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几项原则及切入法.doc_第1页
课堂提问的几项原则及切入法.doc_第2页
课堂提问的几项原则及切入法.doc_第3页
课堂提问的几项原则及切入法.doc_第4页
课堂提问的几项原则及切入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提问的几项原则及切入法)没有哪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不进行课堂提问,因为课堂提问是中学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新知识可以运用,巩固知识也可以运用。它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相互交流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这一教学手段的正确使用,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发展学生独立思维、逻辑推理及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如果教师不善于提问、则可能“问而不答”或“启而不发”使师生关系形成僵局。如何更好地体现教学中这一环节的效益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堂一线的实践,对课堂提问的几项原则及课堂提问的切入点提出粗浅的看法,以期有“抛砖引玉”之效。一课堂提问的原则(一)针对性与科学性的原则 所谓“针对性”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提问中要有明确目的和内在意图、不是为提问而提问,搞形式主义。提的问题是为了指导学生观察、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定义,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或是认识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或是巩固旧知识,等等。每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漫无目的地提问。其次,所提问题,一定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上情况来进行的。提问要难易、深浅适当,太难、太深超越了本班学生目前的智力水平、学生就会望而生畏、丧失了回答问题的信心。如问题太易、太浅,低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而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所提问题立意鲜明,准确、具体。没有“偏”“泛”的倾向,没有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情况。再者是所提问题之间及所提问题与已学过的问题之间,在逻辑关系上要保持一致,层层深入、环环紧扣,能较为充分地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能灵活变通,在较大程度上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贯彻好针对性的原则,要注意以下这两个方面的问题。1、提问的目的明确。教师首先应精心设计问题,有明确的目的及意图,确实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易混淆、易忽略的地方提出、不能主次不分、搞平均主义。也就是说针对教材的中心、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地揭示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例如,在进行契诃夫的变色龙的教堂中,教师紧紧围绕着奥楚蔑洛夫基本性格“善变”这个中心,提出以下四个问题:(1)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善变。(2)变的特点是什么?-变得很快(瞬息间,对狗的态度变了五次);变得很蠢(愚蠢的理由、荒唐的逻辑)(3)善变中不变的内核是什么?-媚上压下、奴才本色。(4)造成奥楚蔑洛夫性格的根源是什么?-反动阶级的精神统治。这种提问、犹如对准目标,步步深入、层层剥笋。2、所提问题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同学。提出的问题要以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认识能力为依据,即使是超越这一水平和能力的问题,也要考虑经过学生回答和教师的引导,使大多数学生能领悟。要让多数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全体学生身上,区别不同情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即使是难点、也可以把它分散成为小问题给差生以发言的机会,他们是完全可以对答的。为了贯彻好科学性的原则,我认为应从这两方入手。3、提问不能过偏过泛。“偏”的提问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课堂上出现冷场、沉闷的现象,而泛泛地提问,则是单纯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这种表面上热闹和徒有形式的一问一答,常常把课堂搞得秩序混乱,反倒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4、课堂提问的变通性。这是主要指从思维的角度而言。比如有些问题提出后,学生难以下手,出现“冷场”局面时,如果教师能灵活地变通一下提问的角度,就会收到曲异同工的教学效果。如我在讲小桔灯一课时,最后总结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体现在她的哪些方面?这个问题表面上显得宽了些、太笼统,学生无所适从,出现了一时的冷场。我马上从另一个角度再次提问:“请同学们在小姑娘的语言、动作、行为中找出她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来。”课堂上顿时活了起来。可见教师课堂中灵活变通所提问是极具科学内涵的。(二)讨论争辩性原则这一原则是师生一起参加,通过对问题的相互争论,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开阔思路,唤起探讨问题的兴趣。同时,讨论争辩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亲自完成对知识的获取,所以,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现在的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也和过去有所不同,他们常常是不轻信,不盲从别人,遇事愿意独立思考。因此,在教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还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课堂提问是发现的钥匙,探索的动力,创新的前提。引导学生在民主、活跃的气氛中,讨论争辩得出一些尽可能精辟透彻的结论,在争辩中去伪存真辩明事理,独辟蹊径,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讨论争辩是核心,教师结合课的内容提问,引起学生在争辩中找依据在争辩中训练思维,在争辩中获取知识!使用讨论争辩式的提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注意选择讨论课题。教学中,并非每堂课、每个问题都需讨论争辩,实践中我感到:(1)将讨论题选在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上;(2)问题虽然较为一般但具有普遍的意义;(3)要选活题,切忌选死题;(4)所提出的问题难易要适度;(5)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基础和可能。第二,注意引导和控制。实践表明,只有注意引导和控制,才能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发挥而又不过头,才能使讨论争辩的问题展得开而又收得拢,从而收到好的教堂效果。第三,讲究效果。由于讨论争辩是在教师指导下多数学生参加的活动,因此,不仅人多,意见也复杂,涉及面也广,所以讲究效果显得十分重要。为了使讨论争辩富有成效,师生互动尤为重要。