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小组知识点汇总.doc_第1页
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小组知识点汇总.doc_第2页
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小组知识点汇总.doc_第3页
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小组知识点汇总.doc_第4页
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小组知识点汇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小组知识点汇总以下资料共包括:(一)个人成长小组知识;(二)个人成长小组技术;(三)理论基础。(一)个人成长小组知识1. 个人成长小组的注意事项及与督导小组的区别我们要做到自我成长需要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主要是两个途径:一个就是针对着专业成长的方面,就是要做督导,也可以做案例讨论,案例报告和分析,可以多参加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专业的学术活动。当然,基本的学习和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督导就是去找更有经验的咨询师,就自己的专业成长的问题和个案工作当中的问题去求助或者治疗。另外一个途径就是专门针对解决咨询师个人问题方面的促进心理咨询师成长的途径。就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主要是找更有经验的咨询师给自己做个人问题方面的解决。进行这样的活动我们称之为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又有不同的形式,比较常见的是个别的谈话式的,个别自我体验。也有小组的自我体验,在有一些地区可能缺乏训练有素的心理咨询师,大家都是初学者,我们在一起共同成长,可能大家可以互相借力,我帮助你看到你的问题,你帮助我看到我的问题。在一个小组里头,大家互相帮助。我在这里头可能要多讲几句小组成长的问题,因为成长是需要大家互相帮助的。当然最好是有更有经验的咨询师给我们做自我体验。因为资源的缺乏,可能我们有几个一起学习的人,互相来做自我体验,互相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可能是一个好方法。那么在做这个小组体验的时候需要注意很多问题,比如说当我们的小组一开始成立的时候就应该制定一些规则:首先这些小组的成员应该是自愿的,大家自愿进入这个组。进入这个组以后我们的规则就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一些条目,当然里头有一些的内容比如说不跟组外的人讲组内的事情-保密的原则。另外组员之间不要互相攻击应该要互相保护,然后开放的时候应该是大家互相的开放,而不是有些失衡的状况。小组还可以再根据本地区本小组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我们大家小组共同认可的一些规条,然后我们一起遵守,这样就可以使这个小组是比较安全的,而且能相互保护的,能相互积极促进的,让大家觉得这个小组是大家的一个温馨的精神家园。这样才能保持这个组的活动,同时能够让大家在这样组的形式下得到帮助,能够不断的得到自我体验,得到小组体验的机会。然后让自己在咨询当中和生活当中的问题能够有一个好的组织形式帮助他们解决。我觉得这是比较有利的。类似的规则也可以用于小组的督导,有一些地区的同志他们在一起,来讨论技术问题知识问题理论问题,而不涉及个人问题。这种小组可以叫督导小组,或者小组督导。小组督导也会出现小组体验当中遇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也应该订立一些规则,然后大家共同遵守大家共同的一些信条,这样帮助这个小组能健康的发展。我估计小组的督导、小组的自我体验,在一些边远的地区,心理咨询也不太发达的地区,可能是在进行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主要的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一个是帮助咨询师的业务成长,一个是帮助咨询师个人问题的解决,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另外还要指出一点特别切记的就是不要把督导小组和体验小组混为一谈。如果这两种工作混在一起的话,成员之间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就是我们事先成立这个小组的时候我们要明确,我们是要做体验小组吗?还是要做督导小组?如果是要做督导小组,组员之间不再探讨个人问题,只探讨技术问题,只探讨个案。