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自评报告.doc_第1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_第2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_第3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_第4页
学校自评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学校自评报告苏教育评估院:根据江苏省教育厅苏教评【2003】1号、苏教基【2003】54号和江苏省教育评估院【2003】9号文件精神,对照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指标体系,自2004年以来,我校瞄准四星级目标,团结一心,奋发进取,积极创建,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苏北*,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美誉,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中学就是建于这方热土上的一所历史名校。*中学始建于1923年,由留日归国志士李昭轩先生于沛城歌风书院原址创办,1929年第一届中共*县委在*中学诞生,后几度迁址,数易其名。1956年学校开始设立高中班。1980年学校被江苏省教委确定为首批办好的省属重点中学,1986年于沛城正阳路扩建高中部,1991年分离初中,1993年通过省重点中学验收,1995年确定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01年于沛城汤沐东路建设新校,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学校现占地253亩,建筑面积108820平方米,现有30轨90个教学班。校园主体建筑有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餐厅和学生公寓等。学校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的田径场,有游泳馆、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活动场地,同时专门配有空军飞行学员苗子生训练场地。学校有实验室、标本室、天文馆、微机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青春学堂”、演播厅等。校园信息化水平现已达到“校校通”第三层次,满足了现代化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需要。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各类建筑及景点配置,特色鲜明,个性突出,具有厚重的人文蕴涵和艺术熏陶功能;各功能区域和谐共融,分而不离,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和谐性、实用性和教育性,成为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理想场所。近年来,学校坚持“全员参与,以评促建,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依据学校创建规划,在转评为省三星级普通高中基础上,加快前进步伐,获得了长足发展。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两个条例优秀学校”、 “江苏省优秀教师集体”、“江苏省历史学科教育科研基地”、国家中语会“创新写作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先进单位”、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中学历经八十五载,*人始终遵循“务实求真”的校训,经过几代人的艰苦探索,不懈追求,积淀了厚重的办学底蕴,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崇德精业,严教善导”的教风和“多思好问,勤学明理”的学风,铸就了“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培养了以中科院院士张涵信为代表的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第二部分 创建工作和成果学校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后,围绕创建四星级普通高中这一工作核心,校领导班子结合学校现状,认真学习研究了四星级普通高中评估指标,统一思想认识,把创建工作作为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契机和动力。为此,学校首先制定了创建规划,形成创建思路,积极营造创建氛围,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发动全员广泛参与创建活动。同时,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强化“标准意识,建设意识、全员意识、求真意识”,确保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其次,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把创建工作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力求创出特色,取得显著成效。一、加强队伍建设,发挥主导功能学校在队伍建设工作中,一方面首先注重校长及领导班子自身整体素养的提升,切实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运用多种形式打造一流师资队伍,铸师魂、长师才、厚师风,以此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根本之路。(一)提高班子整体素质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专业功底厚实,实践经验丰富,治校严谨,精于管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严宽有度、刚柔相济的“文化、人性”管理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他引领师生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在改革中和谐发展、在开拓创新中光大优良传统,从而使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十五”期间,*担任了全国中语会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的领导工作和江苏省教育科研课题高三学生物理学习状态的定位与学习指导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十一五”期间,又主持了省级教科研课题高中优秀教师成长个案研究,并担任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研究实验学校的总负责人。*撰写的论文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获中央教科所一等奖,论情感教育一文获*市教育系统征文一等奖,并在高师教育研究上发表。