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社会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社会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社会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社会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 会 心 理 学 2011年11月,第一章 概述,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一、关于社会心理学理解的分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Aronson(1980)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在社会心理学内部,就存在所谓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两种不同的说法。 所谓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是采用心理学方法,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真实的和想象的他人存在影响”(Allport, 1985)。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则采用社会学方法,“研究不同水平的交往,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组织机构与个人之间、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交往。”(Kotsmin, 1979)。,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包括内隐与外显两个方面),简言之,它研究人的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三、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社会心理学是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第一,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在解释人类行为及其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 第二,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是一门独立学科。 2、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理论性:社会心理学的极强的理论性,既来自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也体现在它本身提出的一系列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理论体系与学术观点之中。 应用性: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从根本上说导源于人们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这使它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应用性”),而且社会心理学在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需要”中获得了巨大的动力。,四、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区别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研究内容不同。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性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个性的内在动因等问题;而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怎样为其他人所影响,研究社会相互影响对个性的作用。 2研究着眼点不同。人格心理学强调个体差异,注重个性类型的研究;而社会心理学强调人的共同性,注重研究不同的社会情境对人有着怎样的一致影响。 3研究侧重不同。人格心理学主要侧重有关人行为的基本理论探讨,而社会心理学则更侧重人们日常生活中具体社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研究。,五、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第二章 社会化,问题:我们的个性和社会行为究竟是遗传的产物还是学习的产物? 19世纪20世纪初:天性论占主要地位。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就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对社会科学领域的渗透,发展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由于遗传的作用,不同的阶级、国家或种族也有优劣之分。许多心理学家罗列出他们设想中的“本能”:战争侵犯本能;社会群集的本能; 资本主义贪婪的本能。 20世纪:教养论的观点占主导地位。理论基础来自巴普洛夫的关于“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的实验研究。美国心理学家沃森论证人的行为和个性完全可以改变,可以朝任何一个方向熏陶和训练。 “给我12名身体健康的婴儿,并让他们在我指定的环境成长,我保证能把其中任意挑选出来的婴儿培养成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甚至培养成乞丐和强盗,而不管他的天资、能力、才能,以及他的祖先的种族情况如何” 关于天性与教养之争的结论:我们并不是单纯的遗传或学习的产物,而是这两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产物。生物学上的因素提供了一种可能,而实现这种可能性要靠后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正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彼此相遇并融为一体。,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是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社会化的基本途径,1、社会教化:即广义的教育。它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播媒介以及法庭、监狱和劳动教养所等;社会化的执行者,则是指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及其成员。