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元宝山区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1页
赤峰市元宝山区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2页
赤峰市元宝山区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3页
赤峰市元宝山区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4页
赤峰市元宝山区政府工作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形势,区人民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为主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圆满完成了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6.04亿元,增长17%。财政收入完成24.12亿元,增长3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4.77亿元,增长5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0.64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9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01元,分别增长17%和22.4%。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下大力促投资、扶企业,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工业经济总体竞争力不断提升。全部工业增加值上百亿元台阶,增长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开工建设10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47个,完成投资38.03亿元。国电煤化工、九联煤化、河套酒业等项目试产投产,向阳煤业、伊品生物、润邦结冷胶等项目进展顺利,赤阳春轻质隔墙板生产线制造、大连重工通用机械、佰思特钢结构、华阔铝业铝型材等项目开工建设。启动了经济转型开发试验区二期备用地及配套管网工程,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全区二、三产业中小企业达到1315家,总资产59.3亿元,从业人员3.83万人,年创产值95.23亿元。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全区新签约和引进项目28个,引资54.1亿元,同比增长24%。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3.67亿元,增长6.9%。投资3.8亿元,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工程。全区新增设施农业1万亩,总面积达到12万亩。新改扩建奶牛牧场园区12处,奶牛存栏4.1万头。引进温氏集团生猪养殖、神舟集团肉羊养殖项目。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区土地流转面积5.1万亩。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市级以上重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家,我区被认定为国家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玉米膜下滴灌5万亩。启动英金河改道、老哈河及马架子河防洪工程。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年度任务,新增造林面积9200亩。 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适应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积极培育发展新型服务业态,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58.72亿元,增长14.3%。开工建设食天下特色餐饮综合体、广厦苑酒店、恒伟冷链物流等项目,实施元宝山汽贸城、平庄一级客运站和平庄汽贸城一期工程。区财政注资5000万元分别对恒金、恒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进行参股和风险补贴,全区已建和筹建小额贷款、担保公司12家,注册资本金8.7亿元,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7.8亿元,贷款余额63.6亿元,分别增长24.3%和39.4%。引进赤峰瑞宝通信息科技公司和赤峰联智软件公司,IT信息产业实现零突破。全区房地产开发面积68.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7.1亿元。 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元宝山区行政区域整体纳入赤峰市总体规划(2010-2030)中心城区规划范围,编制元宝山区城乡一体化规划、元宝山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审查通过美丽河镇域总体规划。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9亿元,实施元宝山镇污水处理、平庄城区三水源供水、经济转型开发试验区污水处理和供水项目,改造升级城市道路、绿化、管网配套等工程;修建各等级公路46公里,赤朝高速公路通车,赤元一级路公铁立交桥开工,国电化工铁路专线投入使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多元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胜村新农村建设经验被全市推广。全区城镇化率达到69.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民生状况持续改善。坚持把就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位置,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城乡新增就业128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100%;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分别达到91%和95.2%;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4.9%和24.1%。大力发展慈善、红十字等事业,重视弱势群体救助工作。加快住房保障实施步伐,建设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改造棚户区、农村危房2080户,分配采煤沉陷区安置住房1188户。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争取各类扶贫资金40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移民扩镇等项目6个。投资747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处,解决1.4万人、1.1万头(只)牲畜饮水安全问题。推进自治区财政“一事一议”试点县建设,投资8270万元,建设财政奖补项目62个。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我区第四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顺利通过中期验收。全年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20项,8个科技重点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稳步推进校安工程,累计投资达到3.5亿元,竣工面积26.3万平方米。区一中晋升为自治区示范高中,平煤高中被清华大学命名为“新百年领军计划优秀生源基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北京安贞医院分院和宝山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有序开展,新建改造村级卫生室30处。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新建3个镇综合文化站和17个农家书屋。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区人口出生率为6.35。深入推进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军地军民关系更加和谐。民族宗教、档案、老龄、关心下一代、残疾人等工作都有新进展。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建昌营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启动“六五”普法,依法治区工作取得新成效。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制,加大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力度,全区未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和应急体系,提高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和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提高政府科学发展能力。加强政务公开,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完成政府采购预算4亿元,节约资金4373万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规范性文件备案,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68件、政协委员提案78件,规范性文件备案2个。