研究个案的概念化,怎么帮助个案解决问题。而体验小组不去再讨论个案问题,不去讨论技术问题。所以在体验小组里面特别忌讳就一些理论概念进行一些探讨。这样大家达不到体验的目的,大家对着概念说概念,从理智化谈话开始到理智化结束。而督导小组里面可能需要一些理论技术方面的探讨,需要一些理智化的讨论,需要更为理性和精微的去解决个案帮助过程当中的技术问题,而不是个案者的人的问题。我再总结一下,这两个小组性质不同在于:一个是帮助个案为目的的活动,叫做督导小组;一个是帮助个案帮助者的活动过程,叫体验小组。希望各位学员在你们地区要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到我提到的这两方面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区别,避免把这两种活动混淆起来,而导致大家的互相伤害,小组的不能健康发展。我希望我们学员能够通过因地制宜的,适合自己的情况的活动方式和小组的活动方式,或者是个人的自我体验,或者个人的督导活动,或者小组的体验,或者小组的督导,严格按照技术法把它做到位,真正让我们在这样的活动形式当中获得成长。希望各位都能成为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咨询师。2. 小组的规则小组成立的时候大家可能需要制定一些规则我们大家共同遵守,比如说:保密的原则、互相保护的原则、只讨论个人的成长和个人的问题而不讨论技术的原则、小组要进的时候,比如说有新成员要进来,比如说我们的小组活动挺好有人听说了也要参加,必须征得所有组员同意,有一个人不同意也不能让这个人进来。如果说有谁出去,最好要与大家做个告别,不要嗖,下次再活动中没这个人了,为什么?不知道。而且也应该有请假制度,如果我这一次来不了,事先要跟着一组组长说一声,组长是什么规则呢?最好是大家轮流做。这个小组的组长要轮流做,不要说谁就是组长,他就老是组长,老是组长就有问题,动力就有问题。3. 选择“你为什么要做心理咨询师”这个主题的原因?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什么主题进行个人成长?咨询师的个人成长小组,需要展开活动必须得有一定的主题和框架。当然这个主题不是特别机械的,框架也不是特别的硬性的结构。总的原则是要让大家自然的自发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时在大家的分享和组长的把握当中让大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其实所有的话题都可以作为成长小组的主题。但是有一些话题就比较轻松,有一些话题就比较沉重,比如过于隐私化,和个性化的话题就不太适合在一个成长小组的开始阶段来使用。所以我们可以用“我为什么要做心理咨询师”这样一种泛泛的、具有广泛意义的公众性的话题或者普遍意义的话题来开始,当然也可以说“我的心路历程”,也可以说“我记忆犹新的故事”,也可以说“一件让我感动的事情”,也可以说“一件让我悲伤的事情”。我觉得凡是跟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相关的,和个人生活事件相关的,和一个人的感情和事业生活发展相关的所有的主题和事件都可以成为成长小组的讨论主题。但是要注意每一次最好设定一个主题,而不是多个。也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就是我们这个小组成立之初的时候,我们就拿出一段时间专门讨论,我们这个小组围绕哪些主题开展活动。第二种方式就是我们先确定一个主题,我们不设定第二个主题什么时候开始,如果这一个主题就可以成为我们这个成长小组贯穿始终的主题,也没有必要再设新的问题,我个人倒是建议第二种。就是如果我们,我为什么要做心理咨询师可以始终引导这个小组1、2、3、5、8、10次,都有话说,没必要再设新的问题。当这一个话题觉得讨论的已经是没有话可说江郎才尽了。那我们觉得如果再不设一个主题这个小组活动就失去了方向了。 这时候我觉得才有必要再设。当然了这个小组的成员,如果大家都愿意就1到2个、3到4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开展工作,也可以事先设定每次一个主题的成长小组活动计划。4. 小组连续工作的原则。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小组连续的工作,我们会看到在这个小组里头会有不同性质的问题或现象出现。归纳起来呢大约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第一个维度是认知层面的。可能开始涉及到一些感知觉的问题,深入呢就会有一些回忆和思考的内容。第二个维度就是意识层面的问题。一开始我们大家谈的可能更多的仅仅停留在理性的意识层面。以后慢慢会有更多的潜意识的心理动力浮现出来。或者是一些前意识的心理互动浮现出来。有可能是出现在自己原生家庭的,也有可能是出现在自己的个人的小家庭的。也有可能出现在这个小组里。