,2、个体内化 :指社会化的主体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实现个体内化的社会心理机制,观察学习 认知加工 角色扮演 主观认同 自我强化,(1)观察学习。这是班杜拉等社会学习论者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内化的主要概念,它说明个体从对他人行为及其后果的观察中能够得到一种“替代性强化”,从而“使人能够获得较复杂的、有内在统一性的、模式化的整体行为” (2)认知加工。即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想象、表象、思维等认知活动,将外部世界的信念内部化。 (3)角色扮演。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个人能够通过角色扮演了解社会对该角色的期望,并形成与此期望相一致的行为模式。 (4)主观认同。主观认同又称“自居作用”,S.弗洛伊德曾以此说明社会道德的内化,并认为儿童对“超我”的内化对其行为具有强制性作用。儿童认同谁,或以何人自居,就会以他作为自己仿效的榜样。 (5)自我强化。个体在某项活动后达到自己的目标,便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就是一种自我强化。自我强化增加了个体在日后依此行为模式规行矩步的可能性。,第二节: 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1、文化: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 作用:(1)通过文化传承,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 (2)向个人传递本群体或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3)使个人能够顺利地与他人及群体建立社会联系。,2、家庭:家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课堂案例.doc 重要性: 童年期儿童主要在家庭中度过,儿童期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儿童在童年期对家庭的生理和心理依赖最强。 家庭是人最早建立的社会关系。从儿童一出生家庭就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地区在内的多种社会特征,都将对他日后的社会化发生有力的影响。 ,3、学校: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是将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架桥梁。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 重要性: 表现在它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 学校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有着独特、完整的机构,它是社会的雏型。 皮格马林翁效应:教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4、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作用 同辈群体认同感很强。 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和独特的亚文化。 同辈群体的社会化是非强制的,在对其成员给予安全、尊严、优越感的满足中自然而然地实现。,5、职业背景:职业以及工作是自我发展和表现个人能力及成就感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身分的一个源泉。 职业背景是成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 人们在工作条件、工作经验和他们所持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 工作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6、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 积极作用 : 它使人们能够有效地了解社会、分享经验、增长知识,能够促使人们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大众传播媒介是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化的“第二课堂”,其中的电视更是成了千家万户最富色彩的“第五堵墙”。 消极作用: 暴力节目直接影响到儿童侵犯行为。 电视影响儿童学习潜力,缩短儿童注意力的间隔时间,限制他们的语言能力。 电视防碍人们积极地思考。,第三节:社会化的类型,(一)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被现在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一般社会化的核心。生活在特定社会中的人,不能不与特定的政治关系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并因此形成特定的政治价值判断标准,用以指导、支配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态度。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双向的:个体在政治社会化的同时,会经过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整合社会的各种政治观点,分析各种政治关系,形成自己独立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并反作用于社会政治。 政治社会化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及其政治制度的稳定,以及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的高低 。,(二)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就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批判:以七八岁为界,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从前一个阶段到后一个阶段,表现出以下变动:(1)道德约束从“他律”到“自律”,即从受外在力量支配转变为受自身的价值标准所支配;(2)道德判断的依据从“效果”转为“动机”,并发展到两者的统一;(3)对错误行为的处理,从笼统的惩罚到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方式的惩罚。 美国心理学家L.科尔伯格进一步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他认为将道德发展分为两大阶段过于笼统,为此,科尔伯格将这一过程划分为三大水平七大阶段,这七大阶段是依年龄的增长而循序渐进的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人们依据自己的“性”特征获得特定文化中的性别角色特征的过程,它构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并延续终生的内容。 