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场地规划.doc_第1页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场地规划.doc_第2页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场地规划.doc_第3页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场地规划.doc_第4页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场地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注册报告(摘要五)世博会场地规划2006年04月04日世博网编者按: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注册报告于2005年12月1日获得国际展览局第138次成员国代表大会通过后,引发了海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上海世博会注册报告是一份关于上海世博会整体实施方案的法律文本,也是筹办上海世博会的基础纲领,今后筹办世博会的所有工作过程,就是实践和履行注册报告内容的过程。为了方便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全面地了解注册报告,世博网现将注册报告摘要发表。以下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注册报告(摘要五)世博会场地规划”。 1)选址和选址理由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区域,并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其中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公里。围栏区范围约为3.22平方公里。上海世博会场地的选址基于如下四个方面的考虑:1.1)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又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黄浦江两岸地区保留着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老城厢、外滩和陆家嘴等重要城市空间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缩影。上海世博会场地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突出景观价值,能够充分地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1.2)有利于提高世博会的运作效率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城市中心区,具有便捷的交通可达性,能够充分利用城市中心的各类服务设施,包括旅馆、商业、餐饮、文化、休闲和娱乐设施,避免重复投资。1.3)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环境改善上海世博会场地所在地区系早期工业时代的产物。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世博会场地所在地区是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作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重大事件,世博会将会带动所在地区的全面复兴,包括历史保护、经济转型和环境改善。1.4)有利于世博会设施的后续利用上海世博会选址的原则与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计划紧密结合,这将会确保世博会的各项设施的后续利用,使城市能够长期受益,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资源。2)区位和场地概况2.1)区位概况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边缘,地区交通条件极为理想。已建的城市快速道路和主干道路、桥梁和隧道,加上在建的四条轨道交通线路,将使世博会场地与城市的主要公共活动中心、交通门户和枢纽之间具有非常便捷的联系。世博会的用地范围主要在黄浦江两岸,在浦东部分的白莲泾直接汇入黄浦江,使世博会场地具有十分明显的亲水特征。世博会的周边地区是以居住为主的城市建成区,局部地区为工厂和铁路站场。2.2)场地概况上海世博会场地所在地区是早期工业发展地区,用地现状包括工厂、仓库、码头、堆场和住宅,是上海城区中迫切需要改造的重点地区。世博会将为这一地区的复兴带来新的契机。在世博会的用地范围内,共有七处建筑物被列为近代优秀历史建筑,需要得到妥善保护。此外,还将保护具有特色的其他工业建筑遗产,结合世博会的建设,将这些建筑遗产转变成为具有博览、文化和休闲等多功能的场所。3)规划理念与规划结构3.1)规划理念a.世博会主题的诠释为了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总体场地规划构思的理念着重表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城市对于改善人类生活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进入了信息社会之后,城市又面临新的挑战。