第三个维度就是问题的性质,有一些问题是比较浅层的现实层面的,有一些问题是比较深层的精神境界层面的,当小组开展时间不够长的时候,尽量停留在浅和简单、表面这个层面上,让大家觉得能适应小组活动以后再逐步推进。5. 小组开场的目标在一个成长小组开始阶段,重要的是要让大家放松下来。营造安全的、温暖的和相互关怀支持的气氛,然后让小组成员之间、组长和成员之间,建立融洽的亲密关系,如果达不到亲密也是融洽协调的关系。同时鼓励那些有利于小组发展方向的表达和行为。抑制或者是调节或者是巧妙过渡,那些不利于小组发展的言行。6. 个人成长小组通常如何结束每一次结束应该做一些小结,在小结之前让大家想说话的人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如果时间充裕,应该每个人都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为自己参加这个活动做一个小结。如果时间紧迫呢,也不必依次作这样的表达,但是组长要做一个小结,给这整个的活动作一个收尾。让大家能归纳和概括此次活动的收获,然后同时可能也需要提示一些组员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便保证这个小组能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下去。组长可能会把整个进程小结一下,按照时间顺序;然后也可能会把问题也总结一下,就是在我们人类社会生活当中,在我们组里今天呈现出来的问题里,比如说反映了亲子之间的什么,反映了夫妻之间的什么,反映了兄妹之间的什么。那么在这里面拎出几个点,加以总结和阐释,能够让组员学习到在成长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克服哪些问题就能成长,改变哪些观念就更健康。然后把小组的气氛也做一些点评,给积极的参与小组,正确的或者是健康表达的组员一些鼓励,然后给整个小组一种鼓励,小组成员在整体的自我肯定的氛围中结束比较好。7. 第二次团体如何开场?我想如果一个连续的小组,在第二次必然要谈到第一次,因为在此之前的这样一次成长小组活动是所有组员最近期间生活当中发生的不寻常的事件,我们完全不能避开这一点。同时,我们让大家谈上一次活动之后的感想,有助于我们迅速进入这个小组的工作状态。因为上一次内容让我们回忆起来还是让我们有记忆犹新的工作的感觉。8. 组员如何分享,会比较有利于自己及他人的个人成长我觉得在分享的时候,重要的是联系自己来分享。看到了别人讲自己的事情,一方面我们对他有一些思考分析和判断,我们分享的时候,尽可能对对方有所帮助,帮助她什么呢,帮助她更好的理解自己。但是这只是我们分享的一半的内容,更重要的另外一半是由别人谈自己的事情引起我们对自己的什么思考。当分享涉及到别人或对方的时候,要能够发现对方的积极的、正面的因素和亮点,对对方给予支持和理解。如果发现对方的问题,希望不仅指出对方的问题,还认真负责的替人家做一些分析和部分的有限的解释,使人家能够得到帮助,获得成长。在谈到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可以联系别人的事情,深刻地认识自己,最好能自己讲出自己的问题,在指出别人的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小心。有的人谈的完全无关,这时候要想帮法让他尽快结束这个谈话。另外,过于理智性的表达对人、对己、对小组帮助都不大。所以参与成长小组的人尽量减少过于理性化的表达。9. 小组中成员能够获得成长的原因团体的积极动力形成后,会让人们勇于把自己负面的东西表达出来。积极的动力包括:安全、互相信任、理解、尊重、积极的共情等,这些积极的动力形成让人健康的力量。在人们表达了生活中负向的东西后,会得到理解、领悟和支持,而不会受到伤害。这样成员就可以在一个安全的氛围中审视自己,肯定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问题,达到正确的自我认识,从而使个人问题对他们的工作影响越来越小。另外,其他成员经验的分享启发及榜样作用都有利于个体的成长。10. 为什么会给寒星很多时间寒星在她少年儿童的时期,受到了比较多的伤害,她内心里比较敏感比较脆弱,我们希望让她受到保护。所以,当她能够敞开自己的内心,开始讲她的问题,开始讲她的经历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让她尽量痛痛快快的讲下去。当然不一定她讲的内容都有足够的信息量,也有可能其他的人会缺乏耐心,但是这时小组的领导人可能需要拿出耐心来,听她继续讲下去。拿出耐心来,听她继续讲下去就让寒星感受到受到了保护,受到了包容和爱护,是不是打断她,不应该由我们个人的情绪化来决定,说我不爱听了就要打断她这是不可以的,必须得是情况是我们可以打断或者她已经停下来,我们才可以介入这个谈话11. 咨询师要将自己的问题概念化个案概念化是指搜集与当事人问题相关的资料,系统的统合这些资料,以对当事人的问题、内在心理动力、个人功能、问题演变、求助原因等统整性的了解与评估,形成对当事人问题的假设与判断。个案概念化的能力是每位咨询师须具备的能力。