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学综合实习报告.doc_第1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学综合实习报告.doc_第2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学综合实习报告.doc_第3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学综合实习报告.doc_第4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学综合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掌握陕西省地理特征、生态景观及人文环境,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地学综合实习。从红色圣地、塞外明珠的陕北到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关中,再到巴山楚水、鱼米之乡的陕南。在领略祖国大好山河的同时,也对三秦地区不同的地理、人文、生态环境有了更深的认识,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巩固。陕西,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区,处于黄河中游和汉江中上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举世公认的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陕西南北狭长,连通东西,由北向南可分为地理、历史、文化、气候、语言、人种截然不同的三大地区: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为三秦大地。一、红色圣地陕北1、实习时间:2010.7.62010.7.72、实习地点:泾阳、长武、永寿3、实习内容:3.1 黄土高原形成和地理环境3.1.1 陕北基本概况陕北位于北山山脉以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包括陕西省榆林市和延安市。陕北南部是黄土高原地区,北部是毛乌素沙漠地区。陕北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土地原本贫瘠,后因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战略,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又因发现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以及盐业、稀土等重要资源而迅速崛起。3.1.2 黄土高原的形成和地理环境(1)黄土高原地理位置: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3440,东经103114,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横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最厚的黄土沉积区。(2)黄土高原地理环境黄土高原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依次为褐土、垆土、黄绵土和灰钙土。山地土壤和植被地带性分布也十分明显。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富含可溶性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 (3)黄土高原形成 黄土来源根据风成学说,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区的岩石,风化形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在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迂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古气候标志黄土地层中的古土壤、湖沼相沉积、河流相沉积、黄土的颜色变化、化学元素组分含量和孢粉组合等可以反映古气候。 古土壤直接记录了不同地质时期的气候冷暖干湿等变化。 黄土中常夹有湖相地层,这些湖沼相沉积物中碳质成分含量很高,富含生物碳及孢粉,这些特征表明湖沼相堆积是在湿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在晚更新世时,一些盆地和山前地带的黄土中夹有不同厚度的砂卵石层,这些粗岩相沉积物说明当时黄土堆积时,曾经有过较大的丰水期,反映了当时湿润的气候条件。 黄土形成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因而有不同的外观颜色。黄土高原黄土剖面颜色自下而上可呈红黄棕黄灰黄褐黄的变化。 黄土中化学元素组分的迁移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通过测定黄土层中元素迁移量的大小、形式及其组合关系等,反演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条件,了解古气候环境波动。 植物孢子和花粉成熟后,借助外动力进入土壤,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成化石。通过分离提取不同地层中的孢粉化石并鉴定其类型和组合,可以恢复建立古植被类型、群落,生长的古地理景观和古气候条件。 黄土发育期及黄土高原环境变迁 新生代早期,全球性气候变暖,我国各地区包括黄土高原的早第三系地层多呈红或浅红色,说明当时气候比较炎热。 早更新世,相当于第一次冰期,气候比新第三纪干寒,发生午城黄土堆积;早更新世早期,黄土高原内在一些第三纪末形成的古侵蚀或断陷盆地边缘和盆地内,形成很多河流及大小不同的湖泊,其中堆积了厚大的湖相沉积。在早更新世末期,由于气候逐渐变得干旱起来,雨量减少使这些湖泊逐渐萎缩,乃至干涸消失,并演化成河流。 