上海世博会提出以“和谐”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世博会场地规划尝试并积极塑造这种“和谐城市”的示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世博会场地规划以跨越黄浦江两岸的滨江绿洲作为世博会场地的空间形态核心,并通过带状和楔状绿带,将广场和功能轴线纳入绿色网络。体现历史与未来的和谐:世博会场地内的历史建筑和其他工业建筑遗产都将受到有效保护,并在世博会期间和世博会以后都会得到积极利用。体现人与人的和谐: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世界城市的对话场所和走向城市世纪的庆典舞台,这种对话和庆典不再局限在会展空间内,而是渗透到世博会场地和所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并且通过先进的信息传媒技术扩展到更大的范围,使人与人的和谐之声传达遍全世界。b.世博会主题的拓展历时6个月的上海世博会将对所在城市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将更好地提升城市功能,整合城市空间,塑造城市形象。世博会将为上海营造国际贸易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提供理想的空间载体,还将成为上海黄浦江两岸的城市空间整合的战略性节点,同时也将形成城市意象脉络的核心区域之一。3.2)规划结构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综合步行适宜距离、人体尺度和参观者的认知度等因素,提出了“园、区、片、组、团”5个层次的结构布局,即:园5.28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园区建设用地范围,包括围栏区和围栏区外的配套设施用地,其中浦东3.93平方公里和浦西1.35平方公里;区3.22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围栏区,其中浦东2.47平方公里和浦西0.75平方公里;片5个编号分别是A、B、C、D、E的功能片区,平均用地面积为60公顷;组12个平均用地规模为10至15公顷的展馆“组”,包括浦东8个组和浦西4个组;团26个平均用地规模约为2至3公顷的“展馆团”,每个“展馆团”可布置40至45个办展单元,每个“展馆团”的总建筑面积约2至2.5万平方米。每个团按方便和就近的原则,设置小型餐饮、购物、电信、厕所、母婴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国家馆按照该国所在洲的地理位置以“展馆团”为基本单位划定和布置办展单元,共分三类:第一类为自建馆,第二类为租赁馆,第三类为免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联合馆。第一类展馆的基本办展单元按用地面积500平方米划定。参展者可申请2至12个单元自行设计和建造展馆。展馆的最大建筑面积不超过6000平方米。第二类展馆的基本办展单元按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划定。组织者提供租赁馆供参展者选择。参展者最多可申请4个单元布展。第三类展馆为免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联合展馆内的展示空间。根据国际展览局的规定和历届世博会的惯例,所有的外国国家馆均为临时建筑。4)片区布局4.1)A片区用地面积54.9公顷,位于浦东世博轴以东、云台路以东、白莲泾以西的A片区集中布置中国馆和外国国家馆(包括独立自建馆、独立租赁馆和联合馆)。4.2)B片区B片区用地面积87.8公顷,位于A片区西侧、浦东卢浦大桥以东,包括了主题馆、公共活动中心和演艺中心等建筑。世博轴西侧布置主题馆和公共活动中心。主题馆是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馆;公共活动中心在会展期间的功能主要包括举办大型活动或各种类型的会议、贵宾接待以及为参展各方集中进行信息处理和新闻中心等;演艺中心是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设置若干个演出剧场。滨江设置大型公共绿地和各具特色的园林,形成沿江公共开放空间。4.3)C片区C片区用地面积104.3公顷,位于浦东卢浦大桥以西的后滩地区,规划布置外国国家馆(包括上述三类展馆)和国际组织馆。外国国家馆拟布置欧洲、美洲和非洲国家馆。结合组团间规划公共活动广场,并在入口处考虑布置一处约10公顷的大型公共游乐场。4.4)D片区浦西D片区用地面积为49.7公顷,位于浦西世博轴以西,原址主要是中国现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的江南造船厂,其厂址留存了大量的工业建筑和工业设施。为延续城市工业发展脉络,根据保留建筑群的历史特色,改造设置为企业馆。在其东侧利用原址内保留的、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船坞和船台,结合广场和世博轴的开放空间规划室外公共展示和文化交流场所。4.5)E片区浦西E片区用地面积为25.1公顷,位于浦西世博轴以东,新建独立企业馆。