在咨询师面对自己的问题时,只有当他可以清楚描述出自己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后,才算真正理解了自己问题,真正解决了问题。让寒星将自己看作个案,解释自己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方法很中立和绵软,有保护她不让她受伤害的作用。而“你怎么看待自己的问题的?”则有攻击和责问的意味。(二)个人成长小组技术1. 如何选择需要工作的对象。 深蓝提出自己自杀过好几次,而其他人则没有那么紧迫。组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有问题或者有过问题的人,尤其又是主动开放的成员,应优先处理,组长不能视而不见。2. 组员分享时,组长应根据什么原则给予反馈?我觉得一般来讲,在成长小组的初始阶段,要给反馈应该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给反馈比较多的应该是比较符合小组的动力发展方向的。反馈比较少的应该是不太符合成长小组的活动要求的。如果我们给了负面的反馈,尽管再委婉,对方也会感觉到被否定。这样否定了一个,其他组员就会增加思想负担,说看起来这样说不对头,我会不会一说也这样了呢?然后就遭到否定呢?所以我们尽量鼓励那些积极的比较正面的,有利于小组活动健康发展的那些言行。 这样呢就促使大家都积极踊跃的表达和参与。另外呢有一些组员呢,他的表达可能比较抽象或过分概括。如果我们给他反馈,就变成了空对空的一种互动。所以不一定他说了错话,并不一定他说了不符合成长小组要求的话,但是无助于推动这个小组的进程,那么我们跟他互动就不会有太高的效率。如果有人谈了很具体的、比较个性化的、具有很强心理学意味的内容,我们跟他互动不仅仅可以帮助他,还帮助小组的其他成员。比如说有的人谈的主题鲜明,很多故事中贯穿着一个清晰的主题。而这个主题表现了过强的超我和过于刻板的一些信条,对他个人的行为和生活幸福度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一点,跟他互动,通过跟他互动的过程影响他,也启发其他组员。3. 如何打断组员的发言a) 巧妙过渡发言权。 举例,“你家没有女孩啊,刚才我光照顾男士了。那咱们照顾这个女孩,让这个女孩也说说”(杨老师对康鸿说,并将发言权过渡给寒星)b) 鼓掌的妙用(给大器鼓掌,给开车鼓掌)为什么说鼓掌是鼓给大家的,不仅仅是鼓给大器的。鼓掌鼓给大家很重要,因为这个时间是大家的。这个小组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但是当一个人占用时间太多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提醒他,这个时间不完全属于他。但是我们如果直接的提出来,就让当事人感到有些尴尬。所以我们借着鼓掌来说明我们的时间是共同拥有的,不是属于哪一个人。为什么前面的人都不鼓掌,到开车讲完后,就要鼓掌呢?前面的人讲的各有各的侧重点。他们关注的内容聚焦的地方都不太一致。对于一个成长小组来说,他们的表达,都还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但是开车在这个地方讲的这些话,基本上符合成长小组动力学的趋向和氛围的要求,组长号召大家给他鼓鼓掌实际上是给所有的组员指明一个方向,就是怎样来表达,怎样来表达对其他人的看法,怎么样谈自己的感受,比较符合成长小组的要求。开车此时的表达既肯定了组长和其他组员,也肯定了自己。c) 如何理解口误和运用口误(大器的口误)产生口误的原因,通常常见的是比较紧张或者焦虑,容易出口误。但是有一些口误是有特殊意义的。比如说这个口误跟当时的情景,前后的背景情况,环境特别不相称,那有可能是深层的心理动力学意义,所以我们经常会注意到口误。在这个地方,我指出他的口误,主要是想借有这个提示引起大器自己的思考,同时也控制一下大器要继续谈话、继续表达的这种表达过多的倾向,尽量又显得比较自然。我们仅仅是拿大器的口误作为一个契机,作为我们控制谈话的一个契机。只要大家注意到了这个口误,而且大器和周围的人也就口误展开关于自己是怎么感受和思考的讨论就够了,让大家都有机会说话就够了。至于口误本身,我们到没有必要太多过分的去追究。我觉得大器的表达其实是很具有正面意义的表达。而且大器这个表达打开了小组的紧张气氛。所以我们应该对大器的这种表达基本上给予肯定,即便我们抓住了口误来做一些阐释或者是引导大家进行一些思考和表达,也应该怀着肯定的态度,这样使得组员能够放松心情,不仅大器不会紧张和焦虑,其他组员也会得到鼓舞就是我们不管怎样讲,组长都是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的。4. 如何应对组员间的相互批评(小丫批评大器) 人们在思考问题和表达问题的时候,会有两种层面的意识起作用。一种是意识层面,一种是潜意识层面。意识层面在表达的时候通常会依照一些规则、规定、规条来表达。但是潜意识则会超越这些规条去感受。小丫说大器跑题,实际上就给大器某一种冲突性,或者说对大器带有一点攻击性。这时候如果小丫意识到这种攻击性的话,或者是这种表达本身就带有攻击性的话,小丫就会感受到腹部有一些紧张和不自然。