注重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发展令人瞩目,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建言献策和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在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付出努力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元宝山区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新兴产业整体规模较小、产业层次不高、项目支撑不强;城乡、地企“双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任务还很艰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仍需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硬性约束增强,经济转型有待在更宽更广的领域实现突破;群众生产生活成本仍然较高,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未根本消除,社会管理需进一步创新。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国家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自治区生产力布局向东部盟市倾斜,积极推动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整体发展优势,我区将在合作发展中有更大作为。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和发展实践,我区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产业定位更加明确、发展规划更加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到位;经济转型布局全面拉开,工业接续替代产业开始发力,现代农业趋向高端,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这些产业特征符合国家转变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受经济危机影响不会很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我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突出,内生增长动力不足,民间资本不活跃,社会管理面临新课题,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我们必须综合判断形势,增强前瞻性、预见性,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得力的措施、更加科学的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根据区委七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以富民强区为目标,以经济转型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抓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得到更大改善,建设富庶优美文明和谐的元宝山区。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7.67亿元,增长17%。财政收入完成28.9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1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9.8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800元,分别增长16%和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7以内。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任务。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调整优化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144百亿工程”,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布局,为打造百亿开发区、百亿产业和百亿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深入推进项目建设。立足主导产业,建设骨干项目,促进产业多元、有序接替。稳步推进地方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向阳煤业竣工投产,支持元宝山露天煤矿1500万吨扩能,运作元电四期2100万千瓦机组项目,力促国电煤提质、国电煤化工二期80万吨尿素、九联煤化二期120万吨捣固焦项目上马,提高资源转化率,推动煤电化一体化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伊品生物、润邦结冷胶项目,认真筹划关联项目,促动生物化工集群式发展。建设大北农饲料加工项目,支持伊利乳业、燕京麦芽、大牧场食品扩大产能,扶持草原兴发复兴,壮大龙头企业实力,带动绿色食品工业规模化发展。密切与国防科技工业协会协作,筹建装备制造产业园,抓好摩飞飞机组装、大连重工通用机械、鸿宇涡轮增压器等项目,促进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围绕“三废”再生利用,提高粉煤灰、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完善项目库动态管理,保持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持续性。全年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17个,计划投资36.8亿元。 加强园区建设管理。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基础先行,推动产业向园区聚集、项目向园区集中,打造“一区五园”高品位园区载体。继续完善开发试验区各项规划和管理规程,设立工业发展基金,提高资源配置效益,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逐步建立良性运营的投入产出机制。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工建设中央商务区、物流园区、备用水源和变电所,续建二期备用地道路和管网配套工程,提升开发区功能。推进平庄绿色食品加工、五家机械加工、云杉路有色金属加工和美丽河农副产品加工等4个项目集中区规划建设,整合优势资源,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年内升级为市级园区;启动风水沟新型建材项目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搞延伸、围绕重点项目搞协作、围绕骨干企业搞配套,打造中小企业发展集群。支持具有一定增长潜力的工业和流通领域成长型企业扩大规模、提高层次,逐步壮大规模以上企业群体。推动资本市场融资,促成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运用好产业投资基金、融资租赁等新型融资工具,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投融资需求。建立健全企业人才培养、保障和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引进人才,增强发展后劲。鼓励企业引联重组,进行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打造自主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中小企业进入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转型发展。引导企业建立行业协会和互助担保体系,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认真执行工业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节能审计制度,开展能耗限额标准监督检查,对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节能监管。积极争取节能技改奖励资金,鼓励企业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推行清洁生产。 二、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继续做强菜、乳、肉三大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基地规模化、服务社会化,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加快科技创新。加强载体和平台建设,组建内蒙古设施农业研究院,成立元宝山区科技馆,增强农业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赤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步伐,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建立健全动植物防疫和保护体系,增强疫病防控能力。强化企业科技投入主体地位,采取政府引导、项目支持等方式,形成多元投入的市场化科技创新机制。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培育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优化产业布局。继续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确立主导产业,促进产业互补,全区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万亩。加快风水沟葡萄生产基地建设,扩大平庄花卉种植规模,多元发展特色农业。支持和润农业以元宝山镇为核心建设育苗中心,完善美丽河、五家万亩设施蔬菜园区。推广绿源牧场、同心牧场等标准化牧场园区建设模式,新改建奶牛牧场园区6个。推进温氏集团60万口生猪养殖项目,带动生猪养殖产业化发展。支持风水沟镇、五家镇发展肉羊养殖,实施小五家整村推进肉牛养殖项目。 完善市场机制。坚持培育和引进相结合,鼓励区内外知名企业通过资本运营、技术合作等形式,整合、重组、新建一批龙头企业和种养基地。支持企业以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动机制,提高农民抵御风险能力。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创建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组织,提升组织化水平,增强带动和服务能力。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完善康绿源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平庄新发地批发市场功能,做好产销衔接,降低流通成本。 