为弘扬世博会精神,促进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在浦西世博轴东侧结合现有的大型厂房,改建扩建形成一个世界博物博览馆,展示来自全世界各时期的文化精品,会后留给上海一个世界级的文化和展示研究中心。5)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采取集中和分散两种布局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的集中区域包括东西贯穿浦东部分的景观步廊沿线和广场周边、以及浦西部分的中部区域。除此而外,有些公共服务设施也将均匀分布在各个展区和出入口部位。世博会的各类服务设施包括园区管理设施、运营配套设施、特许经营设施和其他服务设施。具体包括以下设施:5.1)园区管理设施世博会的管理设施包括行政办公、贵宾接待、新闻中心、仓储设施。行政办公和新闻中心位于浦东部分的B片区,仓储设施分布在各个片区,分别接近相应的出入口。5.2)运营配套设施运营配套设施包括信息中心、防火和救灾、急救和医疗、环卫保洁、志愿者服务站、食物卫生等设施,除了各类控制中心集中设置以外,根据服务半径要求,其他均分散在各个片区。5.3)特许经营设施特许经营设施包括餐饮和购物两大设施,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布置。集中布置的区域包括浦东部分的景观步廊沿线和广场附近、浦西部分的中部区域,其他分布在各个展馆群落之中。餐饮设施分为各种用餐类型和各种风味类型:各种用餐类型包括传统餐厅、自助餐厅、快餐厅等;各种风味类型包括各国展馆中的风味餐厅。购物设施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世博会的纪念品商店;第二类是满足游客需求的便利店、自动售货机、流动售货亭等。5.4)安全保障设施安全保障设施的设立已纳入世博园区安保专业规划。a.规划目标编制世博园区安保系统专业规划,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制定周详的防范策略、落实严密的管理措施、提供扎实的技术保障,全力确保所有世博会参观者的人身安全;全力确保参观世博会的中外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警卫对象的绝对安全;确保世博会开幕式、闭幕式等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安全、顺利进行;确保不发生针对世博会的严重恐怖事件;确保不发生涉及世博会场馆、展品以及参展、参观人员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确保在世博会园区范围内不发生各类重大治安灾害事故;防备一切自然灾害并建立相应的灾害预警机制;确保世博会筹办和举办期间社会治安秩序良好。b.规划内容按照世博会总体规划的要求,世博会安保系统主要包括设置世博会安全保卫中心和相关工作点,构筑适合世博会安全保卫工作特点的治安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和技术保障系统,为会展期间提供必备的安全保障基础。c.规划方案(1)安全保卫中心和相关工作点规划建立世博园区安全保卫中心和相关工作点,主要用于园区建设及会展期间统一指挥、协调安保工作和指挥处置发生在园区内的突发性案(事)件。规划内容包括:在世博园区浦东部分设置世博园区安全保卫中心,作为市安全保卫机构的分中心,同时建设为世博园区应急联动中心,作为市应急联动中心的分中心;下设若干个警署。(2)治安管理规划防止危险、爆炸等违禁物品进入围栏区;对进入园区的各类人员进行有效甄别,使各类工作、建设人员在各建设区域、展馆进出有序,防止无关人员闯入;针对世博会举办期间人员密度大、流动性的特点,提供高质量的安全援助服务。规划内容包括出入口安全检查系统,证件制作、管理和识别系统,安全援助服务规划。(3)安全防范规划借助现代通讯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世博会提供一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保障平台。规划内容包括围栏区周界警戒系统;实时图像监控系统;紧急报警电话;移动图像传输系统;各展馆、配套公共设施、服务设施、建筑区独立的保安子系统;人防、犬防系统;故障维护体系。(4)技术保障规划在园区内敷设大容量、多接口、全覆盖的公安专用光缆,在此基础上,搭建高带宽、强安全、多应用的信息通信传输平台;为园区安全保卫工作提供畅通、保密、便捷、多样化的信息通信技术手段;建设园区辅助指挥调度系统;完善处置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的特种装备,提高侦察破案的技术手段,深化以反恐防暴为重点的关键技术研究。规划内容包括安保信息通信网络、安保指挥调度系统、技术装备器材和反恐关键技术研究。5.5)其他服务设施其他服务设施包括提供满足游客一般需求的功能性服务设施和各类援助设施等。功能性服务设施按组团合理均匀配置,包括信息服务、问讯、物品寄存、邮局、快递、自动取款和外币兑换、电话、厕所、饮水点、垃圾桶、吸烟点等。其中,信息服务中心和大型的电子信息显示设施的服务半径约为300米;自动取款设施的服务半径约为250米。电话分散设置,其服务半径约为100米;公共厕所的服务半径约为100米。援助设施分为特殊援助设施和紧急援助设施二种类型。特殊援助设施为老弱病残孕幼六种游客群体提供特殊援助,包括轮椅出借、童车出借、儿童托管、婴儿护理、失物招领等;紧急援助设施包括保安岗亭、警务站、医疗保障点、医疗急救站、医疗急救用直升机起降点等。另外还将采取永久基站和临时设施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世博会期间的场内通讯。