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氨与铵盐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docx_第1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氨与铵盐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docx_第2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氨与铵盐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docx_第3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氨与铵盐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docx_第4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氨与铵盐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氨与铵盐 (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是()A浓硫酸B碱石灰C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解析】NH3溶于水显碱性,与A、D反应;C可与NH3生成CaCl28NH3,故只有B项符合题意。【答案】B2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水的主要成分是NH3H2OB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C氨水中含有两种分子D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解析】氨水的主要成分是NH3H2O,由于NH3与H2O反应:NH3H2ONH3H2O,所以氨水中有NH3、H2O、NH3H2O三种分子。氨水密度小于1,所以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 【答案】C3关于铵根离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无色B加热可与OH反应生成NH3C只存在于溶液中D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解析】NH形成的盐均无色,A项正确;NHOHNH3H2O,B项正确;NH中N元素为3价,具有还原性;NH4HCO3、NH4Cl等铵盐固体中均存在铵根,故C项错误。【答案】C4实验室制备干燥的氨气所需的药品是() 【导学号:20250052】ANH4Cl稀溶液、NaOH稀溶液、碱石灰B饱和氨水、NaOH固体、五氧化二磷固体CNaOH溶液、NH4Cl晶体、浓硫酸DNH4Cl固体、消石灰、碱石灰【解析】实验室制取NH3是用NH4Cl固体与消石灰共热进行制取,由于NH3是一种碱性气体,故不能用P2O5固体和浓硫酸进行干燥,应用碱石灰进行干燥。 【答案】D5实验室可以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收集气体M,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M是 ()ANH3BNOCCl2DNO2【解析】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C错、D错;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B错;用防倒吸装置吸收,说明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大,A正确。【答案】A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氮元素均呈3价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DNH4Cl与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解析】所有铵盐受热都易分解,但分解不一定产生NH3,如NH4NO3分解一般不产生NH3,A错误。NH4NO3中氮元素显3和5价,B错误。加热时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冷却二者又重新化合,该过程为化学变化,不是升华,D错误。【答案】C7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你认为下列试纸或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蒸馏水NaOH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稀硫酸ABCD【解析】NH检验一般是取少量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看试纸是否变蓝;也可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看是否有白烟生成。因此、一定用不到。【答案】B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氨水可以直接作为肥料施用B铵盐都可作为氮肥C农家肥和草木灰混合施用可以增强肥效D作为氮肥,铵盐比氨水施用更方便【解析】农家肥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得到铵根离子,而草木灰中的K2CO3溶于水呈碱性,容易与铵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而损失肥效,C错误。 【答案】C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B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COOH=COH2OC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NHOH=NH3H2OD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NHH2ONH3【解析】A中的氨水应写化学式,A不正确;B中Na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HCOOH=BaCO3H2O;C中HCO应参与反应:NHHCO2OHNH32H2OCO;D项正确。【答案】D10A是一种白色晶体,受热分解能生成B、C两种无色气体,C的水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与浓NaOH溶液共热,也能生成气体B。用圆底烧瓶分别收集干燥的气体B和C,然后将收集满气体的烧瓶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分别得到蓝色喷泉和红色喷泉。请填写下列空白:(1)A的化学式是_;(2)收集气体B的方法是_;(3)B与C两气体相遇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4)写出A与浓NaOH溶液共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解析】由题意知,B溶于水显碱性,则B为NH3,A与浓NaOH溶液共热生成B,则A为铵盐,C溶于水显酸性,且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C为HCl,故A为NH4Cl。【答案】(1)NH4Cl(2)向下排空气法(3)产生大量白烟(4)NHOHNH3H2O11实验室可用下列几组试剂制取少量NH3:固体Ca(OH)2和NH4Cl;浓氨水和固体CaO;浓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上述三组试剂制取少量NH3,需要加热的是_(填序号),第组试剂中产生NH3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2)第组试剂中得到的氨气能否用浓H2SO4来干燥?为什么?_。【答案】(1)NH3H2OCaO=Ca(OH)2NH3(2)不能;因为NH3能与浓H2SO4反应生成(NH4)2SO412某同学在实验室制氨气时进行下列实验设计。(1)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写化学方程式):_。(2)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_。若用如图装置收集氨气,应选择从_端进气为宜。(3)若要在烧瓶中收集到干燥的氨气,需在烧瓶_端导管口连接一个盛装_(填干燥剂名称)的干燥装置。若要检验烧瓶中氨气是否收集满,可采用的方法是_。【解析】(2)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排空气法,由于氨气的密度小,应向下排空气,从B端进气。(3)干燥氨气必须选用碱石灰,根据氨气性质,检验时,用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看是否变蓝。【答案】(1)Ca(OH)22NH4ClCaCl22NH32H2O(2)向下排空气法B(3)B碱石灰用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A处,看是否能够变蓝能力提升13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解析】A项,若管道漏气遇氨气发生反应:3Cl22NH3=N26HCl,NH3HCl=NH4Cl(白烟);B项,题给反应中Cl2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C项,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项,由2H3N2可知,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答案】C14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B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MgCl2溶液D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NH3是一种可溶性碱【解析】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与NH3反应生成了固体NH4Cl而产生白烟,A正确;浓硫酸没有挥发性,不会出现白烟,但是仍然发生反应生成(NH4)2SO4,B不正确;NH3H2O能与大多数的金属阳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故C不正确;NH3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弱碱NH3H2O,但NH3本身不是碱,D不正确。【答案】A15回忆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加热NH4Cl和Ca(OH)2制取NH3的反应方程式:_。(2)按(1)反应原理设计实验室制氨气装置图(可用简笔画表示)。(3)下列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填选项编号;下同),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aNH3 BNOcNO2(4)为何不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5)如何检验氨气已收集满试管?(6)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NH3气体尾气吸收装置的是_。【解析】(1)是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然后NH3H2O受热分解。注意加热符号()。(2)制取O2是加热固体,制取NH3也是加热固体,故可采用制O2装置制取NH3。但收集方法不同,NH3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由于NH3有毒,故还要采取尾气处理装置用湿棉团,或蘸有稀硫酸的棉团即可。(3)NO与空气中的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H3和NO2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5)检验氨气是利用氨气溶于水显碱性的性质或与酸反应生成盐。(6)A、D装置中倒置的漏斗和干燥管均有较大的体积,可防止倒吸;B中NH3不溶于CCl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