顺畅架设衔接桥梁、携手推进素质教育在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12月号发表,汉语应考查口语表达与交流在上海教学研究2007年第10期发表,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发表于2005年2月23日成才导报。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今日世界等曾对*的办学经验作过专题采访和报道,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领导班子是学校的核心。学校领导班子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前瞻性的办学思想,能很好地把握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和探索创新能力。他们在创建工作中着眼于大局,同心谋发展,协力创“四星”,能深入一线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力开创校园新局面。他们立足学校发展,服务师生,努力为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搭建平台,促进其健康发展。他们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实干精神,积极而富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赢得了师生的广泛信任和赞誉。(二)打造优秀师资队伍教师是学校的脊梁。在创建工作中,学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心,立足长远发展,注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此,学校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实施名师工程,为骨干教师创造一切条件,使其在原有基础上,迅速成为名教师。二是培养青年教师,通过压担子、结对子及校本培训等形式,使年轻教师健康成长。三是加强教育科研,通过实施新课程、落实新课改及各项教研活动,加强多方交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四是确立评估机制,注重管理细节,彰显人性理念,以此促进教师的业务发展和提高。(三)实施竞争激励机制学校从“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出发,进行大胆改革创新,认真推行了从“352” 到“361” 的考核评估激励机制,从而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使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这些教师以较高的教学艺术,独特的教学方法,突出的科研成果,赢得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赞誉。(四)推行“全员培训”制优秀教师群体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进一步打造优秀教师群体,学校推行了“全员培训”制度。一是明确培训思路,即坚持“立足自身、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员培训、整体推进”的培训方略,切实做到:学校培训有方案、计划和目标;个人有发展规划、措施和总结。二是落实“六个到位”,即领导到位,制度到位,考核到位,过程到位,个性到位,经费到位。三是凸显实效,即通过培训,在整体提高的前提下,确保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经过长期的磨合打造、优化组合,目前我校已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群体。现学校387名专任教师中,学历达标率100,具有硕士学位及研究生在读的教师有4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的教师30人。中学高级职称113人,中级职称114人 。专任教师中,特级教师2人,市(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名教师、学科优秀教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学能手共74人,形成了以“专家型”、“科研型”和“创造型”教师为龙头,高中级教师为中坚的特别能战斗的教师群体,为学校步入教育发展的快车道备足了后劲。二、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在省四星级学校创建工作中,学校通过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实施“文化、人性”管理,强化“三风”建设,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特色化”,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一) 明确办学目标 ,落实发展规划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确立了“培养高素质、有个性、可持续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优质人才”的办学目标。学校依据“十五”发展规划,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创建规划”。发展规划涵盖全面,重点突出,措施扎实,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上述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学校在教育教学及各项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了过程管理,注重实效和科学评估,并不断丰富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办学质量。(二) 凸显“文化、人性”, 注重科学有效学校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上,力求形成自己“靠制度管理聚力,靠人文关怀凝神”的管理特色。1、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学校编印了*中学制度汇编和*中学文化纲要,并在创建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从中凸显出学校制度的文化性、制约性,关怀的人文性,考评的公正性,奖励的针对性。通过文化制度的建设,有效地调动了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学校改革运行体制,实行年级组管理,使管理重心下移,从中凸显人性管理的蕴涵。年级组和各处室职责明确,协调一致,和谐互动,形成了决策指导、落实执行、监督评估和融合共享的有效管理系统。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相配套,为师生员工普遍认可,不仅维护了学校管理水平的稳定,而且提高了管理的信度和效度。3、建构网络管理系统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使学校网络成为内外上下快捷沟通、各方面参与管理以及服务于师生的重要工具。