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缜思创新求实规范高效集思广益.doc_第1页
明察缜思创新求实规范高效集思广益.doc_第2页
明察缜思创新求实规范高效集思广益.doc_第3页
明察缜思创新求实规范高效集思广益.doc_第4页
明察缜思创新求实规范高效集思广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察缜思 创新求实 规范高效 集思广益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和工作实绩开创宏源技术工作新局面在宏源煤业集团下半年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总工程师 张灿君各位同事,下午好:今天召开在下半年技术工作会议,主要是甩掉包袱,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为下半年和今后技术工作的开展,确定总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落实下一步技术工作方针,引导大家,立足本职践行宏源文化,以技术保安全、促生产,夯实质量标准化基础,为全面开创宏源集团各方面工作新局面做出积极有效的贡献。刚才,各位领导围绕前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和今后的技术工作,都做了非常认真、细致的安排,提出了详尽的要求。我在这里具体工作可能谈的少一些,主要对工作方法进行分析,与大家一道探究下一步做好技术工作的正确思路。我想分三个方面与大家同思、共勉,并作安排。今天的会议很重要,我讲话比较长,为此有些是书面给大家看。第一部分 宏源集团技术工作需要改进的问题总结前段时间的技术工作,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在技术人员少,周边环境恶劣,员工流动性大,技术工作头绪多的情况下,广大技术人员背负沉重的包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宏源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以上这些优点,也许并没有体现在全体技术人员的思想和工作中,有些甚至是格格不入,但这些好的精神,是大家需要继续发扬和相互学习的。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因为这些辛勤工作的同事就在我们的身边。我还要说的是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发扬以往的优良作风。第一,宏源文化的博大,在技术上可以集思广益,但须用兼容性来整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阔的胸怀成就了今天的宏源。四海宏源一家人,是我们大家聚在了这里,为了共同的价值观、开创共同的事业。但技术工作是一个整体体系,需要相互整合。这需要我们技术人员要有谦虚的胸怀,和科学的态度。要知道存在就是合理,要熟知宏源的具体情况,不能被自己以往的经验禁锢在原先熟知的、不适应宏源条件的记忆中。四海宏源一家人,这是宏源的博大,也要求我们已经成为宏源人的各地技术人员,把技术工作也融入一家。大家集思广益,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带给宏源,这是一种勤奋敬业的职业精神。但这些经验,相互之间的兼容、整合,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适度放弃我们以往坚守了、熟知了多年的技术习惯,最起码要向这些来自各地的习惯中,最简约、最合理、最经济、最安全的习惯看齐。举个例子。我来宏源时日不久,就看到了我在山东已经看烦了的最繁琐的采煤掘进作业规程,我敢保证是嫁接于山东。更有甚者,到现在,我们的技术汇报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甚至习惯。今后,在下达什么技术要求的时候,只要要求下边上报什么,就要设计一个统一的格式,让基层填空。回来,也容易汇总。第二,把控现场,是技术工作的天职。脱离现场,不主动管理,等事情上门,这是一种最不可取的惰性。这里我要占用大家点时间,重点说说“勤”和“懒”的辩证关系。好多人应该听说过“杀驴定理”吧?!相传人最早驯化的动物中,驴和马是用来运输的,一位聪明人养了一头驴和一匹马,两个牲口的分工非常明确,驴子负责驮东西,马呢就负责人骑和拉车。驴子总是抱怨马儿吃的草料多,觉得马儿干活多是应该的,在工作中总是推诿,主人没办法,就给马儿增加工作量,驴子于是习惯了让马儿多受累,自己乐得清闲。憨厚的马儿觉得自己饭量大,干活多也是对主人的回报,也不和驴子计较。