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让大家感受到,当我们的表达不太友好或者有可能对对方造成伤害的时候,我们头脑里没意识到,但是我们的身体会有感觉的。而且当小丫说是负面的感觉,或是紧张的感觉的时候,给其他组员的一个暗示就是,我们要指出其他人的不足或者问题的时候要特别谨慎。5. 提问技术(邀请大家参与发言连环提问)邀请大家参与发言:“有谁听到她有口误了?”“你们都听见了吗,还是她听错了?”连环提问:连环提问的意思,主要是避免组员之间发生直接的对抗和冲突,一个人谈了对另外一个人想法,下一个人就要谈对上一个人的想法,这样呢大家就没有办法把火力瞄准某一个人,就是我们会想更多、更广泛的问题,而且会更好的朝我们自身联系。因为我们不是朝一个固定的人联系,那么焦点疏散开了以后就会落到我们每一个人自身。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小组成长小组活动的目的。而当连环提问基本已经达到目的,大家已经开始朝着比较符合成长小组的动力发展方向前进的时候,这种连环提问就失去了继续进行的意义,可以自由的发言,让他们自由的表达,让小组成员自由的表达,或者转向其他的问题。6. 组员回答不出组长的提问如何处理莲子回答不出:“您在跟您先生说,您在干正事的时候,实际上这句话是说给谁听的?” 莲子一时回答不出杨老师的提问,但是可以看得出,这引发了她的思考。对于成员思考性的沉默,组长不要打断,要给她时间思考,而不要一揪到底。寒星回答不出:杨老师:是不是所有脾气倔强的女人都遭家里人打。嫁一个人挨一次打,再加一个人还挨一次打?我们做心理咨询师我们就要有这种关于人的概念。假如有这么一个个案,让你帮助你怎么帮助?寒星:(沉默)有点,有点乱。杨老师:抱歉我把你脑子弄乱了 当寒星说我的脑子乱了的时候,表达了寒星内在的焦虑,当寒星特别紧张的时候,小组的领导有必要帮助她减压,那怎么样能有效的减压呢?在这时候做出什么样的回应对寒星最有帮助呢?首先不做回应肯定是没有帮助,因为寒星会觉得被冷落。如果做了回应,你的脑子是怎么乱的呢?就使得寒星脑子会更乱,因为寒星不知道自己的脑子怎么了,小组的领导也不知道她怎么了。寒星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就会更没底。假如说“你的脑子为什么乱了”这样来回应呢,寒星就会觉得受到责备。我现在正在谈问题为什么乱了呢?不回应不行,回应不恰当也不行。这时候可能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急中生智,我把责任揽过来。避免寒星的尴尬。我把责任揽过来我自己不会太尴尬,而避免了寒星的尴尬,又由避免了组员的愤怒。但是这时在揽过来就需要稍微有一点幽默和调侃的口吻,而调侃的对象不能是对方,调侃的对象不能是组员,必须得是说话的人自己。所以呢我把责任全揽过来,“对不起,是我把你脑子搞乱了”这里包含着某些担当和保护,还带有幽默,能帮助对方减压,又能够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7. 如何处理组员的冲突。如果组员和组员之间发生冲突,有不同的意见。组长不易明确表态支持哪一方,反对哪一方。可能需要阐释双方各自的道理,或者借由第三方表达对二位的观点,但如果第三方不能保持中立。支持一方反对一方,可以对第三方这种有失公允或者有失中立的立场表达一些点评,来引导小组成员朝着有助于小组健康的气氛的发展的方向前进。8. 如何避免组长与组员之间的冲突(请康鸿发表对开车发言的看法的原因)我发现了开车的一些问题,然后我就会提示到开车。但是发现这种提示的作用不太明显,如果这种作用不太明显,再由我再进一步的去跟开车互动或者再进一步的提醒他,就会让开车感觉到我给他的压力。如果我提到其他的学员,让其他的学员对开车这个反映做出一些评价,有可能其他的学员看清楚的东西,开车没看清,而其他学员说出来的话,正是我想说,又不便于说,可能我说了的效果还不如其他组员说得好。我就是为这个目的来这样做的。9. 如何利用不同组员相互启发小组片段:杨老师:(对寒星说)大家提了一些问题,其都是出于想帮你从这个有点迷雾的路,把它滤清,我们确实通过她的故事,特别想帮她,但是我们能帮助她的限度,范围是有限的,特别是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听了寒星这个故事,是不是再听听莲子说,你家庭作为一个重男轻女,身为女孩你是不是也经常感觉到你要做成一些大事。让你不能忽视我。莲子:应该是这样,应该是有这样。就是为什么我在家里其实有一个很小的细节我没有说。就是我小的时候,因为抗美援朝的时候,大人都特别忙,就把我搁在乡下。我是我们家四个我妈妈没有从小带的,是一出生就把我搁在乡下。这样的情况,其实当时的家庭里我就感觉我和别人不一样,可是当时不知道为什么不一样。我特别早我就上山下乡了,16岁我就离开家了,就走了。别人都说你特革命什么的,其实当时不是这样,我就觉得我跟家里格格不入,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后来长大时我才知道的,我才明白的。就是很小的时候放在农民家里,人家喂的也不特别饱,原来身体就特别瘦,现在看我还是特别瘦。就是吃不饱,然后老哭老哭,我奶奶一看我是这种情况就把我接走了。