一是建立了省*网站、学科教研网、影像资源库、备课系统、课题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二是利用校园网络平台,使学校个职能部门均可通过校园网平台发布信息,考评展示,结果公布,网上调查,初步实现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三是成立专门队伍,负责学校网络管理。学校在全省率先成立电教处,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了信息员岗位职责等网络管理制度,为实现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4、大力推进管理改革学校在管理改革方面,一是构建“学生自主发展”管理模式。学校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推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二是改革人事制度。学校本着“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教职工实行全员双向聘任制。三是改革分配制度。坚持“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实行岗位津贴制和考核奖惩制,坚持向一线教师及优质教师倾斜,向高质量倾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四是改革评价制度。突出评价的针对性、全面性、发展性和激励性。5、自觉坚持校务公开学校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校务公开监督小组,自觉接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监督。学校设有校长信箱、校长热线,在橱窗中设有校务公开栏,学校改革、发展和管理的大事,都予以公示,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学校公务在阳光下操作和运行。学校坚持教代会制度。校级领导干部自觉接受教代会民主测评。涉及学校改革发展以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都递交教代会讨论、审议、表决,通过后付诸实施。6、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学校通过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加强与社会、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并且每年都邀请离退休老同志到校聚会座谈,请他们为学校的生存发展出谋划策。学校各部门还经常召开各种类型的学生座谈会或进行问卷调查,认真听取学生对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从而更好地改进学校的各项工作。(三)切实践行“三风”,有效利用资源1、大力加强“三风”建设校风建设:学校将校风建设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纳入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一是加强两支队伍建设,精心营造“务实求真”的浓厚氛围,积极为师生创设平等和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空间。二是通过系列化德育活动,全面渗透德育,建构以培养学生主体人格为核心、自我教育为主的育人模式。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环境育人工程,形成良好校园精神风貌。教风建设:学校把建设教师的良好教风,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一是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通过专家引领、“青蓝工程”及开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活动,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二是牢固树立“质量”观,通过教学观摩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学校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形成氛围。学风建设:学校将“认认真真学做人,踏踏实实学本领”作为学风建设的主旋律。在学生中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及学风建设活动等,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提高学业水平。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将学习与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真、善、美”的人格。2、有效利用各类资源学校利用丰富的内外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爱校教育,激励学生为母校争光,做国家的栋梁之才。学校在校外建立了淮海战役纪念馆、歌风台、闫尔梅墓等德育活动基地,青啤集团、坑口热电厂、大屯煤电公司铝厂等社会实践基地。学校利用“双基”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学生亲身体验,具体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学校校园网络、图书馆、科技馆、天文馆、标本室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泛支撑。学校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中国矿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十六所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学校与上述高校保持密切联系,充分利用高校智力资源优势,促进学校的自身发展,知名度得到了空前提高。三、立足长远发展,培养优质人才学校在素质教育、教学改革、评价体系及教科研等方面,力求创新,有所突破,形成办学的亮点。(一)凸显德育为首,打造德育品牌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认真开展各项德育活动,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路,提高德育实效,努力打造学校德育品牌,逐步形成了“以学生持续发展为本,塑造完美人格;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铸就成功平台”为核心内容的德育框架。1、建构德育模式学校建立健全德育队伍,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系统,建立了完备的德育制度、工作职责、考评办法等。在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校依据学生发展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学校本着学生乐于参加、自我塑造、自我提升的原则,依据三个年级学生发展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按照系列化模式生动活泼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益心启智活动,从而在探索与实践中凝成“全方位、多层次、主体化、实效性”的德育模式2、拓宽育人渠道为强化素质教育,学校利用“双基”,积极为学生拓展活动空间,构筑发展平台。