性别角色是由社会模塑的 。父母及社会对男女儿童的差别对待和儿童本身对符合自己的性别角色模式的认同,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关键所在 。,第四节 社会化的历程,社会化是人的终生课题 社会化是人的终生课题。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接受社会的塑造、适应社会的变化,反过来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造社会。社会化的历程,是个人与社会不断互动、共同影响、相互适应的动态过程。 社会化的终生性基于这样两方面:其一,个人发展的终生性。在生命不同时期,人有不同的欲求,因此,他必须不断地掌握不同的满足自身欲求的社会行为模式。其二,社会发展的连续性。社会在发展、变化,生活于其中的个人不仅要适应这种变化,而且其本身又在促成这种变化。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整个社会的变化就是生活于其中的无数个体社会化的总和。,生命不同时期的社会化 埃里克森儿童期与社会 人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婴儿期:该阶段从出生持续到1岁左右,其具体内容是获得基本信任与克服不信任。 童年期:该阶段从1岁到3岁左右,其具体内容是使儿童获得自主性,避免产生怀疑和羞耻感。 学前期:该阶段在46岁之间,其具体内容是获得主动性并克服内疚感。由于语言的出现,在此阶段儿童开始了有目的的活动,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这种努力。 学龄期:该阶段在 6-12岁之间,核心问题是克服自卑感而获得勤奋感。适度的失败是有益的,它可以提高人们对挫折的忍耐性;但过度的失败却会导致自卑和缺乏信心。因此,他认为,该阶段最重要的课程是“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青春期:该阶段发生在1220岁之间,其核心问题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的危机与混乱。 成年早期:时间约为2024岁之间,处在该阶段的人,是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的时候,该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成年期:该阶段历时较长,从25岁到65岁左右,其社会化的关键问题是获得效能感并避免“自我关注”。 老年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完满感,避免失望感。若前七个阶段中的积极成份多于消极成份,就会使人感到自己的一生是完满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反之,则会产生失望感,随便打发余生。,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 继续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进一步接受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 (2)在再生产社会经验、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改变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生活目标的过程。“在再社会化的背景中,社会化的过程一般更加集中、更加紧张,其目标是人的改造,而不是人的形成。” 两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再社会化: (1)强制性的。这是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来实施的再社会化过程。 (2)非强制性的。这类再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急剧变迁或生活方式陡然改变造成的。,反社会化,社会学家把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偏离的亚文化的过程称之为不完全社会化或顺应不良;而把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称为反社会化。 反社会化主要有两种类型: (1)无理性型。这类反社会化的结果是有害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这些人在“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与社会公认的规范相对立的,并且其行为也直接危害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生活及整个社会的进步。 (2)有理性型。结果不利于社会上少数人而利于社会上的多数人或者表面看不利于现在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社会化。,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反向社会化指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我们把这种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社会文化现象称之为“文化反哺”。 “文化反哺”现象一般发生在这样两种情况下:其一,由于地理迁徙而产生的旧文化和新文化出现之时。其二,由于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而形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迅速变动之时。 反向社会化是现代社会文化急剧变革和发展的产物,它表明传统社会单向的社会化方式正在向现代社会双向乃至多向的社会化方式的转变。,第三章 社会认知,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 、社会认知及其特征 、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印象整饰 、社会认知偏差 、社会行为的归因,第一节 社会认知及其特征,社会认知: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将对他人、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感知与认识称为社会认知。 就认知对象而言,社会认知指的是对人及其行为的认知,而不是对物以及非人的客观存在的认知。 社会认知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而不仅仅局限或等同于其中的某一过程。,以人为对象的社会认知,是通过对他人的言谈举止、仪表神情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观察和了解而实现的,所有这些组成了社会认知活动的基本途径。