我学了心理学以后,这种事情我才明白,在我的家里,我和奶奶是最好的。可是家里我妈妈跟婆婆不是那么融洽的。所以我妈妈在心里就排斥我,从小就不带看我。就是这样的一个经历,所以杨老师说的特别对。我给我一辈子总结过来,50多岁可以说一辈子。我就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努力的,都是我自己努力来获得的。这种动力来自于什么呢,就是这种经历,和自己小时候感觉的那种自卑。所以,自卑呢,就成了一种动力。所以我在哪儿都不服输,在兵团的时候,别看我年龄特别小,个子特别小,当时好多特别高大的男子都特别佩服我,就是他们干不出来的事情我都敢干。就是这样子。我觉得就是跟这个家庭,自己成长的经历非常有关的。就是你不被认可的时候就特别希望自己被认可。杨老师:我想请您思考一个问题。您觉得小时候,是您家里人对你忽视或者不被认可,我觉得我记得原话是你觉得妈妈很排斥你。莲子:就是我后来杨老师:也有可能你在心里很排斥你妈妈,当我们排斥谁的时候我们总看到他排斥我们,为我排斥他找到理由,是他排斥我。莲子:我觉得两方面,因为确实我这些都是我以前不明白,我学了心理学我才明白。妈妈从小带不带过你和妈妈的感情特别有关系,就是妈妈从小没有带过你,可能和妈妈天然的感情就会弱一些。向您说的,昨天您说的一句话我他别赞成,好多事情我们眼睛看见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其实现在回忆起来,大了回忆起来,挺感谢我的家庭的。其实不是我这种经历,可能没有那么大成就。杨老师:我们都应该感谢我们的家庭,父母。是我们的家庭、父母让我们有这么大的动力去做这么多事情,做这么多有价值的事。那么我想问寒星刚才听了莲子说她对妈妈的那种情感。你在父亲面前那么倔,又可能你想表达什么?寒星:我想表达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你不把别人送出去,把我送出去。杨老师:如果有了这个想法,我就会很倔,你说我就不是,你打死我,我也不怕。但是我还要保持一切照旧的样子。你不是不要我吗?没有你我照样能活,你这套东西放在你爸爸身上,我们从现在分析是有道理的,但是你这套东西要是放在丈夫身上,你丈夫就觉得愤怒了。因为什么?我说你不行,你还比我还有理。我打你,打你我也不怕,而且打完你还觉得你挺冤枉,一切照旧,工作,没有风险。其实你这套东西给你父亲,他都不能理解,更何况是你先生呢。人家又没养你,也没把你送人,人家也没说你特别不实的事,可能捕风捉影说你几句,你就特别硬的东西出来了。你丈夫觉得受到侵害了。有可能吗?所以人家老是反击,先受到侵犯,然后反击的感觉。所以他为什么出手出得这么他觉得我是正义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凡我,我必犯人。所以你要注意了,我现在的倔是跟谁犯,这倔是从哪来的?应该犯给谁?犯给谁合适?最后你化解掉了以后,不是说我委屈着自己,是我不应该跟人家发火,我这火不应该对人家发。小丫:我也是最近才明白,最近参加了精神分析沙龙,华夏在六月底组织的精神分析沙龙,我就过来了。当时我也是在听,听那些学员在说因为那几天我正在和我先生较劲,太幸运了,因为我那天抽时间来了。所以我特别感谢我自己,我听大家说完了以后,我发现那气不该发给他,是该发给我父亲的。小的时候我就是那样和我父亲相处的。所以回去以后我对他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我觉得他特无辜,当天晚上我就对他她别好,我说他是无辜的。这个问题这个怨气不应该发给他的。杨老师:小丫这话你听到了吧?刚才我们帮助你的意思是什么,不是我们学了心理学前途一片光明。是我们学了心理学,我们理解了人,理解了人和人的关系,理解了人在现实中的关系和想象中的关系以后,我们心明眼亮了就不会胡乱做事情了,就不会找来我们不必要的麻烦。开车:就是刚才我想的,像你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伤害,这个伤害也是一段一段的。这一段为什么下一段还是前一段的翻版,人家打你必然有你的原因在里面。作为一个丈夫来说,不管他是不是捕风捉影,即使这件事情是完全没有的事情。退一万步来说你能让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出手,如果说他一个人打你,说这个丈夫不好,咱们可以去理解。换一个人他还是打你的话,我们就可以更多地问问自己。刚才杨老师分析,我想说的就是杨老师早就看到了,就是说当一个冲突它发生的时候,他一开始不是有那么高的分贝的,对吧?她没有那么高的冲突,只有那个冲突达到一个底线的时候。刚才说你的丈夫进了你的禁区,你的禁区就是你千万别说我这个点,你要说到我这个点我立马从十度要涨到九十九度,这个水就烧开了,这个水烧开以后呢,你这烧开的水马上就会伤害到你身旁的人。这个最直接伤害的认识谁呢?你丈夫马上就把这个球踢回来了。杨老师:开车这个形容很形象,对寒星有启发吗?寒星:有启发,因为以前想,就像他刚才说的,为什么一个人打你,第二个人还打你,也想这个,我就是觉得从自身找原因吧。就感觉这件事情你不能强加在我头上。当时想开车:所以你就遇到这个点了,就是谁都别说我这事。