6)开放空间和绿地黄浦江水体是开放空间的核心。世博会围栏区的开放空间和绿地包括黄浦江两岸的滨江绿洲和世博轴、滨江绿带、楔形绿带、世博广场和多个广场以及景观步廊,形成连续的空间网络,贯穿和渗透在各个片区,并通向黄浦江的滨水地带,连接各个出入口,使其发挥步行通道、集聚场所、景观标志和生态廊道等多种作用。在世博会围栏区内外主入口附近还将设置大型带状绿地作为应急缓冲区。结合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根据园区的总体结构在标志性空间中布置具有主题意义的世博标志性雕塑10余处,同时在各组团的休闲小绿地上配置与各参展国文化相结合的特色雕塑作品。生态绿化系统突出“水、绿交融”的特点,与黄浦江沿岸公共空间、展馆布置以及世博会周边环境相结合。结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规划中布置了新型的城市生态技术和节能技术的技术设施。7)公共活动空间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包括世博广场、世博轴和多个广场。园区内设有多个广场,景观沿步行通廊形成广场群。广场的部分区域可以作为户外展示场地,将根据参展者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安排。空间组织上,以两条带状广场串连起世博会园区内各展区展馆,以大面积的块状广场为园区内重要的人流活动和集散空间,与周边展馆相呼应,满足园区内城市景观和游人活动的需求。园区内景观步行通廊与广场群共计占地面积约30公顷,平均每个广场的占地面积分别为2至5公顷不等,均匀分布在各个片区,是多功能的开放空间。除了作为游客服务中心和露天展示场地以外,特别适宜于以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演艺、集会和欢庆活动。独立展馆之间采取紧凑布局的形式,并合理组织展馆间的出口与入口的衔接,尽可能减小参观者的步行距离。部分展馆底层架空,为参观者提供遮荫的排队等候空间。展馆围合的中央空间形成广场。互动体验区位于浦西半淞园路以北,西至保屯路,东至苗江路,用地面积约10公顷,规划建设以创意、艺术生产、文化交流为主导,生产与居住相结合的文化社区。8)交通组织8.1)交通预测交通设施按照客流总规模约7000万人次测算,平均日、高峰日和极端高峰日客流量分别为40、60、80万人次。世博会客流中,预测上海市民、长三角地区游客、长三角以外地区游客、境外游客比例为20:30:45:5;其中,轨道交通承担50%左右的客流;地面公共交通(专线公共汽车、旅游公共汽车、常规公交等)承担35%至40左右的客流;水上交通承担5%左右的客流量,其它交通方式(贵宾、步行、自行车)5至10。客流高峰预计在15万人次/小时以内。8.2)到达交通加强机场、铁路客站、公路长途客运站等对外交通设施的能力提升,通过轨道交通及世博公交专线,增强对外交通设施与世博会地区的交通联系。2010年前,经过世博会及周边地区的轨道交通4、6、7、8号线将基本建成。另外,拟建设轨道交通13号线世博会区段线路,便于世博会期间客流交通的组织和集散。采取限制私人交通的政策,在市域外环线和中环线附近新建停车换乘枢纽,使私人交通换乘公共交通到达世博会园区。设置水上入口,提供水上到达世博会园区的交通方式。8.3)场内交通流线组织围栏区内的交通流线包括游客交通流线、货物交通流线、紧急交通流线和贵宾交通流线。浦东和浦西分别设置东西向的道路贯通整个园区;展馆组团间设置环形道路。规划通过园区内道路网络组织,达到人车分行、主次干道交替的合理布局。在浦东和浦西区域,游客公共汽车环行线路都贯穿各个功能片区,游客可以用步行和公共汽车的交通方式到达公共活动中心和各个展馆区。为了给游客提供舒适方便的公交服务,园区内部公交车站间隔保持在300米范围以内。站点的设置与场馆和主要步行通道的布局规划相协调。货物交通流线和紧急交通流线尽可能与游客交通流线相对分离,浦东浦西部分各形成一条东西向道路作为货物交通流线和紧急交通流线,直接连接各个功能片区以及相应的出入口,以确保紧急情况下消防、医疗急救和其他救援车辆的便捷通达。对于物流交通采取管制措施,尽可能在夜间息园后进行错时作业。园区规划还提供了直升飞机的起降点,以满足特殊交通要求。贵宾的交通流线尽可能与其他交通流线相对分离,并在浦东和浦西各设置一处相对独立的出入口,以保证贵宾能更为安全快捷地到达各类活动场所。通过票务管理,合理引导出入口的参观者分布。还将向参展者提供一天到数天不等的具体参观路线指南,引导人流在园区内部合理分布和有序参观。参观线路指南还将与园区内部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相结合,使参观者获得及时的参观信息,减少参观时的盲目性。8.4)主次出入口根据上海世博会周边的城市主干路网和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位置,遵循交通分散和均匀分布的组织原则,在浦东部分设置三个主要游客出入口和两个次要游客出入口,在浦西部分设置一个主要游客出入口和两个次要游客出入口。同时,还要在黄浦江两岸设置3处水上游客出入口。各个游客出入口,根据游客入场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配置充足的验票和安全检查通道,减少游客的等候时间。园区规划也为与世博会运作相关的各种车辆(包括贵宾专用、物流、环卫、安全、医疗急救、消防和其他车辆)提供相应的车辆出入口。园区规划还为世博专线公共汽车提供了专用出入口。为了缓解世博园区的出入口可能出现的拥堵状况,游客可以在市区其它指定地点购票并搭乘世博专线公共汽车直接进入世博会的围栏区。