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节淋证.ppt_第1页
课件:第节淋证.ppt_第2页
课件:第节淋证.ppt_第3页
课件:第节淋证.ppt_第4页
课件:第节淋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淋证,临床教研室,概 念,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漓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 主要指热淋、血淋、石淋、膏淋、气淋、劳淋六种淋证。 热淋是由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而致,小便频数短涩,以灼热刺痛为主要特征。 石淋是由于湿热蕴结,煎熬尿液,杂质结为砂石而致病,以尿中排出砂石为主要特征。,气淋实证由肝郁气滞,气火郁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而致,以少腹胀满,尿痛涩滞为特征;虚证由脾虚中气下陷,膀胱气化无力而致,以小腹坠胀,尿有余沥为特征。 血淋是以尿血而痛为主要特征 膏淋是以尿痛涩滞,混浊如泔浆,滑腻如脂膏为 主要特征。 劳淋具有遇劳即发,反复发作,淋漓不已等特征。 尿浊以小便混浊,白如泔浆,排尿时并无疼痛为主 症。,文献摘要,1、淋证的概念和症状 淋之名称,始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司天之政初之气小便黄赤,甚则淋”,称本病为“淋”、“淋閟”、“淋溲”。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 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2、淋证的病因病机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说明热邪是淋证发生的原因。 华佗中藏经论诸淋及小便不利“诸淋者,冒热饮酒,过醉入房,渴散精神,劳伤血气。” 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3、临床分型 中藏经 冷、热、气、劳、膏、砂、虚。 唐代千金要方 石、气、膏、劳、热淋。 宋代济生方 气、石、血、膏、劳。 4、治疗 尤在泾金匮翼诸淋“散热利小便,只能治热淋、血淋而已。其膏、石、沙淋,必须开郁行气,破血滋阴可也。” 5、转归 尤在泾金匮翼诸淋“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沙、如石也。”,讨论范围 急慢性尿路感染 泌尿道结核 尿路结石 急慢性前列腺炎 化学性膀胱炎 乳糜尿 尿道综合征,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 小腹拘急引痛, 为主症的病证,泌尿系解剖图,病因,病机,小结,成因:有内因外因之分。 基本病理变化: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 化不利。 病位:膀胱与肾。 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之邪。 分类:热、石、血、气、膏、劳淋。,小结,病性:有虚有实、多见虚实夹杂,初期湿热为患,脾肾两虚,湿热伤正,由实转虚,邪气未尽、正气渐伤 阴虚夹湿热 气虚夹水湿,虚实夹杂,膀胱湿热为标 肾虚为本,小结,转化:1、虚实转化 热淋 血淋 气淋,劳淋,有实转虚,移行阶段虚实夹杂,夹,2、证型本身虚实转化,气淋、血淋、膏淋可虚实转换;石淋由实转虚,砂石未去 表现正虚邪实。,3、淋证实证相互转化图,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 1、小便频数,淋漓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 各种淋证的主症,为主要诊断依据。 2、病久或反复发作后,常伴有低热,腰痛, 小腹坠胀,疲劳。 3、多见于已婚女性,每因疲劳,情志变化, 不节房事而诱发。,二、病症鉴别 (一)癃闭,(二)尿血 尿血需与淋证中的血淋相鉴别,(三)膏淋与尿浊 尿浊需与淋证中的膏淋相鉴别,(四)六种淋证:小便频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 热淋:起病多急骤,小便赤热,溲时灼痛,或伴有发热, 腰痛拒按。 石淋: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 痛,或腰腹绞痛难忍。 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 血淋:溺血而痛。 