同时学校确立了 “家校共建”、“警校共建”、“校区共建”的德育工作体系,并通过社区活动、社会考察活动、“走进北大清华”活动,节假日重大实践活动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在各项教育活动中,注重了“目标、过程、细节、结果”的管理与评估,使各项活动卓有成效。3、注重德育渗透学校尤其注重德育的渗透及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环境渗透德育、文化渗透德育、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管理服务渗透德育、各项活动渗透德育”的方略,使“渗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亮点。4、关注青春健康学校在德育工作中,与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与 “青春健康”教育,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心理和道德品质的升华,为学生今后的生活、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在省市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为青春健康项目在全国的推广提供了范例,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二)深入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转变教育观念是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1、大力实现五个转变在新课改中,学校力求实现五个转变。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法指导转变。二是由标准化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三是由重教师向重学生转变。四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体验转变。五是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2、重视学生自主发展学校关注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使学生逐步养成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教师积极创设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情景与氛围,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能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在探究学习中,通过分析、归纳、整理材料,学会了自行反馈评价,独立思考,合作完成等,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3、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学校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完善的校本课程开发与更新机制,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制定了江苏省*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明确了工作责任制,建立了培训研讨制,规范了评估审批制,落实了考核奖惩制,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更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我校遵循时代性、互补性、多样性、实用性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努力开发社会实践类、科技创新类和知识拓宽类等各种丰富的课程资源。目前,学校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发编印了50多种具有人文性、趣味性、多样性、地方性、实用性的校本教材,形成了丰富的“课程超市”,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选择空间,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4、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学校实施新课改之初,就制订了*中学课程实施及评价方案、选修学科监控评估方案。上述方案明确了评价指标、方式和评价结果的认定等内容。学生的综合评价。根据学生个人的课程修习计划,突出学习的过程性、发展性、差异性。从思想表现、审美能力、日常行为、文明素养、学业水平、社区服务、体育成绩、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学分认定体系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综合评价。学校通过课堂观摩、经验交流、专题研讨、成果展示、教师论坛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全方位评价。同时,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让学生及家长评教。在评价工作中,学校关注过程、效能,并为教师教学反思、专业发展提出具体建议,实现了校本评价、教师行为改进与专业发展的有机融合,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5、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学校坚持“科研兴校 、科研兴教”,始终把教育科研作为推动学校发展、深入实施新课程的持续动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增长点。为此,一是学校通过专家引领,指导教育教学科研,促进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二是学校构建了学科教研网络,颁布并认真实施*中学教科研奖励办法、*中学科研课题管理制度,采取激励措施,围绕新课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促使全校教师投入教育科研。目前学校已形成人人参与教育科研,个个从事课题研究的良好局面。扎扎实实的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切实促进了教育教学成绩的逐年提高,真正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立足高点,跨上新台阶。6、加强内外多方交流学校积极主办或参与省内外的甚至是国际性教育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大力开展国内名中学校际间交流与合作。