粘附性要求 表12,粗集料对破碎面的要求 表13,2细集料 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要求 表14,注: 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砂当量指小于4.75mm集料混合料的要求。,3填料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要求 表15,注:当掺加拌和机回收废石粉时需检验塑性指数。,粒度范围 0.6mm 0.15mm 0.075mm,四、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1类型 热拌沥青混合料(HMA)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其种类按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矿料级配、空隙率划分;集料规格以方孔筛为准,并按表16选用。各类沥青混合料的适用范围应遵循以下规定: (1)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DAC)适用于各级公路沥青面层的任何层次。 (2)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适用于铺筑新建公路的表面层、中面层或旧路面加铺磨耗层使用。 (3)设计空隙率6%12%的半开级配的沥青碎石混合料(AM)仅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乡村公路,且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缺乏添加矿粉装置和人工炒拌的情况。,(4)设计空隙率3%6%粗粒式及特粗式的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ATB)适用于基层。 (5)设计空隙率大于18%的粗粒式及特粗式排水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ATPB)适用于基层。 (6)设计空隙率大于18%的细粒式排水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OGFC)适用于高速行车、多雨潮湿、不易被尘土污染、非冰冻地区铺筑排水式沥青路面磨耗层。,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 表16,2沥青混合料选择 (1)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适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各个层次。 (2)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或普通沥青混合料不能适用于使用需要时,宜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SMA宜同时采用改性沥青。 (3)开级配排水式沥青混合料磨耗层必须采用具有高粘结性能的特殊的改性沥青铺筑,其下的层次应采用空隙率小、密水性好的结构层,并设置封层,工程上必须通过试验,取得成功的经验,并经过论证后使用。,(4)开级配排水式沥青混合料基层ATPB的下卧层应具有排水和抗冲刷能力,工程上必须通过试验,取得成功的经验,并经过论证后使用。 (5)特粗式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基层,粗粒式沥青混合料适用于下面层或基层,中粒式沥青混合料适用于中面层和表面层,细粒式沥青混合料适用于表面层和薄层罩面。砂粒式沥青混合料适用于非机动车道或行人道路。对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除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外,通常宜选用公称最大粒径为13.2mm 26.5mm的沥青混合料。,3结构组合 沥青面层的混合料类型应根据公路等级及所处层位的功能性要求,从表17中选择适当的结构组合,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沥青面层宜采用双层或三层式结构,各层之间应联结成为整体,为此在沥青层下必须浇洒透层沥青,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必须喷洒粘层沥青。,(2)沥青路面应满足耐久性、抗车辙、抗裂、密水、抗滑等多方面性能要求,便于施工,并应根据施工机械、工程造价等实际情况选择沥青混合料的种类。 (3)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和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或采用普通的道路沥青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宜对上面层或中面层沥青结合料采取改性措施,或采用SMA等特殊的矿料级配,如果需要,二级公路也可采用改性沥青或SMA结构。,(4)对沥青层较厚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在选择级配类型,确定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时,应首先保证各层的组合不致发生早期破坏。并在此基础上优先或侧重考虑各层的服务功能作出抉择: 表面层应具有良好的表面功能、密水、耐久、抗车辙、抗裂、潮湿区和湿润区的路面上面层应符合潮湿条件下的抗滑要求,抗滑性能不符合要求时,宜铺筑抗滑磨耗层。在寒冷地区,表面层应考虑低温抗裂性能的要求。,三层式路面的中面层或双层式路面的下面层应重点满足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 下面层应在满足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抗疲劳性能及抗裂性能的要求。 除排水式沥青混合料外,每一层都应该考虑密水性,当上层属渗水性结构层时,层间或下层应采取防渗水或排水措施。,(5)高速公路的紧急停车带(硬路肩)沥青面层宜采用与车行道相同的结构,但表面层宜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 4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并应与设计厚度相匹配。除行人道路外,沥青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最大粒径的2倍。对高速公和一级公路,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层厚不宜小于公称最大粒径的3倍,SMA等嵌挤密实型混合料的层厚不宜小于公称最大粒径的2.5倍,以减少离析,便于施工和压实。