推进新农村建设。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以产业带动、产权置换等多种建设方式,巩固提升长胜村、向阳村、王家店村、四合村等新农村建设成果,示范带动全区新农村建设。抓好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安全饮水、户用沼气、土地治理等项目,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易地移民搬迁工程,深入推进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落实6个扶贫重点村建设,移民搬迁379人。 三、着力引进建设高端项目,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速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和结构优化。 创新发展载体。坚持城镇开发和产业培育相结合,规划建设高品质创业大厦、高新技术孵化中心和高标准商务服务区,鼓励引导软件开发、动漫、信息咨询、会计审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提高服务业投资密度、产出强度和业态新型度。盘活存量楼宇资源、集约利用现有留地,坚持“聚零为整、相对集中、整体开发、错位发展”原则,在各街道和社区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带动创业就业。稳步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立足“三农”需求,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服务。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搭建工业园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电子商务。 健全流通体系。围绕建设环渤海能源供给基地,重点发展煤炭物流,全面启动平庄、美丽河、元宝山、风水沟煤炭市场和物流园区建设,支持配合平煤集团成立煤炭物流公司。积极发展农产品物流,提升绿色农产品收购仓储、保鲜加工、配送销售能力,实施好康绿源田野餐桌配送、恒伟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平庄城乡中央商务区,继续实施“双百工程”、“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农超对接”,方便群众购物。实施早餐示范工程,建设主食加工中心、配送体系和销售网点,为居民提供放心早餐。完善市场网络,优化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商贸网点和专业市场布局。规范运营平庄和元宝山汽贸城,规划平庄汽贸城二期,启动建设元宝山综合市场。 提升档次水平。改造提升酒店、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以五星级标准规划建设广厦苑酒店,协助业主做好食天下特色餐饮综合体运营管理工作。适应休闲、健身、娱乐等新的消费热点,发展名牌精品店、商务会所等高层次服务店所,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推动建设创新、安全、普惠现代金融体系,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流动、规避风险、健康运行。大力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全力支持农合行股份制改造为商业银行工作。加快组建汇融、大唐圆通、圆融汇金、大唐金诺等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发展社区服务业,重点发展护理保洁、养老托老、医疗卫生等服务行业,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四、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和引导人口流向,继续改变城乡、地企“双二元”结构,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完善城乡发展规划。结合赤峰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统筹城乡功能定位,完善元宝山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乡一体化规划。完成五家镇、风水沟镇镇域总体规划和部分村规划,将各镇的城镇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范围,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全力争取元宝山区列为国家级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地区、元宝山镇列为国家级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镇,编制好农村宅基地拆旧建新复垦规划和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规划。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平庄城区内环北路、松山路、泰山路、凌河街等道路,完善贯通城区路网。围绕城区街路、居住区绿化和平庄乐园三期、古山森林公园建设,逐步形成区域连片、特色鲜明的绿化格局。实施城区水污管道分离,续建元宝山镇污水处理厂和平庄三水源供水工程,改造平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与开发试验区同步考虑筹建元宝山镇垃圾处理场,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启动建设区党政综合服务中心、西城区市民广场综合商业区和龙湖湾城市综合体,以项目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建设富尔沃平庄新天地商住综合体,引进北京大唐首邑高水准开发建设住宅小区,全区房地产开发面积65万平方米。增强公路通行能力,续建平元一级路,完成赤元一级路公铁立交桥建设。开通元宝山进入辽沈地区北出口,开工建设元宝山镇至辽宁老官地跨河大桥。 强化城市经营管理。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城市资源,建立城市建设的多元投资机制,扩大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治理规划区内违规插建翻建、主干街路和主要建筑物乱贴乱挂等问题,集中清理整顿住宅楼住改商及私设餐饮、棋牌室等商点扰民行为。聘任市容环境监督员,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建立城市管理社会监督机制。逐步扩大城市保洁范围,重点搞好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等市容环境卫生,营造整洁文明的人居环境。 五、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切实解决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更好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开考录制、人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落实征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指导各类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试行和推广职业经理人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推动招商引资。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积极发展一批非资源型产业项目。围绕产业多元、延伸和升级,吸引外部资本投入,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发挥企业招商引资主体作用,建立企业招商激励机制。积极引入发达地区合作主体,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在开发试验区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抓住北京市对口帮扶赤峰的机遇,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主动争取在产业、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跑部进厅”力度,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搞好政策和项目对接。 优化发展环境。深入落实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大力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争取进入国家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行列。树立诚信服务理念,严格执行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和服务承诺制,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建立客商投诉处理机制,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认真做好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客观反映企业发展实际。 六、着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发展保障能力 坚持科学聚财与规范理财并重,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努力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税源建设。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落实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多种措施,为就业密集型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财税环境。扩大煤电行业经营规模,提高盈利水平,壮大支柱税源。整顿和规范煤炭市场,以组建煤炭物流龙头企业为突破口,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培植新的税源增长点。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促进园区企业税收增长。