例如在一堂演讲稿的写作中,老师先播放演讲录像,然后导出演讲稿的写作和演讲的一些基本常识,基本方法,接着让几个学生当场演讲自己的稿子,再由全班同学对照录像对所讲的方法讨论评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紧紧围绕讲稿的特点和它的写作方法进行评述。通过这一讨论,这堂课所要教的东西无意中让学生掌握了。巧妙的提问,使学生成为知识的研究者和发现者,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3、情感与创造性原则 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减少疲劳,展开思维的翅膀、提高学习效率。反之,教师板着面孔提问,如审判,似逼供,使师生处于紧张对持状态,再好的提高,也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应掌握情感原则:教师提出问题时,要和颜悦色,启发引导要耐心细致,交换看法要以诚相待,使学生在自然而和谐的探索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那些善于提问的教师,教得轻松,也使学生学得愉快,整个课堂自然也就显得生动、活泼和和谐。创造性原则课堂提问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而是几个,如一题多解、多向求解等类型题,它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方法解答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多角度的心理兴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一节作文课上,题目是由“滴水石穿”想到的。审题中,我是这样问的:“滴水穿石需要哪些条件?”几个学生答:“有专心;在耐心;有恒心”。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又问:“那这个题目可以写哪方面的事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写学习、写做事”。在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我又提问道:“我们的生活中能否有这种“石穿”的现象存在?”学生一时语塞,我放浅难度说:假如这座教学楼,今天拆一块砖,明天拆一片瓦;假如今天拿了同学一支笔,明天拿了商店的一个本学生的思维充分地动了起来,作文立意广,立意新,有个同学把惩治成克杰等贪官的腐败与江山永不变色都联系在一起了,效果极佳。另一类是解答问题作用的理论是综合性的,它要求学生把学生的知识纵向、横向或纵横交错地联系起来,进行一番加工创造,灵活地运用,这也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这样提问:这段文字有什么优点?这就是一个非常灵活的综合问题:要求学生从用词、辞效果、文章结构等方面的知识来解答。二、课堂提问的切入点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使课堂提问这一“常规武器”能最大幅度地发挥其功能效益,本人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找问题切入。1、在“牵一发而动全身”处切入。就是说,问题的切入要选在教材中能充分体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之处。教师要吃透教材,在深入钻研的基础上,根据整体教学原则,力求设计一个或几个主要问题,统领一堂课,一篇课文的教学。以促进阅读教学的最优化。(1)从课题切入。课题是“文眼”,是窗口,教学时我们利用一些课文的题目为切入点,设计课堂提问,既可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带入课文中特定的情境。如课文将相如,紧扣课题可以这样设计提问:(1)“将”、“相”是什么意思?文中分别指论谁?“和”是什么意思?(2)“和”意味着在这以前将相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什么事使将相不和?(4)将相又是怎样和好的?教学中,围绕这些问题,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不仅使学生知道了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从对文题理解入手,展开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找到了学习的路子。(2)从中心切入。文章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而中心句(中心词)则是文章中心所在。它有时统领全文,有时则是全文的总结。围绕着文章中心句(词)设计课堂提问,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而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心句是“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可以这样设问:(1)劳苦和简朴在文中分别指什么?(2)总理生活简朴和工作劳苦分别指什么?(3)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说明总理生活简朴,哪些语句能说明总理工作劳苦?(4)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以“中心句”做突破口,由“点”带“面”,牵动全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功效。(3)从重点切入。围绕课文的训练重点设计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分清主次,集中精力,攻克重点。如草船借箭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尾部分,并提出“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谁说谁“神机妙算”?周瑜为什么赞叹诸葛亮神机妙算?诸葛亮神机妙算又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这样紧扣重点发问,学生学习议论有的放矢,既能较好地完成本课训练重点,又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了学习的综合效益。2、在“一石激起千层浪”处切入。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活跃的思维和探索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精心设计提问,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1)从“发散点”切入。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这对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是大有禆益的。因此,教学时必须得用发散点设计课堂提问。课文的情节是引导学生的发散点之一。例如跳水,可这样设问:除了跳水,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吗?让学生开动脑筋,各抒己见。然后再要求学生比较:你的办法与跳水相比,哪种好?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这样,通过一番“发散”和“集中”,有力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船长的机智果断。(2)从“矛盾点”切入。在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的。貌似矛盾,实则统一。教学时,可抓住这些“矛盾”以设问引发矛盾,引导争辩求得理解,以达到消除矛盾。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可这样设问:“焦急”是什么意思?“耐心”是什么意思?两者矛盾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通过精心设问,激起思辨,不仅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内容,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从“空白点”切入,由于表达的需要,不少课文往往留有“空白点”,或是在课文中,蕴含丰富的内涵,或是在课文的结尾,言尽而意未穷。教学时,抓住这些“空白点”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充实课文内容,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例如凡卡一课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切入。