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七年乐俭乡茶叶产业化扶贫项目总结.doc_第1页
二00七年乐俭乡茶叶产业化扶贫项目总结.doc_第2页
二00七年乐俭乡茶叶产业化扶贫项目总结.doc_第3页
二00七年乐俭乡茶叶产业化扶贫项目总结.doc_第4页
二00七年乐俭乡茶叶产业化扶贫项目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乐俭乡茶叶产业化扶贫项目竣工总结正安县绿色产业发展办公室 周文利 冯泽生根据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贵州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07年省级财政产业化扶贫资金的通知黔开办2007113号和黔财农2007144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以及县扶贫办、财政局精心指导下,结合乐俭乡茶叶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从2007年10月2008年3月底止已完成茶园基地建设。现将乐俭乡茶叶产业化扶贫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如下:一、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为了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的决定和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按照县政府关于正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产业化财政扶贫项目的具体要求,严格按照标准化、生态化、良种化、无性化、相对连片与效益化指导思想发展茶园,达到“以茶兴乡,以茶养乡,因茶增收,因茶而脱贫致富”的目的。(二)、总体思路:坚持政府主导,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优质高山绿茶,立足省内外市场,引进生产加工先进技术,坚持以农户为主体,在乐俭村、长兴村、辽远村、迎接村、东门村等5个村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茶园基地8300亩,实现财政增效,农民增收。(三)、建设目标:依托省市县财政扶贫资金的扶持,2007年乐俭乡在乐俭、长兴、辽远、迎接、东门等5个村建设相对连片的高标准茶园基地8300亩。二、项目实施的依据1、该项目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黔开办2007113号和贵州省财政厅黔财农2007114号文件精神。2、该项目严格按照正茶领20071号文件和经请示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按调整后的乐俭乡茶叶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实施。三、项目实施情况(一)、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多次组织参观学习乐俭乡干部群众对茶叶生产的认识提高,群众种茶积极性高涨,纷纷要求种植茶叶,乐俭乡党委、乡政府经党委会研究决定将种植面积扩大,由原来实施的1800亩扩大到8300亩,同时乡人民政府将形成的决定向正安县绿色产业开发中心呈报;县绿色产业开发中心于9月11日将乐俭乡茶叶产业化扶贫项目调整实施方案向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提出请示,经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并予以批复。(二)、分期分批进行人员培训自2007年8月9日至9月14日分7期从乡领导、乡直所属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全乡护林人员到涉及项目实施区域内的农户进行培训;为了让全乡干部群众更好地掌握茶叶栽培及加工技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培训,按实施方案培训1020人,实际培训人员1086人。一是请县内外茶叶专业技术人员系统讲解茶园建设整地、施肥、栽植、定剪、抚育管理、采摘、简单加工技术,让有关干部和农户了解掌握种茶技能。二是采取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与现场参观相结合,每期培训都组织培训人员到凤冈县田坝村、湄潭县核桃坝村学习种茶技术和感受发展茶叶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达到了提高农民种茶的技术和积极性。三是乡党委、政府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次组织基地农户到凤冈、湄潭实地参观考察学习。四是在培训期间,专程邀请凤冈县龙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世友同志对茶园建设作专题讲座。(三)、公开招投标项目实施涉及苗木与肥料采购,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政府采购,实行公开招投标。(四)、制作宣传牌制作永久性宣传牌3块,茶叶生产各种宣传标语40余条,印刷发放茶叶栽培技术资料2000余份,制作技术资料光碟20套。(五)、茶苗的组织、调运1、苗木购置:种苗是茶叶基地建设物质基础,项目实施严格按照品种良种化、苗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采购优质的无性系繁育扦插苗木; 2007年8月31日,县委副书记、县茶叶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蔡万权同志召集县委办、县人大、县纪委、县农业办公室、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绿产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苗木购置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会议明确:从外地订购1080万株无性系茶苗,按福鼎大白(占50%)、福云6号(占25%)、龙井43(占25%)比例进行购置。