于是,马儿的工作量越来越大,驴子越来越清闲。后来,驴子干脆就像是陪主人旅游,马儿天天不是驮着东西,就是让主人骑着,还要负责拉着马车 。驴子清闲了,觉得没事做,于是就整天对草料挑三拣四,稍有不如意就耍驴脾气,害得主人也不愿意让驴子随同了。马儿天天工作繁忙,也没时间和精力去计较待遇问题,工作任劳任怨。主人觉得马儿这么辛苦,应该得到照顾,于是驴子越来越被疏远,马儿越来越受宠爱 有一年过年的时候,主人没钱买肉吃,没办法想杀掉一头自己养的牲口,马儿当然是不能杀的,因为杀了马儿,就没有牲口拉车、代步、驮东西了;驴子已经懒散惯了,留着也没用。于是,驴子就糊里糊涂被杀掉了!那驴子到死也不知道,是自己的懒惰养成了清闲的习惯,也正好害死了自己 然而,就在你解读“勤”的重要性的时候,可能会有人说,“法兰西皇帝拿破仑对勤快的评价并不高。”我想说,那是被断章取义,误读了的拿破仑。拿破仑把军人分为四种:1、既聪明又勤奋,2、聪明但不勤奋,3、勤奋但不聪明,4、既不聪明又不勤奋。这是他与他的将军巴林说的,他把这四种人如何分等,被好多人津津乐道,其顺序是:一等人,聪明但不勤奋,二等人既聪明又勤奋,三等人既不聪明又不勤奋,四等人勤奋但不聪明。更有一种说法,说是“懒人创造了历史”!于是,各种解读让好多的“聪明”人不断为自己的懒惰开脱,也让好多的“聪明”人为此遗憾终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好多人误读了波拿巴拿破仑,他当时对巴林将军说的话,不仅这些,还有一句更重要,那就是,“一等人是聪明但不勤奋的人,要多用脑,想好了再做,要多动脑,提高效率。”为什么不聪明又不勤快的人却比既不聪明又不勤快的人好呢?在事情都没有搞清楚前就忙于勤奋的人,只会是添乱的人,所以说,在做事情前一定要想清楚后再做。现在可以总结,我们应该认为好的和差的技术人员了:最好的技术人员,应该是先动脑、再行动,书法所谓“意在笔先”,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技术的适应与否全部搞清楚,再付诸实施。勤深入基层、勤收集资料、勤分析思考、勤沟通研究,做到这“四勤”还不够,还要“四稳”:下结论要稳、做决定要稳、编措施要稳、抓落实要稳。这就是一个合格的技术人员所应有的“运筹帷幄、集思广益、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绝对不能如拿破仑所说的最下等人:不动脑筋、一意孤行、冒险蛮干、急功近利。这就是我要说的勤快和懒惰的辩证关系。要勤快,要在大脑的指挥下勤快,要收放自如,不能一味突击冒进!我们不要真正的懒人,因为你是一名技术人员,不是“拨一拨转一转”的机械。第三,务虚求名,这是技术工作的大敌。团结协作精神欠缺,是技术工作不能形成集体决策的关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不被虚名所累,自成其名。建设本质安全矿井,是一个比喻,是理想,也是信息化、自动化甚至无人化才敢成竹在胸所说的话。煤矿,与大自然各种有害因素在不对等的状态下相处,本质上其实是不安全的,所以才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就譬如打猎,你一个人即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会百密一疏或有片刻的眨眼,还不如三个、四个哪怕技不如你的人每人盯住一个方向来得安全一些。于是,人们才发现集体决策的优势,那就是给你的后脑勺安上一双属于你安全管理调用范围的、别人的眼睛。当前中国浮躁的科技体系,造就了科研的尴尬境地。一方面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总结上说每天都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一方面我们只是借杨振宁从美国沾了一点诺贝尔奖金的边。这就是团队精神的不足。这种劣根性,祖先就想克服,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教人谦虚、合作。一个成熟的企业需要协作,一个好的企业技术团队,更需要协作。自远古时代东方人就崇尚个人英雄主义,西方人则貌似头脑简单,总是相互依赖、协作。手工业时代的发明多来自东方,如影响人类文明的炼铁、丝绸以及四大发明。然而,人类历史到了工业时代,西方人的纪律性和协作精神的优势就开始凸显。自古罗马时代,西方就有最早的议会组织元老院。集体决策使西方社会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我们也要借鉴、发扬。合格的、富有智慧的技术领导者,是一个技术工作的组织者,“聪明”和“智慧”有天壤之别!我在告诫自己,也告诫你们每个技术负责人。今后,要在制度上固化。第四,不重视培养人才,不能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这是不思进取的短视行为。