中更新世,发生第二次冰期,气候进一步变干,堆积了离石黄土,范围广、土层厚;中更新世开始时,由于新构造运动对环境的影响,黄土高原的气候变为温湿和干凉交替的波动。这一时期河流最为发育,河水流量也与气候变化相对应而呈增多或减少的变化规律。 晚更新世,第三次冰期,气候更加干寒,堆积了马兰黄土,厚度虽小,但分布范围更广,南方称下蜀黄土。到晚更新世初期,干旱气候开始显增多或减少的变化规律。到晚更新世初期,干旱气候开始显著。 进入全新世,气候转为暖湿,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梁、峁广布的破碎地表。黄土高原明显地被干旱少雨的气候所控制,北部向沙漠化方向演化。在整个第四纪时期内,黄土高原的古气候环境的主要变化时期是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末期。3.2 黄土高原梁、峁、塬地形的认识黄土高原沟壑密集,形态复杂,地形切割深,发展速度快,它们是河流泥沙的供给地和初期搬运通道。黄土物质疏松,具垂直节理,易遭受侵蚀。黄土塬、梁、峁是今天黄土高原典型的沟间地地貌类型。山、原、川三大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的主体。塬是被沟谷、河谷环绕的平坦高地,边缘极为曲折,常因河谷溯源侵蚀而被肢解。甘肃董志塬、陕北洛川塬都是典型的黄土塬。面积极小,往往只及110平方千米,称为残塬。梁是长条形黄土丘陵地貌类型之一,其顶面为残塬的称为塬梁,顶部较为平坦的称为平顶梁。峁形似馒头,顶部浑圆上凸。边坡可发育大量辐散状沟谷。所有黄土沟间地地貌都易形成陷穴、崩塌和滑坡。3.3 泾河地貌泾河地处黄土高原,是黄河的二级支流,发源于六盘山腹地的马尾巴梁,长451公里,流域面积约45,400平方公里,流经彬县、永寿、淳化。泾河支流众多,主要有马莲河、蒲河、黑河、马拦河、泔河等,大部分支流深切於黄土丘陵和黄土高原,河谷狭窄。 泾河流域土地平坦,农业发达,矿藏丰富,经济开发潜力很大。耕地占全流域面积近1/3,是西北地区著名的产粮区。 但由于对泾河流域地区滥垦和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农业遭受摧残。近年来,国家支援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水利水电建设,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4 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 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位于黄土高原中南部陕甘交界处,北纬3512,东经10740,海拔1200米。该地区土壤为黑垆土,母质是深厚的中壤质马兰黄土。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584mm,平均温度9.1C,无霜期171天,地下水位50-80m,无灌溉条件,属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有塬、梁、沟三种土地类型,面积各占约1/3。该区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水土流失严重,降水分布不匀,导致干旱频繁和作物产量不高。但本区沟坡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以黄土高原沟壑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管理及其环境效应为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水分循环、农田养分循环及平衡与肥力演变规律、以及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理论与技术。该站配备有原子吸收光谱仪、计算机工作站系统及数字化仪、绘图仪等各类仪器20余件,仪器设备先进。田间试验设施齐全,主要有:农业生态系统长期综合试验场;水分平衡场;养分循环试验场;土壤侵蚀观测场;自动气象站和小气候梯度观测系统。4、实习小结:为期两天的陕北实习结束了,一路上,我们边行进边学习,见识了黄土高原的壮观,认识了黄土高原独特的塬、梁、峁地形及其形成原因。通过了解泾河,知道了河流的形成和演变, 以及牛厄湖的形成,河水对岩石的搬运和影响。每到一个地方,老师都亲自带我们制作土壤剖面,观察土壤变化,分析土壤质地、形成原因,让我们知道了更多关于土壤的知识。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在我们实习的地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措施做得都很好,使土壤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在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看到了很多先进的农业试验和观测设施,它在黄土高原农业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让我们意识到先进的技术措施和设备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二、天府之国关中1、实习时间:2010.7.82、实习地点:杨凌农林博览园3、实习内容:3.1 关中盆地地理特征和人文环境关中盆地位于陕西省中部,南依秦岭,北靠北山,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南北宽约3080公里的地区,以平原和黄土台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中部较为平坦宽阔,平均海拔约400米。总面积39064.5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的19%。总人口2241.7万,人口密度573.8人/平方公里。