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创新经验交流报告.doc_第1页
课堂教学创新经验交流报告.doc_第2页
课堂教学创新经验交流报告.doc_第3页
课堂教学创新经验交流报告.doc_第4页
课堂教学创新经验交流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教学创新经验交流报告望谟县第三中学 创新教育,其基本内核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目前最大的危机是缺乏对课堂教学本质的理解,忽视对课堂教学自身本质力量的确认。在教学中,不但要加强“双基”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要更加注重丰富的情感和个性,使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要加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创新素质的教育,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广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创新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分析全面把握教材。 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是上好课的基础。备课时,老师要明确该教材在整个体系中的作用、地位;明确重点、难点及关键,全面把握,整体了解,寻找和挖掘教材中的情智因素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区、开发点,使自己站在一个战略制高点上认识和把握学生的学习。 2、确立课堂教学创新目标 课堂教学的总目标应是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充分感受学习之乐,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它应是认识性目标、情感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的整合。认知目标应遵循基础性、普及性和阶段性。情感性目标应体现渗透性、趣味性。社会目标体现交往性、参与性和合作性。 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课堂教学中的主角是学生。备课时,应以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教师要设计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组织形式、反馈形式,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有操作、实验的机会,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课堂教学创新的程序设计。我们根据认知构建理论、合作教学理论及创造力的人格特征理论,从师生两个层面着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情感、激励、控制过程,设计创新性课堂教学的一般性程序。 (1)、明确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应当做到明确、具体、适度、留有余地。课堂教学目标可分为必达目标和争达目标。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更符合实际,更有实效。 (2)、整体感知。创造条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在整体上,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根据自己“最近发展区”的情况,对本节课的知识、技能、思维、情感、品德、审美等内容有个简约的、大概的了解。 (3)、深入探微。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思维状态,对教材内容作全面的、深入细致的、纵横联系的学习与探索,使学生弄懂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发展思维,形成技能,陶冶情操。 (4)、优化发展。在整体感知、深入探微两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思维、情趣、美感等方面扩展、延拓、生发开去,变换角度、方法与形式,从不同层次去分析、理解、思考、记忆。 (5)、简要概括。引导学生积极认真地把一堂课的内容以恰当的形式简要地进行概括,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形成知识网络。 (6)、模拟创新。通过练习、谈论、独立钻研,以求真正把所学知识融入学生个体知识体系,并积极启发、鼓励学生思维有新意,对知识有新领悟,逐步学会思维的方法,形成能力。二、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的学课堂教学不应该是封闭的,而应该是开放的。“问题”则是开启学生思维,促进学习开放的一把钥匙。晓之以理,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不仅让学生懂得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还让学生珍惜并自由行使自己富有的课堂提问权利。创设氛围,激发学生“敢问”热情。在教师指导下,增强学生“我能问”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我敢问”的自信。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善问”能力。学生仅有敢问的胆识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我们老师要分阶段训练学生提问,把训练分为三个阶教师的教学重在设置情境,有了情境,就能带领学生寻幽探胜,渐入佳境,课堂就会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火种。课堂内外学习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科学习突出一个“想”字,理科学习扣住一个“察”字,这是研究式。语文的“想”,多用话题作文的形式,激发自己从阅读材料中和身边事物中找到或发现许多热门话题进行思索和体察;政治、历史的“想”,多用时事评论或历史论文的形式,激发自己从时事政治和历史事实中抓住一些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思考;物理、化学,多用还原事物的发明或发现过程的形式,激发自己对物体的结构或构造进行观察和思考;生物、地理多用调查报告和考察报告的形式,激发自己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生物和地理的环境等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文理综合,劳技、科技、实验三结合,这是综合化。学生制作发明一个事物,之前有方案设计,之后有使用说明,成功后有过程回顾和制作说明等,形诸文字就是“文”,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就是“理”;运用知识,付诸实施,强化动手能力的训练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锻炼,这是实践性。联系实际,关注生活,关心社会,时时处处做现实的有心人;模拟生活,模拟社会,时时处处做现实的参与人。利用活动课和课外活动,自发成立“课外阅读”“文学欣赏”“历史研究”“环境保护”“生态研究”“英语对话”“美术创作”“演编采访”“科技实验”“发明创造”“计算机学习”“社会服务”等各种兴趣活动小组,都是综合实践课的学习。三、课后创造性的练,教学效果检测模糊式、宽松化、整体性创新教育的教学效果的检测,应该是模糊式、宽松化、整体性的。体现出创新教育检测教学效果“兴趣第一”的原则。对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的考核考查,用学生综合成绩考评表中的“自做”“选做”“免做”三个不同项进行分层要求,这体现出对课堂教学效果检测的“宽松化”。