2、苗木供应:因苗木采购量大,必须按照财政产业化扶贫项目有关规定,组织政府采购,实行公开招投标,种苗质量要求达到国标I、II级苗,苗木由供苗方在双方约定期限内运输到正安县境内,质量、数量由正安县绿色产业发展办公室、乡绿色产业办公室共同组织验收。(六)、项目实施情况截止2008年4月30日,项目实施新建茶园7748亩,发放茶苗2429.21万株,涉及55个村民组、1827户(其中乐俭村1689亩、13个村民组、518户;东门村1752.3亩、9个村民组、272户;长兴村1862.7亩、11个村民组、419户;辽远村1473.9亩、8个村民组、405户;迎接村970.1亩、14个村民组、213户)。四、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1、县成立以分管扶贫开发的副县长李勰同志为组长,以县直相关部门和乐俭乡人民政府为成员单位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对茶叶项目的总体把关。2、成立县绿色产业开发中心,作为正安县茶叶等绿色产业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机构设置在县绿色产业办公室,实施所有涉茶项目。主要负责项目的申报、立项、论证、实施、检查督促和验收,具体负责项目的招投标和项目资金的指标管理、监督资金的拨付与兑现等,以及项目的对外宣传。3、项目实施实行法人负责制,县绿色产业开发中心对项目实施全面负责;县扶贫办和财政局对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4、成立项目技术领导小组,由正安县绿色产业开发中心业务副主任任组长,县绿产办生产技术股、乐俭乡扶贫办、乡绿产办、乡农技站、乡林业站等单位技术人员为成员,加强对项目实施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5、对技术人员签订技术承包合同,将技术人员工资、奖金、职称与项目实施质量挂钩,严格兑现奖惩,对严重不负责的,造成项目实施严重不合格并造成损失的,追究相关技术人员责任。五、项目管理措施(一)、项目实施1、项目实施:种植高标准茶园8300亩,由绿色产业开发中心、乐俭乡共同实施,共同负责茶苗的招投标与省市县的检查、验收等。2、乐俭乡茶产业财政扶贫项目由乐俭乡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园地调整、规划,项目区种茶农户的宣传发动、种植沟开挖、茶苗发放、种植、茶园肥培管理等具体工作;项目实施的原始资料、照片的收集整理,、公示、公告等制度碑牌的制作、安放、管理。3、正安县绿色产业发展办公室(县绿色产业开发中心)具体负责与扶贫办、财政局等单位的协调,扶贫资金拨付、税务发票等材料的提供、报账、技术培训、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质量和资金兑现管理、茶苗质量的抽查与验收,负责县级验收与省级验收的接洽等。(二)、资金管理措施1、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严格按照黔扶领20043号文件、财政部农字200018号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和正安县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实施办法文件规定,实行“三专管理”,县级报账。扶贫资金由县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共同负责财政扶贫资金指标管理与资金审批、拨付。2、资金拨(预)付方式:首先由项目实施单位(正安县绿色产业发展办公室)与县扶贫办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提出借款申请,报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审批,支付中心拨付。2007年11月由县财政局按30%左右借拨项目启动资金 50 万元(由财政局直接支付供苗方);按项目实施进度,2007年12月借拨第二期项目资金50万元(由财政局直接支付供苗方);2008年5月借拨第三期项目资金50万元,其中35.1万元用于支付茶苗款(县绿产办支付供苗方),6.9万元用于支付项目培训费用。严格项目验收,即项目竣工后,正安县绿色产业发展办公室向县扶贫主管部门写出竣工县级验收申请书,项目实施总结和资金使用明细清单。工程验收合格后,县扶贫主管部门方予办理决算手续。具体操作程序:县绿产办提出拨款申请县扶贫主管部门初审县财政部门复审支付中心办理拨款。3、资金兑现:由县绿产办具体负责项目资金申请,由县财政部门支付中心直接支付或县绿产办支付给茶苗供苗方。(三)、项目的公告、公示根据黔开办20055号文件要求,为了加大社会的监督力度,于2007年9月15日21日对乐俭乡茶叶产业化扶贫项目进行了为期七天公示、公告,在公示、公告期间无任何意见、建议反映。(四)、项目管护措施1、乐俭乡茶叶产业化扶贫项目建成后管护由县绿产办和乐俭乡共同承担。2、管护措施和管护技术方案由绿产办制定(附正安县幼龄茶园抚育管理方法)。3、管护人员和管护监督由乐俭乡负责,每个基地明确一名专职人员对茶园管理负责,按照有机生态茶园的标准进行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并建立有效档案。六、项目效益预测(一)、扶贫效益该项目涉及农户1850户,平均每亩投入扶贫资金180元,人均投入扶贫资金206.67元。项目建成4年后见效,通过采摘每亩总产值为2600元左右,8300亩茶园在正常年份可产茶青2200吨,实现产值2158万元。(二)、经济效益按正安县境内现有茶园经营情况和茶叶市场分析,每亩茶园可产高档名优茶茶青15公斤,按40元/公斤计;大宗绿茶茶青250公斤,按8元/公斤计,项目进入投产期后,销售纯收入可达2158万元左右。