渭河自西向东横贯盆地中部,形成广阔的渭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适宜,是关中盆地的精华和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 “八百里米粮川”,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陕西省的2/3,是全国的小麦、油、棉生产基地之一。关中城市群是全国率先发展的十大城市群之一,正在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网。代表城市东有“东府”渭南;西有“西府”宝鸡;北有“同官”铜川;中有西咸都市圈包括十三朝古都省会西安、千年帝都咸阳以及中国唯一的农科城杨凌国家农业高新科技产业示范区。西安为关中盆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3。年降水量507.7719.8毫米。很少有大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西安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在汉唐时期,西安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西罗马,东长安”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照。今天,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节点城市,国家大地原点、国家授时中心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均设在此。3.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土壤博物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位于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包括五个博览馆: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植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农业历史博物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从农耕社会出现以来,土壤一直就是社会不可或缺、最重要的公共财富。我校土壤博物馆收集了半个世纪以来,我校的土壤科学工作者在不同时期采集自全国各地的典型土壤剖面、矿物岩石标本、微型盒装标本和反映土壤发生演变过程的土壤形态标本等展品。参观土壤博物馆,让我受益匪浅,也对我国的土壤从形成到演变有了系统的认识。3.2.1 矿物岩石与土壤母质土壤是岩石矿物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历史风化而来的,矿物组成了岩石,岩石发育为土壤母质,不同的母质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目前比较常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砂粒。矿物组成了岩石,岩石有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是由岩浆直接冷凝形成的岩石,不论喷出岩,还是侵入岩,大部分岩浆都是块状结晶的岩石,只有少数急速冷却形成的玻璃质岩石,比如,做地板砖的花岗岩就是典型的岩浆岩。沉积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它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 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岩石。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我们所知道的溶洞、石林等一些喀斯特地貌,就是沉积岩中的石灰岩经过地下水的作用形成的。一般认为,地球大气中的含碳量之所以相对其它行星要低,就是因为被石灰岩等沉积岩固定。形成石灰岩的碳和钙都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变质岩是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中国鞍山的铁矿就是一种前寒武纪火成岩形成的一种变质岩,这种铁矿石占全世界铁矿储量的70%。此外如锰钴铀工生矿、金铀共生矿、云母矿、石墨矿、石棉矿都是变质作用形成的。3.2.2 土壤分布与分类土壤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统一。土壤有着统一的形成过程,其土体构型也有统一的规律,一般包括腐殖质表层或受耕作影响的表层、风化层、母质层。我国土壤大致分为三个区:东南部湿润土壤区、中部干润土壤区、西北干旱土壤区。我国土壤由北到南、由东到西呈递变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地带性。南有海南岛的砖红壤,北有黑龙江的黑土,中间依次分布着暗棕壤、黄棕壤、褐土、潮土、红壤、黄壤等土壤类型。在干湿地带性上表现得更为充分,东有肥沃的黑土、西为干旱的灰漠土,中间受水分影响依次分布有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棕钙土和漠土等。我国西北方土壤含钙量较高,钙结核一般多见于该地区的土壤中。3.2.3 中国中部土壤陕西省的土壤属于中部土壤,该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有着悠久的耕作历史,古代帝王选择在此建都与该区的气候、土壤有一定关系,只要在合适的季节种上作物,不用精耕细作一样有好的收成。由于耕作历史悠久土壤受人为影响强烈,形成了该地区独有的人为土搂土。搂土是关中地区高产土壤,适宜种植作物很多,近年来在搂土分布区建成了我国的猕猴桃生产基地,中部的黑垆土、潮土也是重要的农业土壤。4、实习小结:杨凌,作为我们的第二故乡,最了解不过了。而我校作为集农业产、学、研为一体的机构,更是带动了该地,甚至中国农业的发展。在土壤博物馆,我们系统了解了中国的土壤,见到了各种造岩矿物标本,全国各地典型的土壤剖面图。