学校通过举办“十五”重点实验课题的结题仪式,承办*市化学、历史、语文等学科教研活动,加强了与兄弟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我校通过邀请国内教育专家、学者、作家、画家来*讲学,通过聘请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外籍教师来校任教,以此增进学校师生向专家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断吸收外来先进的教改经验和现代信息。近年来,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到启东中学、栟茶中学、如东中学、海门中学、无锡一中、南渡中学、河北衡水中学等校学习考察,开阔了眼界,增进了交流。学校还选派王正立、吴佩冰、岳崇军、王丹、田慧颖等老师先后赴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考察进修,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作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现全国十六所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通过与高校合作,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同时,学校和如东中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双向交流学习机制,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四、办学绩效学校在近几年创建工作中,绩效显著。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硕果累累,师生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学校以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和办学绩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尤其学校的“青春健康”教育、空军飞行学员早期教育和培训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一)青春健康教育,享誉大江南北多年来,学校开展的 “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工作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01年,学校被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确定为“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试点学校”。2002年获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适宜卫生技术组织联合颁发的“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示范点”称号,中国计生协杨魁孚副会长、国际合作项目部刘永峰部长、李扬处长、省计生协梁振亮秘书长等先后来学校参观指导工作,对学校“青春健康”项目工作的开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最大的计划生育群众团体,与适宜卫生技术组织一个致力于促进妇幼保健的国际性民间组织,于2000年达成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 ,在全国12个省会城市和单列市及两个农村地区河南上蔡县、江苏*,开展了“促进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国际合作项目(简称“青春健康”项目)。总目标是改善中国10-24岁青少年和未婚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依据上述总体目标,我校确定的具体目标为:增强高中生自尊、自信、积极的性别平等和基本权利意识,以及安全、健康、负责任的性与生殖健康行为能力;激发高中生获取和利用青春健康服务和咨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有利于开展高中生性与生殖健康工作的社会、社区和学校氛围;通过同伴教育活动,提高我校教育创新活动的能力,增强社会对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关注,并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为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学校专门开辟了“青春学堂”,首先瞄准了切入点,注意了各系统、各层面的有机结合。我们的做法是:“八方”切入、“八面”结合。 从培训内容切入,把青春健康教育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从培训方式切入,把PLA方法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从实施新课程切入,把青春健康教育与新课程学习相结合。 从教学渗透切入,把青春健康教育与相关学科教学相结合。 从心理健康教育切入,把青春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从家长学校切入,把青春健康教育与多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相结合。 从多角度切入,把青春健康教育与学生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相结合。 从科研课题切入,把青春健康教育与教育科研相结合。学校所开展的“青春健康”项目,采取PLA(参与式)方法和同伴教育方式,并让学生做主持人,这不仅在全校师生中揭开了“性”的神秘面纱,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才华,焕发了学生的青春活力,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且促进了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人际交往能力和健康水平的提升,为使学生提高生活技能、走向成功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为“青春健康”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提供了典范。学校在“青春健康”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不仅入选中国计生协、适宜卫生技术组织主编的青春健康项目教案选编、经验集萃等文选,而且多次在北京、广州、上海、成都、南京等地召开的大型会议上交流。北京市通州区、江苏省泰州市、宿迁市等有关单位先后来学校观摩。2005年,学校荣获了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颁发的“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先进单位”称号,*校长获中国计生协“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志愿者”,胡斌老师获中国计生协颁发的“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创新奖”,孟宪芹老师获中国计生协颁发的“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优秀主持人奖”荣誉称号。