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均衡入库,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支出结构。按照建立公共财政要求,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三公”等一般性财政支出。预算安排优先保障工资性支出和预算单位运转支出,重点保障民生支出,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投入。发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土地储备中心、融资担保公司等政府融资平台作用,整合土地出让金、贷款和上级专项资金,保障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及公路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提高监管水平。积极推进财政精细化管理,完善镇街财政体制,健全区、镇街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制度。加强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政府采购程序,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深化国库集中支付、“一卡通”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继续实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稳步推进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强化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加大对全区重点项目、强农惠农资金、民生工程等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跟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序运行。 七、着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着眼确保公益、促进均衡,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 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鼓励发展新型文化业态,逐步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大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资源共享、镇街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年内完成2个镇街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4个农家书屋和386户“村村通”工程。建设区综合档案馆,推进全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工作。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鼓励文学艺术精品创作,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需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办好第十三届广场文化艺术节和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做好自治区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作,实现广播电视同城同网。充分发掘燕长城、辽白塔、静安寺等历史文化资源,完善旅游设施,发展历史民俗文化旅游。 坚持科教优先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对先进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转化和推广力度,争取进入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行列。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和新一轮校安工程建设,优化配置教学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工程,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努力打造基础教育名城。坚持政府主导、公办民助、多元投入的办园体制,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计划,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支持平煤技校晋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满足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抓好教育教学管理,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稳步提高。强化学生交通安全、食堂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等重点环节监管,确保不出安全问题。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行区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加快宝山医院综合住院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全科医生及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急诊急救等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建立“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的新型管理体制。规范医疗机构管理,推广便民惠民服务措施,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强化民生认识,落实民生政策,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放宽投资、注册等限制,营造宽松自由的创业氛围。支持有条件的镇街规划建设创业园区,孵化创业企业。通过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鼓励各类城乡初始创业者创办各类经营实体。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大力发展羊绒纺织、木材加工、IT信息等劳动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产业。完善和落实退转军人自谋职业补助金制度,引导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城镇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返乡创业,从事现代农业劳动。采取择优选用、专业对口、政企共担的办法,选聘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的大中专毕业生到龙头企业学习锻炼,增长创业就业本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迎合家庭生活需求,着力发展居家服务、钟点工等家庭服务业。加强区、镇街、村居三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就业网站信息引导作用,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以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重点,加大“五险”扩面力度,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全面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扩大低保覆盖面,争取新纳入城乡低保1000人以上。健全和完善以区福利中心为龙头、救助站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区服务、儿童福利、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建立红十字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多元化资金保障和使用机制,加快发展慈善事业。 做好惠民“十件实事”。一是努力扩大就业容量,确保城镇新增就业3200人。二是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全覆盖。三是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支付限额,年最高支付限额调高至20万元。四是以赤朝高速通车为契机,大力推动市、区直达快客及公交化改造。五是投资1.8亿元,完成经济适用房300户,廉租住房108户,公租房25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260户,农村危房改造500户,改善城乡困难群体居住条件。六是投资7800万元,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搬迁群众1526户。七是投资5500万元,实施旧小区节能改造20万平方米,完成华润城市管道燃气供应2000户。八是投资1214万元,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改建校舍17490平方米。九是投资2000万元,改造通往行政村、自然村、种养小区、旅游景点等断头路20公里。十是投资1095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8处,解决1.1万人、7220头(只)牲畜饮水安全问题。 九、着力推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矛盾化解,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全力营造安定有序、共建共享的社会环境。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推进“六五”普法工作进程。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认真做好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新闻监督。加强政府系统内部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