常听说对现在年轻人的抱怨,说人家知识面不行,就连文本格式都搞不掂。可你静下心来想想,是不是觉得有些耳熟?你年轻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被人埋怨过、褒贬过?每个人都要有成长、成熟的过程,不要扔掉讨饭的棍儿就打讨饭的。煤矿的特殊性,现场千变万化,遇到的问题也千差万别。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要教会他们,在宏源的技术工作需求是什么,如何去做。人才的培养很不容易,而保持人才梯队的稳定更不容易。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现代层级组织学的奠基人,教育哲学博士劳伦斯.彼得1969年出版了彼得原理一书,提出这样的理论:人在某一个岗位(层级)取得一定成就后,就会趋向于被升迁到更高一级的岗位,一直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岗位为止。其结果是理论上整个组织里面所有的岗位都会被不胜任其职的人所占据。换句话说,一个人,无论你有多大的聪明才智,也无论你如何努力进取,总会有一个你胜任不了的职位在等待着你,并且你的努力会使你一定达到那个位置。这就是著名的彼得原理。这就造成了在人才梯队建设上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正因为有这样的心理现象,才要求我们技术管理者做到两点:一是对自己,要学会感恩,懂得知足常乐,老实本分做好本职工作,不眼高手低、不好高骛远;对下属要循循善诱、善为人师,倾尽所能、加强培养。让他们早日适应自己的工作,也是对你工作的支持。不能让自己的下属全是不称职的。不培养宏源自己的技术队伍,就难以形成金字塔形的最稳固的技术阶梯;不建设宏源自己的技术阶梯,就难以满足矿井全面投产后大生产组织的技术需要;不强化宏源自己的技术体系,就难以保证基层的素质培训、夯实安全保障的基础。事故往往是因为疏忽,而疏忽往往源自无知,所谓无知者无畏。第五, 创新意识不强,学习精神欠缺。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个世界实际上就是创新得来的。没有祖先用火的创新,人们还在茹毛饮血;没有蔡伦造纸的创新,人们还要在竹片上写字;没有老宏源人机械化采煤的创新,就没有集团的今天什么是创新?并不一定没有的都是新的,新的都是好的。说到这里,大家都为“2.19”事故和水力膨胀锚杆的关系而唏嘘。但是,我们在深刻汲取教训的同时,不要患上了创新恐惧症。因为,那本来就不是一次创新,而是创旧。那次事故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技术人员,我们首先要自省,我们该怎样接受教训,做好技术工作。企业三大创新有它的明显目的性创效!在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需求,那就是稳妥!我们这样的企业,绝不应该是新技术的试验场,而要在推广应用他人成熟技术上多做文章。我们的规模,不应该承受新技术试验的风险和投入,我们只需要坐收其利,这是管理学著名的“纳什均衡”理论告诉我们的。所以,以后不管谁告诉我,有什么新技术要推广,我第一个要问,“谁家用了?成效怎样?安全、经济、可靠吗?”真正不必深究的创新,好多来自我们自身。创新就像买家电,要考虑性价比、技术先进性、实用性、性价比。要习惯集体决策,要充分发挥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在使用中也要创新,这就是日常的技术革新、修旧利废等等。第六,做事为上,忽视做人,不敢于担当,就是技术水平低下,底气不足。技术工作不能有功利性,要牢记“做事先做人”的古训。技术人员如果不能做到心无旁骛,不能专心致志,很难把技术工作做好。担当,不只是在集体遇到风险危机的时候,勇于为集体分忧,勇于担当责任,更重要的要勇于承担做好工作的责任,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道德,这就要求首先要具备能力,需要的是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并要以积极的态度、主人翁的精神开展工作。这一点我不想多讲,我想把董事长推荐的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也推荐给大家学习。第七,技术工作趋于繁琐,各种编审程序复杂,无益于抓紧抓牢关键工作,甚至会淡化正确的管理流程。今天技术部徐长文副部长所宣布的下一步技术会议流程,是我和几位副总工、部长们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研讨确定的,也是实施成熟的技术工作流程,通过这样的流程,可以从计划编排上就开始排查各时间节点的安全隐患,并能提前提示、提醒各级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使安全管理更加具有前瞻性、计划性和规律性。