寒星:对,就是本来我没做吗杨老师:这就是爆竹捻,一点开车:这就是引线,这才是真正的原因。寒星:当时心里也有,你不让我接触其他的异性,为了他,同学的关系断了开车:你觉得很委屈,一直在委屈呢。包括你说你跟所有男人都不接触,你是为了让他能放下心来,但是你这个委屈是一直放在包里阿。这个包里装的就是另外的一个炸点。杨老师:就动不得啦,一动就炸康泓:而且你这个丈夫,如果当时你炸了就炸了,当这个委屈多起来就点燃一片的炸弹,而且一旦烧起来,所以你这个男人觉得,你不仅把你烧了,而且你要烧我,烧这个丈夫,所以这样他一定要有动作的,而且要有挡你的这种威力。他没有工作,学历也没有。所以他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他这种强大。所以他就用很大的这种甚至是暴力,甚至是一些一般男人做不出来的一种动作。杨老师:当一个男人挥起拳头对一个女人打的时候,实际上内心的弱小已经相当于小男孩。寒星:我想过是不是给他施加的压力,后来给他施加的压力可能太大了。因为你很强,我什么都不用他。比如说我挣钱,我能挣钱,我能做事,我什么都不用,可能给他施加了危机感。康泓:你把他当成小孩,哄着他,他干什么你都答应他,他不让你跟任何男人接触你都没问题,而且你把他都弄得很好,你照顾他,照样能做得很好。杨老师:尤其是他打完她还给她跪下,更说明他内心的脆弱。开车:就是我突然有这么一个想法。刚才我说了半天是一个控制与反控制,控制与被控制。这样一个问题上再较真儿。你可能你丈夫跟你有一个问题,有可能就在需要与被需要的问题上。杨老师:我刚才还就想说这个,当你说她说得这么清楚的时候,用这个道理去解释解释自己。开车:大概也就这样的一个结果吧红色字体的部分是杨老师利用不同组员相互启发的语句,要好好体会哦寒星-莲子-寒星开车-寒星-开车10. 如何保护组员,不给组员过大压力(寒星的例子)。可以请每个组员提一个问题给当事人,请当事人思考,然后就停止讨论。如果压力太大时,中途就可以转向其他人的问题。并向当事人强调大家关心、爱护、想帮助的一面。同时也向其他人指出,不要太急迫。太急迫的帮助,不仅不会促进当事人的思考,反而导致当事因为各种解释、面质而感到窒息或被否定等消极情绪。11. 如何处理其他组员的议论纷纷 就在这个谈话的进程当中组员出现了议论纷纷的情况,这提示了寒星此时的表达可能不能够抓住其他组员的兴趣和注意力,也有可能说明寒星此时此刻的表达,没有足够的信息量或者是情感含量,也让组员的兴趣涣散。其实同样的感觉也会发生在组长身上。但是这时候恰恰是一种考验。如果组长抛开寒星去处理其他组员议论的问题,比如说“你别说话了”,这时候其他组员会觉得受到了无端的指责。明明谈话很没意思还不让我们自己讨论讨论,对组长有意见。如果我们转向其他组员说“你们正在谈起什么有意思的事情,让我们大家都听听”。这时候寒星就受到冷落的感觉,而且寒星无形当中被贬低的感觉,就是我直接跟他说话都没有那些议论纷纷引起他的注意。所以处理其他人的议论是不恰当的,在这个时候。而组长保持全神贯注的跟寒星谈话的状态,使寒星觉得受到了关注,受到了积极的关注。而且不仅关注她还跟她有回应有互动,这样就让寒星觉得受到了关注受到了保护。这种做法也给其他组员一个示范,就是当我们对对方的谈话不感兴趣的时候,我们仍然要保持倾听,认真倾听的状态,使对方得到尊重。组长这样做比直接干预组员私下议论效果要好。12. 顺序发言与自由发言考虑到大家可能比较拘谨,第一次小组采用顺序发言的方式,以后的小组可以自由发言。(三)理论基础1. 杨老师与小寒之间巧妙的对话小寒:刚才深蓝说的,触动还是很深的,当时透过我这个背景我思考探索,这次因为刚才我也没有时间说了。其间也发现了家里面童年的东西,包括跟家长的互动,特别是跟母亲的互动,直到现在一个客观的事情就是,现在也不给家里打电话。因为我父亲已经过世了,对我其实我我们家有兄弟有九个人,我是最小的老九。六个姐姐,两个哥哥,其实朋友说你这个童年很幸福吧?最小的又是男孩。他觉得很幸福,应该是很多宠爱为一身吧。但是其实正好相反,最小的其实是最没有权力说话的,最被冷落的这样一个角色。表面看来自己有穿有吃什么都不做,但其实就是被压制的感觉,所以导致后来成长得比较长,包括现在,包括以后的。现在跟母亲的关系就是成长起来能够做自己的选择,做自己的决定以后,发现有些对母亲是几个阶段,一开始对她是一种抱怨、怨恨,现在对她有一种有些事情来说吧,现在有时是一个月或是半个月打一个电话,不是亲情促使我打这个电话,而是应该去打。就像我们常举的一个例子,好像说我们家里的父母应该孝敬,就是应该孝敬但是却没有把她放进一个亲情的角度来。也没有说我在用我的心去感受我妈真不容易这一辈子,不是太多,有没有,也有。但是每次打电话给母亲是应该的成分更多一些。她说的那个东西,其实也应该再聊聊,怎么能化解这个东西,走出来,走得更加灿烂,所以这是我的一个结,前段时间我一直想回家一躺,可能是因为工作,也因为我自己有时候不愿回,其实也是愿意回去,因为时间。我把这个东西说给我的同事时,说其实你真的应该回去,真的用心的跟你妈坐下来聊聊,其实她很需要你的开放,需要你一种用心去跟她沟通,讲出你的感情,讲出你爱她。我也尝试这样回去,不知道是不是没有时间,还是自己不愿回去,走不出自己第一步。所以还有一个结。杨老师:原来想让神来帮助你。后来是你想让心理学来帮助你,现在是你想让她来帮助你。