课堂提问的方式和切入点是多种多样的。我想,如果在课堂上能很好地把握以上几点原则和切入点,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教育,采取科学的提问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知识富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这样,课堂提问的效果才会越来越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参考书目:1、罗林主编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教学艺术一书。2、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编辑 课堂教学理论一书3、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中国教育创新论坛4、中国经济出版社编辑中华现代教育( 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原则与艺术-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语文教学仍是填鸭式现象比较严重,教师满堂灌,只是一味地教给学生一些死知识,死答案,把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试题稍有变化,稍为灵活,机器即无法运作。这与素质教育显然是背道而驰的。深感于此,我觉得处理好课堂提问对改变这种教学状况具有积极而实际的意义。 而从教学的双方来说,课堂提问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从学生这方面来看,因为提问式教学设置了种种问题,与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矛盾,所以形成了学习的内驱力,激发了学习的动机。当有了学习的动机,又有教师设计的问题作为思维的航标,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启发思维,培养思维能力。从更长远看,在解决问题这一步骤和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了思维的方法,最终形成质疑、提问的能力和习惯,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同样,对于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来说课堂提问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答问时反馈出来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协调教学活动,或及时改变教学内容,或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或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长期如此,是一定能加强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学水平的。(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课堂提问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教学活动的协调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仍然是为教学这一活动服务的,其受益者仍然是学生,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对学生的作用,我觉得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问题难易适中,体现教学的启发性。 启发性原则要求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力求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设计好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说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 为了做到难易适中,要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问题过大、过深、过难。这样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己回答。从表面看,虽然也完成了提问的形式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老师的高明,于教学两方面都是无益的。相反地,问题过小、过浅、过易也是不可取的。这类问题通常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种是极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选择问,一种是极肤浅的填空问,如作者是谁我们的主人公精神多么什么呀等等。这类问题没有任何思考价值,学生不加思索即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在表面上看似繁荣的背后,会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作为教师,必须端正思想,彻底消灭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热闹假象。 那么,如何把握住问题的难易程度呢?简言之要做到从实际出发。一方面,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教师要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因为好的提问正是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提出的,它绝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以领会知识和运用知识为前提的,具有一定的难度。当然,这个难度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跨越,是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实。另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最常见的是作业情况的反映)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如阅读、口头表达等),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不致偏难或偏易。 (2)问题数量适中,既系统又科学。 除了遵循启发性原则,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重难点,正确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之外,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还应在备课时精挑严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提问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在准确把握住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数量多少后,还应考虑到问题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系统是指问题不是各个孤立的,彼此之间应显示一定的难易深浅的梯度和内在联系,具有连贯性。系统性要求设计好问题的难易层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训练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全面的理解课文。而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要科学合理,题意明白准确。首先,所提问题的已知判断必须是真的,若是假的,则所提的问题就是不合理的。其次,问题中概念的含义和指向要明确,问题范围要大小适中。