今后,开会要注意三点:一是开有用的会,二是开简短的会,三是开管事的会。技术会议消灭废话、套话、假话,安排工作一律不要“基本上”、“抓紧”、“个别”、“有的”等模糊语言,在安排工作时,数据、时间、人物、地点、标准等交代清楚,总结工作时,谁的工作不到位直接点名到人、到事,这样才能安排顺畅、落实有力。今天所规定的简化采掘作业规程,建立实用的标准文本,规范各类技术管理汇报表,建立规格划一的技术报表库,包括正在进行的企业技术标准的编纂,也都是为了简化技术工作。技术工作简化后,技术人员就该加强以下工作。我举一个单项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为例,首先要在施工前,技术领导同生产、安全等相关领导共同到现场,研究开工措施,并检查系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下达规程措施编制任务书,由各专业技术人员分头编制、提供专业技术措施,工队技术人员将专业措施按照“标准文本格式”汇编成文,然后总工程师组织技术科召集会审,这样才会真正编审形成有针对性的作业规程或安全措施。今后,技术人员要多把精力用在自上而下的技术服务、技术指导上,要把眼睛盯在现场,编审规程逐步形成现场集体检查辨识危险源,再会审规程的程序。我们把繁琐的应付程序解除掉,就是为了充分利用所有的技术资源,把控现场技术管理,实现安全、高效、经济、规整的工作成效。多说两句教授和专家的区别。所谓教授,看到一件简单的事情,也要仔细分析、引经据典,一个素数质数可以累死陈景润,才证明了“1+2”,而专家呢,把看似复杂的事情想出最简单的办法,省时省力又安全,就如1+2+3+一直到100,你会简单计算吗?简算专家会告诉你“1+100=101,2+99=101,直到50+51=101”,50个101+5050。所以,教授总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专家总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企业需要的不是追根求源的教授,而是解决问题的专家。专家型的技术人员善于解决现场发现的问题,善于总结基层员工技术革新成果,善于带领大家创效。第二部分 今后技术工作方向抓住三个要素:现场、规范、创效,达到三个目的:安全、高效、经济。一、现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人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煤矿是与大自然在打交道,我们要有敬畏的心态去看待大自然,去了解和适应自然条件,遵循自然规律,按照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程措施,才能因势利导。那种不尊重科学、不深入现场,冒险自负,违背自然规律的急功近利,都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不要怕吃苦,如果感觉情况不清,不妨再去现场调查。现场是最好的老师。老生常谈,不再赘述,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用这个职业的游戏规则行事。二、规范,一流企业的行为模式。规范,就是流程化、制度化,是用成熟划一规范合理的工艺或工作流程来统一工作行为,可以避免因个体差异而造成的失误甚至事故。规范,同时也是一个企业简化管理、流程的IBM完胜王安电脑公司,就是史上最经典的标准致胜范例。1976年王安电脑推出了电子文字处理机,那是被称为“WPS”,即输入、打印、显示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简写。1978年,王安电脑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文字处理机生产商。80年代,王安电脑达到顶峰,王安也成为美籍华人首富,全球排名第五。然而,在个人电脑统一软件标准的时刻,王安却由最善于创新的公司,没有兼容统一的标准,也没有自己的软件标准,一招落后满盘皆输。仅仅十年后,王安电脑工作室宣布破产。这个悲剧,固然有好多方面的原因,但没有自己的技术规范,确实是王安电脑的致命短板之一。三流企业出产品,二流企业出效益,一流企业出标准。山西省提出煤炭企业必须高标准建设,必须建设一流企业,就是要求要规范化。今天出台的规范技术汇报表格,算是技术管理标准;我们正在进行的企业技术标准的编制,也是技术制作标准。只有规范标准,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材料人工浪费,提高工作效率,把每个技术人员都解放出来,去抓现场、保安全、促效益。三、创效。