通过这些途径,一个人方可形成关于他人的印象,对他人及其行为作出判断和评价,并进一步解释和推论他人的行为。,社会认知的途径,1、 人的面部表情 表情是反映人们的内心态度、情绪、动机等心理活动的基本线索和外在表现形式,通过人的面部表情的观察和分析,可能了解到其内心的活动、欲望、意图和状态,借此即可形成对他人的认识。,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H.斯科勒斯伯格提出了“面部表情排列的环状模式”,为人们知觉、判断他人的面部表情提供了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在这一模式中,一端是爱慕,另一端是恼怒。斯科勒斯伯格认为,人们在社会知觉中,能够轻易地判明在这一环状模式中相距较远的面部表情(如爱慕和恼怒),因为这些表情的反差较大,但要判明十分接近的表情(如爱慕和惊讶、恼怒和憎恶)却比较困难。,2、人的言语活动 人们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语速及节奏变化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及其他心理特征,通过对人的言语活动的分析,也能有助于对人的性格和态度的认识。 3、人的体态表现 体态指的是个体身躯各部位表现于外的状态,分为静态的和动态的两种。例如:不同的动作(点头和摇头)和不同的姿势(垂手立正和抱臂叉腿而站)就明显地体现了个体所持有的不同态度。 4、人的行为方式 了解一个人如何行动、怎样行动和有什么行动、表现怎么样,对于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此人,形成关于此人的一个准确的知觉印象,都会是十分有益的。,汉语谚语 知解人心的五种途径或方法,观语言:“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但又因为经常碰上心口不一、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麻烦,故而告诫人们要谨慎对待语言,所谓“口上仁义礼智,心里男盗女娼”; 观行为 :“欲知其人,观其所行”; 观相貌 :“吉人自有天相”,“有一分貌,必有一分才”,但又发现相貌和人心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类化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省察已心 :以已心推及他人之心,但也意识到已心不等于他人之心,“难将我语同他语,未必他心似我心”。,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社会知觉 社会印象 社会判断,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又称对人的知觉或人际知觉,是社会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认知过程的第一步。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行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对人的知觉与对物的知觉的差异,作为物的存在,其自身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相对地要稳定持久,易于从直观上去认识和把握。但人的变化和发展不仅是复杂多样的,而且是持续不断的,单从直观的形式上是无从认识和把握的。 对物的知觉主要是根据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来进行的,较少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对人的知觉则会受到对象所具有的各种社会特征和属性的影响。 在对人的知觉中,知觉者与被知觉者双方处于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中,知觉者的种种活动和表现会影响被知觉者,被知觉者的种种活动和表现也会影响知觉者。,社会印象,定义:社会印象是在社会知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印象是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社会印象与社会知觉的区别,社会印象不象社会知觉那样直观和直觉,它具有间接性。 社会印象不象社会知觉那样单一和零散,它具有综合性。 社会印象一旦形成就不易发生改变,不易为理性所说服,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固执性。,印象形成模式,加法模式 人们的总印象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体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相反,一个人在消极评价上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那么他留给人的总体印象就越差,也越难为人们接纳。 平均模式 安德森研究发现,有些人在总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 加权平均模式 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首先按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每一个特征的权数,然后再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明显度相乘。最后进行平均计算的结果,正是权数与明显度相乘的积。,注:括号中为权重,a. 加法模式(特征多少) A:3+3+2+(-3)=+5 B: 3+1=+4 AB b. 平均模式(特征强度) A: +541.25 B: +422 AB,社会判断,定义: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评价是人们在对社会事件(人或物或关系)的某些方面的性质、特征、过程、类型、作用等进行测定和评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总体看法。 推论则是在评价的前提下、运用概念系列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认知过程。,社会判断的特点,预见性特征 在正确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判断,可以预见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或社会行为在另一种场合出现的可能性和条件性 。 超标准化趋势 虽然社会判断是遵循认知客体固有的法则进行并实现的,即社会判断是有标准的、稳定的,但在事实上社会判断又常常受到现实生活的冲击和破坏,不具稳定性。,社会判断的过程,信息的收集:是形成社会推论的第一步。比如,当父母向孩子询问他们的老师如何时,孩子必须首先决定向父母提供有关老师的多少以及哪些方面的信息。即使是最简单的判断和推理也需要首先收集信息,并决定信息的取舍。 信息的取样 :比如,如果你要判断你的学生是否喜欢你的课程,你必须去学生中收集有关对你的评价的资料,这时你就要决定去问哪些学生以及问多少学生。 