一个问题一经提出,就限定了其答题范围,若范围不适中,指向不明确,就会使人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再次,问题中的概念应是不相容的关系,否则也使人无法找到答案。此外,还要注意课堂提问的用语一定要准确、恰当,能真正表达应该表达的意思。这些都是遵循科学性原则所应注意的。 面向全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的提问在实际操作时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盯住几个尖子生。只让尖子生答问,时间久了,未被提问的学生就会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把自己看作学习的局外人、旁观者,这样实际上是让多数学生机械地接受(有时甚至是不接受)他人现成的思维成果,与教师的满堂灌无实质性差异,是有悖于启发性原则的。因为启发性教学并不能只看形式上的有问有答,更要看更要看它的实效,即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所以,课堂提问要注意辐射面,既抓住点又顾及面,既要让成绩好的同学发言,又要让成绩一般、差的学生发言,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面向全体呢? 首先,可以在问题的难易程度上做文章,利用问题的系统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计阶梯式的问题,不仅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当堂能积极思考,而且给他们指出攀登的途径,激励了他们攀登的勇气。 其次,可以变换训练的方式。不能总是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可指答,学生可齐答,可轮流答,重复答,跳答,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式,目的都是让全体学生的脑子转起来,动起来,以培养和训练其思维能力。 第三,教师还应做好提问中的评价工作。提问中的评价,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应复述一遍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的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然后要评价好不好,通常教师都要做出标准的规范。最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要对事不对人。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于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到底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还有的教师在评议时常常涉及学生的个性品质,并爱与其他学生作比较性评价,这就有可能给提问带来事与愿违的后果。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应做到:()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字眼。在课堂提问中,常常会遇到会说想着说,不会说抢着说的现象,也许一个抢答的学生根本就未答对,还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对此教师也不应怒形于色,而应循循善诱。()鼓励求异。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错误的等结论,即使课堂不允许深入探究,也应该在课后对学生有所交代。()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学生站起来说不会,情况是复杂多样的,有时是对题意没有正确领会,有时是由于紧张而无从说起,有时是虽基本掌握但还不够满意,因而不敢回答等等。这时,教师不应马上叫学生坐下,可以再复述一遍问题,鼓励作答;也可以改变提问的角度或添加辅助性的问题引导作答。作为一位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教师不应该放弃回答问题的任何一个学生,即使多次启而不发,也请学生先坐下,让他听别人的回答,然后请他复述一遍。这种评价的做法对转变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二)课堂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搞循环,而应采用比较新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2 疑于无疑,平中出奇。 有些内容看似平平,处于无疑境地,教师要善于激疑,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如教有的人,对第一节可问:这两个死和活的含义一样吗?即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一诗节的深层含意,从而领会诗的主题。 3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提问教学中可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写蔡老师从来不打骂我们,怎么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又打了呢?又如孔乙己文末有这么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1 - -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提出为什么使用大约和的确两个词语,两者是否矛盾?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了解:大约表推测,因为无人关心孔乙己的遭遇,得不到确切的消息,只能估计;而从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的情形看,他被打折了腿,身无分文,衣不遮寒,食不果腹,只能是思路一条。这两个词语反映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冷漠。学生弄懂了这两个词语的准确含义,就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吃透作者创作的本意。 4 化难为易,深题浅问。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冷场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作降低难度的处理。如石钟山记中写到的三笑,如果直接问:这三笑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恐怕难以跨越问题的鸿沟。那么,教师可设计两个较容易的问题对其作降低难度的处理:苏轼三次笑分别在什么场合?内容各是什么?这样一问,使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就能逐步达到对原来问题的理解。这种深题浅问的方法,可以化难为易,四两拨千斤。 5问在次意在彼,直题曲问。 现行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又加上课前提示、课后练习、基础训练的辅助,透明度很高。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力求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提的问题,经过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拨,学生便能幡然顿悟,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6 多层设问,化整为零。 对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由近及远,由难及易,顺藤摸瓜,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提问中化整为零,多层设问,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可以说,没有好的提问就不会有成功的教法,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次,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应该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切不可把提问当作课堂教学的点缀,只求表面上轰轰烈烈,而不讲求实效。