我校学生燕珊珊撰写的为生命的青春加油、吕晓婉撰写的我与“青春学堂”的酸甜苦辣、雪绒花撰写的飘过青春的梦作客“青春学堂”的感触等,分别入选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和适宜卫生技术组织主编的我与青春健康一书。青春健康教育目前已成为学校兴教办学的一大特色,也为飞行学员早期培训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二)飞行学员培训,创出地域特色学校充分发挥“全国武术之乡”的地区优势,大力开展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工作,走出了成功之路,取得了优异成绩。我校办学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地区优势显著,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尤其注重特色教育。自1989年招飞工作伊始,学校就开展了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的“选苗、促苗、保苗、育苗”工作,多次受到南空招飞中心的表扬。1998年学校被南空招飞中心和*市招办定为“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多年来,学校对飞行学员苗子班的工作深入具体,为确保学员过好“四关”,即“思想关、体能关、文化关、心品关”,学校成立了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下设教育宣传组、文化教学组、体育卫生组、后勤保障组,并专门配有心理辅导教师,为全面抓好学员的早期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学校力求做到:广泛宣传,精心选苗;德育第一,精心管理;定期体检,育苗保苗;加强学习,强化素质。同时学校还经常邀请空军飞行学院教官来校指导训练,从而提高了学员的训练水平。学校尤其重视学员个性特长,在训练管理方面充分发掘学员潜能,不断探索新路,取得了辉煌成就。新华日报、*日报等都对我校飞行学员的教育和培训作过专题报导,其经验并入选南空招飞中心专题论文集。*中学先后向长春空军飞行学院输送了73名飞行学员,其输送学员人数连续十年居全省之首,学校先后十次被评为“江苏省招飞工作先进单位”,十人次获得“江苏省招飞先进个人”。2002年学校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三)教育教学科研,推进学校发展教科研工作成效显著。近三年,学校共承担市级以上科研课题2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7项,校内各学科都有相应的围绕课改的研究专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学校教师在各类报刊发表论文175篇,另有139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各级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以上奖项。教学过程管理模式研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发展研究、中学生物导学测教学模式研究等省级科研课题项目均已结题,且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效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自1995年来,学校高考本科上线总人数连续十多年居*市重点中学前列。特别是近四年,高考三本上线率稳定在87以上。王芳、梅蔚、张震、高登科四位同学分别考取了北大、清华。2005、2006、2007年连续三年高考质量上乘,获得了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教学质量综合奖”,出色的教学质量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被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为“大学生的摇篮”。(四)整体资源优势,享誉苏北教坛学校作为“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示范学校及先进单位、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江苏省历史学科教育科研基地,在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及其它资源优势,为本地区和省内外教育及其他单位服务方面,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与奉献。我校“青春健康项目”国家级师资胡斌、孟宪芹两位教师,曾先后受中国计生协、德国“爱知行”国际组织项目组邀请,对江苏省、山西省闻喜县首批青春健康项目骨干师资进行了培训。北京市、江苏省泰州市等有关单位先后来学校参观学习。学校作为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不但在教育教学用书方面给予了云南省宜良县宜良中学很大帮助,而且还为其捐助2万元资金兴教助学。学校作为江苏省历史教科研基地,多次承办省市历史教学专题研究会,同时积极为兄弟学校培训师资。学校通过科普宣传,青年志愿者活动、县区乘凉晚会、救灾济困捐款、送温暖活动等为社区提供服务,受到社会及上级部门广泛赞誉。学校制定并实施的“361”评估激励机制及后勤社会化管理等经验先后在全市推广。同时,学校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也给予了兄弟学校以有力的支持。如学校将置换的电脑、投影仪、办公桌、课桌等无偿地提供给乡村学校使用。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开展学生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往届毕业生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借助社会力量,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长足进步。学校重视听取采纳各方意见和建议,通过座谈、调查及各种信息反馈,他们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满意程度都在96%以上。学校每年为高校输送的优质生源赢得了高等学校的好评与信任。学校先后被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授予优秀生源基地称号。他们对学校的办学业绩均予以较高评价,学校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第三部分 存在不足学校在近几年抓创建促发展工作中,虽然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先进学校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我校常感到自身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学校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进行了不断探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理论与实践能力上的不协调,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二、新课标的实施深度不够在实施新课改后,学校虽然进行了强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了一定经验,但有些教师还没有完全融入到新课改;学校青年教师多,有些教师教学经验不足,需要学校在理论和实践上更进一步地加强指导和培训。