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论文-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充分发挥小城镇的作用.doc_第1页
社会主义论文-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充分发挥小城镇的作用.doc_第2页
社会主义论文-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充分发挥小城镇的作用.doc_第3页
社会主义论文-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充分发挥小城镇的作用.doc_第4页
社会主义论文-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充分发挥小城镇的作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论文-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充分发挥小城镇的作用摘要小城镇上连城市,下接农村,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有着独特作用。但目前,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我国城镇化进程带来了不利影响。我们应多措并举,提高小城镇发展质量,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小城镇;城镇化;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1。这一论述为我国城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广大,我们既不可能把绝大多数居民都迁移到大城市,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居民都居住在小城市和小城镇。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既积极地发展大城市,又鼓励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一、小城镇在城镇化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镇化是我国的一个长期战略,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小城镇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有独特的作用。1.小城镇在城镇化体系中,能够“承上启下”城镇化的主要效果是“规模聚集效应”。在城镇化体系中,小城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指当城市规模过大时,需要在城市之外另行发展小城镇以分散城市规模,而一部分小城镇正是大城市职能扩散的产物。“启下”是指小城镇是城镇化的中间环节,是广大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在城镇化过程中,大中城市与小城镇都会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矛盾和困难,比如小城镇发展目前最难解决的是建设资金问题。大中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遇到空间日益狭窄、地价昂贵、劳动成本上升的问题。若把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结合起来,就会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此时,小城镇就成为城市向农村延伸的桥头。小城镇的这种上承大城市下启广大农村的职能作用是其它任何中间环节不可取代的。2.小城镇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中,能够起着轴心的作用我国土地辽阔,山区丘陵占相当一部分,农民人口多且居住分散,历史上形成了方圆三五十里有一个小城镇的布局。周围农民到那里赶集购物、出售农产品。基层政权和文化教育设施也多建在小城镇,小城镇成乡头城尾,是城乡之间的一个连接点。作为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贫穷与富裕的结合部,小城镇的轴心作用对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由于小城镇的经济定位于劳动密集型的工业、配套于工农业和农村的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以地方资源保障为主体的特色经济,因而既有助于加速城市工业的升级换代和减轻城市资源、环境压力,亦因其适度规模的集聚使分散于农村的人力、财力和物质资源产生应有的规模和集聚经营效应;由于小城镇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普遍较小,基础设施和环保投资不大,因而易于建设和发展;由于小城镇近邻农业和农村,更有助于从资金、技术方面“反哺”农业,从文教卫的规模集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促进农村的发展;亦由于全国为数众多的小城镇“镶嵌”于东西南北中,因而有助于全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小城镇的这种有助于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职能作用是其他任何中间环节不可取代的。3.小城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能够拉动内需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近30年来的超高速发展。但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内需不足依赖出口低价竞销利润低下工资增长缓慢内需不足”的不良循环态势。因而,倡导和推行“居民收入增加内需增长降低对出口的依赖避免竞销收入增加”及循环经济的内需型发展势在必行。扩大内需的根本之道在于持续增加居民可预期的稳定收入。我国城市人口的需求已逐步趋于饱和,要从根本上持续地扩大内需总量,重在改善和提高约2/3小城镇和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满足他们的物质和非物质消费需求。显然,通过加强小城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过剩农业人口的城镇化转移并提高其收入保障下的消费购买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此外,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农村路网、基本农田水利的建设及生态环境改善、文教卫等事业的发展,也必然能够拉动内需的大幅增长,进而促进城市工业产品和服务业剩余能量的乡镇转移,形成一个“城市、集镇和农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的良性循环。小城镇的这种拉动内需的职能作用也是其他任何中间环节不可取代的。4.小城镇能够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村现有2亿多剩余劳动力,是导致中国“三农”问题长期难以有效解决的症结。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引发了日益高涨的“民工潮”,但城市对技术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和安置能力毕竟有限。再加上与城市居住成本、生活习俗的差异和农村家庭的“拖腿”,迫使这些“农民工”只能游历于城乡,既加剧着交通压力又引发了子女教育、老人照顾和夫妻情感等社会问题及农业生产的弱劳化。而由于小城镇与农村之间地缘关系紧密,其城乡之间的半径最短,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机会成本要低得多,遭遇风险之后退出的成本也低得多,不会出现成规模失业人群集中居住的“贫民窟”和相关的社会不稳定的问题。因而,小城镇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的根本出路和有效场所,具有如下优势:一是可以减少剩余劳动力外出的盲目性和过度流动性;二是可以弥补农忙时期劳动力的不足;三是通过农村人口的适度移居,有助于加快全国人口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富裕化进程,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小城镇的这种便于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同样是其它任何中间环节不可取代的。二、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影响城镇化进程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小城镇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了很多,但在质量和水平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严重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1.小城镇发展档次低,规模小,功能布局不够合理小城镇发展档次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小。例如2000年河南省有县城以下建制镇745个,平均每个建制镇镇区人口仅2500人左右,3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只有5座,1万人左右小城镇有35座,有438座小城镇人口在50007000人之间,其余的小城镇人口在5000人以下。另外从占地规模上看,占地在51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城镇仅占总数的7.32。2规模不足使小城镇在区域经济组织方面的轴心作用不够突出,难以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二是功能布局不够合理。从宏观方面看,小城镇布局不合理,基本上还处于数量型外延扩张的状况,一哄而上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忽视了发展潜力、区位条件等因素;从微观方面看,小城镇内部分区不明确,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离散性特征。多数小城镇规划的基础设施布局分散,配套程度不高。“骑路型”城镇较多,条状布局色彩较浓,沿公路而设的市场、沿途乱设摊点,阻碍交通,对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消极影响较大。特别是许多地方尚未形成乡镇企业集中的工业小区,乡镇工业大多插建在居民区之间,既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妨碍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2.职能结构趋同,产业层次低,支撑能力不强我国多数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结构趋同问题明显,不仅大结构趋同,各个城镇都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而且小结构也趋同,工业门类齐全,从重工业到轻工业,样样都有,多数镇是小而全、小而散、小而乱,或者同一行业几厂并存。其中,第二产业多是粮油加工、建材等技术含量低的产业,且规模较小,竞争力弱。部分小城镇仅靠一个农贸市场、交通要道或镇政府驻地等优势起家,忽视产业依托,没有形成围绕市场发展的配套加工业,当地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持续发展能力不强,集散功能将难以持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