企业的不二法则是效益最大化。抓安全、抓质量标准化也都是为了长远的效益。企业技术工作中,创效也是最重要的职能。技术工作创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首先,不折腾。技术人员就像医生,不能滥用药物。遇事要仔细分析,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工作。2、抓性能价格比。在每项工作进行之前,首先要考量投入产出的关系,技术投入如果不能带来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就没有投入的价值。3、搞创新,修旧利废。在编制技术规程、施工方案的时候,要优旧利废,在保障安全、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如北峪修复102顺槽,被动支护补强的时候,就应采取废旧小轨型轨道截短穿顶的方式。4、严标准,兼容降耗。这就是企业技术标准的重要性,这项工作做好了,所有设施、加工件等等都是兼容的、互通的,就会大大降低企业成本。5、崇尚简约,祛除繁文缛节。宏源文化,以实为上。凡是华而不实、毫无意义、画蛇添足的工作,都应省去。如在作业规程之外,增加一个工作面设计,甚至增加一个开口措施,都是浪费技术人员的精力。这种耗费,淡化了正常的技术工作,反而对安全生产不利。各级技术人员谨记,只要不利于现场管理、技术管理的环节,该简化的,一定要简化。还是那句话,要“省时省力的专家”!6、要善于说明问题、交代方法。一个经典的笑话,医生让失眠者数1000绵羊治失眠,第二天失眠者说,“我数到700再也提不起精神,只好喝了一杯咖啡再数,结果又失眠了。”别人要笑,在技术上不能笑,严格说,医生应该多一句话,“数到什么时候困了就睡了”。这样,会省去很多解释 。做好这些工作,才能达到安全、高效、经济的目标。第三部分 下一时期重点技术工作下一步技术工作就是要落实前面所说的各方面指导思想。一、技术管理方面(一)加强技术管理制度建设1、结合集团公司制度建设年活动的开展,九月份集中组织技术管理各项制度的会审,除责任制度等跨专业制度以外,由各专业副总工程师与相关部室和各矿技术领导及科室会审;跨专业技术制度必须有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主持会审。2、理顺技术汇报制度,年内建成规范有效、安全可靠的技术汇报制度,堵塞技术管理漏洞。3、建立集团公司自己的技术专家队伍,充实技术委员会,扩展技术委员会职能,年内建立技术评审制度。同时,在重大技术工作中,建立技术委员会重大技术问题专家组评议制度,杜绝技术决策失误。人力资源部正在起草文件。4、推行“技术会审制度”。今后严格执行宏源集团公司技术审批制度,除作业规程、安全措施由矿会审外,探放水设计、瓦斯抽放设计、防洪预案等重要技术文件,实行集团公司会审制。会审时必须进行电子版修改,杜绝审批漏洞。(二)强化作业规程的管理1、规范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文本,交付各矿使用。10月份必须完成初稿,并组织会审;年底形成集团公司采煤作业规程、掘进作业规程标准模板。采煤由王立毅副总工牵头,掘进由朱伯礼副总工牵头。两位副总工按章节划分编审职责,各部室按照专业分工编制,技术部负责纳总成册。要注重作业规程的实效性、针对性、安全性、可行性,确保规程质量的同时,使规程真正起到指导安全生产的作用。2、简化技术工作,规范作业规程编审流程:(1)现场勘查,研究措施,编制下发规程措施编制任务书;(2)矿地测科编制地质说明书,形成规程第一章内容;(3)根据标准文本修编成稿;(4)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5)首采工作面报集团公司二次会审;(6)备案、贯彻学习、考试。(三)规范技术会议制度今后,集团公司层面的技术会议,以每季度的技术工作会议为主,不再召开月度技术例会。按照技术部宣读的技术会议制度执行,以期达到为基层技术管理减负,并且面向现场,关口下移的目的。要结合原先的集团公司会议制度修订,进行审查下发。现在发给大家的,这是试用稿。集团公司的会议签到等制度,也要严格落实,技术会议比较零散,技术部要拿出一个管理办法,充实到技术会议制度中。为逐步完善技术保安机制,从九月份开始规范各矿的月度技术例会。这个会议首先挂图汇报作业计划,各专业根据作业地点,分析存在隐患,进行难易分级,科队不能处理的,填写隐患排查表上报集团公司。矿处理的隐患,仅作为备案备查之用。各矿总工程师要同生产矿长、安全矿长共同组织会议,我将抽时间到矿参会。煤矿各专业副总工、科室要参会,落实相关技术工作。今后要逐步形成隐患排查追究制度。如集团公司发现隐患,除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隐患以外,对例会排查不细,漏排的要进行追究处理。(四)进行技术责任追究,最大限度降低失误今后发生技术失误,必须由技术委员会组织分析追究。