我们会正视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尽快把学校建成“高质量、示范性、有特色、现代化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四星级高中,并努力向五星级普通高中目标迈进。 江苏省*中学 2008825 本人已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表各栏目内容,完全明白数据不实将会给学校带来不良后果,现郑重确认:本表所填内容真实无误。 法定代表人: 年 月 日二、分项自我评价评估指标评估内容自评结果第1条独立设置的高中;规模一般在36个班以上,每班学生不超过50人。合格自 评 概 述主要实践和成效我校于1923年由留日法政大学毕业的李昭轩先生在原歌风书院旧址上创办,1929年成为第一届中共*县委的诞生地,1995年成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80年被江苏省确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1年成为独立高中,1993年通过省重点中学评估验收,2004年3月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我校现事业规模为30轨制90个高中班,在校学生4648人,高一年级30年班,学生1554人;高二年级30个班,学生1552人;高三年级30个班,学生1542人。平均每班51.6人。主要不足和问题改进措施和目标第1条辅助材料(部分)1、 江苏省*中学事业单位法人代表证2、 江苏省*中学组织机构代码证3、 江苏省*中学沿革4、 江苏省*中学被确定为副处级单位的通知5、 1993年江苏省重点中学评估验收批文6、 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证书7、 20052008县局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8、 20052006学年度高一新生学籍统计表9、 20062007学年度高一新生学籍统计表10、20072008学年度高一新生学籍统计表11、20052008学年度在校学生总人数评估指标评估内容自评结果第2条校园校舍充分满足当前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并有一定的发展余地;新建学校一般不少于100亩。合格自评概述主要实践和成效学校占地253亩(168666),生均占地面积36.3。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达108820,生均校舍面积(不含生活用房)15.6。学生宿舍合计20923m2,生均面积6.97m2。学校绿化面积大,校内共有大小绿地、花园67000,生均14.41;校内主道路用混凝土浇铸,辅路以方形花砖铺就。学校操场北面,有60亩的预留地,为学校的持续发展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学校分为三个功能区,分别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校园校舍能充分满足师生学习、生活之需。主要不足和问题改进措施和目标第2条辅助材料(部分)1、*中学建设用地许可证2、*中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中学建设用地的批复4、*中学校园平面规划图5、*中学功能结构分区示意图6、*中学校园绿化景观分区示意图7、*中学交通功能分布图8、*中学建筑物面积统计表9、*中学学生宿舍建筑面积统计表评估指标评估内容自评结果第3条各类设备设施齐全,配置先进,对学校个性发展形成支撑;达“校校通”工程第三层次要求;生均教学、办公设备固定资产不低于3000元。合格自评概述主要实践和成效教学、办公设施设备学校4幢教学楼,设置教室128口,教室窗明几净,整洁卫生。每间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每幢教学楼均设置1口400座的多媒体会议室、1口400余座的阶梯教室。办公室96间,各室宽敞明亮,配备电脑、网络终端等。学校有覆盖各教室的闭路电视系统,有完备的室内外广播系统。理化生实验室配备符合省颁一类标准,符合实施新课程的需要。现有物理实验室8口;化学实验室8口;生物实验室6口,数字实验室2口,配有动物标本室和植物标本室。所有实验设备均能满足学生两人一组的需要,实验开出率为100%,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大型多媒体教室8口;劳技室3口;课件制作室5口;音美专用教室8口,舞蹈房1口;有心理咨询室1口。 图书楼面积4700,内设阅览室3口,500座;电子阅览室120座,并配有藏书室、师生资料室等。馆藏各类图书220216册,生均藏书达48.98册;各类期刊报纸325种。微机房12口,学生专用计算机702台,生机比7:1。为语音室6口;科技活动室7口;有天文馆、科技馆,馆藏物品丰富;有演播厅及广播室。各类设备设施现代化水平高,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运动设施设备学校建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操场一片,并有双层看台1200座,下有办公室、器材室4口,500;有篮球场12片;排球场8片;羽毛球场9片;乒乓球台52张;健身房1口;露天游泳馆一座,2500;另有飞行学员专用训练场一片,配有专用训练器材。生活设施设备学校建有南北双层食堂2个,共11000。有餐桌500张,座位3000个,完全满足常年就餐人数的需要。两座食堂间有1080的洗浴中心。学校内设超市一个。学校建有学生公寓楼7栋,合计20923,有床位3528张,住宿生人均面积6.97。宿舍内基本设施设备齐全。安全、卫生设施设备学校所有大楼内均有良好的消防设施,配有消防栓、灭火器,所有功能室内配有灭火器,所有楼道配备应急灯。学校配备的医务室一个,设诊疗室、观察室,配有专职医师6人。“校校通”工程达第三层次要求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先进,已达省标第三层的要求。校内主干线路为1000兆光缆联接,两台联想核心交换机8806E形成双链路,百兆接入交换机45台,网络设备先进、功能强大。校园网接入点覆盖全校各办公室、教室、图书馆、后勤综合楼、体育馆,为全校师生提供便捷服务。我校教学、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18055401元,生均3884.55元,能够对学校的个性化发展形成支撑。