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十六桂麻各半汤.ppt_第1页
课件:十六桂麻各半汤.ppt_第2页
课件:十六桂麻各半汤.ppt_第3页
课件:十六桂麻各半汤.ppt_第4页
课件:十六桂麻各半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六、桂麻各半汤,【方药】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煎服】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原文】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23),【方解】 表邪怫郁,乃非桂枝汤所能胜任,但病延已久,邪微正衰,又非麻黄汤峻汗所能适应,故二方合之,变大剂为小剂,则解表发汗而不伤正,调和营卫而不留邪,询为一轻度发汗剂。 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为汗液之地,麻黄汤疏达皮毛,为汗液之用;且芍药草枣之酸收廿缓配生姜麻桂之辛甘发散,有刚柔并济,从容不迫之妙。为此,以达到小汗邪解之效,而无过汗伤正之弊。,【功效】辛温轻剂,小发其汗 【主治】微邪郁表,不得小汗出 之太阳表郁轻证。 主症: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发,无 汗,形如疟。 副症:或面赤,身痒,或烦躁,口渴,脉浮而不甚 紧苔薄白。,【临证思路】 治伤寒向愈,脉微缓,恶寒身痒(兰台轨范) 此方可活用于外邪之坏证者,或类疟者。不必论,并宜于其它发风疹而痒痛者。(勿误药室方函口诀) 凡病延日数较多,正气略虚,表邪未解,见有面赤,身痒,邪郁于表,欲汗出不得者,可用本方因势利导。 疟疾热多寒少,肢体惰痛,有桂枝麻黄汤证者,可用本方。 现代临证,木方用于外感、流行性感冒,以及其他热性病,症见:因表邪稽留日久,仍有脉浮、头痛、发热、恶寒,因不能得小汗出,而身痒,病欲自解,又不得汗,而现面有发热之红色;一日间两三次发热,恶寒,似疟非疟等。亦可用于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湿疹初期。,【医案】 (一)寒热如疟案 刘某某,女,12岁。初春感受风寒邪气,头痛发热,家人自购“平热散”,服药后汗出较多,随后发热消退。但第二天发热恶寒如疟疾之发作,上午一次,下午二次。脉浮略数,舌苔薄白而润。究其原因,属于发汗太过,在表之邪气反而稽留不解,当用桂枝二麻黄一汤小汗之法治疗。 桂枝5克,白芍5克,生姜5克,大枣3枚,麻黄3克,杏仁3克,炙甘草3克,1剂。 药后得微汗出而解。(刘渡舟医案),按语:太凡先发热而后恶寒,或发热恶寒同时并存,寒热一天发作两次或数次,如疟状,大多属于太阳病变,多由表证发汗太过,损伤营卫,而邪气又得不到彻解所致,此类病证,或用桂麻各半,或用桂二麻一,效果理想。,(二)发热案 张某,自述已违和乏力十余天,发热形寒近一周,卧床四天。下午发热较高,微恶寒。我以芳香疏泄与之,二剂后再诊,热势更高,烦躁夜不安卧,渴不多饮,上腹部有红疹,病似西医之肠伤寒,乃嘱服合霉素,病仍不减。因之,病家改邀他医诊治,亦予合霉素。前后共服百余粒,卧床二十八天,寒热依然不退,再邀我诊治。病者一般状况尚佳,惟每天发热二三次,发热时烦躁,皮肤灼热无汗,不恶寒,周身有痒感,觉此证与伤寒论23条颇相吻合,乃毅然处桂枝麻黄各半汤与之,服后一时许,得汗甚畅。次日,不再发,皮肤潮润而愈。(沈炎南医案),按语:感冒经月,病久邪微,卫阳怫郁,已成太阳轻证。邪微阳郁,不得泄越则身痒;正邪相争,或进或退,则寒热阵阵。其治宜小和营卫,微散风寒,用桂麻各半汤,则刚柔相济,正中病情。,(三)午后发热案 张x x,男,三日来患者每到下午二、三时即感觉发热,余时热似有似无,终日恶风寒,着夜倍于常人,微有头痛,咳嗽,流鼻涕,不呕,大便溏,无汗,皮肤干燥,时觉全身发痒,并有红疹(患者因感冒,曾赴浴池淋浴,自疑感染皮肤病),苔薄白,脉浮紧。据“常患感冒,服柴胡桂枝汤即愈,此次病已三日,曾服二剂,汗出甚微而不效。”观察其口不苦,胸胁不满,亦不呕,则非少阳证可知,而属伤寒论:发热恶寒,一日二、三度发,如疟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之桂麻各半汤证,因素体虚弱,加党参。处方:麻黄10克,杏仁10克,佳枝10克,芍药10克,灸甘草10克,党参10克,生姜10克,红枣6枚。次晨往访,据谓:“昨日中午服药后,从下午至夜全身絷絷汗出,咳除,身不痒,头不痛,今晨已不恶风寒矣。”(福建中医药),(四)产后发热案 刘某,女,30岁。患者产后感冒,迭经用中西药治疗无效,已延及三十余日。一直发热不解,头痛恶风,厌油纳呆,精神倦怠,四肢乏力,每热退之前出微汗,汗后热退身适,二便正常,夜寐较差。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而缓。此产后体虚外感延久失治,风邪拂郁于表不解之故。宜调和营卫,解肌祛风为治。桂麻各半汤主之。桂枝4.5克,白芍4.5克,生姜3克,炙草3克,麻黄3克,大枣4枚,杏仁3克,水煎服。连进两剂,一剂后发热顿解,二剂后诸恙悉疹。后未进补气补血之品,而起居饮食一如常人。,五、风隐疹(荨麻疹)案 孙某某,女,45岁,1982年7月20日初诊。恶寒发热,全身起大片风团已二十余日。发病前曾汗出冒雨,过一日后,即发现全身起大片风团,每日发作五六次,痒甚,心烦。曾注射钙剂,口服扑尔敏、维生素丙等无效。面色苍白,皮肤划痕试验阳性,全身散在大片风团,胸部较多。舌淡苔白,脉弦。辨证:风寒束表,不得宣泄。治则:辛温透表,疏风止痒。处方:桂枝5克,白芍3克,生姜3克,炙甘草3克,麻黄3克,大枣4个,炒杏仁3克。服6剂,临床治愈,随访三个月未复发。(刘景祺医案),(六)体臭案 陈某,女,17岁,1989年9月16日初诊。自述7天前曾患“感冒”,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发;头晕不呕,二便正常;汗出不畅,身痒体臭,浴后不减,校医疑为“疟疾”,建议至某院诊治。血液检验未找到疟原虫,诊断为内分泌功能紊乱,予谷维素等药治疗,症情依然,遂求治于余。证见舌质淡、苔薄白,脉微弱。此属风寒湿久稽,营卫不和。宜祛风散寒,调和营卫。仿张仲景小发汗例,试投桂麻各半汤加味:桂枝5克,白芍3克,麻黄(先煎)3克,杏仁3克,炙甘草3克,生姜2片,薏苡仁15克,2剂,水煎服。服药1剂,汗出、身痒即止;2剂后自觉身如浴后轻松舒畅,体臭等症随之消失,至今未复发。(黄道富医案),按语:体臭一症,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云:“体气不和,使津液杂秽,故令体臭。”本例发于感冒之后,当为余邪未尽与湿浊之气相搏,蕴蒸外溢作臭。所谓“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故采用辛温解表,小发其汗的桂枝麻黄各半汤,更加薏苡仁一味以增强其宣化渗湿之功,故取效甚捷。,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