各层次适用的结构类型、公称最大粒径、最小压实层厚度宜按表17选择。,沥青混合料的最小压实层厚度(mm) 表17,注:表示不适用。,5施工温度 (1)缺乏粘温曲线数据时,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可按表18规定的范围选择。对A、B、C级沥青采用不同的施工温度,较稠的沥青、粘度高、铺筑层厚度较薄时,选用高值,反之选低值。施工气温较低、风速大,下卧层温度较低时,应作为低温施工,适当提高施工温度。粒径较粗的混合料宜采用较高的拌和温度。但经试验段或施工实践证明表中规定温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容许作适当调整。 (2)当使用改性沥青混合料时,施工温度宜比照实践经验,在基质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的基础上,按改性剂的不同,调整集料加热温度,使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相应提高1020但改性沥青结合料的加热温度不得提高太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表18,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表18,注: 施工温度与沥青品种及标号有关,较稠沥青的施工温度宜靠近高限,较稀的施工温度靠近低限。 混合料废弃温度仅限于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使用。 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应采用具有金属探测针的插入式数显温度计量取。在运料车上测量时宜在车厢侧板下方打孔插入不少于150mm量了。碾压温度可代表于金属改锥在路面上打洞插入测量得到。 130号及160号沥青常用于制作改性沥青或乳化沥青、稀释沥青,一般不直接用于拌和沥青混合料,本表不作规定。 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通过试验确定。,(3)对SMA混合料,应视沥青结合料的种类、纤维品种和数量、矿粉用量的不同,适当提高施工温度。通常应在普通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基础上提高1020并参照表19规定的范围选择。对较稠的沥青,或使用改性沥青,使用颗粒纤维,矿粉用量大,施工气温较低时,选用高值,反之选低值。,SMA路面的正常施工温度范围() 表19,SMA路面的正常施工温度范围() 表19,注:沥青混合料温度应采用具有金属探测针的插入式数显温度计量取,不得采用玻璃温度计测量。在运料车上测量时宜在车厢侧板下方打一个小孔插入不少于150mm量取。碾压温度时可借助于金属改锥分几次在路面上打洞插入测量得到。,五、混合料的矿料级配 1。 矿料级配范围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工程规定的设计级配范围。在缺乏设计级配范围要求时,可采用本规范规定的级配范围。并根据公路等级、工程性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材料品种选择适宜的级配类型,在表20规定的级配范围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确定工程的设计级配范围。除已经试验路段铺筑或实践证明表20规定的级配范围不适用外,工程的设计级配范围不应超出规范的级配范围,超出规范的级配范围必须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准。对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可按表21的规定分成粗级和细级配。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重载道路,通常宜采用粗级配。对中低级公路、低交通量公路、寒冷地区的公路、园林道路、行人道路等的沥青路面宜选用细级配混合料。,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表20,SMA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表21,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粗级配和细级配的关键性筛孔通过率 表22,2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1)密级配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试验结果符合表22的技术标准,并有良好的施工性能。试件尺寸及成型击实次数按公称最大粒径选用标准马歇尔试件或大型马歇尔试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技术要求允许适当调整,其流值可适当放宽。对重要的二级公路,也可采用75次(或大型击实112次)击实次数,并参照一级公路的技术标准执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表23,注:炎热地区重载路段的设计空隙率为4%6%,但施工时应提高压实度,使残余空隙率压回至设计空隙率3%5%相同的程度。,注: 气候分区按附录A的方法执行,重载交通路段是指设计交通量在1000万辆以上的工程,或者有长大坡度的路段。 对空隙率大于5%的夏炎热区重载交通路段,施工时应提高压实度1%。 本技术标准适用于公称最大粒径26.5mm的沥青混合料,采用的试件为尺寸101.6mm63.5的标准马歇尔试件。试验方法按公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执行。 当空隙率不是整数时,由内插确定要求的VMA最小值。,(2)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参照沥青混凝土的方法执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23技术标准,并有良好的施工性能。试件尺寸及成型击实次数按公称最大粒径选用标准马歇尔试件或大型马歇尔试件。对半开级配的沥青碎石混合料无法进行马歇尔试验时,其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可根据实践经验和试拌试铺论证确定。对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测定试件的空隙率,不要求进行马歇尔试验。,沥青稳定性碎石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 表24,注:1根据情况可适当将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空隙率放宽到8%,将排水式开级配沥青稳定基层的空隙率要求为不小于18%。