我还找到了采自我家乡的土壤:栗钙土、黑钙土、高山草甸土和亚高山草甸土。三 、鱼米之乡陕南1、实习时间:2010.7.102010.7.132、实习地点:户县、宁陕、石泉、汉阴、火地塘、柞水3、实习内容:3.1 陕南基本概况 陕南位于秦岭山脉以南,总面积74017平方公里。陕南地貌特征为“两山夹一川”:北部的秦岭山脉、南部的大巴山区及中部的汉水谷地、丹江平原。主要由古生界变质杂岩组成,气候潮湿多雨,常年温热,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水稻产区。陕南为关中城市南延伸和辐射区域,西部中心城市为“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汉中;中部中心城市为“上壅古城”安康;东部中心城市为华中南交通枢纽城市商洛。 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 陕南的浅山河谷温度为全省最暖地区,多在1416。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陕南的米仓山、大巴山和秦岭山地中、西部高山地区,年降水量多达9001250毫米。3.2秦岭简介秦岭是昆仑山脉的延伸,位于亚欧板块内,属南亚陆间区与中轴大陆区交界的北缘,于海西运动时期形成。它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山脉,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到河南西部,平均高度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为中国东部超过3000米的少数山峰之一,山顶有古冰川遗迹。秦岭北邻渭河平原,其间有大断裂,为北仰南倾的断块构造。主脊偏居北侧,北坡陡而短,南坡缓而长。秦岭是我国南北自然景观的分界,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又是亚热带湿润气候与暖温带湿润半干旱气候的分界线,同时还是我国南北最重要的地质界线和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岭南为副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摄氏度以上,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冬季温和少雨;岭北为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摄氏度以下,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冬季寒冷干燥。秦岭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一些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物,如大熊猫、金丝猴、华山松、油松等生长于此。3.3 秦岭山地地质地貌和植被景观秦岭山地是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秦岭北部早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遭受剥蚀;秦岭南部却淹于海水之中,接受了古生时期的沉积。在距今3.75亿年的加里东运动中,秦岭南部隆起,露出海面。2.3亿年前晚古生代的海西运动时,秦岭北部也崛起上升,至三叠纪时,因距今1.95亿年的印支运动的影响,秦岭与海完全隔绝,雄伟的身姿基本成型。进入中生代以后,秦岭林区以剥蚀为主,是周围低洼地区的供给地。距今约8千万年的燕山运动使秦岭在形成以断块活动为主的南北褶皱带构造格架后,秦岭又在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强烈改造下,经大幅度的块断式垂直升降运动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秦岭的地貌格局。秦岭地貌的演变,在中生代以前和以后的变化是非常大的。中生代三叠纪时期,中秦岭和南秦岭地区形成了褶皱山隆起带,成为一个广阔的侵蚀地区;以南和巴山地带,是一个广阔的沉降地区;北秦岭(包括渭河断陷谷地)是介于中、南秦岭剥蚀地区与鄂尔多斯沉积区之间的过渡地区。当时,南秦岭的河流往南流入巴山四川海相盆地,中秦岭的河流往北流入鄂尔多斯内陆盆地。侏罗纪时期,秦岭地带,包括北秦岭、中秦岭和南秦岭,成为具有差异震荡运动的古老准平原,并形成了凤县、商县、勉县和紫阳等许多侏罗纪含媒盆地。秦岭两侧广阔的沉降、沉积地区在逐步收缩,分别向南向北后退;而秦岭地带隆起剥蚀地区却在逐渐扩大。从地貌上看,起伏突出变为平缓,而流域盆地增多且规模变小,分布分散,因而形成了许多侏罗纪的含媒盆地。而两侧河流仍流向陕北和四川盆地中。燕山运动时期,秦岭地带进一步隆起,并伴有岩浆运动。由于秦岭巴山的隆起,南坡河流向四川盆地移动。由于岩浆活动和差异隆起,绝大多数内陆小型含媒盆地逐渐沉降得越来越低,河流侵蚀更为强烈。因此在秦巴山区两侧的内陆盆地中沉积的白垩系地层的底部和秦岭山地中的盆地里,形成了大量的砾岩。新生代早第三纪,由于构造运动和缓,因而在这个广泛的均夷作用时期,山地又一次逐渐剥蚀成准平原。在秦岭地区广阔的准平原上分散着许多小盆地,其面积逐渐扩大。在这一时期,除了如徽县和商县这种已经扩大了的中生代盆地外,还发育了如商洛和安康盆地等新盆地。秦岭地区的古老河流自然流入了这些分散的盆地。其时,汉江可能已经大体上发育成现今的形态。汉江的源头当时可能向西穿过嘉陵江,而现今的嘉陵江河源可能就是那时期汉江的源头。因此,汉江可能是秦岭山区早第三纪准平原上早已形成的古老大河。早第三纪到晚第三纪过渡时期,通过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秦岭又进行了隆升。这次隆升开始分裂成许多倾斜的断块,并在以前沉积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断块盆地,如徽县盆地、洛南盆地、商县盆地和安康盆地,以及在其他区形成的盆地,如汉中盆地。渭河断陷谷地以深断裂与秦岭带分开。秦岭大小断块的形成,分割了早第三纪的准平原,形成了最高一级的夷平面今天海拔23003500m的太白山跑马梁面;其次一级的海拔26002900m,以终南断块和佛坪断块岭脊为代表,包括玉皇山、首阳山、终南山、兴隆岭、草链岭的夷平面和海拔16002200m,以华山、蟒岭、流岭、马道岭、柴关岭为代表的共三个夷平面。