对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单元和教学阶段学习的检测,用学科综合业绩、综合素质考核评价表来对学科课堂学习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这是“整体性”。因此,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要力求在处理好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等三个方面的关系上有新的突破:四、注重传授创新知识与培养创新能力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以思维教育为主线、学习教育为主业、创新教育为主导的。其中思维教育又以创造性思维开发为核心,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教育只是作为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求异、直觉等思维能力是我们课堂开展教学创的主要任务。我们在文科教学中设置的“读想说写”等四步基本的教学程序,其意图就是要把思维教育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教育放在关键位置,以求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其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答案不是唯一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以便让学生有充分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发表意见、尽情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创造、创新的余地。 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注重“启迪学生求异思维,练好审题立意基本功”。我们知道,学生的作文能力,关键是三个基本:即审题立意基本功、谋篇布局基本功、语言表达基本功。审题立意,既属文体知识范畴,更属思维能力范畴。因而,要训练学生作文审题立意基本功,就必须得从训练学生的思维入手,尤其是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上,加大力度,给学生以启迪和点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核心又是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因为求异思维实质是一种复合思维,它要综合运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才能求异创新。 创新教育的学科课堂教学,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知识教育只是创新思维教育的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尤其是创造性的学习实践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也就是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技能”三者统一,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主体意识和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智慧和创造潜能的创新教育的目的,也才能在知识和理论上,在方法和技能上,为课后的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注重建立创新情感与培养创新态度 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学习兴趣为契机,必须以建立学生的健康的强烈的创新情感为中心。对教学活动,我们理解为兴趣活动、情感活动、方法交流活动等三种形式。在平时,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努力培养自己广泛的求知欲和交流欲。比如:走出课堂,了解生产和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求新欲望;结合课堂,联系学习和生活,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和交往能力;再深入社会,利用游乐和休假,广泛接触社会,开启学生关注社会新问题、关注人生的新情感大门。学生开展科技活动,首先是创新态度和创新情感得到了培养。在科技活动中,首先是生活考察、现实观察,其次才是创新设计、创新设想,其次才是模型制作、成品制作。这样一个全过程,创新态度和创新情感的培养贯穿其中,创新理念的形成,创新技巧的掌握,只是一种创新结果而已。所以,在各科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设计出能引发学生浓厚的新的学习兴趣的教学程式:诸如“生活实例”、“生活难题”、“实物展示”、“实物拆装”等,让学生发现新问题;其次才是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动手,去动口,让学生自己创造新途径、新方法。比如,学生每天的“早会”都有“新闻发布”;每天的“小结”会上都有“小窍门”公布;每周都有一个新的设计和改进方案,每月都有一项新的发明问世。这就是激发新兴趣,建立新情感,培养新态度,启迪新思维,传授新方法,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和亲身实践的态度武装学生,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精神和亲身实践的态度一旦产生,学生的学习新兴趣、学习新情感和学习新能力等基本的创新素质也势必大大得到增强和提高。用现在新课改的话就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六、注重体验创新过程与掌握创新方法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方法交流的全过程,尤其是教学任务越繁重就越应该突出学习方法的交流。课堂开展创新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所创新,课堂再现或发现某种知识学习的全过程就是学生交流或学习某种学习方法的全过程,只有在教学过程的诸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才能真正让学生摸索到或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科教学中文学、历史、哲学三者融合统一,科技、劳技、实验三课相互穿插,既是新课改综合性的趋势所必需,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根本任务所必需。如果要让学生有主见,有创见地提出、分析、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必须要文理兼备,既具有科学态度、又富有人文精神地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最科学的方法。在学习人类人文史上和科学史上的所有成功的案例时,既注重体验前人的创新过程,也注重学习前人的创新方法。七、通过教学创新改革,我校师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我校杨光帅老师参加州级初中化学优质课竞赛荣获州级二等奖,参加县级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的教师有滕彩礼、韦元智、杨昌文、何臣兰、黄波、杨进等;参加县级校长赛课我校何兴智副校长获一等奖,参加县级教具制作大赛,我校杨先菊荣获一等奖、于正旭荣获二等奖。参加全国作文竞赛我校黄兰辅导的学生向玲、滕玉玲、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参加全州诗词大赛,我校有15名学生获奖,获州级以上优秀辅导教师的有8人。我校韦元智老师辅导的学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