信息的选择与综合 :在综合信息做出推论时最常见的一般有两种模型:一种是“线性模型”,此时对社会行为的推论是根据对一个一个的信息线索的分析、比较和取舍综合而成的;另一种是“直觉型分析”,此种综合往往是随机的、前后不一的,充满了明显的刻板印象。 判断的形成:讨论归因时将述及,第三节 印象整饰,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人生是个大舞台,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有如演员相互配合的演戏。人们按社会剧本的需要(即社会期望的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他们的演出又受到互动对方的制约。因此,要使互动能够顺利进行,互动的双方都应有能力运用某种互动的技巧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整饰。 戈夫曼的理论既可称为“戏剧论”,又可称为“印象整饰”或“印象管理。” 概念:在认知者对被认知者加以知觉并形成印象时,被认知者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完全可能也确实能够通过对自己的装束、语言、表情以及动作的选择来影响或改变认知者对他的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将这种有意地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称作印象整饰,印象整饰充分说明社会认知是认知者和被认知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戈夫曼认为,在日常互动中,人们总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以便给人留下印象。这种表现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行为个体较易控制的自我表达,这是明显的“给予”互动对方的表达,包括各种语言符号或它们的替代物; 行为个体不甚留意或未加控制的较随便的流露,它包括在较广泛的社会行为之中,是隐含的意义。,日常互动中的自我表演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前台是表演场合;后台则是相对于前台而言的,后台的现实是与前台的表演相矛盾的。并且也是应当矛盾的。表演者在后台为前台表演作准备,掩饰那些不能在前台表现的东西,这就象演员的化装一样;从前台退入后台,表演者就可以得到信息、提供参考,以消减在前台表演时的紧张。 后台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点,这只是相对于表演场合即前台而言的。例如,相对于一般工作单位而言,表演者回到家里便是退入了后台,在家里夫妻吵嘴撒气摔盆砸碗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有客人敲门,这个后台就立即成了前台,刚才相互冲突、打得你死我活的夫妻就不但会立即休战,而且会共同表演,作出和睦恩爱的样子给客人看。 由于该书对人类行为的入木三分的刻划,它在令人发出“太透彻了”的惊叹的同时,也自然会对人类社会行为本身的表演性和虚饰性发生疑惑:在人类的交往和互动中是否存在以及在多大的程度上存在虚伪性和欺骗性?古尔德纳这样的社会学家将戈夫曼的一整套理论斥之为“出卖灵魂的社会学”。,印象整饰的正负两面性,印象整饰的正面性 成功的印象整饰可以用来调节与润滑人际关系,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 印象整饰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和结果。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行为和语言也在变得越来越文雅而有修饰,人们的欲望和要求开始摆脱赤裸裸的表达方式,变得含蓄和曲折。,印象整饰的负面性,由于印象整饰直接涉及对他人印象的控制,因此,既有人运用这一手段虚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真实身份,也有人利用相应的技巧为自己谋利; “露脸”或“争面子” ;央视春晚不差钱.wmv 逢迎之道 。逢迎的主要表现有恭维和施惠。恭维又称奉承和拍马屁,是通过一定的言语、表情、行为等印象整饰手段来抬高他人的威望和尊严,以赢得对方的好感,然后再利用它为自己的个人目的服务。施惠与奉承相仿,只是它更注重用金钱或其他物质手段来博取他人的欢心。,脸与面子:中国人的印象整饰,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将“面子”、“命运”和“恩惠”并称为统治中国的三位女神,他虽然感叹“脸面这个东西无法翻译,无法为之下定义”,但却认定对脸面的研究“触及到了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奇异之点。它抽象,不可捉摸,但都是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的最细腻的标准。”,“脸”和“面子”的差别,中国人认定的“面子事”和“脸事”不同。“丢脸”的事主要为违法乱纪和不道德的事;而“丢面子”的事则主要是一些不雅事件以及反映个人能耐不大的事,如当众出丑或考试不及格等。 脸重在守护,而面子则重在争取。一个人只有一张脸,但却可以有多个面子。因此,脸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守护的问题。守不住,没了脸,就不是“人”了。而面子有大有小,面子大活得潇洒,但面子小甚至没有面子却不影响做人。所以面子重在争取。 脸的事件具有延时性,而面子的事件具有情境性。一个人一旦丢脸,会长时间抬不起头来;但一个人丢了面子,虽则当时令人难堪,但时过境迁,人们就很快会忘记。,脸面的社会文化功能,社会规范和控制功能 :在中国,“脸面”也和道德与法律一样,具有社会规范和控制功能。道德是自律性的,而法律和脸面则是他律性的;法律是有形的,而道德和脸面则是无形的。 印象整饰功能 :“面子工夫“个人为了让别人对自己产生某些特定印象,而故意做给别人看的行为。”在印象整饰过程中,“脸面”既可以起到人际互动的象征符号作用(它可以表征一定的家世、财富、身分、地位、角色、权力、声望、荣耀和社会关系),也能够因使用得当而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满足和快感。所以,中国人好讲排场,不仅能够向他人显示或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且也能因这种显示或炫耀带来心理上的愉悦。 社会交换功能 :如果我们给了他人面子,今后,他人同样也会给我们面子。在日常互动中,我们都知道要给他人留面子,不要撕破脸皮。 “脸面”本身既具有积极功能也具有消极功能。,第四节 社会认知偏差,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对他人的社会认知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偏差无非是在人们的社会认知过程中,由于某些特殊的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而产生的对人这种社会刺激物特殊的反应。,首因效应 : 首因效应指的是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个人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给人以第一印象。”