杨老师点评:此时,我是想让小寒意识到要实现成长,需要增长自己内心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寻求帮助,但由于帮助他的愿望太强,所以做出的回应快了一些。后面可以看到,我说的话激发了小寒的阻抗。更恰当的表达是“你是不是想过这是为什么”或者“我很好奇关于这件事,你怎么想。”解释再慢一点,效果会更好一些。小寒:现在也不能说是帮助吧,而是说去探讨一下这些问题。不使用神和心理学帮助,一个倾向吧,现在也不是帮助,而是想和他沟通一下这方面的问题。杨老师:我们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又两大任务,这是我们谁都没法回避的,就是我自己能不能接受我自己,然后是能不能接受我的家庭尤其是父母,如果我觉得我不好,有可能是来自我跟我父母的互动,因为我小的时候哪知道我好不好,我要看他们对我好不好,他们对我好,我觉得我可能是不错的。他们对我不好,我就要猛努力好。我努力好,是不是该对我好了?努力好,还不好,就很委屈了。我再做得更好,做的更好还不好,就愤怒了。凭什么?凭什么你对我姐姐,对我哥哥,对我弟弟,对我妹都好,就对我不好?我这么努力你还对我不好,那你们是坏的父母。小孩一开始先说自己不好,因为大人不会错,小孩会错。如果她觉得自己没不好,那就是你们不好,从此以后即使你们对我好我也看不见,你们对我有一丁点不好我就会放大,你看又来了吧,又对我不好了吧。所以这时候我们就会想,既然父母对我们不好,那我们就不要他们,我们靠自己。靠自己,觉得自己特别渺小,力量特别小怎么办?我看谁劲大,谁劲大我就往谁哪靠。他们比我父母还好。我不知道我说了这些话对你这么多年的心路历程是不是有些启发?因为其实差不多我们都是这么走过了的,只是你学了神哲学,他学了外语,他学了医学,他去做了教育,他学了中文。我们其实是在通过自己竭尽全力的努力,去走出自己的精神困境。最终我们走到了今天,我们应该祝贺深蓝,其实我们没看到有强烈的外界帮助,他就能化解自己跟她父母的关系。这不光是学心理学的结果,也是她自我力量强大的结果,如果我们自己非常弱小,那么我们这个仇恨是化解不了的,怨恨也是化解不了的,不知道我这么说你有什么感觉。杨老师点评: 这里我说这段话是把刚才太急的点评做进一步解释,启发小寒把自我成长作为重要的任务,而不是从外部世界找支持、找解决方案,希望小寒能理解,但是从下面小寒的反应来看,他并没有真正理解小寒:您刚才讲分两部分吧,前面部分我理解就是讲这个,讲那个,其实内心,自己还是比较脆弱的,软弱的,这是不能回避的。这个是这样的,其实很多年一直到我25岁的时候一直都是没有自我的。别人说东我就往东,别人说西我就往西,没有自我的概念。后来依托我一个导师帮我,那时才有力量,才知道我要这样走,就有了目标了。就这样一直走,其实还是我的一个目标,现在不谈信仰杨老师点评:从小寒的反应来看,小寒还是没有真正领会启发,因为他仍旧在谈导师对自己的影响。其实在咨询中效果不好的对话是常有的,关键是咨询师能不能意识到不好的对话。如果咨询师因为对话不成功就感到愤怒或责怪来访者,那么就真的失败了。杨老师: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想问你,你找了这么好的一个导师,而且他那么有力量,你觉得他那么好,你为什么要离开他。杨老师点评:为了帮助小寒理解自己的状态,此处使用了面质技术,不过越面质可能会引发越大的阻抗。小寒:他建议我离开的,他建议我走我自己的路因为他是一个神父,所以他说你喜欢走那条路你走你自己的路,这样我才走出来。杨老师点评:通过几个回合的沟通,其实小寒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的表现了出来。小寒始终没有表达出是自己决定离开的,仍旧是说是导师建议自己离开的。小寒的表现印证了我最初的猜测杨老师:哎,我刚才注意到好像说你自己发现你应该离开他,是我听错了吗?还是说导师要你走的,还是说我要离开你。杨老师点评:启发小寒思考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提醒小寒是自己发现自己需要离开小寒:其实这样,他就是一直启发我,他其实严格来讲没让我去做,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他就说你是谁,你要什么。要你要的路,走你走的路就可以了,所以这是她给我的一个强大的后盾。所以我就吃了好多苦头,就是寻找自我。寻找自己要的路,就是这样。杨老师点评:从小寒的回答来看,小寒对于独立寻找自己的道路,有了一定思考杨老师:你看我们这些人里,谁像那个导师啊?不是长得像,就是那个精神气质,那个跟你互动的方式。总要的互动的精神。杨老师点评:这里,我的意图是想运用一些技术给小寒一些互动性的帮助小寒:好像找不到杨老师:或者类似的呢?小寒:应该也没有杨老师:这种没有你怎么理解小寒:说不来,怎么理解?杨老师点评:到这里,发现尝试没有成功杨老师:或者听听别人的想法,就是他有导师他离开了,他精神里头跟导师的距离还比较远。杨老师点评:到这里,小寒已经有了一定领悟,但做互动性帮助的尝试不成功,继续下去可能仍旧没有结果,所以暂时不做过多纠缠,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