(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去发现和探索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中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造就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需要有创新冲动,善于发现问题是产生冲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意义甚为深远。 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积极性比初中差,表现为不愿思考,不爱提问,不善答问。大家知道,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完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长期的不能问,逐步演变为不想问,不爱问,不愿问,至而不会问。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不民主、教师自身缺乏问题意识,是导致学生不能养成问题意识的根源所在。现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学生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触动他们的思维因子,思考和感悟自然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处于高中阶段的许多学生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浅显、幼稚而招来讥讽,或者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起老师不悦,所以大多沉默对之。长期的沉默,学生的思维自然活跃不起来,头脑里的“问题”便越来越少,最后几至湮灭。加之课堂上,教师和教材的权威地位如泰山压顶,常常使学生高山仰止,却步雷池。教师则更多以教为惟一中心,以高考为最终目标,完全忽视学生对文本学习的情感,致使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学习。这一系列作为,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问。我个人多年任教于一所县中学,学生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害怕答问,一旦老师问到自己,即使勉强站起来,也大多低头塞语;城里的学生也只是性格较开朗些的敢提点问题,大胆主动者极少。对这种现象略加考察,普遍的情况是学生怕老师,有的则是学生怕学生(这当中分为差生怕好生,乡下学生怕城里学生)。因此,给学生创设真正宽松和谐的民主课堂,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至为必要。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应该是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而不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个性以及他们各自的哪怕是极为细小的创造力。课堂上无论学生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幼稚,甚至离题万里,也不要简单予以否定,都须给予热情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维的空间自由驰骋,逐步做到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善于提问。二、教师要做“问题专家”,强化问题意识,让学生多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如果教师自己不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甚至还会扼杀学生原有的问题意识。所以,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应该成为“问题专家”。本人在教授世间最美的坟墓时,就曾自问过这样的问题: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的“最美”显然是“朴素”,是“逼人”的“纪念碑式的朴素”,而“朴素”仅仅是不留名、不奢华吗?显然不只如此,作者是在赞颂托尔斯泰的平民化思想、平民化人格,即那种永远不愿凌驾于平凡之上的伟大,所以他的坟墓虽然不过是“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却是“人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托尔斯泰也因此得到人们永远的敬仰。由于能够循文发问,深入思考,并且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发展作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融会文外高容量资讯,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托尔斯泰人格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多问、善问就显得得心应手了。学生就曾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朴素是人的本性吗?”“不追求朴素就不伟大吗?”“朴素在现代社会如何体现?”三、立足创新,开掘文本,让学生会问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的,所以在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课文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时,教师应以创新为指导,开掘文本,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就应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闪耀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值得探讨,教师就应首先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以此为契机,点燃全体学生的创新之火。我在上宽容序言一文时,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到底指什么?“饥饿豺狗”是何寓意?作者为什么将探寻新领域说成是“向未知世界的黑暗和恐怖的挑战?”为什么“失望”是“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获得“勇气”的前提?是不是每一种创新都必将是对守旧的反叛?律法不能容忍反叛,然而创新却必然要有反叛精神,怎样认识这种矛盾?等等。由于这些问题具有探讨性,因此引发了学生更深入地去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了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而随着对这些问题的探求和理解,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逐步形成了。这个时候,我顺势做了相应的引导,没有用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固化学生的思维,没有使学生的创造本能遭受扼杀。针对不同的文本,做相应的引导,让学生在不断质疑问难和不断答疑释难中去体验什么样的问题最具价值,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提出高质量问题的本领,逐步做到会问,应该说是执教者应尽的职责。(如何把握课堂提问设计中的“序”)新大纲强凋:“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还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这里的“引导”,是指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提问或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 系统论有条重要原理:“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化,其效能就越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提问设计应循什么“序”,才能“渐进”,甚至“跃进”呢?