,a.最初接触陌生人,注意力投入 完全充分,此时形成的印象鲜明 强烈,对后继信息,注意力游离, 信息影响作用下降。 b.按照先入为主的最初印象的 轨道来解释后继信息。 (先看外向材料,后看内向材料, 认为吉姆今天心情不好,才会表现出 内向的行为),实验:他内向还是外向? 材料1:吉姆友好、外向、乐于交往、快乐 材料2:吉姆呆板、害羞、内向,近因效应 :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前提:a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提供; b原来的印象已经随时间推移而淡忘。 卢钦斯1957年在降低第一印象影响的实验尝试一文中提出的。在该文中,他以另一种方式重复了前面提到的那个经典实验。具体的做法是,在让被试阅读有关吉姆性格的两段描写文字之间,有一时间间隔。即先阅读一段后,让被试做数学题或听历史故事,再读第二段。实验结果与前述实验正好相反,这时对被试进行的吉姆性格的评价起决定作用的已不是先阅读的那段材料,而恰恰是后阅读的那段材料。,关于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讨论,卢钦斯: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人感知时,人们总倾向于相信前一种信息,并对其印象较深,即此时起作用的是首因效因;而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断续被人感知时,起作用的则是近因效应; 认知者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而认知者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起较大作用; 怀斯纳: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究竟何者起作用,取决于认知主体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晕轮效应实际上就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和定型的结果。在对人的认知中,由于晕轮效应,一个人的优点一旦变为光圈被夸大,其缺点也就隐退到光的背后被遮挡住了。,苏联学者博达列夫在一次实验中,曾向两组大学生分别出示同一个人的照片。在出示照片前,实验者向第一组被试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而向第二组被试说,此人是一个大科学家。然后让两组被试对照片上的人进行描述。 第一组的评价是:深陷的眼窝,证明了他内心的仇恨;突出的下巴,意味着他沿罪恶道路走到底的决心。 第二组的评价则是:深陷的双眼,表示了他的思想深度,突出的下巴,体现了他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博达列夫的研究证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根据一个人的面容来推断其心理特征的倾向。,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戴恩(Dion)等1972年做过一个实验,用科学数据证明了晕轮效应。他们让被研究者分别看高吸引力、无吸引力和吸引力一般的三类人的照片,然后让他们对照片上这些人的某些特征进行评定,结果如下表:,社会刻板成见,人们的社会认知偏差不仅发生在对个人的认知中,也发生在对一类人或一群人的认知中。社会刻板印象就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形成社会刻板印象的两条途径,其一是直接与某些人或某个群体接触,然后将其某些人格特点加以概括化和固定化; 其二是依据间接的资料形成的,即通过他人的介绍、大众传播媒介的描述而获得的。,刻板印象的具体表现,1、性别刻板印象: 人们对男女“应当”具有的特定行为、特征的相对稳固的信念,是特定社会或群体按照人的男女性别规定的不同行为模式。 性别刻板印象的产生:性别刻板印象源于性别角色的 分化。男女两性在体力和其他生理能力上的差异,导致出现不同的社会分工,也出现了男女两性的责任分化。最初的劳动分工,反复实践,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传承。 人类早期的社会分工、社会文化、生物学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人类社会的性别角色分化,铸成了人类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男女大学生对两性角色赋予的 不同期望特征,男性特征 女性特征 攻击性强 善于经营 喜欢聊天 独立性强 直率 做事得体、分寸感强 情绪稳定 谙于事理 雅淑温柔 客观性强 感情不易受打击 敏感 不易受外界影响 冒险精神 虔诚笃信 支配感强 果敢 陶醉于自己的容貌 爱好数学和科学 从不哭哭闹 起居洁净 临危不惧 往往以领导者自居 文静 竞争心强 能够区分理智与情感 有强烈的安全需要 逻辑性强 抱负宏大 欣赏艺术和文学 无依赖感 不因相貌而自负 善于表达脉脉温情 ,2、地域和种族刻板印象 “北方人豪爽耿直、南方人精明细致”,“上海人精细、东北人豪爽”,“德国人严谨、法国人浪漫、美国人开放、中国人含蓄”等对特定地域的人的特征评论,这些都是人们心目中传统的地域刻板印象,即知觉者关于某个地区人群群体的刻板印象。 种族刻板印象,因为种族演化是以地理为基础的,如亚洲地区的居住者多为黄种人,赤道附近的人多为黑色皮肤,而接近南、北极的地区则多为白色皮肤。 二者的区别在于地域刻板印象以地域进行划分,而种族刻板印象一般根据肤色、发色、面部骨骼结构等遗传决定的身体形态进行划分。,社会刻板成见的影响,积极影响:包含了一定的合理的、真实的成份,或多或少反映了认知对象的若干实际状况,因此,有助于简化人们的认识过程,为人们迅速适应社会生活环境提供一定的便利。 消极影响:一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随现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它往往会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在对人的认知中,刻板印象则易导致成见。,第五节 社会行为的归因,归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判断过程,它指的是根据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换言之,归因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何时归因,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事发生时 负性的事 对个体很重要,但又不太了解、肯定的事,归因理论,(一)海德的素朴心理学理论 每个人都是朴素心理学家,致力于寻找行为的原因解释。 海德将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个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能力、努力等;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本身的难易程度、运气等。 最早的归因理论,研究了归因的机制,探讨了人如何归因的问题,对后来的研究者有启发意义。