8.5)步行系统根据总体结构,规划设计连续的步行系统串连各个展区,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间隔布置,形成人车分行的交通模式。东西向步行系统在场馆区中央设置景观步廊作为人流主要步行空间,连接各个功能组团,是最重要的步行参观流线。同时,结合南北向垂直于黄浦江的绿化空间与滨江步行系统连接。南北向步行系统主要利用广场连接各个主次出入口,并通过垂直于黄浦江的绿化空间,引导游客至滨江活动区。步行系统与园区内部各个公共汽车换乘点有机结合,方便游客换乘公共汽车。8.6)停车场地规划在围栏区外各出入口附近设置15处世博会专用停车场,用地面积近40公顷。另外,结合园区地下空间开发,在永久建筑地下层内设置了约1500个标准小汽车停车泊位。组织者将充分结合世博会园区交通规划以及上海市总体交通规划的编制,对世博会专用停车场的供需关系作进一步详细研究和预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静态交通的硬件配置。为应对停车峰值的出现,组织者还将考虑利用世博会协调区范围内的备用场地和周边既有停车场(库),以及采用临时搭建装配式循环型立体停车场等新型停车方式。为各种地面公共交通方式提供公共停车场地,也为与世博会运作相关的各种车辆提供相应的停车场地。出租车、私人汽车等的停车场地布置在世博园区的外围地区,以缓解世博会围栏区周边的交通拥挤状况;采取短途接驳方式,将游客送到世博会围栏区的出入口附近。8.7)越江交通联系上海世博会围栏区的浦东区域和浦西区域之间的交通高峰时段越江双向交通流量为5至6万人次/小时。世博园区的游客越江交通方式包括越江公共汽车和水上轮渡,并为贵宾设置越江轮渡专线。建设博文路隧道作为园区内部越江专用隧道,双向4条机动车道,可提供单向3500至4000辆标准小汽车/小时的通行能力,安排通行游客越江公共汽车、园区内部专用车辆、应急车辆和贵宾车辆等。其中,游客越江公共汽车作为越江交通的主要方式,通过隧道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设置越江水上轮渡作为游客越江交通的辅助方式,根据实际交通需求设置若干组轮渡线路。8.8)在紧急情况下的交通对策在上海市市域、世博会相关区域、世博会围栏区三个层面,制定紧急情况下的交通对策和预案,确保紧急情况下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能够符合各种应急行动要求。9)与世博会相关的城市交通设施上海与市外的交通建设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一是上海航空港建设:将完成浦东机场第三条跑道建设和虹桥机场改造工程,使年旅客吞吐能力超过7000万人次;二是铁路快速通道和大型枢纽建设:将建成上海南京城际铁路等客运专线,初步形成辐射全国的铁路快速通道和客站系统;三是上海向北的长江隧道(沪崇苏)和沪苏等高速公路将设:将形成三个方向辐射的快速公路通道系统,基本实现长三角中心城市3小时内互通;四是国际客运码头建设:将初步建成国际邮轮客运中心。就上海市内交通而言,我们将确立公交优先格局,建成中心城公交专用道网络。一方面,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2010年前建成约400公里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包括经过世博会及周边地区的轨道交通4、6、7、8号线;另一方面,基本完成中心城区道路改善工程,快速路和主干路总长度约800公里,建成越江通道15处。同时,我们还将针对世博会交通的特殊需求,逐步深入研究并拟定世博会交通组织方案,构筑多元复合的现代交通体系,努力向参观者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舒适的世博会交通服务,使交通成为演绎本届世博会主题的重要载体之一,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打下基础。对浦东世博村到浦西两个展区的交通问题,组织者将负责为居住在世博村的工作人员免费提供往返世博园区工作地点和驻地之间的专线巴士和其他必要代步工具,以充分满足所有工作人员的相关需要。9.1)机场上海拥有两个机场,虹桥国际机场和浦东国际机场。通过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路网,这二个机场与世博会场地之间具有便捷的交通联系。按照浦东国际机场原有发展规划,其流量将在2005年达到2000万人次,2015年达到6000万人次。但随着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世博效应”的逐步显现,据最新预测,浦东国际机场的客流量到2010年将突破6000万人次。因此,上海市政府将提前实施浦东国际机场的扩建项目,同时还将加快虹桥国际机场的改造,以合理分担空运流量。9.2)铁路上海拥有三个铁路客运站,至2010年的客运吞吐量可以达到7000至8000万人次。计划在铁路客运站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之间形成衔接,使用铁路进入上海的外地游客可以通过换乘,便捷地到达世博会场地。9.3)城市轨道交通根据规划,到201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轨道交通网络,日均客流量将由110万人次增加到855万人次,占公交运量的比例由12%上升到45%。