1、实行集体决策,杜绝技术决策失误。凡重大技术问题,争议较大,不交付技术委员会审查的,一律停止应用或执行,待技术委员会评审后决策,同时,不管是否正确,都要按重大隐患追究责任。2、凡不按设计施工,事先不提交设计变更申请书的,对责任人罚款100-2000元,并补办手续。3、凡不按设计、规程施工,造成工程返工的,不支付返工工资,同时,按隐患分析追究责任。(五)关于技术管理制度落实1、所有技术管理制度,一经规定,高于我们中的任何人。各位技术领导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2、在执行制度上,推行热炉法则。考核者、考核部门要严格按制度办事,绝不搞下不为例,也不要“出口成章”,下一步要逐步健全制度落实仲裁的制度。3、绩效考核是杜绝技术失误的重要提示手段。大家要切实用心推进此项工作。包括175号文,作为技术人员,是最高素质的群体,应该有最深最灵的悟性。集团公司绩效考核现在已经引入了“工作表”制度,这个“工作表”制定了之后,你还要分解,为你和你的下属制作一个分解表,按图索骥,工作有了计划性,也就不会被考核处罚,有了考核这道警戒线,就不会延误重要的安全技术工作,不会造成更大的失误。把考核当累赘,是一种混日子的思想,要坚决摒弃。请牢记,要用好这个工具,尽可能把工作表编得切合实际,权重也要作为提醒自己的尺度,你的工作水平就会大大提高。(六)加强技术队伍建设眼睛向内,开展技术培训,逐步建立健全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制度,完善技术人员等级递进制度。1、明确集团公司技术分工(1)常务副总工程师袁建龙:分管集团公司“一通三防”、消防环保工作、竣工验收等资料准备与申报。(2)安全副总工程师王立毅:分管集团公司安全技术管理、采煤、矿井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推广等技术管理工作。(3)掘进副总工程师朱伯礼:分管集团公司掘进技术管理,包括基本建设矿井的矿建资料管理工作。(4)机电副总工程师白晓东:分管井下机电技术管理工作。(5)机电副总工程师马新瑜:分管集团公司地面机电、地面运输、供电设备、信息网络、节能减排等技术管理工作。(6)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郭志强:分管集团公司地质、测量、防治水、等技术管理工作。(7)各矿总工程师是煤矿技术管理第一责任者,要全面履行煤矿总工程师职责。煤矿各专业副总工要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协助副矿长开展工作。2、理顺集团技术管制职能各位副总工分工已经明确,各级技术管理要分工不分家,相互协作,相互补漏,要以主人翁的精神践行“四海宏源一家人”的文化。另外,有几件事要明确:(1)设计由王立毅副总工全面负责,掘进副总工按照设计组织施工。今后,修改补充巷道系统施工设计,必须经王立毅副总工确定。(2)两位机电副总工,白晓东同志分管从向井下供电出线,到井下机电运输;马新瑜同志分管地面机电。资料管理也和分工范围相一致。3、建立技术人员学习培训制度(1)各矿总工程师要安排专业副总工程师,每周组织技术培训学习。九月份制定学习计划,并按专业上报专业部室、技术部和集团分管副总工,10月份开始组织学习。每缺少一次,直接处罚矿分管副总工。(2)今后,遇到大的技术规范调整,集团副总工要组织技术人员培训,力求使技术人员首先吃透精神。如年底完成作业规程标准文本编制后,王总、朱总要分头组织作业规程编制学习班。(3)各矿技术工作中如有好的做法,集团公司专业副总工要及时组织部室,会同矿上分析提炼,形成经验,组织技术交流会议,观摩学习。(4)各矿要把岗位当学堂,加强传帮带工作。对新来的技术人员,要关心爱护,要布置作业,让他们先模仿编写规程,参加规程会审,哪怕是听会,也能起到教学示范作用。今后有条件一定要用投影仪集体会审,确保会审一次,提高一次。要逐步建立技术人员培训教育方面的奖惩制度,促进我们宏源自己的技术队伍健康成长。4、完善技术人员等级递进制度在培训机制逐步建设的同时,要充分发挥集团公司技术人员等级递进激励机制的作用,提高技术人员立足岗位学习业务,奉献宏源的积极性。各矿一定要及时掌握技术人员的学历、职称晋升工作,5、各级技术负责人、领导人要深入基层,增进与基层技术人员的联系,注重同他们交心,鼓励他们学习进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技术人员凝心聚力,以宏源为家。今后每年举办各公司行业技术人员座谈交流会。(七)规范编制技术标准本着建设一流企业的指导思想,高标准建设宏源技术标准。各专业要制定编纂规划,力争年内完成各专业所有目录编制,并且常用技术标准完成初稿。1、9月15日,要完成通风技术标准、机电技术标准试用稿的修订、会审、成稿。形成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