比较简单,只明确说明了一个维度。,(二)动机的归因理论 心理学家韦纳认为成功、失败的原因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成败是由于内在因素还是外在因素,一个是决定成败的是经常发生的还是偶尔发生的。要综合两个维度才能做出总结性的归因。认为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是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原因。 行为原因除了有内外与稳定性两个维度外,还有第三个维度可控性。即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个人所控制。如果是可控的,意味着行动者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后果。,(三)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差别性原则。如果将“结果归因于那样一种事物,只有当它出现时结果才出现,它不存在,结果便不出现”,此时,可以认为差异性高;反之,则差异性低。 一贯性原则。“行为者的反应必须前后一贯”,不因时因地而异,此时一贯性高;反之,则一贯性低。 一致性原则。在“所有的认知者都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时,一致性高;反之,则一致性低。,几种常见的归因误差和偏差,(一)基本的归因错误:人们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性格因素,而忽视引起行为的外部客观因素。 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国家的人倾向于用个体因素来解释事件,而亚洲国家的人多使用情境归因。 由于它的影响,处境困难的人常常被认为是咎由自取,他们的困难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比如,那些乞讨者常常被认为是自己懒惰的牺牲品,而造成他们乞讨的客观原因如天灾人祸则为人们所忽视。,(二)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 认知到的是同一个行为 ,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的把成功归因于情境,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视角不同,行动者注意外在情境因素;而观察者则更关注行动者。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信息拥有量不同,行动者了解自己的过去和本性,而观察者则较强调现实因素(此时此地)。,(三)自我服务的偏向:当行为是成功的、获取了良好的结果时,如果是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如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而当行为本身是不好的、失败的时候,如果是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如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 归因的个体差异 人们对事件的归因存在稳定的倾向与个体差异 罗特年于1966年提出“控制源”,把个体对结果的解释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 内因内控者 取决了行动的努力能力更努力 外因外控者 运气,他人控制放弃努力 不同归因方式影响个体情绪、动机、行为 个体内控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性的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自理能力,婚姻质量越强,越容易参加体育锻炼,有益身体健康活动,第四章 社会动机,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 、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 、侵犯动机 、亲合与利他动机 4、权力动机 5、成就动机,第一节 概述,社会动机 是驱动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力量。人的社会行为的发生和表现,从其外在形式来看,总是与一定的目标和方向相联系的,而从其内在起因来看,则总是由一种或多种动力所推动和驱使的。如果说外在的目标和方向说明了社会行为的指向、所要获取或所要达到目的,那么,内在的动力则解释了社会行为的为什么问题。社会动机的研究直接涉及到上述两方面的内容,它是我们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之一。,动机分类,内在动机 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产生的动力。即活 动本身使人获得满足,活动本身是一种奖励与报酬, 而无需其它外部激励。 三种内驱力:好奇心、好胜心、互惠 。 五种工作特性能够引发内在动机:技能多样性、 任务多样性、任务重要性、自主性、回馈性。 外在动机 活动的动力不是来自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由 活动以外的刺激所激发出来,如为了金钱、表扬等而 努力工作。,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关系,过度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对奖励机制的研究:1、奖励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降低内在动机,只有内在动机本来就比较高的情况下,才有这种效果。2、不同的奖励类型有不同的效果(任务性奖励和表现性奖励)。3、适当的干预和培训可以减少奖励的负面作用。,动机过程 需要匮乏 焦虑状态 动机 行为 新的需要 需要满足 目 的 焦虑平息,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1.动机与行为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同一动机可产生不同的行为 行为1 动机 行为2 行为3 同一行为可由不同动机引起 动机1 行为 动机2 动机3 2.个人的行为往往同时受多种动机支配 3.口头表述的动机往往是不真实的,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一、麦独孤的本能论:本能不仅是天生的能力,而且是天生的行为推动力,是策动和维持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 缺陷:(猫和老鼠实验) 1、小猫出生后就与母猫隔离,不能看到母猫的捕鼠行为(小猫长大后见到老鼠无动于衷) 2、与母猫一起生活,看到捕鼠行为(长大后表现出捕鼠行为) 3、小猫出生后与老鼠一起生活(长大后即使见到别的猫捕鼠,也不会去模仿) 4、小猫看到老鼠时就受到电击,形成条件反射(长大后怕老鼠),二、劳伦兹的习性论 劳认为,每种动物都有该物种特有的行为,即习性、攻击与食性、逃跑一起构成动物的四种本能,在同类动物与异类动物之间存在攻击,而且同类之间攻击行为远远多于异类之间。 