依托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上海的轨道交通将连结东西两个机场,南北两个铁路枢纽站,初步形成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9.4)道路和高速公路为配合世博会和城市发展需要,上海将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干,由快速路、主干道、次干路及相应支路共同组成的市域道路网。为了实现长江三角洲路网一体化,将加强浦东国际机场与虹桥国际机场之间、上海与江浙两省之间的集疏运配套路网建设,预计到201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700公里,同时也将加快越江隧道等工程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中环线工程、越江隧道、一批高速公路、城市骨干道路、各类换乘枢纽和停车场等。基于上海与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和公路联系网络,计划在城市外环线和中环线沿线设置转驳交通枢纽,使用私人汽车进入上海的外地游客将换乘专线公共汽车到达世博会场地。世博会场地周边的城市快速道路和主干道路是城市路网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这些道路便捷地通达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和交通枢纽。计划在世博会场地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对外交通门户和交通换乘枢纽之间设置专线公共汽车。10)参展人员的住宿设施a.区位及交通概况世博会期间,浦东白莲泾地区设立世博村,为世博会工作人员提供住宿和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占地面积约2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世博村地块中心至围栏区内A片区中心直线距离约为1公里,至B片区中心直线距离约为2公里,浦东至C片区中心直线距离约为3公里;至浦西D片区中心跨江直线距离约为1公里,至E片中心跨江直线距离约为2公里。b.物业类别及配比世博村物业主要由星级酒店、酒店式公寓、普通公寓三种类别构成,并同时提供辅助的日常生活、商务会议、休闲娱乐、停车等功能。初步考虑整体世博村物业配比按照星级酒店、公寓、其他辅助配套设施分别按10%、80%、10%的比例划分。公寓中分为酒店式公寓和普通公寓两大类,比例分别为32%和68%。其他辅助配套设施包括为入住的工作人员专门配置的健身中心、小型超市、洗衣房等必要的生活设施。c.世博村周边1公里范围商业配套情况:世博村地块周围1平方公里范围,即由南浦大桥、东方路和浦东南路附近区域组成的一个区域内。现有的购物、餐饮以及住宿设施主要集中在浦三路、临沂路附近,该区域为老城区,发展较为成熟,商业设施丰富,业态多样。由世博村步行至浦三路、临沂路口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购物类业态中的超市数目众多,其中又以小型超市居多。除超市外,还有专营药品、电脑以及家具等物品的专营商店。大型超市位于临沂路近龙阳路,将为世博村内的工作人员提供购物便利。餐饮设施集中在浦三路和胶南路,主要为中式餐饮。e.上海市高档酒店和酒店式公寓分布情况上海市档次较高的四星级以上的酒店数目在50多个,分布在浦西的酒店周边多有大型的展览中心,距离轨道交通站点较近。位于浦东的四星级以上酒店基本都分布在陆家嘴地区,可利用二号线陆家嘴站及东昌路站。上海市的酒店式公寓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几个主要空间节点,如人民广场、徐家汇、陆家嘴、中山公园等地区,周围不仅商业发达,且交通便利。11)环境影响评价和相应措施已完成对场地地质和地震灾害的评估,将根据环境评价,对本区域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使之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相呼应。12)世博会场馆建设进度计划12.1)前期规划与审批(2004年至2005年)主要工作:2004年,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完成项目建设规划并报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审批。2005年,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完成世博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12.2)企业和居民搬迁安置地建设与城市交通设施建设(2004年至2007年)主要工作:2004年,实施居民和部分大型企业搬迁项目,开工建设轨道交通6、7、9号线和2号线延伸项目,开工建设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城市道路与公路工程等项目。2006年,基本完成企业、居民搬迁和安置;启动园区内基础设施配套的前期工作。2007年,全部完成企业、居民搬迁和安置;完成园区内基础配套设施建设。12.3)主要工程建设(2007年至2009年)主要工作:2007年至2008年,全面建设主要工程项目。2009年,完成主要工程项目建设。12.4)工程建设进度安排结合世博会园区规划、设计、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分类,制订世博会规划设计建设总体工作进度计划。