,(3)SMA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符合表24的技术要求。对改性沥青SMA混合料,流值的上限可不限制。,SMA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 表25,矿料间隙率VMA2 不小于 公称最大集料粒径(mm) 9.5 13.2 16 19,最小油石比 不小于 合成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 2.9 2.8 2.7 2.6,表注: 1对重交通道路,根据需要可采用双面击实75次成型试件,但必须注意集料不能破碎太多 2对高温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重交通路段或炎热地区,设计空隙率取高限,且允许放宽到4.5%。 3SMA试件马歇尔试验的稳定度和流值指标,不是确定或否决配合比设计的指标。当车辙试验 的动稳定度合格时。允许将对非改性沥青SMA的稳定度放宽到5.0KN,改性沥青SMA的稳定度 放宽到5.5KN。,3路用性能要求 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宜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性能检验,不符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必须在试验温度为60、轮压0.7MPa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应符合表25的要求。对于交通量特别大,超载车辆特别多的运煤专线、厂矿道路,可以通过提高气候区等级来提高对动稳定度的要求。但对通行轻型交通为主的旅游公路,经主管部门的允许也可适当降低要求。其他等级公路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检验可参照此要求执行。,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 表26,注: 1 如果其他月份的平均最高气温高于七月时,可使用该月平均最高气温; 2 在特殊情况下,如钢桥面铺装、重载车和超载车多或纵坡较大的长距离上坡路段,可以酌情提高动稳定度的要求; 3 对因气候寒冷确需使用针入度很大的沥青(如大于100),动稳定度难以达到要求,或是面层以下因采用石灰岩等不坚硬的石料,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难以达到要求等特殊情况,经主管部门同意,可酌情降低要求;,4为满足炎热地区及重载车要求,采取减少设计沥青用量的技术措施时,可适当提高试验温度或增加车辙试验的线荷载进行试验,同时增加试件的碾压成型密度和施工压实度要求; 5车辙试验不得采用二次加热的混合料,每次试验都必须同时成型试件,切除边缘50mm后分成2块,用表干法测定其毛体积密度是否符合试验规程的要求。,(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对热拌沥青混合料在试验温度-10、加载速率50mm/min的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测定破坏强度、破坏应变、破坏劲度模量,并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综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不同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弯曲试验的破坏应变宜不小于表26的要求。但对SMA混合料、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及按照嵌挤原则设计的混合料,可不进行低温弯曲试验。,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技术要求 表27,(3)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不同沥青混合料的浸水马歇尔试验的残留稳定度以及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应分别符合表27及表28的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抗剥落措施,但干旱地区可不要求此项指标。其他等级公路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可参照此要求执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 表28,(4)对用于表面层的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小于16mm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或SMA混合料,应利用轮碾机成型的车辙试件进行渗水试验,其渗水系数宜符合表29的要求。但对干旱地区允许不进行此项试验。如要求对大于16mm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渗水试验时,车辙试件的厚度应相应增加至不小于公称最大粒径的3倍。,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技术要求 表29,(5)对SMA混合料,除按表25表28规定的项目进行配合比设计检验外,尚应按表30所列项目进行检验,其中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在最高施工温度条件下进行,无明确规定时,非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温度宜为17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温度宜为185。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标准试验温度为20,在多雨潮湿地区,也可进行浸水飞散试验,其标准试验温度为60,各项检验均应符合表30的要求。,SMA配合比设计检验指标 表30,(6)对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验,应针对改性目的进行。以提高高温抗车辙性能为主要目的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在车辙试验动稳定度符合表25要求的同时,其低温性能不得低于未改性的基质沥青混合料的指标。以提高低温抗裂性能为主要目的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低温弯曲试验的破坏应变在符合表26的要求的同时,其高温稳定性不得低于未改性的基质沥青混合料的指标。,六、施工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