膏淋: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 劳淋: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漓不已,时作时止, 遇劳即发。,三、相关检查,1尿常规、中段尿细菌培养、尿2-微球蛋白定量可直接发现致病了解肾功能情况; 2B超、静脉肾盂造影X线摄片可直接明确病位及肾脏的形态; 3肛门指检前列腺及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等可以了解前列腺的病变情况。,辩证论治,一、辩证要点 辨明淋证类别 审察证候虚实 注意标本缓急,二、治疗原则,基本治则:实则清利,虚则补益,三、证治分类 1、热淋 主症:小便频数,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 兼症: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 常用药:瞿麦、萹蓄、车前子、滑石、萆薢利湿通淋 大黄、黄柏、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2、石淋 主症:尿中夹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腰腹绞痛。 兼症:尿中带血,苔薄黄,脉弦或带数。 虚实夹杂证:气血亏虚者伴见面色少华,精神萎顿,少气乏力,舌淡边有齿痕,脉细而弱,肾阴亏虚者见腰腹隐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带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方药:石韦散 验方:黄芪10、党参10益气 萹蓄15、冬葵子15、车前子15 清热利湿通淋 金钱草25、海金砂25 、鸡内金25 、排石化石 穿山甲15 、丹参15 活血软坚 元胡20理气止痛,3、血淋 主症:实证则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 加剧,心烦; 虚证则尿色淡红,尿痛涩滞不显著,腰膝酸软,神疲乏力。 舌脉:实证则苔黄,脉滑数;虚证则舌淡红,脉细数。 治法:实证则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虚证则滋阴清热,补虚止血。 方药:实证用小蓟饮子。 小蓟、生地黄、白茅根、旱莲草凉血止血 木通、生草梢、山栀、滑石清热泻火通淋 当归、蒲黄、土大黄、三七、马鞭草通络止血 虚证用知柏地黄丸。,4、气淋 主症:实证则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满痛, 苔薄白,脉多沉弦;虚证则尿有余沥,少腹坠胀,面色白,舌质淡,脉虚细无力。 治法:实证则疏肝理气,利尿通淋;虚证则补中益气 方药:实证则沉香散。虚证则补中益气汤. 常用药: 沉香、青皮、乌药、香附疏肝理气 石苇、滑石、冬葵子、车前子利水通淋,5、膏淋 主症:实证则小便混浊如米泔水,置之沉淀如絮状,上有浮油如脂,或夹有凝块,或混有血液,尿道热涩疼痛。虚证则病久不已,反复发作,淋出如脂。涩痛反见减轻,但形体日渐消瘦,头昏乏力,腰酸膝软。 舌脉:实证则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虚证则舌淡,苔腻,脉细弱无力。 治法:实证则清热利湿,分清泄浊。虚证则补虚固涩。 方药:实证用程氏萆薢分清饮。 萆薢、石菖蒲、黄柏、车前子清热利湿 飞廉、水蜈蚣、向日葵芯分清泌浊 莲子芯、连翘芯、丹皮、灯心健脾清心 虚证用膏淋汤。 生山药30克 生芡实18克 生龙骨18克(捣细) 生牡蛎18克(捣细) 大生地18克(切片) 潞党参9克 生杭芍9克,6、劳淋 主症:小便不甚赤涩,淋沥不已,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脉虚弱。 治法:健脾益肾。 方药:无比山药丸。 常用药:党参、黄芪、淮山药、莲子肉 补气健脾 茯苓、薏苡仁、泽泻、扁豆衣化湿利水 山茱萸、菟丝子、芡实、金樱子、煅牡蛎 益肾固摄。,预防与调护,(一)多饮水,不憋尿,注意外阴清洁。 (二)加强日常调护。,实验研究 一是中药抗菌作用 二是中药提高了机体的防御机能 三是以上两种作用的综合效应。 四是中药对输尿管结石的排石机制,据动物实验推断,分别是由于利尿作用而致输尿管蠕动增强(如金钱草、瞿麦)和直接作用输尿管引起蠕动增强(如巴豆散、大黄等),及上述两者的综合作用(如川牛膝)。,复习题 1.如何理解肾虚膀胱热在淋证发病中的重要性? 【答案】 “肾虚膀胱热”是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中提出的,他认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指出诸种淋证之发病机理为肾虚膀胱热,此病机一直指导着后世临床。