而通过三趾马和在蓝田公王岭地层中发现的大量南方来的动物群的遗迹可以推断当时秦岭的海拔不会超过1000m,从而证明三个夷平面如此大的高程是在第四纪时期中逐步形成的。在分水脊以南的大多数河流都向南流入汉江,而黑河由于水量丰富,足以抗衡秦岭和缓的抬升运动,所以继续向北流入渭河断陷盆地。到了晚第三纪和早更新世时期,秦岭又发生强烈的垂直升降运动。进入中更新世时期,秦岭山地的上升运动以区域性间歇式抬升为主。以后随着地壳的宁静和上升的交替,逐步形成了第三、第二和第一级阶地。秦岭山地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秦岭是我国华北、华中和华西植物区系成分的教诲之地。这里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种类繁多,其中以太白山最具代表性。秦岭已知的种子植物有1550种,苔藓植物302种。自山麓至山顶大致可以分为低山丘陵干旱落叶阔叶林和侧柏林带,华山松林、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桦木林带,高山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草原带等5个植被带。3.4 亚热带地理环境、山区河流和植被景观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秦巴山区是林特产的宝库,汉江谷地土质肥美,物产丰富。川陕间的大巴山呈西北东南走向,一般海拔15002000米,东西长约300余公里,通常把任河以西称米仓山,以东称大预山。大巴山北侧诸水注入汉江,上游系峡谷深涧,中、下游迂回开阔,形成许多山间小“坝子”。坝子中有两级河流阶地,农田、村镇较为集中。宁强、南郑、西乡、镇巴和镇坪等县由灰岩组成的山地,岩芽、溶沟、落水洞、溶洞、地下暗河等岩溶地形发育,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水丰富。汉江谷地以西属嘉陵江上游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和缓,谷地较开阔,是陕、川间主要的水陆通道。著名的汉中、安康盆地,是陕西主要的农业区和亚热带资源宝库,也是陕西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3.5 秦岭山地地理环境分异和垂直带谱秦境秦岭是秦岭山脉的骨干,山坡北陡南缓,山势巍峨壮丽。一般海拔15003500米,高出关中盆地和汉中盆地10003000米。主脉分布在山地北部,有许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构成秦岭山地的高山、中山地形。秦岭以太白山为主峰,由西分为三支,由北而南山势渐低,至汉中盆地边缘已成低山丘陵。太白山以东山势逐渐递减,在商洛地区山势结构如掌状向东分开,间以红色断陷盆地和河谷平地。盆地和河谷平地保存有二至三级阶地。太白山仍存留有第四纪冰川,而古冰川作用留下的冰蚀冰碛地形保存完好。北陡南缓的山势导致北坡溪峪短急,南坡诸水源远流长,断切东西走向山岭,形成许多峡谷,水力资源丰富,为建设中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提供了条件。3.6 高山草甸高山草甸指的是亚高山带以上由寒生草类构成的低草草甸,在寒冷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在高原和高山的一种草地类型。其植被组成主要是冷中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伴生中生的多年生杂类草。植物种类繁多,莎草科、禾本科以及杂类草都很丰富。密丛性短根茎蒿草属,为重要的组成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层次不明显,生长密集,植株低矮,有时形成平坦的植毡。下层常有密实的藓类,形成植被的茎层。草群高为310厘米,覆盖度70%90%,常为分散的片状。高寒草甸,年平均温度在以下。年降水量约400500毫米。冬季有冰雪覆盖。土壤主要为高山草甸土。生草过程发育强盛,形成致密紧实的草皮层,有机质含量较高,但未能分解。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部分土壤有永冻土层。高山草甸土有明显的腐殖质积聚,腐殖质层厚 820厘米,呈灰棕至黑褐色粒状-扁核状结构。有机质含量1020,以富啡酸为主,胡敏酸富啡酸 (H/F)比值为0.61.0。土壤复合胶体属高有机质低复合度型,以松结合态腐殖质为主。腐殖质层向下颜色迅速变淡。在亚高山带,土壤层次间过渡迅速而明显;而在高山(真高山)带则不甚明显,且AB层出现一个暗色层。剖面中水溶性盐类和碳酸钙已淋失,仅部分高山草甸土剖面的中、下部有碳酸钙积聚。粘粒和三二氧化物在剖面中变化不大,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并有少量高岭石和蛏石。呈酸性至中性反应。土层厚度仅4050厘米,有明显的融冻微形态特征,底层有季节冻层或多年冻土。 高山草甸土可作天然牧场。在亚高山带的有些地区配以防寒和肥水管理措施后可垦为旱作农田,种植青稞、油菜等耐寒作物。高寒草甸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四川北部。在西北和西南部亦有分布。高山草甸草层低,草质良好,为良好的夏季牧场,适于牛、羊等畜群放牧。3.7 岩溶地貌柞水溶洞柞水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所谓喀斯特地貌,就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在形成喀斯特地貌的过程中,地下水沿岩石裂缝或落水洞向下运动时发生溶蚀,形成各种形态的管道和洞穴,并相互沟通或合并,形成统一的地下水位。地壳上升,地下水位将随河流下切而降低,洞穴转成干溶洞。其顶部裂缝渗出的地下水中含有碳酸钙,可因温度升高,压力减小与水分蒸发而沉淀,形成自洞顶向下增长的石钟乳,自石钟乳上滴落到洞底的水中所含碳酸钙沉淀有形成自下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