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ppt课件_第1页
阴阳五行ppt课件_第2页
阴阳五行ppt课件_第3页
阴阳五行ppt课件_第4页
阴阳五行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概念,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知识体系。 科学: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医学: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气气的一元论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补充 一元论的气,气的基本概念,1. 承认世界和生命的物质性 中医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气”是物质世界的本元,而气分阴阳。物质世界的形成,即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解说 气是运动着的物质实体,其细无内,其大无外,一切事物都是天地之气运动变化的结果。解说,1)气的含义:,(1)常识概念的气 (2)哲学范畴的气 (3)广泛意义的气,2)气的医学含义,中医学种将气分为:自然之气 生理之气 病邪之气药物之气等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运行不息,及其细微的物质。 气与物质的区别,2)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1)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2)运动是气的存在形式及固有属性 (3)气是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2. 精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医学认为生命现象是物质的运动,是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综合表现。精(气)是生命的本原物质,具有很强的生命活力,并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且常先身生而存在。故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灵枢天年亦说:“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由此可见,精气乃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3. “气化”活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精气分阴阳,精气的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中医学称之为“气化”,因此,气化活动的正常进行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没有气化也就没有生命。气化的本质,即是有机体内部阴阳消长转化的矛盾运动,而升降出入则正是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3)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运用,(1)确立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观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指导疾病的诊断 分析四诊资料 辨别疾病证候,指导疾病的防治,治病之道,气内为宝 整体调节,三因制宜 养身之道,以气为本,第一节 阴阳学说,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 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向 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 等等。 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 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二)阴阳的属性特征,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 (1)本义:阴阳二气 (2)引伸义:一切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势力举例,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举例。,阴和阳的特征可概括为: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都属于“阴”。,阴阳的医学含义,阴阳是标示事物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和性态特征的范畴。,阴阳的普遍性 相对性和关联性,1. 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 2. 阴阳的相对性:表现为相互转化性无限可分性。 3. 阴阳的关联性: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应在同一范围同一层次,即相关的基础之上的。,二.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一)阴阳对立 (二)阴阳互根 (三)阴阳消长 (四)阴阳转化,(一)阴阳对立,1 哲学 2 自然界 3 人体 用阴阳说明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二)阴阳互根,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据的关系。 1. 是确定事物属性的依据。 2.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 3.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依据。,如这种关系一旦有一方面不存在了,那么另一方面就不能存在了。就会导致生命活动失常,甚至生命活动停止。,(三)阴阳消长,阴阳对立双方的增减、盛衰、进退的运动。 人与自然相统一,阴阳交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动态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平衡。,这种不断消长运动的新陈代谢过程,推动了人的生长老已的生命历程。当一方消耗太多或增长太过或外加力量超过了本身所能承受、调控的范围,阴阳的消长运动无限度地进行下去,最终就会导致脏腑功能失常,疾病产生,甚至生命消亡。,例如,功能活动与营养物质,(四)阴阳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相互转移、变化。 阴阳消长(量变)阴阳转化(质变) 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阴阳转化是阴阳消长的必然结果。,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 的运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说明人体的物质性 2、划分人体组织结构,(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1、说明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说明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 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盛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2)阴阳偏衰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3)阴阳互损 阳损及阴、 阴损及阳 4)阴阳转化,说明病理变化,阴阳偏盛 阴阳偏衰 阴阳互损 阴阳转化,偏盛 正常 偏衰,(四)指导疾病的诊断,1) 分析四诊资料 2) 辨别疾病证候,发热、肢热、面红、舌红、脉数阳证(热证) 怕冷、肢冷、面白、舌淡白、脉迟阴证(寒证),(五)指导疾病的防治,1)指导养生防病 2)指导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2)归纳药物的性能,阴(寒) 证治以阴,调和阴阳,阳证 阴证,阳盛(阳盛则热) 阴虚(阴虚生内热),阴盛(阴盛则寒) 阳虚(阳虚生内寒),阳(热) 证治以阴,寒凉清热 寒凉补阴,温阳散寒 补阳散寒,第二节 五行学说,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1、常识性概念 木、火、土、金、水 2、哲学的范畴,五行的医学含义,应用五行的属性和五行间的相互联系,说明人体结构系统,功能特点,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有机有机统一。,(二)五行的特性,五行属性的概念 哲学上: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 逻辑学上:对象的性质和对象间的关系。,木的特性,伸展 易动,火的特性,炎热 向上,土的特性,生长 生化,金的特性,能柔 能刚 变革 消杀,水的特性,向下 润泽 寒凉,(三)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1 归类法 2 推演法,五行的事物归类,(四)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1 五行相生规律,资生 促进 助长 母子关系,2 五行相克规律,制约 克服 抑制 克我与我克 所胜与所不胜,3 五行制化规律,制化:五行之间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生克关系。 规律: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五行的平衡,“生我”、“我生”虽是五行中的相生,但生中有制。如木的“生我”为水,木的“我生”为火; 而水又能制火。“克我”和“我克”虽是五行中的相克,但克中有生。如木的“克我”为金,木的 “我克”为土;而土又生金。五行学说就是以五行之间这种错综复杂的联系,来说明任何一个 事物是受到整体的调节,防止其太过或不及,维持着相对的平衡。以此来阐释自然,即能说 明自然气候的正常变迁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以此来阐释人体,即是机体的生理平衡。, 五行相乘规律,相克太过 超过正常制约,五行相侮规律:,持强凌弱 又称反克,火 侮 水,两者之间 联系,两者之间 联系是: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如:木过强时, 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即可受到木的反侮,又可受到火乘,因而相乘与相侮之间 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 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就是对五行之间相乘和相侮及其相互关系作了很 好的说明。,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 划分人体结构系统 2说明脏腑生理功能 3说明脏腑相互关系 滋生、制约、制化、互藏 4反映人体与内外环境的统一,解释生理现象,(二)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1 发病 2 传变 (1)相生关系传变 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2)相克关系传变 相乘、相侮,(三)指导疾病的诊断,1 确定脏腑病变部位 2 推断脏腑相兼病变 3 推断病变的预后,3. 指导诊断疾病,依据整体观念,当内脏有病变,可以通过众多途径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组织器官,表现出色泽、声音、形态、脉象诸方面的异常变化 因此可以通过综合望、闻、间、切等收集来的材料,根据五行学说来推断病情。,(四)指导疾病的防治,1 控制疾病传变,2 确定治则治法,(1)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