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其间经脉连属,水道相通,关系至为密切。若因先天畸形,禀赋不足,肾气虚弱;或因房劳、多产、导尿、砂石积聚,损伤肾气;或因气迈、妊娠、产后、肾气亏乏,皆可使外邪易于侵袭膀胱,罹患淋证。而淋证一旦发生,膀胱湿热邪气上犯于肾,或久病不已,或过用通利,又可使肾气受损,二者互相影响,以致病情缠绵难愈,由此不难看出,肾虚与膀胱热在淋证发病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2.如何理解淋证治则中“忌汗、忌补”之说? 答案:淋证的基本病机是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临床上淋证往往见畏寒发热,此并非外邪袭表,而是湿热熏蒸,邪正相搏,或因湿热郁于少阳所致,发汗解表,自非所宜。因淋证多属膀胱有热,阴液常感不足,而发汗解表,用之不当,不仅不能退热,反而有劫伤营阴之弊。若淋证确由外感诱发,或淋家新感外邪,兼见表证者,仍可适当配合辛凉解表之剂。由于淋家膀胱有热,阴液不足,即使感寒,亦易化热,顾宜避免辛温发汗之品。至于淋家忌补,是指实热之证而言,诸如脾虚中气下陷,肾虚下元不固,自可运用健脾益气、补肾固涩之法,不必有所禁忌。,【尿浊】 1定义:尿浊是以小便混浊,白如泔浆,尿时无涩痛不利感为 主症的疾患。 2病因病机 湿热下注饮食肥甘则脾失健运,酿湿生热;病后余热未清,蕴结下焦则清浊不分,形成尿浊,热盛灼络,络破血溢,则尿浊夹血。 脾虚气陷病久误治,脾虚中气下陷,失于摄纳,精微脂液下流,形成尿浊。脾不统血,亦可见尿浊夹血。 肾虚不固病久或失治、误治,肾元亏虚,肾虚固摄无权,致精微脂液下流,清浊混杂而下,形成尿浊。肾阴亏虚,虚火灼络,亦可形成尿浊夹血。,3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初起清热利湿 病久培补脾肾,固摄下元 虚实夹杂标本兼顾 分型论治 湿热下注 证候特点:小便混浊或夹凝块,上有浮油,或带血色,夹血丝, 或尿道有热、涩感。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程氏萆薢分清饮 萆薢、石菖蒲、黄柏、茵陈、滑石、车前子清热利湿泄浊 莲子芯、连翘芯、丹皮、灯心健脾清心,脾虚气陷 证候特点:尿浊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小便混浊如白浆,尿意不畅,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劳倦或进食油腻则发作加重。 舌脉:舌淡,脉虚数。 治法:健脾益气,升清固涩。 方药:补中益气汤 党参、黄芪、白术补益中气 山药、益智仁、金樱子、莲子、芡实健脾固摄 升麻、柴胡升清降浊,肾元亏虚 证候特点:尿浊迁延不愈,小便乳白如凝脂或胶冻, 精神萎糜,偏阴虚者,烦热,口干;偏阳虚者,形寒肢冷,面色(huang)白。 舌脉:舌红,脉细数;舌淡,脉沉细。 治法:滋阴益肾;温肾固涩。 方药:知柏地黄丸、鹿茸补涩丸。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滋养肾阴 鹿茸、附子、菟丝子、肉桂、补骨脂温补肾阳 桑螵蛸、龙骨、益智仁、芡实收敛固摄 茯苓、泽泻利湿健脾,【临床资料】 患者钟某某,女,34岁。游泳后出现小便短数,灼热刺痛,小便黄赤,腰痛,发热,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查体:T38.5,输尿管压痛,双肾区叩痛。化验检查:尿常规: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2030/高;血常规:白细胞12109,中性85%。 要求:写出辨证分析,中医诊断、治法、方药、调护措施。,患者系女性患者,有明显感受外邪病史,出现小便频数,灼热刺痛,小便黄赤,发热,化验检查尿中有红细胞,血象高,体格检查:体温高,有输尿管点压痛及双肾区叩痛,故诊断应为淋证(热淋)。外受湿热之邪,逆行于膀胱,致膀胱气化失司,则见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湿热之邪灼伤脉络,则见小便黄赤(尿中带血);腰为肾之外府,湿热之邪侵犯及肾,则见腰痛,邪正相争,则见发热,热甚波及大肠,则见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征。 中医诊断:淋证(热淋)。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佐以凉血止血。 方药:八正散加减:通草6克,车前子(包)15克,滑石块15克,瞿麦10克, 萹蓄10克,大黄6克,土茯苓30克,败酱草30克,大蓟15克,小蓟15克,甘草3克。 上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