在进度计划编制过程中,主要基于“三个确保”的指导原则:确保世博会场馆和配套设施满足世博会举办期间的功能需求;确保世博会项目建设安排合理,组织有序,高效推进;确保世博会场馆和配套设施按时交付使用。世博会规划建设工作的总体计划安排,从2005年开始至2009年大致分成三个阶段:2005年上半年为规划阶段,包括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专业规划的编制;2005年下半年至2007年为设计阶段,其中一些关键性工程将于2005年下半年启动,如越江隧道、轨道交通、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等;2006年下半年开始,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各类场馆陆续进入建设阶段,至2009年下半年世博园区施工建设工作基本结束。世博园区建设工作可分为基础设施建设、场馆建设、配套设施建设三大类。a.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包括轨道交通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环境景观等内容。计划2009年全部完成建设工作。b.场馆建设除由外方自主招标设计建设的场馆外,其他场馆2005年下半年开始陆续进入设计阶段,至2007年底场馆设计工作基本完成。2006年底场馆启动施工建设,至2009年上半年陆续建成。c.配套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其他服务设施等项目。配套设施的设计工作将陆续于2005年下半年陆续启动,到2006年底基本完成。2006年下半年,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等先期进入施工阶段,从2007年开始,世博会配套设施将全面开工建设,至2009年下半年陆续建成。12.5)布展与试运转(2010年上半年)主要工作:2010年上半年,进行开园前布展。 附件:展馆初步说明1.展馆类型外国国家馆按照该国所在洲的地理位置布置办展单元,共分三类:第一类:由参展方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展馆;第二类:由组织者建造并租赁给参展方的独立展馆;第三类:组织者免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联合展馆内的展示空间。所有的外国国家馆均为临时性建筑。2.第一类:由参展方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展馆2.1向官方参展者提供的建设场地向官方参展者提供的建设场地是免费的空地;建设场地的基本单元按500平方米划定,官方参展者可申请2到12个单元,即1000平方米到6000平方米。2.2与展馆相关的设计参数容积率(即展馆总建筑面积与建设场地的比率)不得超过1。如参展者希望放宽容积率的限制,组织者将根据其展馆的具体设计方案个案个议。自建场馆的建筑高度原则上在20米以内,如何隔层则由参展方根据其参展需要确定。建筑覆盖率(即展馆占地建筑面积与建设场地的比率)控制在60至80%之间。2.3相关文件在向参展者移交场地的同时,组织者将免费提供必要的文件,主要包括:与建设场地相关的道路、停车场地、绿地、市政基础设施分布图;指定建设场地的地形图和照片,需注明场地条件、基础设施、场地界线和地面标高,以及地质勘探报告等。2.4服务组织者将为参展者提供展馆区域内所需的电力、燃气和给排水、电信等的接口。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线连接、室内管线敷设、配电、设备、室内外装修费用及日常运营成本由参展者承担。2.5展馆的再利用所有展馆均为临时性建筑,但组织者鼓励官方参展者设计和建造可以在原址或易地重复利用的建筑。2.6建设进度计划组织者于2007年11月1日将用于建设独立展馆的场地正式移交给参展者。参展者必须在世博会开幕30个月之前提交申请建设场地的正式文件。参展者必须于2011年5月1日之前恢复场地原貌并归还给组织者。2.7示例1:由参展者在土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场地上设计和建造的的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展馆(假定容积率为1): 示例1建筑底层平面示意图(单位:毫米) 注:当容积率设定为1时,即展馆建筑面积等于分配给参展者的土地面积时,参展者有以下两种基本选择:(1)设计并建造一座满铺地块的单层展馆;(2)设计并建造一座多层展馆,在地块内留有一些空地。示例1即为上述第(2)种情况。上图显示在一块2000平方米的土地上,一座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多层展馆的底层平面布置图。2.8示例2:由参展者在土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场地上设计和建造的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展馆(假定容积率为1): 示例2建筑底层平面示意图(单位:毫米) 注:当容积率设定为1时,即展馆建筑面积等于分配给参展者的土地面积时,参展者有以下两种基本选择:(1)设计并建造一座满铺地块的单层展馆;(2)设计并建造一座多层展馆,在地块内留有一些空地。示例2即为上述第(2)种情况。上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