(三)、社会效益该项目建成见效后,使乐俭乡乐俭、辽远、东门、长兴、迎接等5个村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按每人经营2亩茶园计,能使5个村4000人从事茶叶生产管理和经营;在采茶季节,可使8000人转移到茶叶生产。该项目建成投产后,为大力发展我县茶叶产业起到示范作用,又为我县贫困山区农民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同时,使项目所在地的群众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达到改变种植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四)、生态效益该项目不仅是一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项目,同时又是一个生态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让7748亩坡耕地变为优质茶园,同时,增加植被面积7748亩,全乡森林覆盖率增加5%。该项目的实施对改善项目区域生态环境有积极的意义。七、存在的问题1、项目涉及5个村1827户,7528人,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实施项目的劳动力不足,因此,项目实施进度较慢,实施质量不很平均。2、茶园建设配套工程如茶区公路、机耕道等没有建设,需要在2008年底才能实施。3、个别农户管护措施不到位八、建议1、请省、市扶贫部门继续加大对该乡茶产业扶贫项目的扶持。2、整合资源、项目捆绑,使茶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小水池)配套完善,支持整体功能作用,使项目发挥良好的效益。3、县绿产办与乐俭乡党委、政府作好技术服务指导和管护措施,提高茶园的成活率。正安县绿色产业发展办公室二00八年三月二十八日正安县茶园管护措施茶树良种对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质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效应十分明显。但是良种必须有良法相配,才能充分发挥良种的潜在优势,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生产上除了注意茶树品种的选择外,还应高度重视良种茶园的培育管理,重栽轻管不但出不了效益,还会造成建成园投入的严重损失。严格按幼龄茶园管理技术进行抚育管理十分重要。一、抗旱保苗茶苗移栽后杨保持土壤湿润,连续57天不下雨,应浇水抗旱。二、及时补苗种植苗木是无性系繁殖,根系分布浅,抗旱能力差,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容易枯死,造成缺株断行,因此新建成茶园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苗,必须抓紧时间在建园一年内将缺苗补齐,最好采用同龄的茶苗补植,补植后要浇透水。三、浅耕除草松土新建茶园行间空隙大,易滋生杂草,妨碍茶树生长,大行必须经常浅耕除草,小行内必须手工除草。1、时间和次数:每年至少四次,第一次3月上旬,第二次4月下旬,第三次5月中至旬6月上旬,第四次7月中旬至8月下旬。2、技术要求:新定植茶园小行内和茶苗脚往大行方向15厘米范围内手工除草,大行中间部份用锄铲草松土,松土深度不超过3厘米。第二年:小行内手工除草,在茶苗脚往大行方向20厘米范围内,松土深度不超过3厘米,大行中间部份松土深度不超过8厘米。第三年:小行内手工除草,在茶苗脚往大行方向30厘米范围内,松土深度不超过5厘米,大行中间部份松土8厘米左右。四、施肥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茶树健壮生长。茶树幼龄期以培养植株,形成强壮的骨架枝与庞大根系以达到快速成园目的,因此,必须进行施肥。施肥以氮、磷、钾肥相配合。1、追肥(1)、肥料和用量:肥料:幼龄茶树根系不发达,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不高,应做到勤施薄施,2030天追肥一次,直到茶树地上部份停止生长为止;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氮、磷、钾速效肥。用量:12龄茶园的茶树小、根系分布范围窄,所施肥料应以速效肥为主,如沤熟的人畜粪、速效化肥。同时,注意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全年亩用纯氮量及N:P:K三要素比例分别为:追施数量一般为每亩年施纯氮量:12年生818公斤、三年生14公斤、四年生3035公斤,新定植茶园适当增加磷、钾肥比重,N:P:K为1:1:1;二龄茶园N:P:K为2:1:1;34龄茶园N:P:K为2:1:1;56龄茶园N:P:K为3:1:1。追肥方法宜在土壤含水量高时开沟或挖穴均匀撒施并覆土,干旱时兑水薄施;施肥宜根际1015厘米或树冠垂直处开沟穴,梯土茶园宜在坡上方。(2)、时间和方法时间:根施至少年施追肥三次,2至3龄茶园年施肥35次,第一次在3月中旬,施入全年用量的60%;第二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入全年用量的20%,第三次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施入全年用量的20%。方法:幼龄茶园做到少量多次,薄施勤施。定植后茶园,第一年初夏,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用沼液或腐熟人粪尿50100公斤或尿素23公斤兑水稀释后浇施,以10%沼液或清粪水穴施为佳并覆土。当年夏、秋季节还应再施追肥(根外追肥)23次)。幼龄期茶园的追肥用量应随树龄增长逐年增加。第二年开始每年分春、夏、秋三季施追肥35次。幼龄茶园开沟条施时,施肥沟距离根茎:12年生茶树为8厘米,34年生茶树为12厘米左右。追肥深度510厘米。4龄以上在树冠外缘垂直于地面处开沟深1015厘米施并覆土。2、基肥从第三年开始施第一次,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