我认为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思维发展规律、心理发展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具体地说,在课堂提问中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序”。 一、由浅入深 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所以课堂提问也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最终才能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想境界。例如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至于看桃花的名所,是龙华,也有屠场,我有好几个青年朋友就死在那里面,所以我是不去的。”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比较隐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可依序设计如下提问:鲁迅喜爱桃花吗?龙华既是看桃花的名所,鲁迅理应去看看,为什么不去呢?这句话主要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感受?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上文找出有关词句,明确鲁迅是喜欢桃花的。第二个问题抓住学生理解的关键,引导学生理解鲁迅不去龙华看桃花的原因。第三个问题深入追问,水到渠成,使学生理解这句话蕴含着鲁迅对死难烈士的深切怀念,对反动派罪行的强烈愤慨,表达了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试想,如果省去前两个问题的铺垫和启发,直接以“这句话主要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感受”设问,那么,学生在问题面前会感到棘手,感到困惑,也就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由点及面 语文教材中知识点的作用并不是一致的,集中力量解决那些重点、难点、特点,能最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抓住教材中的这些点设问,然后从这一点扩散开去,提出一系列问题,形成提问系统,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进行深层的思索,这样,由一点而及全面,启发学生深人理解课文内容。如针对月光曲中“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使说说罢了”这个难点,教师可以提出如下四个问题:盲姑娘的话是“随便说说”的吗?既然盲姑娘的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发自内心,为什么要那么说?从盲姑娘的话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一个人?听了盲姑娘的话,贝多芬会怎么想?教师抓住这一难点启发诱导,使学生明白了盲姑娘是一位酷爱音乐、热爱生活、关爱亲人、具有美好心灵的姑娘;音乐家贝多芬正是被盲姑娘这种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所打动,才毅然“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为盲姑娘兄妹俩弹奏钢琴。 三、由具体到抽象 布鲁纳的研究揭示,少儿形成知识的顺序和方式,至少有以下三个阶梯:第一,行为把握,即依靠手足去把握对象;第二,图像把握,即以印象的方式去把握对象;第三,符号把握,即以语言的形式去把握对象。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按照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顺序依次发展的。教师课堂提问设计应该遵循这一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向高一级水平发展。如教骆驼和羊的第三段时,教师可以分四步设计问题。第一步,找出词语:课文中哪些词语写出羊走进又窄又矮的门时很自在?第二步,模仿动作:谁能做一做“大模大样”走路的动作?第三步,理解词义:知道“大模大样”是什么意思了吗?第四步,明了用意:山羊为什么要“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吃草呢?教师抓住关键词语,启发学生进行动作表演,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形象思维,使学生理解“大模大样”的词义,最后一个问题归结到段落的主旨,学生的思维又完成了一次飞跃。 四、由现象到本质 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而不能使之透过表层意义深入领会其本质,那么,学生的认识永远是肤浅的。语文教学的关键也就是帮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即字。词、句、段,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穷人的第二段中有一句话:“没什么可抱怨的。”老师先问:“抱怨是什么意思?”帮助学生弄清词义后,进一步设问:“桑娜为什么会感到没什么可抱怨呢?”这一问题开始触及实质,但还可以在课文中找出原句回答,体现不出学生思维的过程。于是再问:“桑娜如此辛苦;而得到的仅仅是孩子们都还健康,她可以抱怨些什么?现在为什么不抱怨?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问题层层拓展,步步深入,由现象到本质,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五、由接受到创造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的认知领域可以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创造等几个层次(其中识记、领会、应用可理解为是一种接受),学生的认知也是按上述几个层次发展的,教师设计提间系统时,必须遵循识记-领会-运用-创造的规律。如在聪明的公鸡一文的教学中,教者可以设计三组问题,第一组:公鸡上门的原因是什么?狐狸见到公鸡讲了些什么话?公鸡是怎样回答狐狸的?这是一组记忆型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为下一步骤教学打好基础。第二组:公鸡凭什么战胜了狐狸?公鸡的心情有几次变化?你觉得狐狸怎么样?这是一组理解型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认真分析其实质,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组:公鸡在胜利之后会怎么想呢?以后还会不会遇到狐狸呢?遇到了又会怎么办?狐狸后来发觉没有猎人会怎么想、怎么做?这一组问题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是一组创造型问题。这三组问题紧密联系,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总之,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语文课堂教学规律,而要坚决反对为图课堂热闹一问到底的形式主义的所谓“启发式”。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独立思考、自能读书的能力。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比如在讲“能被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几个任意多位数,然后由教师很快判断它是否能被整除,当师生共同验证老师的判断无误后,学生就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断定一个多位数能否被整除的?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来,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二、帮助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三怕”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小组的竞赛成绩,这样,学生将会在竞争的氛围中消除思想顾虑,大胆质疑和发问。