提出关键期,动物行为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某些行为的发育需要在特定的时期完成,错过了难再出现,人类行为也有关键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教育具有重大意义,但研究还不成熟。,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自我实现 尊 重 归 属 与 爱 安 全 生 理,马斯洛对人类行为动机研究最有影响,他认为人类的动机可区分为五个层次,它们构成一个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一种需要满足之后,另一个更高的需求就会立刻产生,成为引导人的行为的动力,因此,人很难得到完全的满足,总是处在不断的追求之中。 层次论认为较低层次的需求优先于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低层次需求长期得到满足对行为不再有激励作用。 马斯洛的理论受到一些人的批评: 所谓高层次需求与低层次需求不能同时激发行为的观点遭到广泛的反对(钱+地位) 美学者对需求层次理论进行改进,需求的重复性与它们未被满足的程度有关,当低层次需求得到较好满足时,高层次需求就变得更加重要。而高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少,低层次需求就越重要。 提出的各种需求并非都是普通的。权力、尊重、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交往产物,马理论以美国文化为基础,有其局限性。,四、麦奎尔的动机类型说 麦奎尔对人类的动机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整理和分析,他从两个维度对动机分类,列动机清单 内在中心外在中心维度 认知取向情感取向维度,1、认知性内在动机 一致性需要。一个人的各个方面(态度、信仰、意见、自我形象)需要保持一致,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 分类需要。人们往往要对事物和他人进行分类 自主需要。人们希望能控制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与自我价值感关联密切 目的论的动机。一切事物的发展和演变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发生的 2、情感性内在动机 减少紧张的需要。紧张减少带来满足,一种情感需要 自我防御的需要。自我形象受到威胁就会产生自我防御的需要 自我维护的需要。维护自己的价值感,增加自尊和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认同的需要。希望通过巩固自我概念寻求对自我的增进,3、认知性社会动机 归因的需要。需要确定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之所以发生的原因,从而可较好的认识把握、控制周围环境 客观化的需要。在认识自己、外部环境时,往往根据外在事物推断内在特点,如人格、态度、情感 刺激的需要。有时候喜欢寻求刺激,探索新知识 功利性动机。希望能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性社会动机 自我表达的需要。表明身份、特点。让人了解自己 强化的需要。如果某一行为在过去获得酬赏,就会被鼓励重复这一行为 亲和需要。希望和他人建立和谐有益人际关系 模仿的需要。往往参照他人的行为来行动,第三节 侵犯动机,侵犯概念的确定: A.H.巴斯:侵犯是个体向另一有机体施加有害刺激的一种行为反应。 J.多拉德和N.E.米勒:侵犯是以伤害另一生命机体为目的的一种反应。 班杜拉 :侵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物,它包括造成伤害的行为、破坏性的影响以及社会标定过程。 侵犯是任何形式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侵犯的特征,侵犯意图和动机的存在,它是一种有意使他人遭受伤害的行为。 侵犯不仅包括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也包括企图在心理上伤害他人的行为。所以,暴力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是侵犯行为,辱骂诽谤、毁人名誉的行为同样也是侵犯行为。 一种行为是否属于侵犯还以行为被施予者和社会的判定为前提。,侵犯的分类,西尔斯:亲社会的侵犯、反社会的侵犯和被认可的侵犯。 “亲社会的侵犯行为是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为社会所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侵犯行为。”正是由于社会控制的需要,制止越轨行为的行动是必要的;也正是为了孩子成长的需要,父母给予犯错误的孩子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以此为标准,就划分出了亲社会的侵犯行为和反社会的侵犯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侵犯行为虽然不为社会准则所必需,但又确实没有超越社会准则的范围,没有违反公认的道德标准,这就是被认可的侵犯。例如,一个人出于自卫而打了另一无端欺侮攻击他的人;球类比赛中运动员互相之间发生的没有违例犯规的冲撞推挤行为。 这种分类虽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容易遇到麻烦。其原因就在于社会的规范和准则在不同的国度里,在不同的时代中以及在不同的民族、阶层和人群里都是不尽相同的,一种在某一国家或某一民族中被公认的规范和准则到另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则可能是可有可无的,无关紧要的,甚至是不被认可和允许的。因此,依据侵犯行为自身以外的社会标准来确定侵犯的分类也是带有很大局限性的。,侵犯:先天与后天之辩,习性学 K.洛伦兹:侵犯的动因是本能的,生而就有的,这种本能的能量在机体内部是可以不断积蓄的,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就会转变为侵犯的内在冲动而释放出来,从而引发侵犯行为。 阿德里:远古非洲人类祖先的攻击性迫使他在寻求食物的过程中走上了吃肉以至吃人的道路,而智人所以产生,正是因为南方古猿已经成为杀人者。因为用石头作为投掷的工具,用木头或骨头作大棒,使他们站立起来,并刺激了手、肌肉、视力和大脑的发展,这样人对武器的需要正是其捕猎本能的表现。,挫折-侵犯假说 侵犯始终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而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社会学习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是通过对他人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的,这在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学习时尤为如此。班杜拉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