主要不足和问题改进措施和目标第3条辅助材料(部分)1、“揽月楼”教室办公室分布图2、“撷秀楼”教室办公室分布图3、“折桂楼”教室办公室分布图4、“凌云楼”教室办公室分布图5、教学办公主要设备统计表6、综合楼平面分布图7、理化生实验室平面分布图8、理化生实验仪器登记表9、生物标本登记表10、信息技术教室平面分布示意图11、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登记表12、音美教室平面分布示意图13、音美教学设备登记表14、天文馆平面图15、天文馆物品登记表16、图书馆平面分布示意图17、图书馆校产登记表18、体育场馆及运动区平面示意图19、学校体育设施、设备登记表20、400m塑胶跑道图片21、学校食堂平面分布示意图22、学校食堂设备登记表23、学校优秀食堂铜牌24、学生宿舍分布示意图25、学生宿舍校产登记表26、*中学校园供电示意图27、*中学消防设施、设备情况一览表28、*中学安全保卫管理合同29、*中学监控系统设计方案30、学校医务室设施设备登记表31、学校医务室药品登记表32、校园网络设备购买合同33、校园网络设备清单34、校园网络网站维护分工表评估指标评 估 内 容自评结果第4条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有独特的设计,有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合格自 评 概 述主要实践和成效*中学始建于1923年,有着85年的悠久历史。其间历经沧桑,数易其址。2001年在沛城东郊易地新建。新校从规划到建设,始终秉承“建园林式校园,育创新型人才”的原则,突出自己的特色,彰显校园文化品位,着力打造绿色校园、人文校园。新校园由同济大学设计,经过*人的不懈努力,我校建成了布局合理、设施现代、环境优美,洋溢着现代青春气息与浓厚人文气息的园林式学校。校园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被评为“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是莘莘学子理想的读书胜地。南大门的造型,是两册厚厚的“书”,象征着*85年厚重的沧桑历史和*师生对知识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走进学校,直逼眼帘的是一幢横亘东西的综合大楼。她以办公区为中心,两侧分布着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舞蹈房、音乐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楼顶,银色的天文台圆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楼内,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齐备,互联网络像一条条高速公路,把老师的目光引向广阔的世界。整座楼规模宏大,气势恢弘,促人昂扬与进取。综合楼的西边是图书馆,馆内藏书丰富,种类繁多。电子资料更是浩如烟海,让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穿过综合楼,是行知广场,广场内立有教育家陶行知的塑像,在瞻仰他的同时也让我们铭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广场两侧是双排并峙的4栋教学楼:揽月楼、凌云楼彰显着同学们胸怀凌云壮志,敢上九天揽月的气概; 撷秀楼、折桂楼预示着同学们经过艰苦的努力后,蟾宫折桂,取得佳绩。楼内窗明几净,楼外绿草成茵。楼前花坛造型别致,坛中四季花木点缀。莘莘学子窗下书声朗朗,啁啾俊鸟枝间啼声婉转,给人以宁静与清新。教室里,投影仪、闭路电视、多媒体设施配套齐全,为同学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我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学员培训基地,教学楼西面有专门为培训飞行学员设立的训练场地,训练设施齐全,周围以绿化带环绕,郁郁葱葱,平添运动场无限生机,为雏鹰们创造了良好的训练环境。越来越多的学子们从这里走进了空军飞行学院,飞上了祖国的蓝天。空军部队奖赠的飞机伫立在综合楼旁,面向南方,昂首欲飞,激励着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祖国的国防事业。所以四座教学楼的命名,还有更深刻的含义,那就是希望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飞行员,甚至明天的宇航员。教学区后面是一条绿树掩映下的宽敞大道致远路,将北面的生活区和南面的教学区自然分开。生活区所有的景点以天下人文广场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广场内建筑的设计,景点的配置无不独具匠心,彰显出*人的文化内涵。笔形的灯柱,嶙峋的假山,展翅的铜鹰,绿草香花的映衬,静谧青翠的竹林,都使得广场充满了勃勃生机,彰显着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天下人文景观是一对相对但不闭合的弧形墙体,凸面刻有古今中外历史文化名人的肖像以及励志名言,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激励着青年学子奋发向上;凹面是著名画家张择端的石刻版清明上河图,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祖先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永恒的艺术魅力,仿佛看到历史的繁华喧嚣,也似乎听到时间如流水的声音。四周紫藤环绕,绿树掩映,这里人文荟萃,书香四溢,让人感到文化的厚重,精神的传承,人文的引领,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广场南端,柳清河流贯东西,绿水泛微波,鱼翔浅底悠然成趣;两岸杨柳依依,随风摆动,摇曳生姿;岸边奇石堆叠,艺石成趣,曲径通幽。在这里徜徉,满眼青翠,赏心悦目,给一天紧张学习的学子们带来无比的温馨与安逸。河上架有天健、厚德两座石桥,古朴的石桥告诉*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双桥之间,方正池内建有音乐喷泉。夜幕降临,霓虹闪烁,在彩灯的掩映下,梦幻般的水流和高雅的音乐相映成趣,让人如入幻境。广场周围是生活区,两侧是整齐划一的七栋公寓式学生宿舍,北端是一栋教师公寓。生活区西侧的洗浴中心、餐饮楼和东侧的超市、书店遥相呼应,集生活、休闲于一体。红白相间的楼体与楼间青葱的草木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营造出一份轻松、愉悦的氛围。完备的生活设施,美丽怡人的环境,使学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充分的放松。 运动区域位于东干道龙飞路东侧,建有游泳馆和运动场,场内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和绿茵似毯的足球场,最东侧是大型看台,周围还配备了篮球场、乒乓球场。整个运动区布局合理,设施齐备,开阔大气,个性张扬,给人以力量和向上的气势。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大区域划分功能清晰、科学合理、动静协调、特色鲜明。我校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校园处处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天下人文广场内的清明上河图石雕凸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历代名人事迹和名言荡涤着我们的灵魂;行知广场上“百年树人”的石刻和“求真务实”的校训激励着师生脚踏实地、奉献进取;教学楼醒目处校风、学风、教风均赫然在目,教室内外挂有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牌,警策学生在学习上时时奋进,做人上严格要求;教室内外文化布置各具特色,教室外挂有名人字画,教室内有内容丰富的黑板报;学校经常开展文学和绘画作品创作、黑板报评比、以及宿舍文化评比活动;宣传橱窗定期展出师生作品、科技图片、时事评论等,激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