三、通过多说多做多想,使其勤于提问让学生多说,学会提问。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通过多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勤于提问的习惯。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让学生分别去说“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这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将会提出问题:“零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不能是分母?不能做比的后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多做,启发提问。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比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堂上组织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做成一个角的模型,并用手转动角的一条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等概念,而且还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两条边重合时是什么角?如果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后继续旋转下去将得到什么角?如果这条边按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又形成什么角?”等一些很有意义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知识打下良好基础让学生多想,深刻提问。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作较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分析和比较,就能将问题转化,提出优化解答过程的新问题。比如在“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充分思考为什么要先通分再比较大小,学生将会提出“能不能化成同分子来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个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可见,只要指导学生对问题多作思考,学生就能创造性地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来。四、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其善于提问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如:趣问法。把问题趣味化,或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把问题引出,这种提问容易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和定向,引人入胜。追问法。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直接采用“为什么?”。反问法。是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其表现形式一般是“难道?”。类比提问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质的相互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总之,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反思)陈秋红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在中小学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提问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师生间有效的交往互动,检查教学效果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总结了提问的基本功能,竟然达十几种,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个特定的概念或论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同化和反省信息提供机会;为学生学习不同的观点提供机会等等,不一而足。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讲究课堂提问的设计,注意从思维的深度、广度、密度上设计问题,竭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高潮迭起。然而,在现实中,提问并没有完成其“历史使命”,达到预期的目标,许多教师将提问看作是一种很简单的教学方式,没有深入地思考运用时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技能和技巧,精心地设计课堂提问,因而在实践中很容易陷入一些心理误区。一、课堂提问的误区 误区之一: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 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讲的方式近年来受到了教育界内外的严重批判,于是教师们相继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但由于少数教师的教学设想还不够成熟,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具体到课堂提问上,就是教师问得过多,变一讲到底为一问到底。另据文汇报2001年3月20日载,上海市有一所区教育学院对6所中小学语文、数学各9节课的课堂提问,进行了专题调查,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教师提问次数过多(平均每节课达30次),且大都是先生问学生答,所提的问题又过于简单,所提的问题几乎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很难见到学生主动发问。试想一想,一堂课就 40分钟,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哪有时间进行思考!往往是在一个连着-一个的问题“轰炸”下,“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 误区之二: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重复问题和问题的回答。这种不良习惯把学生训练为只会抓住“重复”的问题而不去认真地或直观地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这种习惯会导致大量有意义时间的丢失,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这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能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如在一个很大的没有扩音设备或扩音设备不好的教室,或是问题本身较复杂,有多个层面,就有必要重复问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避免这种无意义的重复。 误区之三:不会倾听正在回答问题的学生 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而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必须注意两个方面-肯定的态度和听的技巧。作为教师,你可以自己观察你自己或请别人观察,你是否集中你的视力,对学生感兴趣?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因为“听”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涉及到人的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各个层次,而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